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原理(非机械类)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

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2024年机械结构及原理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机械结构及原理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机械结构及原理学习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机械结构及原理的学习一直都非常感兴趣。

____年是我大学四年的最后一年,也是我机械结构及原理这门课的高级阶段。

在这一年中,我不断地巩固和加深了对机械结构及原理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实验等手段加深了对机械结构及原理的理解。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这一年中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希望对其他学习机械结构及原理的学生有所帮助。

一、理论学习总结在这一学年中,我学习了机械结构及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机械结构的分类、机械连接件的设计和选择、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等。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我对机械结构及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首先,对于机械结构的分类,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机械结构可以分为刚体结构和弹性结构两大类。

刚体结构是指结构中的零件不具有弹性变形,而弹性结构则是指结构中的零件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刚性连接和弹性连接的区别和应用。

刚性连接适用于要求刚性好的场合,而弹性连接适用于要求缓冲、传递力矩和变形量的场合。

另外,我还学习了机械结构的运动学,了解了机械结构的运动规律和运动特性,对于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其次,我在学习机械连接件的设计和选择时,也获得了很多新的收获。

机械连接件是指用于连接机械零件的一类零件,包括螺栓、螺母、销子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机械连接件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机械连接件的设计流程和注意事项,并且能够根据具体场合选择合适的机械连接件。

同时,我还学习到了机械连接件的力学计算方法,掌握了机械连接件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最后,我在学习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时,也有了一定的收获。

机械零件的装配和调试是机械结构的重要环节,对机械结构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了机械零件的装配方法和调试技巧,学会了机械零件的正确装配和调试步骤,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机械结构装配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

机械原理介绍

机械原理介绍

机械原理介绍
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能的学科。

它研究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能量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的方式。

机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力的分析:力是机械运动的基础,机械原理研究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机械系统的影响。

通过分析力的作用,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平衡条件和运动方式。

二、力的传递和转换:机械装置通过传递和转换力来实现能量的转移。

机械原理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机械传动方式,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等,以及力的转换方式,如杠杆原理、滑块机构和凸轮机构等。

三、运动的分析:机械原理研究了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学特性。

通过分析运动学参数,如速度、加速度和位移,可以确定机械系统的运动方式和运动轨迹。

四、平衡和稳定性:机械原理研究了机械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条件。

通过分析系统的受力平衡条件,可以确定系统的平衡位置和平衡状态。

五、摩擦和磨损:机械原理研究了机械系统中的摩擦和磨损问题。

摩擦会使机械系统的能量损失,而磨损则会导致机械零件的损坏。

通过研究摩擦力和磨损机制,可以减少能量损失和零
件磨损,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和寿命。

总之,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的基础学科,它提供了研究和设计机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应用机械原理,可以解决机械系统的力学问题,提高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械学习总结(精选17篇)

机械学习总结(精选17篇)

机械学习总结机械学习总结(精选17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一般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机械学习总结篇1xx年是我真真正正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对于工作或者说事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我也一样.对我而言,我通常会从两个角度去把握自己的思想脉络.首先是心态,套用名人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进而取得正确的结果.具体而言,我对工作的态度就是选择自己喜爱的,然后为自己的所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一直认为工作不该是一个任务或者负担,应该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而只有你对它产生兴趣,彻底的爱上它,你才能充分的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我相信我会在对这一业务的努力探索和发现中找到我工作的乐趣,也才能毫无保留的为它尽我最大的力量。

可以说,懂得享受工作,你才懂得如何成功,期间来不得半点勉强。

其次,是能力问题,又可以分成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以一只骆驼来讲,专业能力决定了它能够在沙漠的环境里生存,而基本能力,包括适应度,坚忍度,天性的警觉等,决定了它能在沙漠的环境里生存多久.具体到人,专业能力决定了你适合于某种工作,基本能力,包括自信力,协作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冒险精神以及发展潜力等,将直接决定工作的生命力.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必是两种能力能够很好地协调发展和运作的人.xx年,我曾以崭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努力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积极响应公司加强管理的措施,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在不到一年的工作时间里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工作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缺乏创新精神.不能积极主动的发挥自己的能力,而是被动消极的适应工作需要.业务量基本都能完成,但自己不会主动牵着工作走,很被动.因此也失去了一些机会,工作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二工作不很扎实.存在眼高手低,懒于动手的毛病,不能专注于工作学习,很多知识虽了解但却不精,在公司培训时不能积极发言,没有完全放开自己.这是我对一年来工作的总结,说的不多.但我认为用实际行动作出来更有说服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奋斗,继续巩固现有成绩,针对自身不足加以改进,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上一层楼!在启源我所学的东西,不仅现在有用,而且将使我终生受益.再感谢启源总之,在这四年的时间内,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管理上,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机械知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工程基础知识1. 机械工程概述机械工程是利用各种能源和原材料进行制造加工,生产各种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工程技术。

