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的新犹太社团

合集下载

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解析

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解析

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在中州大地河南开封,生活着一个依然不为更多人所知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宣称从两河流域风餐露宿跋涉而来,从宋代开始就在河南开封定居的犹太人。

历经千年风霜,如今物是人非,他们的风俗已经消失殆尽。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封犹太人后裔正渐渐退去神秘的面纱走入公众视野。

而争议也再度出现:他们究竟是不是犹太人?他们何时来到中国?又是怎么来的?开封博物馆尘封的蛛丝马迹2月9日,七朝古都开封。

阳光打在人声喧哗的马路上,年味未退的开封街巷仍然流动着温暖和散淡。

记者来到位于包公湖畔的开封博物馆时,这里并没有几个观众。

据说,开封博物馆里就收藏着开封犹太人的珍贵史料。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封博物馆现在有三个陈列。

除了“宋代历史陈列”和“开封革命历史陈列”,还有就是不为人知的“古代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

“我们和以色列建交时间并不长。

上世纪90年代开了这个陈列,因为比较敏感,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平时不对外开放,要参观必须有外事办的介绍信。

多数是国外的犹太人来要求参观。

”宋朝时,开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团如今的南教经胡同只有一户人家是犹太后裔在开封博物馆吴馆长的带领下,记者穿过“游客止步”的博物馆三楼,工作人员打开一道厚厚的卷帘门,上到4楼,又折向一处更窄的通道,再打开一道铁门,登上十几步阶梯,几乎就在开封博物馆最顶端阁楼的位置,方进入总共面积不过100平米的“犹太文化陈列”。

整个展室主要陈列了三块抢救时就已经风化严重,字迹模糊的石碑,这是开封犹太人修建的一座犹太会堂(也叫清真寺)中的三块石碑,是记录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为数不多的遗存。

我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而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以色列就承认了新中国。

实际上,如果一直把时间上溯,众多的研究学者相信,犹太人和中国的友好联系最远则可以追溯到汉朝。

“历史上,曾经迁徙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很多都遭受过歧视甚至迫害,但是在中国,无论是在最早有犹太人活动记录的古代,还是后来的二战期间,中国一直对犹太人善待有加,所以犹太人对中国报有十分友好的感情。

从犹太教到儒教_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

从犹太教到儒教_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

从犹太教到儒教: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张倩红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

国内外学者充分地肯定其外在环境与外来影响,而恰恰忽略了从犹太人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同化的最根本动力来自犹太社团内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犹太人对犹太教信仰的逐步淡化和对儒教的深层次认同,犹太教的儒化过程正是开封犹太人的同化过程。

文章试图以儒家思想所造就的文化氛围为宏观背景,探讨犹太教与儒教的文化交往与涵化,分析开封犹太人认同儒教的种种表象以及形成这些表象的原因。

关键词:犹太教 儒教 开封犹太人 伊斯兰教作者张倩红,1964年生,史学博士,河南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教授,河南大学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员。

自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6月24日,来自开封府的艾田①到北京慕名造访了颇负盛名的耶稣会(The Society of Jesus)传教士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之后,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是开封犹太人的信仰与经书问题。

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地学者纷纷发表论著,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开封犹太人的同化问题。

②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陆续推出了一些研究开封犹太人问题的成果,其中涉猎同化问题的论文有近10篇。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关于同化原因的论述可以笼统地概括为“通婚说”、“隔离说”、“科举制度说”、“宽容说”、“可能性的反犹① 艾田与利玛窦会面之初,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艾田以为神父是摩西教法的传播者,与自己同属“一赐乐业教”人。

利玛窦惊奇地发现来访者并非基督徒,而是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中国犹太人。

利玛窦经过核实之后,把这一消息传递到西方世界,所以学术界称利玛窦“发现”了中国犹太人。

② 开封犹太人主要同化于汉民族之中,也有少数人融合于当地的少数民族。

个别学者曾提出开封犹太人很可能与满人融合,但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

中国与犹太人的历史渊源

中国与犹太人的历史渊源

中国与犹太人的历史渊源passional环球风云2008/1/15 22:53:1428261复制本帖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同属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列。

据史料记载,这两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的交往始于唐代,大约是在公元8世纪前后,大批犹太人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境内,在此之后还有很多是由海路进来的。

这些犹太人来到中国以后,分散到了全国各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北起哈尔滨,南至广州,均发现他们定居的痕迹。

在这些犹太聚居区当中,关于开封犹太社团的记载是最全面的,因此,它也是我国研究这两个古老民族交往史的宝贵资料。

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

就以开封犹太社团的发生与发展来简要说明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交往的历史足迹。

`[ 转自铁血社区 / ]* 在我国的北宋时期,犹太人就和阿拉伯人一道,从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的京城----东京,也就是现在的长安,并且受到了朝庭的热情接待,允许他们归依中国,可以保持他们自己的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并定居在开封。

此后,他们在各方面都与汉民族保持了平等的待遇,从未受到过歧视。

而犹太人的经商才能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且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被朝庭誉为"模范臣民"。

由于犹太教的特殊性,他们在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又开始宗教设施的建设,并且于1163年在开封建立了一座犹太会堂。

因为当时的汉民族对于他们的宗教还不熟悉,所以也被称为"一赐乐业教清真寺。

在元朝时期,该会堂又得到元朝庭的支持而进行重建,可见当时中国对于犹太教的尊重程度。

明代,开封犹太社团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的社团已经有了五百个家庭,人口大约为五千人,当然,这一数字还没有包括从开封迁徙到其他地方的犹太人。

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地位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有通过科举而当官的,也有通过经商而成为富翁的,其他行业上,他们也大多数处于社会的上层。

虽然他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但是毕竟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当中,交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开封的犹太人当然也不能例外。

