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泥条》教案
第12课盘泥条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12课盘泥条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学会运用盘泥条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内容本课以“盘泥条”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盘泥条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
学生将学习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如揉、搓、盘、粘等,并运用这些技巧创作出简单的泥塑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盘泥条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盘泥条相关图片、视频、实物等。
2. 学具:泥巴、工具刀、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视频等引入盘泥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技巧,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盘泥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第12课盘泥条内容:盘泥条的起源与发展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自己的泥塑作品作业设计1. 必做题:创作一幅盘泥条作品,要求运用本课所学的技巧。
2. 选做题:收集关于盘泥条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盘泥条的基本技巧,还对我国民间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实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泥塑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盘泥条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作品。
《盘泥条》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第12课课题:《盘泥条》课时:40分钟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一)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三至五年级为第二学段,“造型.表现”明确学生掌握美术相关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围绕题材,提炼主题,采用平面、立体或动态等多种表现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
指出通过学习感受中外美术的魅力,表达自己的想法,装点我们的生活,学做传统工艺品,融入跨学科学习。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湘教版教材中的第十二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
盘泥条是陶艺的一种基本制作方法,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进行陶器的立体制作,在活动中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丰富陶艺的造型手段,同时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本课分为“学习活动一”和“学习活动二”两个课时,材料及相关制作技术差异不大,实质上是同一个制作原理。
“学习活动一”的内容是学习将泥巴搓成泥条,用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器皿,旨在让学生掌握陶艺盘筑方法的基本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能自主制作富有生活气息的物品;学习活动二是用泥条盘筑有趣的动物形象。
在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视创意,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三)学情分析本课对于第二学段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较易掌握,学生有一定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针对学生爱玩泥、爱动手的特点进行欣赏、感知、体验创作活动,预计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儿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创造的成就感。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掌握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进行陶艺创作。
(二)在学习活动中,提高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意识。
(三)体会玩陶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习工匠师敬业、专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盘泥条1》,选自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实践,了解并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盘泥条的揉捏技巧。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作品的整体美观。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泥条、泥板、示范作品、课件等。
2. 学生准备:泥条、泥板、剪刀、牙签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盘泥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盘泥条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盘泥条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学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美术教案-盘泥条1-湘美版2. 正文: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盘泥条作品。
2. 家长协助拍摄学生制作过程的照片,并上传至班级群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实践,让学生了解了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盘泥条美术教案

盘泥条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盘泥条的材料和工具;2.学习盘泥条的基本造型方法;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盘泥条的材料和工具介绍;2.盘泥条的基本造型方法;3.盘泥条的创意应用。
三、教学过程1. 盘泥条的材料和工具介绍盘泥条是一种常见的美术材料,它主要由淀粉、食用色素和水等原材料制成。
盘泥条的工具主要有手指、刀子、剪刀、模具等。
2. 盘泥条的基本造型方法盘泥条的基本造型方法有以下几种:(1)揉捏法将盘泥条揉成球状,然后用手指或工具在球状盘泥条上揉捏出所需的形状。
(2)拉伸法将盘泥条拉成细长的条状,然后用手指或工具在条状盘泥条上拉伸出所需的形状。
(3)压模法将盘泥条放在模具上,用手指或工具轻轻压模,即可得到所需的形状。
3. 盘泥条的创意应用盘泥条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如花、草、小动物、食品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发挥盘泥条的特点,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盘泥条的基本造型方法;2.盘泥条的创意应用。
2. 教学难点1.如何发挥盘泥条的特点,制作出具有创意的作品;2.如何在制作过程中保持盘泥条的柔软度和可塑性。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2.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3.学生对盘泥条的材料和工具的掌握程度;4.学生对盘泥条的基本造型方法和创意应用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盘泥条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美术材料,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美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和创意应用非常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作品。
但是,有些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容易让盘泥条变硬,影响了作品的质量。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讲解盘泥条的柔软度和可塑性的保持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盘泥条的制作技巧。
《盘泥条》教案

