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
黑洞数及其简单理论
3位陷阱数数证明及陷阱数的简单应用陷阱数又称黑洞数,是类具有奇特转换特性的整数。
任何一个数字不全相同整数,经有限“重排求差”操作,总会得某一个或一些数,这些数即为黑洞数。
“重排求差”操作即把组成该数的数字重排后得到的最大数减去重排后得到的最小数。
三位数的黑洞数为495简易推导过程:随便找个数,如297,三个位上的数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各排一次,为972和279,相减,得693按上面做法再做一次,得到594,再做一次,得到495之后反复都得到495再如,四位数的黑洞数有6174五位数的黑洞数有34256下面给出三位数的黑洞数的详细证明:对一个三位都不相同的三位数,记它各个位上的数字为a,b,c,不妨设a>b>c则第一次运算得:100a+10b+c-(100c+10b+a)=99(a-c)即99的一个倍数由于a>b>c∴a≥b+1≥c+2∴a-c≥2又9≥a>c≥0∴a-c≤9∴第一次运算后,可能得到:198,297,396,495,594,693,792,891再让这些数经过运算,分别得到:981-189=792 972-279=693 963-369=594 954-459=495 972-279=693 963-369=594 954-459=495 963-369=594 954-459=495 954-459=495 954-459=495 963-369=594 954-459=495 972-279=693 963-369=594 954-459=495 981-189=792 972-279=693 963-369=594 954-459=495则根据黑洞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判定495就是三位数中的黑洞数在日常学习计算中,化简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或方程经常会得到x-x=0之结果。
此前,人们只是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此算式没有意义”而终结。
黑洞数理论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代数式或方程中未知数可任意取值时的另一层含义。
数学黑洞
123黑洞
(即西西弗斯串) • 数学中的123就跟英语中的ABC一样平凡和简单。然而,按以下运 算顺序,就可以观察到这个最简单的 • 黑洞值: • 设定一个任意数字串,数出这个数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 这个数中所包含的所有位数的总数, • 例如:1234567890, • 偶:数出该数数字中的偶数个数,在本例中为2,4,6,8,0,总 共有 5 个。 • 奇:数出该数数字中的奇数个数,在本例中为1,3,5,7,9,总 共有 5 个。 • 总:数出该数数字的总个数,本例中为 10 个。 • 新数:将答案按 “偶-奇-总” 的位序,排出得到新数为:5510。 • 重复:将新数5510按以上算法重复运算,可得到新数:134。 • 重复:将新数134按以上算法重复运算,可得到新数:123。
2、分类 • 1, 嵌加的数分三类. 第一类是数对型,有两对: 1)9,0 2)3,6 第二类是数组型,有一组: 7,2 5,4 1,8 第三类是数字型,有两个: 1) 5 9 4 2) 8 6 4 2 9 7 5 3 1 • 2, 嵌入数的一部分嵌入前段中大于或等于嵌入数的最末一个数字的后 邻位置。另一部分嵌入后段相应位置_____使与嵌入前段的数形成层状 组数结构。 594只能嵌入n=3+3К 这类数。如9、12、15、18…….位.
数学游戏 ——数学黑洞
数学黑洞
•
茫茫宇宙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极其神秘的天体叫“黑洞” (black hole)。黑洞的物质密度极大,引力极强,任何物质经过它 的附近,都要被它吸引进去,再也不能出来,包括光线也是这样,因 此是一个不发光的天体黑洞的名称由此而来。由于不发光,人们无法 通过肉眼或观测仪器发觉它的存在,而只能理论计算或根据光线经过 其附近时产生的弯曲现象而判断其存在。虽然理论上说,银河系中作 为恒星演化终局的黑洞总数估计在几百万到几亿个之间,但至今被科 学家确认了的黑洞只有天鹅座X-1、大麦哲伦云X-3、AO602-00等极 有限的几个。证认黑洞成为21世纪的科学难题之一。 • 数学被誉为“科学之母”,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起着定海神针般 的作用,而现代的战争更是被认为将是一场“数学家和信息学家的战 争”。在信息战中,要运用数学作大量的模拟运算,运用数学在空间 作精确的定位,运用数学对导弹作精密制导,运用数学来研究保密通 信的算法,运用数学作为网络攻击利器。 • 无独有偶,在数学中也有这种神秘的黑洞现象。
论数字黑洞123的形成
探究数黑洞“123”的行成ZHANG LIN XIA鲁:聊城市莘县王奉镇南庄交通希望小学一:问题提出:任取一个多位数,相继依次写出它的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及两个数字之和的个数,得到一个正整数;然后把这个新的正整数按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及其之和的个数拼成另一个正整数,如此进行,最后必定掉进123这个数字黑洞之中再也出来了例:所给的多位数:7856301259438第一次记算结果:6713第二次记算结果:134第三次记算结果:123二:探究123的行成过程如下:任取一个足够大的多位数为k,令K是有若干个奇数及若干个偶数组成的,在K 中设偶数的个数为K1且为多位数,则K1又可分两种情况即:奇数或偶数;设奇数的个数为K2且为多位数,则K2又可分两种情况即:奇数或偶数;根据奇数与偶数的运算特点,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由此可见,多位数为k,相继依次写出它的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及两个数字之和的个数,必然得到一个正整数m,根据其计算特点,m的数位个数比K的数位个数少的多。