它涉及到机械结构、机械动力、机械传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装配以及机械维护等多个方面。

2. 基本原理与概念(1)力学与运动学: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和概念。

(2)材料力学: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应力分析、应变分析等。

(3)热工学:涉及到热力学基本概念、热传递、热力循环等。

(4)流体力学:包括流态特性、流体运动、流体压力等内容。

3. 机械结构机械结构是机械设备的基础部件,包括机床、传动装置、工作装置、装置等,是机械设备实现功能的基础。

4. 机械动力学机械动力学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机械设备的工作基础。

它涉及到动力传递、动力转换、功率传递等内容。

二、机械设计1. 设计基础知识(1)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合理等原则。

(2)设计过程:包括定位、调研、方案制定、方案评审、详细设计、制作图纸、试验验证、修改完善等内容。

2. 机械设计基础(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概念、机械设计原理、机械设计基本过程等内容。

(2)机械元件设计:包括轴、螺纹、联轴器、弹簧、齿轮等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制作要求等。

3. 机械设计方法(1)规范计算法:根据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机械设计计算。

(2)试验法:通过试验数据进行机械设计。

(3)仿生学设计法:借鉴自然界的设计原则,进行机械设计。

4. 机械设计软件(1)CAD软件:包括AutoCAD、SolidWorks、Pro/E等。

(2)CAE软件:包括ANSYS、ABAQUS等。

(3)CAM软件:包括MasterCAM、UG等。

5.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根据不同工程案例,对机械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三、机械制造1. 制造工艺知识(1)金属材料的制造过程:包括锻造、铸造、焊接、冷加工等。

中职考试机械类知识点总结

中职考试机械类知识点总结

中职考试机械类知识点总结1. 机械基础知识1.1 机械基本元件:如螺杆、齿轮、传动带等1.2 机械工艺:包括切削加工、焊接、冲压等1.3 机械设计:了解常见机械设计原理及相关软件的使用1.4 机械加工:包括车、铣、钻、磨、线切割等工艺及设备操作2. 机械工程材料2.1 金属材料:常见金属材料的特性、用途及加工工艺2.2 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等材料的特性及应用2.3 热处理工艺: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作用3. 机械传动3.1 传动原理: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3.2 传动装置:齿轮箱、联轴器等传动装置的分类及应用3.3 传动比计算:了解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应用4. 流体传动4.1 水力传动: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4.2 气动传动:了解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4.3 流体传动元件:包括液压缸、气缸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 机械制图5.1 机械制图基础:包括图纸规格、标注方法等5.2 三视图:了解常见零件的三视图制作方法及示意图5.3 简画:了解简化图、剖视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6. 机械维护6.1 设备保养:了解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方法及周期6.2 故障排除:包括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的判断及排除方法6.3 设备维修:了解一些常见机械设备的维修方法7. 安全知识7.1 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安全操作手册及相关安全规定7.2 机械设备安全保护装置:了解常见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及作用7.3 事故应急:了解常见机械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8. 机械设计与制造8.1 机械设计原理: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8.2 机械制造工艺:了解机械制造的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操作8.3 机械加工精度:了解机械加工的精度要求及相关检测方法9. 数控技术9.1 数控机床: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及操作9.2 G代码编程: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语法及应用9.3 数控加工工艺:了解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10. 自动化知识10.1 自动控制原理: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应用10.2 传感器与执行器:了解常见传感器及执行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0.3 自动化生产线: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组成及运行原理以上仅为机械类中职考试知识点的部分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机械学习总结(5篇)

机械学习总结(5篇)

机械学习总结(5篇)难忘的学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次学习让你有什么心得呢?在学习总结中记录下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吧。

那么好的学习总结是什么样的呢?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学习总结》,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机械学习总结篇一为期十天的机械制图课程设计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几天,几分坎坷几分欢欣。

毫不夸张的说,这几天是我在大学期间勤奋的几天,也是最充实的几天,当然也是最最累的几天。

炎炎烈日,烘烤着大地,没有空调的经管210就像一个大蒸炉,再加上六十个100瓦的灯泡(每个人都相当于一个一百瓦的灯泡)在不停的燃烧,此时的教室俨然就是人间地狱,然而,在这地狱之中却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酷暑难耐,作业繁重,本来这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本应该度日如年,可事实偏偏与此相反,每天早早的来到经管,时间似流水一般悄无声息的从指间划过,不知不觉一天就这样从身边走过。

