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教案
初中地理七上5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人口问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某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加,甚至出现负增加, 造成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口增多等问题;某些发展 中国家乡村人口大量涌向都市,加剧都市人口膨胀, 使都市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问题。
返回
练习2
结束
项目 国家
德国
印度
出生率
9.0 24.8
尼日利亚 39.4
死亡率 10.0 8.8 16.9
人口自然 增加率‰
﹣1
16
22.5
人口增加
2.根据下表资料,绘出各大洲人口自然增加率柱
状图,说说各大洲人口增加的差别。
大洲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人口自然增 15 27 2
10
17
14
长率(‰)
30
25
20 15
10 5
亚洲
非洲 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1)人口增加最快的大洲是: 非洲 (2)人口增加最慢的大洲是: 欧洲 (3)按人口增加由快到慢的次序排列: 非洲 ﹥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北美洲﹥ 欧洲
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的疏密普通用人口密度来阐明。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 口数。
第五单元 世界的居民
第1课 世界的人口
■人口的增加 ■人口的分布 ■人口问题 ■练习
导入
1999年10月12日,这一天世界人口达成60亿。
2011年10月底,地球人口达成70亿, 联合国将10月31日定为世界七十亿 人口日。
人口的增加
人口增加
世界人口增加示意 19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加十分缓慢;19世纪后来,特别是20世纪 50、60年代以来,速度大大加紧。现在,世界人口年均增加约8000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最后一节《世界的聚落》,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各地的聚落类型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聚落类型的形成原因和特征,并探究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材中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乡村、牧区等不同类型的聚落,拓宽学生对世界居民聚落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如城市、乡村、牧区等;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判断和描述不同聚落类型的特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聚落类型的尊重和理解,增强对多样性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聚落类型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以及理解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聚落的概念可能有一定了解,但对不同类型的聚落特点和形成原因了解较少。
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片进行引导和讨论。
同时,学生对多样性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聚落,你们还记得吗?请回答一下,什么是聚落?学生:(回答)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了解世界的聚落,不同地区的聚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请看屏幕上的图片,你们能看出这些聚落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学生:(观察图片,回答)第二环节:概念解释与讨论教师:现在让我们来具体了解这些聚落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请看屏幕上的案例,我们先来了解城市、乡村和牧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聚落。
请你们和旁边的同桌讨论一下,城市、乡村和牧区有什么不同之处?它们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一分钟)教师:好,现在请几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学生A:我们讨论了城市、乡村和牧区的不同之处。
城市通常人口密集,有高楼大厦和各种设施,交通便利;乡村相对较少人口,有农田和自然环境,生活相对宁静;而牧区则适合养殖业,有大片草原和牲畜。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本章备课说明
本章备课说明一、本章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章课标要求如下: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
2.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3.运用反映人种、语言、宗教、习俗等内容的图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人口要素是认识全球的人文环境的开始。
从区域范围上着眼于全球,课标要求的重点是从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状况;聚落是人类的聚居地,城镇和乡村为聚落的两大类型。
课标要求主要包括聚落景观特征和聚落变化两方面;景观特征首先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描述,在不同时间尺度中观察并描述;“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内容要求,要初步认识文化的含义,从群族历史、语言文字、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多角度,尤其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理解。
二、本章教材分析本章涉及课标“世界地理”中的“居民与文化”,这部分课程内容由人口与人种、聚落、丰富多彩的文化(语言、宗教)3个方面构成,共安排了“世界的人口”“世界的聚落”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三节内容。
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7—9年级地理学习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之一,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人口问题及其影响是形成正确人口观的重要知识基础。
教材在“世界的人口”一节中,以“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和“世界的人口问题”为目标题,通过文字叙述和活动设计,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人口自然增长如果不能与社会生产以及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而适度的人口自然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人口分布的差异包括人口密度的差异和人种分布的差异。
“世界的聚落”一节在让学生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价值。
学生只有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及其差异,才能明白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初中地理_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的聚落》教案设计学情分析本节课根据课标“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地理景观图,从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是本节需要学生运用和掌握的重要地理能力。
而此阶段的初中生刚养成适应初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习惯,他们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分析、理解、综合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也没有形成辩证的理性思维。
因而,阅读地理景观图获取地理信息对初一的学生可以回答一部分,但也有一定的难度。
如P62活动题,城市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把八幅图结合起来,观察对应图片里提供的信息,才能准确的得出乡村向城市发展中的景观变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观察地图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为后面学习好区域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效果分析本节课内容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通过课堂上学生表现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当堂掌握较好。
当堂检测,几乎没有需要老师讲解的地方。
