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
文学常识6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魏晋风度1.魏晋风度:魏晋名士所具有的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是魏晋名士崇尚的生活方式。
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2.玄学: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
玄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3.三玄:《老子》《庄子》《周易》。
4.玄宗:《老子》《庄子》。
二、正始文学1.正始:魏齐王曹芳年号。
代表人物:正始名士(何晏、王弼、夏侯玄)、竹林名士(竹林七贤)。
2.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3.嵇康:竹林七贤精神领袖。
(1)《释私论》:“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
(2)《广陵散》: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
4.阮籍:“正始之音”的代表。
王勃《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5.刘伶:“醉侯”,刘伶醉酒。
《酒德颂》。
(酒品牌“刘伶醉”)6.王戎: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1)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不取道旁李。
(2)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卖李。
7.阮咸: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大小阮”。
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
乐器“阮咸”因阮咸擅长演奏而得名。
三、太康文学1.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
代表人物: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2.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三张:张载、张协(张载之弟)、张亢(张载之弟);二陆:陆机、陆云(陆机之弟);两潘:潘岳、潘尼(潘岳之侄);一左:左思。
3.陆机:东吴陆逊之孙,太康之英。
(1)潘江陆海:形容人诗文才华横溢。
锺嵘《诗品》:“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陆:陆机。
潘:潘岳)王勃《滕王阁序》:“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2)华亭鹤唳:表示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李白《行路难》诗之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华亭鹤唳:陆机。
魏晋风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魏晋风流的内涵及其意义所谓“魏晋风度”,基本上是杜人所倡导和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它唱的是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对精神自由的提升,对吃药、喝酒、聊天的怪异的精神深度。
魏晋风度因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自古以来,对魏晋风度的评价数不胜数。
其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
魏晋风度作为时代精神的象征,其意义一直存在争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魏晋风度的价值。
作者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阐述了自己对“魏晋风度”的时代意义的看法。
在我国历史上,魏晋风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表现,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
魏晋风度产生于魏晋末年,一直延续到晋朝。
“魏晋风度”实际上是对魏晋名人生活的高度概括。
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魏晋风度”的时代意义。
魏晋风度主要指魏晋时期的名士们所具有的清俊通脱、率真任诞的行为风格。
在魏晋时期,名士们普通崇尚的生活方式就是纵情山水、服药饮酒。
由于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年代。
社会环境复杂,新兴门阀士大夫阶层有着极其险恶的社会生存环境,与此同时,其人格行为思想等又非常的不拘礼节、不滞于物、风流潇洒自信。
士人们颇喜雅集,大多数独立特行。
其中的代表人物为“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丝毫不拘礼节,经常积聚于竹林中喝酒纵歌,洒脱倜傥,清静无为。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风度在后来受到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魏晋风度主要指魏晋时期的名士们所具有的清俊通脱、率真任诞的行为风格。
在魏晋时期,名士们普通崇尚的生活方式就是纵情山水、服药饮酒。
由于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年代。
社会环境复杂,新兴门阀士大夫阶层有着极其险恶的社会生存环境,与此同时,其人格行为思想等又非常的不拘礼节、不滞于物、风流潇洒自信。
士人们颇喜雅集,大多数独立特行。
其中的代表人物为“竹林七贤”,他们在生活上丝毫不拘礼节,经常积聚于竹林中喝酒纵歌,洒脱倜傥,清静无为。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风度在后来受到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浅谈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
浅谈魏晋风度与魏晋文学作者:魏保政来源:《卷宗》2017年第34期摘要:魏晋时期名士们的思想与心灵开始移位,从原先的儒家集体思想中冲破出来,发展了内心深处的独享空间。
它不仅是士人们精神面貌的总体反映,也是当时的文化潮流。
它涉及面广,无所不包,既有政治,又有哲学思辨、文艺创作、社会习俗等。
它仿佛一个酣畅淋漓的大汉,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尽其一生的风流底事。
关键词:魏晋风度;魏晋文学魏晋时期是我国思想大变革时期,魏晋易代对于人民思想的冲击极大挑战了儒家思想的变化,文人墨客内心的思考显现出来,魏晋时期的文学为我们打开魏晋时期思想的一扇窗。
1 魏晋风度的形成谈到魏晋风度,首先得谈它独特的历史背景。
自汉末以来,大规模战乱不已,先是董卓之乱,接踵而来的是三国鼎立,魏晋易代,八王之乱,永嘉南渡,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遍野的惨象。
魏晋士人们流离失所,辗转四方,寻求栖身之所,过着朝不保夕的寄寓生活。
面对天翻地覆,人命如蚁的社会现实,生性敏感多思的士人,心中的哀伤和悲痛可以想见。
他们把这种哀伤和悲痛沉淀,转换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索和询问,转换成对生与死的思索,在他们的诗中“忧生之嗟”随处可见(如《古诗十九首》、曹操《短歌行》)。
同时,汉末以来的正统儒学受到反拨,面对“白骨蔽平原”的社会现象,儒家对于生死问题的逃避态度,已不能令魏晋士人满意。
况且,越来越僵化的礼教,成为上层集团统治人的工具,阻碍人的真性情、真道德的表达,魏晋士人们要求冲破这种束缚,展示个人独特魅力。
