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 送检 运送 接收 处理 保存和销毁规程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430d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8.png)
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登记送检流程一、制度目的为保障患者安全,规范手术室标本的采集、处理、运送和保存,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手术室所有的组织、细胞、液体等标本采集、处理、运送和保存工作。
三、制度内容1. 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必须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应尽量在手术中积极采集,并按指示标记。
(2)手术室标本采集前,应确认患者基本信息、标本采集处所、采集部位等信息的准确性。
(3)针对不同标本采集要求,选择适当的采集器具,尽可能避免对患者的伤害。
2. 标本处理(1)对于采集到的组织标本,应立即送入特定的固定液中固定,避免组织构造的变异。
(2)液体标本宜立即送到特定实验室,依照现行标本送检的要求进行保存和处理。
3. 标本保存(1)固定后的组织标本,应在特定的标本盒中标明标本号、患者姓名、采集日期等信息,并送往专门处理实验室。
(2)液体标本应在特定的标本瓶中标明标本号、患者姓名、采集日期等信息,并在温度要求下妥善保管,确保标本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标本运送(1)标本的运送需注意标本的保存条件和包装方式。
(2)标本运送应由专人或指定运输车辆进行,并保持稳定的温度条件。
(3)对于液体标本,应尽量在当天送到专门研究室进行分析。
5. 标本登记(1)手术室应建立标本登记制度,对每个标本都必须在特定时间点进行登记。
(2)标本登记应包括标本号、患者姓名、采集日期、采集部位、检测项目、采集者等重要信息。
6. 标本销毁(1)已完成检测的标本应及时销毁;(2)未使用的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销毁。
7. 违规处理(1)未经患者同意而采集标本,存在违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对于标本保存、运送和处理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应及时报告和整改,并对责任人进行处理。
四、登记送检流程1. 标本采集(1)由负责手术的医生进行标本采集,应确认患者基本信息、采集部位、采集时间等信息的准确性;(2)针对不同标本采集要求,选择适当的采集器具,尽可能避免对患者的伤害。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1ecbe859eef8c75ebfb377.png)
临床检验标本米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二、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三、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四、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采集、运输六、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七、前列腺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八、粪便采集、运输、保存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四章免疫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五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项目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六章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七章凝血功能四项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八章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九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一节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二节粪便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三节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四节痰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五节化脓和创伤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六节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七节胆汁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八节胸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九节腹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节生殖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一节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章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刖百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
为确保标本的正确米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米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1 .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
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
![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e275e2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5.png)