十大顶级黑社会帮派排行榜

十大顶级黑社会帮派排行榜

中国十大顶级黑社会帮派排行榜导读:NO10、竹联邦:竹联帮,是台湾着名也是国际性知名有组织性的广域黑社会团体,以台湾台北为主要据点.主要活动在台湾中部以北,全岛自北至南以及中、美、欧、澳皆有其据点.主要核心成员约2万人,一般认为包含准成员与关系合伙人,总成员数高达10万人. NO10、竹联邦:竹联帮,是台湾着名也是国际性知名有组织性的广域黑社会团体,以台湾台北为主要据点.主要活动在台湾中部以北,全岛自北至南以及中、美、欧、澳皆有其据点.主要核心成员约2万人,一般认为包含准成员与关系合伙人,总成员数高达10万人.NO9、福清帮:这个组织常年活动在沿海一带.最主要还是活动在日本国内.走到日本认人都会说福清是中国最黑的人.在沿海没有人不知道福清帮.在纽约的30多万福清人中其中有9万多福清人是在美最大的黑社会集团之一.而在这9万多的福清人黑社会的人中有3个福清人是全球被悬赏两亿美金的重犯,比现在最有名的黑社会--世界恐怖组织的本拉登还要高.NO8、“14K”黑帮:在港可算是规模最大,会员最多的黑帮,保守估计现有成员逾二十万人.不过该黑帮却管理松散,分组派系俗称堆份众多,各堆份亦各自为政,更经常因争夺利益内讧,自己人打自己人.由於不团结关系,该帮会不少地盘已被新兴的“和胜和”、“和合图”及“新义安”等黑帮侵吞.据了解,原来总部设於广州西关宝华路十四号的洪门洪发山人马於四九年到港后,成立“14K”字头,在香港开发多个分堂发展地盘,及后更开枝散叶.根据警方资料显示,“14K”目前共有四十五个分堆,不过,大部分分堆已没有活动,现时仍然活跃的有“实”、“孝”、“毅”、“义”、“德”、“信”、“梅”、“湃庐”、“胜”、“健”、“同”及“大圈”等.现时“德”字堆活跃於湾仔、铜锣湾、尖沙嘴、油麻地、旺角、黄大仙、观塘、葵涌、荃湾、元朗及大屿山等.NO7、想和合图:传闻和合图是洪门弟子,于1884年成立.取其“和平团结、大展鸿图”之意,因为“和”字的口在旁边,故有“歪嘴”的别称.又由于粤语“图”与“桃”同音,有时也作和合桃,亦因此有“硬壳”的别称“合桃”即“核桃”,即和合桃.和合图是香港最老的帮会组织.NO6、新义安:新义安由向前在1919年创立,是香港第一大三合会犯罪组织,成员估计约有25,000人.除香港外,新义安一般活跃于英国、比利时、法国和荷兰,以及中国广东省.现在的新义安老大是向华强,就是周星驰电影里出现的龙五.NO5、东星:香港东星社始建于1908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社团之一.香港回归后,东星社团继续营业,1997年7月1日,经美国黑手集团注资后正式对大陆营业,总部设在北京房山.东星集团是我国首家全国性的全民所有制社团.在全国137个城市拥有近2600个分支机构,并在香港、纽约、东京、新加坡、拉斯维加斯设立了分部,在伦敦、法兰克福开设了代表处.十几年来,东星集团致力于娱乐和军火业,培育了颇受欢迎的“东星五虎”、“摇头宝”、“洗浴一卡通”、“酒吧保险”等知名品牌.2004年8月,交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潮州帮,并在盗车业务、酒店管理、洗钱管理及人身安全管理等领域开展了全面合作.2005年6月23日,东星集团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社团境外上市第一股.截止2005年末,东星集团的员工总数超过14万,首次超过洪兴社.装备质量和员工充足率居行业领先水平.东星集团曾先后多次被国际黑帮组织评为“中国最佳社团”.2006年列世界500家社团综合排名第65位,董事长骆驼先生与洪兴蒋天养先生共同荣获教父2006年度“中国最佳大佬”称号.有传言说,东星大佬是霍.NO4、大圈帮:现在的大圈帮多是活动在欧美,大圈帮并不是一个统一的黑帮组织,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过去港澳一带为区别本地传统帮会,把大陆到港澳台或海外从事黑社会活动而组成的各种犯罪团伙统称为大圈帮.这些犯罪分子来自大陆各地,不同职业阶层,可谓鱼龙混杂.大圈的经典案例:抢劫一家珠宝店之后在英国皇家飞虎队的包围下抽身逃离.大圈帮在澳大利亚也赫赫威名.2002年,澳大利亚警方查获一起上亿美元的贩毒案,结果发现有10名大圈帮成员涉嫌其中.他们不仅把越南裔的“5T党”赶出澳大利亚唐人街,也向当地白人发动了新一轮的鸦片战争.NO3、青帮:青帮被誉为是和洪门哥老会当时的三大黑社会组织.起主要的代表人物上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陈其美、蒋中正,汪寿华皆是青帮人士,上海曾是青帮的重要基地,但是由于战乱的影响,现在的青帮几经换代移植台湾.NO2、哥老会袍哥会:哥老会,源于四川,是近代中国活跃于长江流域,声势和影响都很大的一个秘密结社组织.在四川的哥老会被称为袍哥.哥老会在湘军中影响巨大,对清朝末年的有着巨大的影响.NO1、洪门:洪门现在虽然很少有人知道,历史有是甚为悠久.但是也是客观事实的存在.洪门最初的出现在清朝,当时还不叫洪门,当时叫天地会.后来天地会覆灭以后,天地会的残余分子组建洪门出现.有传闻说新义安是洪门的分支,到底是不是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学术界对于来华犹太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_潘光

中国学术界对于来华犹太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_潘光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4日/第007版历史学中国学术界对于来华犹太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潘光上海犹太研究中心近代以来中国学者论及来华犹太人问题,可追溯到1897年洪钧在《元世各教名考》一文里对中国犹太教的考证。

以来华犹太人作为研究课题,则始于20世纪初,1913年叶瀚发表的《一赐乐业教碑跋》和1920年陈垣发表的《开封一赐乐业教考》两文可作为开端。

此后,蒋观云、张相文、张星娘、俞颂华、育干、葛绥成、潘光旦、吴泽霖、江文翰等都在这个领域继续耕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对来华犹太人的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

对古代开封等地犹太人的研究,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成果为基础继续向前迈步。

同时,他们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对1840年以后中国境内出现的犹太社团,特别是上海、哈尔滨、天津、香港等地的犹太人进行了深入研究,还开始研究当代来华犹太人,推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成果,在该领域研究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构筑中国犹太人研究理论框架上世纪80年代,张仲礼、王庆余、潘光、许步曾、唐培吉等陆续发表了研究上海犹太人经济活动、二战期间上海优太难民、旧上海犹太人锡安主义活动、上海犹太社团文化活动等方面内容的著述。

到1991年,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编撰的《以色列・犹太学研究》一书对上海犹太人进行了专题研究。

接着,关于上海犹太人的专著陆续问世,如《上海犹太人》(唐培吉,1992年)、《犹太人在上海》(潘光,1995年)、《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上海犹太人》(潘光、王健,2002年)、《流亡者的精神家园——<上海犹太纪事报)研究》(饶立华,2003年)、《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汤亚汀,2007年)、《近代上海犹太社会生活史》(王健,2008年)等。