《盘泥条》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进行陶艺创作。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生活器皿。
教学难点:怎样让同学们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具有个性。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泥料、制作工具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陶艺文化,欣赏陶艺图片。
了解陶器制作的基本方法。
二、作品欣赏,导出课题1、欣赏盘泥条的陶艺作品,感受盘泥条的独特魅力。
教师出示盘泥条的作品,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泥条盘筑的陶艺作品与以往的陶艺作品有什么不同感觉?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2、教师小结:这个质朴、有趣的陶艺作品是以泥条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的。
3、呈现课题。
三、方法探究、掌握技法1、搓泥条比赛激趣:(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会搓泥条?谁能搓出粗细均匀、长长的泥条?(2)请几名同学上讲台来尝试,一分钟内看谁按要求搓的泥条又长又均匀。
(3)集体评议(4)泥条搓的好的同学在集体中介绍自己的经验。
(5)师生小结方法,并强调搓泥条要领。
2、师生共同探讨盘泥条作品的制作方法。
盘泥条先做一块圆形泥板,在泥板边缘涂一圈泥浆,将第一根泥条黏合在底板上;第二根泥条的前端与第一根尾端黏合后,继续盘筑,每盘筑一圈后,可用手指压合已盘筑的泥条,使之粘连牢固,达到一定高度后拍打成型。
接下来可用泥条或泥片贴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装饰美化,可以用牙签等工具直接刻画或几种手法综合运用。
四、教师示范1、播放制作视频2、现场装饰五、学生制作、教师指导1、泥条盘筑作品欣赏,启发思路。
2、提出作业要求:用泥条盘筑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器皿。
3、学生构思并制作。
学生可以先构思,再制作,也可以依据制作实践过程中的顿生灵感来创作。
六、作品展示、交流评析学生个体自由交流,互说感受。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盘泥条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盘泥条︳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盘泥条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材料的运用和表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盘泥条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难点:如何运用泥条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作品,泥条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技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泥条的制作方法。
2. 示范法:通过示范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泥条的制作过程。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泥条的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以图片或实物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新授:讲解盘泥条的基本技巧,泥条的制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 示范:示范泥条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泥条的制作方法。
4. 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泥条的实践操作,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5. 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6. 总结: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泥条的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具:泥土、水、泥条工具、示范作品。
2. 学具:泥土、水、泥条工具。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讲解、示范、实践、评价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盘泥条的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条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同时,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可以尝试用泥土制作其他形状的作品,如泥球、泥饼等,进一步巩固泥条的制作技巧。
三年级上册美术《盘泥条》教案

三年级美术《盘泥条》教案教学目标:1、彩泥代替陶泥,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2、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彩泥造型技能和简单的例题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意识。
3、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泥条盘筑的方法和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制作出新颖独特的泥塑作品。
教学准备:橡皮泥、欣赏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材料,谈话引入1、摸一摸手中的橡皮泥,说说有什么感觉。
2、回忆曾经玩橡皮泥的经历和感受,说说运用了哪些方法?创造了什么?二、游戏活动,掌握盘泥条的方法和步骤1.搓泥条用橡皮泥搓一根长长的泥条,比一比,看谁搓的泥条又长又匀称?在活动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吗?为什么会断呢?评价时重点请学生说说自己搓得匀称的经验。
归纳:用手掌搓,用力均匀的从中间往两边搓。
用正确的方法再试一试看。
2 盘泥条教师将泥条沿泥板向上盘筑完成作品,教师试着晃动手中的作品,为什么不牢固,会倒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作品更牢固?大家一起动手试一试。
归纳:边盘筑边捏一捏,使上下泥条粘牢。
请学生做一做,比一比哪组盘筑得最牢固。
3 装饰作品教师征求学生得意见,说说教师手中得作品是否好看?如果不好,可以用怎样得方式进行装饰?归纳几种装饰的方法:A、泥条、泥片贴B、牙签等工具刻。
C、盘筑过程中变换形式。
D、创造性地将搓好地泥条交叉或穿编。
三、导入课题,巩固欣赏1.你发现了吗?今天玩泥的方法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板书课题:盘泥条步骤:搓条-盘条-装饰2.看书,欣赏学生作品3.课件欣赏优秀盘泥条范作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想一想,你准备用泥条盘什么?1、作业要求: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盘筑一件作品,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合作完成。
比一比哪组的同学作品最有创意、最精致、最牢固。
2、辅导要点:因为橡皮泥的可塑性和可重复制作的特点,当学生失败时鼓励她重新再来;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请他们自己试着解决,如实在解决不了,教师提示,适当时候可以动手操作示范。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盘泥条》教案