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1.引言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是为了确保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地进行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和保管,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准确性。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的临床检验科室。
2.标本采集2.1标本采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接受专业培训,并持有效证书。
2.2采集前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与病人信息一致。
2.3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护措施和消毒规范,并按照标本类型和采集容器的要求采集。
2.4采集完成后应正确标注标本信息,并填写标本采集记录。
2.5采集的标本应尽快送至临床检验科室进行进一步处理。
3.标本运输3.1标本运输前应核对标本信息,确保与标本采集记录一致。
3.2标本应妥善包装,防止破损和泄漏,并避免与其他物品混合。
3.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发生,保持标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标本运输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了解相关法规和操作规程,并持有效证书。
3.5运输完成后,应将标本及时送至临床检验科室,并及时通知接收人员。
4.标本接收4.1标本接收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标本的处理要求和操作规程,并持有效证书。
4.2标本接收时应核对标本信息,包括患者身份、样本类型和采集时间等,确保与标本采集记录一致。
4.3在标本接收时应注意标本破损和渗漏等情况,并及时向采集人员反馈。
4.4标本接收人员应按照要求及时录入标本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5接收后的标本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包括分装、分析和保存等。
5.标本保管5.1标本应按照要求进行分装和分析,并记录相关信息。
5.2分析后的标本应尽快完成相关检验,避免长时间保存。
5.3已分析的标本应妥善保存,按照不同标本类型和性质进行分类,确保标本质量和完整性。
5.4标本的保存条件应符合相关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线等。
5.5标本保管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保存情况,确保符合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6.管理与监督6.1医疗机构应建立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并定期对该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bb7938184254b35effd340f.png)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规程1、目的保证标本采集到贮存过程符合本实验室检测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标本质量。
2、适用范围本站血液检测标本、检测留样标本及临床送检标本。
3、职责采血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和交接;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临时接收和暂存;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办公室负责组织检验科业务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作业步骤4.1样本采集要求:4.1.1:知情同意:标本采集应征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内容包括:告知采集(留取)标本量,以及用途(仅用于本站血液检测)。
4.1.2:采集:a.初筛检测样本:采集前严格核对献血者和登记表,抽取1-2ml 的献血者血液于含饱和EDTA-Na2 /K2抗凝剂50ul的普通塑料试管中或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中。
贴好与献血者登记表一致的献血序列码。
b.献血后血液检测样本:运送前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包装材料应满足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易于消毒处理的要求。
采集的血液标本由采血人负责臵于试管架上。
扬中、句容采储血点采集的标本应水平放臵于专用标本运输箱中并附加适当冰块冷藏运输,血液样本运输过程中保持在2-10℃,运输2小时以上应记录标本运输箱内温度。
运输过程中应防颠簸,防止试管溶血,妥善保管,以防标本被污染,或污染其它样品、物品,一旦破损,立即消毒,并报告分管领导。
4.3交接要求:(1)血液检测样本:a.接收质量要求:样本采集量3-5ml;标识清晰、粘贴规范;标本信息与交接单完全对应;离心后无溶血、重度脂肪。
b.核对检查内容:句容和扬中样本送达后,由接收人员检查样本起运时间,记录接收时间,运输时间超过2小时记录接收时温度,箱内温度应不高于10℃。
当天不检测的标本由采集部门送至供血处核对标本数量,检查标本质量并登记签字,贮存在待检标本暂存区,再由供血处集中后与检验科进行标本交接。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精】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精】](https://img.taocdn.com/s3/m/90b76b8cee06eff9aff80729.png)
实验室标本采集、处置和管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实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以保证原始标本在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过程中方法适当,原始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
2.范围:适用于科室所有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及保存。
3.职责:3.1 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标本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3.2 检验人员负责各自检测标本的管理和标本采集手册的编制。
