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664人教PPT课件

慧,有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故C 项正确。A项不符合分封制的影响,B 不符
合早期政治制度王权尚未高度集中的特点。D 项所说与题干不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2、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 和政权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亲贵合一。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由部族、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
史料探史——周王与诸侯、诸侯之间的关系 史料 周王室通过军事殖民方式建立的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同时,西周 的诸侯国之间多有同宗共祖的宗亲关系或互通婚姻的姻亲关系,横向联系 也较以前密切。 探究 据史料,归纳周王室和诸侯之间是什么关系?诸侯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 (1)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 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2)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 横向联系。
中华五千年历史线索示意图
夏 前2070 商 前1600 周 前1046 秦 前221 两汉 前202 三国 220-265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南北朝 420-589
隋 唐
五代十国
581-618 618-907
907-960
两宋
960-1279
元
1206-1368
明
1368-1644
对象 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交__纳___贡__赋___
内容 义务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PPT课件9 岳麓版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后探究: 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现
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
答案提示: 积极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表现——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
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 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
──《札记·王制篇》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不
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盂子·告子》
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 指出为什么周王要“贬其爵”“削其地” 甚至讨伐 ?
为了巩固分封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没有 保证分封制长盛不衰?为什么?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建立: (前1046年----前770年)
2.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世卿世禄制 礼乐制度
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 天子统治天下, 周
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 管辖王畿。 公 代
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 法炮制。
管辖国邑
天子
诸侯
管辖食邑 ﹝卿﹞大夫
侯分 封
伯制 子度
男
服务,食禄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
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 (正面俯视)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朝活动区域图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芒芒禹迹,画为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禹的父亲)筑城以卫(护)君,造郭 (外城)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经典课件(48张)(共48张PPT)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
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
礼”的主要含义是
D( )
A.礼仪 C.风俗
B.政权 D.政治制度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㈠ 分封制
1.目的: 加强统治,拱卫王室 2.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应尽的义务: 服从命令,镇守疆土、贡献财物、
朝觐述职、随从作战。
4.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
得到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可以设官、建立军 队、征赋等;有再次分封的权利。
❖ 看课本P5《西周分封示意图》 回答:
1.西周的都城在今天哪里? 2.主要诸候国有哪些? 3.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反
映了统治者什么目的?
5.作用
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王位世袭制出现是必然还是偶然? 原因? 原因:生产力水平进步导致贫富分化出现
1.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主要因素是( C )
A.家天下局面的出现 B.国家机器的完善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历史人物的决策
2.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
子,货力为己。”文中的“大道”是指A(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但由于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不密切,商王对 方国的控制力有限,方国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社会 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商朝国家就是一种方 国与方国间松散的联合体。
但由于方国多数就是原本的部落 ,本来就是存 在的,因而并不是分封。
及时反馈:
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1、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2、依据父系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和 规定等级秩序; 3、大、小宗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 宗法制的目的 (二) 宗法制的内容 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 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
分封制: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 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 室,以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 局。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 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 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
标志: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地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商朝的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影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三) 神秘的王权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卿大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分封为
“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大 宗与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分 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贫民 奴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一 ) 背景——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同时为巩固统治,武王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 民分授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 们建立侯国以巩固王室。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一) 宗法制的目的 (二) 宗法制的内容 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 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 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分封制
分封制: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
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 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 室,以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 局。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 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 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 大夫人所生。
标志: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地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 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商朝的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影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家天
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三) 神秘的王权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 分封为 卿大夫
(大宗)嫡长子继位为 (小宗)余子分封为
“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大 宗与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分 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贫民 奴隶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一 ) 背景——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同时为巩固统治,武王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 民分授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 们建立侯国以巩固王室。
历史: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7(岳麓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常识:中国古代的朝代顺序 (东周:春秋 战国) 夏--- 商--- 周 (西周)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பைடு நூலகம்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 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由奴隶社会 向封建社会 过渡
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材料 1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篇》 思考:材料 1 描述了哪两种制度?你如何看待这种制度的变化?
1、夏朝——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在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壮 大,社会阶级分化加剧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是历史的 进步。 王位世袭制的出现宣告了“家天下”时代的到来, 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材料 2: “自成汤咸至于帝乙……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 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 罔敢湎于酒。不惟不敢,亦无暇。” ——《尚书· 酒诰》 材料 2 描述的是什么制度?盛行于何时?有什么特点?
