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e043f3ec3a87c24128c466.png)
直至孩子说“是真的想拉”时,妈妈才带他
到教师那里去学习;到了教室里以后,虽然孩子 想马上就拉小提琴,但是妈妈却不叫他拉,而是 让他“先到那边去玩玩”,这样,孩子就一边玩 一边听,看大家的演奏;等到孩子把要学的曲子 全部记在脑子里了,总想把它表现出来的愿望逐 渐强烈的时候,妈妈才给他选择适当的小提琴, 让他学拉。
2.多种方式暗示
暗示提醒法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根据 暗示者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可将其分为有意暗 示和无意暗示;根据暗示者使用的手段,可将其 分为言语暗示和非言语暗示;根据暗示后的效果, 可将其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等,因此,在家 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要综合使用,以获得最佳 的教育效果。
例如,为了帮助孩子改正挑食的坏毛病,爸 爸、妈妈不仅要津津有味地进餐,而且还可经常 邀请亲朋好友的孩子来家与孩子同吃,此外,有 时还可选择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孩子吃饭的 话题,和孩子边看边讨论。
1.组织相应的家庭生活 国外教育家多萝茜·洛·诺尔特认为“孩子
们从生活中学习”。他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 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 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 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 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 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妒嫉之中,他就 学会了妒嫉。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 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 他就学会了耐心。
铃木镇一认为,2—3岁的孩子起初
对拉小提琴并不一定感兴趣,为了使孩 子爱拉小提琴,妈妈首先不要强迫孩子 去拉小提琴,而要让孩子接触小提琴; 然后妈妈自己在家里拉小提琴,孩子可 能会边抢妈妈手中的小提琴边央求妈妈 “让我也拉拉嘛”,妈妈就问孩子: “你也想学拉小提琴吗?”当孩子说 “我也想拉”时,妈妈再问他:“你是 真的想拉吗?”
儿童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
![儿童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113aef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3.png)
儿童不同成长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儿童成长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是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从幼儿期、学龄前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四个阶段来探讨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法。
一、幼儿期:0-3岁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展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阶段。
在这个阶段,父母的陪伴和爱护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1. 建立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以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
2. 提供充分的亲子互动:和幼儿进行眼神交流、言语交流和身体接触,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3.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和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理能力。
4. 启发幼儿的感觉和认知:通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和认知体验,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5. 适度引导幼儿学习:不断为幼儿提供适龄的玩具和游戏,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运动发展。
二、学龄前期:3-6岁学龄前期是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的阶段,是进一步培养孩子自主性和社会性的重要时期。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1. 建立良好的家庭规则:在家庭中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2. 注重情感教育:帮助孩子正确理解和表达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合作、友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3.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为孩子提供适龄的教育玩具和游戏,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室内外的活动,促进认知和创造力的发展。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5. 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冲突:教会孩子与他人和平相处、合理表达和解决矛盾的方式,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孩子逐渐独立、开始学习专业知识的阶段。
以下是几个关键点:1. 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且具有学习氛围的书房,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2. 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并学会自我评价。
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7de5b38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7.png)
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指导一、引言在幼儿园小班的学习生活中,家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长对幼儿园小班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引导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班家庭教育的具体指导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帮助家长更好地开展小班家庭教育工作。
二、小班家庭教育指导方法1. 儿童心理教育:小班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小班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孩子的情况定期进行心理教育,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生活习惯养成:小班儿童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的时期,因此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规律作息、勤于洗手、好习惯、爱护公共设施等。
3. 家庭教育课:家长可以定期组织性质的家庭教育课,教育孩子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等,促进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全面发展。
4. 爱心陪伴和关注: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提高关注和陪伴孩子的时间及质量,增强幼儿的自信,避免孩子出现情感问题。
5. 与幼儿园加强沟通:家长要与幼儿园建立良好的沟通,并与教师配合,制定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计划,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三、小班家庭教育注意事项1. 简洁明了的指导方式:家长在指导小班儿童的时候,一定要言简意赅,简洁明了,讲解清晰,以便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
2. 合适的教育方式:因人而异,家长应根据孩子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
3. 珍惜时间和机会:孩子的成长发展不容易,家长应该珍惜时光并抓住机会,合理利用孩子的课余时间,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体验机会及发展空间。
