备用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应用文体写作)
第8讲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应用文体写作)
![第8讲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应用文体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ece22f0be53a580217fcfe8f.png)
返回
方法二 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只是具体叙述而 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 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 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返回
[应用体验]
3.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
返回
2.把下面这段话中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
的。②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 海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③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 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豪 情。④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参考答案:② 理由:本段文字谈的是自然色彩美和艺术美 的关系问题,但是②句谈的是环保问题,游离于话题之外, 删掉它,语言就简明了。
(2)文中①②③④⑤⑥处,有三处多余,这三处是
。
(3分)
解析:②中的“小百合”前文已经出现,应承前省略。③
“内在的”与“心里”语意重复。⑥“偏僻的”与“荒郊
野外”语意重复。
答案:②③⑥
3.(2011·重庆高考)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
填序号)。(4分)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解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每个代词指代的 对象,要将容易混淆的代词换成明确的对象。 答案:③改为“小芹”;⑤改为“三仙姑”;⑥改为“小 芹”;⑦改为“她”。
返回
4.本着语言表达简明的原则,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外出 就餐 的
①
频率也高了。常吃生冷食品和常外出就餐都将给肠道传染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https://img.taocdn.com/s3/m/cd6e4f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e.png)
①超越了这个度 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 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答案】②④①③
六、得体
语言“得体”是指能够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 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 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语言表达得体是 比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更高一层的要求。
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 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A.④②⑥①⑤③ B.④③⑥②①⑤ C.⑤④⑥①③② D.⑤③②①④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 语言连贯题,关键是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找出每两句之间的联结点,并掌握一些常见 的连贯类型。就本题而言,能说明”会徽造型 ”整体的只有⑤,④紧承⑤中的”阳光”,⑥①③ 介绍了会徽造型中的汉字图形及其意义,⑥ 中的”仔细看”,表明此句应紧承④,②介绍的 是会徽的色彩,应放在最后。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删掉多余的词语是”简”的最起码要求,但也不能为”简” 而害”明”,所以该保留的词语一定还要保留。
【答案】 (1)
(1) (2)
11
(2) ③④⑥⑦⑨⑩
【例5】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 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 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只填三个。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 连贯得体
一、准确
语言表达“准确”是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 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 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 、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 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 型中均有考查。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 情境,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 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 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 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b4ef99f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02.png)
如果说,书本凝聚着古往今来的知识积累,那么,树木就压缩着一去不返的逝水流年。如果说,书本是用文字承载着人类的智慧,那么树木就是用□□记录着地球的历史。因此,读书,让我们得以了解自己,了解人生;读树,让我们懂得把握现在,把握明天。所以,读树与读书一样,是大有益处的事情。 将文字中缺漏的词语填入下面的空格中。(2分) 就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分) 答“年轮”“纹路”“纹理”等。 不能互换。理由:①“凝聚”与“压缩”、“承载”与“记录”相互对应;②“压缩”与树木年轮的特征相符合,“承载”与“书本”、“文字”的特征相符合。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语言运用·鲜明”
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考点诠释: “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 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
语言通俗明白
01
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
评分的标准: 6分。合理概括、表现新闻的中心事情,1分;有评论的意味,1分;能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3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答案示例:
爱心社的“爱心”行动令人伤心,使 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当假恶丑大行其道时,真善美就被 湮没,偶一抬头反成另类,可悲!
因怕被害而弃爱,是社会长期冷漠 的佐证,我们应该深思!