这些著述涉及了关于上海犹太人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构筑了中国学者关于上海犹太人研究的史料基础和理论框架。

如:上海犹太人善于经商办实业,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上海市政建设和商业繁荣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在没有反犹主义的宽松氛围中开展活跃的政治活动,与中国当局和民族民主力量均能维系友好关系;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积极办报出刊,热心文化教育事业;他们与世界各地犹太人,特别是美国和巴勒斯坦的犹太组织保持密切联系。

开封犹太被同化原因的几点认识

开封犹太被同化原因的几点认识

对开封犹太人被同化原因的几点认识历史0811 张蕊 0820501113北宋年间,一部分东徙的犹太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的国际大都市—开封,在中国皇帝的准许下,他们在这里安顿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兴盛一时的犹太社团。

然而,大约在700年后,他们却悄然地与当地汉、回等民族融为一体,曾经辉煌一时的开封犹太文化现象也随之消失了。

犹太虽然是一个历经苦难、流散于世界各地的一个民族,但由于他们拥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民族文化,在失去故土和家园后,他们仍然高扬着自己的民族意识,顽强地在世界各地生存了下来。

所以,开封犹太人被同化在犹太流散史上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其原因历来也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

张倩红教授依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外学者对此问题的论述可以概括为“通婚说”、“隔离说”、“科举制度说”、“宽容说”、“中犹文化相似说”,等等。

[1]109从以上的几种类型来看,“隔离说”、“宽容说”、“中犹文化相似说”都是从开封犹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来分析其被同化的客观原因,是从中国统治者的政策、文化内涵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可能性因素。

而“通婚说”、“科举制度说”我认为这些只能算是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演变过程或者是表现形式,归结为原因有些欠妥。

大多数中国学者都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中国汉儒文化与统治者政策的包容性,认为当时犹太人生活在一个毫无外界压力的环境下,被同化是必然的结果。

对此张倩红教授提出了不同看法,她认为国内外学者充分地肯定其外在环境与外来影响,而恰恰忽略了犹太人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此外云南大学肖宪教授通过对开封犹太人和中国穆斯林发展情况作比较研究发现:与犹太教大体上同时进入中国的伊斯兰教也一样没有受到排斥和歧视,但穆斯林却不仅没有被同化,反而发展为一个大族群。

[2]132所以他也对上述观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导致中国犹太人被同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其社团规模小、人数少、繁衍能力差,因而无力抗拒主流文化的影响,[2]131肖宪教授的观点为研究开封犹太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民国时期中国扶轮社发展初探

民国时期中国扶轮社发展初探

民国时期中国扶轮社发展初探扶轮社是一个面向工商业和专门职业精英人士的国际性联谊团体,在民国时期,它以“社会服务”为宗旨,凭借制度化的社交方式吸引着以中美人士为主的名流俊彦,为中外工商业精英们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民间外交方面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扶轮社积极支助社会慈善和体育事业,对当地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扶轮社(Rotary Club)是由工商业界和专门职业界领袖人士组成的国际性联谊组织,鼓励社员问的职业交流与信息共享,首倡在社会活动中实践“服务精神”,积极支助慈善事业,因而享有国际盛誉。

历经百余年的发展,扶轮社遍布世界各地,与国际狮子会、同济会和国际青商会并称为“国际四大社团”。

民国时期,我国先后有30多个城市和地区组建过扶轮分社,云集了当时众多政界名流和工商精英,广泛地参与地方公益活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网络,颇具美名。

抗日战争之后,受局势影响,扶轮社在华的势力不断萎缩。

新中国成立后,扶轮社逐渐退出中国大陆,而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建立分社,具有相当的社会影响力,常有当地议员定期赴扶轮社发表演讲,争取社员们的支持。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来大陆投资,20世纪90年代,上海、北京先后又成立了扶轮社。

然而,这一闻名于世的百年社团,在近代中国的来龙去脉、发展状况、社会关系,却隐现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至今学界尚无人梳理这段历史。

本文欲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国各地扶轮社的发展历程作初步探讨,以期明晰扶轮社的性质及其发展境遇,填补学界空白,也为深入理解民国时期工商业和专门职业人士的社会生活提供一个断面。

一、国际扶轮社与中国扶轮运动之发轫美国律师保罗·哈里斯(Paul P.Harris)于1905年创立了一个俱乐部,以定期举行聚会联络感情为建社初衷,取社员“轮流”(Rotary)主办聚会之意而定名为“扶轮社”(Rotary Club)。

发起人以“精英社团”的旨趣,将社员的征集对象锁定在工商业界和专门职业界的领袖人物之中,并实行“职业代表制”的征募方法,明确限定社员的职业类属,进一步抬高准入门栏,目的在于把扶轮社构建成为一个互换信息、获取资讯、交流合作的平台,以方便有着共同利益的社会精英们分享信息与资源,拓展社会资本。

犹太人历史

犹太人历史

开封社团同化之谜在犹太民族大离散的历史上,像开封犹太社团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会之中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种看法已从考古发现中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证明。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朝,甚至在周朝就已来到中国,但目前没有确凿的考古发现予以佐证。

犹太人来到中国后散居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如西安、洛阳、敦煌、开封、广州、杭州、宁波、北京、泉州、扬州、宁夏、南京等地均有犹太人定居过的记录或迹象。

不过,直到宋朝,在开封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团。

关于该社团的记录是最为全面和充分的,正因为此,在涉及犹太人在古代中国这一课题时,人们一般选择开封犹太社团作为一个典型。

历经十多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开封犹太社团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在犹太民族大离散的历史上,像开封犹太社团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会之中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因此,开封犹太社团的兴衰,特别是其同化的原因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几百年来引出了无数的争论。

我以为,若将开封犹太社团与同一时期作为犹太人活动中心的欧洲犹太社团作一比较研究,我们便可看出,导致开封犹太社团同化的具体原因虽然很多(与外族通婚,参加科举,改用汉文姓名,习用汉语等等),但其本质性原因实在只有两条:一是开封犹太人始终与客居地的其它民族和宗教集团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开封犹太社团在其存在的最后200年里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

中国历代王朝都在异族人不干预中国内部政治的前提下倡导“中外一体”,对异族采取以和为贵,兼容并蓄的政策。

因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民族纷争,但各民族之间的共处融合一直是民族关系中的主流。

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许多特征,而少数民族也吸收了汉族的许多特征,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犹太人一来到中国,中国的统治者就对他们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以后历朝统治者也都遵循这一政策。

开封犹太人后裔探秘

开封犹太人后裔探秘

开封犹太人后裔探秘作者:郭红敏来源:《新天地》2013年第07期以色列总理访华时曾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二战期间上海帮助犹太人提供了避难场所。

