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I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八月前言为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满足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的汇交、更新、维护等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范围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
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参加编写人员:目录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2)5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 (5)6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38)7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 (40)8 元数据更新 (46)I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更新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2001 土地基本术语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MySQL数据库更新和修改数据详解
MySQL数据库更新和修改数据详解MySQL数据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和修改操作。
本文将详细探讨MySQL数据库更新和修改数据的相关内容。
一、更新数据更新数据是指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常见的操作包括修改某个字段的值、替换某个字段的部分内容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更新数据的方法。
1. 使用UPDATE语句MySQL提供了UPDATE语句,可以通过该语句来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
UPDATE语句的基本语法如下:```UPDATE 表名 SET 字段名1=新值1, 字段名2=新值2 WHERE 条件;```其中,表名表示要更新的表的名称,字段名1=新值1表示要更新的字段及其新值,字段名2=新值2表示另一个要更新的字段及其新值,WHERE条件表示更新数据的条件。
例如,我们有一个名为student的表,其中包含学生的姓名(name)和年龄(age)字段,现在我们要将姓名为张三的学生年龄更新为20岁,可以使用以下语句:```UPDATE student SET age=20 WHERE name='张三';```2. 使用REPLACE函数除了使用UPDATE语句,我们还可以使用REPLACE函数来替换数据库中某个字段的部分内容。
REPLACE函数的语法如下:```REPLACE(字段名, 要替换的内容, 新内容)```例如,我们要将student表中所有学生的姓名中的"王"替换为"李",可以使用以下语句:```UPDATE student SET name = REPLACE(name, '王', '李');```这样,数据库中所有学生的姓名中的"王"都会被替换为"李"。
二、修改数据修改数据是指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结构性的修改,包括添加字段、删除字段、修改字段类型等操作。
如何进行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与更新
如何进行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与更新概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构建与更新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其他与城市相关的决策制定中重要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与更新,从数据获取、处理与分析、更新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数据获取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构建首先需要大量的地理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包括但不限于地面测量、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测量、位置服务等。
数据的来源要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保证数据库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特别是在采集空间数据时,应注意数据的解析度和数据类型,以满足不同决策制定的需求。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得地理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以便将其整合到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中。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匹配等过程。
数据清洗是指对数据进行去噪、去重和修复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转换是指将原始数据转换成数据库所需的数据格式和结构,以方便存储和查询。
数据匹配是指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对齐,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一致性。
数据分析是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挖掘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发展趋势和潜在问题,为城市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分析和地理数据挖掘等。
三、更新与维护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是确保数据库始终保持最新和可用的重要环节。
城市地理信息存在不断变化的特点,包括土地利用、建筑物、道路网络、交通流量等。
因此,数据库的更新与维护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更新与采集:及时获取新的地理数据,并与旧数据进行对比和更新。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智能手机等,进行快速、高效的数据采集。
2. 数据质量控制:对新采集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尤其是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可用性的评估。
3. 数据一致性维护: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一致性维护,包括数据转换和数据匹配等操作,以确保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在空间和属性上的一致性。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更新与数据删除(五)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更新与数据删除引言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的管理和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数据库的使用过程中,数据的更新与删除是常见的操作。
本文将讨论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更新与数据删除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细节。
数据更新的重要性数据更新是指将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或补充,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现实生活和商业运作中,数据是变化的。
通过数据更新,我们可以及时反映现实世界的变化,保持数据库的实用价值。
首先,数据更新可以确保数据库的信息准确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中的某些信息可能会失效或发生变化。
