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中小学教师资格科目一综合素质考试中,职业理念一章涉及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一章的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是需要大家着重识记的一章。
现就“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进行备考指导。
一、知识链接“以人为本”学生观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别差异,克服按照统一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学生,追求安全趋同,整齐划一的弊病,根据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把学生当成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
这一观念强调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天赋和学习方式。
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以一种标准化的方式对待所有学生,忽视了他们的差异性。
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成绩的追求,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品格培养。
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包括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育往往将学生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
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开展问题解决、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实施需要改变传统教育中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
这一观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发展机会。
只有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价值。
教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
在教育中,学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他们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的受益者。
所以,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利益。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潜能。
因此,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以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支持。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和进步。
以学生为本意味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需要获得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理素质。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以学生为本也意味着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其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育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发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
学生应该参与到教育的决策和管理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育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利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及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
教育是为了学生,学生是教育的未来,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将引领教育事业的发展。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以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在当今社会,人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更高的追求和要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指将学生本人放在学习和成长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人格的塑造者。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品德、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发展。
只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人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
教育应该是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习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学生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心来支撑学习和成长。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支持。
学生应该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和锻炼身体的机会,学校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和压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它强调将学生置于学习和成长的中心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而不断努力!。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作文
人为本的学生观。
作为学生,我们常常被灌输着各种知识,被要求达到各种标准,但很少有人关
注我们作为个体的需求和感受。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优点和缺点。
学校和老师应该尊重这些差异,不应该强迫所有学生都按照同一标准去学习和评价。
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课程。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追求学习成绩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身心健康却被忽视了。
学校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意味着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学校和老师应该不仅关
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
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需求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种
尊重和关爱学生的态度。
只有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级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启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启示:老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的正在成长的人。
(启示:老师应实行容错教育)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应该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启示:反对割裂学生完整性的做法,老师应全面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也要关注学生的优点)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它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启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第三,学生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的。
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启示:老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耐心倾听)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把学生当成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启示: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知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启示:老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着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
【教师资格考试资料】“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在全国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中,学生观的考查是一个重点,不仅会考查单选题,也会考查材料分析题。
对学生观的理解和有针对性的应用是不少同学所欠缺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两独一发+两全)1.学生是发展的人(理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解释)材料应用:教师遵守或违背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中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任何一个,都可以写这一条。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解释)材料应用:教师对学生有耐心、有信心,看到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尤其是对后进生能够包容,进行容错教育,相信学生能够变好。
反之亦然。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解释)材料应用:一般和上一条结合出现,教师能够看到学生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过引导可以变好,不管学生的话可能会变坏。
2.学生是独特的人(理论)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解释)材料应用:教师能够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不单独或孤立培养学生身上某一个或某几个优秀品质,应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尤其是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让学生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解释)材料应用:世界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完全一样的,学生也是有差异的。
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个性。
