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知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变异类型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观察染色体变异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染色体模型、显微镜、染色体图片、PPT等。
2. 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染色体试剂、实验仪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染色体模型和染色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
2. 讲解:讲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以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3. 演示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染色体的结构图,标注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列举两种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简要说明其原因。
3. 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
六、教学活动:探索染色体变异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染色体试剂处理细胞,观察和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2. 实验原理:染色体试剂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观察到变异的染色体。
3.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材料:细胞培养液、染色体试剂、染色剂等。
b.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实验材料。
c. 按照实验步骤,使用染色体试剂处理细胞。
d. 观察并记录染色体的变异现象。
e. 拍摄实验结果照片,进行数据分析。
4.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数据分析等。
七、教学活动: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分析1. 案例介绍:提供几个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如克里费尔特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等。
人教版教学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
4.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遗传性和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原因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详细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实例。
4.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分析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5.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特点:阐述染色体变异的可遗传性和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6.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8.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染色体变异概念、类型、原因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3.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练习,了解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实例和特点。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概念及类型;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区别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懂得关爱和尊重生命。
2、重点难点重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与进化的关系。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区别与。
3、教学过程(1)染色体结构变异教学引入: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例子,提出引起红细胞镰刀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出示投影片:正常人的红细胞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比较,并说明正常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两条多肽链是靠二硫键连接的,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两条多肽链是靠氢键连接的。
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结果。
出示投影片:展示猫叫综合征的X染色体结构缺失一长段及猫叫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缺失、增添、倒位、易位)。
(2)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引入:以21三体综合征为例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
出示投影片:展示正常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和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图,比较两者的区别。
引导学生分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并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得出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对患者的关爱的结论。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与生物进化的关系出示投影片:展示果蝇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的个体数目的比例表,分析其原因。
引出染色体数目变异与进化的关系。
出示投影片:展示“金鱼草的花色遗传”的示意图,分析其花色遗传的特点,得出控制不同花色的基因在后代中没有被分离出来。
引出基因重组的概念及类型。
分析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总结。
(4)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的区别与(表解)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引入新课,以“实例探讨”的形式学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以“讨论、阅读”等形式学习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与进化的关系等内容。
(完整版)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生物变异的类型有哪几种?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几种?2.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人类的许多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改变引起的。
在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4种:(课本P47)1.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例如,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因为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得名。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存在严重的智力障碍。
2.重复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3.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度,造成染色体内的重新排列4.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1.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21三体综合症;特纳氏综合症(课本P53)2.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观察教科书P48图6-41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6-42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答:8条;3对。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答: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答: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 X和Y。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等奖
5.2染色体变异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正常个体与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数目的变化),列举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通过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与统计,概括染色体组的概念。
3、通过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发育起点以及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
(2)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新课导入】各位同学请看我手里这两种水果见过吗?一种是相交,一种是马铃薯。
回答正确,很好。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香蕉无籽呢?我们的马铃薯染色体是多少条?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本节内容,染色体变异.【新课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师活动: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1)染色体组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②染色体组数: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教师活动:首先讲解多倍体的含义,讲解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并展示相关图片。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3.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文《染色体变异》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和成就。
教学重点: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抓住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一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这样就保证了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在亲子两代间的连续性,从而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
当自然或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生物的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
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的增减。
2、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
(1)什么是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态、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果蝇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让学生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以求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果蝇就是二倍体,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②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多倍体表现出的特点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
