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2.使学生能够借助线段图或者图表的方式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形成行程问题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什么?2、引导学生归纳(PPT展示)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写出答案。
3、行程问题一直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类重要问题,也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那么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4、PPT展示并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基本数量关系(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0km,则t小时行驶了 km 。
(2)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某人由甲地去乙地计划a小时到达,则他的速度为千米/时; 若需提前2小时到达,则他的速度须为千米/小时,那么速度加快了千米/小时。
2.相遇问题例2 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km,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km,(1) 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 快车先开30分,两车相向而行,慢车行驶了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追及问题例3 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由A地开往B地,快车速度为90千米/时,慢车速度为75千米/时,慢车先开出1小时20分钟,两车同时到达B地,问快车经过多少小时可以追上慢车?三、巩固练习1、AB两地相距416千米,甲车从A地开往B地,每小时行32千米,甲车开半小时后乙车从B地开往A地,它的速度是甲车的1.5倍,问乙车开出几小时后才能与甲车相遇。
(填空)2、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乙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的3倍少6千米,求乙骑自行车的速度。
数学七年级华师大版下册6.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6.2 解一元一次方程(5)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目标:1、体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便捷与直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难:重点:探究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难点:找出并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方法:启示法、探究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理论根据是什么?3、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然后求出某数(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某数的7倍减去5;(2)某数的3倍减去9等于某数的1/3加上6;(3)某数的一半加上4,比某数的3倍小2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二、新授例1、如图6.2.4(课本第10页)天平的两个盘内分别盛有51克,45克食盐,问应该从盘A内拿出多少盐放到月盘内,才能两盘所盛的盐的质量相等?先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结合填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重在学会探索: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主要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
分析:设应从A盘内拿出盐x,可列表帮助分析。
等量关系;A盘现有盐=B盘现有盐完成后,可让学生反思,检验所求出的解是否合理。
(盘A现有盐为5l-3=48,盘B现有盐为45+3=48。
)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
例2. 学校团委组织65名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总共搬了400块,问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了搬砖?引导学生弄清题意,疏理已知量和未知量:1.题目中有哪些已知量?(1)参加搬砖的初一同学和其他年级同学共65名。
(2)初一同学每人搬6块,其他年级同学每人搬8块。
(3)初一和其他年级同学一共搬了400块。
2.求什么?初一同学有多少人参加搬砖?3.等量关系是什么?初一同学搬砖的块数十其他年级同学的搬砖数=400如果设初一同学有工人参加搬砖,那么由已知量(1)可得,其他年级同学有(65-x)人参加搬砖;再由已知量(2)和等量关系可列出方程6x+8(65-x)=400也可以按照教科书上的列表法分析三、巩固练习教科书第11页练习1、2、3第l题:可引导学生画线图分析等量关系是:AC十CB=400若设小刚在冲刺阶段花了x秒,即t1=x秒,则t2(65-x)秒,再由等量关系就可列出方程:6(65-x)+8x=400四、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能表示问题含意的一个主要等量关系,对于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设元),再将其余未知量用这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解这个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检验是否合理。
七年级数学下册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华东师大版 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方程的变形解一元一次方程;2.使学生正确运用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过程性目标1.体会去括号和移项法则的不同之处;2.经历解方程的过程,得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上两堂课讨论了一些方程的解法,那么那些方程究竟是什么类型的方程呢?先看下面几个方程:每一行的方程各有什么特征?(主要从方程中所含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两方面分析).4 + x = 7; 3x +5 = 7-2x ;1362+=-yy ;x + y = 10;x + y + z = 6;x 2 - 2x – 3 = 0;x 3-1 = 0.二、探究归纳比较一下,第一行的方程(即前3个方程)与其余方程有什么区别?(学生答)可以看出,前一行方程的特点是:(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的.“元”是指未知数的个数,“次”是指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根据这一命名方法,上面各方程是什么方程呢?(学生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 第二行的方程的特点是:每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都超过一个;第三行的方程的特点是:每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的次数都超过一次,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后四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注意谈到次数的方程都是指整式方程,即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像3=2x 这样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上两堂课我们探讨的方程都是一元一次方程,并且得出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步骤.下面我们继续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来探究方程中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2(x -2)-3(4x -1)=9(1-x ).分析方程中有括号,设法先去括号.解2x -4-12x + 3 = 9-9x ,…………去括号-10x -1 =9-9x ,………………方程两边分别合并同类项-10x + 9x = 1 + 9,………………移项-x =10,……………………合并同类项x = -10.……………………系数化为1注意(1)括号前边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2)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3) -x =10,不是方程的解,必须把系数化为1,得x = -10,才是结果. 从上面的解方程可知,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三、实践应用例1解方程:3(x -2)+1 = x -(2x -1).分析方程中有括号,先去括号,转化成上节课所讲方程的特点,然后再解方程.解 去括号3x -6 + 1 = x -2x + 1,合并同类项3x -5 =-x + 1,移项3x + x = 1 + 5,合并同类项4x = 6,系数化为1x = 1.5.例2解方程[]{}53)12(3123=+---x x .分析 方程中有多重括号,那么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解去括号[]{}5336123=+---x x ,合并同类项[]{}56123=--x x ,去括号{}56123=--x x ,合并同类项{}5143=--x ,去括号-12x -3 = 5,移项-12x = 8,系数化为132)121(8)12(8-=-⨯=-÷=x .注 1.本题多次进行了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解题时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步骤.2.也可把全部括号去掉后,再合并同类项后,解方程.例3 y 取何值时,2(3y + 4)的值比5(2y -7)的值大3?分析这样的题列成方程就是2(3y + 4)-5(2y -7)= 3,求x 即可. 解2(3y + 4)-5(2y -7)= 3,去括号6y + 8-10y + 35 = 3,合并同类项-4y + 43 = 3,移项-4y = -40,系数化为1y = 10.答:当y =10时,2(3y + 4)的值比5(2y -7)的值大3.