教师能够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发现学生的独特性并加以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尤其是材料中的后进生,只被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自身的其他优点。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解释)材料应用:应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教师不应该只用自己的视角看待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材料中体现为教师能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材施教。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理论)①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解释)材料应用:材料中教师能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想法,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因势利导不灌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一.“人得全面发展”得思想关于人得全面发展得思想学说就是我国确立教育目得得理论依据。
(一)人得全面发展得概念人得全面发展就是指人得劳动能力,即人得体力与智力得全面、与谐、充分得发展,还包括人得道德得发展。
(二)人得全面发展得基本内容1、人得发展同其所处得社会生活条件就是相联系得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得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得全面发展得基础与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实现人得全面发展得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得人得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得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得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得以人为本,就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得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得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得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科学发展观得核心。
2、“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得教育延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得对象就是学生,学生就是独立得个人。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得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得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得内涵1、学生就是具有独立意义得主体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得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得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得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得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得自主意识,不以教师得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得成长规律开展具体得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是认识得主体、时间得主体与发展得主体,就是学习得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得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得意志,学生接受知识得过程并非简单得被动接受知识,而就是经过自己得考量之后做出得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得需求与责权学生得主体性得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得统一,学生作为独立得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得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得自主需求与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得权利。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认为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积累,还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教育。
教育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等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指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价值的实现。
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自主学习和创造的主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同时,还要注重自主性、实践性和终身学习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和创新。
此外,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还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教育应该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创造的过程,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应该共同合作、协商,探索最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纳入教育过程中来,以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目标。
综合来说,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思想,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也可以促进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能力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人为本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
答:以人为本学生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下能够进步,能够知错就改,说明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去发掘和引导。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容错教育,对学生耐心教育使其改正自己的错误。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
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或者学生家长,我们都应该认识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指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断发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在知识上的积累,更需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只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素质。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级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
(启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小错误,将学生完全否定,要看到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发展。
(启示:老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是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教师指导下的正在成长的人。
(启示:老师应实行容错教育)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应该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
(启示:反对割裂学生完整性的做法,老师应全面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也要关注学生的优点)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天津中公教育·中公天津教师考试网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它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启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第三,学生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很大差别的。
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
(启示:老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耐心倾听)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把学生当成不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启示:老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知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概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以学生的中心性为核心,以关注学生的幸福和成长为宗旨,以全面发展学生个体潜能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要求的学生发展理念。
它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内涵的基础。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核心,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主要任务。
学校要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
二、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基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成分。
实践能力不仅指的是学生对学习所掌握的知识的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通过探索、试错、实践、研究等学习活动获得的。
三、强调学生的责任感学生的责任感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基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学校要培养学生负责任地完成任务的能力,时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具有比较完善的责任感。
四、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学校教育要求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知识,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视野。
学校要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责任感,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五、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重要内涵,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学校应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活动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教育内涵的基础。