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

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

一些名人希望以博物馆的形式重建开封的犹太会堂,可以让游客体验当地犹太人后裔的生活,以此促进旅游业。

博物馆内犹太藏品多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有一个“古代开封犹太历史文化馆”。

里边陈列的照片、示意图、仿制器物以及与古犹太人有关的专著、文章及刊物等,展示了开封古犹太人的历史文化。

景区讲解员王倩说,宋朝时候,开封就出现了外国的商人和移民,其中一批为数较多,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

这批人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

而据开封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徐伯勇考证,古代犹太人在定居开封的鼎盛时期,人口曾经达到500家,四千多人。

现存开封博物馆“古代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展室的重修清真寺碑,是犹太人定居开封最有力的佐证。

从这通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碑文可知,开封犹太人至少自北宋年间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展室里陈列的除了重修清真寺碑外,还有尊崇道经寺记碑和祠堂述古记碑两通石碑。

这是开封犹太人修建的一座清真寺中的三块石碑。

碑文内容不但记录了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遗存,还包含有中国古代犹太人当时的政治地位、社会职业和生活情况等方面的记录。

中国为何没有犹太人在开封,66岁的张兴旺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犹太后裔,他的相貌不同寻常:浓密的大胡子,鹰钩鼻,眼窝略陷,他曾担任开封市政协委员,家里到处是和犹太人有关的东西,墙上挂着他和以色列驻华大使的合影,客厅悬挂着以色列哭墙的大幅照片。

据张兴旺介绍,过去他们这些犹太人后裔的户口簿上写的是“犹太族”。

后来人口普查时,工作人员让他们在汉族或者回族之间选择。

1987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开封市共居住有犹太人后裔159人。

在开封犹太人的七姓八家中,张姓和李姓只与回族通婚,而其他六家则与汉族通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华犹太人状况简述_徐新 (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华犹太人状况简述_徐新 (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华犹太人状况简述徐 新 近现代犹太民族在华散居史始于中国的门户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的19世纪后半叶。

在不到100年时间,有大约4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先后来到中国,其中有的是为了经商,有的则是来避难。

上海、香港、天津、哈尔滨相继成为来华犹太人寄居生活的主要城市。

祖籍巴格达和孟买的犹太人于19世纪50年代率先来到上海经商,到20世纪初这批犹太人已在上海建立起了一个颇具规模、富有富足的犹太社区。

原籍俄国和其他东欧国家的犹太人由于那里出现的迫害和革命,于20世纪初来到哈尔演、天津等地谋生。

其人数增长迅速,到1920年仅在哈尔滨一地生活的犹太人便在12000人以上,使哈尔滨一举成为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人寄居地。

二次大战期间,由于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约有2万犹太人来到上海避难,造成了历史上犹太人来华的最大一次浪潮。

尽管在二战结束和现代以色列国成立后绝大部分在华的犹太人已先后离去,但是到50年代中期仍有近千名犹太人滞留在我国境内。

这些犹太人的基本状况如何是目前研究犹太人在华散居史学者关心的一个课题。

笔者在近年对犹太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特别是1998年访美时在胡佛研究中心档案馆见到一批涉及当时(1955—1959年)生活在上海、天津、哈尔滨犹太人的资料。

这些资料丰富了我们对犹太人在中国基本状况的了解,现根据这批资料及其他相关材料对50年代后期我国境内犹太人的情况作一勾勒。

基本状况 50年代对于在华犹太人而言无疑是一个特殊时期。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如其说是犹太人在华生活的继续,不如说是犹太人在华生活的止息更为贴切,因为对于多数在华的犹太人来说,等待获得或希望拿到去其他国家,特别是有亲友生活国家的签证已成为他们的最主要目标。

因此,在50年代最初的几年中,每年均有千余名犹太人在获得签证后离去。

到了50年代中期,在华的犹太人总数已不足1000人。

资料表明,1955年至1959年期间,离开人数的比例每年都在25%以上。

犹太人与中国

犹太人与中国

犹太人与中国【摘要】:全文分前言和六章及后记,文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资料来源。

在前言部分,作者主要介绍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从理论上概述了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及其学术价值。

在第一章(引论)里,作者对古代来华犹太人和开封犹太社团作了一个简要的考察,为转入正题——研究1840年后来华犹太人及中犹关系提供了历史背景和基础。

考察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古代犹太人来华时间及在华聚居地;开封犹太人来自何方;开封犹太社团的兴盛及其逐渐儒化;开封犹太社团的衰落和开封犹太人的同化;导致开封犹太社团同化的本质性原因。

第二章开始研究1840年后来华犹太人,首先探讨他们为什么及怎样来华,他们来华后各地犹太社团(聚居地)的形成。

作者将1840年后犹太人来华的历程分为三次高潮,即19世纪下半叶塞法迪犹商来华经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犹太人来华谋生,及20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欧洲犹太难民来华避难。

塞法迪犹商集团在香港上海的兴起促进了港、沪两地犹太社团的形成,俄国犹太人为逃避反犹恶潮来华谋生导致了哈尔滨、天津两地犹太社团及东北、内蒙、华北若干犹太人聚居地的形成。

作者对从纳粹统治下的欧洲亡命来华的犹太难民这一特殊群体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着重考察了以下几个问题:犹太难民避居上海的远因近因;犹太难民来上海的路线、时间、人数和安置情况;纳粹试图屠杀上海犹太人的“梅辛格计划”和日本占领军强制犹太难民迁入的“无国籍难民隔离区”;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各方面状况;犹太难民能够在上海幸存下来的原因。

第三章对上海犹太社团进行了专题研究,因为上海犹太社团由塞法迪犹太人、俄国犹太人和欧洲犹太难民三部分组成,是中国境内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犹太社团,通过对该社团的剖析可找到诸多共性因素。

从经济角度主要考察了上海犹商集团,分七个方面: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经营、金融业、工业、运输仓储和公用事业、商业和娱乐业、对上海的影响及对全中国的辐射作用。

政治方面主要研究上海犹太人中的锡安主义运动及上海犹太人与中国政治的关系,关于上海犹太人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的内容则放入第四章进行研究。