2、商朝——内外服制度
特点:内外服联盟组成国家、 神权色彩浓厚、 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通过龟甲兽骨占卜问神 是商王的必修课
西周建立之初,武王早逝,继承者周 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辅政。当时商纣王 的儿子武庚串通周武王的三个弟弟(管 叔、蔡叔、霍叔),联络了一批殷商遗 族,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 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了周王室的长 治久安,他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建立了分封制。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ppt

• 解析:选B。从“立嫡以长不以贤”的信息
中可以判断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 长子继承制。皇位的继承实行嫡长子继承 制,反映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 5.阅读下列材料: • 西周时期,一名战功卓著的将军被周天
子分封到齐国任国君,他娶了一位妻子, 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又娶了一个 妾,为他生了个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 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 王死去。 • 请回答: • (1)被分封到齐国后,这位诸侯王享有 哪些权利?与他一同接受分封的可能还 会有哪些人?
• 3.影响 • (1)积极作用: • 加强了周天子对 地 方 的统治。
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西 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 (2)消极弊端: • 受封诸侯在领地内可以设置官 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随着王 分封制 权衰弱, 遭到破坏。
特别提醒
•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 的制度,也是巩固政权的重 要措施,其实施扩大了周文 化的影响,也使周的政治文 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考向示例一 以全新视角考查分封制
• 【试题设计】 (2009年高考北京卷)右
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 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 相关的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井田制 • C.分封制 D.郡县制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 三、西周的宗法制 • 1、目的: •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
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2、内容 • (1)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嫡长子继承制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 • (2)推行 • →士的等级关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共56张PPT)

——《礼记·礼运》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历 史影响? 答:“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传子)代 替了禅让制(传贤)
12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 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
22
1、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西周统治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民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加强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使 周朝成为延续几百年的强国。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破坏。楚王问鼎
23
3、宗法制 小儿子
考一考: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 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 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8
13.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9
1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
31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礼乐制度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 越行为的工具。
32
●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 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33
12
传说夏禹治水成功后,声威上升,成为民众 心目中的贤能之人,于是继承帝舜成为最高领袖。
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
22
1、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西周统治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土地和人民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 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加强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使 周朝成为延续几百年的强国。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破坏。楚王问鼎
23
3、宗法制 小儿子
考一考: 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 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 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48
13.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礼记》载: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9
14“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
31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 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礼乐制度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 越行为的工具。
32
●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 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33
历史: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件(岳麓版必修一)

A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4.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c
• A.国主 .
B.领主 .
C.盟主 .
D.君主 .
• 5.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 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 A.宗法制 B.郡县制 . . •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 .
这是一块完整 的牛胛骨。 的牛胛骨。牛骨长 32.2厘米,宽19.8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正面刻辞四 背面2条 条,背面 条,共 160余字,字内填 余字, 余字 朱。刻辞所记内容 为商王武丁狩猎、 为商王武丁狩猎、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祭祖和当时的天象。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这片刻辞巨大完整, 是研究商代社会历 史和天文气象的重 要资料。 要资料。
A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6.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 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 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 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 的……”。这反映出贾母( ) 。这反映出贾母(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 •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
侯 伯 子 男
诸侯
﹝卿﹞大夫
士
庶民
周 代 分 封 制 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
1000 800 600 400 200 0
千亩 六军
三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 (共26张PPT)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 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 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 定会挑我的。
18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示意图
史舞台:秦始皇在全国废分封,行郡县。
9.瓦解原因: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②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诸侯 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③王室衰微;④血源疏远.
【为什么分封制最终不能真正巩固周朝的统治?】 巧记 分封制
15
楚王问鼎dǐng
鼎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 绩的礼器。 借指王位、帝业。
7.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在
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21
由宗法制度产生的
1、宗法观念
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
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亲亲”要求“父慈、子
问题探究:王位世袭制的含义是?禅让制与世袭制的本质区别是什 么?它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出现的结果,是 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即这种社会政治制度, 要更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史记.本纪。夏本纪》
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
18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示意图
史舞台:秦始皇在全国废分封,行郡县。
9.瓦解原因: 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②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使诸侯 国实力不断的增强。 ③王室衰微;④血源疏远.
【为什么分封制最终不能真正巩固周朝的统治?】 巧记 分封制
15
楚王问鼎dǐng
鼎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 绩的礼器。 借指王位、帝业。
7.与分封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在
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21
由宗法制度产生的
1、宗法观念
亲亲尊尊是西周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其意思是要亲近应该
亲近的人,尊重应该尊重的人,实际是维护等级制。 “亲亲”要求“父慈、子
问题探究:王位世袭制的含义是?禅让制与世袭制的本质区别是什 么?它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
王位世袭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出现的结果,是 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即这种社会政治制度, 要更有利于生产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
——《史记.本纪。夏本纪》
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
⑥特点:①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封内容 主要是土地、人口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 ③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 ④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⑦影响: 积极影响—— 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分封,西周开发边远地区,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专题中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总和:国体和政体 核心问题:政体
思考:从古至今中国的政体(包括失败的尝试)是怎样演变的?