5.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盘泥条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对美术材料的感知与运用能力,通过亲手盘泥条,深入体会泥土的特性和质感。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与审美鉴赏能力,鼓励创作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提升集体创作能力。
其次,在分组讨论环节,有些小组的讨论并不充分,学生们似乎对如何展开讨论有些迷茫。我想,下次我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引导性问题,或者设计一些具体的讨论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此外,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虽然创意丰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如何控制泥土的湿度、如何使泥条更加均匀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专门设置一个技术难点解析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制作技巧。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盘泥条》教案
一、教学内容
湘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盘泥条》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三章《我们的泥巴》中的第二节“盘泥条”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包括:
1.了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学会运用简单的工具,如木棒、针等,对泥条进行盘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泥土的湿度控制:学生可能难以掌握泥土的干湿度,过湿会导致泥条易断,过干则难以盘旋。这是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创作的创意性:如何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造型,是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工具的使用技巧:使用木棒、针等工具帮助塑造泥条形态时,学生可能不熟悉工具的使用方法,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举例:在解决泥土湿度问题时,教师可以演示如何通过触摸和挤压泥土来判断其干湿度,并教授如何通过适量加水或晒干来调整。对于创意性的培养,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图片,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工具使用技巧方面,教师可以分步骤讲解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通过实践让学生熟悉操作。
美术盘泥条优质课教案 (2)

盘泥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泥条盘筑是陶艺的一种基本制作方法。
《盘泥条》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制作富有生活气息的不同形态的器皿,掌握泥条盘筑的基本方法,了解陶艺的相关文化知识,弘扬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应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等方法来集中注意力,并采取直接呈现、符合学生生活经验的传达方式,注重情境创设与情趣性营造,使学生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学生喜欢吸引人的主题和内容。
本课用泥条盘筑造型有很大的灵活性,并富于变化,因此,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且易于掌握。
通过动手制作,培养三年级学生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泥条盘筑的方法,并进行陶艺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活动中提高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创作的乐趣,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生活器皿。
难点:敢于表现和创作,作品新颖、独特。
五、教学方法直观法、演示法、问题探究法、操作体验法等。
六、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太空泥。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轻音乐《青花瓷》,师:大家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吗?……对,这首曲子叫做《青花瓷》。
青花瓷是陶器的一种。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陶瓷博物馆,去欣赏一下历史悠久、闻名世界的陶瓷艺术。
播放视频。
师:参观完了陶瓷博物馆,大家有没有感受到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最古朴的陶艺,体验陶艺创作的趣味性。
一起来学习《盘泥条》。
板书二、欣赏探究,合作交流1、展示欣赏:多媒体展示多种陶艺品,引导学生欣赏,师:大家知道这些艺术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泥巴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陶泥,它们都是先用陶泥制成不同的形状,再用高温烧制而成的。
2、探究感悟:师:有了陶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出不同的形状?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一会我看看哪个小组讨论的结果是正确的。
泥条盘筑教案

泥条盘筑教案【篇一:盘泥条教案1】《盘泥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盘泥的基本方法,尝试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陶艺3、情感与态度体验玩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不同形状的器皿。
【教学难点】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神奇的梦幻王国,那里住着一个小精灵,他一个人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面,虽然吃的玩的应有尽有,可是没有人陪伴他,他特别寂寞。
有一天,他读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灵机一动,决定也用泥巴塑小动物陪伴他,于是他就先塑了一只陶罐。
你们看(课件欣赏--陶罐)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师:想一想这陶罐是怎么做出来的?和你的同桌小伙伴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活动:1、学生独立或合作做陶罐。
(教师巡视指导)2、学生交流自己做陶罐方法。
教师活动:你是怎么做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出步骤,说出基本形状等。
三、感受特征,树立形象。
师:有了这么多的陶罐,小精灵可以用它装很多东西雷。
要是再多些别的陶罐那该多好啊,可是他只有一双手,他想请小朋友帮帮他,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他。
你想帮他塑什么陶罐呢?教师活动:要想把这些陶罐塑得更漂亮,你就要抓住陶罐的外形特征。
(课件出示真实的陶罐图片,感受陶罐的外形和特征。
)提问:你能看出这些陶罐的外形特征吗?学生活动:学生集体交流自己观察到的陶罐的特征。
教师随机演示陶罐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陶罐的外形特征及塑造过程。
想不想也塑一个漂亮的陶罐呢?为了让同学们塑的更好看些,老师给你们提一些好的办法:a.两个人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b.先做出泥条,然后抓住特点进行加工。
c.注意插接部分的稳定,使作品形象美观。
幼儿园大班陶艺《基础盘泥条》教案