一个犹太民族支流在东方的背影——小议开封犹太人同化问题

一个犹太民族支流在东方的背影——小议开封犹太人同化问题

犹 太民族被称作是“ 唯一纵贯 5 0 0 0年 、 散居五 大洲的世 界性 民族 , 它有着极强 的凝聚力与生命 力。在它长达 2 0 0 0多 年 的流散生涯 中,遭受到了任何 民族都难以相 比的灾难与痛 苦, 但在多数情况下 , 都 能以其极为独特的“ 犹太精神 ” 维系着 民族 团体的生存 与发展 , 被异族完全 同化 的先例甚少。 通过对 有关资料 的学习并参考相关学者 的研究成果 ,关于开封犹太 人被 同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 儒家文化及科莓; 制的诱惑 : 这是一个潜 移默化 的渐进 的同化过程 ,开封犹太人对儒 进 程 。 家文化的吸收首先是体 现在他们在用儒家文化来诠 释犹太教 5 . 与外界的完全隔绝 : 教义, 最 明显 的便 是他们运用儒家思想 中的“ 天” 来称 呼 自己 1 7世纪 以前 , 开封犹 太社 团尚且 与海外犹太人保持着一 所 崇拜 的雅 赫维 ,在 l 存在 记载开 封犹太人 的碑 文 中都 以 定 的联系 , 之后清朝实行 闭关锁 国的外交政策 , 地处 中原 的开 “ 天” 、 “ 上天” 、 “ 真天 ” 、 “ 重天” 、 “ 敬天 ” 、 “ 告天” 、 “ 天命 ” 来 称呼 封便与外界完全 隔绝 。 自从他们历经波折来 到中国, 所使用 的 万物之主。 语言也随之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在 当时 自诩为万盛之邦的 中 其次 , 用儒 家的经典 来解 释一 赐乐 业教教 义。 通过 对儒 国, 士大夫阶层很少会去学习希伯 来语 。于是经文的解释就落 家经典广泛深人 的研究 , 他们 发现 了一个与犹太教并不 同的、 在 了一同移来的拉 比们身上。 随着他们的衰老病死, 经过若干 有高度组织的伦理制度 犹太儒生意识到犹太教与儒教相似 , 代人之后 , 能抗拒科举 的诱惑而潜心 于希伯 莱文经文研究的 因此 , 为他们 的儒化合 性找 到了一条理论根据。 年青知识分 子越来越少 。 这直接导致 , 一赐乐业教的最后一位 最后 , 从犹太清真{ 的结构 、 布局 、 风格 , 特别是 寺内设置 拉 比( 掌教 ) 于1 9世纪初去世后 , 专职掌教无人 接掌 , 而又无 等方面也明显地体现 了希伯莱文化与儒 家文化 的交融 。 外来的拉 比, 宗教仪式也 因此无法举行 , 开封犹太人的宗教观 2 . 与客居地 民族通婚 : 念也渐趋薄弱直至消失 。 根据犹太法律 , 犹太教徒 实行 “ 族 内婚 制” , 不得 与外族通 通过上 面五点 的分析 , 笔者认为 , 对 于开封犹太人—这群 婚。 谈到犹太人的婚俗就不得不提及收继婚 这一概念 , 收继婚 散居于古老 的中原 大地 的犹太民族的一个细小 的支 流来说 , ( 即摩西律法 中的利未女 I } L e v i r a t e )的概念最早 出现 于元代史 导致他们最终湮没 于历史潮 流中的实质原 因主要有 两条 : 一 书 中。从明末清初记载 砰封犹太人七 姓的《 登记册》 中可 以看 是开封犹太人在历史的任何时期都始终与客居地的 民族享有 出, 开封犹太人社团 中至少有 4 0个家庭娶 了非 犹太人妇女 为 平等的权利 , 他们 的宗教也未被取缔。 妻 。著名学者张绥先生 调查后 写道 : “ 在 开封犹太后裔 的五 结语: 十五户中 , 男性都娶汉 女性 , 女性都嫁汉族的男性。 ” 婚姻所 开封犹太人作为犹太史上 的一个 让人瞩 目的特 殊群体 , 带来 的非犹太人血缘 、 压l 想观念 、 风俗 习惯逐渐侵蚀改变着开 经历了从定居到 民族同化 的过程 ,虽然开封犹太人作 为一个 封 犹太 人原 有 的特 性 , : 至最 后 的 同化 。 民族 , 他们的犹太教作为一种宗教已不存在 , 但是我们不能忽 3 . 统治政策的宽容 : 视历史上他们为推动 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所作 出的贡献。虽 然 与流散西方 的犹太人所面临的激烈 的宗教 冲突 和宗教迫 在开封犹太人问题上还有许多学术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 害不同 的, 在信奉 “ 泱泱大 国, 万 民归服 , 万邦来朝” 的大一统 究 ,但相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 真相呈 的治世准则 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眼中,流人 中国的犹太人和周 现在世人面前 ! 边 的其他少数 民族本质一 t - 没什么区别 ,因此 中国统治者对开 参 考文 献 封犹太人历来是 比较宽容的 , 不仅允许 他们 “ 遵守祖风 ” “ 留遗 [ 1 】 江文汉 , 《 中国古代基督教及 开封犹太人》 , 知识 出版社 1 98 2 汴梁 ” , 而且且可 以入朝: 旬官。 4 . 开封城的渐趋衰落及天灾人祸 : [ 2 】 潘光旦, 《 中国境 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 问题》 , 北京大学 开封在战国时即是魏国的都城 , 工商业较繁盛。 隋朝时开 出版社 , 1 9 8 3 凿 大运河使得开封成为: 方漕运 的枢纽 ,逐渐发展为工商业 [ 3 ] 顾晓鸣 , 《 犹太一 充满“ 悖论” 的文化》 , 1 9 9 0 和水陆交通 中心 , 是北方仅次于长安 、 洛 阳的第三大城市 。五 [ 4 ] 塞西尔・ 罗斯著 , 黄福武、 王丽丽等译 , 《 简 明犹太民族 代时 , 又成 为后梁 、 后晋 后汉 、 后周的都城 。 北宋建立后 , 开封 史》 , 山东大 学出版社 , 1 9 9 7 作为全 国的政治中心 , 工商业也受其影 响发展起来 , 变得非常 作者简 介 - 张韶东( 1 9 0 7 , 1 —— ) , 河南驻马店人 , 东北师 繁荣 , 城市人 口急剧增机 , 范大学世界古典文 明史研 究所 2 0 1 1级硕 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在漫长的历史行程 中, 开封的天灾人祸不断。1 6 4 2 年, 为 向 : 古埃 及 学 。 抵御李 自成农 民起义军 的围攻 , 开封守将下令掘开黄河大堤。 据史料记载 : “ 汴没 于水 汴没而寺 因以废 , 寺废而经亦荡于洪 波巨流之中。教众获北渡者 , 仅二百余家 , 流离河朔 。残 喘哺