由此可见,多位数k按上述记算若干次后必定进入偶数位数的个数及奇数位数的个数均小于十的多位数中;或必定进入数位的个数全部是偶数且小于十的多位数中;或必定进入数位的个数全部是奇数且小于十的多位数中。
令:偶数位数的个数及奇数位数的个数均小十的多位数……………..A,式数位的数字个数全部是偶数且小于十的多位数为………………...B式数位的数字个数全部是奇数且小于十的多位数为…………………C.式,探究:A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在A式中偶数个数与奇数个数之和可分两种情况。
即:10< 偶数个数与奇数个数之和大于<20 (1)偶数个数与奇数个数之和<10 (2)二:1):探究:A1式在计算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因10< 偶数个数与奇数个数之和大于<20,所以偶数个数与奇数个数之和必为小于20的两位数。
黑洞数495的证明
黑洞数495的证明黑洞数495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数字,它引发了许多数学家和科学家的兴趣和探索。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495这个黑洞数的证明。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黑洞数。
黑洞数是指一个有限的自然数,在每一次迭代操作下,将其各个位上的数字按升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字,然后再将其各个位上的数字按降序排列得到另一个新的数字,将这两个数字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数字,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将会得到一个稳定的数字,这个数字就被称为黑洞数。
在495这个数字上,我们将通过数学推理来证明它是一个黑洞数。
我们将495分解为其各个位上的数字,即4、9和5。
按照黑洞数的定义,我们将这些数字按升序排列得到一个新的数字,即459。
然后,将这些数字按降序排列得到954。
接下来,我们将954减去459,得到495。
正如我们所预期的一样,495是一个稳定的数字,没有进一步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将对495这个黑洞数进行数学推理,来证明它是一个黑洞数。
我们可以将495表示为:495 = 4 * 100 + 9 * 10 + 5。
根据黑洞数的定义,我们将459和954表示为:459 = 4 * 100 + 5 * 10 + 9,954 = 9 * 100 + 5 * 10 + 4。
将459和954相减得到495,即 (4 * 100 + 5 * 10 + 9) - (9 * 100 + 5 * 10 + 4) = 495。
从这个推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495是由4、9和5这三个数字构成的,通过按升序排列、降序排列和相减这样的操作,最终得到495。
进一步地,我们可以推广这个证明过程。
对于任何一个三位数abc,其中a、b和c分别代表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我们可以通过按升序排列得到abc1,再按降序排列得到1cba,然后将1cba减去abc1,得到一个新的数字,继续进行这样的操作,最终得到一个稳定的数字。
通过这个推广,我们可以证明495不仅仅是一个黑洞数,而是一个通用的规律。
数字黑洞
“数字黑洞”小论文黑洞在天文学中指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逃脱的天体。
但在数学中,数字黑洞指的是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种整数出发(一般不包括一位数),经过反复迭代后结果必然落入一个点或若干点。
探究过程:例一:①随意举一个数字如24749392记下它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总个数。
偶数个数:2、4、4、2 四个奇数个数:7、9、3、9 四个总个数:2、4、7、4、9、3、9、2 八个可根据奇偶个数及总个数按照偶-奇-总的顺序得一个新的数:448,偶数个数:4、4、8 三个奇数个数:无总个数:4、4、8 三个同上可得出一个数:303偶数个数:0 一个奇数个数:3、3 两个总个数:3、0、3 三个可得出123。
②再举一个数字如92738202记下它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总个数。
偶数个数:2、8、2、0、2 五个奇数个数:9、7、3三个总个数:9、2、7、3、8、2、0、2 八个可根据奇偶个数及总个数按照偶-奇-总的顺序得一个新的数:538,偶数个数:8 一个奇数个数:5、8 两个总个数:5、3、8三个同上可得出一个数:123综上可以有一个大胆的猜想:按照上述方法反复计算出的任意数结果皆为123.实际上这种运算顺序最后得出固定值123叫做希绪弗斯黑洞也称123黑洞。
所以123是任何数经过上述运算的数字黑洞。
例二:①随意举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不能相同)如75组成75的两个数字最大能组成两位数75,最小能组成两位数57。
用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即75-57=18。
组成18的两个数字最大能组成两位数81,最小能组成两位数18。
用得出的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即81-18=63。
组成63的两个数字最大能组成两位数63,最小能组成两位数36。
用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减去组成的最小的两位数即63-36=27。
能组成27的两位数最大能组成两位数72,最小能组成两位数27,。
用组成的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即72-27=45。
数学黑洞
难道每一个数 都以123结束 吗?