4.工作程序:4.1标本采集4.1.1 由各专业实验室负责人组织实验室成员编制各自实验室的标本采集手册,标本采集手册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患者准备;标本收集容器;标本的类型;所需标本量。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4.1.2 质量管理小组对标本采集手册的内容进行审查,经科主任批准后,由医院计算机中心负责将标本采集手册添加入医院系统,以便标本采集部门和各临床科室随时参阅。
4.1.3质量管理小组每年对标本采集手册进行审查,如发现不合格内容可要求实验室负责人修改。
4.1.4检验标本包括从门急诊,住院部患者和体检中心的体检人员等处采集的标本,标本由有以下资格人员采集:注册护士、执业医生、检验技术人员。
4.1.5检验申请单包括以下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病床号、申请医生、申请检验项目、采集标本的日期和时间、标本类型、是否需优先处理。
4.2 标本的运输4.2.1 标本应放在有盖、内有固定架的标本运输箱中运输,盒外贴上生物危害的标识,标本和检验申请单分开放置。
4.2.2 若标本运输箱被标本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倾入标本运输箱内,浸泡30-60分钟,再用流水冲洗。
4.3住院部标本采集和运送程序4.3.1临床医生出具检验项目申请,急诊医嘱立即通知责任护士。
4.3.2当班护士写上检验标签条码并贴于标本容器上。
4.3.3采集者在标本采集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及特殊要求。
4.3.4当班护士与标本运送人员当面清点标本数量,并在登记本上签名,由后者将标本送至相关检验部门签收。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296da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b.png)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为规范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取材和保存工作,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医疗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安全性的原则。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的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和保存工作。
1.3 病理标本包括手术前活检、手术中取样冰冻组织、手术后切除组织以及穿刺、脱落细胞学标本等。
二、病理标本采集2.1 采集标本时,应避免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避免挤压,以免发生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不得自行剖取,应保持原形全部送检。
2.2 标本应置于敞口容器内,固定液不少于标本体积的710倍,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2.3 冰冻切片的手术标本应保持新鲜,不得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清洗,以免影响制片和诊断。
2.4 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从呼吸道深部咯出。
咯痰前先漱口,痰中不应含食物碎渣和唾液,一般连续送检三天。
2.5 胸、腹水等体液细胞学检查应保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
三、病理标本运送3.1 临床各科室及门诊应安排人员负责标本的清点、查对、登记、运送(不允许让病人或其家属送标本),并与病理科值班人员交接核对,并在专设的标本登记本上签收。
3.2 手术室标本(含门诊小手术室):由手术室工作人员根据医师开出的病理会诊单负责清点、查对登记、运送;病理科值班人员签收。
3.3 病理科验收各种标本时,应检查以下项目:(1)核对检验申请单填写是否完整;(2)核对检验项目是否清楚;(3)查验标本的唯一性标识、类型、采集日期及时间;(4)标本量是否满足检验用量;(5)标本的收集容器是否正确、有无破损。
3.4 若出现以下不合要求的情况,应拒收标本,登记并告知客户:(1)申请单标识不清、信息不全的标本;(2)无检验项目或检验项目不清楚的标本;(3)非本实验室检验项目的标本;(4)采血量不足检验需要量的标本;(5)严重溶血及脂血等影响检测结果的标本;(6)收集容器不正确或有破损的标本;(7)检验项目与标本类型不符的标本;(8)外部有严重污染的标本。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0ba24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d.png)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处理、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第四条医院设立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二)监督和检查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实施情况;(三)协调解决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组织培训和考核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人员;(五)定期评估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运送;(二)确保标本质量和完整性,防止标本污染、损坏和丢失;(三)及时、准确地将标本送达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四)参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培训和考核;(五)报告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标本采集与运送第八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操作规程进行。
人禽流感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及保存的操作规程
![人禽流感标本采集、运送、处理及保存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aa977c10c22590102029da9.png)
人禽流感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及保存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人禽流感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及保存操作。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人禽流感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及保存。
