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讲解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ppt
VIVI 第2阶段介绍
第5步:mtd_dev_init()
mtd_dev_init()用来扫描所使用的NAND Flash的型号,构造 MTD设备,即构造一个mtd_info的数据结构。对于本开发板,它 直接调用mtd_init(),mtd_init又调用smc_init(),此函数在 drivers/mtd/maps/s3c2410_flash.c中。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3.3 嵌入式Linux系统的开发
编写BootLoader; 裁减嵌入式Linux内核; 裁减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 烧写BootLoader到目标板; 烧写嵌入式Linux内核和文件系统到目标板。
2
3.3.1 编写BootLoader
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从软件角度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怎样编写BootLoader程序?
初学者最好采用拿来主义,在别人的BootLoader源代码基础上 进行修改、编译、调试。
19
18
VIVI 第2阶段介绍
第7步:misc()和init_builtin_cmds()
这两个函数都是简单地调用add_command函数,给一些命令 增加相应的处理函数。在vivi启动后,可以进去操作界面,这些命 令,就是供用户使用的。
第8步:boot_or_vivi()
此函数根据情况,或者启动“vivi_shell”,进入与用户进行交 互的界面,或者直接启动linux内核。
9
head.S通常完成如下几件事情:
(5) 检查是否从掉电模式唤醒,若是,则调用WakeupStart函数进 行处理——这是一段没用上的代码,vivi不可能进入掉电模式; (6) 点亮所有LED (7) 初始化UART0: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针对嵌入式设备设计和优化的Linux操作系统。
它在嵌入式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灵活性。
以下是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方面的概述: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原理:内核: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是Linux内核,它提供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处理器管理、内存管理、设备驱动程序、文件系统和网络协议栈等。
裁剪:为了适应嵌入式设备的资源限制,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通常经过裁剪和优化,只选择必要的功能和驱动程序,以减小内存占用和存储空间,并提高性能和响应速度。
交叉编译:由于嵌入式设备通常具有不同的硬件架构和处理器,所以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需要通过交叉编译来生成适用于目标设备的可执行文件和库。
设备驱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需要适配各种硬件设备,因此需要编写和集成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以使操作系统能够正确地与硬件进行通信和交互。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应用:嵌入式设备: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电器、工业控制系统、车载设备等。
物联网(IoT):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连接的嵌入式设备,用于数据采集、通信、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嵌入式开发板: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在开发板上提供了丰富的开发环境和工具链,用于嵌入式软件开发和调试。
自定义嵌入式系统:开发者可以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构建自定义的嵌入式系统,根据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和开发,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应用非常广泛,它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了灵活性、可定制性和强大的功能支持,使得开发者能够构建高度定制化和功能丰富的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开发
嵌入式系统开发嵌入式系统是指内嵌在其他设备或系统中,实现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集成了硬件和软件,通过专门的开发平台进行开发和编程。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疗设备、通信设备等。
本文将围绕嵌入式系统开发展开,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发流程以及相关技术。
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硬件组件集成在一起,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采用单片机或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处理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功耗。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硬件平台的选择、外设的接口设计、系统调度和任务管理等方面。
同时,软件开发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操作系统的移植、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
二、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集成测试和发布等环节。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环节的内容。
1. 需求分析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
通过与用户沟通和需求分析,确定硬件平台、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接口等方面的需求。
2.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指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硬件组件,并进行相应的电路设计和PCB布局。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功耗等因素。
3.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
首先,根据硬件平台的选择,进行操作系统的移植和配置。
然后,编写设备驱动程序,实现对外设的控制和数据交换。
最后,根据系统需求,开发应用程序,实现特定功能。
4.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将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满足需求。
通过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缺陷和问题。
5. 发布在集成测试通过后,将嵌入式系统制作成最终产品,进行出厂测试和质量控制。
然后,将产品发布给客户或上线市场。
