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传热学课件——第10章
合集下载
传热学(全套课件666P) ppt课件
1A 1 (T 1 4T 2 4) ( 1-9 )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一、传热过程 1 、概念
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 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传热过程。
2 、传热过程的组成 传热过程一般包括串联着的三个环节组成, 即:
① 热流体 → 壁面高温侧; ② 壁面高温侧 → 壁面低温侧; ③ 壁面低温侧 → 冷流体。 若是稳态过程则通过串联环节的热流量相同。
二、对流
1 、基本概念
1)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 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的同时必伴随 有导热现象。
2)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 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2 、对流换热的分类
1)根据对流换热时是否发生相变分:有
第一章
绪
论
§1-0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 1 、传热学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 2)物物体。
2 、热量传递过程 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 可分为两类:
t f1 tw1
Ah 1
tw1 tw2 A /
t w 2 t f 2 Ah 2
(d) (e) (f)
三式相加,整理可得:
A(t f 1 t f 2 )
1 1
h1 h2
也可以表示成:
(1-10)
A(tkf1tf2)A k t (1-11)
式中, k称为传热系数,单位为
。
W/ m2K
⑤热辐射现象仍是微观粒子性态的一种宏 观表象。
⑥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 是热辐射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
§1-3 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
一、传热过程 1 、概念
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 另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传热过程。
2 、传热过程的组成 传热过程一般包括串联着的三个环节组成, 即:
① 热流体 → 壁面高温侧; ② 壁面高温侧 → 壁面低温侧; ③ 壁面低温侧 → 冷流体。 若是稳态过程则通过串联环节的热流量相同。
二、对流
1 、基本概念
1) 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 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 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对流的同时必伴随 有导热现象。
2)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 热量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2 、对流换热的分类
1)根据对流换热时是否发生相变分:有
第一章
绪
论
§1-0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 1 、传热学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 2)物物体。
2 、热量传递过程 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 可分为两类:
t f1 tw1
Ah 1
tw1 tw2 A /
t w 2 t f 2 Ah 2
(d) (e) (f)
三式相加,整理可得:
A(t f 1 t f 2 )
1 1
h1 h2
也可以表示成:
(1-10)
A(tkf1tf2)A k t (1-11)
式中, k称为传热系数,单位为
。
W/ m2K
⑤热辐射现象仍是微观粒子性态的一种宏 观表象。
⑥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这 是热辐射区别于导热,对流的基本特点。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11第十章-对流换热、单相流体
综上所述,边界层具有以下特征: (a) 、t l
(b) 流场划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流动边界层内存 在较大的速度梯度,是发生动量扩散(即粘性力作用) 的主要区域。主流区的流体可近似为理想流体;热边 界层内存在较大的温度梯度,是发生热量扩散的主要 区域,热边界层之外温度梯度可以忽略;
(c) 根据流动状态,边界层分为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 界层。湍流边界层分为层流底层、缓冲层与湍流核心 三层结构。层流底层内的速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远大于 湍流核心;
20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趋势:
流动边界层厚度 与热边界层厚度t的比较 :
两种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取决于流体运动粘度 与
热扩散率a的相对大小。令
对于层流边界层:Pr≥1 t ;Pr≤1 t
Pr a
对于湍流边界层: t
普朗特数
一般液体:Pr=0.6~4000;气体:Pr=0.6~0.8。 21
4
(2) 流动的状态
层流 湍流
:流速缓慢,流体分层地平行于壁面方 向流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 主要靠分子扩散(即导热)。
:流体内存在强烈的脉动和旋涡,使各 部分流体之间迅速混合,因此湍流对流 换热要比层流对流换热强烈,表面传热 系数大。
(3) 流体有无相变 沸腾换热 凝结换热
5
(4) 流体的物理性质
7
(5) 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
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尺 寸、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粗糙 度等几何因素将影响流体的 流动状态,因此影响流体的 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对对 流换热产生影响。