春光乍泄 暗送秋波 白发三千丈 千枝针,刺在心 苍白的日子,疲惫的风帆
适当运用口语、俗语
他在商场打滚了许多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修练得八面玲珑。 平时不努力,“临急抱佛脚”,以为开几个晚上夜车就可以把成绩弄上去,简直是痴人做梦。
运用灵活的句式
2021届高考作文: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附:范文佳作)
![2021届高考作文: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附:范文佳作)](https://img.taocdn.com/s3/m/3ff564d4bed5b9f3f80f1cc6.png)
高考作文写作指津: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附:范文佳作)优秀文章的语言标准是“准确、鲜明、生动”。
而在这个标准之前,起码应当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这些要求都是高考语文卷答题时遣词造句所需要的,尤其是衡量考生的作文是否好、是否优秀的尺度。
统编本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一个议论文单元中,无论是文言文《劝学》和《师说》,还是《反对党八股(节选)》和《拿来主义》,不仅思想内容好,而且也是语言运用的典范。
语言的准确与否,最高层面,是作者的“三观”所决定的;其次,受作者认识水平与对生活实际的熟悉程度制约;再次,与作者的学习情况也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现在的高中毕业生,“三观”正确没有什么问题,应试写作中极其错误的言论不大出现。
但是,由于对客观世界某些现象的认识模糊,未能明辨是非而表达错误,或者措辞片面,这种情况还是屡见不鲜。
至于第三种情况——一些考生的语文能力只是勉强达标甚至未达标,语言表达水平不尽如人意,本文姑且不论。
遗憾的是,一些考生的作文语言远离“准确、鲜明、生动”的标准,写此类作文的考生还自以为是。
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在我看来,他们可能没有仔细读过或认识到高中课文中毛泽东分析指出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之类的问题,同时,也与没有受到正确指导有很大关系。
比如,2020年高考之后第一时间里某省教育学院期刊网站贴出的《生活在树上》的所谓满分作文,就走向了“准确、鲜明、生动”的反面,写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文中写了很多读者(包括阅卷者)非常陌生的外国人名字,引用了很多外国作者冷僻的观点。
该文的引论写道: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这个考生欲通过概述理论背景之后提出自己的观点,这种思路的切入法本来是可取的,写到了“海德格尔”“卡尔维诺”两个外国人名字以及观点,说明其阅读面广泛,也无可厚非,但使用了“嚆矢”“振翮”等冷僻词,好像故意要别人看不懂,“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就不好了。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讲义(含解析)
![2020版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讲义(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af213d8bd63186bdebbc67.png)
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含日常应用文)[ 专题微语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这六项要求,全国卷对连贯、得体这两项是专门设题考查的,其他四项虽未专门设题考查,但已经综合在图文转换、语段修改中了,像“准确”还在2018 年全国卷Ⅱ、Ⅲ第20 题作了特别要求。
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命题会越来越综合化,而语言表达综合运用的程度化将会更高,这将会体现在2018 年呼声很高的应用文微写作题中。
因此,这里集中介绍一下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和办法,以及主要日常应用文的格式和要求。
一、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一) 语言简明1.语言要简洁①避免赘余。
即注意避免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话中。
②避免啰唆。
即尽量删除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合理使用代词或指代性短语替代前文内容。
2.语言要明确①消除歧义。
歧义并非多义,而是指意思不确定,甚至自相矛盾。
因缺乏必要的断句及具体的语境,疏于对多义词语的解释说明以及对句式的合理调整,就会导致语意不明,造成歧义。
答题时,可从句中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等角度辨识。
消除歧义可采用以下办法:添加语境,变换词语,加注标点,调整语序。
②避免晦涩。
要简洁明快地表达意思,不要滥用修辞。
③话题集中。
一段话应围绕某一中心,不要东拉西扯,滥加与中心无关的信息。
知识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完全中国的茶俗以大众化为主流,茶馆茶客盈门,就① 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文人雅士在饮茶上另有讲究。
历来的研究者在饮茶著述中,他们试图教给人们一种优雅的饮茶方式即茶舍②之要雅致,茶叶需上品,入茶③ 水最好是甘洌的泉水;主宾身份情趣要相宜,或有诗文唱和、切忌书画助兴,或会心赏鉴;④ 主宾不解茶道和饮茶时佐以荤食;茶舍布置混乱,茶具粗劣,也是犯忌之事。
⑤为了表达简明,画线的词语有两处应该删除,序号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_。
高考语文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高考语文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53d6ad3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c.png)
“不大理会”改为“不顾”
答案:医学院不宜过度扩招