幼儿园大班陶艺《基础盘泥条》教案一、活动目标1. 了解泥条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学习用泥条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3. 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学习泥条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活动难点:掌握泥条的制作技巧,如搓、压、盘等。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陶泥、陶艺工具、水、毛巾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对陶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出示泥条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泥条的形状和特点。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呢?教师小结:这是用泥条制作的作品,泥条是陶艺制作中的一种基本技法。
(二)探索环节1. 教师出示陶艺制作工具,介绍其名称和用途。
2. 教师示范泥条的制作方法,引导幼儿观察。
3. 幼儿自由尝试制作泥条,教师巡回指导。
(三)创作环节1.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泥条创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2.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展示环节幼儿将自己制作的陶艺作品展示出来,相互欣赏和评价。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制作的泥条作品真漂亮,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
五、活动延伸教师将幼儿制作的陶艺作品陈列在班级的美工区,供幼儿继续欣赏和创作。
六、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以泥条为主题,通过让幼儿制作泥条作品,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陶艺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让幼儿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
活动延伸环节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陶艺创作的兴趣。
盘泥条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盘泥条美术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盘泥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盘泥条美术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1.2 教学内容介绍盘泥条美术的定义和起源。
展示一些经典的盘泥条美术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其艺术魅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展示法,向学生介绍盘泥条美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通过问答法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对盘泥条美术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第二章:基本技巧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盘泥条美术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内容教授学生如何制作泥条,包括揉、搓、压等基本手法。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泥条进行构图和造型。
2.3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和练习法,教授学生基本技巧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提供学生动手创作的素材和工具,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发挥创造力。
第三章:主题创作指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盘泥条美术技巧创作出有主题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
教授学生如何将主题融入盘泥条美术作品中。
3.3 教学方法采用提问法和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确定创作主题。
提供学生创作灵感和素材,指导学生将主题融入作品中。
第四章:作品欣赏与评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盘泥条美术作品。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2 教学内容展示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盘泥条美术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
4.3 教学方法采用展示法和讨论法,展示不同风格的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提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指导和反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展示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分享创作思路和体验。
5.3 教学方法采用展示法和问答法,让学生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体验。
第六章:创意实践6.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盘泥条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盘泥条美术教案教学设计

一、盘泥条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二、年级:大班三、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盘泥条的制作过程,掌握盘泥条的基本技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盘泥条的制作技巧,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盘子、泥巴、塑料刀、刷子、彩色笔等工具材料。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经验。
教案内容:一、导入部分(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盘泥条的制作过程和特点,引导幼儿观察盘泥条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盘泥条的认知和感受。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盘泥条的制作过程,讲解如何使用塑料刀和刷子进行雕刻和上色。
2. 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制作简单的盘泥条作品。
三、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我的梦想家园”、“快乐的森林”等。
2.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盘泥条制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2.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
2.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反思,为下次活动提供改进的方向。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
3. 注意安全,确保幼儿在使用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
六、教学延伸(5分钟)1. 教师提出延伸活动,如“用盘泥条制作家庭成员的形象”,让幼儿在课后进行创作。
2. 鼓励幼儿将盘泥条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成果。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完成延伸活动。
2. 要求幼儿拍摄作品照片,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三年级美术教案 盘泥条-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课题:泥条盘筑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简单的陶艺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录像感知,范作展示,小组合作,成品展示等方法来体验制作陶艺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陶艺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会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感受陶艺文化。
教学难点: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
教具准备:泥料、泥塑工具、转台、范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小组讨论合作法。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课前谈话,欣赏儿歌《玩泥巴》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师生问好!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陶艺品,想看吗生:想师:瞧!(老师拿出作品)漂亮吧!它可是老师亲手制作的哟!师: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吗师:为了能够让孩子们看得更清楚,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件像老师手里这样的陶艺品,小组内讨论讨论,(出示课件)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而成呢现在请小组长轻轻地把它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用你的双眼去发现它,用你的双手去触摸它。
师:孩子们讨论有结果了吗(讨论1分钟)生:这件作品是用泥巴制作而成的。
师: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
对了,这些作品都是用泥巴做成的,板书(泥)师:那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呢生:把泥巴搓成条,然后一圈圈盘起来的。
(请2个孩子补充)师:通过大家的交流,老师发现你们都是一群善于观察,思考的孩子,这些作品是先把泥巴搓成条(板书条),然后,一圈圈盘上去的,我们把这种制作陶艺的方法叫做,盘筑。
(板书,盘筑)。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泥条盘筑的方法来制作陶艺品。
二、新授1介绍泥条盘筑师:那么,什么是泥条盘筑呢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咱们先一起来听听老师的介绍吧!(播放)2.欣赏作品师:孩子们,通过这段视频,我们知道了泥条盘筑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艺造型之一,也是陶艺技法中最为古老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泥条盘筑的古老美。
【公开课】盘泥条教案