三、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技术。
嵌入式系统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将计算机系统嵌入到其他设备中的系统。
它通常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等,而软件部分则负责控制硬件的工作。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启动:当嵌入式系统上电时,处理器会从一个固定的地址开始执行代码。
这段代码通常被称为引导程序,它的作用是初始化硬件并加载主要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
2. 初始化:在引导程序加载完毕后,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会被加载到内存中。
此时,系统会执行一系列初始化操作,包括设置默认参数、检测外设以及建立一些必要的数据结构。
3. 运行:一旦系统初始化完成,它将进入到正常的运行状态。
在这个阶段,嵌入式系统会根据预定的任务来处理输入输出、控制外设以及执行算法等。
这些任务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取决于系统的需求。
4. 监测与处理异常: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外设故障、内存溢出或软件错误等。
嵌入式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制来监测和处理这些异常。
一种常见的方式是使用中断来处理外设的输入输出请求,当发生异常时,中断会被触发,系统将跳转到相应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5. 关机:当嵌入式系统需要关机时,它会执行一系列关机操作,
包括保存数据、关闭外设和释放资源等。
最后,系统会停止处理器的工作并断电。
总结起来,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初始化、运行和处理异常等步骤来实现对硬件和软件的控制和管理。
这种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等。
嵌入式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八)
嵌入式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嵌入式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注于开发和设计用于控制和运行嵌入式系统的软件。
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了一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通常作为控制和操作这些设备或系统的核心。
1. 嵌入式软件的特点嵌入式软件与传统计算机软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嵌入式软件通常运行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如微控制器或嵌入式处理器。
这意味着使用的内存和存储空间有限,对于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选择必须仔细考虑。
此外,嵌入式软件常常需要实时性能,即要求在特定时间限制内完成任务。
因此,对于软件的性能和响应时间的要求更高。
2. 嵌入式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嵌入式软件工程是一门系统工程学科,涉及到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等方面。
它强调以下几个基本原则:a. 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
在嵌入式软件工程中,明确和准确地定义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嵌入式软件往往是为特定设备或系统开发的,因此对于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有清晰的定义和规定。
这可以通过详尽的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来实现。
b. 架构设计与模块化。
嵌入式软件通常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
通过将软件分解成模块,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的可维护性。
同时,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c. 测试与验证。
在开发过程中,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是不可或缺的。
这涉及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多个阶段。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并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d. 项目管理与版本控制。
嵌入式软件工程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开发者和多个迭代阶段。
因此,良好的项目管理和版本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管理,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并确保软件项目按时交付。
3. 嵌入式软件工程的方法根据上述原则,嵌入式软件工程采用了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a. 面向对象设计与开发。
面向对象设计和开发将系统视为一组对象的集合,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嵌入式工作原理
嵌入式工作原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被嵌入到其他设备或系统中,以控制和监测其操作。
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是基于特定需求和功能进行的。
它通常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传感器等组件。
硬件设计的目标是满足系统的性能、功耗和成本等要求。
2. 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包括编写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
应用程序是实现特定功能的代码,驱动程序用于控制硬件设备和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3. 实时操作系统(RTOS):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实时响应外
部事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常使用实时操作系统来管理系统资源和任务调度。
实时操作系统在多任务环境下,通过任务优先级、中断处理和时间片轮转等方式,确保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4. 通信与接口: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与外部设备或其他系统进行通信。
这可以通过串口、以太网、无线通信等方式实现。
接口的设计需要考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速率、数据完整性等因素。
5. 电源管理: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工作在低功耗状态下,以延长电池寿命或降低能耗。
因此,电源管理是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电源管理技术包括动态电压调整、功耗优化和睡眠模式等方法。