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
多,表面传热系数是很多变
量的函数,
特征长度(定型尺寸)
h fu ,t w ,t f, , ,c , , ,l,
【精品】传热学第十章传热过程和换热器计算PPT课件
传热方程式: Φ= KAΔt
式中:K为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对于不同的传热过程,
K的计算公式不同。
K 1 R tot
10.2 换热器的型式
1 换热器的定义:用于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 体,以满足规定工艺要求的装置。
2 换热器的分类:
混合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互相混合来实现 热量交换。
传热工程技术的两个方向:强化传热技术与削弱传热技术 (又称隔热保温技术)。
无论是强化传热还是削弱传热,一般都是从改变传热温差和 改变传热热阻两方面入手。 以换热器内的传热过程为例:
kAtm 1 tm R tkmRh1 R tm Rh2
kA
传热强化途径: (1)加大传热温差 t m ; (2)减小传热热阻 R k 。
Ti
dq
T
dT c
In
Ti
To
T dq
dT c
Out
In
dT h
To
Out
2 算术平均温差
平均温差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
tm,算术 tma2 x tmin
tm,对数
tmax tmin ln tmax
tmin
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
当 tmax tmin 2时,两者的差别小于4%; 当 tmax tmin1.7时,两者的差别小于2.3%。
通常,对逆流的对 数平均温差进行修 正以获得其他复杂 流动方式下的平均 温差。
tm(tm)ctf
教程中图10-23~10-26分别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 换热器的 。
值取决tc
Rth th tctc
式中:下标h、c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 ` 表示进口,`` 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为横坐标,R为参量。
式中:K为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对于不同的传热过程,
K的计算公式不同。
K 1 R tot
10.2 换热器的型式
1 换热器的定义:用于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 体,以满足规定工艺要求的装置。
2 换热器的分类:
混合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互相混合来实现 热量交换。
传热工程技术的两个方向:强化传热技术与削弱传热技术 (又称隔热保温技术)。
无论是强化传热还是削弱传热,一般都是从改变传热温差和 改变传热热阻两方面入手。 以换热器内的传热过程为例:
kAtm 1 tm R tkmRh1 R tm Rh2
kA
传热强化途径: (1)加大传热温差 t m ; (2)减小传热热阻 R k 。
Ti
dq
T
dT c
In
Ti
To
T dq
dT c
Out
In
dT h
To
Out
2 算术平均温差
平均温差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
tm,算术 tma2 x tmin
tm,对数
tmax tmin ln tmax
tmin
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
当 tmax tmin 2时,两者的差别小于4%; 当 tmax tmin1.7时,两者的差别小于2.3%。
通常,对逆流的对 数平均温差进行修 正以获得其他复杂 流动方式下的平均 温差。
tm(tm)ctf
教程中图10-23~10-26分别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 换热器的 。
值取决tc
Rth th tctc
式中:下标h、c分别表示两种流体,上角标 ` 表示进口,`` 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为横坐标,R为参量。
传热学PPT学习课件PPT教案
第10页/共66页
气膜冷 却
气膜冷却基本原理是:从高温环境的 壁面上 的孔向 主流引 入二次 气流( 冷却工 质或射 流), 这股冷 气流在 主流的 压力和 摩擦力 作用下 向下游 弯曲, 附着在 壁面一 定区域 上,形 成温度 较低的 冷气膜 将壁面 同高温 燃气隔 离,并 带走部 分高温 燃气, 从而对 壁面起 到良好 的冷却 保护作 用。
空气 0.026 W (m C ) (20 C)
第21页/共66页
(6) 一维稳态导热及其导热热阻 如图所示,稳态 q = const,于是积分Fourier定
律有:
q Φ dt
A
dx
定积分
W m 2
t
dx
tw1
dt
Q
tw2
q dx tw2 dt q tw1 tw2 0
。 解:参见前图及一维稳态导热公式有:
第23页/共66页
铜:
q tw1 tw2 375 300 100 1.5106 W m2
0.05
钢: q tw1 tw2 36.4Im 300N a 10o 0g 1e .46105 W m2
0.05
铬砖 :
q tw1 tw2 2.32 300 100 9.28103 W m2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面积上、单 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表征对流传热过程强弱的物理量
影响h因素:流速、流体物性、壁面形状大小等 强调:表面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区别 a) 单位上的区别 [W/( m K)]~ [W/( m2 K)] b) 表面传热系数不是一个物性参数,它不仅取决于流体
文字表述:在导热现象中, 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 热流量,正比于该截面方向 上的温度变化率和截面面积 ,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 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气膜冷 却
气膜冷却基本原理是:从高温环境的 壁面上 的孔向 主流引 入二次 气流( 冷却工 质或射 流), 这股冷 气流在 主流的 压力和 摩擦力 作用下 向下游 弯曲, 附着在 壁面一 定区域 上,形 成温度 较低的 冷气膜 将壁面 同高温 燃气隔 离,并 带走部 分高温 燃气, 从而对 壁面起 到良好 的冷却 保护作 用。
