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分析
试析东盟与中、日、韩及东盟与中国合作机制的基础与前景
16 —
维普资讯
求 建 立 东 亚 自由 贸 易 区 和 东 盟 — — 中 国 贸 易 区 。 在 东 盟 看 来 , 种 合 作 机 制 有 以 下 好 处 : 先 , 以减 轻 对 美 国经 侪 的 依 赖 。 2 0 这 首 可 0 0年 后 期 , 盟 的 主 要 外 部 市 场 再 次 出 现 萧 条 迹 象 , 济 再 次 面 临 灰 暗 的 前 景 。尤 其 是 美 国 和 日本 东 经 两 大 传 统 市 场 同 时 出 现 严 重 问 题 , 使 东 盟 意 识 到 不 能 将 “ 蛋 都 放 到 一 个 篮 子 里 ; 次 , 迫 鸡 其 可 以 弥 补 自身 的 弱 点 与 不 足 。 洲 金 融 危 机 使 东 盟 深 感 自身 无 法 克 服 区 域 性 经 济 危 机 , 别经济 带来 的负 面影响 , 减 为最 终 建 立东盟 共 同市 场、 实行统 一货 币 莫
定基 础 。 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有 其 特 有 的 优 势 : 是 区 内关 税 优 惠 定 是 非 开 放 性 的 , 将使 区 外 贸 一 它
易伙 伴处 于不利 地位 , 东盟 可 以借 机扩 大 内部贸易 { 是贸 易自由机制 将使在 区域 内任 何一 二 个 国 家 生 产 的商 品都 可 以 直 接 进 入 其 他 东 盟 国 家 , 费 市 场 潜 力 巨大 , 外 国 投 资 具 有 很 大 消 对
维普资讯
【 域经 济】 区
试 析 东 盟 与 中 、 、 及 东 盟 日 韩 与 中 国 合 作 机 制 的 基 础 与 前 景
杨彦春 高 峰
经 过 亚 洲 金 融 风 暴 的 洗 礼 , 盟 意 识 到 区 内 自由 贸 易 的 紧 迫 性 和 区外 经 济 台 作 的重 要 东 性 , 以努 力 加 强 与 中 国 、 所 日本 和 韩 国 等 东 亚 国 家 的 台 作 , 长 补 短 , 少 资 源 浪 费 , 高 就 扬 减 提 业 率 , 强 国 际 经 济 竞 争 力 。东 盟 与 东 亚 地 区 的 区 域 台 作 趋 势 引人 注 目。 增
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
东北亚学刊Journal of Notheast Asia Studies 2023年第6期(总第71期)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常思纯内容提要:2023年是日本与东盟开展合作50周年。
日本计划以此为契机,将双边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确定日本与东盟未来50年合作新愿景。
岸田文雄任首相后,伴随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援助政策的重大转变,日本更加积极参与地区安全秩序塑造,以促进安全对话与合作的机制化、助力东盟各国提升军队能力建设、加强舰机停靠及联合军演等防卫交流,强化安全合作。
经济合作仍是日本与东盟合作的重中之重。
岸田政府将东盟视为加强多层次“连接性”及推动供应链多元化的重点承接地区,试图通过深化与东盟经济合作,在新兴合作领域掌握亚洲地区规则制定主导权。
日本正积极打造将中国排斥在外的“全球南方”语境,并试图促使东盟在“一带一路”与“印太战略”的竞争中偏向后者,在中美竞争中“选边站”。
关键词:印太构想日本与东盟能力建设供应链韧性印太经济框架作者简介:常思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邮编:100007)中图分类号:D831.3文献标识码:ADOI:10.19498/ki.dbyxk.2023.06.009文章编号:2095-3453(2023)06-0110-122023年是日本与东盟开展合作50周年。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此为契机,积极推动日本与东盟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邀请东盟成员国首脑于同年12月16—18日赴东京参加特别首脑峰会,计划确定双方未来50年合作新愿景,为推进双方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岸田政府加强“印太”布局,大力拉拢东盟国家的背景下,日本加大对东盟的整体外交投入,不仅继续深耕东盟各国市场,以联通东南亚为战略重心,加强对该110岸田政权东盟政策新趋势地区的经济合作,还积极拓展与东盟重点国家的军事安全合作,将东盟视为协同美国加强对华竞争的重要外交舞台。
一、日本“印太构想”对东盟的定位东盟地处印度洋和太平洋、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从海陆两方面来看,都是交通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发展趋势展望
顺利推进 , 主要取决于这一三角关系是 否可 以沿着健康 良性的方 向发展 , 这也是探讨其发展趋势的 目的所在 。
一
、
三 角关 系将 长 期存 在
至今 为止 , 全球 已相继 出现三个 比较有代表性 的区 域经济集团 , 即欧盟 、 北美和东亚 。其中东亚 的一体化程 度最低 , 北美次之 , 欧盟最高 。罗伯特 ・ 吉尔平 曾指 出: “ 欧洲谋求实现经济和政治一体化那样高层次的统一 像