三、简介人禽流感检测过程中,采集的标本包括鼻咽拭子、漱口液、血液等。
本实验室一般用鼻咽拭子或漱口液进行病毒分离与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用于人禽流感抗体检测,采集血液部位一般位于前臂肘静脉。
四、器材1、用于血液收集的基本耗材包括:医用(5ml和10ml)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乳胶手套、止血带、碘酒、无菌拭子、血清储藏管、标本标签、创可贴、可封口塑料袋、标本采集表格、带有冰袋的冰壶、棉拭子、污物桶、笔、试管架。
2、用于鼻咽拭子、漱口液等收集的基本耗材包括: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服、十二层口罩(或N95口罩)、采样无菌棉签、采样液(螺口塑料管装)、可封口塑料袋、带有冰袋的冰壶、污物桶、样品登记表、笔、试管架。
附:血清保存管:2 ml螺口塑料管(外螺旋、带密封垫圈),可耐深低温(液氮保存);鼻咽拭子保存管:10 ml螺口塑料管(外螺旋、带密封垫圈),可耐深低温(液氮保存);尸检组织冻存管:50ml螺口塑料管(外螺旋、带密封垫圈);记号笔:油性,防水。
五、人禽流感标本采集操作规程(一)标本采集要求1.采样人员须以无菌操作采集各类标本。
采集标本所使用的容器、采样液等均应无菌。
编制:福建省疾控中心病毒性疾病防治科审核:沈晓娜批准:严延生2. 每份标本必须标明标本编号、标本种类及采集日期。
采集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标本的登记、收集和管理,并认真填写“人禽流感标本采集登记表。
”3.所有标本的收集、运输和保藏都应装在有螺旋盖的塑料管中,以防止开、关标本管时产生气溶胶,并用两层清洁塑料袋包裹严实。
4.采集的标本应立即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附上标本送检单。
如不能立即送交,可置-20℃以下冰箱短暂保存(24小时之内)。
(二)标本采集种类与方法标本采集的时间、位置及质量对能否分离到病毒或提取到有活性的RNA至关重要,而标本保存与运输不当,也会影响病毒的分离。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f23a41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3.png)
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医院检验科标本SOP管理程序目的:本程序旨在管理受控分析过程中标本的质量,以确保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有效结果,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标本的采集、处理、贮存、安全处置等全过程。
保证标本编号的唯一性,也是准确发放报告的基础。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临床各类检测标本。
职责:实验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工作程序:一、标本的采集:请参阅《标本采集管理程序》。
二、标本的运送:1.门诊1.1 血液标本:1.1.1 血常规标本在门诊二楼抽血后,由登记员直接送到门诊化验室,检验工作人员进行分析。
1.1.2 其他项目,如生化、免疫等标本,在护士采集标本后,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1.2 尿液、大便、分泌物、痰常规标本。
由病人自行采集后,送到门诊化验室进行检查。
1.3 细菌培养标本:由登记员接到标本后,立即送到检验科。
1.4 分泌物作PCR标查,由登记员统一收集后,两小时内送到检验科。
2.病房2.1 常规标本: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统一收集,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
早上八点半前全部送检完毕。
2.2 急诊标本:由病房护士采集后,由助护送到检验科,此类标本的送检不受时间限制。
三、标本的接收1.登记员在接收标本时,认真、仔细地核对标本。
2.检查标本与检验申请单是否一致。
工作人员有权拒收检验申请有不一致的标本,标签不清的标本。
检验申请不清晰时,应立即与临床科室或相关人员联系核实。
3.标本接收人须检查标本状态。
4.标本在以下情况下视为不合格,工作人员有权拒收该标本:A。
无被检标本基本信息或与申请单不符(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检验项目等)。
B。
使用不适当的。
C。
有破损。
D。
标本外泄污染。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a03ea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e.png)
临床试验检验标本采集及运输标准操作规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一、前言临床试验是评价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而标本采集及运输是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
合理的标本采集和运输操作规程对于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标本采集及运输工作,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
二、术语定义1. 临床试验:指对人体进行的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2. 标本:指用于生化检测、药物浓度测定等分析的生物组织或体液。
3. 采集者:指从受试者身上采集标本的人员。
4. 运输者:指将标本从采集点送至检验点的人员。
三、采集操作规程1. 采集前准备(1)采集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采集器具应事先消毒,并准备好采集所需的标本管、采血针等工具。
(3)标本采集应在合适的环境中进行,保证采集者和受试者的安全和舒适。
2. 采集过程(1)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确保采集正确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2)遵循标本采集的标准流程,依次进行手部消毒、标本采集、采集管标记等操作。
(3)采血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部位和针头,避免造成受试者不必要的疼痛和伤害。
3. 采集后处理(1)采集完毕后,采集者应及时将标本管密封并标记好受试者信息。
(2)遵守标本储存和运输的规定,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运输前准备(1)运输者应对标本进行分类和包装,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输前应检查标本信息是否完整,并与采样者信息进行核对。