浅论中国犹太人的汉化

浅论中国犹太人的汉化

浅谈中国犹太人的汉化秦宇历史系本科一班摘要:犹太人是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之一,因为犹太教使他们成为世界上最坚强最具有凝聚力的民族。

以至于无论他们过着这样飘零的日子,无论时间过去一百年还是一千年,也无论他们流浪到任何地方,他们都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但是来到中国的犹太人却被例外,被同化了。

其原因是值得我们来探究的。

我个人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从务实的立场出发,在犹太知识分子的带动下,自愿模仿汉人的生活习惯,吸取儒家又化的伦理推则,以求得适应新的环境,保持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得到的这片“乐土”。

同时博大宽广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政府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

关键词:犹太教科举考试通婚排尤犹太人与犹太教犹太人是一个坚强的民族,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可比拟的独立性。

犹太人虽然有5000 年的历史, 但却经历了2000 年流离失所、浪迹天涯的苦难岁月,而且几经屠戮, 宛如穿行在一条炼狱之路上。

在犹太人复杂的历史中,总共有三次大流散: 第一次是公元前586 年, 巴比伦灭犹太王国,毁第一圣殿, 犹太人沦为“巴比伦之囚”; 第二次是公元前332年, 希腊马其顿王攻占耶路撒冷, 犹太人从此逐渐疏散到南欧,北非和中亚等地区; 第三次是公元前63 年和公元135 年, 犹太人两次大起义, 被罗马帝国血腥镇压, 大批犹太人作为奴隶被带到罗马, 犹太人主体离开迦南。

正是这三次大流散, 造成了今天的犹太人流浪漂泊、散居世界各地。

几千年的漂泊没有使犹太人湮灭,无数次的屠杀也没有使犹太人消失。

他们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来自何方? 来自他们的民族宗教——犹太教。

犹太教起于亚伯拉罕,亚伯拉罕又被后人追认为犹太族第一人。

亚伯拉罕尊亚卫为惟一的神。

从亚伯拉罕到以撒、雅各、约瑟,族权的承传与神权的传递统一于族长。

公元前13世纪,在埃及逐渐强大的古犹太人,在政治、降济、思想意识上与古埃及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古埃及人对古犹太人采取种族灭绝的政策,“以色列入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5]在这危难之际,古犹太人种族意识增强,在本族英雄摩西的带领下,历尽磨难从埃及回归迦南。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社团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社团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社团作者:张倩红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6年第3期犹太人与中国人的交往源远流长。

据早期的拉比文献、《塔木德》文献及罗马文献记载,犹太人既是中国丝绸的加工商又是经销商。

古代时期,开封犹太社团的存在成为犹太人与中国人深层次交往的明证,也为中犹文化交流谱写了回荡千年的佳话。

利玛窦的意外“发现”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6月24日,来自开封的举人艾田在北京慕名造访了颇具盛名的传教士利玛窦神父,这次普通的拜访在中国开封犹太人的历史上掀开了不同寻常的一页。

利玛窦是最早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之一。

他不仅精通中国文化,而且学识渊博、乐于交游,深得中国儒士的信赖,鸿儒硕学、巨卿名流登门求见者络绎不绝。

会面之初,无论是艾田还是利玛窦都互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

艾田虽然读过一些有关这位神父及其教友们的书面资料,但只知道对方除了主以外不敬任何别的神。

一走进利玛窦的住宅,艾田就非常高兴地说,他与神父大人属于同一宗教信仰者。

这一天恰逢浸礼节圣日,利玛窦把艾田带进教堂,当他看到了祭坛上的圣母和婴儿耶稣以及圣徒约翰的画像时,艾田“坚信这是利百加及其儿子雅各、以扫的画像,于是便鞠身向画像行礼”。

利玛窦起初误认为艾田是属于中国的基督教聂斯托里教派(即景教),但随着交谈的深入,他了解到艾田很熟悉旧约的历史,知道以扫、雅各为其祖先,并自称是“一赐乐业教”人(“一赐乐业”为古代开封犹太人对希伯来文Yisrae即以色列的音译),而且“他的整个外貌、鼻、眼和脸型一点也不像中国人”。

由此,利玛窦神父已初步判断艾田并非一般的基督教徒,而是在此之前从未想到过的中国犹太人。

利玛窦神父把中国开封犹太社团存在的消息及有关资料报告传给梵蒂冈之后,立刻引起了西方社会的极大兴趣,被舆论界称为“耶稣会士的一大发现”。

从此,许多耶稣会士来开封访问调查。

耶稣会士之所以对中国开封犹太人问题如此感兴趣,其主要意图有三:第一,争取开封犹太人改宗,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张倩红一北宋时期,一部分犹太人随着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东京(今河南开封)。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稳定之后,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土市子街东南(今开封市东司门十字街一带)建立了一座规模巨大、金璧辉煌,有“梁园胜境”之称的犹太会堂,①标志着开封犹太社团已经形成。

开封犹太人信仰“一赐东业教”(即Israel译音),保持独特的宗教礼仪和社会习俗,但宰杀动物时,“惟谨守挑筋遗规,虽血缕肉线,必将尽焉。

清真之旨,远过于回教”,②故又名“挑筋教”。

从宋、元、明到清乾、嘉年间,开封犹太人与汉、回等民族和睦相处,甘苦与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在丝绸业、金银锻造业、商业、医药等领域做出了很多成绩。

从12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的700多年是开封犹太人兴盛发展时期,教众最多时达73姓,500余家,约4000-5000人。

然而,17世纪中叶以后,在犹太社团繁荣昌盛的背后,却出现了种种由盛转衰的明显迹象,例如:自康熙27年(公元1688年以后),开封犹太人已很少郑重地修葺清真寺;嘉、道年间,清真寺已墙垣剥蚀,破旧不堪,最后一位掌教去世后,无人继位,在外国传教士的重金收买下,某些族人试图出卖希伯来文经卷;1850年,“伦敦犹太人布道会”派出两位中国信徒邱天生和蒋荣基在开封考察时发现,这里的犹太人都不识希伯来文,已50多年没有拉比(开封犹太人称掌教),完全丧失了对救世主弥赛亚的期望;③1866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访问开封,见会堂已彻底毁坏,犹太遗民仅余三、四百人。

他呼吁重建清真寺,否则就“无法挽回他们免遭消亡之灾”;④1867年,一位英国国教的主教访问开封后也作了如下报道:“他们完全失去了他们的宗教,与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从相貌、衣著、习惯和宗教方面来看,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⑤。