特别是魏晋玄学的兴起,从哲学思想上给当时的士人以指导,打破了礼教在人们头脑中的僵化作用,使当时的士人追求一种自然、超脱、玄远和神明:一种“大人先生”式的飘逸境界。
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外显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仪表等方面,就形成了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魏晋风度名词解释
魏晋风度名词解释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和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
魏晋风度的形成,本身有一个过程,它的产生在东汉末年就开始酝酿了,而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魏晋风度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直到东晋才最后完成定型。
东晋名士表现出来的烟水之气和风流自赏,是为后人认同了的魏晋风度的主要内容。
魏晋服石之风
职场■人文CAREER魏晋服石之风文 / 甄雪燕 邹慧琴“扪虱而谈”背后有“难言之隐”。
由于当时的社会名流喜好“服石”,对于服石者而言,服石后往往会出现发热、皮肤瘙痒甚至燥热难忍的症状,因此,身穿经年不洗的宽袍大袖实在是因为穿厚衣、窄衣不堪忍受燥热,尤其是穿着浆洗过的衣服还会摩擦皮肤加重瘙痒的症状。
始作俑者何晏是服石风气的始作俑者。
晋代医家皇甫谧曾明确指出:“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休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晏死之后,服者弥繁,于时不缀……”自三国时曹魏尚书何晏开始,大肆倡导服石,使服石成为魏晋时期一种社会风尚。
由于药石在当时是比较昂贵的物品,以至于后来服石逐渐成为人们标榜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除了何晏,魏晋名士嵇康、王弼、夏侯玄、王戎、王羲之等都是服石爱好者,就连北魏皇帝拓跋硅、拓跋嗣等也曾服用药石。
服石风气的兴起还有更深层的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纷争不断。
许多心怀远大志向的士人怀有政治抱负却无法施展,这令他们非常痛苦、矛盾和压抑。
其次,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全面发展,道家崇尚服用“金丹”。
受此影响,服用药石也被人们认为是追求长生的重要手段。
此外,服石还能够满足士人追求房中之乐的需求。
石药解密服石,指用石类药物,如钟乳石、云母、紫石英等作为原料,经过炼制合成的药,或以石药为主,草石并用组成的方剂。
其实,服药石治病是一种古老的疗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据《史记.仓公列传》记载:“齐王侍医遂病,自炼五石服之”。
“五石”就是用矿物炼制的一种“石药”。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侯氏黑散”和“紫石寒食散方”等矿物药石组成的方剂。
但是,张仲景对“石药”的记载是从医疗角度出发,旨在治疗“中寒”等病症。
由此可见,虽然人们很早就记载了服用矿物魏晋风度,指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们自认为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经常穿着长时间不洗的宽袍大袖“扪虱而谈”。
【文本解读与课例研究】芝兰玉树,生于少年——《世说新语》早慧现象探究
【文本解读与课例研究】芝兰玉树,生于少年——《世说新语》早慧现象探究《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
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魏晋之芝兰玉树,往往早早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智慧而为人激赏。
具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为了维护父亲的尊严而据理力争的陈元方等,让我们见识到了魏晋少年的风采。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走进魏晋时期的早慧少年,探一探他们的奥秘。
一、少年早慧有哪些表现呢?《世说新语》中早慧少年的故事集中在《夙慧》一门中,共有七则,另有三十多则散见于《言语》《方正》等其他门类中。
这些早慧者,具体年岁从7岁到13岁不等,而其早慧表现各有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 能言善辩,妙语连珠在《世说新语》中,早慧少年首先表现在口才非常了得。
他们能言善辩,常常语出惊人,让人钦佩。
在《言语》一门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面对汉文帝的提问,钟毓的答案是“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如点睛一般,活现出气人物朴实而机捷的性格特征。
钟会的答案则是“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孩童的这一谎言,由于机巧敏捷而显得玲珑可爱。
2. 器识超卓,胸有定见敏锐的洞察力,是早慧少年的重要表现,他们能够在细微之处有所发现,从而得出准确的判断。
《雅量》中记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幼而颖悟,神采秀彻”。
他善于思考问题,目光如炬,一眼就能判断道旁李子为苦李,从而表现出与其他小儿不同的举动。
《假谲》中记载: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古代文学复习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
名词解释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为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建安七子“七子”之称出于《典论论文》指建安时期的七位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人。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三曹指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他们都是汉末建安时期杰出的诗人,建安文学的倡导者,因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文坛很有影响。
故文学史上称之为“三曹”。
竹林七贤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刘伶。
由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人谓之竹林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宫体诗宫体诗盛行于梁后期和陈,其主要是对女性的描写和抒情咏物写景之作,诗风轻靡绮艳,与当时社会和时代风尚紧密相关,对于后来的律诗,特别是五律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齐梁时期随着声律的兴起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讲究格律严谨、对偶规整,将文字按照四声音调的不同进行规则排列,使诗歌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
永明体诗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组诗名。
汉无名氏做,非一时一人所作,大都处于东汉末年。
南朝梁萧统将其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
形式都用五言体,语言朴素自然,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文人的仕途失意之感,充满了感伤情调,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