地狱般的生活本该痛不欲生,苦不堪言,可一路走来,汗水中夹杂着喜悦,似乎轻轻松松,预期的苦痛并没有如约而来,现在想来,有点不可思议,这也许就是机械制图课程设计的独特之处吧。

通过十天的课程设计,自己感悟颇多,知道了设计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根线条,一个结论,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思考后才能加以确定(最后还不一定正确),也明白了要想学好机械制图,不仅需要严谨细致的学习作风,还需要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当然感悟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感谢老师这十天陪我们一路走来。

这十天,虽然艰辛,但也有喜悦,虽然痛苦,但也有欢愉,相信这十天会成为我大学生活中值得回忆的一段特殊时光。

机械学习总结篇二我按上了QQ,加了一些CAD机械制图群,里面有很多高手啊!真帅。

刚开始群很火,大家每天都在研究CAD,我经常在里面提问题,有许多热心人回答我,帮助我。

我得到了很多好技术。

认识了很多朋友!由于我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被提升为管理员。

我依然像过去一样努力的学习。

机械原理复习

机械原理复习

机械原理复习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的学科。

在学习机械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本文将对机械原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机械原理中的力学基础知识。

在力学中,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形变或者停止的原因。

力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则是力的作用方向。

此外,力的作用点也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物体受力的效果。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复杂的力的作用情况。

其次,我们需要复习一些关于机械运动的知识。

机械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它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两种基本形式。

在机械原理中,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等。

另外,机械原理中还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和原理。

例如,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基础,它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此外,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也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复习一些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工程应用。

例如,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它涉及到齿轮、带传动、链传动等内容。

此外,机械结构分析、机械振动、机械制图等内容也是机械原理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综上所述,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涉及到力学基础知识、机械运动、力学定律和原理以及重要工程应用。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这门课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

机械基础必学知识点1.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的学科。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概念、受力状态、力的平衡以及力的作用效果等基本概念。

2.静力学和动力学:静力学研究力的平衡问题,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的平衡条件以及静力学和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3.静力学中的力矩和力矩平衡:力矩是力对物体产生转动效果的能力。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力矩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力矩平衡的条件。

4.工程材料力学性质: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等,以便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材料。

5.刚体力学:刚体力学研究刚体的运动和受力问题。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刚体的概念,刚体的平衡条件以及与刚体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6.液体静力学和动力学: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液体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受力和运动规律,以便设计和分析液压系统、液压机械等。

7.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研究物质的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系统、热平衡、热力学过程等。

8.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研究流体在管道、泵站、水轮机等工程设备中的运动和力学性质。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流体的性质、流体运动的方程和常用流体力学实验方法。

9.振动学:振动学研究物体在周期性力的作用下的振动规律。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振动的基本概念、振动的分类、振动的表征参数以及振动的控制方法。

10.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研究如何使系统按照既定要求运行。

机械工程师需要了解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常用的控制方法。

机械原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除非有外力作用,否则不会改变其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运动学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及关系2.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描述和分析3. 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4. 圆周运动和角速度、角加速度的计算5. 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三、动力学1. 动量和动量定理: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 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能定理的应用3. 动力和动力定理:动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力定理的应用4. 质点受力分析:引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计算和分析5. 动能、动量和功率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和功率的计算方法四、静力学1. 平衡条件和平衡方法:受力平衡条件的表述和计算方法2.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定理和力的分解定理的应用3. 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材料的力学性质4. 梁的静力学分析方法:简支梁、固支梁和悬臂梁的静力学分析方法五、轴系1. 轴系的分类和特点:一般轴系、滚动轴系和滑动轴系的特点和应用2. 轴系的受力分析:轴系受力平衡条件和计算方法3. 轴系的设计与选用:轴系的设计原则和选材方法4. 轴系的传动:轴系的传动原理和传动装置的种类及应用六、传动1. 传动的分类和特点: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齿条传动的特点和应用2. 传动的传递特性:传动的传递比、效率和传动比的计算方法3. 传动装置的设计与选用:传动装置的设计原则和选用方法4. 传动装置的振动和噪音控制:传动装置的振动和噪音控制原理和方法七、机构1. 机构的分类和特点:平面机构、空间机构、连杆机构和歧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2. 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运动规律、运动轨迹和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3. 机构的静力学分析:机构的受力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方法4. 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八、机器人1. 机器人的分类和特点: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2. 机器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3. 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机器人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种类和应用4. 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和编程方法以上是机械原理的全部知识点总结,涵盖了牛顿定律、运动学、动力学、静力学、轴系、传动、机构和机器人等内容。