总体而言,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硬件和软件之间密切配合,根据特定需求和功能设计,通过实时操作系统控制和调度任务,与外部设备或系统进行通信,并采用电源管理技术降低能耗。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了计算机芯片、控制器、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的特殊电子设备系统。
它通常运行在一些资源受限的嵌入式处理器上,具有实时性、可靠性、成本低廉等特点。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的核心,在于硬件电路的设计和程序代码的编写。
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发一款成功的嵌入式系统。
一、嵌入式系统的设计1.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是系统整体性能的基础,是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在设计硬件电路时,需要首先了解嵌入式系统所需的硬件组件,比如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传感器等。
其次,需要根据设计目标和系统要求,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并将其组合成合理的电路结构。
最后,需要完成电路设计的的绘制及原理图、PCB的布线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者需要考虑功耗、散热、成本等多个因素。
2.软件设计嵌入式系统的软件设计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中之重。
在软件设计方面,需要仔细考虑嵌入式系统的程序架构及程序设计模式,比如事件驱动模型或多任务模型。
同时,需要考虑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代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开发环境,如Keil、IAR、Eclipse等集成开发环境。
3.测试与调试测试和调试是嵌入式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只有将系统进行充分测试与调试,才能保证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首先进行各个模块的单元测试,以验证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然后进行集成测试,交叉验证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是否正常。
最后进行耐久性测试和压力测试,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环境下正常运行。
二、嵌入式系统的实现1. 系统内核系统内核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核心,也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
系统内核需要提供一个可靠的执行环境和一些重要的操作系统服务,如任务管理、内存管理、中断管理、设备驱动程序和通讯协议等。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嵌入式系统 (Embedded System) 是指以特定功能为目标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系统,通常被嵌入到智能设备、工业控制系统和消费电子产品中。
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出发,深入探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以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一、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学科交叉应用,在特定用途智能化设备中实现控制和处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具有专用、定制、功能强大和体积小的特点,应用领域广泛,如消费电子产品、汽车控制、工业控制、医疗设备等。
二、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组成1.硬件部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时钟电路、外围接口等。
其中,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集成了大量的功能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器、通信接口等。
2.软件部分嵌入式系统的软件部分通常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
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给应用程序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应用程序则实现具体的功能需求,可以通过编程语言编写完成。
驱动程序用于控制与硬件相关的操作,确保硬件能够正常工作。
三、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单片机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定时器和通信接口等功能单元的芯片,它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嵌入式系统通过单片机实现对外界环境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控制等功能。
单片机的出现,使得嵌入式系统具备了更高的集成度、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
四、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指令执行过程单片机通过时钟信号驱动,按照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逐条执行。
每条指令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操作码表示指令的功能,操作数表示指令的操作对象。
单片机通过解码器解码指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2.存储器管理单片机的存储器通常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
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它通常是用于控制、监视、数据采集等特定目的的。
与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等通用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被特别设计和优化,以适应其特定用途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一、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嵌入式系统通常由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外设模块等组成。
其核心是处理器,嵌入式系统所用的处理器性能越来越强大,从较老的8位、16位微控制器到现在的ARM Cortex-A 系列、RISC-V等高性能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嵌入式硬件和通用计算机硬件类似,都由处理器、存储器、I/O模块等部件组成。
相比通用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硬件的主要特征是小巧、低功耗,通常单板上能整合处理器、存储器、外设模块以及工业标准I/O接口。