三、生动 典例3 明天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学校准备举办“端午节晚 会”。请你以晚会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在横线上写一段开场白。 要求:①主题鲜明,语言生动;②80字左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开场 白”就是在报告之前、演出之前、说正事之前、发表意见之前,先 来一番与本次开会、演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话。如下乡文艺演出, 报幕员或领导先要介绍这次演出的单位、活动的意义等,这就是开 场白。这里指的是正式节目开始之前,主持人用来导入节目、调节 气氛、渲染观众情绪的话。主要考查考生在特定的生活情景下的实 际语言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人文价值。 【答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晚上好!)两千多年来,飘 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诗人屈原一路相伴走来,他那爱国情怀、浪漫诗 篇,已经化为民族的文化与精魂。今晚,让我们用青春的旋律、美 妙的舞姿、动人的歌声,欢度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请欣赏晚会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考纲考点解读
• 语言表达题主要置于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 既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通过语段压缩、图表转述、 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综合考查。
• 命题的语言材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 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题 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 ,将会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张扬时代主旋律、推动 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使命。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3b0cc236ee06eff9aef807ce.png)
•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 准确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简明”是指语言简要明白,没歧义。 •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 连贯”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 组合和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 接和呼应自然。 接和呼应自然。 • “得体”指能够根据交际的语境恰当地使用 得体”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示例: 示例: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不是硝烟,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期待 飘荡在世界上空的 不是硝烟 而是祥和的瑞云 我们祈盼,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而是自由的 我们祈盼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不是战斗机 飞翔在白云蓝天上的 不是战斗机 和平鸽。 和平鸽。
•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我的思念如深深的大海流动不息,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让海风捎去我的情,让明月带去我的心。 祝福你中秋快乐。 祝福你中秋快乐。
(4分。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分,两种景物 分, 分 恰当运用修辞手法2分 两种景物1分 祝福语1分 祝福语 分)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形象 请对广州2010亚运会会徽作 生动的描述 的描述, 生动的描述,并揭示其蕴含的意 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义,要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不 超过100 。(4 100字 超过100字。(4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 广州 广州2010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年亚运会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 构成了一个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炬造型,同时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 这个火炬又像屹立的五羊,构图以抽象和具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象相结合,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永不熄灭,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 (4分。写出火炬、五羊的具象且运用比喻手 分 写出火炬、 法的3分 揭示象征意义1分 法的 分,揭示象征意义 分)
27专题二十七: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27专题二十七: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4682750bc5da50e2524d7fec.png)
第四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二十七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主备教师:周芝连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本节内容主要是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
2、解析:“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
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二、目标及其解析Ⅰ、目标: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要能够在熟练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句子、修辞等方面的知识高质量的表情达意,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
Ⅱ、解析: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既是对语言运用的要求,也是对语言表达效果的质的要求,复习时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梳理,着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鲜明、鲜明、生动,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它实用性和综合性都比较强。