机械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的知识点总结

机械的知识点总结一、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机械的基本概念机械是指利用能量和动力,以某种机械结构为载体,完成一定功能的装置。

主要包括机械构件、机械传动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等。

机械工程是研究、设计、制造和运用机械的学科。

2. 机械的分类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不同,机械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机械手、传动机构、发动机、泵、阀门、压缩机、振动器等。

根据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床、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

二、机械理论基础1.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状态的学科,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之一。

涉及到力的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性力学、静力学、动力学等内容。

2. 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的另一个基础理论就是材料科学。

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等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3.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

机械工程中涉及了热力学的内容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平衡、功和热的等价关系、热机效率、热力学循环等。

4.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学科。

在机械工程中,流体力学的知识主要涉及到流态压力、流速、雷诺数、黏性力与惯性力之间的关系等。

5. 控制理论机械控制系统涉及到控制理论的知识。

包括如何对机械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控,以及如何通过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自动化操作等。

三、机械设计原理1. 受力分析在机械设计中,受力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机械构件的尺寸和形状,以及材料的选取等设计参数。

2. 运动分析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对于设计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分析涉及到速度、加速度、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等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3.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通过传动系统,可以将能量从一个部件传递到另一个部件。

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

4.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中,机械制图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初中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机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机械的基本概念1. 机械是一种用来转换能量、产生动力和完成工作的设备。

它包括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大类。

2. 简单机械是由几个简单的零件组成的机械系统,如杠杆、滑轮、斜面等。

3. 复杂机械是由多个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如汽车、飞机、机械手等。

二、机械的运动和力学原理1. 运动是机械的基本特征,通常包括直线运动、旋转运动和复合运动。

2. 力是导致物体产生运动、变形或形成静止平衡的原因,通常包括压力、拉力、摩擦力等。

3. 机械的运动和力学原理受牛顿三大定律的影响,如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三、简单机械1. 杠杆:杠杆是一种用来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产生转动运动的简单机械。

它包括一端固定支点、一端受力点和一端的作用点。

2. 滑轮:滑轮是一种用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简单机械。

它由固定轴和固定在轴上的滑动轮组成。

3. 斜面:斜面是一种用来降低提升物体所需力的简单机械。

它可以将重力分解成垂直分量和平行分量,降低了提升物体所需的力。

四、机械能和能量转换1. 机械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和位置而拥有的能量,通常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2.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拥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计算公式为:动能 =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3.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拥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计算公式为:势能 = 质量 * 重力加速度 * 高度。

五、热机原理1. 热机是一种能够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2. 热机的工作循环通常包括四个过程:等压膨胀、等温膨胀、等压压缩和等温压缩。

3. 热机效率是描述热机性能的指标,它通常由工作物质的特性和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决定。

六、机械设计1. 机械设计是将机械设备的构想转化为具体的产品的过程,它包括确定需求、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和验证四个阶段。

2. 机械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知识,包括材料力学、结构设计、机构设计、热处理技术等。

机械理论入门知识点总结

机械理论入门知识点总结

机械理论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机械理论的基本概念机械理论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变形的学科,它涉及到物体的受力、运动和变形等方面的问题。

在机械理论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力、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力的大小、质点和刚体等。

1.1 力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引起物体运动和变形的原因。

力的概念是我们学习机械理论的基础,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受力情况。

1.2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位置,力可以作用于物体的任意位置,力的作用点对物体的受力情况有一定影响。

1.3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是力的作用线的方向,相对于物体而言的。

1.4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是力作用的强度,可以通过测力计等设备进行测量。

1.5 质点和刚体质点是没有大小的物体,刚体是物体的几何形状和体积保持不变的物体。

力学理论中,我们常常研究质点和刚体的受力、运动和变形等问题。

二、机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机械系统是由若干部件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完成一定的功能。

在机械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机械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包括机械系统的结构、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系统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

2.1 机械系统的结构机械系统由若干部件组成,例如传动装置、执行机构、感知器等,这些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2.2 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系统完成一定功能的过程就是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机械系统的设计和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以便对机械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和改进。

2.3 机械系统的分类机械系统按照功能、结构等方面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传动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等。

三、力学原理力学是研究物体的受力、运动和变形等问题的学科,它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振动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机械理论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牛顿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3.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它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工程机电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程机电知识点总结大全

