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电子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 上册 第一 章 电子教案课件
洁和美观。
制作素材
03
根据界面风格和布局,制作所需的素材,如图片、图表和动画
等。
开发实现
选择开发工具
根据课件的制作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如 PowerPoint、Flash或HTML5等。
开发课件
根据脚本和界面设计,使用所选的开发工具实现 课件的开发。
调试与测试
在开发过程中,对课件进行反复调试和测试,确 保课件的功能和效果符合预期。
特点
电子教案课件具有交互性、动态性、 可重复利用、可个性化定制等优点, 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电子教案课件的重要性
提高教学效果
电子教案课件通过多媒体 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教育信息化
电子教案课件是教育信息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 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促
应用拓展
移动学习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电子教案课件将更多地应用于移动学习领域 ,使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
跨学科整合
电子教案课件将更多地整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 知识融合。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 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设计教学流程
根据教学计划,设计课件的教学流程,包 括导入、讲解、演示和总结等环节。
编写脚本
根据教学流程,编写课件的脚本,明确每 个环节的内容和呈现方式。
界面设计
选择界面风格
01
选择符合教学内容和受众需求的界面风格,包括色彩、字体、
布局和元素等。
设计界面布局
02
根据脚本内容,设计课件的界面布局,确保内容呈现清晰、简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完整ppt课件
5
P kP 1 P 5 1 1 8 1 6 5 3 0 0
k 1
对一完整的电路,功率之和恒等于零,或者称
发出的功率=消耗的功率
编辑版pppt
从以上可以看出:
电容能在一段时间内吸收外部供给的能 量转化为电场能量储存起来,
在另一段时间内又把能量释放回电路, 因此电容元件是无源元件、是储能元件,它 本身不消耗能量。
编辑版pppt
45
WCt Cud du ξdξ1 2C2u(ξ)t12C2u(t)1 2C2u( )
若 u( )01C2u(t) 2
u2/R = u2G
上述说明电阻元件在任何时刻总是消耗功率的, 恒为非负值
编辑版pppt
36
3.电阻元件的能量
电阻(或其他的电路元件)上吸收的能量与时间区间相关。
设从t0~t区间电阻R吸收的能量为w(t), 则它应等于从t0到t对它 吸收的功率p(t)作积分, 即 :
t
w(t) p()d t0
从电位、电压定义可知它们都是代数量,因而就有参考 方向问题。电路中,规定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 方向。但在复杂的电路里或在交流电路里,两点间电压的实 际方向是经常改变的,这给实际电路问题的分析计算带来困 难,所以也要对电路中两点间电压设出参考方向。
编辑版pppt
13
电压参考方向有三种表示方式:
编辑版pppt
4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e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实际电路
开关 S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电工技术(课件)
3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
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 不同电压等级适用于不同的输配电需求。
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触电及其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成为导电路径的一部分,从而形成电流通过人体, 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安全用电的措施
高斯定理
在静电场中,穿过任意闭合曲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该闭合 曲面内所包围的电荷的代数和 除以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电流与磁场
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 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的单位是 安培。
磁力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和 大小,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点的 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致,这些 曲线称为磁力线。
节能型家用电器
购买节能型家用电器,如节能空调、节能冰 箱等,以降低能耗。
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错峰用电,尽量在电力低谷时段使用大功率 电器,以降低电费支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 法。
02
电工学基础知识
电荷与电场
01
02
03
04
电荷
电荷是物质的基本粒子,具有 正负两种电荷。电荷的单位是 库仑。
电场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放 入其中的电荷产生力的作用。 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和方 向的物理量。
电场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中各点的 电场强度方向和大小,在电场 中画出一些曲线,曲线上每一 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电场 强度方向一致,这些曲线称为 电场线。
有功功率表示实际消耗的能量,无功功率表示储能元件之间交换 的能量。
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第一章电子教案PPT课件
当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时,值为负。
1.3.2 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实际方向: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客观存在) 电压的参考方向: 任意假定
如果A、B的实际电位为: VA 6V VB 2V
A
A
U
U
B
U=4V
B
U= -4V
注意:
1. i、u、e 的参考方向可任意假定。但一经选定,分 析过程中不应改变。
电路分析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条件下,
讨论激励与响应的关系。
1.3.1 电流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一、电流定义
带电粒子或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
形成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定义
为电流强度。
二、电流的单位
i dq dt
A(安培)、mA(毫安)、μA(微安)
三、电流的实际方向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2 电路模型 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4 欧姆定律 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6 基尔霍夫定律 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本章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2. 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3. 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
电压与电流参 考方向相反
电流的参考方向 与实际方向相反
线性电阻的概念:
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 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
即:R U 常数 I
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I/A
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o