系向前发 展难 以成 为现 实 , 于此及 由于东盟 自身具有 巨大的地缘政 治优 势 , 基 成就 了东盟在 三角关 系中将长期居 于主导地 位。 东盟 实施 大 国平衡 战略 , 日本一东盟 关 系发展放 缓 以及 中国一东盟 关 系保 持 良好 的发展 势 头 , 导致 三角关 系将逐渐朝等腰三 角架构趋 势变化 。
摘要 :97 东南亚金 融危机爆发 以后 , 19 年 中国一 东盟 一日本 三 角关系基本成 型。 中国一东盟一日本三角关 系体
系是 东亚合作机 制 的子 系统 , 三角关 系的发展深 刻影响和制约 着东亚地 区经济合作进程 。 东亚区域 一体化道路
漫长 而曲折 , 角关 系将 长期存在 。 中 日之 间存在 的结构性矛盾 , 得 中国或 日本 , 三 使 又或是双方共 同主导三 角关
一
三分天下 的东亚一极 ; 二是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 , 与美国 平起平坐; 三是永久维持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 领头雁” 地 位; 四是约束和牵制中国。总之 , “ 日本的总 目 标是 , 在东亚
亚区域外国家的合作 。吴作栋特别强调要加强与中国、 日 本 的合作 ,研究表明 , “ 东盟一 中国 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 可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 东盟意识到 , 加强与东亚 的经济整合
冷战后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与日本的应对
与东盟存在巨大 的差异 ,日本 的应 对常常令东盟 国家失望。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一下冷 战后东盟 地 区主义发展 的主
要情况,接着分析东盟在政治、安全、经济特别是在东亚
合作和东亚共同体建设 上对 日本 的期待及 日本 的应对 ,最 后指出东盟与 日本东亚地 区主义理 念的分歧是 东盟 的期 待 与 日本 的应对产生巨大反差的原因。
De g S ih o n hc a
(ntueo o tes A i tde , ia nvri , u n zo 16 0 hn ) Istt f uh at s nSu i J nU i sy G aghu5 0 3 ,C ia i S a s n e t
Ke wo d :AS AN,J p n,R go aim y rs E aa e in l s
e p cain o a a h ny d v lp d cu t ntergo .Ho v r h r sabgg pb t e a a ’ p r x e tt sfrJp n,teo l e eo e o nr i h e in o y we e ,teei i a ewe nJ p nS e- fmln ea dAS o a c n EAN’ e p cain h u d me tlc u e r o td i h i ee c fJp nSa d AS A S S x ett .T efn a na a s saeroe n t edf rn eo a a ’ n E N’ o
一
冷战后东盟地区主义的发展
冷 战结束后 ,美苏军 事力量从 东南 亚撤退 ,其 政治和 外交影 响也随之减弱 ,而 中 目力量 在东南亚地 区还 没有强
大到足 以影响该地 区进程 的程度 ,东 盟终 于成 为该 地区最 大 的势力 。国际形势 和地 区环境 的变化 ,进 一步激 发 了东 盟 的地 区主义意识 ,促进 了东盟 地 区主义 的发 展。冷战结 束后 ,东盟地 区主义 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 ,冷战后东盟经 过一系列 努力 ,实现 了大东盟 的 愿望 。冷战时期 ,东南亚 地区分属 美苏 两大 阵营。东盟成 立 后 ,虽然不久就确立 了中立化 目标 ,但受 美 日的影响 比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
东盟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和影响李小圣王晓梅2012-9-5 10:00:32 来源:《当代世界》(京)2005年06期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东盟迅速崛起,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不断增强。
已成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多极化形成的一支重要力量。
东盟的崛起促进了亚太地区多极化的形成冷战结束后,为了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寻求新的发展动力,东盟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差异,接纳了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建成了具有十个成员国的大东盟。
进入新世纪以后,东盟逐渐克服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经济重新恢复了活力,成为该地区一支重要的力量。