工程机电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机械知识点1. 机械原理:包括机械运动、机械传动、机械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需要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皮带传动等传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

2. 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传动力矩大、传动效率高、动作平稳等优点。

在工程机电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液压系统中。

3. 气动传动:气动传动是一种利用气体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它具有传动速度快、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在工程机电领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4. 机械振动:机械振动是机械系统在运动中产生的振动现象,需要掌握振动的原理和特点,以及振动的控制和减震的方法。

5. 机械加工:机械加工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将原材料进行加工成零部件或成品的过程。

需要了解各种机械加工的工艺和方法,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加工方式。

6.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需要掌握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图样及其标注、尺寸及公差的表示等知识。

二、电气知识点1. 电路基础: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等电路的组成和特点。

2. 电机原理:电机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需要了解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3. 变频调速:变频调速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来控制电机转速的方法,需要了解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电气控制:电气控制是通过电气元件控制机械设备的运动和动作,需要掌握各种电气控制元件和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5. 电气安全:电气安全是工程机电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护方法。

三、自动化知识点1. 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组件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需要了解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 PLC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电子设备,需要掌握PLC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

机械学习总结

机械学习总结

机械学习总结机械学习总结篇一1、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

理论能指导实践,使你能事半功倍,实践能上升成为理论,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从校门走出后,必须要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要多学多问。

把校园学习的专业知识综合的应用起来,这十分重要。

2、机械设计需要个人不断积累不断思考,不能为了机械而机械,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构成自己的风格,也要有创新。

3、此刻纯机械已经越来越少了,一般要求我们会一点电或者控制方面的知识了,还有就是会3D绘图和有限元分析也好好学学。

4、做事的态度很重要!凡事都要全力以赴,认真努力去做!5、把技术搞好就务必安心的学习,虚心向别人请教,耐心的对待每一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自己遇到的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

6、设计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7、对国外的新设备要跟踪,在设计上要有创新,搞设计的人必须要稳重,留意,仔细,对自己的设计要多提问题,有点自问自答的感觉!8、多到车间,多与一线老工人交流交流,你会发现让你豁然开朗的感觉的!9、多多帮忙你能帮上的人,这是双赢的行为!10、外语十分重要,个性是口语。

行业的专业英语也十分重要,这将对你看国外的资料以及与国外的技术人员交流有很大的帮忙!较后,说一句,要成为真正的机械工程师,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要慢慢积累,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机械学习总结篇二1、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们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这个方案包括设计了一套电路原理和pcb连接图,和芯片上的选取。

这个方案总共使用了74ls248,cd4510各两个,74ls04,74ls08,74ls20,74ls74,ne555定时器各一个。

2、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状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能够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3、我沉得做课程设计同时也是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由于课本上的知识太多,平时课间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运用各个元件的功能,而且考试资料有限,所以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很多元件的功能,并且对于其在电路中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认识。

机械原理资料

机械原理资料

机械原理资料机械原理是指研究和应用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机械原理是工程学的基础,也是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基础。

一、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机械运动的规律、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分析方法,以及机械工程中的基本结构和装置的原理和技术问题。

2. 机械原理的分类:(1) 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路径和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

(2) 力学:研究物体的平衡、力的作用和分布、力的传递和转换、力学性能和力学设计等问题。

(3) 动力学: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及物体运动对力的变化的影响。

(4) 控制学:研究对机械运动进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5) 运动设计学:研究设计机械运动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机械运动的效果。

二、机械原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1. 力的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和合力矩为零。

2. 力的传递和转换:物体之间通过力的作用来进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3. 运动的稳定性:物体的稳定性与重心的位置和支点的选择有关。

4. 运动的复合:物体同时进行多种运动时,可以通过分解和合成的方法进行分析。

5. 运动的平衡: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满足力矩平衡和动力平衡的条件。

6. 运动的自由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三、机械原理的应用机械原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汽车工程、医疗器械、军事装备等。

机械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总结: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和机械结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包括运动学、力学、动力学、控制学和运动设计学等内容。