学生对这类题目往往顾此失彼,不能全面把握题目中隐含的要求,因而会答非所问或答案不完整,复习时主要指导学生全面考虑题目中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要求,加强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训练。
四、教学条件支持分析学习本节内容,学生需要复习巩固相关短语、句式、修辞及语体知识。
没有新知识内容学习,只是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语言表达的技巧。
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检测1、【2012湖南卷】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B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
高三语文“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解析
![高三语文“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0dd42feff9aef8941e0666.png)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考点解析江苏泰州曹国宾高级教师“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江苏07年《考试说明》的新增考点。
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往年高考己有部分涉及,但作为一个考点,在《考试说明》中单独而明确地列出来,江苏是第一次,因此该考点的复习不能不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考点解说(一)准确。
准确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
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程度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
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二)鲜明。
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
不准确,就不可能鲜明。
所谓“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摸棱两可,不含糊其词。
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
2、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
3、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三)生动。
生动就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产生感动。
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
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
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
为了使语言生动,必须努力做到:1、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2、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3、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二、命题趋向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将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三个知识点,可以单项考查,也可以综合考查,如将准确、鲜明或鲜明、生动放在一题中检测,或在一题中涉及准确、鲜明、生动三个点。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备考指导及训练
![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专题备考指导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ab4e03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0.png)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备考指导及训练【考点解析】“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应用),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中的“注重能力考查”。
“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而不含糊。
“生动”是指描绘或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既反映语言运用的要求,也体现语言运用水平的高层次,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并称为语言运用的两大原则,它们会渗透在“语言运用”(“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阅读理解”“写作”等试题中,即主观试题的解答不单是要求准确,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逻辑与文采。
【命题趋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表达的要求和语言表达的效果的综合体现,也是语言运用水平层次的体现。
命题形式主要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综合考查,也可以单项考查。
可以在语段压缩、图表转述、警示语、公益广告以及句子仿写等形式中综合考查。
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命题形式以主观题为主。
题目将会更加突出地域特点、地域文化,体现时代特色,将会承担起弘扬民族文化、张扬时代主旋律、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等使命。
考查题型将以改写(文段增删)、修正、拟句、点评、写开场白或画外音、短文写作(包括应用文)、图表转换等形式出现。
备考时应与“修辞运用”、“句式运用(选用、仿用、变换)”等结合进行。