首先,“时势造英雄”。
大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及东盟对大国矛盾的巧妙利用使东盟在亚太地区的地位得以上升。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正处于向多极化过渡时期。
在这种背景下,东盟积极争取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极,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盟要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极,必须显示出处理地区事务的能力,以提升自己在大国眼中的地位。
而亚太地区各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都利用东盟增强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这给东盟与大国周旋提供了机遇。
东盟依靠它创立或参与创立的“东盟外长后续会议”、“东盟10+3会议”、“东盟地区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欧首脑会议”,左右逢源地解决一些大国难以解决的问题。
东盟的地位和影响日益上升,奠定了成为亚太地区一极的基础。
其次,“以实力说话”。
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是东盟成为亚太地区新一极的基础。
冷战后东盟经济发展迅速。
从2000年开始,东盟已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开始回升。
2004年东盟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6.2%,高于前两年的4.5%,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东盟在2020年将成为由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社会与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构成,拥有5.2亿消费者的统一大市场。
东盟的一体化进一步加深。
第三,由于自身因素的影响,东盟只可能成为亚太格局中弱小的一极。
三角关系视角看中国-东盟-日本关系互动
国际社会 中任 何一个三 角关系 的确 立通常都 需要一 个 过程 ,三 角关 系的各个 特征往往也并不是 同时表现 出来 的。 19 年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 97 随着三角关系第三个 特征最
中图分 类号 :8 D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0 2 28 ( 0 9 1 — 0 3 — 0 1 0 - 59 2 0 ) O 1 3 9
三角关系是国际社会 中常见的一种关 系范式 。一般情 况
下 , 角关 系 具 有 以 下 三 个 基 本 特 征 : 1有 关 国家 具 有 对 外 三 ()
年 成 立 的 , 当 时在 对 外 交 往 上 尚缺 乏 统 一 性 和 自主 性 。 到
国长期 隔绝 的大 门, 自身 的发展有好处。另外 ,3 对 f本经济对 东南 亚渗透的 日益深化 , 给东南亚各 国民族企业 的生存发 展 构成 了威胁 , 他们认为 , 日本是在实行经济殖民主义 , 目的是 为了在经 济上控制 东南 亚。发展 同中国的关 系 , 以制衡 日 可 本, 减轻对其 的过份依赖 。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 三者之间 的利益相关性更加 明 显 。中国的经济尽管在一定 程度 上受 到了影响 , 但仍保持 了
一
发展也包含着 日本 因素 。
二 战 结 束 以 后 , 1本 大 力 发 展 与 东 南 亚 国家 的 关 系 , 3 很 重 要 的 一 个 原 因 就 是 失 去 了 中 国 这 个 二 战 前 主 要 的 资源 供
、
中 国一 东盟 一 日本 三 角 关 系 特 征 分 析
给地。 此外 , 日本意欲通过修好 同东南亚 国家的关 系, 与其结 成意识形态上的联盟 , 同对抗 中国。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 共 2 O世纪 7 O年代初期以前 , 由于受冷战格局 、 意识形态和诸 多 历史 因素的制约 , 双方接触 的基本条件并不具备。17 年 中 92 美关 系解 冻后 , 中国在地 区和国际舞 台上 的活动 空间逐渐扩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及趋势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及趋势21 世纪之前,欧洲、美洲、非洲区域一体化已取得一定成就。
进入 21 世纪以来,亚洲金融危机使东亚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更受关注,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架构加速形成,“东盟 + X”合作范围日益扩大,合作程度日益加深,合作领域日益广泛。