U/V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电工学 电子技术( 第七版 秦增煌)完整 第7章ppt课件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7.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7.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7.4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 7.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7.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7.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7.8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 7.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7.10 同步电动机(略) 7.11 单相异步电动机
F
S
B
方向:顺时针
X
切割转子导体 Blv
右手定则
感应电动势 E20
感应电流 I2 旋转磁场
Bli
左手定则
电磁力F
电磁转矩T
n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电磁转矩的产生
▲ 用右手定则判断转 子绕组中感应电流的方 向
▲ 用左手定则判断转 子绕组受到的电磁力的 方向
电磁力→电磁转矩 T
T 与 n0 同方向。
C
B
iB
B
X
Z
C
A Y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iA
A
X A'
Z' X'
iC
C
C' Z
Y' B'
Y
B
iB
C
Y A
N
•Z
•
X
S
B
S
B
X
•
Z • N C
A Y
Im i iA iB iC
0
极对数 p 2
旋转磁场的磁极对数
t 与三相绕组的排列有关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旋转磁场的转速(speed)
电动机的分类: 交流电动机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工学电工技术第七版上册电子
跳转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模型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 E
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R0
I
+
U
RL
–
U 理想电压源 UO=E
电压源
O
I
IS
E R0
电压源的外特性
电压源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E – IR0 若 R0 = 0 理想电压源 : U E 若 R0<< RL ,U E ,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U
+
IS
U
RL
_
O
IS
I
特点: (1) 内阻R0 = ;
外特性曲线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3)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例1:设 IS = 10 A,接上RL 后,恒流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 RL= 1 时, I = 10A ,U = 10 V 当 RL = 10 时, I = 10A ,U = 100V 电流恒定,电压随负载变化。
(1) 应用KCL列结点电流方程
对结点 a: I1 + I2 –I3 = – 7
因所选回路不包含
(2) 应用KVL列回路电压方程 恒流源支路,所以,
对回路1:12I1 – 6I2 = 42 对回路2:6I2 + 3I3 = 0
3个网孔列2个KVL方 程即可。
(3) 联立解得:I1= 2A, I2= –3A, I3=6A
12 I1
I3 支路数 b = 4,但恒流 3 源支路的电流已知, 则未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CHAPTER8
n0 = 3000 (转 分) /
A
N
Y C
Z Y B
A
A Z Y B C X
S
C N
N
Z B
S
X
S
X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Im
A Z X Y B
i i A
iB iC
t
iC C
iB
o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ii i i C A B Im
o
(×)电流入 × 电流入 Y
A
n0
iC
C
iB
B′ Z′
A′ Y
C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iA
A X A' Z' X' C' Y' Y B' Z B
C′
X′
Y′
A
N
Z
iC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旋转磁场的转速 旋转磁场的转速取决于磁场的极对数 N p=1时 时
n 0 = 60 f 1 ( 转 / 分) 工频: 工频: f1 = 50 Hz
Im Im
0 o
i i A
iB iC
S
本文由yingzheng12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8章 交流电动机
8.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8.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8.4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 8.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8.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8.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8.8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 8.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8.10 同步电动机(略) 同步电动机( 8.11 单相异步电动机
电工学(第七版上)电工技术课后答案(秦曾煌)编(最全)
目录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3第1.5节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第1.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第1.5.6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8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1.5.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第1.5.1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第1.6节基尔霍夫定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6.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第1.7节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10第1.7.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List of Figures1 习题1.5.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习题1.5.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习题1.5.8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 习题1.5.11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5 习题1.5.1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6 习题1.6.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7 习题1.7.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2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chapter19 电工学 电子技术(第七版) 秦曾煌
第19章 电力电子技术 19章
本章要求 1.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种类及工作原理,着 1.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了解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重了解晶闸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特性和主要参数。 特性和主要参数。 2. 理解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电 理解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压平均值与控制角的关系。 压平均值与控制角的关系。 3. 了解单结晶体管及其触发电路的工作原 理。 4.了解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4.了解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环境温度为40 标准散热条件下, 环境温度为40 C及标准散热条件下,晶闸管处于 全导通时可以连续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 全导通时可以连续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 均值。 均值。