4. 标准化管理与评估:家庭教育的管理与评估是检验工作效果的重要一环,家长应该按照标准化流程,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工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5. 坚持爱与信任:爱和信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只有坚持爱与信任,与孩子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教案)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462f3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5.png)
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教案)一、引言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是指孩子出生后,从0岁到2岁期间,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最基本、最初步的启蒙教育,它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
如何做好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陪伴、互动、观察能力、自我认知、语言沟通、数字逻辑与思维、情感管理及品德教育等几个方面,给出一些方法与技巧供家长参考。
二、方法与技巧1. 陪伴婴幼儿时期,家长的陪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初为父母的家长来说,夜晚的哭声可能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但是,如果家长能够理解孩子哭声背后的含义,耐心地与孩子相处,孩子也能够感受到家长的关心和爱护。
陪伴不仅仅是在孩子难过、哭泣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在孩子快乐、探索的时候,家长要给予他们关心和鼓励。
2. 互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是婴幼儿早期家庭教育的灵魂。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观察、模仿和感受周围环境,家长可以选取适当的玩具、游戏,与孩子进行共同游戏,共同学习。
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精神状态,而且还可以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亲密关系。
3. 观察能力孩子的观察能力需要家长的引导和培养。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物品,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形状、颜色和质感。
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玩具、图书等辅助资料,增加孩子的观察内容。
4. 自我认知孩子的自我认知需要从小就培养和引导。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自觉观察自己的身体,比如,观察口鼻、耳朵、眼睛和手脚等,同时,也可教授孩子自己的名字和性别等基本生活知识,从而让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模式。
5. 语言沟通语言沟通是孩子学习知识、理解世界的基础。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唱歌、讲故事和对话引导孩子学习语言,同时还可以利用孩子的天性,学习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从而启蒙孩子的语言智力。
6. 数字逻辑与思维数字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认识数字、理解数字和运用数字。
家长可以通过教授孩子简单的数字相加、相减和排序,从而引导孩子学习数字逻辑思维和数学知识。
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
![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48e5c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2.png)
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导语: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
5岁前孩子一定要学会的生活技能: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1——吃东西孩子刚开始吃饭都是用勺子,但是到五岁时,就应该学会使用筷子了,而且这时候要渐渐培养小孩不浪费的意识,能吃多少就盛多少,吃饭不剩饭菜。
端碗端水要拿稳,不可随意倾倒饭菜和茶水。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2——个人卫生孩子要能独自漱口、刷牙、洗脸,知道早起晚睡要刷牙洗脸,饭前便后要自己去洗手,身上穿的衣服脏了要懂得自己去换干净衣服。
大小便能够自理,女孩子要养成小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3——穿衣服不需要家长帮手,会自己穿衣服,懂得辨别鞋子和手套的左右、衣服正反、裤子前后,并且知道将换下来的衣服叠一叠,放整齐,不乱丢乱扔。
套头的衣服有些小孩不会穿,妈妈多做几次示范,教会要领,一般学习起来也不会太难。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4——问候他人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见了人就能脱口说出如“您好”、“谢谢”等。
出门时要对家里人说“我出去了”,回家要说“我回来了”,吃饭前后要讲“那我吃了”、“吃饱了”、“真好吃”等。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5——做家务五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家务活了,比如洗盘子和收拾玩具,家长需要告诉孩子如何一步步操作,怎样对碗盘和玩具分类,分别放到相应的地方,并且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在这些家务中负起责任。
一旦他学会了对自己承担的事情,等到他一天天长大,他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孩子要学会的生活技能6——认路问路五岁的孩子应该要熟悉自己家和常去的地方之间的路程,一些不太远但是好记的道路,他应该走过一遍就能大致记住。
并且,此时他应该还会一点基本的问路常识,知道自己父母的姓名和住址,使有意帮助的人送他回家。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c26696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8.png)
3-6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一、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3-6岁阶段,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穿衣服、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
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和引导,让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幼儿天生充满好奇心,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提供丰富的玩具和图书、与孩子一起做科学实验、参观博物馆等。
通过鼓励孩子探索和发现,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促进社交能力发展在幼儿阶段,孩子的社交能力开始发展,家长应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龄伙伴一起玩耍和交流。
同时,家长也要教孩子学习基本的社交规则,如分享、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等,促进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础,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遵守规矩、礼貌待人、不随意哭闹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可以通过制定家庭规则、表扬和奖励等方式,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增强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幼儿阶段是孩子安全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如不随意跟陌生人走、不碰触危险物品等。
同时,家长也要教会孩子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六、关注心理健康与情感支持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家长必须关注的问题,家长应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七、引导早期阅读与语言发展早期阅读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家长应提供适合孩子年龄的图书,引导孩子阅读并与之交流。
通过阅读丰富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八、培养运动习惯与身体素质运动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运动活动,如跑步、游泳、跳绳等。
通过运动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促进其身体发育和健康。