加拿大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怀特(W.C.White)也指出,在19世纪中叶,“无论从宗教意义或作为一个社团来说,(开封)犹太人已不复存在”;⑥1912年,怀特利用犹太族人赵允中等企图将弘治二年(1489年)的《重建清真寺记》碑和正德七年(1512年)的《尊崇道经寺记》碑以及其他一些十分珍贵的犹太人遗物运往国外;1914年,怀特以中华圣公会的名义,把一赐乐业教清真寺的旧址买去,至此,开封犹太社团完全消失,犹太人完全同化于汉、回⑦等民族之中。

拉帮结派-中国当代六大主流商帮的典型“商性”

拉帮结派-中国当代六大主流商帮的典型“商性”

中国当代六大主流商帮的典型商性商帮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怎么评估?谁去评估?商帮的价值何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终是一块空白,一人为个,二人为双,三人为众,四人为帮,但是“帮”比“个”总体的力量是大无穷大的。

帮就是群伙,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而奔波于生意场的当今商人在他们骨子里的商性究竟占了多少分去进行帮人的意识和商德呢?所以,从晋商、徽商、粤商到今天的天下第一商帮——浙商,他们在社会政治大背板下历经的波澜壮阔、风口浪尖、生生死死、过眼云烟,其生命力、影响力均有极限。

难见到几个百年、千年鲜明的商帮文化被传承和受尊崇。

我们对商帮要有所知、有所用、有所敬。

因为任何一个商人的经商经历,他的买卖可以无国界,但他的商人习性无不受到其成长区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商人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但是在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中都“重农抑商”,使中国商人阶层只能在“夹缝”中产生,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形成传统的十大商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徽州商帮、宁波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山西商帮、温州商帮、北京商帮、上海商帮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无严格意义上的商人。

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京派、海派及港派等三大商业流派,就大陆而言又以大区域分为江浙商人、岭南商人、北方商人等三个大流派。

●北京商帮●北京商人是从传统商人、政府官员中脱胎出来的。

经商方式多表现为权力的转移,市场不大,生意场面却最多,热衷于做大买卖。

“北京人侃主义,广东人谈生意”。

北京人对政治的热情没有职业之分,常用政治眼光去分析评价一切,于是就有了重门第、重背景、重身份的传统。

要问什么事情能干,广东人是除了不能干的全都去干,上海人是能干的抓紧干,北京人是能干的还要看一看。

这使政治意识成为北京人的负面影响,导致市场意识淡薄和迟钝。

北京人是中国人中最幽默的一群,也是爱侃大山的一群,总觉得生意是侃出来的。

老板聚会,上海人你谦我让、斯文备至,而北京人争先恐后、高谈阔论,语惊四座。

犹太人和中国关系大事纪要

犹太人和中国关系大事纪要

作者: 高博
出版物刊名: 国际研究参考
页码: 12-14页
主题词: 弘治年间;政治生活;对外开放政策;沙米尔;中东局势;黄华;伊兹;以色列总理;台湾国民党;阿以冲突
摘要:<正> 一、新中国成立前(一)大约在宋朝时期,有一批犹太人经印度移居我国河南省的开封。

大约在明朝弘治年间,又有一些犹太人从西亚经丝绸之路迁入开封。

这些定居开封的犹太人,由于同中国人通婚并参与中国政治生活,逐渐与汉族及回族融合。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批东方犹太人及俄国犹太人到上海定居。

1920年4月20日,孙中山在上海致函上海犹太人社团领导人伊兹拉,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表示同情。

信中称, '余愿就这项当代最伟大的行动之一,向阁下致同情之忱。

所有爱好民主的人士,对。

精明的犹太人,曾经在哈尔滨打起了建国梦,最终梦破

精明的犹太人,曾经在哈尔滨打起了建国梦,最终梦破

精明的犹太⼈,曾经在哈尔滨打起了建国梦,最终梦破犹太⼈是⼀个信奉犹太教的民族,由于教义和⽂化的原因,⼀直不受欧洲⼈待见。

公元⼀世纪,耶路撒冷被罗马攻破后,犹太⼈辗转飘零到世界各地,千百年来,历代犹太⼈⼀直不忘记他们的复国计划。

上世纪初左右,⼀群犹太⼈来到了中国,开始了他们在哈尔滨的建国梦。

上世纪初的哈尔滨开埠时的哈尔滨⼗九世纪末,⽇俄为了称霸远东,对中国东北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1904年,⽇本采取了后来与偷袭珍珠岛同样的战术,对俄国在旅顺的舰队,发起了突然攻击。

尽管俄军⼈数远超⽇军,但是后来在⽇军的进攻下是节节败退。

最后,⼏⼗万军队撤出,波罗的海舰队⼏乎被⽇军全歼。

⾄此,俄国⼀败涂地,哈尔滨也成了⽇本的势⼒范围。

被⽇军击沉的俄军巡洋舰哈尔滨的犹太⼈来⾃何处同样在⼗九世纪后半叶,由于对犹太⼈的歧视和偏见,再加上犹太⼈⾰命反对沙皇,遭到了沙皇的迫害、枪杀和镇压。

沙皇尼古拉⼆世即位后,1905年,发⽣了屠杀犹太⼈事件,很多犹太⼈纷纷逃离俄国。

沙皇尼古拉⼆世⾄上世纪⼆⼗年代,流亡到哈尔滨的犹太⼈,达到了两万多⼈。

他们中有很多⾦融、⼯商、医⽣、⽂化等⽅⾯的犹太⼈精英,让这些经历诸多创伤的犹太⼈,在遥远的东⽅,找到了⼀个相对宁静的落脚之地。

犹太⼈的成就和富有引起了⽇本的垂涎犹太⼈凭借他们民族本⾝的聪明与经济头脑,推动了哈尔滨的建设发展,哈尔滨也从松花江边的⼀个⼩渔村,在短短⼏⼗年内,变成了与北平、天津、上海媲美的⼤城市。

犹太⼈也参与奠定了哈尔滨近代⼯业的基础、开创了哈尔滨的商业贸易。

建了很多诸如煤矿公司、商号、电影院、照相馆、医院、报社等,以及很多欧式洋房⾼楼。

上世纪哈尔滨但⽇军进城后,犹太⼈就成了他们眼中的肥⾁,很快他们就“接收“了很多犹太商号,住宅和洋楼也被强占。

正当犹太⼈担⼼⾃⼰和同胞们⼜将遭受⼀场浩劫时,准备逃离哈尔滨时,突然,事情有了转变,⽇本⼈从魔⿁变为了天使,对他们好起来了。

⽇本⼈打的算盘旧“满洲”地图东北有⼴袤、肥沃的⼟地,丰富的各种矿藏,⽇本当年发动⽇俄战争,为的就是这块⼟地。

中国大陆的新犹太社团

中国大陆的新犹太社团

改革开放以后,犹太人再次掀起了移居中国的高潮,特别是1992年中以两国建交,更加促进了犹太社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每年来大陆访问、经商、旅游、投资、学习和生活的犹太人达万人次,其中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居住。