四、交流反馈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类项;(4)系数化为1.注(1)去括号是依据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去括号时要特别注意括号外的符号,同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2)去括号后,若等式两边的多项式有同类项,可先合并同类项后再移项,以简化解题过程.五、检测反馈1.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怎样改正?解方程:2(x + 3) - 5(1- x ) = 3(x - 1)解2x + 3 – 5 - 5x = 3x - 3,2x - 5x – 3x = -3 + 5 - 3,-6x = -1,61=x .2.解下列方程:21)1(5)1(=+-x ;(2)5(x + 2)= 2(5x -1);(3)2(x -2)-(4x -1)= 3(1-x );(4)4x - 3(20 - x ) = 6x - 7(9 - x );(5)3(2y + 1) = 2(1 + y ) + 3(y + 3).3.列方程求解:(1)当x 取何值时,代数式3(2-x )和2(3 + x )的值相等?(2)当x 取何值时,代数式3(2-x )和2(3 + x )的值互为相反数?4.已知32=x 是方程m x x m 523)43(3=+-的解,求m 的值.。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6.2解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2.使学生认识移项法规,即移项后变号,而且能熟练运用移项法规解方程;3.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过程与方法】经过对解方程过程的商讨,使学生获取解方程的步骤,领悟数学中由特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本节的教课,应该达到使学生领悟数学的价值的目的.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教课难点】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课前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等式有哪些性质?2.在 4x-2=1+2x 两边都减去 _____,得 2x-2=1 ,两边再同时加上 _____,得 2x=3,变形依照是_____.3. 在1/4x-1=2中两边乘以_____,得x-4=8 ,两边再同时加上4,得x=12,变形依照分别是_____..【教课说明】同等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变形的复习,为方程的变形打好基础二、思虑研究,获取新知1. 方程是否是等式?2. 你能依据等式的性质类比出方程的变形依照吗?.【归纳结论】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两边都乘以( 或都除以 ) 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3. 你能依据这些规则,对方程进行合适的变形吗?4. 解以下方程:(1)x-5=7;(2)4x=3x-4.解析: (1) 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 x-5=7 的两边同时加上 5,即 x -5+5=7+5 ,可求得方程的解 .(2) 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 4x=3x-4 的两边同时减去 3x,即 4x-3x=3x-3x-4, 可求得方程的解 .像上边,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教课说明】 (1) 上边两小题方程变形中,均把含未知数x 的项,移到方程的左侧,而把常数项移到了方程的右侧.(2) 移项需变号 .5. 解以下方程:(1)-5x=2;(2)3/2x=1/3;解析: (1) 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5x=2的两边同除以-5 ,即 -5x÷ (-5)= 2÷ (-5)(2) 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3/2=1/3 ÷ 3/2( 或 3/2x × 2/3=1/3 . 解 : (1)方程两边都除以-5 ,得可求得方程的解.3/2x=1/3的两边同除以× 2/3) ,可求得方程的解3/2或同乘以2/3 ,即3/2x÷x=-2/5.(2)①方程两边都除以 3/2 ,得x=1/3 ÷ 3/2=1/3 × 2/3 ,即 x=2/9. ②方程两边同乘以2/3 ,得x=1/3 × 2/3=2/9. 即 x=2/9.【归纳结论】①上边两题的变形平时称作“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②上边两个解方程的过程,都是对方程进行合适的变形,获取x=a 的形式 .6. 依据上边的例题,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归纳结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③系数化为 1.三、运用新知,深入理解1. 教材第7页例 3.2. 以下方程变形错误的选项是()A.2x+5=0 得 2x=-5B.5=x+3 得 x=-5-3C.-0.5x=3得 x=-6D.4x=-8 得 x=-23. 以下方程求解正确的选项是()A.-2x=3,解得 x=-2/3B.2/3x=5,解得 x=10/3C.3x-2=1, 解得 x=1D.2x+3=1, 解得 x=24.方程 -1/3x=2 两边都 _______,得 x=_______.5.方程 5x=6 的两边都 _______, 得 x=_______ .6.方程 3x+1=4 的两边都 _______得 3x=3.7.方程 2y-3=-1 的两边都 _______得 2y=2.8.下边是方程 x+3=8 的三种解法,请指出对与错,并说明为何?(1)x+3=8=x=8-3=5;(2)x+3=8 ,移项得x=8+3,因此 x=11 ;(3)x+3=8 移项得 x=8-3,因此x=5.9.解以下方程.(1)2x∶ 3=6∶ 5;(2)1.3x +1.2-2x =1.2-2.7x.(3)3y-2=y+1+6y10.方程 2x + 1= 3 和方程 2x-a = 0 的解同样,求 a 的值 .11.已知 y1=3x+2, y2=4-x. 当 x 取何值时, y1与 y 2互为相反数?【教课说明】经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则解方程.【答案】2.B3.C4.乘以 -3 -65.除以 5656.减 17.加 38.解:(1)这类解法是错的 . 变形后新方程两边的值和原方程两边的值不相等,因此解方程时不可以连等;(2)这类解法也是错误的,移项要变号;(3)这类解法是正确的 .9. 解析:把方程中的比先化为分数,再解方程.解: (1) 2x∶ 3=6∶ 5,2x/3=6/5,系数化为1x=6/5÷ 2/3= 6/5× 3/2= 9/5.(2) 1.3x+1.2-2x=1.2-2.7x 移项 1.3x-2x+2.7x=1.2-1.2 合并同类项 2x=0 ,系数化为 1x=0÷ 2=0.,,(3)3y-2=y+1+6y,合并同类项3y-2=7y+1,移项3y-7y=1+2,合并同类项 -4y=3 ,系数化为1y=3÷ (-4)=3× (-1/4) =-3/4 .10. 解: 2x+ 1= 32x= 3-12x= 2x = 1由于,方程2x + 1=3 和方程 2x-a = 0 的解同样因此,把x= 1 代入 2x-a = 0 中得:2× 1-a = 02-a = 0-a = -2a= 2即, a 的值为 2.11. 解析: y1与 y 2互为相反数,即y1+y2=0. 本题就转变成求方程3x+2+4-x=0的解 .解:由题意得:3x+2+4-x=0 ,3x-x=-4-2,x=-3.因此当 x= -3时,y1与y2互为相反数.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教师加以增补.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课后作业1.部署作业 : 教材第 9 页“习题 6.2.1 ”中第 1 、 2 、 3 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五、教课反思本节课是在等式基天性质的基础上总结出方程的变形规则,在依据方程的变形规则,经过移项、系数化为 1 来解简单的方程 . 学生掌握的较好 .。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去括号这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去括号法则和移项之后,进一步系统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它既是第三章知识的深化,又为我们以后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供研究和学习的方法,同时也为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计算做好准备,具体的说,本节课就是要通过对去括号的掌握和理解,让学生形成系统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结构,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因此本节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节课的教材所具有的特点是所涉及到的方法和性质比较多,并且都是以题目的形式给出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去暴露学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教学目标1.会应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探索用去括号的方法解方程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方程的变形,弄清楚每步变形的依据;3.体会解方程中的转化思想;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并体验成功;5.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并敢于表现自己,丰富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应用“去括号”等方法解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难点】“去括号”时符号的准确变化.课件、多媒体、练习本.一、回顾复习1、叙述去括号法则,并去掉下面的括号.(1))()(d c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d c b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c b a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概念讲解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现在来看这样一个问题:问题:某工厂加强节能措施,去年下半年与上半年相比,月平均用电量减少2000度,全年用电15万度.问这个工厂去年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多少度?