本节课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能够准确捕捉景观图上的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从效果上来说自我认为算是比较成功的课堂。
《世界的聚落》教材分析在《世界的居民》这一章,本节内容是最后一节内容,是对前面三节蕴含的地理价值观的升华。
前面三节学习了世界居民的数量、人口分布、人种的划分、使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这节课重点学习分布在各地居民的居住状况。
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影响了人类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人类与应该是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本节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
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形式多样恰恰反映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适应性。
本节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认识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B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C 城市、乡村各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D 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中的入居住条件相对拥挤B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C 规模较大的乡村居民点叫小城市D 规模较小的乡村居民点叫村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B 早期居民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C 我国南方的民居多为平顶D 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坑4.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农村—放牧B.牧场—伐木C.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5.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6.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① 地形② 资源③ 土壤④ 水源⑤ 气候⑥ 植被⑦ 地质⑧ 交通二、将下列各地的建筑特色及与其相关原因连起来①减少环境污染青岛市区的绿化、美化②改善交通拥挤状况北京修建了许多立交桥③扩大城市化区域青岛附近将建几个新城④改善城市环境北京限制重工业污染三、请看以下江南水乡和黄土高原窑洞的图片,试分析两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测试讲评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只有通过学生的自身操作或实践才是最有效的。
根据上面的教学内容,结合这一需求,在本节课上,我采用分层次分小组,指导学生自行解决,教师辅助指导的教学方式,明确的责任分工,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教学难以顾及众多学生差异性的不足,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者,学生为主体的科学观点,实现教与学和谐发展。
当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加以指导、示范。
而对学生来讲,不论对与错,都有一个思维过程,所以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课前进行试卷分析,在课堂上教师应善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考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重建学生思维,进而重建或完善解题思路。
并有效地促使学生进行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1、对试卷中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
2、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做题方法。
3、针对考试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的放矢的复习相关知识点;4、总结经验,掌握考试方法。
【教学关键】重视更改试卷中的错误,并对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
关注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与应用,初步理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关系。
二、教学媒体和课前准备【针对学生】课前下发试卷及“卷后感悟”,查找自己易错题型,并完成通过努力可以改错的部分。
【针对教师】应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
将学生分小组,使每组内有好,中,差三个层次学生。
统计解答题的得分,计算各题的平均分,以此衡量全班对此类题的掌握情况。
分析学生对相关知识、及相关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订措施,并设计好针对训练题。
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制作课件。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纠错1、教师对学生错误较为集中或不会者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制定讲评措施。
初中地理_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简案【教材版本】七年级上册(湘教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程标准】1.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运用资料和地图,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说出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的特点。
学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②运用材料和图片结合实例,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③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疏密差异及原因2、过程与方法:①运用资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讨论、探究,获取新知。
②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知识建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③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领会知识,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人地和谐的人口观。
【重点难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分布特点;人口增长图、分布图的判读;人口增长过快、过慢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学生学习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
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目的。
【教学过程】1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一节《世界的人口》教学设计2018年11月《世界的人口》学情分析刚刚升入初一的孩子们,逻辑认知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有限,但是感性认知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习状态积极,淳朴认真。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世界人口增长过慢或者过快,会产生怎样不同的问题。
基于以上判断分析,课堂设计中的“分橘子小游戏”和“阅读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帮助孩子们从感性的角度,认识本节课的难点。
在游戏中,在阅读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课堂是成为孩子们思考问题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世界的人口-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上课课件
1650—1800:相当缓慢 1800年至今:迅速增长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数量的增长经过了漫长 的积累过程。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相当缓慢, 此后世界人口增长迅速。
思考:有人说:“我们正处于 一个‘人口大爆炸’的时代。”你 认为这句话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
2021年人口/亿人 人口密度/(人/千米2)
俄罗斯 中国 澳大利亚 尼日利亚
1 709.8 约960 774.1 92.4
1.43 14.43 0.26 2.11
8.36
( 150.31) 最稀疏 ( 3.36 ) 最稠密 ( 228.35 )
读图,找出人口密度 在200人/千米2以上的地区 和1人么?