全球金融危机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 TPP) 、“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关系”( TTIP) 等“大区域”经济整合势不可挡,东盟对自身战略地位下滑的忧虑上升,为大国博弈所累的担心日盛。
在此背景下,东盟积极推进经济共同体建设,对内可增强凝聚力,对外可提升地缘战略地位。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 成立于 1967 年,当时的成员只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五国。
东南亚国家素以政经、文化多样性为突出特点,它们之间的联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东盟的宗旨最初是抱团防御外部安全威胁,以及与西方保持战略联系。
在之后的逐步扩容过程中,由于国家间差异,东盟成员国曾对一体化产生过怀疑甚至抵触情绪。
冷战结束是个重要时间节点,东盟关注重点回归自身,开始转向其组织建设、成员国长远发展以及对外发挥作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国家真正认识到,在当今和平、发展的国际大势下,只有加强一体化、联合对外,才能最大限度地抓住发展机遇,在国际上发挥应有作用。
东盟经济共同体的建设由此从设想进入实践,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一阶段( 1991 -1997 年) : “东盟经济共同体”概念产生。
冷战结束打破了两个阵营的藩篱,原先受意识形态差异束缚的东盟得以大展拳脚。
一方面,东盟吸纳文莱、越南、老挝、缅甸等“专制国家”加入,提升了整体实力和影响力,而且更加显现出多样性特征。
另一方面,东盟借冷战冰雪消融之机,创设了与中、日、韩等国的“东盟 +1”合作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之前难以想象的“东盟 + 中日韩合作”( 即“10+3”) 机制。
从此东盟开始灵活“卡位”,以四两拨千斤之灵活性在区域乃至更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谋求更大利益,使东盟国家尝到了“1 +1 >2”的合作甜头。
日本东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履行的现状与课题
日本 自柬埔寨和平谈判后一直参与支援包括 G 在 内的印度支那开发, 20 年举 MS 在 09 行 的 日本 湄 公河 地 区各 国峰会 上 ,日本表 明在 未 来 3 对 湄 公河地 区 的基 础 设施 建设 、官 年
民合 作 、完 善 经济 制度 、环境对 策 、克服 贫 困 、促 进旅 游 、保 护文 化遗 产 等广 泛 的领 域提 供 50 0亿 日元 以上 的官方 发 展援助 ( A) 这 是 因为 , 经济 开发 取得 进 展 的 GMS中 , 0 OD 。 在 作 为 人工 费 高涨 的泰 国和越 南 的下一 个投 资对 象 , 日本 企业越 来越 关注 柬 埔寨 、老 挝 、缅 甸 (L ) C M 。在柬 埔 寨 ,除 了在 廉价 人 工 费 的 背景 下 取得发 展 的制农 业 以外 ,还 有韩 资 企
间或多国间) 。 ” 为此 , 通过 日本促进 E A 的支援活动, P 可望利用 日本的资源实现优先取得 、
地 区 限定 规则 。要使 A C P形 成有 意义 的协 议 ,关键 是 要加 强不具 有双 边 E A 的国家 的 JE P
能 力。
后进 东 盟各 国的 A C P 关政 策 、制度 的现 状 与课题 JE 相
业对不动产开发 的投 资;在老挝,中资企业对石油、煤、橡胶园,泰资企业对发 电厂等领
域 进 行 了投 资 。
这些 国家被认为是东亚的未开发地区,不仅需要 以往那种通过 O A 的基础设施建设 D
来 支 持 日本企 业 对 该地 区 的投 资 ,而 且 也 需要 利 用 官 民合 作 的开发支 援 。
履 行 A C P的背景 JE
1 开 发 ”的背 景 .“ 在 大 湄 公河 次区域 经济 开发 方面 ,柬 埔寨 、老挝 、缅甸 、泰 国 、越南 6国 、即所谓 的 “ 大湄 公河 次区域 ( GMS )各 国 ”的发 展 的重 要性 已在 各种 场合 显 示 出来 ,但 在 G MS的 3个 经济 走 廊 ( 西 、南 北 、南部走 廊 )均 已完成 的现 在 ,硬件 方 面 的支 援 自不待 言 ,还 东 期待 通过 软 件 方面 的支援 来扩 大该 地 区 的的经 济 效益 。尤其 是在 广 域 的经 济合 作取 得进展 的最 近 ,促 进 GMS乃至 包括 G MS的东 盟 地 区、以及 亚太 各 国和地 区 内的贸 易和投 资,与 许 多 国家 和 地 区 的 目标 是一致 的 。
浅析中国、日本、东盟的三边互动
日本在发 展与 东盟关 系方面 , 远远走 在 中 国前 面 。二 战结束 以来 , 日本 为在 国际社会扮 演 更为重 要 的角 色 , 直重 视发展 与 亚洲 国家关 系 , 别是 一 特
与东南 亚 国家 的关 系① 0 纪5 年代后 期 日本提 :2 世 O 出其对 东南亚 的外交 方 向是“ 自己的工业力 量 和 以
3
技术 帮助 东南 亚各 国复兴经 济 , 太 郎访 问东 南亚 时 , 是提 出 了与东盟 建 更 立“ 跨世 纪的深 远关 系” 的所 谓 “ 桥本理 论 ”特别 突 ,
p o t h n e a to r moe t e i t rc in.