分析:列方程前要找到相等关系,由题意可得上半年用电量+下半年用电量=全年用电量(等量关系)如果上半年每月平均用电x 度,那么下半年每月平均用电_______________度;上半年共用电____________度,下半年共用电___________________度.有相等关系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这个方程应该怎样解,也就是说怎样使这个方程向a x =的形式转化?去括号的法则?根据的是什么?想一想:我们刚才在解上述方程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步骤?框图表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6x+6(x-2000)=150000◆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思考:这个题目还有没有其他的列法?应该怎样解?分析:找相等关系上半年平均每月的用电量+下半年平均每月的用电量=全年每两个月的平均用电量 列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巩固新知例1解下列方程:(1))3(23)1(73+-=--x x x ;(2)0.3(x+4)-0.2(x-1)=1;分析:为了使方程化为a x = (常数)的形式,可以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从而解出方程.强调:(1)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2)若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 去括号6x+6x-12000=150000 移项 6x+6x=150000+12000 合并同类项 12x=162000 系数化为1 x=13500练习解下列方程:(1));4(12)32(34+-=-+x x x(2)0)32(2)1(3=+--x x ;(3)10)220(34=--x x ; (4)).131(72)421(6--=+-x x x强调:在系数化为1时可由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拓展练习:(1)解方程 x-[2-(5x+1)]=10.分析:方程特点是含有多重括号,去括号时从小括号开始由里向外一层一层去.2.根据条件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一个数的2倍与3的和比这个数与7的差大50,这个数是什么?五、小结1.去括号时要注意什么?根据去括号法则,及乘法分配律,特别是当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各项都要变号,若括号前有数字,则要乘遍括号内所有项,不能漏乘并注意符号.2.解方程的一般步骤.略.◆教学反思。
华东师大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全部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从实际问题到方程教学目标:1.通过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型的作用;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审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小学学过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例.一本作业本元,小红有6元钱,最多能买几本算术法;方程法。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题目导入,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标意识。
二、新授1.问题1 某校七年级有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客车多少辆让学生自己解答.(1)算数解法.(2)列方程解答.(对于方程的求解,学生可能用逆运算求解,教师要加以肯定。
同时指出本章将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2.问题2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数是13岁,就问同学们: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的年龄的1/3思考、讨论:本体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想一想:(1)小敏同学的解法的优缺点是什么优点:解答直观。
缺点:不能适应一般形式,尤其是需要尝试多次。
(2)列方程求解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很容易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中的方程问题,然后只需解方程即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互动交流。
3.教师给出方程的解的定义。
4.习题巩固(省略)三、巩固练习(省略)四、小结1.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用列方程来解实际问题的办法,体会到设出未知数在思维上直接、明了的优点;2.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应分析题意中数量关系,找出所蕴含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应代入方程中,检验式子是否成立。
五、作业P3习题第1、3题课后反思本节课在设计上重点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
首先在引入是,问题设计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承接以前的算术法及基础的方程意识。
初中数学华东师大七年级下册第章 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应用移项法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进一步探索方程的解法会去分母,去括号解方程2.技能目标:进一步认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感悟解方程过程中的转化思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去分母,去括号解方程教学难点:归纳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会去分母,去括号解方程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引入新知。
1、什么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指的是什么?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二)探索新知利用等式的新知解下列两个方程(1) 5x—2=8 (2)5x=8x—2方程两边都加上2 方程两边都加上-8x5x—2+2=8+2 5x+(-8x)=8x—2+(-8x)5x=8+2 5x—8x=-2观察:方程在变形过程中,哪些项改变了位置,是怎么变化的?像这样,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化过程,叫做移项你知道移项要注意什么吗?(1)移项要变号(2)通常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三)巩固练习1解方程(1)x—3=-12 (2)1.5x+4.5=0(3)5—2x=9 (4)-3y=-152.下列各题中方程的变形正确吗?如果不正确,怎样改正?(1)在方程- =1的两边都乘-2,得x=1;(2)在方程3y=-2的两边都除以3,得y=- ;(3)由方程z+3=1,移项得z=1+3;(4)由方程3x=4x-9,移项得3x-4y=-9.3.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方程变形的根据:(1)x+1.6=0;(2)-2.8y-0.7=1.4.(四)去分母(1)2x/3=1—(1+x)/6解方程时要注意:1.去分母时,方程两边的每一项都要乘同一个数,不要漏乘某项2.移项时,要对所移的项进行变号.(五)去括号4(x+0.5)+x=7 此方程应该如何解呢?练习:解方程:(1)0.8x+(10-x)=9;(2)6x-3(11-2x)=-1;(3)3(x-3)-2(1+2x)=6;(4)8(3-2x)=4(x+1).(六)课堂小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七)作业布置完成课后6.2.2习题。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6.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6.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版七年级下册数学6.2.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的重要内容。
此节内容通过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代数基础知识,对未知数、代数式等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解方程时,仍存在对步骤的混淆和操作的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2.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在小组合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解法及实际应用案例。
2.练习题:分为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商店进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00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5分钟)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通过PPT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进行讲解。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解题心得。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6.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七下数学6.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华东师范大学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6.2节“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方法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方程的解法,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步骤,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方程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的基本知识,对代数式、代数运算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解一元一次方程作为一项新的技能,需要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抽象的方程运算存在恐惧心理,需要通过具体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于代数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难点:对于抽象方程的理解,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入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使用归纳总结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总结解方程的步骤。