不是。人口过少也会带来一 系列人口问题,如劳动力短缺、 养老负担过重等。人口的增长应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 济发展相适应。
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 压力,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
观点: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世界人口的 数量与增长
世界人口总数 人口发展历程及特点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数量过多 C.大量人口涌向城市 D.人口老龄化
3.(湖南益阳中考)如图为21世纪初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统计图,最需要采取鼓励生育措施的国家是( A )
A.德国 B.印度 C.肯尼亚 D.尼日利亚
4.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80亿。世界人口分布受地理环 境影响,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既是生产者也 是消费者,人口过多或过少、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产生人口问题。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的分布情况。
3. 使学生了解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人口与聚落:人口增长规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聚落类型及特点。
2. 语言与宗教:世界主要语言、宗教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特点、聚落类型及特点、语言与宗教的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的分布规律。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世界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的分布情况。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地理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的分布情况,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世界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的分布有什么特点?”2. 教学环节一:人口与聚落(1)人口增长规律:讲解人口增长的历史与现状,让学生了解人口增长的先慢后快的规律。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介绍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原因。
(3)聚落类型及特点:讲解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形成、特点及区别。
3. 教学环节二:语言与宗教(1)世界主要语言:介绍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情况,分析语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2)世界三大宗教:讲解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信仰人数及分布情况,分析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4. 教学环节三: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文化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查家乡的人口、聚落、语言与宗教情况,思考人与自然、文化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人种》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人种》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第二节《世界的人种》,主要介绍世界的人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地区的人种分布情况,了解人种的多样性和原因,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种分布情况;b. 掌握人种的定义和分类;c. 了解人种分布的原因。
2.能力目标:a. 能够使用地图和图表等工具分析人种分布情况;b. 能够进行跨文化比较,培养跨文化意识;c. 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a. 世界不同地区的人种分布情况;b. 人种的定义和分类;c. 人种分布的原因。
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b. 使用地图和图表进行分析。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世界各地的人种分布情况可能存在较少的了解,对人种的多样性和原因也可能缺乏认识。
学生通常对地图和图表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请举手回答,世界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是哪里?(等待学生回答)对,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世界的人种。
请看屏幕上的标题,我们的主题是《世界的人种》。
第二环节:概念解释与讨论教师:什么是人种呢?人种是指人类在生理和遗传上的特征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群。
请看屏幕上的图片,这些人有什么不同之处?(等待学生回答)对,他们的皮肤颜色、面部特征等不同。
根据这些不同,我们将人种分为不同的类别。
请看下面的分类,有高加索人种、黄种人种、黑种人种等。
请你们和旁边的同桌讨论一下,这些人种都分布在哪些地区?他们的特点有什么?(学生讨论一分钟)教师:好,现在请几组同学分享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章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世界的人口-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湘教版)教案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目标】1.能阅读人口增长柱状图,了解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特点;2.理解并学会计算自然增长率;3.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
【重难点】掌握世界人口的数量及增长特点;理解死亡率、生长率与自然生长率的定义并能够计算自然生长率。
【教材分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展开这部分学习内容,针对“世界人口增长柱状图”设计了四个逐层推进的问题,从数据信息的提取,到人口增长特点的归纳和总结,进而提升到对“人口爆炸时代”提法的认识和探讨等,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这种活动设计是基于7年级的学生对柱状图的阅读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活动侧重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和技能来处理特定的地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教时安排】一个课时【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世界的人口【新课导入】同学们,在老师的PPT上是不是展示了这样一张图片,告诉我们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