空气 0.026 W (m C ) (20 C)
第21页/共66页
(6) 一维稳态导热及其导热热阻 如图所示,稳态 q = const,于是积分Fourier定
律有:
q Φ dt
A
dx
定积分
W m 2
t
dx
tw1
dt
Q
tw2
q dx tw2 dt q tw1 tw2 0
。 解:参见前图及一维稳态导热公式有:
第23页/共66页
铜:
q tw1 tw2 375 300 100 1.5106 W m2
0.05
钢: q tw1 tw2 36.4Im 300N a 10o 0g 1e .46105 W m2
0.05
铬砖 :
q tw1 tw2 2.32 300 100 9.28103 W m2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面积上、单 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表征对流传热过程强弱的物理量
影响h因素:流速、流体物性、壁面形状大小等 强调:表面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的区别 a) 单位上的区别 [W/( m K)]~ [W/( m2 K)] b) 表面传热系数不是一个物性参数,它不仅取决于流体
文字表述:在导热现象中, 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 热流量,正比于该截面方向 上的温度变化率和截面面积 ,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 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传热学(第10章--辐射换热)
1 2
1、强化辐射换热的主要途径有两种: (1) 增加表面黑度; (2) 增加角系数。
2、削弱辐射换热的主要途径有三种: (1) 降低表面黑度; (2) 降低角系数; (3) 加入遮热板。
遮热板:在两辐射换热面之间放置的一黑度很小 的,用于削弱辐射换热的薄板。
22
遮热原理:通过在热路中增加热阻来减少辐射换热量。
)4
式中,Cb=5.67 W/(m2K4) ,为黑体的辐射系数。
实际物体的辐射力------引入修正系数(黑度)
8
黑度ε: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
射力之比。
E
Eb
式中,Eb为黑体的辐射力,E为实际物体的辐射力。
f (物体本身的性质 )
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为:E
Eb
Cb
(T 100
)4
1
热辐射穿过气体层时的衰减
30
2.火焰辐射的特点
火焰中含有固体微粒 火焰辐射类似于固体辐射 可视为灰体处理
31
思考题
教材P154.思考题10-2、10-4、10-5
32
本章小结
热辐射的本质及特点; 黑度、黑体及灰体等概念; 四次方定律; 有效辐射的概念;角系数的性质; 两灰体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两种特例); 辐射换热的增强与削弱
1 A1 X 1,2
A1 X1,2
A2 X 2,1
黑体间的辐射换热网络图
式中,1/A1X1,2为空间辐射热阻,其大小完全取决于物体表面间的几何 关系,而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无关,故是所有物体均具有的辐射热阻。
16
三、灰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17
有效辐射 本身辐射反射辐射
表面1的有效辐射:
J1 E1 1G1 1Eb1 (11)G1 表面1与外界的辐射换热:
热工基础第10章 传热学基本概念
3.辐射换热
(1)定义:当物体间存在温差时靠热辐射进行的热量 传递。 (2)特点:
a 不需要冷热物体的直接接触;即:不需要介质的存在,在 真空中就可以传递能量
b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换 物体热力学能 电磁波能 物体热力学能
c 无论温度高低,物体都在不停地相互发射电磁 波能、相 互辐射能量;高温物体辐射给低温物体的能量大于低温物 体辐射给高温物体的能量;总的结果是热由高温传到低温
电磁波波谱
2
热射线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常见的温度范围内,热辐射的 波长主要在0.1~100m之间,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和 红外线三个波段。可见光的波长在0.38~0.76 m。
对流和辐射换热的简化
热水
对流
管壁内 表面
导热
管壁外 表面
对流 辐射
对流和辐射同时存在时,
简化成对流换热形式计算。
周围 环境
第十章 传热学基本概念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量传递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热 量 传 递 的 基 本 方 式 : 热 传 导 ( 导 热)、 热对流、热辐射
热对流
热辐射
热传导
一、热传导(导热)
1.定义和特点
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各部分或温度不 同的两物体间直接接触时,依靠分子、 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进 行的热量传递现象。
自然界不存在单一的热对流
2.对流换热
1)定义:流体与温度不同的固体壁面间接触 时的热量交换过程
2)对流换热的特点
对流换热与热对流不同,既有热对流,也 有导热;不是基本传热方式
导热与热对流同时存在的复杂热传递过程 必须有直接接触(流体与壁面)和宏观运
传热学第十章ppt课件
h A ( t t ) h ( t t ) o 1 wo fo o fA 2 wo fo h A ( t t ) o o o wo fo
(A f A 1 2) A o
肋面总效率
o
A ( t t ) 0 f i f0 1 1 A A 1 1 o o h A A h A hA A h i i i oo o i i i oo
外部对流: h d l ( t t ) o o wo f2
上
1 1 d 1 o ln h 2 d h d id i i o o
对外侧面积而言得传热系数的定义式由下式表示:
kk o 1 d d d 1 o o o ln hd 2 d h i i i o
所以,只要 o 就可以起到强化换热的效果。 1 由于β 值常常远大于1,而使η 0β 的值总是远大于1,这就使
肋化侧的热阻显著减小,从而增大传热系数的值。
9.1.4 临界热绝缘直径
Φ
l( tfi tfo )
1 1 d 1 ln( o) h 2 d h d id i i o o
传热学课件第 十章
本章要求掌握的内容: 定量:传热过程的计算;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间壁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校核计算。 定性:掌握传热过程的热阻分析法;传热过程 强化与削弱措施。