通过定期的数据更新,我们可以删除过期的信息,更新最新的数据,并确保数据库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
其次,数据更新可以促进数据的一致性。
在一个复杂的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可能会存储在多个表中,并与其他数据进行关联。
如果某个表中的数据发生了变化而没有及时更新,那么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将受到威胁。
通过数据更新,我们可以保持数据之间的关系和一致性,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数据更新还可以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报告。
在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中,实时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数据更新,我们可以在数据库中获取最新的数据,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报告。
这将有助于管理者做出准确和及时的决策。
数据更新的技术细节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更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更新技术细节。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SQL语句来进行数据更新。
SQL语句可以包括UPDATE语句,用于更新已有的数据。
通过指定要更新的表格和相应的列,我们可以将新的数据值存储到数据库中。
SQL语句还可以结合条件,以控制更新的范围。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事务来进行数据更新。
事务是一组数据库操作的逻辑单元,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通过将数据更新操作放入一个事务中,我们可以确保数据库在更新过程中的一致性。
如果在数据更新过程中出现错误,可以通过事务回滚操作将数据库恢复到更新之前的状态。
CVI数据库操作方法
CVI数据库操作方法在CVI中,数据库操作一般需要以下步骤:1. 引入数据库头文件:根据要使用的数据库类型,引入对应的头文件。
例如,对于Oracle数据库,可以使用`#include <ocilib.h>`引入OCI库的头文件。
2.建立数据库连接:使用数据库提供的接口,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
连接参数包括数据库地址、用户名、密码等。
3.执行SQL语句:使用数据库提供的接口,执行SQL语句。
SQL语句可以是查询语句(SELECT)、插入语句(INSERT)、更新语句(UPDATE)或删除语句(DELETE)等。
4.处理执行结果:根据执行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查询语句,可以使用数据库提供的接口获取查询结果并进行相关处理;对于更新、插入和删除语句,可以根据返回值判断操作是否成功。
5.关闭数据库连接:释放数据库资源,关闭与数据库的连接。
下面以Oracle数据库为例,给出CVI中数据库操作的示例代码:```#include <ocilib.h>int mainOCI_Connection* cn;OCI_Statement* st;OCI_Resultset* rs;if (!OCI_Initialize(NULL, NULL, OCI_ENV_DEFAULT))printf("Failed to initialize OCI.\n");return -1;}cn = OCI_ConnectionCreate(CONN_STR, "", "",OCI_SESSION_DEFAULT);if (cn == NULL)printf("Failed to connect to Oracle.\n");return -1;}st = OCI_StatementCreate(cn);OCI_ExecuteStmt(st, "SELECT * FROM Employee");rs = OCI_GetResultset(st);while (OCI_FetchNext(rs))printf("Employee ID: %d\n", OCI_GetInt(rs, 1));printf("Employee Name: %s\n", OCI_GetString(rs, 2));printf("Employee Age: %d\n", OCI_GetInt(rs, 3));}OCI_Cleanup(;return 0;```以上代码演示了CVI连接Oracle数据库,并执行查询语句的操作。
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变更规则、更新数据规范(试行)
自然资办函〔2021〕371号附件1国土调查数据库更新变更规则二〇二一年三月目录1县级控制面积更新 (1)1.1国界、零米线调整 (1)1.2县级之间行政界线调整 (1)1.3控制面积报送审核 (2)2变更规则 (2)2.1一般要求 (3)2.2境界与行政区更新 (5)2.3地类图斑更新 (16)1县级控制面积更新依据最新的国界、大陆沿海(包括海岛沿海)零米线、行政区域界线等调查界线更新县级行政区界线,计算县级行政区控制面积,确保县级控制面积与县内乡(镇)级调查面积之和、县内村级调查区调查面积之和、县内地类图斑面积之和一致。
1.1国界、零米线调整(1)国界、零米线变化的,由国家负责调整,国家将调整后的国界、零米线以标准分幅图的形式计算变化后面积,以控制面积接合图表计算调整后的省级控制面积,并将调整后的省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发至各省。
各省根据国家下发的标准分幅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将变化部分调整到县,并将调整后的县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报国家备案。
(2)国界、零米线变化的县,应根据省级下发的县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计算每一块行政区变更基本单元的面积。
(3)国界、零米线变化造成行政区范围新增的,以行政区变更基本单元的面积为控制,对新增范围内的地类图斑进行面积平差。
(4)国界、零米线变化造成行政区范围灭失的,行政区灭失部分的调查面积由其范围内的地类图斑汇总得到;涉及地类图斑分割的,重新计算图斑椭球面积,并以原图斑面积进行控制平差。
(5)县级控制面积计算表达为:调整后控制面积=调整前控制面积-行政区灭失面积+行政区新增面积(6)不涉及国界、零米线变化的行政区、村级调查区和地类图斑要素,图形和调查面积不变。
1.2县级之间行政界线调整(1)县级之间发生行政界线调整的,应以省为单位将调整后的县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报国家审查备案。
(2)各县应根据省级下发的县级控制界线和控制面积计算每一块行政区变更基本单元的面积。
(3)不涉及行政界线变化的行政区、村级调查区和地类图斑要素,图形和调查面积不变。
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五)
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引言数据库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和变更,数据库索引的更新和维护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1. 数据库索引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索引是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加速查询操作。
它通过创建一个预排序的数据结构,使得数据库可以快速定位到满足特定条件的数据记录。
数据库索引通常通过B树或哈希表等数据结构来实现。
2. 数据库索引的更新方法插入数据时的索引更新当向数据库中插入新数据时,索引需要相应地进行更新。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前缀树(Trie)来维护索引,它可以较快地插入新数据,但在空间方面可能会消耗较多。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B+树来维护索引,它可以更好地平衡查询和插入操作之间的性能。
更新数据时的索引更新当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更新时,索引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更新。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日志记录(Log-Structured)索引,它可以将更新操作记录为日志,并定期将这些更新应用到索引中。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吞吐量,但对于随机查询性能较低。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基于时间戳的版本索引,它将每个数据记录的修改操作作为一个新版本,查询时可以根据时间戳来选择合适的版本。