2. 运输过程(1)运输标本应选择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和容器,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2)在运输途中应避免标本受到振动和温度变化,保证标本的稳定性和质量。
(3)运输者应妥善保管标本,避免与其他物品混杂,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 运输后处理(1)标本送达检验点后,应立即进行登记和接收,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2)对标本进行处理时应遵守相关规程,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检并得到准确分析。
三甲医院病理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
![三甲医院病理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34eee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66.png)
三甲医院病理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制度
一、为规范病理标本采集、运输、接收及保管规程,根据卫生部《病理科建设与
管理指南》(2009)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制定本制度。
二、有标本采集、送达、固定时间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及标本交接的相关规定与程序。
1、标本和申请单的核对人、标本的标记、标本传送人和病理科标本接收人
应有登记和相关人员的签字。
有标本和申请单交接等相关制度。
2、标本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固定,固定液的量不少于组织体积的
3~5倍(确保标本全置于固定液之中),特殊要求除外。
3、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4、空腔标本和大的实质性脏器标本必须及时切开,固定过夜,第二天取材。
5、原则上不接收口头申请的标本,特殊情况下,可先按流程接收和处理标
本,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如24小时)补充书面病理申请单,否则不应出具
书面病理报告。
三、不合格标本处理的制度与程序。
1、不合格标本包括:
1)申请单与相关标本未同时送达病理科实验室;
2)申请单中填写的内容与送检标本不符合;
3) 标本上漏填有关患者姓名、科室、病史、其它重要的检查项目;
4) 申请单内填写的字迹潦草,不清;
5) 标本严重自溶、腐败、干涸等;
6) 标本过小,不能或难以制作切片;
7) 其他可能影响病理检查可行性和诊断准确性的情况。
2、不合格标本需当即退回申请医师,不予存放,并记录。
3、曾被拒收的标本再次送检合格,需在申请单上标注。
样本的采集、运送、接受及保管制度
![样本的采集、运送、接受及保管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06091a4a7302768f99390d.png)
样本的采集、运送、接受及保管制度一、标本采集1、按每个项目要求,以书面形式《标本采集运输指南》告诉病房护士或本室采血人员最佳采血时间、采血前空腹或病人的饮食注意、用药情况、活动情况、体位等。
2、开展新项目时,各部门必须让采集或收集标本的部门明确标本采集要求,明确抗凝剂种类、抗凝剂与血的比例、抽血时注意事项,明确检测日期,取报告日期,收费等情况。
3、体液、分泌物、细菌培养标本按要求留足量、及时送检。
4、门诊采集或收集的每个标本必须有检验申请单或唯一条形码跟随。
二、标本运送1、运送过程中,每个装样品的器皿要求必须带盖,以防倒翻和溢出污染环境。
2、不能剧烈振荡或随便颠倒,以防标本溶血和有形成分破坏。
3、必须及时送检。
三、标本接收1、认真核对标本及申请单病人信息,观察标本的量、标本类型、是否抗凝或有小凝块、细菌培养标本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是否有明显溶血或脂浊。
2、急诊及重要标本接收必须记录采集时间、接收时间、报告时间。
3、不符要求的标本,必须及时反馈临床并登记,同时要求临床重取标本送检。
四、标本检测1、在检测每一过程中,都应复核标本接收过程中的每一步骤。
2、在标本足够的情况下,不能浪费、随意丢弃或损坏标本。
五、标本储存1、当天不能完成的标本,必须分离血清,按要求储存在2℃-8℃或-20℃2、当天检测完成的标本,所有的生化、免疫样本储在2℃-8℃3天以上;其它血标本储存在2℃-8℃3天以上。
3、所有保存标本都应该有编号,按日期存放。
六、标本处理用双层专用黄色医用垃圾袋专人收集所有废弃的含有血液、尿液、其它体液、分泌物以及一次性用品,并专人清点数量、登记,专人送医用垃圾处处理。
德兴市人民医院2015年12月。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fa9c3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png)
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处理制度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输、交接和处理制度是医疗机构进行临床检验的基础工作,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检验标本采集1.1 采集标本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交叉感染。
1.2 采集标本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相符。
1.3 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避免标本存放时间过长,影响检验结果。
1.4 采集特殊标本(如骨髓穿刺、胸水、腹水等)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检验标本储存2.1 标本储存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
2.2 血液标本应采用专用容器,避免剧烈震荡,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2.3 细胞培养标本应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气体环境。
2.4 冰箱内储存的标本,应定期检查,确保冰箱温度恒定,避免标本变质。
三、检验标本运输3.1 标本运输应遵循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2 采用冷链运输的标本,应使用专用冷链设备,确保标本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