机械原理的应用广泛,可以提高机械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知识点总结

工作循环
jc
je
ò Wde = D W4 = [Med (j ) - Mer (j )]dj
Emax c
aHale Waihona Puke WbccWcd
jd
取 D Wmax = max[Wbc ,Wcd ,Wde ]
Wab
b
b Emin d
e
Wde
d
e
Wea'
a' Em
能量指示图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1.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
3)最高级别为Ⅱ级的基本杆组成的机构称为 Ⅱ级机构。
4)最高级别为Ⅲ级的基本杆组成的机构称为 Ⅲ级机构。 n=2, PL=3, 这种基本杆组称为II级组。 n=4,PL=6,这种基本杆组称为Ⅲ级组。
机构的级别是以其中含有的杆组的最高级别确定的。
8.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确定机构的组成与级别 (2)平面机构结构分析的步骤:
Wcd
Wea' Mer
用能量指示图确定最大盈亏功 ΔWmax的大小。
jc
Wab Wbc
ab c
E
Emax
ò Wbc = D W2 = [Med (j ) - Mer (j )]dj
jb
a
jd
b
Emin c
Wde
de
Med
a' φ
d
Em
e
a'
φ
ò Wcd = D W3 = [Med (j ) - Mer (j )]dj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等效动力学模型概念
对于一个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可简化为对 其一个等效转动构件或等效移动构件的运动的研究。

机械类应知应会知识点汇总

机械类应知应会知识点汇总

机械类应知应会知识点汇总机械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广泛且复杂。

对于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或从事机械相关工作的人来说,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机械类应知应会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并以简洁美观的方式进行排版,以便读者阅读体验更好。

一、力学基础知识1.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的三个定律,它们分别描述了物体的惯性、受力和作用-反作用原理。

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处于某位置或状态时具有的能量。

3.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变形过程中的力学性质,包括材料的弹性模量、杨氏模量等。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1. 材料分类:根据结构和成分的不同,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2. 强度学说:材料在受力时会产生应力和应变,强度学说研究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

3. 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是材料在受力超过其弹性极限时产生的形变,具有不可逆性。

三、机械设计与制造1.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师需要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多视图投影、剖视图、尺寸标注等。

2. 机械零件标准件:机械设计需要了解常见的机械零件标准件的规格和尺寸,例如螺栓、螺母、平键等。

3. 简单机构:机械设计中常用的简单机构有齿轮传动、曲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需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应用。

四、热力学与传热学1. 热力循环:热力循环是描述热力系统能量转化的循环过程,常见的有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2. 热传导:热传导是物质内部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需要了解传热的基本定律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3. 热工量测量:热力学系统中的热工量需要通过测量来得到,如温度、压力、功等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五、流体力学1. 流体静力学: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性质,包括压力、密度、浮力等。

2. 流体动力学:研究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力学性质,涉及流体的流速、流量和能量转换等。

3. 流体阻力: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阻力的作用,需了解阻力的计算方法和流体阻力特性。

机械类专业重要知识点总结

机械类专业重要知识点总结

机械类专业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力学1.1 静力学静力学是力学的基础,包括力的作用点、力的叠加原理、平衡条件、静力学矩、力的图示法等。

学习静力学可以使工程师了解物体静止时力的平衡状态。

1.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运动规律。

包括牛顿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等。

动力学是机械工程师设计机械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

1.3 弹性力学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在受力作用下产生的形变规律。

在机械工程中,弹性力学是材料弹性变形、材料的弹性模量、材料破坏及材料的安全设计等方面非常重要。

1.4 液体力学液体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运动规律,包括刚体与流体的区别、流体的静压力、流体的动压力、动能定理等。

在液压传动系统和流体力学方面有较多的应用。

1.5 统计力学统计力学是研究大系统微观粒子动态状态的物理学科。

在机械材料、热物理学和热力学方面有重要应用。

特别是在材料强度、材料热胀冷缩以及材料热稳定性等方面。

1.6 机械振动学机械振动学是机械系统或机械构件进行振动的研究。

涉及到自由振动、受迫振动、阻尼振动、振动传递、振动控制等。

在机械设计、结构分析和模态分析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材料学2.1 组织与性能材料的性能与其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都包含了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重要的知识点有晶体结构、缺陷、晶界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2 材料加工工艺材料加工工艺是指将原料加工成成品所存在的各种工艺过程。

包括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对这些工艺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材料及加工工艺。

2.3 材料特性测试材料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耐磨性等重要特性都需要通过测试来获得。

常见的测试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测试、金相分析、磨损实验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评估材料的工程应用性能。

2.4 材料疲劳和断裂在机械工程中,材料的疲劳寿命和断裂特性是非常关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学原理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构件:独立的运动单元体—机械学课程研究的对象零件:加工制造单元体—机械设计课程研究的对象构件:所谓构件是指机器或机构中独立的运动单元。

零件:所谓零件是指机器或机构中独立的制造单元。

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机器:1. 由许多构件组成2. 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 作有用的机械功或转化机械能机构:1. 由许多构件组成2. 构件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 能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变换机器和机构的区别与联系1.机器的研究重点是功能问题;机构的研究重点是运动问题。