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BC2070年— BC476年)
夏、商、西周
【过关题组】 1.(2014·洛阳高一检测)右面诗 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 该诗句 ( ) A.劝导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可见是 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B正确;《诗经》为春秋时期的作品,而西周时期周天子 普遍推行分封,故A错误;“神秘色彩”“对抗诸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 D错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BC221年 — AD1840年)
秦
清朝
课程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导
禅让制: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 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领袖把权位传给有才 能的人,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亲族,称为禅 让。尧将“共主”位传给舜,舜传禹。禹准 备传给伯益,但禹的儿子启也很有才干,并 得了不少部落的支持。后来启抛弃禅让制, 代之以世袭制。
执掌军权
侯伯
中央 地方
相、卿士 侯、伯
掌管政务
定期纳贡 奉命征伐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 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 进步还是倒退?
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 对立的产物。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 事。一个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 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 式?
《史记·殷本纪》也说,商的祖先“契”,是其母吞食了神鸟的卵而降生的,所
以是天神之子。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商王朝统治者愚昧无知
B.商代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商王的祖先从事养禽业
D.历史上存在丑化商王的现象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商王的祖先被认为是天神之 子,由此可以看出商代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3)影响:
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 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传承的正统定规。
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4、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国王 中央
地方
相 卜祝 史官 师(武官)
卿士
负责祭祀占卜和
参与商王决策 记录王朝大事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西周后期,王权衰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 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落,分封制破坏.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 室贵族呢?
血缘关系
政治地位
●都是同一个家族的后代,如何分配权力、 财产等呢?
血缘关系亲,则同姓贵族的政治地位高; 血缘关系疏,则同姓贵族的政治地位低。
地位,有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 结。②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 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 度,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 权。
7.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
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 祖归宗”
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 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大禹的形象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公元前2070年夏朝 的建立,大禹成为
夏朝的王。
尧 舜 禹
思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结 合课本和学习指导的内 容完成导学案【基础感 知】上面的问题。(8分 钟)
探究问题一
议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归纳概括:
1)王位世袭制从谁开始出现? 2)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有哪些? 3)王位世袭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4)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 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 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
家统治的制度。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 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 种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什么呢????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嫡次子、庶子
成为大宗的是: C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
3、(09广东)《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
,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B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消极:诸侯王有很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 立武装、征派赋役)一旦王权衰弱,分封制就不可 避免地遭到破坏,为诸侯分裂西周埋下隐患 。
⑧分封制遭到破坏
时间:西周后期—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
主要原因: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
中国特有的族谱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探究问题三
议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归纳概 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的关系以及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1.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 2.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探究之二:阅读下列示意图和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
图”,通过对大宗与小宗间关系的认识,概括宗法制的主要特点, 分析宗法制的作用,概括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3.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4.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
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
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小组探究: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总结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还是退步背景: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夏。我 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 治制度。
2、王位世袭
(1)建立:
(2)特点:
(3)方式:
BC2070年建立夏
舜————禹————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诸侯
大宗
《》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卿
嫡长子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余嫡子及庶子
士
小宗
1.大宗和小宗是相对,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
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庶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 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在当时尚无先进的 通讯和交通工具的 情况下,它是如何进 行管理的?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 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也。” 这段材料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问 题?
意思是: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 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制度略有调整。 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的政治制 度有直接影响。
1.分封制
①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
③目的: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④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⑤义务与权利
A.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纳贡赋、朝觐述职。
B.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 武装、征派赋役。
4.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5.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为大宗;其它儿子封为诸侯,相对于天子来 说,诸侯是小宗,但是在自己封地内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它儿子 成为卿大夫。
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6.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⑥特点:①分封对象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封内容 主要是土地、人口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 大夫—士 ③周王为最高统治者,绝对服从周王 ④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⑦影响: 积极影响—— A.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 B.通过分封,西周开发边远地区,统治区域不断扩大,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天子——诸侯——卿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本专题中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总和:国体和政体 核心问题:政体
思考:从古至今中国的政体(包括失败的尝试)是怎样演变的?