9-1 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 传热过程:热量由壁面一侧的流体通过壁面传到另 一侧流体中去的过程称传热过程。 • 传热过程分析求解的 基本关系为传热方程式
从热阻的角度来看
1 1 1 d 1 o ln kA h 2 l d h A o iA i i o o
9.1.3 通过肋壁的传热
传热学,第十章
(2)浓度扩散的两种基本方式 分子扩散: 分子扩散:在浓度梯度作用下由分子运动而引 起的质量传递过程。 起的质量传递过程。 对流扩散: 对流扩散:在浓度梯度存在的情况下由宏观对流 而引起的质量传递过程。 而引起的质量传递过程。 (3)混合物的浓度
mA mB , ρB = kg/m3 质量浓度ρ : ρ A = V V nA nB 3 , cB = kmol/m 物质的量浓度c :cA = V V 对于理想气体, 对于理想气体, piV = ni RT pi ci = R = 8.314 J/(mol ⋅ K) RT
(4)通量密度 定义: 定义 : 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扩散方向单位面积上 通过的某组分的物质的数量称为该组分的通量密度 通过的某组分的物质的数量称为该组分的通量密度。 通量密度。 质量通量密度: 质量通量密度: 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扩散方向单位面积上通过的 某组分的质量, 表示,单位为kg/(m 某组分的质量,用Mi 表示,单位为kg/(m2·s) 。 物质的量通量密度(摩尔通量密度 物质的量通量密度(摩尔通量密度): 通量密度) 单位时间内在垂直于扩散方向单位面积上通过的 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摩尔数量) 表示, 某组分的物质的量(摩尔数量),用Ni 表示,单位为 kmol/(m2·s) 。
D dp w D dpw D dpw cwx Nw = − + cwx ⋅ = − − RT dx RT dx RT dx cAx
cwx pw pw pA = cwx = , cAx = cAx pA RT RT D pw + pA dpw D p0 dpw Nw = − =− RT pA dx RT p0 − pw dx
dpA dp w =− dx dx
由于空气几乎不溶于水, 由于空气几乎不溶于水,不 能向水中扩散,在水面处, 能向水中扩散,在水面处,空气 的分压力梯度接近于零。 的分压力梯度接近于零。但由于 筒口处的空气分压力大于水面处, 筒口处的空气分压力大于水面处, 必然有空气不断从筒口向下扩散, 必然有空气不断从筒口向下扩散, 会使水面处的空气越来越多。 会使水面处的空气越来越多。为 了维持稳定的扩散过程, 了维持稳定的扩散过程,一定存 在一股自下而上的混合气流, 在一股自下而上的混合气流,其 中携带的空气量正好等于向下扩 散的空气量,即在任一截面处, 散的空气量,即在任一截面处, 都有 D dpA
传热学完整课件PPT课件
( 1 )稳态传热过程; ( 2 )非稳态传热过程。 1 )稳态传热过程(定常过程)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的热传递 过程均称稳态传热过程。)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的热传递过程均称非稳态传热过程。 各种热力设备在持续不变的工况下运行时
的热传递过程属稳态传热过程;而在启动、停 机、工况改变时的传热过程则属 非稳态传热 过程。
.
❖ 3 )教育思想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 传热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达方
面从以往单纯的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服务转 变到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 这是传热学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从 实际工程问题中、科学研究中提炼出综合 分析题,对培养学生解决分析综合问题的 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
❖ 2 、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
论
.
§1-0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 1 、传热学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 2)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就会自发
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
2 、热量传递过程 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 可分为两类:
❖ (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 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 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
❖(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 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 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 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 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 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 的作用。
.
b 微电子: 电子芯片冷却 c 生物医学:肿瘤高温热疗;生物芯片;组 织与器官的冷冻保存 d 军 事:飞机、坦克;激光武器;弹药贮 存 e 制 冷: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热泵; 高温水源热泵 f 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变的热传递 过程均称稳态传热过程。) 凡是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的热传递过程均称非稳态传热过程。 各种热力设备在持续不变的工况下运行时
的热传递过程属稳态传热过程;而在启动、停 机、工况改变时的传热过程则属 非稳态传热 过程。
.