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实例。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解方程的掌握。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方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共花费9元,请问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呈现(10分钟)呈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通过具体例子解释方程的解法步骤。
例如,解方程2x + 1 = 5,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方程的解法。
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题,巩固对解方程的掌握。
例如,解方程3x - 2 = 7,4x + 5 = 19等。
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解释方程的解法步骤,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华东师大版【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课设计华东师大版【教课设计】1 / 1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知 技术目1. 使学生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观点,能 灵巧运用方程的 形解一元一次方程;2. 使学生正确运用移 法 和去括号法 .程性目 1. 领会去括号和移 法 的不一样之 ;2. 解方程的 程,得出解方程的一般步 .教课 程一、 情境 上两堂 了一些方程的解法,那么那些方程终究是什么 型的方程呢?先看下边几个方程:每一行的方程各有什么特色?(主要从方程中所含未知数的个数和次数双方面剖析).4 + x = 7 ; 3 x +5 = 7 - 2x ; y 2 y ;6 1 3x + y = 10 ; x + y + z = 6 ;x 2- 2 x – 3 = 0 ;x 3-1 = 0 .二、研究 比 一下,第一行的方程(即前 3个方程)与其他方程有什么区 ?(学生答)能够看出,前一行方程的特色是: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 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的.“元”是指未知数的个数,“次”是指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 的最高次数,依据 一命名方法,上边各方程是什么方程呢?(学生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而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linear 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 .第二行的方程的特色是:每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都超 一个;第三行的方程的特色是:每一个方程中的未知数的次数都超 一次,依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 可知后四个方程都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注意 到次数的方程都是指整式方程,即方程的两 都是整式.像 就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上两堂 我 探 的方程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而且得出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些步 .下边我 通 解一元一次方程来研究方程中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解方程 2( x - 2) - 3(4 x -1) = 9(1 -x ) .剖析 方程中有括号, 法先去括号.解 2 - 4- 12x + 3 = 9 -9 x ,⋯⋯⋯⋯去括号 x- 10x - 1 =9 - 9x ,⋯⋯⋯⋯⋯⋯ 方程两 分 归并同- 10x + 9 x = 1 + 9 ,⋯⋯⋯⋯⋯⋯ 移- x =10,⋯⋯⋯⋯⋯⋯⋯⋯归并同x = -10. ⋯⋯⋯⋯⋯⋯⋯⋯系数化 12 = 3注意(1) 括号前 是“-”号,去括号 ,括号内各 都要 号;(2) 用分派律去括号 ,不要漏乘括号内的 ;(3) - x =10 ,不是方程的解,必 把系数化 1,得 x = - 10,才是 果. 从上边的解方程可知,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 是:1。
数学初一下华东师大版6.2.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口答、板演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会灵活运用这些步骤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板书设计:
教后心得:
数学初一下华东师大版6.2.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
课题
6.2.2解一元一次方程㈠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日期
年月日第1、3节
教具
教
学
目
标
1、理解一元一一次方程的差不多过程
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差不多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重点
难点
2、解方程
〔x-0.5〕/0.3-(2x-0.3)/0.4=-2
【三】师生共同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又学习了较复杂一点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四】布置作业:见作业本
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表达进行交流。
学生齐声朗读
学生讨论,得出两种不同的方法:⑴先去括号,⑵把x-1看成一个整体。
并板演
认真观看方程,应如何去解,并分组讨论。
方法二:先去括号,再移项,全并同类项。
解:由原方程得
3(x-3)-2(2x+1)=6
3x-9-4x-2=6
3x-4x=6+9+2
-x=17
x=-17
问:同学们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步骤:⑴去分母,去括号
⑵移项,合并同类项
⑶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练习:P10练习1、2
补充:
1、方程(6m-3)x2n+1+7=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n的值。
【二】例题讲解
例4、解方程3(x-2)+1=x-(2x-1)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2.2: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设计(3课时)
6.2.2 解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过程,能用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等步骤来解一元一次方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方程,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括号前是负号的处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观察、归纳,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用投影给出以下几个方程:-2x =4,4x =12,44x +64=328,13+x =13(45+x).提出问题: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分小组进行交流,归纳.师最后概括:(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3)未知数的次数是1.具备以上特点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解一元一次方程(师板书). 二、尝试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会使用其步骤去尝试解一元一次方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解方程:3(x -2)+1=x -(2x -1).[注意](1)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利用前面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如怎样去括号,去括号应注意什么等)进行解答;(2)让学生自觉理解每一步解答的依据. 2.师板书解方程的步骤:解:去括号得:3x -6+1=x -2x +1, 即:3x -5=-x +1, 移项得:3x +x =1+5, 即:4x =6.系数化为1得:x =32.(通过板书解题步骤,渗透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使解题规范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3.尝试练习:解下列方程:(1)-5(x -1)=1;(2)2-(1-x)=2.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探讨,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解方程:-2(x -1)=4.[注意](1)学生中可能出现不同的解法,如:①-2x +2=4;②x -1=-2,应给予他们讲清思路的机会,教师作适当的引导;(2)如果学生不能利用不同的解法,教师可适时提出指导建议,从而形成两种解法.2.议一议组织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3.