嵌入式软件通常是裁剪优化过的,因为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容量有限,CPU速度也低于PC等通用计算机,所以软件需要更少的计算成本。
通常情况下,嵌入式软件是为相应硬件设计的,并通过编程语言(如C/C++)来进行编写。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基本上由一个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应用程序组成,RTOS通常是实时性高、稳定性好的嵌入式系统操作系统,常见的RTOS产品有uC/OS、FreeRTOS等。
嵌入式系统使用可升级的固件,这种固件是在嵌入式系统启动时加载到处理器的固定内存区域。
由于它是硬件的一部分,因此它对CPU运行的速度、可靠性和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
固件可以像软件一样升级,因此在需要升级时,制造商可以通过远程升级(OTA)来即时更新固件软件。
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在各种领域广泛应用,包括飞行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智能家居、汽车电子、IoT等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
1. 工业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可以实现工厂资产管理、自动化生产线、产品检测和数据采集等功能。
《基于ARM9的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原理与实践》课件第6章
6.1 下载源文件 6.2 建立工作目录 6.3 输出环境变量 6.4 建立内核头文件 6.5 建立二进制工具 6.6 建立初始编译器 6.7 建立c库 6.8 建立全套编译器 6.9 完成工具链的设置 6.10 测试和验证交叉编译工具 本章小结
6.1 下 载 源 文 件
转移文件: [root@localhost bin] #mv as ar gcc ld nm ranlib strip $PREFIX/lib/gcc-lib/arm- linux/2.95.3 [root@localhost bin] #for file in as ar gcc ld nm ranlib
图6-1 Linux 2.4.21内核配置界面
6.5 建立二进制工具
binutils是GNU工具之一,它包括连接器、汇编器和其他 用于目标文件和档案的工具,它是二进制代码的处理维护工 具。安装binutils工具包含的程序有addr2line、aபைடு நூலகம்、as、c++filt、 gprof、ld、nm、objcopy、objdump、ranlib、readelf、size、 strings、strip、libiberty、libbfd和libopcodes。
给Linux内核打补丁: [root@localhost linux-2.4.21] #patch -p1 < ../../setup-
dir/patch-2.4.21-rmk1
配置: [root@localhost linux-2.4.21]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图6-4 编译初始编译器错误示例
《嵌入式原理系统》课件
模块间应保持松耦合、高内聚,模块接口应清晰、规范。
模块化设计方法
可以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和分层设计等方法进行模块化设计。
嵌入式软件的测试与优化
测试方法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是常用的嵌入式软件 测试方法。
优化方法
代码优化、算法优化和系统优化是常用的嵌入式软件 优化方法。
性能评估
通过性能评估可以衡量嵌入式软件的性能指标,如响 应时间、功耗和可靠性等。
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接口
分析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标准,如ADC、DAC等。
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应用
介绍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方式,如温度检测、 压力控制等。
03
嵌入式操作系统原理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特点与分类
总结词:概述
可裁剪性: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嵌入式操作系统可以进 行定制和裁剪,以减小体积和资源占用。
嵌入式总线与接口协议
分析嵌入式总线与接口的协议标准,如RS-232、I2C、SPI等。
嵌入式总线与接口应用
介绍嵌入式总线与接口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方式,如串口通信、I/O控制等。
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
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概述
介绍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常见嵌入式传感器与执行器
列举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常见嵌入式传感器与执 行器,并简要介绍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低功耗设计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嵌入 式系统的功耗越来越受到关注,低功 耗设计成为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 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更高级别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云计算
嵌入式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课件-1-1 嵌入式系统概念
第1章 嵌入式控制系统基础
1.1 嵌入式系统的概念
1. 1. 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虽然早已成为各大 搜索引擎的热点名词,也经常见诸于各种 学术期刊、网络等媒体;
嵌入式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
但对于初学者而言,嵌入式系统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他们还经常混淆于嵌入式系统、 单片机、ARM、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片上系统(SoC)、Linux、Pad、智能芯片等词 汇,分不清这些词汇所指向的事物有何区别。因此有必要理清概念,明确嵌入式系统的范畴 与界定。
由于其本身不具备自举开发能力,即使设计完成以后用户通常也是不能对其中 的程序功能进行修改的,必须有一套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这些工具和 环境一般是基于通用计算机上的软硬件设备以及各种逻辑分析仪、混合信号示波 器等。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时往往有主机和目标机的概念,主机用于程序的开发,目 标机作为最后的执行机,开发时需要交替结合进行。
1.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嵌入式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
【定义1】 嵌入式系统的第一个带有官方色彩的定义是由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给出的,英文原文为:
“The devices used to control, monitor, 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 machinery or plants.”