3. 数据库索引的维护方法索引的重新组织随着数据的不断变更和删除操作,数据库索引可能会产生空洞或碎片化。
为了提高查询性能,需要定期对索引进行重新组织,将空洞和碎片合并起来,以提高索引的查询效率。
索引的重新构建当数据库中的数据量变得非常庞大时,索引的构建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
为了避免在查询时出现性能问题,可以定期重新构建索引,以确保索引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索引的统计信息更新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会维护有关索引的统计信息,以帮助优化查询计划。
这些统计信息包括索引的选择性、分布情况等。
为了保证查询计划的准确性,需要定期更新索引的统计信息。
4. 数据库索引的性能优化合理选择索引在设计数据库时,应根据查询需求合理选择索引。
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六)
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引言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快速增长导致数据库查询速度的变慢,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索引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数据的增加和使用频率的变化,索引的更新和维护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处理索引相关的问题。
一、索引的更新1. 索引重建索引重建是指对索引进行完全重建,其目的是消除索引的碎片和提高查询性能。
可以通过定期重建索引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重建索引之前,应先分析表的使用情况和查询模式,明确索引是否需要重建。
如果索引的使用频率较高或者存在逻辑上的碎片,那么重建索引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 索引合并索引合并是指将多个相似的索引合并为一个较大的索引。
当数据库中存在多个相似的索引时,可能会导致查询性能下降和存储空间的浪费。
通过合并索引,可以减少索引的数量,提高查询效率。
合并索引的关键在于确定哪些索引可以合并以及合并后索引的选择性是否有所改善。
3. 索引分拆索引分拆是指将一个较大的索引分成多个较小的索引。
当索引的长度超过一定限制或者查询模式变化时,可以考虑将索引分拆为多个部分。
通过分拆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和索引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分拆索引并不意味着增加索引的数量,而是将一个索引拆分为多个较小的索引。
二、索引的维护1. 索引统计信息的更新索引统计信息是指描述索引数据和表数据之间关系的信息,它对数据库的优化和查询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维护索引统计信息可以通过定期收集和更新表和索引的数据信息来实现。
可以使用自动统计信息收集工具,也可以手动编写统计信息收集脚本。
通过及时更新索引统计信息,可以保证查询优化器能够正确地选择最优的查询计划。
2. 索引碎片的清理索引碎片是指索引中存储的数据在磁盘中的碎片化程度。
索引碎片化会导致查询性能下降和存储空间的浪费。
可以通过定期清理索引碎片来保持索引的高效性。
可以使用数据库管理工具或者编写脚本来进行索引碎片的清理。
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与更新最佳实践
数据库中的数据加载与更新最佳实践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业务需求的提升,数据加载和更新对于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变得愈发重要。
在数据库管理中,通过采用最佳实践可以提高数据加载和更新的效率,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讨论数据库中数据加载和更新的最佳实践方法,包括数据导入、批量更新和增量更新。
数据导入是指将外部数据加载到数据库中的过程。
对于大量数据的导入,最佳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预处理:在导入数据之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是很重要的。
包括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格式转换和规范化等操作,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2. 使用批量加载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了导入工具,可以高效地将大量数据批量加载到数据库中。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数据库的特性和数据格式进行配置,提高数据导入的速度和效率。
3. 并行加载数据:对于可并行处理的数据导入操作,可以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并发能力,通过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小批量并行加载,以提高导入性能。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处理器和并行写入机制。
4. 日志和复制:在数据导入过程中,数据库系统的日志和复制机制非常重要。
启用日志能够跟踪导入过程中的错误和异常,而复制机制则可以提供备份和恢复数据的保障。
批量更新是指在数据库中对多条记录进行同时更新的操作。
在处理大规模批量更新时,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1. 减少索引和约束:在进行批量更新操作之前,考虑临时禁用索引和约束条件,以避免不必要的索引重建和约束检查,从而提高更新的速度。
2. 使用事务:批量更新操作可能包含多个SQL语句,使用事务可以确保这些语句在一起执行,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这样可以维护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 使用批处理命令和语句: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了批处理命令和语句,可以一次性提交多个SQL语句,以减少网络开销和服务器的负载,提高批量更新的性能。
4. 拆分大批量更新:对于非常庞大的批量更新操作,可以将其拆分为多个小的批量操作,以减少对数据库锁定的竞争和降低系统资源的占用。
数据库索引的更新与维护方法(一)
数据库索引是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数据库中,索引是一种负责加速查询操作的数据结构。
它可以快速定位所需数据,减少查询时间。
然而,随着数据库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索引的更新和维护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索引的更新和维护方法的角度进行探讨。
1. 索引更新方法索引更新是指在数据库中添加、修改或删除数据时,同时更新相关索引以保持其与数据的一致性。
常见的更新方法有以下几种:a. 直接更新:直接更新是指在更新数据时,同时更新索引。
在修改记录时,不仅要更新记录本身,还要更新索引中的对应项。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在大规模数据更新时会造成索引维护和性能问题。
b. 延迟更新:延迟更新是指在更新数据时,不立即更新索引,而是将更新操作记录在待处理队列中,然后定期或在系统空闲时对索引进行更新。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磁盘I/O操作,提高数据更新效率,但会增加查询时的延迟。
c. 批量更新:批量更新是指将多个更新操作合并成一个批量操作,减少了单个更新操作对索引的影响。
通过批量操作,可以减少索引的碎片化,提高索引的利用率和查询性能。
2. 索引维护方法索引维护是指在索引生命周期中对其进行管理和优化,包括索引的创建、重建和删除等操作。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索引维护方法:a. 定期重建:定期重建是指定期性地对索引进行重建,以消除索引的碎片化,提高查询性能。
通过重建索引,可以删除无效的索引条目,减少索引大小,提高索引的效率。
b. 统计信息更新:索引维护还需要保持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以便优化查询计划。
统计信息包括索引的基数、密度、分布等信息。