❖ 3 )教育思想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 传热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表达方
面从以往单纯的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服务转 变到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 这是传热学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核心。从 实际工程问题中、科学研究中提炼出综合 分析题,对培养学生解决分析综合问题的 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
❖ 2 、研究对象
第一章
绪
论
.
§1-0 概 述
一、基本概念 ❖ 1 、传热学 ❖ 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
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 2)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就会自发
的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
2 、热量传递过程 根据物体温度与时间的关系,热量传递过程 可分为两类:
❖ ( 3 )非导电固体:导热是通过晶格结构 的振动所产生的弹性波来实现的,即原子、 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来实现的。
.
❖( 4 )液体的导热机理:存在两种不同的 观点:第一种观点类似于气体,只是复杂些, 因液体分子的间距较近,分子间的作用力对 碰撞的影响比气体大;第二种观点类似于非 导电固体,主要依靠弹性波(晶格的振动, 原子、分子在其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产生的) 的作用。
.
b 微电子: 电子芯片冷却 c 生物医学:肿瘤高温热疗;生物芯片;组 织与器官的冷冻保存 d 军 事:飞机、坦克;激光武器;弹药贮 存 e 制 冷: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热泵; 高温水源热泵 f 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
传热学9-10PPT课件
传热学
第四版 杨世铭 陶文全 编著
主讲教师 张岩
能源与动力学院
可编辑课件
1
第一章作业情况:
• 习题1-14:一长宽各为10mm的等温集成电路芯片安 装在一块地板上,温度为20℃的空气在风扇作用下冷 却芯片。芯片最高允许温度为85℃,芯片与冷却气流
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75 W/(m·K)。试确定在不考虑
因此 mH 2hl H 22hh HH3 2
δ 0 Φx
t0
Φx+dx
dx H
x (4) 导热系数,保持不变 (5) 求: 肋片截面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场 t
通过肋片的散热量
可编辑课件
6
分析: 严格地说,肋片中的温度场是三维、稳态、无内热源、常 物性、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导热问题。但由于三维问题比较 复杂,故做以下简化假设:
a. 肋宽方向:肋片宽度远大 于肋片的厚度,不考虑温度 沿该方向的变化; 三维→二维
l
h t∞
Φc
源,则导热微分方程式简化
为
δ
0
Φx
Φx+dx
x
d 2t dx2
0
t0
dx
具有内热源的平板导热微分方程
可编辑课件
8
内热源强度的确定
为单位时间肋片单位体积的
对流散热量
如图,在距肋基x处取一长度
δ
0
Φx
为dx的微元段,该段的对流换
t0
热量为:
肋片表面温度
l
Φc
Φx+dx
dx H
h t∞
•肋片的基本尺寸和术语
• 肋高H • 肋宽l • 肋厚δ • 截面积Ac • 肋基 • 肋端
• 截面周长 P= 2(l + )
第四版 杨世铭 陶文全 编著
主讲教师 张岩
能源与动力学院
可编辑课件
1
第一章作业情况:
• 习题1-14:一长宽各为10mm的等温集成电路芯片安 装在一块地板上,温度为20℃的空气在风扇作用下冷 却芯片。芯片最高允许温度为85℃,芯片与冷却气流
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175 W/(m·K)。试确定在不考虑
因此 mH 2hl H 22hh HH3 2
δ 0 Φx
t0
Φx+dx
dx H
x (4) 导热系数,保持不变 (5) 求: 肋片截面沿高度方向的温度场 t
通过肋片的散热量
可编辑课件
6
分析: 严格地说,肋片中的温度场是三维、稳态、无内热源、常 物性、第三类边界条件的导热问题。但由于三维问题比较 复杂,故做以下简化假设:
a. 肋宽方向:肋片宽度远大 于肋片的厚度,不考虑温度 沿该方向的变化; 三维→二维
l
h t∞
Φc
源,则导热微分方程式简化
为
δ
0
Φx
Φx+dx
x
d 2t dx2
0
t0
dx
具有内热源的平板导热微分方程
可编辑课件
8
内热源强度的确定
为单位时间肋片单位体积的
对流散热量
如图,在距肋基x处取一长度
δ
0
Φx
为dx的微元段,该段的对流换
t0
热量为:
肋片表面温度
l
Φc
Φx+dx
dx H
h t∞
•肋片的基本尺寸和术语
• 肋高H • 肋宽l • 肋厚δ • 截面积Ac • 肋基 • 肋端
• 截面周长 P= 2(l + )
【传热学010传热学B第十讲
单个物体
辐射
黑体
四大定律
①辐射特性
实际物体 ②吸收特性
③二者关系
多个物体
2020/2/29
8
3. 热辐射特点 (1)不依赖物质的相互接触而传递; (2)热传递过程有两次能量转化; (3)T 0K时时存在。
二、物体吸收、反射和穿透
2020/2/29
9
吸收、反射、穿透
ln( d2
2
/ d1)
l
电位差计
2020/2/29
3
2020/2/29
4
2020/2/29
※ ※ ※ ※ ※ ※ ※ ※ ※ ※ ※
5
第七章 热辐射基本定律及物体的辐射特性
§1 辐射基本概念
一、本质和特点 1. 本质:电子受激或振动
发电磁波
方法不同
不同波长电磁波
热的原因
热辐射
2020/2/29
X
lgGr Pr
lg
gV tl3
v2
Pr
2020/2/29
l是试件的外径
测定
t
、
w
t
f
、
I、
V
链接
2
IV
链接
I 2V1
V 201 103V2
电位差计
tw1 tw2 ln( d2 / d1 )
2 l
tw2
tw1
13
3. 绝对透明体: 1
简单了解
可见光反射好
※雪 红外线吸收好
红外线吸收相同
白布、黑布 可见光吸收不同
2020/2/29
第10章 对流换热(中文课件)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传热学 第十章 对流换热
郭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第十章 对流换热