九、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艺术材料、鼓励孩子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启蒙
![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启蒙](https://img.taocdn.com/s3/m/1f55f052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0.png)
如何进行早期教育启蒙早期教育启蒙是指教育幼童时期的过程,通过各种方法和活动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认知能力。
早期教育启蒙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家长们进行早期教育启蒙工作。
首先,建立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家长应该尽可能地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安全。
亲子互动是早期教育启蒙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玩耍、谈话、阅读等活动来增进亲子关系。
其次,注重孩子的情感发展。
情感是孩子的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关爱和安全感。
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与人的关系,与他人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
再者,重视孩子的认知发展。
认知是孩子思维和学习的基础,家长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
可以通过游戏、玩具、绘本等工具帮助孩子发展想象力、记忆力、逻辑思维等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让孩子体验和探索世界。
另外,注重孩子的身体发展。
身体是灵魂的容器,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全面成长的基础。
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营养和睡眠,让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鼓励孩子参加适合的体育活动,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
此外,注重孩子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发展。
审美情感和创造力是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和创造性活动。
可以带孩子去美术馆、图书馆、音乐会等场所,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要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灵魂,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素养,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勇敢坚强等美德。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身心的楷模,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早期教育启蒙是一个持续而系统的过程,家长应该注重孩子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孩子的情感、认知、身体、审美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74179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8.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幼儿园是孩子初步接触社会、学习知识的场所,而家庭是每个孩子最初的学习和成长背景。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供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家长陪伴,智力开发,情感发展和生活习惯。
一、家长陪伴1.建立亲子关系幼儿时期,孩子的父母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人物,孩子的行为和举止大多受到父母的影响。
因此,建立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家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建议家长要用心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多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并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支持,让孩子明白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2.塑造良好的父母形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举止能够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习惯。
因此,需要家长自己意识到自身的言行是否符合正确的道德标准。
家长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与孩子互动时,言语要友好、和善,体现出信任、关心的态度。
同时,家长也要尽量避免过于苛刻的斥责,因为孩子心灵脆弱,如果老是听到不建设性的话语,会不知不觉地负面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3.共同游戏和学习对幼儿来说,玩是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父母要陪伴孩子玩耍,也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课堂学习。
同时,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鲜事物,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样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家庭的亲密关系,进而对孩子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二、智力开发1.教育观念转变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大脑处于活跃发展期,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智力开发,首先要摆脱“书本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家长应该通过一些趣味性强、实用性高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学习,开发其对事物的认知、判断等思维能力。
2.创造富有学习氛围的家庭环境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学习,家长需要创造一个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气息”的环境。
例如,在家中摆放一些有趣的书籍、玩具和游戏,配备一些科技机器人或其他智能玩具,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幼儿园老师的家庭教育方法
![幼儿园老师的家庭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90e5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4.png)
幼儿园老师的家庭教育方法幼儿园老师是孩子们第一位老师,他们不仅要负责孩子的学习,还承担着对家庭的一种引导和教育。
家庭教育方法既要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又要顾及家庭的实际,使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全面的品格和能力。
以下是幼儿园老师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倡导亲子共读亲子共读是幼儿家庭教育的常见方法。
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连接,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老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好书,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与家长交流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也可以给予家长一些帮助和支持。
二、提倡贴近自然幼儿要在家里做什么,是一个需要家长考虑的问题。
幼儿园老师可以向家长推荐一些贴近自然的活动。
比如在家里种一些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宠物,让孩子接触到动物的世界;在户外野餐,感受自然的美好。
这些活动能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然,让孩子们的内心更加平静,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以及爱心。
三、建立家庭健康习惯幼儿园老师在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法论上,需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