3.3 长途运输标本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标本温度过高或过低。
3.4 标本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荡、撞击,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四、检验标本交接4.1 标本交接应由专门负责人员完成,确保标本安全、及时送达实验室。
4.2 交接时,应认真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种类、数量等内容,确保无误。
4.3 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留存备查。
五、检验标本处理5.1 实验室接收标本后,应立即进行编号、登记,并根据标本类型和检验项目,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5.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标本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5.3 处理后的标本,应放入相应的检测仪器或设备中,进行检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b8fce523b3567ec102d8ad6.png)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二、脑脊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三、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四、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运输五、分泌物革兰阴性双球菌检测标本采集、运输六、精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七、前列腺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八、粪便采集、运输、保存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的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未梢血标本采集二、静脉血采集、运输、保存第三章生化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四章免疫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五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项目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六章血气分析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七章凝血功能四项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八章微量元素检测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九章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第一节尿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二节粪便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三节上呼吸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四节痰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五节化脓和创伤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六节脑脊液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七节胆汁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八节胸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九节腹水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节生殖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一节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第十章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前言在临床工作中,检验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除了要求检验科提高检验质量水平外,还要求临床医护人员正确采集标本。
为确保标本的正确采集、运输和保存,检验科特编写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操作规程采集、运输和保存标本。
第一章体液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尿液标本采集、运输、保存(一)检查项目1.尿液干化学测定:尿液比重、pH 值、尿胆原、胆红素、潜血、酮体、蛋白质、白细胞、亚硝酸盐、葡萄糖、抗坏血酸。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
![病理标本采集、运送、接收、取材、保存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f59966dd88d0d232d46a14.png)
病理标本收集、运送、接收、取材、保留制度第全军医大学第二隶属医院病理标本收集、运送、接收、取材、保留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病理标本运送流程,提升病理诊疗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依据等级医院评审及有关规范要求,联合医院实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病理标本包含手术前活检、手术中取样冰冻组织、手术后切除组织以及穿刺、零落细胞学标本。
第三条本制度合用于全院各科室医务人员。
第二章病理标本收集第四条采纳标本时,勿用有齿镊或钳夹取,勿挤压,免得发生变形。
手术标本送检前勿自行剖取,应保持原形所有送检。
一定剖取时,最好邀请病理医师在场;或在病理检查申请单中详尽描绘剖取前后状况。
临床科室敌手术标本有特别要求时(如照相等),应提早通知病理科,免得病理科取材时损坏其完好性。
第五条标本应置于敞口容器内,固定液许多于标本体积的 7-10 倍,标本从离体到固定的时间不宜超出半小时。
第六条冰冻切片的手术标本应保持新鲜,不得加用固定液或用含水溶液冲洗,免得影响制片和诊疗。
第七条痰液细胞学检查的标本一定新鲜,从呼吸道深部咯出。
咯痰前先漱口,痰中不该含食品碎渣和唾液,一般连续送检三天。
第八条胸、腹水等体液细胞学检查应保持标本新鲜、实时送检。