如果正弦半波电流的最大值为Im, 则 π 1 Im IF = ∫ Im sinωtd(ωt ) = π 2π 0 i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如直流输电、不间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诸如直流输电、 断电源、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断电源、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 调速等等。 调速等等。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9.1.1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开关特性,可分为如下三类: 依据不同的开关特性,可分为如下三类: (1)不控元件 (1)不控元件 如整流二极管(D) 如整流二极管(D)
19.1.2 晶闸管 ectifier)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晶闸管是在晶体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功 晶闸管是在晶体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功 率半导体器件。 率半导体器件。它的出现使半导体器件由弱电领域 扩展到强电领域。 扩展到强电领域。 晶闸管也像半导体二极管那样具有单向导电性, 也像半导体二极管那样具有单向导电性 晶闸管也像半导体二极管那样具有单向导电性, 但它的导通时间是可控的,主要用于整流、逆变、 但它的导通时间是可控的,主要用于整流、逆变、 调压及开关等方面。 调压及开关等方面。 优点: 优点: 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动作迅速、 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动作迅速、维修简 操作方便、寿命长、 容量大( 单、操作方便、寿命长、 容量大(正向平均电流 达千安、正向耐压达数千伏)。 达千安、正向耐压达数千伏)。
电工学 电子技术( 第七版 秦增煌)课件共16页
模拟电 子技术
数字电 子技术
被 测
传 感 器
模拟 信号 处理
模数 数字 转换 接口
微
控
对 象
伺服 机构
功率 放大
数模 转换
数字 接口
机
电机
计算机检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绪 课程 的 目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论
••• ••
《 试 理 按电 课 解 要工 ) 基 求学 本 参概 加》念实课、验程基是本必培理修养论课良和(好分学的析校实方规验法定素为质考 大 学 注学 用 重工 结 实科 合 践各 , 技专举能业一的的反培技三养术,基融础会课贯通
• 1892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分别进行了无线电 通讯实验
• 1883年爱迪生发现电子的热效应及1904年 佛莱明制成了电子二极管
• 1906年德福雷斯发明了电子三极管 •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三极管 • 1958子技术 的 发展概况
论 • 现状:
• 容量大型化
绪
论•••••
•
工械机加束测力交电地第…、业工加、械量通子促二采…—电长汽广••••金生矿、工流加与与技进次—镀度车播农医军国属产、超 等 量工 控 通 术 了 工电、 、 与 、业 疗 事 防冷中冶动声、…工制讯的社业电速火电加电金机波照…艺发会革焊度车视工力、加度展生命机、、、、机轧…………工和和产对—械械电温飞电钢…………、色机—广力社的、炉度机影床动电度电泛的会锻冶、、及等力造子等加应提生金时轮电设和束…工用 高产、间船话备铸和…技极力电、……造离术大的蚀压……机子
•
器件小型化
•
设计自动化
电子计算机 的 发展概况 绪 论
• 1943年英国制造了一台电子计算机
2024版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PPT课件
26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和分析方法
铁心线圈电路模型
将铁心线圈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 感的串联电路,其中电阻表示线圈的 铜损,电感表示线圈的磁损。
铁心线圈电路的特点
由于铁心的存在,铁心线圈电路具有 非线性、饱和性和磁滞性等特点,使 得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变得复杂。
2024/1/28
无功功率
比较抽象,它是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的交换,并用来在电气设备中建立和维持磁场的电功 率。它不对外作功,而是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凡是有电磁线圈的电气设备,要建立磁场, 就要消耗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是指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 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4
第七版上册内容结构
第七版上册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分析、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 路的分析、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分析等内容。
本册内容在编排上注重系统性、连贯性和实用性,通过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R=1/R1+1/R2+…+1/Rn,同时 电压相等,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13
电源等效变换方法
电压源等效变换
将电压源转换为等效的电流源,使得二者在外部电路中具有相同的电压和电流 表现。具体方法是通过计算电压源的内阻和开路电压,得到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和内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试估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I
I 10k
+
500k
+
I1 I2
20V
1k
20V 10 5k
–
–
(a)
(b)
解: (a) I U 20V 0.04 mA R 500kΩ
3A
I 2 1
I 2 3A 2A 21
例3: 电路如图。U1=10V,IS=2A,R1=1, R2=2,R3=5 ,R=1 。(1) 求电阻R中的电流I; (2)计算理想电压源U1中的电流IU1和理想电流源IS两端 的电压UIS;(3)分析功率平衡。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I
U
+
IS
U
RL
_
O
IS
I
特点: (1) 内阻R0 = ;
外特性曲线
(2) 输出电流是一定值,恒等于电流 IS ;
(3) 恒流源两端的电压 U 由外电路决定。
例1:设 IS = 10 A,接上RL 后,恒流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 RL= 1 时, I = 10A ,U = 10 V 当 RL = 10 时, I = 10A ,U = 100V 电流恒定,电压随负载变化。
例1: 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
2 +
3 5V–
a +
2 U 5A
b
(a)
解:
a +
2
+
U 5A
5V –
b
(a)
3 (b)
a +
2
U
+
b 2V-
a + + 5V- U
b (c)
a +
3
U
b (b)
a +
+
5V
U
–
(c) b
二、有源支路的简化
原则:简化前后,端口的电压电流关系不变。
1. 电压源串联
2.1.1 电阻的串联
I
特点:
+
+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
U1 –
R1 (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U
+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
U2 –
R2
R =R1+R2
(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I + U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R
应U用1 :R1
R1 R2
U
U2
R2 R1 R2
(b) I U 20V 2 mA R 10kΩ
例2:通常电灯开的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大还是越小?