那为什么我们要设定世界人口日呀?现在我们世界的人口呈现出怎么样的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世界人口的学习。
【新课讲授】一、人口数量及增长特点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哪些人口大国?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
教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这些人口大国,那同学们知道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吗?是比较均匀的、慢慢累积到今天的人口数量,还是相对而言爆发式的增长呢?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教材的活动探究,读图得到1650年、1800年、2010年世界人口各是多少,分析世界人口数量的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世界人口数量多。
学生活动:根据PPT提示,计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要的时间并完成表格。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由慢到快再到慢。
讨论分析: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1、医疗水平的提高;2、人类寿命的延长;3、婴儿死亡的减少;4、生活水平的提高。
初中地理_世界的居民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世界的居民复习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人口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说出世界三大人种、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
3、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复习方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复习难点:统计图表的判读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讲授新课:上节课我们刚学习完世界的居民这一章,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这一整章的内容。
先来看一下这一章的课标要求,请一名学生起来读课标要求。
世界的人口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先来复习这一节。
一、人口:学生翻到课本48页,回顾第一节世界的人口这一节的内容,并完成学案人口部分的知识网络。
时间5分钟。
学生:回答知识网络内容。
针对学生回答情况重点回顾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针对重难点大屏幕出示巩固练习:1、2010年,某城市的总人口为100万,出生人口为5万、死亡人口为4万。
请你估算一下2010年度该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2010年度该城市自然增长的人口有多少?2、全世界人口分布均匀吗?能否让人口均匀分布?为什么?3、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__________(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下表中填出图中四个人口稀少地区的代号和原因。
代号稀少原因代号稀少原因学生自主完成学案达标练习考点一人口部分。
二、人种语言宗教学生看课本54至59页,回顾世界的人种、语言与宗教的内容,同时完成学案的知识网络。
时间4分钟。
学生:回答知识网络内容。
学以致用:如果你作为跨国公司代表,出访澳大利亚、科威特两国,1、你应该从国内带好哪些语言的翻译人员?2、该国家主要人种和主要信奉的宗教分别是?学生自主完成学案达标练习考点二人种语言宗教部分。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人口的分布状况与______________
有着密切的关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______________纬度地区,
在气候____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和盆地地区,
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 财富,为我们研究人类的文明史,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地协 调发展等有着重大。 本单元中把它设计为为四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世界的人 口。专题二:世界的人种。专题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专题四:世 界的聚落 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以及目前主要的人口问 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初步了解影响人口、聚落分布的因素; 能通过举例和分析资料,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形成人地 和谐的地理思维。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 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数量,会表述人口增长快慢与疏密 程度。 2.能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状况并了解原因。 3.查阅资料举例说出世界人口问题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 4.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读图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5.读图指出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分布区、世界的三大宗教分布地区。 6.运用资料说明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 的相互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能从数据 图表中找出规律,培养归纳能力和绘图能力 2.通过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培养运用知识,分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 现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对事物本质的探究性趣,树立辩证唯 物主义科学观。 2.了解世界人口面临的问题,树立全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明确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课件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1709.8
1.42
8.3
加拿大 998.5
0.34
3.4
中国
约960
13.4
2.8
澳大利亚 774.1
0.22
139.6
表中哪国人口最为稠密哪国人口最为稀疏?