冰雹猜想,也是数学黑洞问题中的一个小的分支,最早出 现于上个世纪的 70 年代,来自于各个大学内部的一种数学游戏。 这个数学游戏的原理和过程并不复杂,就是游戏者写出一个自 然数,这个自然数可以用 N 来进行代替,但是不能为 0。如果
这个自然数为奇数,那么在游戏的下一步过程中会变为 3N+1,
复下去,所的数值仍然为 6174。在这个运算中,6174 就是相应
的黑洞数值,这个计算过程就是数学中的卡普雷卡尔运算法则。 通过这样的例子,很好地理解了什么是卡普雷卡尔常数,对于
进一步学习数学黑洞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意写出一个四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 数字不都相等。用这个四位数各个数位上 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并 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四位 数。对于新得到的四位数,一直重复上面 的运算,最后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这个自然数是偶数,那么在游戏的下一步就会成为 N / 2。 人们在游戏中发现,这个游戏中的N只要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 在游戏的最后都会回到数值 1,也就是无法跳出 4-2-1 这个数字
循环。后来的数学研究者就将这样的数学问题称作冰雹猜想,
我们对于冰雹猜想进行一定了解,对于学习数学黑洞,加深相 关理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正整数5681245721
偶数数字是:6、8、2、4、2,偶数数字的个数为5; 奇数数字是:5、1、5、7、1,奇数数字的个数为5; 数字的总个数为10; 按“偶—奇—总”的位序排出,得到新数:5510; 将新数5510按以上规则进行操作,得到新数:134; 将新数134按以上规则进行操作,得到新数:123; 将新数123按以上规则进行操作,最后结果还是123。 无论我们再按以上规 则 操 作 多 少 次, 都会永无休止地重 复出现“123”这个结果。
黑洞数6174的证明
黑洞数6174的证明任意取一个四位数,它的4个数位上的数字不全相等,排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用大数减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
则经过至多7次这样的操作,必定得到6174,6174即为黑洞数。
证明:设A>B>C>D第一次操作可能出现七种情况:(1)AAAB-BAAA(2)ABBB-BBBA(3)AABB-BBAA(4)AABC-CBAA(5)ABBC-CBBA(6)ABCC-CCBA(7)ABCD-DCBA考虑(1),AAAB-BA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B-1;考虑(2),ABBB-BA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B-1;考虑(3),AABB-BBAA的个位数为10+B-A,十位为9+B-A,百位是A-B-1,千位是A-B;考虑(4),AABC-CBA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为9+B-A,百位是A-B-1,千位是A-C;考虑(5),ABBC-CBB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百位都是9千位是A-C-1;考虑(6),ABCC-CCBA的个位数为10+C-A,十位为9+C-B,百位是B-C-1,千位是A-C;考虑(7),ABCD-DCBA的个位数为10+D-A,十位为9+C-B,百位是B-C-1,千位是A-D。
注意到(1)中操作后新四位数的千位,个位的和为9,因此新四位数只可能是0999,1998,2997,3996,4995(后面的5994,6993,7992,8991,9990可以不用考虑去,因为下次操作时4995,5994计算结果相同,其余类似)同理,(2),(5)中操作后新四位数和(1)一样(3),(4),(6),(7)中操作后新四位数的千位,个位的和为10,百位,十位的和为8,因此新四位数只可能是去1089,1179,1269,1359,1449,2088,2178,2268,2358,2448,3087,3177,3267,3357,3447,4086,4176,4266,4356,4446,5085,5175,5265,5355,5445.所以我们只需验证上面的数经过不超过6次操作后可以得到6174即可。
数字黑洞
一、卡普雷卡尔黑洞(重排求差黑洞)三位数黑洞495只要你输入一个三位数,要求个,十,百位数字不相同,如不允许输入111,222等。
那么你把这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按大小重新排列,得出最大数和最小数,两者相减得到一个新数,再按照上述方式重新排列,再相减,最后总会得到495这个数字,人称:卡普雷卡尔黑洞。
举例:输入352,排列得最大数位532,最小数为235,相减得297;再排列得972和279,相减得693;接着排列得963和369,相减得594;最后排列得到954和459,相减得495。
四位数黑洞6174把一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由小至大排列,组成一个新数,又由大至小排列排列组成一个新数,这两个数相减,之后重复这个步骤,只要四位数的四个数字不重复,数字最终便会变成6174。
例如3109,9310 - 0139 = 9171,9711 - 1179 = 8532,8532 - 2358 = 6174。
而6174 这个数也会变成6174,7641 - 1467 = 6174。
任取一个四位数,只要四个数字不全相同,按数字递减顺序排列,构成最大数作为被减数;按数字递增顺序排列,构成最小数作为减数,其差就会得6174;如不是6174,则按上述方法再作减法,至多不过10步就必然得到6174。
如取四位数5679,按以上方法作运算如下:9765-5679=4086 8640-4068=4572 7542-2457=50858550-5058=3492 9432-2349=7083 8730-3078=56526552-2556=3996 9963-3699=6264 6642-2466=41767641-1467=6174那么,出现6174的结果究竟有什么科学依据呢?二、水仙花数黑洞数字黑洞153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153,我们称它为数字“黑洞”。
123黑洞原创解法
“西西弗斯串(数学黑洞)”现象与其证明□秋屏由若干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排列而成的一串数字符号,叫做数字串。
如:“0”,“12”,“235”,“333”,“1403765”,“00587465132098”等等,就分别是一个数字串。
显然任意一数字串中均含有若干个由一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奇数或偶数。
“数学黑洞”现象:取任意一数字串,(1)先数一下其中所含由一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偶数个数,比如个数是“m”,就记作“m”。