嵌入式控制系统原理及设计pos网络及电子商务公共交通无接触智能卡contactlesssmartcardcsc发行系统公共电话卡发行系统自动售货机等智能atm终端已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在不远的将来手持一张卡就可以行遍天环境工程与自然在很多环境恶劣地况复杂的地区需要进行水文资料实时监测防洪体系及水土质量监测堤坝安全与地震监测实时气象信息和空气污染监测等时嵌入式系统将实现无人监测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技术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一般都认为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根底,并且软硬件可裁剪,可满足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本钱、体积和功能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特征:〔1〕通常是面向特定应用的。
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和集成度高等特点。
〔2〕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地设计,量体裁衣,力争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这样才能满足功能、可靠性和功耗的苛刻要求。
〔3〕实时系统操作支持。
〔4〕嵌入式系统与具体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升级换代也同步进展。
〔5〕为了提高运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固化在存储器芯片中。
3.ARM嵌入式微系统的应用:工业控制、网络系统、成像和平安产品、无线通信、消费类电子产品。
4.ARM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特点:〔1〕体积小、低功耗、低本钱、高性能。
〔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兼容8位/16位器件。
〔3〕使用单周期指令,指令简洁规整。
〔4〕大量使用存放器,大多数数据都在存放器中完成,只有加载/存储指令可以存储器,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
〔5〕寻址方式简单灵活,执行效率高。
〔6〕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
5.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用户软件构成。
2.哈佛体系构造的主要特点是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
3.嵌入式处理器主要有四种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嵌入式片上系统〔SoC)4.ARM7采用3级流水线构造,采用·诺依曼体系构造;ARM9采用5级流水线构造,采用哈佛体系构造。
5.ARM处理器共有37个32bit存放器,包括31个通用存放器和6个状态存放器。
6.ARM体系构造可以用2种方法存储字数据,即大端格式和小端格式。
7.ARM处理器既支持32位的ARM指令集又支持16位的THCMB指令集。
8.ARM处理器有7种工作模式,他们分为两大类特权模式、非特权模式。
嵌入式ARM系统原理与实例开发教学设计
嵌入式ARM系统原理与实例开发教学设计一、简介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嵌入式系统中的ARM架构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嵌入式系统中的首选处理器架构。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嵌入式ARM系统原理与实例开发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嵌入式ARM系统相关的原理知识,掌握ARM处理器的基本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达成如下目标:1.了解嵌入式AR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模块。
2.掌握ARM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
3.学会使用Keil MDK开发环境,进行ARM程序的编译、调试和下载。
4.熟悉ARM系统中常见的外部设备接口,如GPIO、USART、ADC等。
5.掌握ARM系统与外设的通信方式,如SPI、I2C等。
三、教学内容1. 嵌入式ARM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模块1.ARM架构概述2.ARM处理器内部结构3.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平台4.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平台5.ARM架构的优缺点2. ARM处理器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1.ARM指令集概述2.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ARM C语言程序设计4.ARM系统中的中断机制5.ARM系统中的系统定时器3. Keil MDK开发环境的使用1.Keil MDK软件的安装和配置2.Keil MDK软件的使用方法3.ARM程序的编译和调试4.ARM程序的下载和运行4. ARM系统中常见的外部设备接口1.GPIOART3.ADC4.DAC5.PWM5. ARM系统与外设的通信方式1.SPI2.I2C3.CANB5.Ethernet四、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PPT和黑板讲解的方式,对嵌入式ARM系统的原理和基本概念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嵌入式ARM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基本特点。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进行ARM程序开发和测试,让学生掌握ARM程序的基本开发过程和调试技巧。
嵌入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
嵌入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嵌入式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和系统中。
它主要以芯片为核心,通过嵌入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实现特定功能。
嵌入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嵌入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等硬件装置,将特定的软件程序嵌入到硬件中,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
嵌入式系统通常由硬件、软件和操作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软件和驱动程序等;操作系统负责调度和管理硬件资源,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嵌入式技术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系统测试和部署等阶段,下面我将针对这些阶段逐一介绍。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求工程师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系统功能要求,明确嵌入式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
接下来是系统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系统设计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设计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方式。
同时,系统设计师还要确定硬件和软件的架构,并选择合适的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等。
然后是软硬件开发阶段。
在这个阶段,硬件工程师负责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设计并实现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电路。
软件工程师则负责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的编写和开发,包括底层驱动程序的编写和上层应用程序的开发。
接着是系统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测试工程师将对已经开发好的硬件和软件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功能完整性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测试人员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并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测试。