首先,要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包括固定的就寝时间、饮食时间、户外时间等;其次,要保证家居清洁卫生。
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勤洗衣物、不久不洗、对孩子的饮食、睡眠、洗澡、穿衣等各个方面的健康问题要格外重视。
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孩子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幼儿园老师需要给家长一些鼓励让家长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到社交活动中来,尽可能让孩子们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增加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够在社交中积累经验,增强自信心。
五、家庭教育的游戏化培养法幼儿园老师的家庭教育方法中,游戏是无处不在的。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游戏既是学习的好帮手,也是快乐的方式之一。
老师可以向家长介绍一些适合孩子玩的游戏,比如家庭DIY、野营、拼图等。
这些游戏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也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思考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362b31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e.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法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内容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心智还不是十分成熟,对于家长的依赖感比较强,因此这个时候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家长不需要过高的要求孩子,只需要无条件的陪伴,给予孩子关爱就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
其次家长要明白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十分重要,这样孩子才不会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巨大差别而感到不适应,能够迅速的融入到学习生活当中。
家长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自我约束力和管理能力。
孩子也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家长这个时候可以着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等等。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方法1、解释和说理要对孩子讲解每一项行为准则,使他知道怎样做,还要结合孩子的理解水平给孩子讲道理,要让他听懂。
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在太兴奋和激动时,往往是听不进道理的,应等他冷静下来后,再用亲切的口吻说道理。
2、实践体念遇事不仅要给孩子说明道理,懂得学习什么,还要教孩子亲自去做,去具体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并加深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转移注意力当孩子任性哭闹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鲜的东西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4、及时鼓励孩子的每一首歌曲、每一支舞蹈、每一篇儿歌,都是他们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想要良性持续,就需要父母和老师及时的帮助和鼓励以及认可。
这种帮助、鼓励、认可,才是带给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的重要手段。
5、环境熏陶家长要有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意识,使孩子受到感染和熏陶。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孩子的美好情操。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382ee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7.png)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重视亲子互动:家庭是最重要的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亲子互动是最基本的教育方法。
家长要与孩子保持密切的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指导。
2. 设立家庭规则:家庭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议并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主意识。
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如书籍、玩具、乐器等。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游戏、探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4. 培养好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定时睡觉、饮食健康、保持卫生等好习惯,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5. 多角色扮演: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帮助他们学习社交技能、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可以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医生和患者等,让孩子在互动中体验不同角色。
6. 鼓励孩子的自主探索: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和实验。
给予他们适当的挑战和自主权,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7. 培养社交能力:家长可以组织孩子参加适龄的社交活动,如幼儿园、游乐场等。
帮助他们与其他孩子交流、分享、合作,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
8. 积极引导孩子情绪表达: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和应对情绪。
例如,可以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让孩子表达情绪,同时也要教导他们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当然还有其他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灵活运用。
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方法有哪些
![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d5c5d6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2.png)
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方法有哪些1.示范法:幼儿具有模仿的天性,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为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例如,家长可以在幼儿面前展示自己的诚实、勤劳、友善等品质,以便幼儿模仿学习。
2.积极引导法:家长应当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勇敢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奖惩法:对于幼儿的行为,家长可以采用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但是,奖励和惩罚需要合理,遵循适度原则,不能过分严厉或过度纵容。
4.情感沟通法:家长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情感需求。
家长可以与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例如亲子游戏、阅读故事等,以增加互动和情感联结。
5.严明纪律法:纪律的存在对幼儿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给予幼儿明确的规则和界限,教育他们遵守纪律。
但是,在执行纪律时,要尊重幼儿的权益和个人需要。
6.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锻炼。
此外,家长还应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和玩耍时间,并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
7.游戏教育法:游戏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学习语言、认知、社交等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8.与外界交往法:家长应该鼓励幼儿与外界进行积极的交往,例如与同伴一起玩耍、参加社区活动等。