练一练解下列方程:(1)-3(x -5)=6;(2)2(3-x)=9. 四、回顾反思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反思,进一步整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所学知识更有条理性,解题方法更加明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深化.师:1.你能识别怎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从概念上进行概括)2.你认为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应如何解?(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五、布置作业见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教学反思本节通过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其解法,让学生掌握了如何判断方程是一元一次 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通过解方程让学生体会到了转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第2课时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解方程基本思路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把“新”转化为“旧”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如何去分母的解题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方程去分母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2.进一步体会解方程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培养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去分母解方程. 难点去分母时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能够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方程是刻画客观世界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从简单到复杂,巩固所学的解方程的知识,为去分母做铺垫.教师出示一组解方程的练习题:解方程:①7x =6x -4;②8=7-2y ;③5x +2=7x -8;④8-2(x -7)=x -(x -4).鼓励四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自主完成解题,看哪组同学全对的人数最多.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后点评,并让学生回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板书): ①去括号;②移项;③合并同类项;④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任何未知的探求都希望通过已知来解决,这是数学中“化归”思想的核心问题,必须寻找以往的经验进行解决,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比较,尝试与探索,可知如何去分母成为主题.师:根据以上解方程的基本程序,你能解下面的方程吗?17(x +14)=14(x +20). 根据“旧”知识,学生会作如下解答. 解法一:去括号,得:17x +2=14x +5,移项得:17x -14x =5-2,合并同类项,得:-328x =3,两边同除以-328得x =-28.师:该方程与前面讲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生:以前学过的方程的系数都为整数,而这一题目中出现了分数. 师:能否把分数系数化为整数?生: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8即可.师:这样使解方程避免“计算”分数的复杂性,使解方程过程简单. 解法二:方程两边同乘以28得: 4(x +14)=7(x +20),去括号得:4x +56=7x +140, 移项得:4x -7x =140-56, 合并同类项得:-3x =84. 两边同除以-3得:x =-28.师: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一个什么数合适呢?生:分组讨论后得出:方程两边都乘以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去掉分母.于是解方程的基本程序中又多了一步“去分母”,教师添上“去分母”这一步骤,完整得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三、体验成功设计意图:通过及时巩固,反馈学习的效果,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进一步体验化归思想,也同时通过解方程中组内的交流、合作,达到团结协作的目的,体验成功的快乐.解方程:x 5-3-2x2=x.让学生自主完成解题,然后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结论,并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若发现错误,让同伴帮助出错的同学找原因,及时纠正.教师强调:①不能漏乘不含分母的项;②注意给分子添括号. 练习:教材第10页练习第1题,学生口答. 四、小结设计意图:用表格的形式,比较系统地总结本节所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也同时在让学生完成填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步骤 根据 注意事项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五、布置作业见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教学反思本节课讲述如解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整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转化为1.重点让学生掌握了在去分母时应该注意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②在方程两边都乘以某个数,不能漏掉每一项,否则题目将发生的变化得到就是一个错误的结论.第3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便捷与直观,培养运用数学建模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与基本过程,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难点找出并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巩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方程的应用作准备.师:练习解方程:(1)-4x +0.5x =6; (2)7x +5=4.5x +7.5; (3)4x -7=6x -5;(4)12x -3=34x.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互相交流. 二、探究新知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比较,让学生体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1.教师出示教材第11页例6.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出示的表格进行分析.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也可以参与到讨论中去,和大家交流看法.从而归纳出怎样设未知数,如何找等量关系,最终列出方程51-x =45+x.达到求解的目的.2.教师出示教材第12页例7.师:此题中应设什么为未知数?(新团员为x 名)可以用x 表示的有哪些量?其中所涉及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怎样列方程?学生讨论交流后,由组内派代表回答问题,通过师生互动最终列出方程: 32x +24(65-x)=1800.解方程让学生自主完成,集中反馈. 三、尝试运用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师出示问题:1.甲队原有a 人,乙队原有b 人,现从甲队抽调x 人去乙队,则现在甲队有________人,乙队有________人.2.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1.24元,已知铅笔每支0.12元,则练习本每本多少元?3.小红今年6岁,她的祖父72岁,几年后,小红的年龄是她祖父年龄的14?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引导集中反馈. 四、小结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便于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利于他们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全面认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和其中的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适当的未知数;(2)找出问题所给出的有关数量的相等关系,它反映了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关系;(3)对这个等量关系中涉及的量,列出所需的表达式,根据等量关系得到方程.在设未知数和作出解答时,应注意量的单位. 五、布置作业见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 教学反思本节学习了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与基本过程,会通过审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问题,重点烛要弄清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不怕困难的精神.。
七年级数学下册 6.2 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