(2)再数一下其中所含由一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奇数个数,比如个数是“n”,就在“m”后面记作“n”——得出“mn”。
(3)最后算一下其中所含阿拉伯数字的总个数,即把“m”加“n”的和算出,比如和是“l”,就在“mn”后面记作“l”——得出“mnl”。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程序操作,就将原数字串转变成了“mnl”这个数字串。
此时会发现:也许按本程序操作一次,所转变成的数字串就是数字串“123”;否则,将转变成的数字串继续按本程序操作,这样反复操作下去最终总可将原数字串转变成数字串“123”。
而且一旦将原数字串转变成数字串“123”后,无论再对“123”按本程序操作多少次,所转变成的数字串总还是“123”,而不会是其他形式的数字串。
这就是说对任意一数字串按本程序反复操作下去,最终所转变的数字串总是“123”。
因此对于这个程序以及“数字宇宙(即无限个数字串)”来说,数字串“123”就是一个永远无法逃逸的“数学黑洞”。
数字串“123”也称作西西弗斯串。
西西弗斯的故事出自希腊神话,天神罚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将一块巨石推到一座陡峭的山顶上,但无论他怎样努力,这块巨石总是在到达山顶时却又不可避免地滚下来,于是他只得重新再推,永无休止。
之所以把数字串“123”称作西西弗斯串,意思是说对于任意一数字串按本程序反复操作下去,所得的结果都是“123”,而且一旦转变成“123”后,无论再按本程序操作多少次,每次所转变的结果都会永无休止地重复着“123”。
数学黑洞123原理
数学黑洞123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数学里超级有趣的一个玩意儿——数学黑洞123。
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宇宙黑洞哦,但是它在数学的小天地里也有着超级迷人的魅力呢!你随便想一个自然数,什么数都行哦。
比如说35吧。
然后按照这个规则来操作,要是这个数是偶数呢,就把它除以2;要是这个数是奇数呢,就把它乘以3再加1。
35是奇数,那按照规则就是35×3 + 1 = 106。
这106是偶数啦,那就要除以2,106÷2 = 53。
53又是奇数,就又要乘以3再加1,53×3+1 = 160。
160是偶数,160÷2 = 80。
80÷2 = 40,40÷2 = 20,20÷2 = 10,10÷2 = 5。
5是奇数,5×3+1 = 16,16÷2 = 8,8÷2 = 4,4÷2 = 2,2÷2 = 1。
你看,从35这个数开始,经过这么一系列的操作,最后就得到了1。
那这和123有啥关系呢?别急嘛。
当得到1之后,如果我们再按照这个规则继续操作。
1是奇数,1×3+1 = 4,4÷2 = 2,2÷2 = 1。
你会发现,这就开始循环啦。
不过呢,要是我们把每次得到的数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比如说从21这个数开始操作。
21是奇数,21×3+1 = 64,64÷2 = 32,32÷2 = 16,16÷2 = 8,8÷2 = 4,4÷2 = 2,2÷2 = 1。
把这些数按照顺序写出来,你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数字的组合趋势。
在很多数的操作过程中,你会发现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数字,而且最后总是会掉进1 - 2 - 4这个小循环里。
那为啥说是123黑洞呢?其实啊,是因为在这个不断计算的过程中,数字的变化就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拉扯着,最后总是会呈现出一种类似向123相关的规律靠近的感觉。
数字黑洞6174
数字黑洞6174引言:数字黑洞6174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数学之谜。
它以其独特的属性和数字特征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数学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这个神秘的数字黑洞的发现源自上世纪50年代,但至今仍然是数学界的一个未解之谜。
本文将探讨数字黑洞6174的定义、性质和一些有趣的特征,以及它在数学领域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数字黑洞6174的定义和性质数字黑洞6174是一个四位数,其中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数字。
它的定义如下:1. 任何四位数字都可以通过按照非递增顺序排列其数字,并按照非递减顺序排列其数字,然后将两个数字相减得到一个新的数字。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得到的数字是6174为止。
2. 如果一个四位数字的升序排列和降序排列之间的差是0,那么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一个数字黑洞6174。
3. 如果一个四位数字只包含相同的数字,那么它无法被转化成数字黑洞6174。
数字黑洞6174有一些特殊的性质:1. 任何四位数都可以通过有限次数的转换变成数字黑洞6174。
这意味着,无论从哪个四位数开始,最终都能得到6174。
2. 不同的起始数字可能需要不同的次数才能达到6174。
有些数字可能在一次或者几次转换后就变成6174,而有些数字则需要更多的步骤。
3. 无论从哪个四位数开始,最多需要7次转换就能达到6174。
这证明了数字黑洞6174是一个有限性质。
第二部分:数字黑洞6174的应用数字黑洞6174虽然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它也有一些实际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数学教育:数字黑洞6174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学习到数字排列、数的性质以及数的运算等数学概念。
2. 加密算法:数字黑洞6174可以作为一种加密算法的基础。
通过对输入的数字进行一系列的变换,最终得到的结果可以用作密码或者加密密钥。
3. 数据分析:数字黑洞6174可以用于数据分析领域。
通过将数据转化成四位数字,并对其进行转换,研究人员可以探索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有趣的“数字黑洞”》
123黑洞
“123数学黑洞(西西弗斯串)”现象已由中 国回族学者秋屏先生于2010年5月18日作出 严格的数学证明,请看他的论文:《“数学 黑洞(西西弗斯串)”现象与其证明》 (正文网址在“扩展阅读”中)。自此, 这一令人百思不解的数学之谜已被彻底破 解。此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 米歇尔· 埃克先生仅仅对这一现象作过描述 介绍,却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答和证明。
有趣 的 数 字 “黑 洞”
昆阳一小 陈春肖
数学这个神秘的王国里, 也存在着类似天文学上的 黑洞— “数字黑洞”.