a、多倍体的成因:b、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实例:三倍体西瓜。
(3)单倍体:① 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一、引言
染色体变异是遗传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染色体的结构或数量发生了改变。
染色体变异可以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变化,对物种进化和人类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并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设计一堂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生物教学课。
二、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 了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认识染色体变异对遗传信息传递的影响;
2. 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和常见形式;
3. 能够分析和解释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性状的影响;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染色体变异实验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
1. 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a. 染色体的组成:DNA、蛋白质、染色质等;
b. 染色体的结构:核心区域、着丝粒、着丝鞘等;
c. 染色体的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稳定性维持等。
2. 染色体变异的分类和常见形式
a. 结构变异:插入、缺失、倒位等;
b. 数目变异:染色体数增加或减少;
c. 染色质重组:交叉互换等。
3. 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a. 染色体变异对个体性状的影响:如唐氏综合征、Down症等;
b. 染色体变异对物种进化的影响:如染色体重组促进物种适
应环境的能力。
4. 染色体变异实验。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染色体变异教案(精选8篇)染色体变异教案篇1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2、教材从“猫叫综合征”讲起,介绍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之后安排了“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选做)”的实验。
帮助学生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理解,并学习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的方法。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其中后一类变异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是教材重点介绍的内容。
4、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而得出。
然后,根据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区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主要类型---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重点讲述多倍体和单倍体。
最后教材用小字讲述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本小节可以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识记);(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识记)。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
四、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通过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五、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突破策略:通过生殖细胞中的两套不同的染色体,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
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
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六、教具准备1、猫叫综合征幼儿的照片;2、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3、果蝇的精子与卵细胞图、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结构投影片;4、果蝇染色体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变异的定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3.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遗传、随机性、低频性。
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
2.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染色体变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识别它们是结构变异还是数目变异。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异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七、实践操作1. 实验室练习: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染色体的结构,通过显微镜来识别染色体的变异。
2. 染色体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染色体模型,以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和变异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短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实验室现象。
2. 选择一个生物进化的案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九、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制作的染色体模型和观察报告的质量。
《染色体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3. 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5. 实验:观察染色体变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相关实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4.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5.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染色体?”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相关多媒体课件。
3. 分析: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实例和例子。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染色体变异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5. 讨论:小组内讨论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3. 作业练习:检查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2. 实验材料:提供染色体变异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染色体变异相关的阅读材料。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5页)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陈立众一、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巩固了基因变异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 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 使学生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4. 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 以猫叫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引出染色体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2. 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的分析比较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对多倍体、单倍体的原理、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染色体变异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2.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 学生应经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变化规律。
(本节课可在此基础可进一步演绎出染色体数目变异)2) 学生应经知道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并且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上,学生会较容易接受染色体变异的知识。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多倍体的生活实例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思维特征: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以及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上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
尝试把自己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的客观现象和认识新事物。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及其组成;(2)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3)能够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分析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3)培养学生关注生物进化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染色体的概念及其组成;(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3)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的理解和应用;(2)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染色体模型、染色体变异图谱、多媒体设备等;2. 教学素材:染色体变异的相关论文、案例等;3. 学生活动材料:染色体变异观察实验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染色体的概念及其组成;(2)提问:染色体变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染色体变异?2. 教学新课:(1)介绍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2)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3)讲解染色体变异的产生机制。
3. 学生活动:(1)观察染色体模型,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2)分析染色体变异图谱,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3)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五、课堂小结1. 染色体的概念及其组成;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3.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布置作业:1. 复习染色体变异的知识;2. 收集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的实例;3. 思考染色体变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探讨染色体变异的其他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