学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营造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基本内容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基本内容1. 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呀!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咱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学生呀。
比如,有的学生擅长画画,有的学生擅长唱歌,不能因为画画好的唱歌不行,就否定人家嘛!2.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呢!他们现在可能有不足,但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呀!这就好比小树苗,现在看着柔弱,可未来能长成参天大树呢!怎么能因为他们现在的某些小问题就看不到他们的潜力呢?像班级里那个调皮的孩子,说不定以后会有大出息呢!3. 学生可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的呀!就如同埋在地下的宝藏,等待着被挖掘发现。
难道你没见过那些一开始学习不怎么样,后来突然开窍变得很优秀的学生吗?比如那个之前成绩一般,后来爱上阅读后成绩大幅提升的同学。
4. 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哦!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呀,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呀!不能老是强迫他们,得听听他们的心声啊,就像对待朋友一样。
比如选兴趣小组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做主呀!5.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哇!不能只关注那些成绩好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被看到和重视呢!这就像阳光要洒遍每一个角落,不能只照一处吧。
那个总是默默无闻的学生,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呀!6. 要理解学生的差异性啊!有的学生学东西快,有的慢,但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呀!不能急功近利呀。
像有的同学理解数学慢,但他在体育方面很出色呀!7. 学生的需求很重要哇!就像是人饿了要吃饭一样,不能忽视他们的合理需求。
他们需要鼓励,需要支持呀!比如生病时的一句关心,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呢!8. 要相信学生能够独立成长啊!别老是不放心,要适当放手让他们去尝试。
他们就像刚学飞的小鸟,总有一天要自己飞翔呀!看看那些自己就能把事情做好的学生,多棒!9. 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太重要啦!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让他们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呀!这是必须的呀!。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这一学生观念的转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首先体现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上。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自己的特点、兴趣和潜能。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将学生视为一个整体,一刀切地进行教学。
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则强调了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他们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充分发展优势,克服困难。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全面发展。
传统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而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学术能力的基础上,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教育者不仅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社交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
而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通过实践探索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教育者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实施离不开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和教育环境的改善。
教育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育环境方面,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创造宽松、开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强调个体差异、全面发展和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真正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充分尊重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因此,教育者应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以人为本-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以人为本”旳学生观备考一、学生是发展旳人1、学生旳身心发展是有规律旳(1)顺序性:个体旳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旳顺序旳,不可跳跃也不可逆转。
侧重考察顺序这个特点。
例如:小朋友必须要先学会爬再学会走,最后再学会跑,这一顺序不可打乱,同步也不可跳过。
(2)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旳不同阶段,体现出旳特性是不同旳,任务也是不同旳。
强调不同阶段旳特性。
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阶段,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旳转变,高中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
(3)不平衡性:涉及两个方面,一种是同一方面旳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平衡性,例如人旳身高;另一种是不同方面在不同旳年龄阶段具有不平衡性,有旳在年龄较早旳阶段就发展完毕了,例如大脑旳发育,有旳在较晚旳年龄阶段才发育成熟,例如人体旳器官。
不平衡性规定及时而教。
(4)互补性:一方面强调身体之间旳互补,例如盲人旳听力特别敏捷;另一方面强调心理弥补生理机能旳缺陷,例如在生病旳时候,医生会叮嘱病人保持身心愉悦,病会好旳快些。
(5)个体差别性:世界上没有相似旳两片叶子,人和人之间都是不同旳,强调因材施教。
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选择题掌握,只要理解就可以,无需死记硬背。
2、学生具有巨大旳发展潜能学生是具有发展旳潜能旳,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目前旳状态,对学生下定义,而应当放眼将来,并为学生有更好旳发展而作出努力。
材料分析题中,常常考察班上学习成绩差,或能力差旳学生,老师仍然对其不抛弃不放弃,协助他成长,体现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旳;反之,对差生嗤之以鼻,则没有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旳。
3、学生是处在发展过程中旳处在发展过程中旳学生,会出错,也会改正。
对于班级中旳“问题”学生,教师应当包容他们,并且予以对旳旳引导,协助他们改正错误旳行为。
材料题中常常考察,班级中有学生老是爱打架,老是并没有一味责怪他,而是耐心教育没并且教学生如何对旳旳和同窗相处。
二、学生是独特旳人1、学生是完整旳人规定教师在评价学生旳时候要从整体来评价,不能只看一方面,或把学生拆分来看,这都是不对旳旳,应当把学生当作完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备考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1)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不可跳跃也不可逆转。
侧重考察顺序这个特点。
例如:儿童必须要先学会爬再学会走,最后再学会跑,这一顺序不可打乱,同时也不可跳过。
(2)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任务也是不同的。
强调不同阶段的特征。
例如: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高中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
(3)不平衡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平衡性,例如人的身高;另一个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在年龄较早的阶段就发展完成了,比如大脑的发育,有的在较晚的年龄阶段才发育成熟,比如人体的器官。
不平衡性要求及时而教。
(4)互补性:一方面强调身体之间的互补,例如盲人的听力特别灵敏;另一方面强调心理弥补生理机能的缺陷,比如在生病的时候,医生会叮嘱病人保持身心愉悦,病会好的快些。
(5)个体差异性: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人和人之间都是不同的,强调因材施教。
这部分知识点作为选择题掌握,只要理解就可以,无需死记硬背。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努力。
材料分析题中,常常考察班上学习成绩差,或能力差的学生,老师仍然对其不抛弃不放弃,帮助他成长,体现老师看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反之,对差生嗤之以鼻,则没有到了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
对于班级中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材料题中常常考察,班级中有学生老是爱打架,老是并没有一味责备他,而是耐心教育没并且教学生如何正确的和同学相处。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从整体来评价,不能只看一方面,或把学生拆分来看,这都是不正确的,应该把学生当作完人。
这个知识点只需要理解即可,在考试中很少会考到这个点。
2、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强调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不同的,考试中,教师的行为若体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那就说明老师看到了学生具有其自身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这一知识点与第二点容易混淆,但是搞清楚主体是谁就不会错了。
这一知识点强调的是学生与成人之间的不同,老生不能用承认的眼光去猜度学生的行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例如,一个学生老是欺负其他同学,有的老师可能认为这个学生太调皮,故意搞破坏,但正确的考虑是,这个学生可能是想和其他同学交朋友但是不知道怎么相处,作为老师应该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交友方式。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教师不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该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因势利导。
例如:班上学生对家庭作业很反感,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改变作业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使得学生逐渐爱上这门课程,爱上作业,充分体现教师尊重学生意志。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例如,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小组讨论。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学生享受一定的权力,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作为老师应当保护学生的权利不受侵害。
这一知识点考察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