定期更新统计信息可以帮助数据库优化器更好地选择查询执行计划,提高查询性能。
c. 索引压缩:索引压缩是指对索引进行压缩存储,以减少索引的存储空间,提高查询效率。
索引压缩可以通过删除冗余信息、采用压缩算法等方式实现,同时需要考虑查询性能和存储空间的平衡。
d. 锁定优化:在并发环境下,索引维护需要考虑并发控制和锁定的影响。
数据更新流程解析
数据更新流程解析【文章】数据更新流程解析1. 引言数据更新是现代社会中许多行业和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从金融机构到电子商务,从医疗卫生到物流运输,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对于决策者和用户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数据更新流程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重要的过程。
2. 数据更新的定义数据更新是指将已有或新产生的数据加入到系统中的过程。
它可以包括数据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数据更新流程通常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等。
3. 数据更新流程的主要步骤3.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数据更新流程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从各种来源获取数据。
常见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手动输入、传感器读取、文件导入和数据抓取等。
数据采集需要关注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数据获取的频率,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3.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理的过程。
在数据处理阶段,需要通过过滤、去重、填充缺失值等操作,确保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还可以对数据进行计算、聚合和分析,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洞见。
3.3 数据验证数据验证是确保更新的数据符合预期的一致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通常会使用一些规则和约束条件来检查数据的有效性,例如范围限制、唯一性约束和关联条件等。
数据验证的目的是排除错误和异常数据,保证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的准确性。
3.4 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将更新的数据永久保存在系统中的过程。
数据存储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关系数据库、NoSQL数据库、分布式文件系统等。
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并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索引,以支持数据检索和查询的效率。
3.5 数据更新周期数据更新周期是指数据更新流程中数据更新的时间间隔。
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数据变化的速度,可以设置不同的更新周期。
有些数据需要实时更新,有些数据可以采用定时更新或批量更新的方式。
合理的数据更新周期可以有效平衡数据的实时性和系统的性能开销。
数据库查询优化的统计信息收集与更新
数据库查询优化的统计信息收集与更新导言在现代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库查询性能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而统计信息的收集与更新则是数据库查询优化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统计信息、为什么需要收集和更新统计信息以及如何进行收集和更新。
一、统计信息的作用统计信息是用于描述数据库中数据分布、数据关系以及数据变动情况的元数据。
它提供了数据库查询优化器进行逻辑和物理查询计划生成所需的基础信息。
在数据库查询过程中,统计信息通常用来选择最优的查询执行计划,以提高查询性能。
统计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中记录的数量;2. 列的唯一值数量;3. 列的空值数量;4. 列的平均长度;5. 列的数据分布情况。
二、为什么需要收集和更新统计信息收集和更新统计信息是为了保证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如果统计信息过期或者不准确,数据库查询优化器将无法选择最优的查询计划,从而导致查询性能下降。
以下是若干情况下需要收集和更新统计信息的原因:1. 数据表的数据分布发生变化;2. 新增或删除了大量数据;3. 数据库中的查询性能下降;4. 数据库版本升级;5. 数据库重新启动。
当发生以上情况时,及时收集和更新统计信息可以帮助数据库查询优化器做出更准确的查询计划选择,从而提高查询性能。
三、统计信息的收集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提供了多种收集统计信息的方法,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同,具体收集方法可能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统计信息收集方法:1. 自动收集: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自动收集统计信息,并且根据设定的计划进行定期更新。
这种方法非常方便,但可能会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自动收集方法时应注意平衡系统的性能需求和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2. 手动收集:管理员可以手动收集统计信息,通常可以通过执行特定的命令或者使用GUI工具完成。
手动收集统计信息的好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控制和调整。
3. 混合收集:有些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混合收集方法,即既可以使用自动收集,又可以通过手动收集来更新统计信息。
数据更新流程
数据更新流程数据更新是指将新的数据添加到现有的数据集中或者更新已有数据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领域,数据更新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本文将详细描述数据更新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流程清晰且实用。
1. 数据更新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在开始数据更新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数据更新的目的和需求。
这包括确定需要更新的数据集、更新的频率、数据更新的方式等。
例如,如果是更新销售数据,可能需要每天更新一次,而如果是更新用户信息,可能只需要每周更新一次。
2. 数据源的准备在进行数据更新之前,需要准备好数据源。
数据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形式,包括数据库、文件、API等等。
根据具体的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数据源,并确保数据源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如果数据源是数据库,需要确保数据库连接正常,并且有足够的权限进行数据更新操作。
如果数据源是文件,需要确保文件的格式正确,并且可以读取和写入。
如果数据源是API,需要确保API的访问权限和可用性。
3. 数据更新的方式和策略数据更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策略,具体取决于数据的特点和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更新方式和策略:•全量更新:将整个数据集替换为新的数据集。
适用于数据量较小或者需要完全替换的情况。
•增量更新:只更新新增的数据或者有变化的数据。
适用于数据量较大或者只有部分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
•定时更新: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更新。