内容要求
掌握对流换热问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了解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 边界层理论概述与边界层内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简化 外掠等壁温平板层流换热分析解简介 掌握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相似原理 各种典型对流换热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tw — 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 — 流体温度。
• 外部绕流(外掠平板,圆管): tf 为流体的主流温度。
• 内部流动(各种形状槽道内的流动): tf 为流体的平均温度。
tf
d
外部绕流
管内流动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4.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与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换热时,局部热流密度: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2. 流动的状态 ——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
层流(Laminar flow)
流速缓慢 沿轴线或平行于壁面作规则分层运动 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垂直于流动方向)
u∞ tf
u∞ uq
导热
u∞
u
导热qBiblioteka 0 层流边界层x管内层流流动
Example Oils-- the flow of high-viscosity fluid at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外掠壁温强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等)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10-1 对流换热概述
10-1-1 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1.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流体流过另一个物体表面时,对流和导热联合起作用 的热量传递现象。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传热学 第十章 对流换热
郭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第十章 对流换热
内容要求
掌握对流换热问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了解对流换热的数学描述 边界层理论概述与边界层内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的简化 外掠等壁温平板层流换热分析解简介 掌握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相似原理 各种典型对流换热的基本特点和计算方法
tw — 固体表面的平均温度。 tf — 流体温度。
• 外部绕流(外掠平板,圆管): tf 为流体的主流温度。
• 内部流动(各种形状槽道内的流动): tf 为流体的平均温度。
tf
d
外部绕流
管内流动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4.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与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局部对流换热时,局部热流密度: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2. 流动的状态 —— 层流流动与湍流流动
层流(Laminar flow)
流速缓慢 沿轴线或平行于壁面作规则分层运动 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垂直于流动方向)
u∞ tf
u∞ uq
导热
u∞
u
导热qBiblioteka 0 层流边界层x管内层流流动
Example Oils-- the flow of high-viscosity fluid at
(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外掠壁温强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换热等)
郭煜《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
10-1 对流换热概述
10-1-1 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
1. 对流换热(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流体流过另一个物体表面时,对流和导热联合起作用 的热量传递现象。
传热学-第十章
A1
hi
A2
Ai
tfi
tw0
h0
twi
t
tf0
有肋一侧:
肋基
肋片
ho A1(two t fo ) ho f A2 (two t fo )
hoo Ao (two t fo )
o
( A1
f
Ao
A2 )
肋面总效率
联解三式,有
1
t fi t f 0
1
Ai (t fi t f 0 )
1 Ai
稳态传热 1 2 3
tf1 tf2
1
1
A(t f 1 t f 2 )
1 1
h1A A h2 A h1 h2
令
k
1
1
1
W / m2 0 C 传热系数
h1 h2
kA(t f 1 t f 2 )
A(t f 1 t f 2 ) 1
传热方程
1 1 1
k h1 h2
k
——总热阻
(5) 螺旋板式换热器:换热表面由两块金属板卷制而 成,特点:换热效果好;缺点:密封比较困难。
四、简单顺流及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方程的一般形式:
kAtm
这个方程对于传热过程是通用 的,但是当温差 tm 沿整个壁 面不是常数时,比如等壁温条 件下的管内对流换热,以及我 们现在遇到的换热器等,温差 沿层是变化的,如图为流体顺 流时的温度变化。
作业:旧 8-43(只绘网络图) 8-44 旧 9-43(只绘网络图) 9-44
补充题 补充题
§ 9-2 换热器的型式及平均温差
一、换热器的定义: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 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