跳转
2.1.3 电阻混连电路的计算
例1:计算图示电路中a、b间的等效电阻Rab。
8
8 a
4
4
7
6 3
b 8
10 10
(a)
(b)
解: (a) Rab 8 // 8 6 // 3 6
(b) Rab 4 // 4 10 // 10// 7 3.5
U
–
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
2.1.2 电阻的并联
I
特点:
+ I1 I2
(1)各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U R1 R2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11 1
–
R R1 R2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I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
U –
R
I1
目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6 叠加定理
2.7 戴维宁定理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本章要求: 1. 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等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 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跳转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3.1 电压源模型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
+ E
和内阻 R0 串联的电源的 电路模型。
R0
I
+
U
RL
–
U 理想电压源 UO=E
电压源
O
I
IS
E R0
电压源的外特性
电压源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E – IR0 若 R0 = 0 理想电压源 : U E 若 R0<< RL ,U E ,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2.3.2 电流源模型
I
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
和内阻 R0 并联的电源的
U
电路模型。
IS
R0 R0 U
RL
U
理
_
U0=ISR0
想 电流源 电
电流源模型
流
源
O
IS I
电流源的外特性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I IS R0 若 R0 =
理想电流源 : I IS 若 R0 >>RL ,I I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I
+
E
_
+
U
_
RL
特点: (1) 内阻R0 = 0
U E
O 外特性曲线
I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 U E。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例1:设 E = 10 V,接上RL 后,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当 RL= 1 时, U = 10 V,I = 10A 电压恒定,电 当 RL = 10 时, U = 10 V,I = 1A 流随负载变化
R2 R1 R2
I
应用:
I2
R1 R1 R2
I
分流、调节电流等。
一般负载都是并联运用的。负载并联运用时,它 们处在同一电压下,任何一个负载的工作情况基本上 不受其它负载的影响。
并联的负载越多(负载增加), 则总电阻越小, 电路 中的总电流和总功率也就越大。但是每个负载的电流 和功率却没有变动。
例:当RL= 时,电压源的内阻 R0 中不损耗功率, 而电流源的内阻 R0 中则损耗功率。
(2) 等效变换时,两电源的参考方向要一一对应。
+ –
+
a
a
a
a
E
E
– R0
IS
R0
R0
IS
R0
b
b
b
b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之间无等效关系。
(4) 任何一个电动势 E 和某个电阻 R 串联的电路,
都可化为一个电流为 IS 和这个电阻并联的电路。
Rs1 Rs2
I a +Us–1
+– Us2
b
+ U–
Us Rs
I+ –
a
b
+U–
U = (Us1 + Us2 ) – (Rs1+Rs2)I = Us - Rs I
Us = Us1 + Us2
Rs = Rs1 + Rs2
2. 电流源并联
Ia
Is1
Is2
Gs1
Gs2 b
Is
a Gs
b
Is = Is1 + Is2
Gs = Gs1 +Gs2
例2: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图示 电路中1 电阻中的电流。 2
+ 6V
- 2A 6 3
+ 4V
I
- 1
4
解:统一电源形式
2
3
2A
2A
6
4 1
1A
I 4A
2 2
1A
4 I 1
解:
2
4A
1A
2
I 4 1
2
+ 8V
- 1A 2
I 4 1
2A 4 1A
I
4 1
2.3.3 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
I
I
+
+
U+
E –
R0
U –
R0
RL
IS
R0
U
RL
–
电压源
电流源
由图a: U = E- IR0
等效变换条件:
E = ISR0
E IS R0
由图b: U = ISR0 – IR0
注意事项:
(1)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关系只对外电路而言,
对电源内部则是不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