123黑洞
设定一个任意数字串,数出这个数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这个数中 所包含的所有位数的总数, 例如:1234567890, 偶:数出该数数字中的偶数个数,2,4,6,8,0,总共有 5 个。 奇:数出该数数字中的奇数个数,1,3,5,7,9,总共有 5 个。 总:数出该数数字的总个数,本例中为 10 个。 新数:将答案按 “偶-奇-总” 的位序,排出得到新数为:5510 重复:将新数5510按以上算法重复运算,可得到新数:134。 重复:将新数134按以上算法重复运算,可得到新数:123。 结论:对数1234567890,按上述算法,最后必得出123的结果,我们可 以用计算机写出程序,测试出对任意一个数经有限次重复后都会是123。 换言之,任何数的最终结果都无法逃逸123黑洞。
123黑洞——《西西弗斯串》
• 这里有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 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 当宙斯掳走河神的女儿,河神曾到科林斯找寻其女,知悉此事的西西 弗斯以一条四季常流的河川做为交换条件告知。由于泄露了宙斯的秘 密,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他押下地狱。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却用计绑架 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一直到死神被救出为止,西 西弗斯也被打入冥界。 • 在被打入冥界前,西西弗斯嘱咐妻子不要埋葬他的尸体。到了冥界后, 西西弗斯告诉冥后,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待在冥界的,并 请求给予三天告假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没有想到,西西弗斯一看到 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走不想回冥府去了… • 西西弗斯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 推上山顶,而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前功 尽弃,于是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诸神认为再也没 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西西弗斯的生命就 在这样一件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慢慢消耗殆尽
数学黑洞的资料简写20字
数学黑洞的资料简写20字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问题,它最初由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18世纪提出。
该
猜想断言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被分解为两个素数之和,例如4=2+2,6=3+3,
8=3+5等。
虽然这个问题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严格的证明。
费马大定理是另一个引发数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最早由法国数学家费尔马在
17世纪提出。
定理的内容是指对于任何大于2的正整数n,方程x^n+y^n=z^n在正整数
域内无解。
费尔马声称已经找到了一个证明,但他没有把证明写下来,给后来的数学家留
下了一个数学黑洞,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提出了完整的证明,才最终解
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外,数学领域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数学黑洞,例如哥德巴赫猜想的一般
化问题、黎曼猜想、庞加莱猜想等。
这些问题都是数学界的难题,需要数学家们不断努力
探索、求解。
为了解决数学黑洞,数学家们通常会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定理和方法、开展大量
的数据分析等方式来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
有时候,解决一个数学黑洞可能需
要数学家们花费数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甚至有些问题可能永远无法得到解决。
尽管数学黑洞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但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激发了数学家们对数学
的兴趣和热情,推动了数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数学黑洞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难题,
是数学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和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数学黑洞,才能使数学领域不断向前发展。
谈谈黑洞数
黑洞数河北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贺峰一、一位黑洞数(0)黑洞数0:随意取4个数,如8,3,12,5写在圆周的四面。
用两个相邻数中的大数减小数,将得数写在第二圈圆周。
如此做下去,必会得到4个相同的数。
这个现象是意大利教授杜西在1930年发现的,所以叫作"杜西现象"。
其实把“杜西现象”再继续下去必会得到这个圆周的最外层是四个0。
因为得到的4个相同的数两两相减差为0,也就得到:任意地在圆周的四面写上4个数,用两个相邻数中的大数减小数(相同的也相减),将得数写在第二圈圆周。
如此做下去,必会得到4个0。
这就是黑洞0。
二、两位黑洞数(13)(2004重庆北碚区)自然数中有许多奇妙而有趣的现象,很多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比如:对任意一个自然数,先将其各位数字求和,再将其和乘以3后加上1,多次重复这种操作运算,运算结果最终会得到一个固定不变的数R,它会掉入一个数字“陷井”,永远也别想逃出来,没有一个自然数能逃出它的“魔掌”。
那么最终掉入“陷井”的这个固定不变的数R=__13_。
三、三位黑洞数(495、123)黑洞数123随便找一个数,然后分别数出这个数中的奇数个数和偶数个数以及这个数有多少位,并用数出来的个数组成一个新数,最后组成的数字总会归结到123。
举个例子,如:58967853,这里面有8、6、8共3个偶数,5、9、7、5、3共5个奇数,共8位数。
然后我们用新得到的几个数字重新组合,把原数中的偶数个数放在最左边,中间放原数的奇数个数,最右边表示原数的位数。
根据这个规则,上面的数就变成358了,然后按照这个规则继续变换下去,就会得到123。
再取任一个数,如:81872115378,其中偶数个数是4,奇数个数是7,是11位数,又组成一个新的数4711。
该数有1个偶数,3个奇数,是4位数,又组成新数134。