中国、 日本 、 东盟 同处 东亚 , 是该地 区最 具影 响 力 的三支 战略力量 。 19 年 以来 , 97 中国 、 l 、 盟 E本 东 三方 渐趋形 成一种 互动关 系 , 这使 得 东亚地 区的国
场, 在此 基础 上密切 双 方 的政 治关 系 ” 17 年8 。 9 7 月,1 3本首 相福 田赳 夫在访 问东南 亚6 国时发 表 了
②参见张锡镇 :东南亚在 日本经济发展和对外 战略 中 《 的地位》《 ,国际政治研究}94 19 年第2 。 期 ③ 关于“ 田主义” 福 的要点 , 参见汪新生 :世纪 的回顾 《 现代 东南亚政治 与外交》 ,广 西 人 民 出 版 社 ,9 8 版 , 19 年 第
10 1 1 9 9 页
题 为《 国的东南亚 政策》 我 的演讲 , 总结 了2世 纪5 0 0 年代 以来 日本对东南 亚政策 的经验 与教训 , 出了 提
“ 田主义” 。 福 田主义 ” 福 ⑧“ 的提 出 , 有力地推 动 了 日 本与东南 亚 国家之 间关系 的发展 。17 年 日本一 东 97 盟 论 坛 得 以建 立 ;9 8 双 方 举 行 了首 届 外 长 会 17 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比较研究
态 :双边的 易从 9 5年什 始下跌 ,
。
伴 、以 E本 为头雁 的 “ 行模 式”产 业 转移 t 雁 链 ,但 是进入 9 年 代后 , ¨奉经济进 入衰退 0 期,在国内没自 发展 出具有带动经济的新 必产 。 业群 ,其 自身的产业结构得 不到升级 ,向 “_ 9 q 小龙”转移产 、的能 力不 断 卜 I 降,对 尔亚经济 带动的能力 也随之下 降 。在 这期 间 ,中罔经 济发展迅速 ,许 于 2 0 年成功加入世髋组织 03 在地区和世界经济 叶产乍越 米越大 的影响。在 l 这 背 景下 ,中国 与 东盟建立 自由贸易区,将 使中同庄东业经济 发展 中的作用 日 益重要 ,忤 金改变东 经济的 发展格局 ,使东亚经济 以I 1 本为 “ 头脏”的 “ 罹行模 式”发展 走向以中 日 为 “ 舣引擎”的模式 。
贸易半稳 发展 ,上升 趋_ 卜 叫 :从 l 9 辨 分 3 9
rf本提 } 的 f本 ] H 1
糸盟 自由贸易压建议谈
判框架 , E本官 表示舣 力 对 自贸Ⅸ建 方 t 。 案仍存在 大分止 。嘣 个 “ ( ” 白山贸易 专 1 +l 】 区都 在 同程 度的 发 ,但 它 1 各 自的 霞 f I 易发展 、战略 考虑 以及 发糕结 粜上 存 着… 定 的差异 。
的谈判 足困难 电,东盟 十 年 6月底拒绝
滑 。2 0 年后进入缓慢的恢复和调 整时期 。可 03 以 说日本 南于受 本围经 济 最气等 因素影响 , ; 能保持当前对东盟的 贸 量已经很不容易 ,它 对东盟的 贸易地位卡 对 r r 而东盟 l 曰 臼 降 l J
区的启 示 。
二、 中国 、 日本对东盟经贸战略 比较
东盟10国+东亚3国经济
第四,深化民生领域合作。 把消除贫困作为10+3优先 合作领域,实施“东亚减 贫合作倡议”,开展乡村 减贫推进计划,建立东亚 减贫合作示范点。继续加 强农业技术交流和粮食安 全合作,完善10+3大米紧 急储备机制,努力让东亚 实现“人皆有食”。
盟中心的定期交流机制。 进一步深化10+3文化、教 育、新闻、商务、青年、 学术、旅游等领域合作。
东盟10国+东亚3国经济合作
东盟10国:缅甸、文莱、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 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老挝、菲律宾 东亚三国:中国、日本、韩国 10+3合作的由来:东盟——中、日、韩(10+3)合作 源于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1990年提出的“东亚经 济集团”设想,后来改称“东亚经济论坛”。因美 国反对,日本消极,论坛未能启动。东盟在1995年 曼谷首脑会议上提出举行东盟与中、日、韩首脑会 晤的设想。1997年底,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时 为9+3,1999年柬埔寨加入东盟后成为10+3)领导人 非正式会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机制2001-
04-13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 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经 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 置,促进了各国人员、信息、文化的交流, 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 区域化既是经济全球化在区域范围内的一种 表现形式,从长远看也是对全球化的促进。
日、韩调整与东盟的关系
专 一
与 盟的关系 东
瞳宇英 杨万强 / 文
日韩 两 国都 在对 东 进 行 新 调 整 与定 位
权 。 但 韩 国 也 意 南关 系 上 , 日方 邀 请 越 南 总 理 阮 晋
合 实 力 ,还 是 外 交 勇访 日,并 给 予 高 规 格 礼 遇 ,天 皇
维普资讯
专 一
达 成 的 共 识 。 其 次 , 多边 外 交 交 往 而 韩 国方 面 也 是 举 { 密 切 。 安 倍 与卢 武 铉 都 借 出席 越 南 新 自贸 协定 生 效 , AP EC 首脑 峰 会 的 时 机 ,分 别 与 多 商 品 的 7 % 免税 ,】 5 名东 盟 各 国领 导 人 举行 会 晤 。此 外 , 内 实 现 零 关 税 。新 两 国还 通 过 第 七 届 东 盟 与 中 日韩 外 税 。5月 ,韩 与 除 泰 长 会 议 、东 盟 地 区 论 坛 专 家 名 人 会 签 署 白贸协 定 ,规 议 等 ,就 如 何 推 动 与 东 盟 及 其 成 员 底 前取 消 9 % 的 商 0 国 的政 治 交 流 与 合 进 行 磋 商 。 底 前 将 7 的 进 口i %