这样能够增加幼儿的社交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巧。
9.合理使用媒体:在现代社会,媒体对幼儿的成长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合理使用媒体资源,选择适合幼儿的教育内容,并限制幼儿与媒体的接触时间。
10.和谐家庭氛围: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该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沟通和支持是建立和谐家庭氛围的关键。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与技巧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cdf47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8.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与技巧1. 引言: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和技巧是帮助父母为他们的孩子提供全面和有效教育的关键。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他们开始学习和探索世界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2. 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家长们应该努力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自己的爱好和优势领域。
通过观察和交流,家长们可以发现孩子喜欢的活动和他们展示出的潜力。
这有助于家长们为孩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机会,并培养他们的兴趣。
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之一。
家长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确定一个安静和整洁的学习空间,让孩子有一个专注和集中注意力的地方。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玩具和艺术品。
建立一个积极和支持性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自由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想法。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们应该从早期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包括制定规律的学习时间表,让孩子养成每天坚持学习的习惯。
鼓励孩子制定目标并跟踪他们的进展,以帮助他们培养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家长们应该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需求,以建立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合作关系。
5.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家长们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动物园等地方,带孩子接触不同的文化和知识。
组织家庭活动和户外探索也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方式。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孩子们可以发展各种技能和才能。
6. 与幼儿园老师合作:家长们应该与幼儿园的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为家长们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家长们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议或与教师面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需求。
另外,与教师共同制定家庭作业和学习计划,以确保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一致。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与技巧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7d9352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8.png)
精神病患者服用氯氮平致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戴 俊 姜 莉摘 要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服用氯氮平致肠梗阻的术后护理方法。
方法:2012年6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6例服用氯氮平后引起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对其进行急诊手术治疗,观察总结其术后护理措施。
结果:6例患者症状均改善,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氯氮平服用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其中以麻痹性肠梗阻多见,其急诊术后的连续性观察与密切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 精神疾病;氯氮平;肠梗阻;护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24.025 氯氮平属于新型广谱抗精神病药,是我国大多数医院治疗精神病的首选药,适用于长期需要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
但临床资料表明,其临床副作用较多,其中以麻痹性肠梗阻最为常见,是造成精神病患者外科急诊的最常见原因。
由于精神患者的特殊性,其肠梗阻术后护理有别于一般外科肠梗阻患者,现就我院收治的6例氯氮平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急诊术后的护理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6例服用氯氮平后引起肠梗阻的精神病患者,男4例,女2例。
年龄26~61岁。
6例均有精神病史并持续服用氯氮平治疗,服药后29d~4个月发病。
6例患者均出现呕吐、全腹膨隆、压痛,其中5例患者出现肠鸣音的减弱,1例患者肠鸣音消失。
6例患者均停止肛门排气,其中2例患者停止排便。
X线直立位检查均可见小肠、结肠肠腔胀气并出现液平面。
1.2 方法1.2.1 术前治疗 (1)胃肠减压。
因患者入院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为减轻肠腔膨胀,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同时也为将要进行的肠梗阻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对患者进行胃肠道减压[1]。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机体内环境对维持生命体征及手术治疗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利用葡萄糖、等渗盐水静脉滴注。
对于频繁呕吐者进行补钾处理。
结合患者个体情况,个性化进行补液治疗。
幼儿小班学期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小班学期家庭教育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f7d9917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7.png)
幼儿小班学期家庭教育指导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期家庭教育指导时间啦!作为一名资深幼儿工作者,我将为各位家长带来一份实用的小班学期家庭教育指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在这个学期里,更好地陪伴孩子们成长吧!一、生活习惯篇1.规律作息2.自我服务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洗手、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家长们要耐心引导,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会成长。
3.礼貌待人教育孩子学会礼貌待人,尊重长辈、关爱同伴。
在孩子犯错时,要用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错误,并学会道歉。
二、学习习惯篇1.培养阅读兴趣2.提高专注力小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现象。
家长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3.培养想象力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创作画画、编故事等。
家长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过多干预。
三、情感教育篇1.培养安全感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关爱。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2.学会表达3.培养同理心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家长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孩子关注他人的感受。