互现法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
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一个地方的叙事为主。
通过互现法的运用,《史记》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能表现出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还能照顾到历史的真实性。
魏晋风度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扬州中学2020级高三9月周练历史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周练高三历史(选修) 2022.9注意事项:1、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2.据载:西周时期“宦学事师,非礼不亲。
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由此可见,当时“礼”A.是早期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B.起到维护君主集权的作用C.成为了国家施政的指导准则D.促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3.西汉初期,女子颇有先秦遗风,并无妇人之贞节等方面的要求。
西汉中期以后,不仅男尊女卑之风愈演愈烈,而且对女子“从一而终”“守节”等伦理要求也呈增强之势。
西汉女性伦理的变化A.说明国家统一利于家庭稳定B.表明女性道德自律意识增强C.反映了女性婚姻观念的增强D.是社会主流思想影响的结果4.汉代《盐铁论·水旱》中提到,"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覆(农具)淡食”。
这说明汉代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5.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开来。
任诞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
•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①。 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注释】 ①或讥之:按礼制,叔嫂不通问,所以 认为阮籍不遵礼法而指责他。 • 【译文】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 籍去看她,跟她道别。有人嘲笑阮籍。 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设 置的吗?”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ຫໍສະໝຸດ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
• 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 后临诀,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 吐血,废顿良久。 • 【译文】阮籍将要埋葬母亲的时候,蒸 熟一个小肥猪,喝了两斗酒,然后去向 母亲遗体诀别,只是叫“完了!”总共 才号哭了一声,就吐血,身体损伤衰弱 了很久。
【《任诞》篇相关作品解读】
课文拓展:其他作品赏析
•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 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 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 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 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 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 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
阮籍个性及形象分析
总之,生活在魏晋之际的阮籍,他的身上 有着同时代文人所具有的相同气质,但他是 一个思想性格极其复杂的人,因此又有着十 分鲜明的个性,放达与消沉,反抗与忍受, 乐观与痛苦,这些相互矛盾的个性,在他的 身上到了和谐的统一。 他行为上的放诞只是其性格的外在表现, 激进是其思想的内涵,政治上的隐晦是其生 活的哲学,而内心深处的痛苦则是其真实的 个性。
《世说新语》简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 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 如清谈、品题;诸多性格特征如栖逸、 任诞、简傲;魏晋名士的诸种人生追求 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 全书,从中可得以管窥魏晋时期几代士 人的群像及风采。通过这些人物形象, 进而可以了解那个特殊时代上层社会的 精神风尚。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含参考答案)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赛试卷(初中各组)参考答案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1.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xiè]垂羽翼。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节选)[三国]曹操)或“强乐还无味(蝶恋花[宋]柳永)”!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6.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8.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9.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1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8.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19.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1.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23.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24.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二、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26.以下成语并非出自《列子》的是(D)。
A.歧路亡羊B.杞人忧天C.愚公移山D.刻舟求剑解析:A.《列子·说符》B.《列子·天瑞》C.《列子·汤问》D.《吕氏春秋·察今》27.以下不属于纪传体断代史的一项是(A)。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解析:A.通史28.下列有关“三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东汉末年到曹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是建安文学的代表B.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等C.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D.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七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七言诗的发展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世说新语习题练习