分封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BC2070年— BC476年)
夏、商、西周
【过关题组】 1.(2014·洛阳高一检测)右面诗 句摘选自《诗经·小雅·角弓》, 该诗句 ( ) A.劝导周天子普遍推行分封 B.强调宗族团结以巩固统治 C.为宗法制增添了神秘色彩 D.倡导近亲联姻以对抗诸侯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等可见是 强调宗族内部的团结,故B正确;《诗经》为春秋时期的作品,而西周时期周天子 普遍推行分封,故A错误;“神秘色彩”“对抗诸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 D错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封建社会)
(BC221年 — AD1840年)
秦
清朝
课程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导
禅让制: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 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领袖把权位传给有才 能的人,而不传给自己的子孙亲族,称为禅 让。尧将“共主”位传给舜,舜传禹。禹准 备传给伯益,但禹的儿子启也很有才干,并 得了不少部落的支持。后来启抛弃禅让制, 代之以世袭制。
执掌军权
侯伯
中央 地方
相、卿士 侯、伯
掌管政务
定期纳贡 奉命征伐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 了专制。 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 进步还是倒退?
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 的结果,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 对立的产物。
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 事。一个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 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 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 式?
《史记·殷本纪》也说,商的祖先“契”,是其母吞食了神鸟的卵而降生的,所
以是天神之子。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商王朝统治者愚昧无知
B.商代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商王的祖先从事养禽业
D.历史上存在丑化商王的现象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商王的祖先被认为是天神之 子,由此可以看出商代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 C.贵族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 D.贵族阶层生活腐化,政治黑暗
(3)影响:
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的约三千年的时 间里基本上成为君主传承的正统定规。
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4、夏商初建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国王 中央
地方
相 卜祝 史官 师(武官)
卿士
负责祭祀占卜和
参与商王决策 记录王朝大事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西周后期,王权衰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 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落,分封制破坏.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在分封制下,为什么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 室贵族呢?
血缘关系
政治地位
●都是同一个家族的后代,如何分配权力、 财产等呢?
血缘关系亲,则同姓贵族的政治地位高; 血缘关系疏,则同姓贵族的政治地位低。
地位,有利于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 结。②宗法制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 套的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 度,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的特 权。
7.影响: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
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 祖归宗”
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 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大禹的形象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公元前2070年夏朝 的建立,大禹成为
夏朝的王。
尧 舜 禹
思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结 合课本和学习指导的内 容完成导学案【基础感 知】上面的问题。(8分 钟)
探究问题一
议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归纳概括:
1)王位世袭制从谁开始出现? 2)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有哪些? 3)王位世袭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4)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 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 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
家统治的制度。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 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 种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是什么呢????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嫡次子、庶子
成为大宗的是: C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1234 B.123 C.234 D.23
3、(09广东)《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
,王纲堕。”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 B
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 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 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
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消极:诸侯王有很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 立武装、征派赋役)一旦王权衰弱,分封制就不可 避免地遭到破坏,为诸侯分裂西周埋下隐患 。
⑧分封制遭到破坏
时间:西周后期—春秋战国时期
西周后期,破坏;
春秋时期,瓦解;
战国时期--秦朝,废除。(被郡县制取代)
主要原因: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
中国特有的族谱
周星驰宁波寻根问祖
探究问题三
议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归纳概 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 的关系以及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关系: 1.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 2.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 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 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探究之二:阅读下列示意图和P6“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
图”,通过对大宗与小宗间关系的认识,概括宗法制的主要特点, 分析宗法制的作用,概括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的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3.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4.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严格的等级
礼仪制度,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谁也不得逾越
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小组探究:结合所学内容,归纳总结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还是退步背景: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王朝——夏。我 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 治制度。
2、王位世袭
(1)建立:
(2)特点:
(3)方式:
BC2070年建立夏
舜————禹————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天子
嫡长子(嫡长孙…… )
小宗
诸侯
大宗
《》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 大宗
卿
嫡长子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余嫡子及庶子
士
小宗
1.大宗和小宗是相对,且有双重关系(嫡长子与其他诸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
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
庶
3.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 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在当时尚无先进的 通讯和交通工具的 情况下,它是如何进 行管理的?
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 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 也。” 这段材料是什么意思?反映了什么问 题?
意思是:商朝继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变化, 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制度略有调整。 反映了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的政治制 度有直接影响。
1.分封制
①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
②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诸侯国。
③目的: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④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⑤义务与权利
A.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 纳贡赋、朝觐述职。
B.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 武装、征派赋役。
4.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5.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 为大宗;其它儿子封为诸侯,相对于天子来 说,诸侯是小宗,但是在自己封地内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其它儿子 成为卿大夫。
大宗可以命令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6.作用:①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