四、家庭教育方法篇1.以身作则家长们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做到言行一致。
只有自己做好了,才能影响到孩子。
2.适度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们要适度引导,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会成长。
3.鼓励与表扬对孩子进行适度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五、幼儿小班学期家庭教育指导一、生活习惯篇1.规律作息孩子们的习惯就像是一棵小树苗,需要咱们精心培养。
保证孩子每天按时睡觉、起床,不仅对身体好,还能让他们更有精神迎接新的一天。
对了,晚上睡觉前,别忘了给孩子讲个小故事,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2.自我服务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灵活了,家长们可以尝试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
虽然一开始可能会弄得衣服上都是饭渍,但别忘了,这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耐心一些,鼓励他们,他们会越来越棒的。
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幼儿启蒙学习
![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幼儿启蒙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55068f7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2.png)
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幼儿启蒙学习幼儿期是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而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学习场所。
在家庭中进行幼儿启蒙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家庭中进行幼儿启蒙学习,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
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为了促进幼儿的启蒙学习,家长首先需要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这包括: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在家中设置各种各样的学习角,如阅读角、绘画角、玩具角等,让孩子自由选择并探索。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孩子准备适合其年龄的书籍、玩具、游戏等,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定期进行户外活动:带孩子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参与各种户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
鼓励孩子自主学习: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后果。
及时表扬和鼓励: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亲子互动促进幼儿启蒙学习亲子互动是促进幼儿启蒙学习的重要方式。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参与孩子喜欢的游戏和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与孩子共同探索:一起阅读绘本、观察大自然、做手工等活动,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倾听孩子心声: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理解和支持。
创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幼儿启蒙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树立榜样: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营造和谐氛围:避免家庭冲突和负面情绪,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
注重家庭沟通:保持与孩子之间良好沟通,分享彼此生活中的点滴。
结语在家庭中进行幼儿启蒙学习是一项持续而美好的过程。
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亲子互动以及创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与方法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0477f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9.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与方法幼儿园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对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与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方式方法、与教育内容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式与方法。
一、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1.爱的原则爱是幼儿园家庭教育的基础,爱可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真诚的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尊重的原则孩子也是一种独立个体,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权利。
父母应该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让孩子发挥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能动性。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帮助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尊重孩子的隐私,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健康成长。
3.平等的原则亲子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家长不能把自己置于优势地位。
父母应该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制孩子,而是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4.积极的原则幼儿园教育应该充满着积极、乐观、激励的情绪。
父母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鼓励孩子在各方面发展。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教育方法1.启示式教育法启发教育法是指以启示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兴趣、促使孩子主动地去求知、探索和发现,从而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讲述故事、让孩子感受事物的方法,引导孩子思考。
2.游戏教育法游戏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孩子通过玩游戏,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语言及思维能力,以及社交技能。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与孩子共同参与各种游戏,加强亲子关系。
3.示范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是指让孩子去模仿良好的行为和物件制表现,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并模仿家长、老师或其他成人的良好行为,学习道德规范、社交技能和行为习惯。
三、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1.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孩子的情感与认知发展,培养孩子的情感识别和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而且也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教育方法
![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教育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c651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2.png)
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教育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幼儿阶段。
幼儿园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采用的教育方法。