《世说新语》阅读指导《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文言笔记小说,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言行与轶事。
需掌握的考点:①篇幅特点;②所属分类及判断解释;③魏晋风度(风尚流行)解说。
1.《世说新语》记载了魏晋时期许多风尚流行,可从人物言行举止角度去探究。
请仿照示例,选择当时一种社会风尚作阐述。
A.清谈B.品鉴人物C.服用五石散D.任诞而行示例:饮酒——如王忱认为喝酒时能物我两忘,曾叹息“三日不喝酒,觉形神不复相亲”。
(《任诞第二十三》)1.【答案示例】A清谈——在会稽王司马昱家里,殷浩、孙盛等人齐聚辨析《易象妙于见形》,在辩论僵持时,刘惔用简明贴切的言辞反驳了孙盛,令人理屈,而刘惔获得众人赞美。
(《文学第四》)谈——张华王戎等人公事之余,在洛水边休闲娱乐,在美好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拿出各自看家本领,畅所欲言。
B品鉴人物——王导评价王衍形象高大挺立,称其“岩岩清峙,壁立千仞”(《商誉第八》)C服用五石散——何晏提倡服用五石散,称“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言语第二》)D.任诞而行——王徽之曾经暂居别人的空宅,让人种上竹子,别人问他临时居住何必这么麻烦,他啸咏良久,直指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第二十三》)2.《世说新语》按内容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
请列举“德行”类中的故事一则,并结合内容简述其归类的理由。
【答案示例1】《郭林宗至汝南》是出自“德行”类,记叙郭林宗到汝南郡先去拜访袁奉高,见面一会就走了;去拜访黄叔度,却留宿一两天。
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叔度好比万顷的湖泊那样宽阔、深邃,不可能澄清,也不可能揽浑,他的气量又深又广,是很难测量的呀!”从郭林宗对待袁奉高和黄叔度两人不同态度中,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宽广胸怀。
【答案示例2】《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出自“德行”类,本文重在记述华歆、王朗的不同德行。
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信守承诺、重信重义。
8、《〈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2课时)
8、《<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南安市毓元中学林金朗【教材分析】《<世说新语>二则》是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
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课文讲述了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也能让人感受到魏晋世族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
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
这篇课文看似浅显,但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自会翻出新意。
《陈太丘与友期》这篇文章是写陈太丘之子元方聪颖机智的,小小年纪就知道维护父亲的尊严,可见父子情深。
这篇文章区别于其他几篇文章之处在于——它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文言字词积累较少,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让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中的始终,激发兴趣,同时落实文言文词汇,用字词抢答,以及在语境中讲解字词的方式落实文言词汇。
通过角色朗诵,短文长读等方式,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两则故事;疏通文意后,反复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对两个咏雪佳句的比较评析。
教学难点: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与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魏晋名流,灿若群星,风流倜傥,潇洒儒雅。
谢安,乃“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
”刘禹锡的《乌衣巷》,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最新人教版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香河三中2017——2019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周公要求统治者要“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
材料表明,儒家为政者应该()A.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仪道德遏制人欲2.汉宣帝时,有美丽而罕见的大鸟出现在彭城,民间认为这是凤凰降世,是圣明天子在朝的祥瑞。
侍中宋翁一却认为,祥瑞不降临在天子所在的首都,却降临在彭城,不值得当作祥瑞。
朝中儒生对宋翁一群起攻之,他们反驳说,天下一家,凤凰降临在京城和降临在彭城有什么区别呢?激烈争辩后,宋翁一磕头认输。
从这则材料中可以获得的历史认识不包括A.祥瑞是古代帝王神化自己的一种手段B.分封制对思想的影响在汉代未能完全消除C.天下一统的国家观念在汉代逐渐占据上风D.这番争辩反映了儒家的派系斗争3.朱熹在其编纂的《大学》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朱熹此话的意图是A.强调知识分子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B.鼓励知识分子加强科学研究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D.强调知识分子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造成这种文化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分裂与社会动的荡不安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快速发展C.新兴门阀士族依附于当权者 D.魏晋时期佛道思想的盛行5.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正统儒学做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新思想系统。
魏晋风度与竹林七贤
• 在当时的时局下,士人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归附司马 父子,一是以不合作的方式默默对抗。其中,不合作的 方式,又包括隐逸山林,拒而不出,竹林之游有着以上 大的背景。
《世说新语·任诞》
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 刘伶时代的一升,大概相当 于现在的0.4升。一升酒的 重量大约就是0.4斤。
“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 刘伶,饮了杜康酒三盅,醉了 刘伶三年整。”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唯一流传至今的 作品就是《酒德颂》。这有点让人不能服气,他 凭什么被破格评为七贤?有什么特殊本领?七贤 的标准是什么?