重 要 一 环 。从 韩 国 来 看 ,卢 武 铉 于
去 年 初 提 出 “ 北 亚 均 衡 者 论 ” 东 国 家 利 益 最 大 化 ,提 升 在 地
京釜高速列车悄然改变着韩国的经济版图
当 代 世 界 2006 年 第 12 期
5 以下 。同时 ,除 %
加 坡 海 峡 安 全 会 议 等 ,彰显 在 本地 区 军 事 的 存 在 ,加 大 介 入东 南 亚 安 全 事 务 力 度 ,卖 力 推 销 “ 日式 安 全 理念” 。此 外 , E本 以 协 助 “ 击 海 t 打 盗 和 保 护 马 六 甲 的 运 输 安 全 ” 为
理性分析RCEP_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盛行,中美贸易摩擦将长期存在,新冠疫情冲击了原本虚弱的全球经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亟需另寻出路。
RCEP协定的签订促进了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与投资自由化,给各成员国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吸取教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积极加入CPTPP并且推动RCEP的落地实施以更好地应对全球经济风险。
【关键词】RCEP;CPTPP;自由贸易区【中图分类号】F752一、RCEP的基本概述21世纪是一个充斥着不确定的时代,全球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旧的国际秩序受到巨大冲击逐步瓦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处于重建期。
美国的一系列退群操作,如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再到宣扬将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标志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倒退。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日渐兴起,在中美贸易摩擦尚未解决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使得早已虚弱的全球经济再次遭受重创,部分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影响,全球价值链面临中断的风险。
在多重负面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可能已经进入长期低增长时期,曾经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东亚地区同样未能幸免,依据IMF的最新预测,东亚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将降低至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面对此种全球局势,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五国在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上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世界上经济贸易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
RCEP的协议文本主要内容涵盖了20章,例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关税,该协议要求成员国在协定生效后,通过立即减税和在10年内逐步减税,最终实现该区域90%以上的商品零关税。
日本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分析——基于贸易与FDI的实证分析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Ec o n o mi c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 b e t we e n J a p a n a n d AS EAN
— —
Ba s e d o n t he Em p i r i c a l Ana l y s i s o f Tr a d e a n d FDI
Ke y wo r d s : J a p a n ;AS EA N; Ec o n o mi c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Vu l n e r a b i l i t y
引 言
东盟 在 日本 的经济 战略 中处在极 为重 要 的地位 ,
c h a n g e s . T h i s p a p e r a i ms t o s t u d y t h e c h a n g e o f e c o n o mi c i n t e r d e p e n d e n c e b e t w e e n J a p a n a n d AS E AN a s we l l a s t h e
东 南亚纵 横 AR OU N D S 0 U T HE A S TA S M
2 0 1 3 ・ 7
日本与东盟的经济相互依赖分析
— —
基 于 贸易 与F D I 的 实证 分 析
张 彦※
摘要 :日 本与 东盟的经 贸合作在 日本对外经济合作 中占有优势地位 。 随着东盟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 东盟 和 日本 的经 贸 关 系从依 赖发 展 为相 互依 赖 。近二 十年 来 , 在 内外 多重 因素的影 响 下 , 日本与 东盟 的经济相 互 依 赖 关 系发 生 了深刻 变化 。 本 文 旨在通过 发展 态势 、 国别 结构 和评价 三 个方 面对 日本 与 东盟 经济相 互依 赖 关