2.机器和机构在具体问题中实际上是一种事物。

3.多数机器都包含若干个不同的机构。

第二章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平面机构:所有构件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

构件机器中每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

原动件:运动规律已知的活动构件。

从动件:随原动件运动的其余活动构件。

固定件(机架):支承活动构件的构件。

构件种类:机构由许多构件组成,构件具体分3类主动件:运动规律已知的活动构件。

从动件:随主动件运动的其余活动构件。

机架(固定件) :本身固定或可以视作固定的构件。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形成的可动联接。

运动副元素:构件之间的接触不外乎“点”、“线”、“面”三种,这些参与接触而构成运动副的点、线、面被称为运动副元素。

运动副的分类:按运动副元素的接触性质分:低副: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转动副、移动副高副: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凸轮副、齿轮副结论:平面低副具有两个约束,平面高副具有一个约束。

运动副的表示法(低副):转动副:具有一个独立相对转动的运动副称为转动副。

转动副也可称为回转副或铰链。

运动副的表示法(低副) :移动副:具有沿一个方向独立相对移动的运动副称为移动副。

移动副也可称为棱柱副。

运动副的分类:按组成运动副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性质分:平面运动副: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平面运动。

空间运动副: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空间运动。

凸轮是高副,齿轮是线接触。

面接触(连杆、滑块)是低副,线接触(凸轮、齿轮)是高副。

运动链:两个以上构件以运动副联接而成的系统称为运动链。

运动链可以分为平面运动链和空间运动链。

平面运动链:运动链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平面运动。

空间运动链:运动链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空间运动。

开链:运动链中有的构件只包含一个运动副元素。

应用:用于机械手,挖掘机等多自由度机械。

4 机构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运动链中出现一个称之为机架的固定构件。

具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作独立运动的构件—主动件。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应完全确定。

机构按包含的运动副类型分为:低副机构高副机构机构按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性质分为:平面机构空间机构1平面机构中的运动副一定是平面运动副,但只含有平面运动副的机构也可能是空间机构定义: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来表示构件和运动副,并按比例定出各运动副的位置,说明机构各构件间相对运动关系的简单图形。

作用:反映机构的结构原理。

反映各个构件的运动情况。

作为机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依据。

表达与运动有关的因素:尺寸、运动类型。

表达与运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构件的表示:只需将构件上的所有运动副元素按照他们在构件上的位置用符号表示出来,再用简单的线条将它们连成一体。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机构运动简图反映机构运动本质。

因此,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结合实际机构,多观察,多思考才能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技巧。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时注意问题(1)忽略构件外形,关注运动副关系;(2)视图平面一般选择为构件的运动平面;(3)同一构件上的不同零件尽可能用同一数码标注。

自由度(DOF):独立运动的数目。

机构的自由度—机构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定义:平面机构中各活动构件相对于机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数目的总和。

确定机构中各构件相对机架的位姿所需的独立参数的数目。

定义:构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的数目。

即确定构件位姿所需的独立参数的数目。

平面机构中单个自由构件的自由度F=3平面机构中n个自由构件的自由度F=3n约束:构件与其它构件用运动副连接以后,其相对运动受到限制,自由度便随之减少。

我们把对独立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机构自由度=所有自由构件的自由度-约束数=3n-∑constraints平面低副—转动副二个约束:限制x 、y 方向移动,即去掉2个自由度一个自由度:允许绕O 轴的转动引入一个转动副去掉2个自由度平面低副—移动副二个约束:限制绕O 的转动和沿x的移动.即去掉2个自由度。

一个自由度:允许沿y的移动引入一个移动副去掉2个自由度平面高副—点接触(凸轮副)一个约束:限制沿n 的移动,即去掉一个自由度。

二个自由度:允许沿切线t 方向移动和绕O 轴的转动。

引入一个凸轮副去掉1个自由度平面高副—线接触(齿轮副)一个约束: 限制沿法线n 方向移动.即去掉一个自由度。

二个自由度:允许沿切线t 方向移动和绕O轴的转动。

引入一个齿轮副去掉1个自由度2.3.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F=3n-∑constraintsFreedom=3*N-2*Low-HighF=1时,表明机构有一个独立运动。

当给定机构主动件的独立运动时,机构具有确定运动。

一般情况下,主动件与机架相连,具有一个自由度,即对应一个独立的输入运动。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为:机构的主动件数(m)=机构的自由度数(F)m>F 机构破坏m<F 机构无规则运动结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固定一个构件的)图示构件长度()实际构件长度(比例mmm=lμ3F>0且F等于原动件数W 2.4.2 机构的结构分析 任务将已知机构分解为主动件、机架和基本杆组。