据史料记载:东晋时代的名士恭曾说过:“名士不必 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 名士。” 闻一多先生更是把它改为“痛饮酒,熟读《离 骚》,方得为真名士”(《闻一多全集·年谱》)。
在可见成为名士的最基本条件有二:一是能喝酒,二是 会读书。而且这书不是散文体的《老子》、《庄子》,而 是诗歌体的《离骚》,说明诗与酒,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各自结局:
• 嵇康被司马昭所杀;
• 阮籍放纵不羁,但未与司马氏公然作对,其行为被司马 昭所容,昭为晋王,加九锡,请阮籍写劝进文,后得以 善终;
• 刘伶和阮咸,一个纯酒鬼,一个酒鬼兼音乐家,后不知 所终;
• 向秀一度为官,但终于无为,后来的事迹也不甚清楚, 但为我们留下了《庄子注》;
• 王戎和山涛为仕途最显赫者,都官至丞相级别的三公, 成为西晋重臣。
• 《酒德颂》
•
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jiong牖you,
魏晋风度释义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表现出来的风度,实际上指的是在中国魏晋时代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外在的人格化的体现,也是当时的一种主流价值观的体现。
这一时期的名士们以自己独具个性的生活方式和人格精神去追求一种自由,没有任何羁绊的人生状态,这一风度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其特殊的文化魅力,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无限崇敬与追随。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记录魏晋风度的故事集,是魏晋时代风度的最好画像,更是研究魏晋风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典籍。
国内对于魏晋风度的研究有关的专著有傅刚的《魏晋风度》(上海古籍出版社)、宁稼雨《魏晋风度》(东方出版社)、马良怀《魏晋风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相关的论文有袁济喜的《魏晋风度与现代人生》、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余英时的《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士与中国文化》)等。
有关魏晋风度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但由于其本身的独特性,后人对魏晋风度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追随效仿,自然也有人排斥贬低。
然而在越来越重物质生活的时代,人们精神生活开始缺失,心灵的空虚带来的不仅仅是彷徨与颓废,更多的会影响人的生命质量。
而魏晋名士追求自我与自由的精神是值得现代人来借鉴与学习的。
因此本文在前人对魏晋风度的研究基础上,以《世说新语》为依托对魏晋风度进行总结与整理,包括其表现及主要产生原因,并揭示它的深远影响及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希望能借本文来了解、欣赏、感悟与领会这晋人的美,在精神生活日渐匮乏的工业时代为人们的心灵引来一流清泉,引导人们去追寻真善美的人生生活,提高生命质量。
谈到魏晋,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一群放浪形骸的文人雅士,身穿着宽衣长带,将自己纵情于山水间尽情的饮酒作诗,以此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给人以一种极为洒脱的感觉,这种现象被人们命名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词出自鲁迅1927年9月间在广州学术演讲会的演讲稿《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
2017-2018学年湖南省宁远县第一中学等三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17年下期永州四中、祁阳一中、宁远一中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
西周、春秋时代,“士”在政治上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士大夫的称谓是战国中叶才流行开来的,是指士人与官僚的合二为一;明清之际“士人从商,商人入仕”,是社会结构变动的一大特色。
下列关于中国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治国搭建了政治舞台B、明清之际的“士人从商”反映抑商政策转变,等级观念淡化C、面对鸦片战争失败,当时开明士大夫阶层发动了“自强”运动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2、“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百家争鸣时代的某思想家认为,“社会的自然秩序只需要每个人恪守其本来属于的位置就能够自然的得以保持。
”他的伦理建立在两个思想之上:一个是(自身)臻于完善,另外一个就是关怀他人。
该思想家是: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墨子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人性本恶,礼法并用5、“公元前124年,建立了一种帝国大学,招收的学生是专为国家政府部门培养的,学校不断扩大,到公元一世纪下半叶,学生总数达3000人,在汉代结束前,学生总数已达30000人。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2课时)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学情分析初一上期的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文言字词积累较少,因此字词还是需要强化,但单独讲解字词学生又觉得枯燥,所以为激发兴趣,同时落实文言文词汇,用字词抢答,以及在语境中讲解字词的方式落实文言词汇。
通过角色朗诵,短文长读等方式,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在情境中感受人物机智,及谢家这样的诗礼之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
在朗读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描写事物。
教学重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比较评析。
谢朗的咏雪句着重喻雪之白与细,虽然有“撒盐空中”的动作,却是境界狭小,诗意不浓。
而谢道韫之句则诗意盎然,紧扣“雪骤”的情景,形容大雪如柳絮随风起舞,漫天飞扬,迷离轻灵,且由柳絮而带来春的消息。
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小组讨论比较。
3、延伸创作法:写咏雪佳句。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导入新课:魏晋名流,灿若群星,风流倜傥,潇洒儒雅。
谢安,乃“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
”二、问题探究1:故事馆——创造性讲述故事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注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的停顿,指导“公大笑乐”的读法,生齐读。
2.疏通文意,讲得清楚(1)自读互译:根据注解,自己给自己讲清楚,讲不清楚同伴互助解决。