2. 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3. 思考染色体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堂公开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染色体变异以及其在遗传学中的重要性;2.了解不同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并能够进行分类和描述;3.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因素和遗传机制;4.了解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疾病发生的关系;5.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PPT、白板、黑板笔、教科书、范例图谱等;2.实验器材:显微镜、染色体预处理实验用品等;3.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4.教学环境:课堂座位布置要符合实验性课堂需求。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概念和其在进化中的作用。
2.知识讲解(20分钟)a) 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及其分类通过PPT及范例图谱,讲解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
介绍常见的染色体变异类型:核型变异、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染色体倒位和染色体转座等。
b) 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因素和遗传机制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化学物质等。
介绍突变的形成和传递方式。
3.案例分析(30分钟)组织学生小组进行染色体变异相关案例的分析。
教师提供几个典型染色体变异案例,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预处理实验片进行实际情况的判断和分析。
4.实践探究(40分钟)让学生进行染色体变异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记录染色体的变异情况。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预处理实验样本,制作染色体悬液。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悬液加入显微镜片进行染色体观察。
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拍摄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5.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次公开课内容,重点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总结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及疾病发生的关系。
四、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写报告,分析染色体变异的问题和结果。
2.学生自主查询染色体变异与特定疾病的关系,撰写一篇科普文章。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理解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3.认识和分析染色体变异的不同形式和分类。
4.掌握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染色体基础知识:a)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b)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
2.染色体变异的原因:a)自然突变和诱导突变。
b)突变的机制和影响。
3.染色体变异的形式和分类: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突变。
b)数字性和结构性染色体变异。
4.染色体变异的检测和应用:a)染色体显带技术和FISH技术。
b)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c)染色体变异在进化中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观看染色体的形状和结构的图片,情景再现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携带体,引起学生对染色体的兴趣。
2.讲解(20分钟):分别讲解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染色体数目和形状的差异,以及详细阐述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3.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染色体变异的形式和分类,引导学生提供实例,加深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
4.实验操作(3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染色体显带技术和FISH技术实验,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并讨论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疾病的关系。
5.案例分析(20分钟):提供染色体变异的病例,让学生分析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影响和相关的遗传疾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展示和总结(15分钟):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和案例分析,通过小组展示和全班讨论总结染色体变异的检测方法和应用,并对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进行概括。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染色体的形状和结构,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染色体的基本知识。
2.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加深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学课件:包含染色体结构、染色体变异的图片和动画等。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宜君县高级中学冯毓一、教材分析课本上只重点讲述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而没有讲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因此,学生学起来难以理解。
在教学上教师应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在讲解这一内容时可与前面讲的基因突变概念相比较,加深学生的记忆。
另外,课本上把二倍体和多倍体、单倍体这些概念分开讲。
但无论是对多倍体还是单倍体概念的理解都应该建立在对二倍体概念的理解之上,多倍体和单倍体是相对于二倍体来讲的,并且这种比较应该是同一生物进行比较,而不能拿不同的生物进行比较。
例如单倍体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普通小麦的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植株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这里就不能把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普通小麦又称多倍体。
自然界中,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二、教学任务分析: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在知识教学目标方面,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其一,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具体为:1、以新闻视频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2、通过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训练学生演绎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经验,部分学生可以熟练的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知识,并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技术相当适应,效果良好。
四、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1)说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3)理解单倍体以及多倍体的特点,并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进行比较。
2、能力性目标:(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染色体变异教案优秀
染色体变异教案优秀篇一:《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的第一课时,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来源。
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重点内容,是学习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知识已有学习,对无籽西瓜、多倍体草莓也有一定认识,对图片、资料等直观材料较感兴趣,学习难度主要是对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联系和有关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知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资料、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1、通过复习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引入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再通过图片资料,由学生归纳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通过三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对比,使学生自然推测出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与生物性状的改变的关系,从而得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二种类型。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果蝇的染色体图入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进而理解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4、利用蜜蜂中工蜂、蜂王与雄蜂的染色体差异,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概念,并设计多种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对比表,让学生比较辨析单倍体与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之间的本质区别。
5、通过对多倍体、单倍体和普通个体的图片比较,得出三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多倍体、单倍体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实例理解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②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演绎思维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范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生物变异现象的认识,培养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a) 结构变异b) 数目变异3.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5. 实例分析:人类遗传病与染色体变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b)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特点c)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a)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特点b)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3. 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