二、换热器的分类:
传热学-第十章
(c) 板翅式交叉流换热器
把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换热面积作为衡量换热器紧凑程度的 衡量指标,一般将大于700m2/m3的换热器称为紧凑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多属于紧凑式,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4) 板式换热器: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 组成,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其特点是拆卸清 洗方便,故适用于含有易结垢物的流体。
1 通过平壁的传热
k K的计算1
1
1
公式?h1 h2
说明: (1) h1和h2的计算;(2)如果计及辐射时对流 换热系数应该采用等效换热系数(总表面传热系数)
单相对流:ht hc hr
(8-24)
膜态沸腾:ht43hc43hr43 (6-23)
hr
(T14 T24)
T1 T2
由于平壁两侧的面积是相等的,因此传热系数的数值无论 对哪一侧来说都是相等的。
2 通过圆管的传热
园管内外侧表面积不等,所以对内侧
而言和对外侧而言的传热系数在数值上不同的。先分析管长为L
的一段园管:见图(9-1)
传热过程包括管内流体到管内侧壁面, 管内侧壁面到管外侧壁面,管外侧壁面 到管外流体三个环节。
)dAx
t exp(kA)-1
(1)
k A
lntx t
kAx
Ax A
lnt kA
t
(2)
t exp(kA)
(3)
t
(1)+(2)+(3)
在固体微元面dA内,两种流体的换热量为:
d kd A t
对于热流体和冷流体:
dqmch hdth dthqm 1ch hd
dqmcccdtc dtcqm 1cccd
把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换热面积作为衡量换热器紧凑程度的 衡量指标,一般将大于700m2/m3的换热器称为紧凑式换热器, 板翅式换热器多属于紧凑式,因此,日益受到重视。
(4) 板式换热器:由一组几何结构相同的平行薄平板叠加所 组成,冷热流体间隔地在每个通道中流动,其特点是拆卸清 洗方便,故适用于含有易结垢物的流体。
1 通过平壁的传热
k K的计算1
1
1
公式?h1 h2
说明: (1) h1和h2的计算;(2)如果计及辐射时对流 换热系数应该采用等效换热系数(总表面传热系数)
单相对流:ht hc hr
(8-24)
膜态沸腾:ht43hc43hr43 (6-23)
hr
(T14 T24)
T1 T2
由于平壁两侧的面积是相等的,因此传热系数的数值无论 对哪一侧来说都是相等的。
2 通过圆管的传热
园管内外侧表面积不等,所以对内侧
而言和对外侧而言的传热系数在数值上不同的。先分析管长为L
的一段园管:见图(9-1)
传热过程包括管内流体到管内侧壁面, 管内侧壁面到管外侧壁面,管外侧壁面 到管外流体三个环节。
)dAx
t exp(kA)-1
(1)
k A
lntx t
kAx
Ax A
lnt kA
t
(2)
t exp(kA)
(3)
t
(1)+(2)+(3)
在固体微元面dA内,两种流体的换热量为:
d kd A t
对于热流体和冷流体:
dqmch hdth dthqm 1ch hd
dqmcccdtc dtcqm 1cccd
2019-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热力学加传热学10第九章-导热、稳态导热、非稳态、数值解法-文档资料
常见的边界条件分为以下三类:
(a) 第一类边界条件
给出边界上的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wf,x,y,z
(b) 第二类边界条件
给出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分布及
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qw
qw
t n
w
t n w
qw
n
26
用电热片加热物体表面可实现第二类边界条件。
如果物体的某一表面是绝热的, 即qw = 0 , 则
界条件。 27
上式描述的第三类边界条件是线性的, 所以也称为 线性边界条件,反映了导热问题的大部分实际情况。
如果导热物体的边界处除了对流换热还存在与周 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 则边界面的热平衡表达式为
nt whtwtf qr
qr 为物体边界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净辐射换热热
流密度,它与物体边界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和辐射特性 有关, 是温度的复杂函数。这种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 叠加的复合换热边界条件是非线性的边界条件。
❖ 导热微分方程式与单值性条件一起构成具体导热 过程完整的数学描述。
❖ 单值性条件一般包括:几何条件、物理条件、 时间条件、边界条件。
24
1)几何条件 说明参与导热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几何条件决定 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分析时所采用的坐标系。
2)物理条件 说明导热物体的物理性质, 例如物体有无内热源以及
t 、 t 、 t 分别为x、y、z 方向的偏导数; i、j、k 分 x y z 别为x、y、z 方向的单位矢量。
(4)热流密度 (heat flux)
q d dA
热流密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
用热流密度矢量q 表示
nt
dA q
d
q d n
dA
(a) 第一类边界条件
给出边界上的温度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wf,x,y,z
(b) 第二类边界条件
给出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分布及
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t
qw
qw
t n
w
t n w
qw
n
26
用电热片加热物体表面可实现第二类边界条件。
如果物体的某一表面是绝热的, 即qw = 0 , 则
界条件。 27
上式描述的第三类边界条件是线性的, 所以也称为 线性边界条件,反映了导热问题的大部分实际情况。
如果导热物体的边界处除了对流换热还存在与周 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 则边界面的热平衡表达式为
nt whtwtf qr
qr 为物体边界面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净辐射换热热