复习时可以通过摘抄用词准确生动的语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也可以通过多作修辞手法与句式的比较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答题指津】一、准确准确,就是要求使用贴切的词语,表达明确的概念,构成恰当的句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选择、改错、语言表达等主观题都可作为命题形式。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5 第2节 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5 第2节 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b1309e9183d049649b665830.png)
知识点一 狠抓基础 1.修改语病型
准确、鲜明、生动
示例: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处用语不当,请你指出来并 加以修改,使之准确鲜明。
• 中国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市务良制药 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临床上 出现了一定的不良反应,已导致9人死亡。全 国各医院应该查封、扣压××市务良制药公 司生产的全部药品,必须停止销售使用×× 市务良制药公司的产品。对某些商人只为金 钱利益而不大理会患者生命的行为,我们予 以批评。对死者家属,我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 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 答: 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材料一的关键句是“校门建筑首先应 当注重实用”,材料二的关键句是“校门建 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考生可任选一 种观点进行阐述。谈“注重实用”可从校门 建筑的基本功能角度组织语言。谈“彰显校 园文化”可从校门建筑富有的人文内涵角度 组织语言。
• 例3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爱国学 者。他在著作《日知录》中提出的“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是其一生思想的高度概括 和写照。2013年7月15日是顾炎武诞辰400周 年纪念日,其家乡昆山将发起网上纪念活动。 请你在网上留言,表达颂扬和纪念之意。要 求:仿照对联的形式,写成两句,上下句字 数相同,不要求严格对仗。不超过40个字。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示例一:甲句更好。①句中两次出现 “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 事”。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 “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 态。 • 示例二:乙句更好。①突显了动词“做”和 “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 当,符合剧情的发展。②使用短句,中间增 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 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教案 语言运用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是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教案 语言运用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是](https://img.taocdn.com/s3/m/e13ce239a8114431b90dd851.png)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教案语言运用要做到“准确、鲜明、生动”是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中新的考点,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准确是所有语言表达题的基本要求,是鲜明、生动的前提;鲜明、生动赋予准确的语言以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本考点同其他语言运用考点“简明、连贯、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修辞方法”和“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准确准确指在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句段的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所用语言符合特定的情境,如符合特定的身份地位,正确地运用谦尊称呼,准确表达褒贬感情,准确表达喜怒哀乐的心理状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准确表达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等。
1.准确地遣词造句,避免语病有时候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因词义在句中不够明确,从而造成语句意思多解。
使用词语要准确、规范,为的是不生误解,不生歧义。
要善于把语言中许多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分辨清楚,按照词语约定俗成的用法来运用,总之要让别人都能准确地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
主要题型有三种:(1)删改所提供的材料中有重复的文字和无关的信息;(2)变换原语言材料的语体(包括书面语与口语的互相转换);(3)辨析有歧义的语句。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对单音词引起的歧义,可采用变为双音节词的换词法,对层次和结构关系造成的歧义句可采用调整语序法,对兼类词构成的歧义可采用语境消除法。
对施事和受事代词构成的歧义可采用添加词语的办法。
如“我去开刀”一句,可以改为“我去(为别人)开刀”“我去(让医生)开刀”,语意就准确了。
又如: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
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
(06年江苏)①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②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
语言表达之准确、鲜明、生动-文档
![语言表达之准确、鲜明、生动-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02c752e7c1c708a1284a44d4.png)
语言表达之准确、鲜明、生动【考点透视】“准确、鲜明、生动”是对2007年高考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应用方面的要求,能力层级为D级。