2. 讲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基本知识。
3.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
4. 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意义。
5.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染色体变异与人类遗传病的关系。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实例,加深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染色体概念、结构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和特点的理解。
3. 评价学生对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应用的认识。
4. 评价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结构、染色体变异类型等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染色体变异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能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使学生能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3)使学生能区分染色体组和同源染色体,并能正确理解单倍体。
2、能力目标:(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训练;(3)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训练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生物变异的事例,增强学生对生物世界探究的好奇心及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3)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以及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知识,对基因与DNA、DNA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也已了解,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已初步建立,但由于还很不完善,因此仍需设计以教师为主导的定向教学活动。
同时,学生的心智还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其行为冲动,对有兴趣的事物乐于专注,而不感兴趣的事物,可能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典型事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探索、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
三、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教学难点: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过程活动1【活动】染色体变异活动一: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阅读课本,写出其各属于哪种染色体变异类型。
缺失。
指染色体断裂的断片发生丢失。
重复。
指某染色体的个别区段重复出现 1次或多次。
重复使染色体重复区段内的基因数成倍增加。
倒位。
指某染色体的内部区段发生180°的倒转,而使该区段的原来基因顺序发生颠倒的现象。
易位。
一条染色体与非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彼此交换部分区段,称为易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永靖县移民中学陈菊花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能力方面
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染色体数目变化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理想。
2.通过实验,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并能够欣赏别人的观点和创意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关注染色体加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二)教学难点
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多举一些实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对不易理解的知识,例如,对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看书、思考、尝试用手指来表示,然后又联系扑克牌做进一步的理解,最后落实到用图和字母表示。
对单倍体,多倍体育种不但应了解原理,更应该强化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介绍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较薄弱,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其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呢?教师出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并提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有什么变化?分裂后期有什么特点?这一阶段所含染色体数目和其他时期是否相同。
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复制后已经分裂,由于外界环境条件(如温度骤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的干扰,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2个子细胞,于是就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这种染色体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并且通过减数分裂,形成了染色体数目也相应加倍的生殖细胞,再由这些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的植物,就是多倍体。
例如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有65%的种类是多倍体。
四、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由于染色体数目的增多,多倍体植株一般表现为茎杆粗壮,叶片、
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
2.方法和原理。
【问】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什么?用秋水仙素处理能够获得多倍体
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以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说明上述方法和原理。
出示异源
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图解。
【图解说明】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AABBDD),其雌配子中有三个染
色体组(ABD),共21个染色体;以黑麦(RR)作父本,雄配子中有一
个染色体组(R),7个染色体。
杂交后子代含四个染色体组(ABDR),
由于是异源的,联会紊乱,是高度不育的。
若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
理子代幼苗即可加倍为异源八倍体(AABBDDRR),就能形成正常的雌雄
配子,且都能受精、结实、繁殖后代,如图。
小黑麦的创造,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鲍文奎教授创造的新作物,它产量高,
经试验比当地小麦增产30%以上,比黑麦增产40%以上;蛋白质含量高;
抗逆性强,耐瘠薄土壤,耐寒冷气候。
目前小黑麦已在贵州、甘肃等高
原地区引种试种成功,推广面积15万公顷以上。
阅读
教材
P54
后回
答
五、单倍体1.单倍体的概念。
单倍体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教师着重讲清“体细胞”、“本物种”、“配子”3个生物用词的含意,并举例说明。
如玉米是二倍体,它的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20个染色体,它
的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10个染色体。
又如普通小
麦是六倍体,它的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它的单
倍体植株体细胞中含有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问】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划分根据是什么?
【强调】虽然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划分依据是由合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其
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数目是几就是几倍体。
但是单倍体的确定并
不是以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为依据的,而应是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
子的染色体数目。
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不同生物单倍体含有染色体组
的数目可以不同,绝不能认为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有多
个染色体组。
如玉米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棉花的单倍体含有二个
染色体组。
2.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与正常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是高度不育的。
3.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强调】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
这种植株无生产价值,但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
用人工诱导使单倍体
植株染色体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且每对染色体上
的基因都是纯合的,自交产生的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这种方法比杂
交育种所需时间大大缩短,一般只需两年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
纯系品种。
【举例】两对基因YyRr的杂合豌豆,要想获得Yyrr品种,如何运
用单倍方法培育?
此种方法培养稳定的性状,第二年种植下去的,就是所需的纯品种
了,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和杂交育种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回答
六、总结染色体变异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前者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4种类型;后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像果蝇的生殖细胞那样,该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叫染色体组。
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多倍体划分的依据是体细胞中含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单倍体的确定不是以体细胞中含有染色组数目为依据,而是指体细胞中是否含有本物种配子的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不同生物单倍体含有染色体组的数目可以不同,绝不能认为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它也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
我们已经学习了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等遗传育种的方法,现将它们的原理和方法列表比较如下(可用银幕显示):
【板书设计】
第二节染色体变异
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4种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染色体数目变异。
(1)染色体组。
(2)二倍体。
(3)多倍体的概念及其形成的原因。
4.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
(2)方法和原理。
5.单倍体。
(1)单倍体的概念。
(2)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3)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