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更新的频率,如每天、每周、每月等。
•实时更新:根据数据的实时性要求,及时更新数据。
适用于需要快速获取最新数据的场景,如股票行情、天气数据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更新方式和策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数据的大小、变化的频率、更新的成本等等。
4. 数据更新的流程和步骤根据数据更新的目的和需求,可以设计一套完整的数据更新流程和步骤。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数据更新流程:步骤1:数据源的连接和验证首先需要连接到数据源,并验证数据源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这包括检查数据库连接、文件格式、API访问权限等。
数据更新流程
数据更新流程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已经成为企业决策和运营的重要基础。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数据更新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数据更新流程,并详细阐述每个环节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一、数据更新流程概述数据更新流程是指将外部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并确保系统中的数据与外部数据保持同步的一套操作流程。
通常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转换和数据加载等环节。
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数据更新流程的第一步。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从外部数据源中获取需要更新的数据。
常见的数据源包括数据库、文件、API接口等。
在进行数据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数据采集的目标和需求,确保采集到的数据满足业务需求;2.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工具,可以根据数据源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采集工具;3.确保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网络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数据采集失败。
三、数据清洗数据采集得到的数据可能存在一些脏数据或错误数据,因此需要进行数据清洗。
数据清洗的目标是去除重复数据、修复错误数据、填补缺失数据等。
在进行数据清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数据清洗规则,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制定相应的清洗规则;2.使用合适的数据清洗工具,可以借助数据清洗软件或编写自定义的数据清洗脚本;3.对清洗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清洗结果符合预期。
四、数据转换数据清洗后,可能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格式转换或计算操作,以便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数据转换的目标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可用于分析和决策的数据。
在进行数据转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数据转换的目标和需求,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数据转换操作;2.选择合适的数据转换工具,可以借助ETL工具或编写自定义的数据转换程序;3.确保数据转换的准确性和效率,避免数据转换过程中的错误或性能问题。
五、数据加载数据转换完成后,需要将数据加载到系统中,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应用。
数据加载的目标是将转换后的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使用CVI软件平台进行Mysql数据库开发简介
使用Labwindow CVI软件平台进行Mysql数据库开发简介针对初学者进行数据库开发,不是很了解相应过程,现将我刚刚成功的验证过程,与大家分享。
文中主要描述不能使用映射方式修改数据库中数据的问题。
1.CVI版本为9.0(348),NI SQL Toolkit2.2请前往下载试用版软件系统!2.MySQL版本为5.6.221、安装MySQL过程可参考网上的说明,如网络上,MySQL下载与安装5.6.10.1安装图解请前往处下载开源数据库系统MySQL3.使用王建新老师的例程进行学习DBTable_王建新源文件.zip4.更改了修改数据按钮中的代码DBTable_更改修改数据.zip备注:1、通过更换SQL Toolkit2.1改为2.2后,还是不能修改MySQL已存在数据库中数据的问题。
2、不使用映射的方式进行更新数据库数据,这种方式能满足Access创建的数据库,但是不能修改MySQL创建的数据库,原因不知,希望有高手指点3、更改为使用SQL直接进行更改数据,实现更改表中一条数据的功能。
谢谢LabWindows/CVI交流群20328398里各位老师的奉献!修改后的代码:#include "cvi_db.h"#include <ansi_c.h>#include <utility.h>#include <formatio.h>#include <cvirte.h>#include <userint.h>#include "databasesample.h"static int hdbc;static int globalvalue;static int panelHandle;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if (InitCVIRTE (0, argv, 0) == 0)return -1; /* out of memory */if ((panelHandle = LoadPanel (0, "databasesample.uir", PANEL)) < 0) return -1;//建立数据库联接,并获得联接句柄hdbc = DBConnect ("DSN=client");DisplayPanel (panelHandle);RunUserInterface ();DiscardPanel (panelHandle);//当退出应用程序时,关闭数据库连接DBDisconnect (hdbc);return 0;}int CVICALLBACK QuitCallback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 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QuitUserInterface (0);break;}return 0;}//删除记录int CVICALLBACK deletedata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Point colrow;int resultcode;int hstat;int value = 0;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获得活动表格单元GetActiveTableCel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colrow);//获得活动单元格所在行,且列数为第1列单元格内的数据G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1, colrow.y), &value);//当联接数据库成功时进行下面操作if (hdbc > 0){//对于带参数的数据库查询,首先准备执行SQL查询声明hstat = DBPrepareSQL (hdbc, "DELETE FROM table2 WHERE ID = ?");//创建一个整型量参数预备查询方式resultcode = DBCreateParamInt (hstat, "", DB_PARAM_INPUT, value);//执行带参数的SQL查询resultcode = DBExecutePreparedSQL (hstat);}DBClosePreparedSQL (hstat);//刷新数据readdata (panel, PANEL_CMD_READDATA, EVENT_COMMIT, NULL, 0, 0);break;}return 0;}//插入记录int CVICALLBACK insertdata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int resultcode;int hstat;int