第九条宫颈刮/涂片及穿刺液应实时做成涂片送检。
第三章送检病理申请第十条病理申请单上各项内容均应逐项填写,笔迹清楚可辨,并由申请医师署名确认。
痰液细胞学检查、体液细胞学检查、涂片检查的申请单填写参照病理检查申请单的要求,并在“标本根源”一项中注明标本的类型:“痰”、“胸水”、“涂片”等。
第十一条凡需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者,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一天通知病理科,并与患者(或家眷)签署《手术中冰冻切片迅速病理检查知情赞同书》。
第十二条冰冻标本申请单除填写病人一般状况外,还应填写影像学、同位素及腔镜检查等有关结果,并注明手术部位,要点部位应做标志或加以说明,同时注明手术科室医师所在的手术间及手术医师、巡回护士电话,以便病理科与手术医师获得联系。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dd5af5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2.png)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生物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部标本采集、运送、接收、保存、处理等全过程。
1.3 检验科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二、标本采集2.1 标本采集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注意事项,并取得患者同意。
2.2 医护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正确选择采集部位、采集方法和采集量,确保标本质量。
2.3 医护人员应使用合格的采集容器,根据检验项目要求添加适当的抗凝剂或固定剂。
2.4 医护人员应在采集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2.5 采集后的标本应立即送检,如需暂时存放,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存放。
三、标本运送3.1 标本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熟悉标本运送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运送人员应根据标本类型和运送条件选择合适的运送工具,确保标本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3.3 运送人员应在运送过程中保持与检验科的密切联系,确保标本及时送达。
3.4 运送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标本污染。
3.5 运送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与检验科人员进行交接,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四、标本接收4.1 检验科人员应在标本送达后及时进行接收,核对患者信息、标本类型、数量、容器等是否符合要求。
4.2 检验科人员应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进行拒收,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处理。
4.3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登记,确保标本信息准确无误。
4.4 检验科人员应对标本进行初步检查,确保标本质量符合要求。
五、标本保存5.1 检验科应根据不同标本类型和保存条件要求,设置相应的标本保存区域。
5.2 检验科人员应按照标本保存条件要求,正确存放标本,确保标本质量。
5.3 检验科人员应定期检查标本保存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5.4 检验科人员应对过期或不再需要的标本进行妥善处理,确保生物安全。
六、标本处理6.1 检验科人员应对接收的标本进行规范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980b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c.png)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操作规程一、概要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诊断的准确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保存等工作。
二、采集1.标本采集前准备(1)检查标本采集物品是否齐全,并检查是否符合采样要求;(2)查看患者的相关信息,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采集标本的准确性;(3)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和方法,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2.采集方法(1)洗手消毒,戴上一次性手套;(2)根据采集标本的不同种类,选择相应的采集器具,确保采集过程无菌;(3)按照标本采集要求,从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采集标本;(4)采集标本后,恢复住院患者原有的就医状态;三、运输1.运输要求(1)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2)标本运送途中,标本容器应放置在避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3)标本运送途中应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标本的破裂或泄漏;(4)标本运送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规,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2.运送方法(1)标本应用密闭的容器运输,确保标本的稳定性;(3)运送途中请勿晃动标本,防止标本变质或破裂。
四、保存1.保存要求(1)标本应保存在适当的温度下,防止标本变质;(2)标本应放置在干燥、避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防止标本受潮或受光;(3)标本保存时间应符合实验室的规定,过期标本应予以丢弃。
2.保存方法(1)根据标本的种类,选择相应的保存方法,如鲜血标本应保存在冰箱中,尿液标本应保存在冰箱中等;五、安全问题1.采集安全(1)在采集标本之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有无感染性风险;(2)采集过程中必须戴上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3)采集过程中,要注意针具的安全使用,避免针具刺伤;(4)采集结束后,要将废弃的针头和一次性手套放入黄色或红色的医疗废物桶中。