最后是系统部署阶段。
在这个阶段,已经经过测试验证的嵌入式系统将会被部署到实际的设备中,并进行实际应用。
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用户培训等。
总结起来,嵌入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结合实现特定功能,其工作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硬件开发、系统测试和部署等阶段。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
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嵌入式系统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系统,它被设计用于控制特定的硬件设备或执行特定的任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智能家居、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原理和应用,学习《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十分重要。
第一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首先,嵌入式系统必须具备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高等特点。
其次,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
此外,了解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单片机、处理器和操作系统架构等也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流程一般分为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等步骤。
其中,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它需要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和系统的各种限制因素。
硬件设计则要对系统的各种硬件模块进行设计和测试,软件设计则需要根据硬件模块的需求进行软件开发。
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和维护等步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大多数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是C/C++,而且其语法与普通的C/C++有所不同,需要进行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此外,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也有很多,如Keil、IAR、Eclipse等,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
第四步:了解嵌入式系统的连接与通信技术连接是嵌入式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需要实现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数据通信。
通信技术则是指嵌入式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所需要的技术,如CAN、TCP/IP等。
综上所述,学习《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pdf》能够更好地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设计流程、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以及连接与通信技术等方面。
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有着非常实用的帮助。
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
简述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嵌入式系统是指集成了硬件和软件的特定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被嵌入到一些特定的设备中,如家电、汽车、工业控制系统等。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和环节。
本文将以标题“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为主线,详细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和相关内容。
1. 需求分析阶段在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第一个阶段,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
这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定义。
通过与客户、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为后续的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2. 系统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硬件设计:包括硬件平台的选择、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的选型等。
通过设计硬件电路,实现系统所需的各种功能和接口。
软件设计:根据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设计软件的架构、算法和数据结构。
确定软件模块的划分和功能,设计系统的控制流程和交互方式。
3. 硬件开发阶段硬件开发是指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电路板的制作、元器件的连接和调试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制、PCB板的设计和制作,以及元器件的焊接和连接等工作。
通过各种测试和调试手段,验证硬件电路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符合系统设计的要求。
4. 软件开发阶段软件开发是指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软件代码的编写、调试和测试等工作。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编写各个模块的代码,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试。
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和调试器,对软件进行逐步调试和验证,确保软件的功能正确、性能稳定。
5. 系统集成和测试阶段在软硬件开发完成后,需要将硬件和软件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级别的测试。
这包括将硬件和软件进行连接和调试,确保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够正常协同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系统进行各种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和设计的要求。
6. 系统验证和验证阶段在系统集成和测试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验证和验证。
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教程
嵌入式系统开发入门教程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作为一名初学者,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你介绍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入门教程,帮助你快速掌握开发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首先,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简单地说,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门设计和制造的计算机系统,用于特定应用领域。
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不同,嵌入式系统通常具有小型化、低功耗、高效能和实时性的特点。
这是因为嵌入式系统往往用于执行特定的任务,并且需要在受限的资源条件下运行。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
在开发嵌入式系统之前,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 编程语言:C语言是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
你需要学习C语言的语法和编程技巧,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调试技术。