它既反映了语言运用的要求,也体现了语言运用水平的较高层次,与“简明、连贯、得体”并称为语言运用的两大原则,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作”等在内容或形式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高考原题】例1:(2007年高考安徽卷)“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
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①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②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③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义、使用词语的能力,目的在于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大量的新词新语,而“雪藏”便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之一。
“雪藏”适用范围很广泛,诸如影视明星被雪藏,小说剧本被雪藏,球队助理被雪藏,乃至企业资产被雪藏,等等,不一而足。
解答本题,要先结合具体的语境准确理解“雪藏”一词在各句中的意思,然后找出一个同义词(或短语)代替就可以了。
①句中“雪藏”的词义近于“遭冷落,被遗弃”,但似乎比“冷落”更显得冰冷;②句中的“雪藏”并非弃而不用,而是有意掩藏强手以保存实力,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取得更大成绩;③句的“雪藏”是默默无闻、不受关注的意思。
[答案]①搁置不用;②有意隐藏;③湮没无闻。
例2:(2007年高考全国卷I)请以“梦想与现实”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两个句子之间要构成对偶。
示例:太阳热烈、奔放,带着万丈光芒,给生灵以活力;月亮温馨、宽容,带着无际清辉,给万物以安宁。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准确、鲜明、生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db90dba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e.png)
语言运用:准确、鲜明、生动[课程标准]1.在全部的语文活动中,积累汉字、汉语的有关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加深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汉字知识;体会汉字、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汉语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解读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3.在自主修改病句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过程中,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
在学习文学作品时,观察词语的活用、句子语序的变化等,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4.在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和造句的差别,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风格差异。
5.反思和总结自己写作时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知识,提高语用能力,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教学要点]“准确”是指运用词语、选用句式和语气等符合表达的目的;“鲜明”是指感情色彩分明,观点明确;“生动”是指描绘和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虽为高考考点,但极少单独命题,往往和“简明、连贯、得体”等考点综合考查,并且命题形式十分灵活,题型新颖。
往往以逻辑推断、拟写感言、评论、广告词等创新实用文的题型出现。
所以,我们将循着创新题型的主线讲解。
一、逻辑推断题该类试题考查逻辑推断。
它向中小学语文教育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学校应该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的“学得”与课外的“习得”学用并举。
(一)熟悉概念——推理是什么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有以下三种常见的形式:1.归纳推理即从多个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个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
它包括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两种。
简单枚举法往往会犯的逻辑错误有:有些推断的前提本身是虚假或谬误的,有的遗漏了所涉其他对象而导致结论片面或偏颇,有的则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强加因果或颠倒因果的问题,等等。
21版: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应用文体写作)(浙江)
![21版: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应用文体写作)(浙江)](https://img.taocdn.com/s3/m/7443f6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7.png)
10
考点突破一
考点突破二
考点突破三
【依法小试】
@《创新设计》
1.高考不仅是十二年知识学习的总检阅,更是一种体力和毅力的挑战和考验,是意志
品质的自我较量。在即将召开的高考励志班会上,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家长、
老师、同学们,你会各说些什么? (1)对家长说:
(2)对老师说:
(3)对同学说: 答案 (1)请父母放心,我们一定努力拼搏,永不言弃,用优异的成绩回报您的养
考点突破二 语言表达6法保“得体”
“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
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语言得体的重点是
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
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目考
@《创新设计》
专题七 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含应用文体写作)
——侧重于应用文体写作的语言规范
1
考点突破一
考点突破二
考点突破三
@《创新设计》
考点突破一 语言表达4法保“简明”