(2)掌握词语抢答: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人雪骤:雪下得很快。
骤:迅疾未若:不如,比不上因:趁着。
即:就是。
温故知新:联系学过的知识掌握词语。
如:与“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几,无何,既而,逾时”等,与“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利用成语“暴风骤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来理解“雪骤”的“骤”:迅疾,“因风起”的“因”:趁着。
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阮籍与陶潜
社会背景:频繁的改朝换代,社会上层争夺砍杀,政治斗 争异常残酷。 “忧生之嗟”: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 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
阮籍与陶潜
阮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隐而不显——欲写又不能写,隐含着巨大的矛盾和痛苦。 深沉美丽地、曲折而强烈地抒发受残酷政治迫害的痛楚哀 伤。
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统一 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
内在标准和外在要求:内在标准(个人内心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为要求)、 外在要求(社会和他人对个人的道德标准、行为要求)
审美表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
人的主题
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统一 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人的觉醒
魏晋 风度
2016.10.14 高璇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指魏晋时期名士 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 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 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 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 崇尚的生活方式。新兴门 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 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 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 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魏晋风度
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 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 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 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 景仰的书圣以及“竹林七 贤”,即阮籍、嵇康、山涛、 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 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 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 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 分子的赞赏。
阮籍与陶潜
陶潜:超脱尘世和阮籍的沉湎酒中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在外的现象。 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 他接触过上层社会和政治,但是他自觉地退了出来。(不同于儒家的 入世态度,选择了“处江湖之远”)他没有封建社会士大夫对整个人 生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然有很高的兴致, 关注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 一个真正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关注自然、社会、人生的诗人。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名师教案学情分析初一上期的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文言字词积累较少,因此字词还是需要强化,但单独讲解字词学生又觉得枯燥,所以为激发兴趣,同时落实文言文词汇,用字词抢答,以及在语境中讲解字词的方式落实文言词汇。
通过角色朗诵,短文长读等方式,丰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方法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小组讨论比较。
3、延伸创作法:写咏雪佳句。
教学过程及内容要点一、导入新课: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问题探究1:故事馆——创造性讲述故事1.读准字音,读出句读注意:“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的停顿,指导“公大笑乐”的读法,生齐读。
2.疏通文意,讲得清楚(1)自读互译:根据注解,自己给自己讲清楚,讲不清楚同伴互助解决。
(2)掌握词语抢答: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人雪骤:雪下得很快。
骤:迅疾未若:不如,比不上因:趁着。
即:就是。
温故知新:联系学过的知识掌握词语。
如:与“俄而”意思相近的“未几,无何,既而,逾时”等,与“欣然”的“然”用法相同的“莽莽然,黯然”。
利用成语“暴风骤雨”、“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来理解“雪骤”的“骤”:迅疾,“因风起”的“因”:趁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一部《世说新语》可以说是魏晋风度的集中记录。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
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萧散、不滞于物、不拘礼节。
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
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
“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魏晋风度究竟是什么?是春秋战国后第一个分裂期知识分子被迫依附某个政治集团的散漫心境;是独尊儒术后儒术又不值钱因而“援老入儒”的尴尬处境;是哲学讨论日常化的大众情境。
清谈、吃药和喝酒,组成了风度中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