流密度,它与物体边界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和辐射特性 有关, 是温度的复杂函数。这种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 叠加的复合换热边界条件是非线性的边界条件。
❖ 导热微分方程式与单值性条件一起构成具体导热 过程完整的数学描述。
❖ 单值性条件一般包括:几何条件、物理条件、 时间条件、边界条件。
24
1)几何条件 说明参与导热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尺寸。几何条件决定 温度场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分析时所采用的坐标系。
2)物理条件 说明导热物体的物理性质, 例如物体有无内热源以及
t 、 t 、 t 分别为x、y、z 方向的偏导数; i、j、k 分 x y z 别为x、y、z 方向的单位矢量。
(4)热流密度 (heat flux)
q d dA
热流密度的大小和方向可以
用热流密度矢量q 表示
nt
dA q
d
q d n
dA
清华大学热工基础课件工程力学加传热学绪论
全世界关注的5大问题: 1)能源 2)人口 3)粮食 4)环境 5)资源
能源建设也是我国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2019/10/29
5
(3)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正常情况下,每个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及增 长速度与其国民经济总产值及增长速度成正比, 而能源的人均消费量的多少则反映国民生活水 平的高低。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60
2019/10/29
1970
1980
1991
1997
中国 世界先进
10
3)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
我国57%的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超标; 48个大中城市空气中的SO2浓度超标; 82%城市出现过酸雨;
我国的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 世界总排放量的13.6%。
2019/10/29
15
0-2 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
热工基础
(热工理论基础)
工程热力学篇 传热学篇
主要研究内容:
热工基础主要研究热能利用的基 本规律以及热能利用过程及自然界所 有热现象中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2019/10/29
16
1.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热能和机械能 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提高能量转换经 济性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举例)
2019/10/29
20
热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两个目的
(1)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 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热能和机械能之间 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提高转换经济性的方法和 技术措施,树立节约能源、合理用能的观念;
(2)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 基本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方法,为今后研究、 处理、解决实际的传热工程问题奠定必要的 技术理论基础。
能源建设也是我国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2019/10/29
5
(3)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正常情况下,每个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及增 长速度与其国民经济总产值及增长速度成正比, 而能源的人均消费量的多少则反映国民生活水 平的高低。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60
2019/10/29
1970
1980
1991
1997
中国 世界先进
10
3)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调查,
我国57%的城市空气中总悬浮颗粒超标; 48个大中城市空气中的SO2浓度超标; 82%城市出现过酸雨;
我国的CO2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占 世界总排放量的13.6%。
2019/10/29
15
0-2 热工基础的研究内容
热工基础
(热工理论基础)
工程热力学篇 传热学篇
主要研究内容:
热工基础主要研究热能利用的基 本规律以及热能利用过程及自然界所 有热现象中热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2019/10/29
16
1.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工程热力学主要研究热能和机械能 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提高能量转换经 济性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举例)
2019/10/29
20
热工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有两个目的
(1)掌握工程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 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热能和机械能之间 相互转换的规律及提高转换经济性的方法和 技术措施,树立节约能源、合理用能的观念;
(2)掌握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 基本分析计算和实验研究方法,为今后研究、 处理、解决实际的传热工程问题奠定必要的 技术理论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