解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的性质与方程的简单变形第1课时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天平的操作活动,发现并理解等式的性质.2.应用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的变换.【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比较、抽象、归纳等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与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等式的性质和运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概括出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说说这个故事.小时候的曹冲是多么地聪明啊!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水平的发达,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重量. 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天平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测一个物体的质量(设它的质量为x).首先把这个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内,然后在右盘内放上砝码,并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此时两边的质量相等,那么砝码的质量就是所要称的物体的质量. 【教学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又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同时又很自然的引出了课题.让学生从中体验学习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请同学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如下图,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它表示左右两个盘内物体的质量a、b是相等的.得到:a=b.1.若在平衡天平两边的盘内都添上(或都拿去)质量相等的物体,则天平仍然平衡.得到:a+c=b+c a-c=b-c2.若把平衡天平两边盘内物体的质量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则天平仍然平衡.得到:ac=bc(c≠0) a/c=b/c(c≠0)观察上面的实验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从这个变形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一般规律?(2)这几个等式两边分别进行什么变化?等式有何变化?(3)通过上面的操作活动,你能说一说等式有什么性质吗?【教学说明】通过操作途径来发现等式的加减性质,将抽象的算式具体化,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操作活动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归纳结论】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等式仍然成立.如果a=b,那么a+c=b+c,a-c=b-c.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或式子(除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如果a=b,那么ac=bc,a/c=b/c(c≠0).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x+3=y-7,则x+7=y-11B.若7y-6=5-2y,则7y+6=17-2yC.若0.25x=-4,则x=-1D.若7x=-7x,则7=-7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a=y/a(a≠0),则x=yB.若x2=y2,则-4x2=-4y2C.若-1/4x=6,则x=-3/2D.若6=-x,则x=-63.已知等式ax=ay,下列变形不正确的是( )A.x=yB.ax+1=ay+1C.ay=axD.3-ax=3-ay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式两边都加上一个数或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B.等式两边都乘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C.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D.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与另一个等式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所得结果仍是等式5.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4,可得方程x+4=5,那么原方程是_________.6.在方程x-6=-2的两边都加上_________,可得x=_________.7.方程5+x=-2的两边都减5得x=_________.8.如果-7x=6,那么x=_________.9.只列方程,不求解.某制衣厂接受一批服装订货任务,按计划天数进行生产,如果每天平均生产20套服装,就比订货任务少100套,如果每天平均生产32套服装,就可以超过订货任务20套,问原计划几天完成?【答案】1.B2.C3.A4.D5.x=16. 6 47.-78.-6/79.解:设原计划x天完成.20x+100=32x-20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及时的练习对所学新知进行巩固和深化,在练习中,要求学生说出计算的依据,帮助学生巩固等式性质的同时,也提升了说理能力.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第5页“练习”.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通过两次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等式的性质发现的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第2课时方程的简单变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2.使学生了解移项法则,即移项后变号,并且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3.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解方程过程的探讨,使学生获得解方程的步骤,体会数学中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通过本节的教学,应该达到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的目的.【教学重点】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运用方程的两个变形规则解简单的方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等式有哪些性质?2.在4x-2=1+2x两边都减去_____,得2x-2=1,两边再同时加上_____,得2x=3,变形依据是_____.3.在1/4x-1=2中两边乘以_____,得x-4=8,两边再同时加上4,得x=12,变形依据分别是_____.【教学说明】对等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变形的复习,为方程的变形打好基础.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方程是不是等式?2.你能根据等式的性质类比出方程的变形依据吗?【归纳结论】方程的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3.你能根据这些规则,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吗?4.解下列方程:(1)x-5=7;(2)4x=3x-4.分析:(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x-5=7的两边同时加上5,即x -5+5=7+5,可求得方程的解.(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4x=3x-4的两边同时减去3x,即4x-3x=3x-3x-4,可求得方程的解.像上面,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教学说明】(1)上面两小题方程变形中,均把含未知数x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而把常数项移到了方程的右边.(2)移项需变号.5.解下列方程:(1)-5x=2; (2)3/2x=1/3;分析:(1)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5x=2的两边同除以-5,即-5x÷(-5)= 2÷(-5)可求得方程的解.(2)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律,在方程3/2x=1/3的两边同除以3/2或同乘以2/3,即3/2x÷3/2=1/3÷3/2(或3/2x×2/3=1/3×2/3),可求得方程的解.解: (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2/5.(2)①方程两边都除以3/2,得x=1/3÷3/2=1/3×2/3,即x=2/9.②方程两边同乘以2/3,得x=1/3×2/3=2/9.即x=2/9.【归纳结论】①上面两题的变形通常称作“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②上面两个解方程的过程,都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的形式.6.根据上面的例题,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归纳结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①移项;②合并同类项;③系数化为1.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教材第7页例3.2.下列方程变形错误的是( )A.2x+5=0得2x=-5B.5=x+3得x=-5-3C.-0.5x=3得x=-6D.4x=-8得x=-23.下列方程求解正确的是( )A.-2x=3,解得x=-2/3B.2/3x=5, 解得x=10/3C.3x-2=1,解得x=1D.2x+3=1,解得x=24.方程-1/3x=2两边都_______,得x=_______.5.方程5x=6的两边都_______,得x=_______ .6.方程3x+1=4的两边都_______得3x=3.7.方程2y-3=-1的两边都_______得2y=2.8.下面是方程x+3=8的三种解法,请指出对与错,并说明为什么?(1)x+3=8=x=8-3=5;(2)x+3=8,移项得x=8+3,所以x=11;(3)x+3=8移项得x=8-3 ,所以x=5.9.解下列方程.(1)2x∶3=6∶5;(2)1.3x +1.2-2x =1.2-2.7x.(3)3y-2=y+1+6y10.方程 2x+1=3和方程2x-a=0 的解相同,求a的值.11.已知y1=3x+2,y2=4-x.当x取何值时,y1与 y2互为相反数?【教学说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的利用方程的变形规则解方程.【答案】2.B3.C4.乘以-36.减17.加38.解:(1)这种解法是错的.变形后新方程两边的值和原方程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解方程时不能连等;(2)这种解法也是错误的,移项要变号;(3)这种解法是正确的.9.分析:把方程中的比先化为分数,再解方程.解:(1) 2x∶3=6∶5,2x/3=6/5,系数化为1x=6/5÷2/3= 6/5×3/2= 9/5.(2) 1.3x+1.2-2x=1.2-2.7x,移项1.3x-2x+2.7x=1.2-1.2,合并同类项2x=0,系数化为1x=0÷2=0.(3)3y-2=y+1+6y,合并同类项 3y-2=7y+1,移项 3y-7y=1+2,合并同类项-4y=3,系数化为1y=3÷(-4)=3 ×(-1/4) =-3/4 .10.解:2x+1=32x=3-12x=2x=1因为,方程 2x+1=3和方程2x-a=0 的解相同所以,把x=1代入2x-a=0中得:2×1-a=02-a=0-a=-2a=2即,a的值为2.11.分析:y1与 y2互为相反数,即y1+y2=0.本题就转化为求方程3x+2+4-x=0的解.解:由题意得:3x+2+4-x=0,3x-x=-4-2,x=-3.所以当x= -3时,y1与 y2互为相反数.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加以补充.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教材第9页“习题6.2.1”中第1 、2 、3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等式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总结出方程的变形规则,在根据方程的变形规则,通过移项、系数化为1来解简单的方程.学生掌握的较好.。