numberofrecords;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激活SQL查询hstat = DBActivateSQL (hdbc, "SELECT * FROM table2");//获得记录总数numberofrecords = DBNumberOfRecords (hstat);DBDeactivateSQL (hstat);//带参数查询hstat = DBPrepareSQL (hdbc, "INSERT INTO table2 V ALUES (?, '', '', 0)");resultcode = DBCreateParamInt (hstat, "ID", DB_PARAM_INPUT, numberofrecords + 1);resultcode = DBExecutePreparedSQL (hstat);DBClosePreparedSQL (hstat);//刷新数据readdata (panel, PANEL_CMD_READDATA, EVENT_COMMIT, NULL, 0, 0);break;}return 0;}//修改记录int CVICALLBACK modifydata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char labeltext[10];int comparisonresult;int hstat;int value;Point colrow;//设置i为静态局部变量,在本函数内部值不会丢失static int i = 1;long agestatus;int agevalue;long sexstatus;char sexvalue[10];int resultcode;long idstatus;int idvalue;long namestatus;char namevalue[10];char SqlCommand[200];int hmap;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设置表格为可修改状态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ATTR_CTRL_MODE, V AL_HOT);//以下程序表示:当点击“修改”按钮时,按钮标签将变为“保存”if (i){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CMD_MODIFY, ATTR_LABEL_TEXT, "保存");i = 0;}else{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CMD_MODIFY, ATTR_LABEL_TEXT, "修改");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ATTR_CTRL_MODE, V AL_INDICATOR);i = 1;}//得到按钮的标签文本G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CMD_MODIFY, A TTR_LABEL_TEXT, labeltext);//将得到的文本与“修改”二字相对照comparisonresult = strcmp (labeltext, "修改");//如果确定标签文本上的字符就是“修改”二字,则执行以下操作if (comparisonresult == 0){//当联接数据库成功时进行下面操作if (hdbc > 0){memset(SqlCommand,0,200);//一次修改只能修改最后触发的行数据,否则将以下代码放到表格控件的事件函数中G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2, globalvalue), namevalue);G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3, globalvalue), sexvalue);G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4, globalvalue), &agevalue);sprintf(SqlCommand,"UPDATE table2 SET NAME='%s',SEX='%s',AGE=%d WHERE ID=%d;",namevalue,sexvalue,agevalue,globalvalue);//带参数更新hstat = DBPrepareSQL (hdbc, SqlCommand);resultcode = DBExecutePreparedSQL (hstat);DBClosePreparedSQL (hstat);}}break;}return 0;}//删除数据表int CVICALLBACK deletetable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int hstat;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DisableBreakOnLibraryErrors ();//激活SQL查询hstat = DBActivateSQL (hdbc, "SELECT * FROM table2");//如果表存在数据,执行如下操作if (hstat > 0){//释放被激活句柄DBDeactivateSQL (hstat);//删除数据表DBImmediateSQL (hdbc, "DROP TABLE table2");}DeleteTableRows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1, -1);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CMD_READDATA, ATTR_DIMMED, 1);break;}return 0;}//创建数据表int CVICALLBACK createtable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long agestatus;int agevalue;long sexstatus;char sexvalue[10];long namestatus;char namevalue[10];int resultcode;long idstatus;int idvalue;int hmap;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创建一个数据库映射hmap = DBBeginMap (hdbc);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Int (hmap, "ID", &idvalue, &idstatus);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Char (hmap, "NAME", 10, namevalue, &namestatus, "");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Char (hmap, "SEX", 10, sexvalue, &sexstatus, "");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Int (hmap, "AGE", &agevalue, &agestatus);//由此映射创建一个数据表resultcode = DBCreateTableFromMap (hmap, "table2");if (resultcode >= 0){//向数据表中添加数据DBImmediateSQL (hdbc, "INSERT INTO table2 V ALUES (1, '杨过', '男', 23)");DBImmediateSQL (hdbc, "INSERT INTO table2 V ALUES (2, '小龙女', '女', 29)");DBImmediateSQL (hdbc, "INSERT INTO table2 V ALUES (3, '周伯通', '男', 78)");}DBDeactivateMap (hmap);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 PANEL_CMD_READDATA, ATTR_DIMMED, 0);break;}return 0;}//读取数据,即刷新数据int CVICALLBACK readdata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long agestatus;int agevalue;long sexstatus;char sexvalue[10];long namestatus;char namevalue[10];int resultcode;long idstatus;int idvalue;int hstat;int total = 0;int i = 1;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DisableBreakOnLibraryErrors ();//激活SQL查询hstat = DBActivateSQL (hdbc, "SELECT * FROM table2");//以下操作为将每列字段绑定到相关变量中resultcode = DBBindColInt (hstat, 1, &idvalue, &idstatus);resultcode = DBBindColChar (hstat, 2, 10, namevalue, &namestatus, "");resultcode = DBBindColChar (hstat, 3, 10, sexvalue, &sexstatus, "");resultcode = DBBindColInt (hstat, 4, &agevalue, &agestatus);//获得记录的总数total = DBNumberOfRecords (hstat);//删除面板中的表格控件所有行DeleteTableRows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1, -1);//插入与数据表中记录数相同的行数InsertTableRows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1, total, V AL_USE_MASTER_CELL_TYPE);if (total > 0){//利用数据指针逐行写入面板表格控件中while (DBFetchNext(hstat) != DB_EOF){S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1,i), idvalue);S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2,i), namevalue);S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3,i), sexvalue);S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4,i), agevalue);i++;}}DBDeactivateSQL (hstat);break;}return 0;}int CVICALLBACK tableCB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int value;Point colrow;switch (event){//当在面板中的表格控件中双击时,产生以下操作case EVENT_LEFT_DOUBLE_CLICK://获得活动表格当前的行与列GetActiveTableCel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colrow);//获得本行一列中数据的ID号GetTableCellVal (panelHandle, PANEL_TABLE, MakePoint(1, colrow.y), &value);//将ID号作为全局变量处理globalvalue = value;break;}return 0;}修改前的部分代码:int CVICALLBACK Modifydata (int panel, int control, int event,void *callbackData, int eventData1, int eventData2){char labeltext[10];int comparisonresult;int resultcode;int hstat;int value;Point colrow;//设置i为静态局部变量,在本函数内部值不会丢失static int i = 1;long agestatus;int agevalue;long sexstatus;char sexvalue[10];long namestatus;char namevalue[10];long idstatus;int idvalue;int hmap;switch (event){case EVENT_COMMIT://设置表格为可以修改状态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PANEL_TABLE, A TTR_CTRL_MODE, V AL_HOT);//以下部分表示,当点击修改按钮时,按钮标签将变为“保存”if(i){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PANEL_COMMANDBUTTON_8, ATTR_LABEL_TEXT, "保存");i = 0;}else{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PANEL_COMMANDBUTTON_8, ATTR_LABEL_TEXT, "修改");S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PANEL_TABLE, A TTR_CTRL_MODE, V AL_INDICATOR);i = 1;}//获得按钮标签文本数据GetCtrlAttribute (panelHandle,PANEL_COMMANDBUTTON_8, ATTR_LABEL_TEXT,labeltext);//将得到的文本与“修改”二字进行比照comparisonresult = strcmp(labeltext,"修改");//如果确定标签文本上的字符为“修改”二字,则执行以下操作if(comparisonresult == 0){//创建一个数据库映射hmap = DBBeginMap(hdbc);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Int(hmap,"ID",&idvalue,&idstatus);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Char(hmap,"NAME",10,namevalue,&namestatus,"");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Char(hmap,"SEX",10,sexvalue,&sexstatus,"");resultcode = DBMapColumnToInt(hmap,"AGE",&agevalue,&agestatus);//激活映射hstat = DBActivateMap(hmap,"table2");if(hstat > 0){//定位数据指针while((resultcode = DBFetchNext(hstat)) != DB_EOF){if(idvalue == globalvalue){break;}}}GetTableCellVal(panelHandle,PANEL_TABLE,MakePoint(2,globalvalue),namevalue);GetTableCellVal(panelHandle,PANEL_TABLE,MakePoint(3,globalvalue),sexvalue);GetTableCellVal(panelHandle,PANEL_TABLE,MakePoint(4,globalvalue),&agevalue);//添加记录//DBCreateRecord (hstat);//更新数据库数据DBUpdateBatch (hmap, DB_AFFECT_CURRENT);resultcode = DBPutRecord(hmap);//释放被激活的句柄resultcode = DBDeactivateMap(hmap);}break;}return 0;}。
环境数据库软件的数据更新与维护策略研究
环境数据库软件的数据更新与维护策略研究概述:环境数据库软件在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高效地收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大量的环境数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环境数据库软件所面临的数据更新和维护挑战也越来越多。
为此,本文将探讨环境数据库软件的数据更新与维护策略,以提高数据质量和系统可靠性。
一、数据更新策略1. 定期数据更新定期数据更新是环境数据库软件保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
可以通过制定清晰的更新频率和时间表来实现定期更新。
对于高频度更新的数据,宜采用较短的时间间隔,对于低频度更新的数据,则可采用较长的时间间隔。
通过定期更新,保证数据的实时性,满足用户需要和决策支持。
2. 异常情况数据更新除了定期更新,环境数据库软件还应设立异常情况数据更新策略,及时响应和处理重要的异常事件。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发现异常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收集相关数据,并及时更新到数据库软件中。
这样可以确保环境数据库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3. 数据源验证与更新保证数据源的可靠性是数据更新的关键。
数据库软件应建立数据源验证机制,确保数据源具备可信度和准确性。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数据源的核实和验证。
只有具备可靠性的数据源,才能保证数据库的数据质量。
二、数据维护策略1. 数据备份与存储数据备份是环境数据库软件维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创建定期的数据备份计划,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可靠的介质上,如服务器、云存储等,可以确保在数据意外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和修复数据库。
另外,还应定期测试和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以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