确定机构的级别—机构所包含杆组的最高级别。

步骤(1) 首先除去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将机构中的高副全部以低 副代替,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定主动件(箭头标出)。

(2) 拆下主动件和机架。

(3) 从与主动件相连接的运动副开始,向外运动副运动参数已 知的方向搜索。

试拆顺序依次:n=2、 n=4的杆组。

(4) 从与已拆下来的前一级基本杆组相连接的运动副开始,重 复(3)的过程,直至拆出全部基本杆组。

(5) 根据所拆出基本杆组的最高级别,确定机构的级别1.高副低代:将机构中的高副根据一定的条件虚拟地以低副加以代替。

2. 应满足的条件:(1) 代替前后机构的自由度必须完全相同。

(2) 代替前后机构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必须完全相同。

3. 高副低代方法:用两个转动副和一个构件来代替一个高副,这两个转动副分别处在高副两轮廓接触点的曲率中心。

空间机构的自由度计算公式自由度=所有自由构件的自由度-约束数空间运动副:球副、球销副、圆柱副、螺旋副。

球副三个约束:沿 x 轴、y 轴、z 轴三方向的移动三个独立的相对运动:绕x 轴、y 轴、z 轴三轴的转动 球销副四个约束:x 、y 、z 移动,绕 z 轴的转动 二个独立的相对运动:绕 x 、y 轴的转动圆柱副四个约束: 沿 y 轴、z 轴移动,绕 y 轴、z 轴转动二个独立的相对运动: 沿 x 轴移动,绕 x 轴转动 螺旋副五个约束:沿 y 轴、z 轴移动,绕 y 轴、z 轴转动,一个独立的相对运动:沿x 轴移动与绕x 转动成一定关平面运动副在空间机构中的约束作用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机构的运动分析:根据原动件已知运动规律,对其他构件上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进行分析。

目的:对位移的分析可以知道从动件运动的行程和各构件所需的运动空间,判定构件是否干涉。

了解从动件的速度变化规律能否满足工作要求,同时速度分析是加速度分析的前提。

加速度分析是计算惯性力和确定机构动力性能的前提,为机构受力分析做准备。

方法:图解法(速度瞬心法、矢量方程图解法)平面机构的位置图及动点轨迹的求法 和解析法—基本杆组分析法图解法作机构位置图:由原动件开始,按机构组成顺序,逐步按杆组依次确定各运动副的位置。

动点轨迹:作出机构位置图后,任何动点的位置随之确定。

同一动点的一系列位置的连线,即是该动点的轨迹。

速度瞬心(瞬心):作相对运动两构件的瞬时等速重合点。

如果两构件之一是静止的,则其瞬心称为绝对瞬心;如果两构件都是运动的,则其瞬心称为相对瞬心。

Nnm -总瞬心数目N -机构中总的构件数目 N = n+1 ∑=-=516i i ip nF以运动副相连接的两构件的瞬心求法1)两构件组成转动副转动副中心即为瞬心2)两构件组成移动副瞬心位于移动副导路的垂直方向上无穷远处3)两构件组成高副瞬心位于接触点公法线nn上某一点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直线上。

三心定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共有三个瞬心,它们位于同一直线上。

3.2.4 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一、可求某一构件上某点的速度1.①找出该构件的绝对瞬心;2.②求该构件与已知构件相对瞬心一点的速度;3.③求出该构件角速度;4.④求出该构件上某点的速度。

二、可求某构件的角速度①找出该构件的绝对瞬心;②找出该构件与已知构件的相对瞬心;③两构件的角速度之比等于其绝对瞬心至其相对瞬心的距离的反比。

三、不便对构件较多的机构进行速度分析,且不能进行加速度分析。

机架+主动件+基本杆组=机构主动件①的运动参数角位置θ、角速度ω、角加速度ε已知,可求出2点的运动参量位置p、速度v、加速度a;对于②、③杆件组成的RRR杆组,2、4两外运动副的运动参量也已知,可求出3点的运动参数及②、③杆件的运动参数。

机构运动分析的步骤1.画出机构简图,建立坐标系,把各构件和有关点编号;2.拆分杆组;3.对主动件进行运动分析,求出与其他构件连接点处的运动参数;4.从与主动件联接的构件开始,找出外运动副已知的基本杆组对其分析;5.若杆组中还有其他待求点,应用刚体上任一点参数公式,求出各点的运动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