6.2.2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3课时《6.2.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口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教学内容分析灵活运用这些解法步骤,掌握移项要变号,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各分母最小公倍数,切勿漏乘不含有分母的项,另外分数线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是除号,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括号,所以在去分母时,应该将分子用括号括上.学习者分析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对于求解较复杂的方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的过程和自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良好习惯.教学目标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会通过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2.通过去分母解方程,了解数学中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解含有括号、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变形解方程.思政意义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源与流:什么是数学的源与流?部分学者曾对数学进行了梳理,源讲数学的发生。
伴随人类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数学概念层层抽象,数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融入数学史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怀、沉淀学生的数学积累。
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引入教师活动1:解方程:6x-7=4x-1.1. 方程的解法我们学了哪几步?2.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要注意什么?学生活动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学生通过已学习的知识经过个人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导出本课新知. 通过问题,归纳共同特点,引入新课,鼓励学生探索新知.1听果奶饮料多少钱呢?如果设1听果奶饮料x元,那么可列出方程:4 ( x+0.5 ) +x= 10-3前面我们遇到的一些像以上的方程,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活动意图说明: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环节二:新课讲解教师活动2:注意以下两点:(1)一元一次方程有如下特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是1;③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2)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为:ax=b(a≠0).观察下面的方程,结合去括号法则,你能求得它的解吗?4 ( x+0.5 ) +x= 10-3学生活动2:学生相互交流.学生可相互交流,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教师巡视,听取学生的看法、见解,随时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呈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自己去总结解方程的步骤,讨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变号 ,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1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建立模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掌握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转化的思想.积累解题经验,提高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例题讲解教师活动3:例1 解方程:3(x -2) + 1 = x- (2x -1) 解 原方程的两边分别去括号,得 3x-6+1=x-2x+1, 即3x-5=-x+1. 移项,得 3x+x=1+5, 即4x=6.两边都除以4,得23x学生活动3: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规范解答,教师出示练习题组,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 巩固例题.例2:解方程x-32 - 2x+13 =1分析: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此方程可改写成 12 (x -3)- 13 (2x+1)=1所以可以去括号解这个方程,先让学生自己解.同学们,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能否把方程变形成没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已学过的方法解它了.解法二;把方程两边都乘以6,去分母得. 3(x-3)-2(2x+1)=6去括号,得 3x-9-4x-2=6 移项,得 -9-2-6=-3x+4x 即 –3x+4x=-9-2-6 x=-17比较两种解法,可知解法二简便.想一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先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要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步骤,把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转化”成x =a 的形式.解题时,要灵活运用这些步骤.易错点:(1)“去分母”指方程的两边都乘以“公分母”,包括含分母的项和不含分母的项;(2)“去分母”时方程两边所乘以的数一般要取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3)去分母后要注意添加括号,尤其分子为多项式的情况.回顾以上各例的解答过程,总结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通常有哪些步骤?各步进行的是怎样的变形?如何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方程的变形规则?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掌握解方程的步骤,解一道方程并不需要把所有的步骤都用上.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一定的数学活动中去体验、感受数学,进一步加深对解方程中的去括号和去分母的方法进行理解和掌握.灵活使用变形解方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板书设计课堂练习【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解方程3-(x+6)=-5(x-1)时,去括号正确的是( )A.3-x+6=-5x+5B.3-x-6=-5x+5C.3-x+6=-5x-5D.3-x-6=-5x+12.解方程3161212 1+=--+-xxx时,第一步()A 方程的每一项同时乘6,得6-3(2x+1)-(x-1)=x+1B 方程的每一项同时乘6,得1-3(2x+1)-(x-1)=x+1C 方程的每一项同时乘6,得6-(2x+1)-(x-1)=x+1D 方程的每一项同时乘6,得6-6x+1-(x-1)=x+1选做题:3.解方程2(x-1)-6(x-2)=3(2-x)解:2(x-1)-6(x-2)=3(2-x)2x-2-6x+12=6-3x-4x+10=6-3x-4x+3x=6-10-x=-4x=4【综合拓展类作业】4.解方程:2.03.02.11 3.0xx-+=作业设计【知识技能类作业】必做题:1. 若代数式x−1/2与6/5的值互为倒数,则x= .选做题:2.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哪里吗?解方程:解:去分母,得4x -1-3x+6=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x=4【综合拓展类作业】3.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教学反思期望通过我们的思考与实践,真正帮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来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想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6.2《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目标:1、了解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数值代入计算的过程,领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a的形式.3、强调检验的重要性,养成检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教学难点:归纳等式的性质;利用性质解方程。