【公开课】盘泥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盘泥条的定义和特点2. 盘泥条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盘泥条的基本制作方法4. 创意盘泥条的设计与装饰5. 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和创意设计。
2. 教学难点:盘泥条的形状控制和装饰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盘泥条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泥巴、擀面杖、刀具、刷子等。
2. 准备一些盘泥条的样品或图片,以便学生参考和欣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盘泥条的制作材料和工具,演示基本的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制作自己的盘泥条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创意设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自己的盘泥条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教案框架,具体的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盘泥条的制作材料、工具和基本制作方法。
2. 示范法:演示盘泥条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独特的盘泥条作品。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盘泥条作品。
七、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引导学生了解盘泥条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实践阶段: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盘泥条,解答疑问。
3. 创意阶段: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盘泥条作品。
4. 完善阶段: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饰和完善。
5. 展示阶段: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八、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盘泥条作品形状、装饰和创意等方面。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在课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
盘泥条美术教案

盘泥条美术教案教学主题:盘泥条美术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盘泥条技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2. 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盘泥条;2. 塑料刀或剪刀;3. 颜色颗粒或颜料;4. 不干胶纸;5. 平面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平面照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像中的物体,并提问学生对图片中的物体使用了什么材料制作。
步骤二:讲解盘泥条(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盘泥条的概念和制作原理,解释其是由细长的一小条一小条的泥块组成的。
步骤三:操作演示(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盘泥条进行创作,包括将泥块揉成细长的条状,然后利用刀具或剪刀将条状泥块剪切成所需形状。
步骤四: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使用盘泥条和刀具进行操作,制作出自己想要的形状,并且可以尝试在泥块中加入颜色颗粒或颜料进行着色。
步骤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步骤六: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盘泥条的学习过程,回答如下问题: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最困难的是什么?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用盘泥条制作不同形状的动物或植物,并进行相互比较和分享。
2. 学生可以用盘泥条制作简单的装饰品,如项链、手链等。
教学反思:通过盘泥条美术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一种新的美术技法,还培养了创造力和观察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材料的认识和使用,扩展他们的艺术创造空间。
湘教版美术课《盘泥条》教学设计

湘教版美术课《盘泥条》教学设计湘教版美术课《盘泥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训练手的敏捷性,提高同学泥塑技能和简洁的立体造型力量,进展形象思维,培育创新意识。
2、体会玩陶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教学设计让同学在实践中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把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感、自我缔造的胜利感。
教学环节设计:1、作品赏析,了解成型方法,通过观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认真观看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同学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一盘泥条;2、探究,尝试盘泥条,观看教材制作步骤图,思索争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自己尝试搓泥条、盘泥条。
3、发觉问题,质疑解疑:重视引导同学擅长发觉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第一,搓泥条:保持泥条粗细匀称,留意双手协作,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匀称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老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匀称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其次,盘泥条: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坚固。
盘条时要仔细认真,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假如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消失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4.把握技法,盘条成型:第一步,搓泥条;其次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爱的形象.要依据构思的独特外形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
依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
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5.观赏评析,相互沟通感受:可采纳应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相互沟通等多种形式。
6、拓展思维,鼓舞方法创新:盘条的技法有许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缔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舞同学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洁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缔造工具,束进展同学的思维缔造力量。
盘泥条美术教案