中国大陆的犹太居民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总人数在4000左右,这主要指在中国居住相当长的期限,尤其是在中国工作的犹太人。

当前中国大陆主要犹太社团宗教活动情况如下:1. 北京犹太社团北京犹太社团成立于1995年,认同于改革派的“世界进步犹太教联盟”。

该社团每周定期举行守安息日活动并庆祝其他宗教节日,没有自己的犹太会堂,不能提供犹太“可食”食品。

该社团使用重建派的祈祷书。

据1998年的统计,它拥有200名左右的成员,主要来自美国,分属各种教派,估计目前的成员数已不止这些。

2001年,来自香港哈巴德中心的拉比西蒙和蒂尼·弗伦利克夫妇创立了北京哈巴德运动,改变了当地犹太社团的内部结构和宗教状况。

该运动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和社会计划,包括为儿童与成人开设课程、建立希伯来语学校、严格监督可食食品、加强宗教咨询以及提供犹太节日服务等等。

北京哈巴德运动积极发展犹太教育,成立了阿哈维特·伊扎克宗教学校,为5~12岁的犹太人提供完全符合传统的犹太教育。

此外还建立了北京也是华北惟一一家全日制犹太学佼,即伽利略国际学校,主要提供从学前到中学阶段的教育。

为直接敦促成员遵守戒律,2007年该派还开设蒂尼犹太餐厅,是北京第一家也是目前仅有的一家犹太可食餐厅。

北京哈巴德运动的强大竞争力使许多原来附属于改革派的犹太人归入正统派。

2003年犹太新年的庆祝活动就一分为三:非正统犹太社团的活动有大约100人参加,哈巴德派活动的参加者有150人左右,还有大约130名左右的世俗以色列人参加了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晚宴。

尽管在许多时候,为了整个北京犹太社团的团结而共同欢庆一些重要节日,但北京犹太社团与哈巴德运动由于一些信仰和实践方面的不同而难以真正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后,犹太人再次掀起了移居中国的高潮,特别是1992年中以两国建交,更加促进了犹太社团在中国大陆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每年来大陆访问、经商、旅游、投资、学习和生活的犹太人达万人次,其中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居住。

中国大陆的犹太居民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总人数在4000左右,这主要指在中国居住相当长的期限,尤其是在中国工作的犹太人。

当前中国大陆主要犹太社团宗教活动情况如下:
1. 北京犹太社团
北京犹太社团成立于1995年,认同于改革派的“世界进步犹太教联盟”。

该社团每周定期举行守安息日活动并庆祝其他宗教节日,没有自己的犹太会堂,不能提供犹太“可食”食品。

该社团使用重建派的祈祷书。

据1998年的统计,它拥有200名左右的成员,主要来自美国,分属各种教派,估计目前的成员数已不止这些。

2001年,来自香港哈巴德中心的拉比西蒙和蒂尼·弗伦利克夫妇创立了北京哈巴德运动,改变了当地犹太社团的内部结构和宗教状况。

该运动制定了一系列的宗教和社会计划,包括为儿童与成人开设课程、建立希伯来语学校、严格监督可食食品、加强宗教咨询以及提供犹太节日服务等等。

北京哈巴德运动积极发展犹太教育,成立了阿哈维特·伊扎克宗教学校,为5~12岁的犹太人提供完全符合传统的犹太教育。

此外还建立了北京也是华北惟一一家全日制犹太学佼,即伽利略国际学校,主要提供从学前到中学阶段的教育。

为直接敦促成员遵守戒律,2007年该派还开设蒂尼犹太餐厅,是北京第一家也是目前仅有的一家犹太可食餐厅。

北京哈巴德运动的强大竞争力使许多原来附属于改革派的犹太人归入正统派。

2003年犹太新年的庆祝活动就一分为三:非正统犹太社团的活动有大约100人参加,哈巴德派活动的参加者有150人左右,还有大约130名左右的世俗以色列人参加了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举行的晚宴。

尽管在许多时候,为了整个北京犹太社团的团结而共同欢庆一些重要节日,但北京犹太社团与哈巴德运动由于一些信仰和实践方面的不同而难以真正合作。

2. 上海犹太社团
上海犹太社团中心成立于1996年,聘请了一位正统犹太教拉比到上海主持日常的宗教活动,这是犹太教在上海重新出现的重要标志。

成立时有200多名成员,现在已超过500人。

上海哈巴德运动主要为浦东地区的犹太定居者和商人服务。

该运动建立了一所希伯来语学校,为犹太儿童提供正统的犹太教育。

此外还开办了上海国际犹太学校,按不同年龄段开设不同的课程。

为强化上海犹太人的宗教知识,还专门有一个犹太图书馆以供学习所用。

3. 深广犹太社团
深圳、广州犹太社团是在香港哈巴德社团直接指导下建立的。

广州哈巴德运动建于2003年,主要为广州的犹太定居者和犹太商人服务,该社团开设有儿童周日早课,讲授《托拉》、戒律及节日等内容。

另外还有每日托拉班、一对一授课等等。

建于2006年的深圳犹太社团主要面向在深圳经商的犹太人士,每周三开设《托拉》课,还有为1~3岁儿童服务的日间托儿所。

另外,深广犹太社团都为其成员提供犹太可食食品。

4. 其他犹太社团
位于浙江义乌的犹太社团是中国哈巴德运动的最新分支,成立于2008年,同样是由香港哈巴德运动所建。

尽管成立时间不长,但它在哈巴德运动的指导下建立了为信徒提供可食食品的餐厅。

可以预见,随着来华犹太人的不断增多,犹太社团将会在中国更多的地方建立,犹太教在中国的未来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纵观整个中国犹太人散居史,不难发现一些十分有趣又值得深思的现象:在犹太人来华时机选择上,大多是中国高度发展或对外开放的时期:古代中国开封犹太人在宋朝的来华、近代鸦片战争中国开国后犹太人的来华以及最近中国改革开放对犹太人的吸引就是明证;另
外从犹太人在华分布地点看,绝大多数都是在引领中国发展潮流的大都市:古代的开封,近代的上海、香港、哈尔滨、天津等,以及最近犹太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复兴同样可以佐证。

凡此种种之现象,绝不能归于偶然,而是犹太人对世界大势和经济发展的极度敏感和超前判断的一种反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