浅析东盟——日本经济关系——以东盟经济发展中日本投资因素为研究重点
济关 系 的研 究大致 可以分 为以下几类 : 第一类 , 是从
国际政治 的角度来论 述 日本对 东盟 国家经 济的援助
以及 双方的经 济合作 , 如彭文平 的《 “ 从 国际经济政治 化” 角度 看 日本对 东盟 的经 济援助 》 尹国俊 、 , 田成立
※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
2 7
r lto wih Chi a e e o e r p d y a tr 2 0 a d t s e s ha e a in t na h s d v l p d a i l fe 0 0 n i e m t t Chi a wo l tk v r t e o iin f n u d a e o e h p sto o
J p n i emso e e o o crlt n t E a a n tr ft c n mi eai swi AS AN. u a a n E a sa l h d v r c ldvso f h o h B tJp na dAS AN h se tb i e et a iiin o s i lb r fr 5 e r wnn o te AS AN e o o c p l y a d J p n’ c n mi n oi c lp l y i hs a o o 0 y as o ig t h E c n mi oi n a a S e o o c a d p l ia oi n t i c t c rgo f r1 7 s T errlt n on tc a g ni n W. o J p n si ly mp ra trl n teAS AN’ e in at 0 . h i eai s d o h n e u t O S a a t lpa si otn oe i h E e 9 o l l S
日本与东盟双边贸易状况的实证分析
区域一体化。东亚一体化的构想正是在此大背景下 形成的。19 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 生以来 ,东亚 国 家积极推动政治、经济 、安全和社会等领域的地 区
达成与东盟的协定 。日 本此前与新加坡和墨西哥等
两国签有这类的 自由贸易协定 ,且 已与菲律宾达成 自由贸易协定的基本协议 。 路透社说 ,对名列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 日 本而
合作机制的建立 ,以增强发展经济和共同抵御经济 风险的能力。 目前,多层次 、多领域 的 “O+ ” 1 3 东亚合作框架 已经建立起来。中国在 20 02年 l 月 1
正式启 动 了 “ 国一东盟 自由贸易 区” 的建 设。 中 目前 ,就各 国计划来看 ,中国欲与东盟于 2 1 00年 建成 自由贸易区,韩 国与东盟之 间则计划在 20 09 年建成 自由贸易 区, 日本 目前正 在拉拢东南亚 国 家,希望通过磋商达成协定 ,组成一个广大的地区 性 自由贸易区,已经与泰 国、马来西亚 、韩国等国 家展开双边 自由贸易谈 判 , 并期望在 2 1 02年前能
Z agQuu hn i j (col fne ai a B s esA miirtn hnhi n esyo iac Sho o tr tn ui s d n t i ,Saga U i rt f Fnne I n ol n s ao v i adEoo i ,Saga20 3 ,C ia n cnmc hnhi 04 3 hn )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4% 5.16% 4.11% 3.08% 3.98% 5.28% 5.60%
日本对东盟/中国出口额环比变化
日本对东盟/中国出口依赖度环比变化
金融危机后,日本对东盟出口额增速高于对中国出口额增速; 对东盟出口依赖加深速度更快。总之,东盟在日本出口区位分布 中的地位在强化。
日本从东盟/中国进口额度环比变化
中国 7262 7172 7305 6700 6492 6284 10046 对东盟投 资比例
21.03% 20.47% 20.56% 18.78% 22.21% 22.07%
21.50%
对华投资比 例
1341 864 1207 739 459 409 2876
4.23% 5.16% 4.76% 2.20% 3.59% 5.60% 7.40%
印尼
7925 8370 9537 9871 6855 9124 8972
东盟六国
8837 12.07% 10794 11.12% 12839 11.36% 12950 12.18% 10236 12.65% 13086 13.54% 12902 13.69%
中国 对东盟进 口依存度
13.46% 14.34% 15.30% 15.98% 18.90% 19.42% 19.68%
日本与东盟经济关系分析
——基于贸易与投资
本文框架
日本与东盟关系概况 东盟/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对比 日本对于东盟的战略定位
日本与东盟关系概况
★独特之处:(1)五个10+1中唯一的EPA (2)七个双边EPA与AJCEPA并行
★原因:①EPA相比FTA可以减弱日本在农产品等敏感行业的压力,同时 EPA可以包括要素、政府采购等领域的经济合作; ②两种伙伴关系并行,增强了合作的灵活性、减弱了阻力。
252
272 294 470 311 360 454
文莱 590 3455 379 618 578 906 1148
1619
1801 2047 2398 1558 1987 2426
马 21 41 91 128 57 40 99
2298
2807 3117 3378 2038 2476 2716
印尼 62 62 1100 77 532 15 73
对华进口依 存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FDI/千万 日元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56949