2.运输安全(1)标本运送途中,应遵循相关法规,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性;(2)运送过程中,要注意标本容器的密闭性,避免标本的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采集、送检、运送、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
规程
1、目的
保证标本采集到贮存过程符合本实验室检测及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标本质量。
2、适用范围
本站血液检测标本、检测留样标本及临床送检标本。
3、职责
采血人员或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标本的采集、送检、运送和交接;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血液检测样本的临时接收和暂存;检验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处理、保存和销毁;办公室负责组织检验科业务人员对标本采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4、作业步骤
样本采集要求:
知情同意:标本采集应征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内容包括:告知采集(留取)标本量,以及用途(仅用于本站血液检测)。
采集:
a.初筛检测样本:采集前严格核对献血者和登记表,抽取1-2ml 的献血者血液于含饱和EDTA-Na2 /K2抗凝剂50ul的普通塑料试管中或含有抗凝剂的真空管中。
贴好与献血者登记表一致的献血序列码。
b.献血后血液检测样本:
(1)留取要求:献血者献血后采集人员从血袋/留样袋中留取双份
血样用于实验室的一检和二检,两支血样试管,一支为含分离胶的促
凝真空管(黄盖),应先留取(不能混入血袋中保养液),另一支为EDTAK2抗凝真空管(紫盖),每支试管留取3-5ml血液,留取后立即轻轻上下颠倒至少3次与抗凝剂/促凝剂充分混匀,贴上与献血登记表、血袋标识条码一致校验码为07的献血序列码。
(2)序列码粘贴要求:序列码粘贴不歪斜、无褶皱,沿负压管盖下竖直粘贴,血型标识向上,条码清晰;
(3)校对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样本进行贴签留样;所留
标本必须按规程进行操作,并经过Spring采血管理模块对采血袋、登记表和标本管三个序列号一致后方可进入下一流程。
(4)临时储存:血液标本留取结束后及时放在2-10℃环境中保存。
c.临床送检标本要求:
(1)疑难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受检者血样6-10ml,一支EDTA-K2抗凝,另一支未抗凝,每支3-5ml。
标识清楚,贴有与申请单一致的序列码,申请单注明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史及检测项目等信息,48h内采集。
(2)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样本: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母亲和新生儿血样各1-2ml,EDTA-K2抗凝(紫盖)。
标识清楚,贴有与申请单一致的序列码,申请单注明被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印象及住院号床号等信息。
于4℃保存72小时内检测。
运输要求:
运送前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包装材料应满足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温、易于消毒处理的要求。
采集的血液标本由采血人负责臵于试管架上。
扬中、句容采储血点采集的标本应水平放臵于专用标本运输箱中并附加适当冰块冷藏运输,血液样本运输过程中保持在
2-10℃,运输2小时以上应记录标本运输箱内温度。
运输过程中应防颠簸,防止试管溶血,妥善保管,以防标本被污染,或污染其它样品、物品,一旦破损,立即消毒,并报告分管领导。
交接要求:
(1)血液检测样本:
a.接收质量要求:样本采集量3-5ml;标识清晰、粘贴规范;标本信息与交接单完全对应;离心后无溶血、重度脂肪。
b.核对检查内容:句容和扬中样本送达后,由接收人员检查样本起运时间,记录接收时间,运输时间超过2小时记录接收时温度,箱内温度应不高于10℃。
当天不检测的标本由采集部门送至供血处核对标本数量,检查标本质量并登记签字,贮存在待检标本暂存区,再由供血处集中后与检验科进行标本交接。
当天采集并检测的标本直接由采集部门与检验科交接。
检验科人员核对标本数量、检查标本质量,双方签字确认。
所有接收的样本由检验人员进行电脑交接核对。
(2)临床样本接收要求:
a.质量要求:样本管使用正确;样本数量正确;每管样本量3-5ml;标识清晰,与申请单一致,申请单内容完整;采集时间距离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8h。
b.核对检查内容:样本接收人员检查样本质量,采集时间,记录标
本状态。
登记时应给予唯一性编号,防止标本混淆。
记录交接时间、送检人签字,报告方式为书面报告,并注明实验室所在地点、工作时间和联系人。
(3)问题标本的处理:
a.血液检测样本:溶血标本、标识不清或不规范,血样量不足、试管破损等不符合检测要求的标本,予以拒收,通过填写《检验标本留取不合格拒收记录》,通知留取科室,重新留样,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b.临床送检样本:样本标识不清、量不足、不符合检测要求的样本,通知临床重新送检样本,并告采集要求。
处理程序:检测样本3000-3800rpm离心15分钟,静臵3-5分钟后,在生物安全柜中拔盖或由试管脱盖机自动脱盖,临床送检样本按检测项目规程规定要求处理。
保存程序:
检验科负责留取血液标本的保存期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
全血留样标本由供血处和采储血点从与血袋相连接的采血管(留样管)上留取,机采血小板留样标本由成分采集人员留取。
以上全血及机采血小板留样标本统一交供血处后,由质量管理科人员核对签收并保管,保存期限为35天。
留样标本留取时均必须严格核对无误。
血液标本留取数目和标识必须和标本留样图一一对应,并由质量管理科审核和监控,外调血没有留臵留样管时可直接吸取检测标本进行保存,并做
好标识。
采集的标本如当天不能检测,须将标本放入指定冰箱2-8℃保存。
分站检验科负责血液检测标本的保存,保存期为35天。
全血留样由血库人员从与血袋相连接的采血管(留样管)上留取,机采血小板留样标本由成分采集人员留取。
留存样本由血库集中保存,保存期限为为全血或成分血使用后二年。
留样标本留取时均必须严格核对无误。
销毁程序:实验室检测结束后的血样标本经高温高压处理后,交站内医疗废物暂存处,并做好相关交接记录;已到规定留样期的留样标本,由保管人员提交分管领导审批后送至站内医疗废物暂存处,并做好相关记录;初筛后标本由初筛检测人员于当日无渗漏包装后交医疗废物暂存处,并做好相关交接记录。
以上标本由指定单位集中进行焚烧处理。
本实验室不使用分样标本,以确保标本来源准确和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