2. 微控制器:嵌入式系统通常使用微控制器来实现其功能。
你需要了解微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接口。
常见的微控制器包括8051、AVR、PIC等。
3. 电路设计: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元件。
熟悉使用电路设计软件,如Eagle、Altium Designer等。
4. 嵌入式操作系统:学习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如FreeRTOS、uC/OS等。
了解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任务调度、内存管理、驱动开发等技术。
5. 传感器和外设:嵌入式系统常常需要与各种传感器和外设进行交互。
学会选择和使用合适的传感器和外设,并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接口协议。
当你掌握了上述基本概念后,就可以开始开发自己的嵌入式系统了。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1. 确定需求:明确你的嵌入式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功能。
编写需求文档,描述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硬件要求。
2. 电路设计:根据需求文档设计电路。
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和外设,并进行连线和布局设计。
3. 嵌入式软件开发:使用C语言编写嵌入式系统的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通用系列,如支持USB接口的MCU8XC930/931、
C540、C541;支持I2C、CAN、LCD及众多专用MCU和 兼容系列。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2. 嵌入式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Unit)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由通用计算 机中的CPU演变而来的。
嵌入式DSP是专门用在系统结构和指令算法方面进行了特殊设
计,使其适合于执行DSP算法 ,使其适合于执行DSP算
法,因而能够对离散时间信号进行极快的处理计算,提高
了编译效率和执行速度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1 引言
本章以ARM处理器为例来介绍嵌入式处 理器。 在概要介绍处理器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主 要内容偏重于介绍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和基 于处理器的编程基础。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第二章 嵌入式处理器
2.1 引言 2.2 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2.3 ARM处理器基础
3. 嵌入式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
在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方面,嵌入式DSP
获得了大规模的应用。
嵌入式DSP处理器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
一方面,嵌入式DSP处理器经过单片化设计,通过 在片上增加丰富的外设使之成为具有高性能DSP功能 的片上系统;
另一方面,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或片上系统中增
统性能的核心器件。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4. 嵌入式片上系统 (System on Chip )
SoC不是把系统所需要的所有集成电路简单地二次集
成到一个芯片上,而是从整个系统的性能要求出发,把各
层次电路器件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 计,在单个芯片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2.4 ARM指令系统
2.5 ARM程序设计基础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 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2.2.2 典型的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 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第二章 嵌入式处理器(上)
第二章 嵌入式处理器
2.1 引言 2.2 嵌入式处理器概述 2.3 ARM处理器基础
2.4 ARM指令系统
2.5 ARM程序设计基础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1 引言
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最核心的部件。 RISC结构已经被证明是嵌入式处理器最适合的 结构。 ARM处理器是真正意义上的RISC结构的处理器, 且具有处理速度快、功耗低、价格便宜等方面 的优点,得到了广泛使用。
加DSP协处理器来实现DSP运算。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4. 嵌入式片上系统 (System on Chip )
片上系统SoC是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嵌入 式集成器件。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从 “集成电路”级设计不断转向 “集成系统”级设计过程中,提出了SoC的概念。 Soc追求产品系统的最大包容,已成为提高移动通信、 网络、信息家电、高速计算、多媒体应用以及军用电子系
与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目前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主要有Am186/88、386EX、
PowerPC、ARM、MIPS、Motorola 68K等。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3. 嵌入式DS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
与通用计算机处理器不同,在
实际应用中,嵌入式系统将微处
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
只保留与嵌入式应用紧密相关的 功能硬件,以满足嵌入式系统体 积小、功耗低的特殊要求。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2. 嵌入式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Unit)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1. 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与嵌入式微处理器相比,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 化,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功耗和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
由于微控制器低廉的价格、优良的功能,所以拥有的
品种和数量最多,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
嵌入式微控制器 (MCU)
嵌入式微处理器 (MPU)
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DSP (DSP)
嵌入式片上系统 (SoC)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1. 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嵌入式微控制器又称单片机,就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 集成到一块芯片中。 嵌入式微控制器将CPU、存储器(少量的RAM、ROM 或两者都有)和其他外设封装在同一片集成电路里,因为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2.2.1 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
1. 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系列包括8051、C166/167、
MCS-251、MCS-96/196/296、P51XA、MC
68HC05/11/12/16、68300等。
其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因此称为微
控制器。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开发》
**工程大学**工程学院网络工程系
例:Intel 8085 Microprocessor
Introduced in
1974
8-bit
architecture
Still used in
some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