盘泥条美术教案班级:高三班教案主题:盘泥条美术教案教学内容:盘泥条的制作与创意运用教学目标:1. 了解盘泥条的基本材料和制作工具;2. 学习盘泥条的制作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4.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Ⅰ. 知识导入1. 引入盘泥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观看盘泥条制作的视频,介绍盘泥条的制作过程和材料;3. 分享盘泥条的应用领域和艺术价值,引发学生的兴趣。
Ⅱ. 盘泥条的基本材料和制作工具1. 介绍盘泥条的基本材料,如黏土、水和颜料;2. 现场展示盘泥条的制作工具,如模具、工具刀等;3. 学生动手制作盘泥条,体验盘泥条的柔软和可塑性。
Ⅲ. 盘泥条的制作技巧1. 分析盘泥条的制作过程,包括搅拌黏土、调湿、揉捏、抛光等步骤;2. 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盘泥条,讲解注意事项;3. 学生制作完盘泥条后,互相交流经验和技巧。
Ⅳ. 创意运用1. 展示盘泥条的创意运用样例,如盘泥条画、盘泥条手工等;2. 引导学生思考盘泥条在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提出自己的创意想法;3. 指导学生运用盘泥条制作自己的艺术作品,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Ⅴ. 艺术欣赏与评价1. 展示学生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2. 引导学生分析他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3.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作品的创意和技术表现。
教学方法:1. 图片和视频展示法:通过展示盘泥条的图片和制作过程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盘泥条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
2. 教师示范法:教师现场展示盘泥条的制作过程,讲解关键步骤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法: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盘泥条,让学生亲身体验盘泥条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经验和技巧,合作完成一些创意项目,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盘泥条美术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了解盘泥条的制作与创意运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盘泥条》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盘泥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盘泥条》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12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盘泥条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但是,他们可能对陶艺的制作方法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来学习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陶艺的基本技巧,学会制作盘泥条。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盘泥条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制作出形状规整、表面光滑的盘泥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制作方法。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3.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陶泥、泥刀、泥板、模板等。
2.学具:学生自带的陶泥、泥刀、泥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陶艺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陶艺的制作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包括揉泥、擀泥、盘泥、修整等步骤,并展示制作过程中的图片。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制作方法,动手制作盘泥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制作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交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创作自己的作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制作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制作过程中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制作盘泥条,并尝试创作更具个性的作品。
【公开课】盘泥条教案

【公开课】盘泥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手工艺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盘泥条的定义和特点2. 盘泥条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盘泥条的基本制作技巧4. 创意盘泥条作品的实例分析5.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盘泥条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盘泥条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创作出有创意的盘泥条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盘泥条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泥巴、塑料盘、擀面杖等。
2. 收集一些盘泥条作品的图片或实物作为参考。
3. 准备一些关于盘泥条的制作技巧和创意灵感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盘泥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盘泥条制作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讲解盘泥条的制作材料、工具和基本制作技巧,展示一些盘泥条作品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盘泥条制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盘泥条作品,讲解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盘泥条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帮助。
5. 创意灵感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灵感来源,讨论如何将盘泥条制作与个人兴趣和生活经验相结合。
7.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盘泥条制作,尝试创作更复杂的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班级或学校。
六、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和技巧性。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3. 学生对盘泥条制作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盘泥条制作的兴趣和满意度。
2. 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
3. 学生对作品展示和评价的建议。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盘泥条作品展览,让学生家长和其他师生共同欣赏学生的创作。
2. 邀请泥塑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盘泥条制作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3. 开展泥塑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泥塑制作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泥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
3、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课前准备:
教师: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生:泥料或橡胶泥,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
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
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教师播放录像:泥条盘筑的方法及技法要领。
强调泥条与泥条之间要粘牢。
3、教师示范手形器皿的制作步骤
(1)制作器皿底面。
(压一块泥板,切割成手形。
)
(2)盘筑器皿坯体。
(将搓好的数根泥条,沿着底面的边缘进行盘筑,按顺序粘接好每一根泥条。
)
(3)装饰整理作品。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