2. 数据可视化与分析环境数据库软件的数据维护不仅仅是对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还应提供可视化和分析功能,使数据更好地为用户所用。
通过数据可视化,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环境数据的趋势和变化,从而更好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另外,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趋势,为环境保护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措施。
数据库查询优化中的统计信息收集与更新策略
数据库查询优化中的统计信息收集与更新策略数据库查询优化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通过收集统计信息来帮助优化查询效率。
本文将重点探讨数据库查询优化中的统计信息收集与更新策略。
数据库统计信息是关于表和索引的数据分布、列的基数和相关统计信息的信息集合。
这些信息对于数据库查询优化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帮助查询优化器选择最佳的执行计划。
然而,由于表中数据的不断变化以及查询性能的要求,统计信息需要被定期收集和更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数据库查询优化中的统计信息收集策略。
统计信息收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手动收集和自动收集。
手动收集统计信息是指通过执行统计信息收集命令来手动更新统计信息。
在大多数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可以使用类似于"ANALYZE TABLE"的命令来手动收集统计信息。
手动收集的好处是可以精确地控制统计信息的收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要更新的表和索引。
然而,手动收集统计信息需要管理员的干预和维护,对于大规模和频繁更新的数据库来说,工作量较大。
自动收集统计信息是指数据库管理系统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策略自动收集统计信息。
自动收集的好处是无需管理员干预,可以自动计划和执行统计信息的收集工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常会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数据变化的百分比和其他相关因素决定是否进行统计信息的收集。
自动收集统计信息可以减轻管理员的负担,但是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统计信息收集,影响数据库性能。
不论是手动收集还是自动收集,都需要考虑统计信息的更新策略。
一个有效的统计信息更新策略应该满足以下两个关键条件:1. 更新频率:统计信息的更新频率应该足够高,以捕获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
如果数据变化较频繁,那么统计信息的更新频率也应较高。
通常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变化进行更新频率的设定。
2. 更新粒度:统计信息的更新粒度感指更新统计信息时所考虑的数据范围和数量的大小。
更新粒度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数据大小、查询需求和系统性能,以兼顾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统计代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
1.利用SQL语句update
int main()
{
ConnectHandle=DBConnect ("DSN=CVILocal;UID=sa;PWD=123");
ActivateHandle = DBActivateSQL (ConnectHandle, "update 测试表set 测试变量值=3.0 where 测试变量ID=1203 ");
resCode = DBDeactivateSQL (ActivateHandle);
DBDisconnect (ConnectHandle);
return 0;
}
2.DBPutColFloat等函数直接更新
int main()
{
ConnectHandle=DBConnect ("DSN=CVILocal;UID=sa;PWD=123");
ActivateHandle = DBActivateSQL (ConnectHandle, "select * from 测试表where 测试变量ID=1203");
resCode = DBPutColFloat (ActivateHandle, 3, 23.2);
resCode = DBPutRecord (ActivateHandle);
resCode = DBDeactivateSQL (ActivateHandle);
DBDisconnect (ConnectHandle);
return 0;
}
3.用非SQL变量的形式更新数据库中的值
int main()
{
double serNum=13.0;
long serNumLen;
ConnectHandle=DBConnect ("DSN=CVILocal;UID=sa;PWD=123");
ActivateHandle = DBActivateSQL (ConnectHandle, "SELECT * FROM 参数表WHERE 参数ID=2");
resCode = DBBindColDouble (ActivateHandle, 3, &serNum, &serNumLen);
resCode = DBPutRecord (ActivateHandle);
resCode = DBDeactivateSQL (ActivateHandle);
DBDisconnect (ConnectHandle);
return 0;
}
4.DBPutRecord更新
/*-------DBPutRecord 和DBUpdateBatch同时使用才能完成数据更新,DBPutRecord只能完成一个
记录的更新,当在一个循环中调用DBPutRecord时,仅仅是把同一个记录更新了n次------------*/
int main()
{
int i=0;
double serNum=4.0;
long serNumLen;
ConnectHandle=DBConnect ("DSN=CVILocal;UID=sa;PWD=123");
resCode = DBSetAttributeDefault (ConnectHandle, ATTR_DB_LOCK_TYPE,DB_LOCK_BATCH_OPTIMISTIC); ActivateHandle = DBActivateSQL (ConnectHandle, "SELECT * FROM 测试表");
resCode = DBBindColDouble (ActivateHandle, 3, &serNum, &serNumLen);
for (i = 0; i < 10; i++)
{
serNum++;
resCode = DBCreateRecord (ActivateHandle); //若没有这一句,数据库中仅仅第一行的数据被更新为13
resCode = DBPutRecord (ActivateHandle);
}
resCode = DBUpdateBatch (ActivateHandle, DB_AFFECT_ALL);//若没有这一句,数据库中的数据无任何变动
resCode = DBDeactivateSQL (ActivateHandle);
resCode = DBSetAttributeDefault (ConnectHandle, ATTR_DB_LOCK_TYPE,DB_LOCK_OPTIMISTIC);
resCode = DBDisconnect (ConnectHandle);
return 0;
}
5.DBFetchNext、BPutColDouble和DBPutRecord实现数据库数据的批量更新
int main()
{
double a[5]={11.1,22.2,33.3,44.4,55.5};
int i=0;
ConnectHandle=DBConnect ("DSN=CVILocal;UID=sa;PWD=123");
ActivateHandle = DBActivateSQL (ConnectHandle, "select * from 测试表where 测试变量ID>1230 and 测试变量ID<1236");
while(DBFetchNext(ActivateHandle)==0)
{
resCode = DBPutColDouble (ActivateHandle, 3, a[i]);
resCode = DBPutRecord (ActivateHandle);
i++;
}
resCode = DBDeactivateSQL (ActivateHandle);
DBDisconnect (ConnectHandle);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