再重复以上程序,1个偶数,2个奇数,是3位数,便得到123黑洞。
反复重复以上程序,始终是123,就再也逃不出去,得不到新的数了。
神奇的数字黑洞
神奇的数字黑洞神奇的数字黑洞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1页的“你知道吗?”谈到了数字黑洞6174。
这个数字黑洞是印度数学家卡普耶卡于1949年发现的。
类似的数字黑洞还有许多。
黑洞原本是天文学中的概念,表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非常强,任何物质甚至是光,一旦被它吸入就再也休想逃脱出来。
数学中借用这个词,正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数学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学运算之后陷入一种循环的境况。
”下面再介绍几个有趣的数字黑洞。
1、数字黑洞153任意取一个是3的倍数的数。
求出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立方和,得到一个新数,然后再求出这个新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立方和,又得到一个新数,如此重复运算下去,最后一定落入数字黑洞“153”。
如,取63。
63+33=216+27=243, 23+43+33=8+64+27=99,93+93=729+729=1458, 13+43+53+83=1+64+125+512=702,73+03+23=243+0+8=351, 33+53+13=153, 13+53+33=153,……再如,取219。
23+13+93=8+1+729=738,73+33+83=343+27+512=882,83+83+23=512+512+8=1032,13+03+33+23=1+0+27+8=36,33+63=27+216=243,23+43+33=8+64+27=99,93+93=729+729=1458,13+43+53+83=1+64+125+512=702,73+03+23=343+0+8=351,33+53+13=27+125+1=153,13+53+33=153,……数字黑洞153又叫“圣经数”,这个奇妙的数“153”是一位叫科恩的以色列人发现的。
科恩是一位基督徒。
一次,他在读圣经《新约全书》的“约翰福音”第21章时,当他读到: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西门·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
123数学黑洞例子
123数学黑洞例子
123数学黑洞是一个在数学上非常有趣的现象。
它是指一个三位数,通过一系列计算步骤最终会收敛到6174这个数。
举个例子,我们以数字456为例。
首先,将456的各位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得到654和456。
然后,用654减去456,得到198。
再用198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981和189,相减得到792。
继续进行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两个相同的数,是一个4位数的6174。
从任何三位数开始,无论经过多少步骤,最终都会收敛到6174。
这个现象之所以被称为黑洞,是因为初始数的大小不断向下递减,而收敛的目标数6174似乎是一个无法逃离的"黑洞"。
即使我们选择其他的初始数,最终都会被吸入这个黑洞。
123数学黑洞是一个有趣的数学现象,它展示了数字之间的奇妙关系和数学规律。
对于喜欢数学的人来说,探索数学黑洞是一种极具挑战性和乐趣的数学游戏。
“西西弗斯串(数学黑洞)”现象与其证明
由若干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排列而成的一串数字符号,叫做数字串。
如:“0”,“12”,“235”,“333”,“1403765”,“00587465132098”等等,就分别是一个数字串。
显然任意一数字串中均含有若干个由一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奇数或偶数。
“数学黑洞”现象:取任意一数字串,(1)先数一下其中所含由一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偶数个数,比如个数是“m”,就记作“m”。
(2)再数一下其中所含由一个阿拉伯数字构成的奇数个数,比如个数是“n”,就在“m”后面记作“n”——得出“mn”。
(3)最后算一下其中所含阿拉伯数字的总个数,即把“m”加“n”的和算出,比如和是“l”,就在“mn”后面记作“l”——得出“mnl”。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的程序操作,就将原数字串转变成了“mnl”这个数字串。
此时会发现:也许按本程序操作一次,所转变成的数字串就是数字串“123”;否则,将转变成的数字串继续按本程序操作,这样反复操作下去最终总可将原数字串转变成数字串“123”。
而且一旦将原数字串转变成数字串“123”后,无论再对“123”按本程序操作多少次,所转变成的数字串总还是“123”,而不会是其他形式的数字串。
这就是说对任意一数字串按本程序反复操作下去,最终所转变的数字串总是“123”。
因此对于这个程序以及“数字宇宙(即无限个数字串)”来说,数字串“123”就是一个永远无法逃逸的“数学黑洞”。
数字串“123”也称作西西弗斯串。
西西弗斯的故事出自希腊神话,天神罚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将一块巨石推到一座陡峭的山顶上,但无论他怎样努力,这块巨石总是在到达山顶时却又不可避免地滚下来,于是他只得重新再推,永无休止。
之所以把数字串“123”称作西西弗斯串,意思是说对于任意一数字串按本程序反复操作下去,所得的结果都是“123”,而且一旦转变成“123”后,无论再按本程序操作多少次,每次所转变的结果都会永无休止地重复着“123”。
例如:对数字串“235”按本程序反复操作。
黑洞数字总结
黑洞数字总结简介黑洞数字是一种有趣的数字特性,也被称为“陷入黑洞的数字”或“黑洞常数”。
它们是指通过一系列数字操作最终会收敛到一个不变的数字。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黑洞数字的定义、特性以及如何找到黑洞数字。
定义黑洞数字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找到:1.选择一个正整数。
2.重新排列该整数的数字,得到一个新的整数,这两个整数之间的差就是下一步的数字。
3.重复步骤2,直到最终得到一个不变的数字,即黑洞数字。
示例让我们通过一个示例来更好地理解黑洞数字的概念。
以数字86为例,我们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1.选择整数86。
2.重新排列数字86,得到数字68。
差为86-68=18。
3.重新排列数字18,得到数字81。
差为18-81=-63。
4.重新排列数字-63,得到数字-36。
差为-63-(-36)=-27。
5.重新排列数字-27,得到数字-72。
差为-27-(-72)=45。
6.重新排列数字45,得到数字54。
差为45-54=-9。
7.重新排列数字-9,得到数字-9。
此时,我们得到了一个不变的数字-9,它是86的黑洞数字。
特性黑洞数字具有一些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具备了一些有趣的数学性质。