一、身教胜于言教2.家长的兴趣爱好也会影响孩子的兴趣发展。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与孩子一起成长。
例如,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阅读、画画、唱歌等,从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二、尊重孩子,给予自主权1.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不要过分干预他们的选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强迫他们按照自己的期望去生活。
2.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学会自己做决定。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决策中学会思考和权衡。
例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1.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1.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通过参加各类社交活动,孩子可以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和分享,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的家长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
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
比如,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养成勤奋努力的习惯,那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当展现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
孩子很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家长的正面示范能够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另外,尊重孩子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在理解孩子成长需求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孩子在学习自主决策的过程中,可能会做出一些不成熟的选择,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幼儿启蒙教育的四种方式
![幼儿启蒙教育的四种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afedb5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d.png)
幼儿启蒙教育的四种方式幼儿启蒙教育是指在孩子最初的成长阶段,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认知、情感、社交等能力。
在这个关键时期,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幼儿启蒙教育的四种方式,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1. 游戏启蒙教育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天然方式,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家长和老师可以设计各种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如拼图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益智玩具等,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2. 阅读启蒙教育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家长和老师可以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童话故事等,与孩子一起共同阅读,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艺术启蒙教育艺术是幼儿表达情感、展示个性的重要途径。
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舞蹈等,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艺术启蒙教育,孩子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4. 自然启蒙教育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走出室内,亲近大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和老师可以带领孩子去户外探索自然奥秘,观察植物、动物,感受四季变化,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通过自然启蒙教育,孩子可以拓展视野,培养环保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幼儿启蒙教育有多种方式,包括游戏启蒙、阅读启蒙、艺术启蒙和自然启蒙等。
家长和老师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每位家长和老师都能用心呵护每一个幼小心灵,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方法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方法
近年来,许多儿童教育家把1~3岁看做是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年龄”,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家庭教育方法
一:规劝
当孩子与同伴吵架和争吵的时候,或者是对待长辈没有礼貌的时候,此时的父母就要放下手上的工作,走到孩子的身旁,让宝宝意识到你一直都在关注他,并且询问以及耐心听完孩子这样做的理由,再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传递给宝宝,记住一定要让宝宝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请、谢谢、对不起”。
二:打手心
很多家长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一般都只是随口说说敷衍一下,有些则会大打出手,其实这样都是不对的,家长如果想要让孩子意识到错误的根本性,通过打的方式让他重视起来,那么可以用轻微的打手心来表现,用报纸制作一纸棒,外观可包上一层装纸;赋予它一个名称,如警惕棒、陈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为警惕。
三:罚站
面对顽皮没规矩的孩子,方法不能太强硬也不能太弱,利用罚站来惩罚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家中选择一个固定的位置让犯错的孩子固定站在那,并且计时处罚时间,在罚站完后,要告诉孩子受处罚的原因,让孩子自己知道做错的原因。
四:帮忙做家务
对于从小就没有规矩的小孩来说,家长们在处罚教育的方法中,可以运用帮忙做家务的方法,因为这样能够在孩子接受惩罚的时候还能学习清理和养成整洁的习惯,同时还能训练孩子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幼儿早期家庭教育技巧
宝宝哭时别抱他。
在简医生看来,爱哭的宝宝都是爸妈惯出来的。
因为新生婴儿听不懂语言,要靠条件反射来“训练”。
在排除尿床、饥饿等因素后,如果孩子一哭就把他抱起来,很容易形成负性反馈;只有当他乖乖不闹时抱起来,才能让宝宝明白,什么样的行为大人喜欢。
晚上不用频繁喂奶。
很多妈妈晚上要给孩子喂2―3次奶,但正常人晚上并不需要多次进食,包括小婴儿。
不用担心宝宝晚上会挨饿,让他好好睡一觉比把孩子弄醒喂奶要重要得多。
因此,只要没有饿醒的表现,就
可以让宝宝一觉睡到自然醒。
让宝宝学会自己睡觉。
婴儿的大部分时光都需要在床上度过,可床是不会自己摇动的。
因此,要想宝宝学会享受躺在床上的快乐时光,家长并不需要抱起婴儿用力摇晃、来回走动等,更不要这样哄孩子睡觉,把他轻轻放在床上就好。
不要把宝宝捂成“粽子”。
爸爸妈妈要相信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当大人们穿2件衣服时,宝宝并不需要穿3件。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锻炼和增强抵抗力,因此,家长有时得“狠下心”,让他自己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是裹得一层又一层。
宝宝洗澡少用沐浴露。
小婴儿虽然闻上去满身奶腥等味道,但实际上“只要洗掉汗水和细菌就会健康”。
再名牌的婴儿产品都不如清水健康、自然,给宝宝洗澡要尽量少用沐浴露、洗发水,或一个星期只用一到两次。
别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哪怕再小的宝宝玩玩具或看图画书时,大人最好也别轻易打断他,哪怕比预计的喂奶时间晚一点也没有关系。
从小保护孩子的专注力,有利于他们长大后集中注意力做任何事情。
慢慢走路,小声说话。
大人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至关重要,如果你想培养一个优雅懂礼貌的孩子,那么请不要在家中大吼大叫,让孩子从小感受平和、安宁的环境。
批评孩子一天不能超过两次。
很多家长批评孩子时,喜欢大加谴责,或者把小问题扩大化,这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能造成很大打击。
建议家长批评孩子每天只说一到两次,不要逢事就说,有的错误孩子可能马上就能自己明白,并不需要家长再次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