“简明”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要”,就是话语力求简练, 不说多余的话。“明”即“明白”,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不让人产生误解。要做 到语言简明,一要避免啰嗦,不说废话;二要避免歧义,防止误解。
“
”
B. 第 二 天 一 大 早 , 小 王 跑 到 语 文 组 把 这 件 事 告 诉 了 郭 老 师 本 人 。 小 王 说 :
“
”
16
考点突破一
考点突破二
考点突破三
@《创新设计》
备用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备用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https://img.taocdn.com/s3/m/2876844aa1c7aa00b52acb8a.png)
备用专题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侧重于应用文体写作的规范表达本考点考查综合性强,考查的范围不限于本考点知识,经常与其他考点,如修辞、句式的选用等相结合。
考查形式灵活,既有选择题形式,又有主观题形式。
尤其是在语段小写作(如应用文体写作、文学类小写作)中综合考查,因此,这部分不单独讲解,在应用文体写作考点中予以体现。
突破应用文体写作常见的“大题型”常见的应用文写作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浙江卷曾考查倡议书、书信体的写作,天津卷曾考查宣传语,这一考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本考点就7大应用文写作题型做重点讲解。
微新闻是微型新闻的简写,也称微博体新闻,基于网络技术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
相比于传统一句话新闻那种需要考虑文题、组织语言修辞来叙述的新闻体,以“短、灵、快”为特点的“微新闻”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只需三言两语,就可记录下自己身临其境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可供分享和快速转发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述事实情况,更加迎合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即练即悟】1.下面是杭州日报举办的杭州日报首届“微新闻”写作大赛。
140个字,能表达什么?描绘一场浪漫婚礼,讲述一次马路见闻,勾勒一段写字楼故事,也可能是你的一次经历感悟。
140字,足以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一则新闻。
从今天开始,杭州日报首届“微新闻”写作大赛正式开赛啦!请你拿起手机,通过城市通平台编辑140字以内的“微新闻”上传,描述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如果你参加,你会拿出什么样的作品?答:解析对微新闻这种全新的写作体裁要予以理解,注意新闻写作的要求与特点,如真实性、时新性和准确性。
答案(示例)正在读大四的女儿昨天在爸爸和妈妈床头上各放了一个红包和一张小纸条:“老爸、老妈:我挣钱了,给你们每人一千元。
”原来,一直拿国家奖学金的女儿在一知名学校实习教英语,一拿到工资就给了爸妈。
她还对爸爸说:“老爸,今后不要再给我发生活费了,我能自己挣了。
”有这样的女儿,爸爸和妈妈比什么都幸福。
微专题10准确鲜明生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
![微专题10准确鲜明生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a6e751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1.png)
微专题10 准确、鲜明、生动+各类应用文写作(讲义)一.考点讲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个知识点不单独考查,向来是渗透到别的考点中,体现了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不论是阅读与写作中,还是语言运用,都有他的影子。
比如概括段落大意,写文学评论,写影视评价,句式变化,语句衔接等,所以掌握准确、鲜明、生动的技巧,有助我们在高考中拿分,有助于作文的写作和文段内容的理解。
复习任务1.能够掌握语句准确、鲜明、生动的技巧。
2.能够把准确、鲜明、生动灵活应用于阅读与写作等。
考情分析语言准确、鲜明、生动这个知识点虽然没有直接的出题考查,但是一些题都涉及到,大多数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出现,偶尔也有选择题。
尤其是在考能力、考素养的今天,准确、鲜明、生动更显得重要,在23年的高考中,新课标I卷中的现代文阅读写短评的题,全国甲卷语运题讲解成语中,都已经出现,很有可能在24年高考中再次出现。
考情一览二.知识讲解(一)语言表达准确“准确”指在运用词语、选择句式、选择修辞、表达语气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的目的,尤其指运用词语要贴切,注意分寸,把握好褒贬色彩。
该考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和其他考点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比如说,写短评文章,观点要准确,紧扣主题,思想健康。
(二)语言表达鲜明“鲜明”是指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色彩(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
本考点一般出现在概括语句,修改病句,拟写广告词、邀请信、致辞、演讲稿、点评等需要表明观点态度的题型中,有时也出现在描绘场景,仿写、扩写、改写语句的试题中。
(三)语言表达生动“生动”是指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本考点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语段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巧用词:恰当地使用动词、形容词、副词,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多描写:多角度对事物进行描摹,给人以生动感。
善修辞:合理选用修辞,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
变句式:巧妙地选用句式,如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体现语言的情感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尊敬的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迎来了华南大学的贵宾。华南大学捐赠给 我们的图书和电脑,将会大大改善我们的学习条件。…… (最后,)我谨代表全体同学向华南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10
@《创新设计》
目录