1. 不同的初始数字可能会收敛到相同的黑洞数字这意味着存在多个数字,通过相同的操作最终会收敛到同一个黑洞数字。
例如,在我们的示例中,数字68和数字54最终都会收敛到黑洞数字-9。
2. 不同的黑洞数字可能有相同的初始数字这意味着存在多个数字,通过不同的操作最终会收敛到相同的黑洞数字。
例如,在示例中,数字86和数字68最终都会收敛到黑洞数字-9。
3. 一些数字会进入循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发现数字进入了一个循环,而不是收敛到一个不变的数字。
这些循环被称为“黑洞循环”。
在我们的示例中,数字86会进入一个循环:86 -> 68 -> 54 -> 45 -> 54 -> …。
如何找到黑洞数字要找到一个数字的黑洞数字,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选择一个正整数作为初始数字。
123数字黑洞
123数字黑洞黑洞原是天文学中的概念,表示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数学中借用这个词,指的是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些整数出发,反复迭代后结果必然落入一个点或若干点。
数字黑洞运算简单,结论明了,易于理解,故人们乐于研究。
但有些证明却不那么容易。
数字黑洞是指某些数字经过一定的运算得到一个循环或确定的答案,比如黑洞数6174:随便选一个四位数,如1628,先把组成的四个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得到8621,再把原数1628的四个数字由小到大排列得到1268,用大的减小的:8621-1268=7353。
按上面的办法重复,由大到小排列7353,得到7533,由小到大排列得到3357,大减小:7533-3357=4176,把4176再重复一遍,得7641-1467=6174。
所以6174就是一个黑洞数字。
任取一个数,相继依次写下它所含的偶数的个数,奇数的个数与这两个数字的和,将得到一个正整数。
对这个新的数再把它的偶数个数和奇数个数与其和拼成另外一个正整数,如此进行,最后必然停留在数123。
例:所给数字14741029第一次计算结果448第二次计算结果303第三次计算结果123将三个数字的和乘以2,得数作为重组三位数的百位数和十位数;将原数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若得两位数,再将数字相加得出和),作为新三位数的个位数。
此后,再对重组的三位数重复这一过程,你将看到,必有一数堕落陷阱。
如,任写一个数843,按要求,其转换过程是:(8+4+3)×2=30……作新三位的百位、十位数。
4+3=7……作新三位数的个位数。
组成新三位数307,重复上述过程,继续下去是:307→207→187→326→228→241→145→209→229→262→208→208→……结果,208落入“陷阱”。
再如:411,按要求,其转换过程是:411→122→104→104→……结果,104落入了陷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近年来,在各级各类数学竞赛或数学考试中屡屡出现一类所谓的“数字黑洞”问题。
这类问题既有趣、又神秘,还很怪异,往往让人琢磨不透.而教辅杂志或互联网上的相关文章大多数总是惊叹这些“数字黑洞”是如何的奇妙,如何的乖巧,却对它们的内在奥秘闭口不提.即使是少数专业杂志上给出了严格的证明,但一般也用到了较高深的数论知识,非普通读者可以轻松阅读.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对一些常见于书报的“数字黑洞”得到了一些相对浅显的、变通的证明,目的是想让更多的读者不光“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通过这些简易的证明,足以让读者承认这些“数字黑洞”的真实存在,并且能够透视出真正操纵它们的“幕后黑手”.下面,笔者就来给读者朋友们介绍几个著名的“数字黑洞”及其简易证明.问题1:(2003年青岛市中考数学试题) 探究数字“黑洞”:“黑洞”原指非常奇怪的天体,它体积小,密度大,吸引力强,任何物体到了它那里都别想再“爬”出来.无独有偶,数字中也有类似的“黑洞”,满足某种条件的所有数,通过一种运算,都能被它“吸”进去,无一能逃脱它的魔掌.譬如: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就能得到一个固定的数T= ,我们称它为数字“黑洞”.T 为何具有如此魔力?通过认真的观察、分析,你一定能发现它的奥秘!分析:如果我们先取18,首先我们得到5138133=+,然后是153315333=++,接下去又是153,于是就陷在“153153−→−F ” (F 代表上述的变换规则,下同)这个循环中了。
再举个例子,最开始的数取756,我们得到下面的序列:Λ1535131080792684756F −→−−→−−→−−→−−→−F F F F这次复杂了一点,但是我们最终还是陷在“153153−→−F ”这个循环中。
随便取一个其他的3的倍数的数,对它进行这一系列的变换,或迟或早,你总会掉到“153153−→−F ”这个“死循环”中,或者说,你总会得到153.于是我们可以猜想“黑洞”T =153.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所有的符合条件的自然数都是如此呢?西方把153称作“圣经数”。
这个美妙的名称出自圣经《新约全书》约翰福音第21章.其中写道:耶稣对他们说:“把刚才打的鱼拿几条来.” 西门· 彼得就去把网拉到岸上.那网网满了大鱼,共一百五十三条;鱼虽这样多,网却没有破.圣经数这一奇妙的性质是以色列人科恩发现的。
英国学者奥皮亚奈,对此作出了证明.《美国数学月刊》对有关问题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下笔者给出一种中学生可以看得懂的验证方法.具体探究步骤是:1. 设k x x x n Λ21=,当5≥k 时,有()()()k F x x x F n F k 3219999=≤=ΛΛ<k 310又由指数函数的性质(上高中时会学到),可得,k <410-k ,所以 k 310<143101010--=⨯k k 即()()k x x x F n F Λ21=<110-k ,也就是对于5位以上的整数,每做一次变换它的数位都会减少若干位,所以经过有限次变换后其数位必然收缩到五位以下.2. 现在的问题归结为探讨4位及4位以下的整数n 的“黑洞”是否存在的问题,于是问题就变得简单的多了.对于1位数和2位数我们可以很轻松地验证不存在“黑洞”,而对于任意一个3位数或4位数,因为每个数的操作步骤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测性,所以很难用一个纯粹的、数学的方法来证明它一定会掉进“153153−→−F ”这个循环中,笔者也没有见到可以浅显地证明它的相关文章.但是,因为我们所要验证的数字的个数是有限个,所需要进行的推算也应该是有限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让计算机来完成这有限步的验算工作.对计算机编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动手(或向计算机老师请教)来编制一个简单的程序:对所有4位数以内的3的倍数,即从3到9999这3333个自然数进行一一验证,最后你会惊奇地发现,所有的3的倍数经过一系列的规定运算后无一例外地都会掉进153这个数字“黑洞”之中.这也应该算是一个“人机联手”的证明范例吧!问题2:(西西弗斯串)任取一个自然数数串,例如35962,数出这数中的偶数字个数、奇数字个数及所有数字的个数,就可得到2、3、5,用这3个数组成下一个数字串235.对235重复上述程序,就会得到1、2、3,将数串123再重复进行,仍得123.于是123就是一个数字黑洞.分析:读者肯定会问,是否对于每一个数最后都能得到123呢?用一个大数试试看。