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人口多
要吃饭
开荒
环境破坏
教育发展跟不上ຫໍສະໝຸດ 人口素质受影响要读书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一)
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问题(二)
干旱的荒漠 寒冷的极地
高纬高山都因寒,
南极大陆定居难。
中亚撒哈澳内干,
D
亚马丛林湿和炎。
C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湿热的热带雨林
A
人口密度
平均每平方千米土地上 居住的人口数量。
人口密度 =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单位: 人/千米²
课本P51活动1——速算之星
国家 俄罗斯
陆地面积 2009年人口 人口密度 (万千米²) 数(亿人) (人/千米²)
总人口数
×100%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 =
×100%
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 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 =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100% 总人口数
= 出生率-死亡率
课本P50活动: 比较2008年不同收
入国家的自然增长率
知识小结
世界的人口
数量巨大
增长过快 增长过慢
自然增长率 人口问题
分布不均 人口密度
资源问题
环境问题
社会问题
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参考教案
第五章居民与文化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2.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及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密度。
3.能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初步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
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措施。
5.能够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点,通过学习初步树立人口、资源、环境要协调发展的科学人口观,树立种族平等的思想。
【教学重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问题导入: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2022年11月15日达到80亿。
联合国网站“80亿人口日”栏目说,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出生的女婴,成为世界第80亿个人。
这不是准确的数字,而是“象征性婴儿”……展示图片,第80亿个婴儿降生地球村,人们忧从何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世界人口和人种”话题的探讨。
二、明确目标有的放矢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教师解读学习目标。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1.学生对照课本,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交流,展示明确答案。
2.学生探究学习:(1)阅读教材P92图5.1,思考:我们知道了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但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呢?①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怎样的?②世界人口增长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讨论交流展示,明确答案:①不断增长。
②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口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下降。
(2)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什么来衡量呢?①小组合作完成教材P94、95活动。
②结合图,探讨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③读教材P93图5.2,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起来,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找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教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
内容与分析
内容: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本节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和人口问题。
重点是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难点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教材通过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许多人口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来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为了便于学生分析并把握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所给资料从1950年开始,并预测到2005年,问题设置突出世界人口达10亿整数倍的年份。
课文中介绍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4个人口统计指标,要求学生对人口数据能够进行初步的计算和分析。
世界人口的分布,课文与地图密切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可记住四大人口密集地区。
在课文中,粗略介绍了这4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水文条件,进而说明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在气候湿润的临河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世界的人口问题这一部分紧靠人地关系的主线,通过分析一系列实例来说明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正常发展,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控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
本节教材既介绍了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又
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人口预祝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以此来培养学生透过数字看本质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数据一般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
1.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2.结合地图分析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
(3).运用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4).了解人口计量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并能对人口数据进行基本的计量分析。
2.目标分析
通过分析世界人口增长图,列举人口数据,认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学会计算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
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四大人口密集区和四大人口稀疏区,并适当分析其原因。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或困难、障碍)是人口出现负增长不是人口问题,产生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的原因是学生认为人口也少也好。
要解决这一问题(或困难、障碍),就要通过分析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会导致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的出现来解决。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出工具使用在哪里),准备使用(提出用什么工具)。
因为使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要用)。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当今世界人口有多少?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例题1.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已经突破亿大关。
变式练习: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A.经济发达程度B、生活、医疗水平C、出生率和死亡率D、文化教育水平
师生活动:1.1999年几月几日,世界人口达到多少亿?
2.算一算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3.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4.计算:某镇有1万人,2002年出生婴儿并成活了130人,死亡人数为30人,该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人口是增加、还是减少?
5.世界人口快速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
6.人口自认增长率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国家分别有哪些?计算计算)某镇有1万人,2002
问题二:人口怎样分布?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例题2: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半球,纬度,地区。
变式练习:人口的疏密程度可以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出生率
B、自然增长率
C、死亡率
D、人口密度
师生活动:1.有甲、乙两城市,面积大约都是2000平方千米,甲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算算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个有多少人?
2.做一做算出中国和加拿大的人口密度
3.找到人口稠密地区,讨论:
(1).它们都处于什么纬度?
(2).它们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
(3).它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4).它们在气候上有什么特点?
5.对比上述四个问题,分析人口稀疏区的自然条件有什么特点?
问题三:人口增长不协调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质疑,拓展思维。
师生合作,突破教学难点。
例题3: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普遍尊在的问题
B.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变式练习: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C.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D.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师生活动:1.为什么人口的快速增长会带来人口问题?那些大洲人口增长快并带来一系列的人口问题?
2.是不是人口增长越慢越好?说出理由。
3谈一谈: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问题,增长过慢也会带来问题,那请问人口应该怎样发展,才科学呢?
六、课堂总结
对本节人口内容的学习进行总结,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