[思维 建模] 1.要注意称呼礼貌 称呼要用尊称,一般都在姓名前面加头衔或表示亲切的词语,如“ 尊敬的”“亲爱 的”“敬爱的”等。称对方姓名要用全名,不能用省称、代称,更不能叫小名或绰号。 2.感情要真挚实在 生疏的客人初次见面免不了要客套几句,但不能满纸都是客套话,如果没有实实在在 的内容,光讲客套话,会使对方感到虚伪。如果是老朋友见面或惜别,则应废除客套,推 心置腹,真诚相见。 3.观点要巧妙表达 在某些场合,既要表示友好,又不能丧失自己的原则立场,而且还要通过婉转的方式 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因此在措辞上要特别慎重,不能信口开河。
6
@《创新设计》
目录
[思维 建模] 1.把新闻写短、写小 ①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陈述事实。②空话少说。③一事一报。④语言准确、洗练。 2.把新闻写活 ①运用蒙太奇手法,把最重要、最精彩的内容放在最前面。②运用断裂式行文,多分 段。③多写视觉新闻。
7
@《创新设计》
目录
题型二 拟写宣传语、广告语、标语
9
@《创新设计》
目录
题型三 拟写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
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都是迎送宾客和集会时应酬用的讲话稿。客人来了由主人出 面表示欢迎,用欢迎词;客人要走了,表示欢送,用欢送词;宾客对主人的热情接待表示 感谢,则用答谢词。名称虽不一样,写作方法是大致相同的。 【例 3】 华南大学向南粤中学赠送了一批图书和电脑,南粤中学举行了全校师生参加 的捐赠仪式。下面是学生代表的致谢词,请你补出空缺的部分。要求正文写出对捐赠方的 欢迎、感谢及其事由等内容。 我们知道,今天我们接受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接受了一种鼓 励、一种鞭策。这种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最后,
答案 (示例)正在读大四的女儿昨天给我和她妈妈床头上每人放了一个红包和一张小 纸条:“老爸、老妈:我挣钱了,给你们各一千元。”原来,一直拿国家奖学金的女儿在 一知名学校实习教英语,一拿到工资就给我们。她还对我说,“老爸,今后不要再给我发 生活费了,我能自己挣了(以往每个月我给她一千元生活费)。”有这样的女儿,我和她妈妈 比什么都幸福。
考点分解突破
4 目录
@《创新设计》
突破点 应用文体写作常见的“7大题型”
常见的应用文写作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浙江卷曾考查倡议书、书信体的写 作,天津卷曾考查宣传语,这一考点应引起足够重视。本考点就 7 大应用文写作题型做重 点讲解。 题型一 拟写微新闻
微新闻是微型新闻的简写,也称微博体新闻,基于网络技术的即时信息发布系统。相 比于传统一句话新闻那种需要考虑文题、组织语言修辞来叙述的新闻体,以“短、灵、快” 为特点的“微新闻”几乎不需要很高成本,无论你是用电脑还是手机,只需三言两语,就 可记录下自己身临其境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事件,可供分享和快速转发的信息,这 样的即时表述事实情况,更加迎合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备用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应用文体写作)
1
@《创新设计》
目录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课前素养积累
诗花相配喻人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用古诗与花相配, 说说它们各比喻哪个女人:①黛玉;②宝钗;③探春;④李纨;⑤湘云;⑥袭人; ⑦麝月;⑧香菱。 A.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 B.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 C.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 D.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 E.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 F.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 G.桃花——桃红又是一年春 H.荼蘼花—
④E
⑤B
⑥G
⑦H
⑧C
目录
@《创新设计》
备用专题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应用文体写作)
目录
CONTENTS
01
考点分解突破 突破点 应用文体写作常见的“7大题型”
@《创新设计》
3
目录
本考点考查综合性强,考查的范围不限于本考点知识,经常与其他考点,如修辞、句 式的选用等相结合。考查形式灵活,既有选择题形式,又有主观题形式。尤其是在语段小 写作(如应用文体写作、文学类小写作)中综合考查,因此,这部分不单独讲解,在应用文体 写作考点中予以体现。
宣传语、广告语、标语是实用性较强的应用文体,具有彰显主题,营造气氛,制造气 势等作用,它具有号召力强、富有感染力、语言生动等特点。 【例 2】 (2016· 天津卷)2016 年是莎士比亚逝世 400 周年,为纪念这位戏剧大师,某剧 院策划了系列演出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答:
答案 (示例)看经典大戏,品百味人生。
5
@《创新设计》
目录
【例 1】 下面是杭州日报举办的杭州日报首届“微新闻”写作大赛。140 个字,能表 达什么?描绘一场浪漫婚礼,讲述一次马路见闻,勾勒一段写字楼故事,也可能是你的一 次经历感悟。140 字,足以讲述发生在你身边的一则新闻。从今天开始,杭州日报首届“微 新闻”写作大赛正式开赛啦! 请你拿起手机,通过城市通平台编辑 140 字以内的“微新闻”上传,描述身边发生的 真实事件! 如果你参加,你会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答:
8
@《创新设计》
目录
[思维 建模] 充分展示灵性 1.构思要新颖,忌人云亦云。如中国联通公司的宣传语“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就将“中国联通”四个字嵌了进去,十分新颖。 2.修辞要丰富,忌苍白枯燥。考生可运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 语言生动形象。如献血的公益广告: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 3.形式要整齐,忌杂乱无章。如推广普通话的公益广告: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 正中国人。 4.语言要押韵,忌韵律全无。如推广普通话的公益广告: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
11
@《创新设计》
目录
题型四
拟写解说词
解说词常用于陈列、展览物品,导游及纪录片等,主要是根据选用的实物或照片等, 对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做概括的或重点的涉及。说明书以及各种介绍性的文字,如学校招生 时用的专业介绍,旅游景点的风景名胜介绍,以及文物介绍等,也属于这一类。解说词在 生活中用途广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