例如:88883337777444992222,在这个数中偶数字、奇数字及全部数字个数分别为11、9、20,将这3个数合起来得到11920,对11920这个数串重复这个程序得到235,再重复这个程序得到123,于是便进入“黑洞”了.这就是的数字黑洞“西西弗斯串”.它也是因为一个著名的古希腊神话而得名.我国大多数数学爱好者最早了解这个数字黑洞,大概是得益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米歇尔•埃克的《数学黑洞》一文,此文曾被连载在《参考消息》1993年3月14日—17日的报纸上.然而遗憾的是,连这位著名的大数学家米老师也不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证明.但令人振奋的是,9年后的2002年,我国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王雪琴老师却给出了一个巧妙的、简洁的证明.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研读文[1].问题3:(角谷猜想)任取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我们就把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我们就把它乘3再加上1.在这样一个变换下,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自然数.如果反复使用这个变换,我们就会得到一串自然数.或迟或早,你总会掉到4→2→1这个循环中,或者说,你总会得到1.分析:这个问题大约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提出来的.在西方它常被称为西拉古斯(Syracuse)猜想,因为据说这个问题首先是在美国的西拉古斯大学被研究的;而在东方,这个问题由将它带到日本的日本数学家角谷静夫的名字命名,被称作角谷猜想.角谷静夫在谈到这个猜想的历史时讲:“一个月里,耶鲁大学的所有人都着力于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结果。
同样的事情好象也在芝加哥大学发生了.有人猜想,这个问题是苏联克格勃(前苏联特工组织——作者注)的阴谋,目的是要阻碍美国数学的发展。
不过我对克格勃有如此远大的数学眼光表示怀疑.这种形式如此简单,解决起来却又如此困难的问题,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比如说我们先取5,首先我们得到3×5+1=16,然后是16÷2=8,接下去是4,2和1,由1我们又得到4,于是我们就陷在4→2→1这个循环中了. 再举个例子,最开始的数取7,我们就会得到下面的序列:7→22→11→34→17→52→26→13→40→20→10→5→16→8→4→2→1这次复杂了一点,但是我们最终还是陷在4→2→1这个循环中.随便取一个其他的自然数,对它进行这一系列的变换,或迟或早,你总会掉到4→2→1这个循环中,或者说,你总会得到1.已经有人用计算机对所有小于100×250=112589990684262400的自然数进行验算,无一例外.那么,是否对于所有的自然数都是如此呢?这看起来是个多么简单的问题啊!但读者朋友们可千万别小看这个“简单”得连小学二、三年级学生都能看懂的问题,要想证明它却是非常之难!二十多年前,有人向伟大的匈牙利数论学家保尔·厄尔多斯(Paul Erdos)介绍了这个问题,并且问他怎么看待现代数学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的现象,厄尔多斯回答说:“数学还没有准备好来回答这样的问题.”这种神奇的力量不知来自何方,是否可解释为一个很大的或很小的输入,最终都能得到一个稳定的输出,使一个无限的宇宙缩小为一个可控制的有限的宇宙呢.多么有趣的数字黑洞呀!这里给读者提供一个QBASIC 小程序,用来快速验证角谷猜想。
REM──验证角谷猜想──INPUT “N=”;NPRINT N ; “→”;40 IF N=1 THEN PRINT 1: ENDIF N/2=INT(N/2) THEN N=N/2 ELSEN=3*N+1IF N>1 THEN PRINT N ;“→”;:GOTO 40RUN问题4:(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CASIO 杯武汉选拔赛试题)重排任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三个数字不完全相同),得到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它们的差构成另一个三位数(允许百位数字为零)。
再重复以上过程,问重复2003次后所得的数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分析:例如 103, 310-013=297,972-279=693,963-369=594,954-459=495.再比如518,851-158=693,963-369=594,954-459=495.这显然是一个三位数的数字“黑洞”问题,这个“黑洞”就是495.所以原问题的答案是495.简证:任取一个三位数()的数字到为、、90c b a abc n =,不妨设a ≤b ≤c.因为a 、b 、c 不完全相同,所以两个等号不可能同时取到.即1≤c-a ≤9.∴ ()()()()()a c c b a a b c abc cba abc F n F -=++-++=-==991010010100∴ ()=n F 099,198,297,396,495,594,693,792,891.而Λ495495594693792891099F −→−−→−−→−−→−−→−−→−F F F F F495594693792198−→−−→−−→−−→−F F F F495594693297−→−−→−−→−F F F495594396−→−−→−F F 证毕.问题5:(卡布列卡猜想)印度数学家卡布列卡在研究数学问题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用不完全相同的四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将组成这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重新排序,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并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对减得的差再重复上述操作,差如果不够四位数时,用零补位。
不断地做下去,最后变成了一个固定不变的数:6174.卡布列卡做过大量的试验,结果不论从任何满足条件的四位数开始,最后总能变成6174.因此,卡布列卡风趣地把6174叫做卡布列卡常数.分析:例如,我们从4231开始,首先把4231重新排列成4321和1234,两数相减得3087;再把3087重新排列成8730和0378,两数相减得8352;再把8352重新排列成8532和2358,相减得6174;再把6174重新排列成7641和1467,两数相减仍然得6174.4231:4321-1234=3087 3087:8730-0378=8352;8352:8532-2358=6174; 6174:7641-1467=6174.再比如对于3109,9310-0139=9171,9711-1179=8532,8532 - 2358 =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