67344 73136 78955 51499 60765 68111
日本对外总 投资 118344 139055 177874 217345 163026 119107 179518 新
7476
8640 9467 10087 6570 8073 8952
东盟六国 5003 7173 8466 4777 5855 6671 13288
11975 13.13%
13784 12.83% 15035 12.94% 14830 12.78% 11436 12.76% 13413 13.29% 14642 13.14%
日本对于东盟的战略定位
★亚太战略:成功的可能性较低
因为(1)短期内东盟无法替代中国,中日之间经济的高度依存性无法改变;
(2)对于东盟有较好的成效
因为:东盟的市场、资源有利于日本扩大、完善其全球产业链。
★国内经济改革:会有一定成效
日本应只将东盟定位为其经济合作伙伴, 不应高估东盟在其亚太战略中的作用。
日本从东盟/中国进口依赖度环比变化
金融危机后,日本从东盟进口额增速高于从中国进口额增速; 从东盟进口依赖加深速度更快。总之,东盟在日本进口区位分布 中的地位在强化。
日本对东盟/中国直接投资额环比变化
日本对东盟/中国直接投资比例环比变化
金融危机后,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高于对中国直接投资 增速;对东盟直接投资比例增速明显。总之,东盟在日本直接投 资的区位分布中的地位在强化,而且强化程度高于进出口贸易。
新
2478 2665 3009 3051 2070 2994 2989
泰
1000 1048 1114 1034 767 969 894
菲
12 12 14 19 15 13 11
文莱
1383 1537 1769 1705 1200 1545 1496
马
1017 858 1065 1304 870 1394 1412
日本与东盟关系概况——区域经济合作动机
★日本 (1)亚太战略:增强东亚区域合作的主导权,战略上遏制中国 (2)经济战略:东盟的市场、资源,拓宽、完善其全球产业链
(3)国内经济改革:推动FTA,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东盟 (1)技术
(2)资金
(3)市场
本文尝试论证的问题
日本在尝试用东盟替代中国?遏制中国? 日本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依赖程度变化率V1 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依赖程度V2 日本总体的进出口贸易、投资变化趋势V0 若V1>V2,则认为日本试图用东盟替代中国 若V1↑&V2↓,则认为日本试图用东盟替代中国 若V1>V0,V2<V0,则用东盟替代中国
出口/十 亿日元
日出口总额
新
泰
菲
文莱
马
印尼
东盟六国
中国
对东盟出 口依存度
对华出口依 存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进口/十 亿日元
65657 75246 83931 81018 54171 67400 65546
日进口总额
2035 2250 2566 2758 1933 2209 2170
Over· · · · · · thank you· · · · ·
739
870 829 817 570 715 691
1718
1964 2154 2152 1495 1840 1953
泰 634 444 2626 1122 2706 3319 3517 菲 2355 2307 3063 2093 1523 1983 5576
850
926 1026 872 598 695 712
总结: 东盟在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在 加强,而中国的地位虽然也略有加强,但是加强的速度明 显低于东盟。从这一单一视角下,可认为在日本的亚太战 略中,日本正尝试通过强化东盟的地位来相对减弱其在经
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
亚太战略
经济战略
国内经济改革
日本与东盟/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2012日本对东盟的前五位出口商品
2012日本对中国的前五位出口商品
总结: (1)对于日本的出口商品,东盟、 中国重叠度较高,主要在汽车及 其零部件、化工产品、贱金属制 品等。 (2)两个市场的集中程度不同。
2012日本从东盟进口 的前五位商品
2012日本中国进口 的前五位商品
总结:对于日本的进口商品, 东盟、中国重叠度较低,来自 东盟 的进口主要是能源,而中 国的是中间制成品。
本文尝试论证的核心问题
日本在尝试用东盟替代中国?遏制中国? 日本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依赖程度变化率V1 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依赖程度V2 日本总体的进出口贸易、投资变化趋势V0 若V1>V2,则用东盟替代中国 若V1↑&V2↓,则用东盟替代中国 若V1>V0,V2<V0,则用东盟替代中国
日本与东盟/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
总结:
(1)东盟与日本之间的国际垂直分工结构相比于中日分工结构更加明显。
★对于东盟,日本注重的是资源,但也在试图培育东盟成为其制造业中 间产品的制造地。 ★而中国则是其低端制造业产品、零部件的主要供应国。
(2)对于日本的出口产品,东盟、中国都是其汽车、机电、机械的重要出口地。 (3)日本与东盟主要是产业间贸易;而中日则主要是产业内贸易。 结论:短期内,东盟几乎无法替代中国在日本对外经济的地位。 长期来看,对于日本的商品出口,东盟无法替代中国;但是对于日本 需要进口的产品,东盟会对中国产生一定的替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