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2)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解方程?2.使学生理解移项解方程的根据,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3.经历和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中“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解,理解解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对移项时要改变符号的理解。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并且掌握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转化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规律。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4)教学目标: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能灵活运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五大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巩固方程解法,经历求解过程,能体会到解法应根据具体方程本身特点而定.体会化归思想——把复杂变简单,将未知变已知的作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带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教案
教学内容: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章是通过学习字母表示数,初步掌握列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注重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元一次方程是研究数学的基本工具之一,也是提高学会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
本节课是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第四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从实例出发学习解法,注重化归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知识与前面几个课时密切相连,是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方法的最后一节课。
在掌握知识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去分母解方程的方法,更要把前面所学的知识与之融会贯通,能够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的顺序,有目的、有步骤的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并达到灵活运用。
从而体会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化归思想,提高运算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尽管学生已经在前面几节课学习了一些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但是去分母的原理和容易错的地方仍然是这解课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运用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的数学学习。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对解方程的步骤有整体的了解。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分母解方程,体会数学的“化归”的思想方法;
2、通过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体会解方程的程序化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探索意识,让学生在解题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点:
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去分母的方法解方程
学习突破点:
(1)找对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强调方程两边各项都要乘以最小公倍数
(3)去括号时要注意符号和乘法分配率的的正确使用。
学习流程安排:
一、实际问题——探究去分母的方法
列方程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方程是刻画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主要模型之一. 同时以学生已有的关于等式性质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探索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例题分析——规范去分母过程
用“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掌握“去分母”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应注意的事项.
三、巩固练习——完善解方程程序
归纳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四、小结提升——体会数学思想
总结本节收获,体会其中蕴涵的化归等数学思想.
学习过程设计:
一、实际问题——探究去分母的方法
前面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看同学们能不能解决。
问题(1):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四分之一,加起来共是17,这个数是多少?能不能用方程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2):你能尝试解这个方程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总结不同的解法。
)
问题(3):不同的解法有什么各自的特点?
①直接用分数系数合并同类项
② 利用等式性质去分母
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出第二种解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等式性质来帮助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对比两种解法,得到共识:当方程中含有分数系数时,先去分母可以使未知数的系数变为整数,从而解题更加方便、快捷.
教师引出本节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体会到“去分母”的必要性;
(2)学生是否明确“去分母”的可行性;
二、例题分析——规范去分母过程
1、学生初步尝试,感受去分母的必要性。
例1 :解方程
2
1235-=+x x 2、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发言。
例2:解方程 5
3210232213+--=-+x x x 提问(1)第一步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2)怎样去分母,这有什么根据?
(3)去分母后会出现怎样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4)下面还有怎样的步骤? (学生独立完成)
3、师生共同总结:
○
1为了去掉方程中的分母,第一步应该找到这三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是10; ○
2方程的每一项都乘以10,这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成立;
○
3去掉分母后的分子如果是单项式的话应加括号; ○
4接下来还有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型和系数化1 小结: 通过老师的示例和学生与老师共同的边做边答,不仅能让学生对去分母的方法有更深的印象;而且对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深刻的印象;并且理顺了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完善解题程序, 归纳一般步骤。
(1)梯度练习
1、选择题 一元一次方程6
12_21253+=++x x 去括号后得到( ) A 3x+5+1=2- 2x+1 B 2(3x+5 ) +1 =2- (2x+1 )
C 2(3x+5 ) +6 =12- 2x+1
D 2(3x+5 ) +6 =12- (2x+1 )
2、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A 3
12253+=+x x B 1+4
122-+=+x x x C 当x 等于什么数时,x-
31-x 的值与7-53+x 的值相等? (2)同学之间交流,找出问题,进行纠正。
(3)提问:
①通过解以上的方程,你能总结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吗? 你知道每种变形的依据吗?
○
2通过解以上的方程,你觉得那些环节是值得同学们需要注意的? 小结:在学生总结出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后,说明不同的方程有不同的解法,不能生搬硬套这个步骤。
让学生感受学生解题要根据题目特点,选择适合的解题步骤。
四、小结提升, 总结收获。
现在我们回想一下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内容?
教师指板书共同复述:去分母的方法:
依据:
解方程过程中需注意:
解方程一般步骤:(教师提醒:需要哪些步骤取决于方程) 最终化成的形式:
五、作业自助餐:
102页:(1)(2)较容易
(3)(4)稍有难度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一定要把更多的学习、探究机会给学生,学生能解决的老师绝不代办,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有课堂上必须给学生安排足够的练习巩固的时间,一方面: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进行因材辅导。
板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
去分母------------方程两边各项都乘分母最小公倍数
去括号------------乘法分配率括号法则
移项------------要变号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