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③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
俱(《苏武传》) (1)假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⑤假令仆伏法受诛(《报任安书》)
⑥以是人多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⑦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北史·魏世祖纪》)
意义 借助 假期
临时委任
假装 假如 借、借给 宽容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并序》) ③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 (2)绝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⑤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⑦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板 块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学案22
《劝学》《师说》
1.通假字 例句
① 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有”同“又”,再;“暴”同“曝”,晒 同“智”,见识 同“性”,天性
⑧小学而大遗
形容词作名词,“小”,小的方面; “大”,大的方面
⑨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⑩而耻学于师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判断句,标志词:者……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标志词:于
同“授”,传授
同“否”,不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劝 劝学
古义:_鼓__励_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②金
金就砺则利

《劝学》《师说》课件.ppt

《劝学》《师说》课件.ppt

古今异义
【輮以为轮】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而绝江河】 【故不积跬步】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蟹六跪而二鳌】 【金就砺则利】
【无以至千里】 固定句式: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非能水也】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本文写作思路 层次—结构—线索—框架
12、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 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 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13、每个时代、社会都需要自己的伟大 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 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14、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 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 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15、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 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10、何陋之有?——何由知吾可也?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 焉
1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
1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6、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记》 17、师不必贤于弟子——寒于水 18、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 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宋 陆九渊《读书》)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 朱熹《观书有感》)
1、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 知识武装自己。 —— 卡尔-马克思
2、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 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 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 于事。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 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 达到光辉的顶点。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 辙。
• 4、古文运动: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学 习先秦撇弃六朝华而不实之文。
;.
14
重点实词
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是故无贵无贱 3其皆出于此乎?
4 君子不齿
5 作《师说》以贻之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
15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Fra bibliotek也;.
16
词类活用
1 吾从而师之 2 孔子师郯子、苌弘 3 而耻学于师 4 则耻相师 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 小学而大遗
一词多义 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 却”
其身正,不令而行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 却”
;.
6
3、一词多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暴见于王 今王鼓乐于此
;.


不译

被 在
7
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9
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
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以为妙绝 4、佛印绝类弥勒 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望:1、吾尝跂而望矣 2、日夜望将军至 3.先达德隆望尊 4、适冬之望日前后

《劝学》《师说》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定语后置,应为“利爪牙”“强筋骨”)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 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标志为“……者,……也”)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钳,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 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6)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递进关系,而且 )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关系 ) 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关系 )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表顺承 )
青,取之于蓝( 介词,从 ) (7)于 而青于蓝( 介词,比 )
阅读课文第4段,梳理重点文言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积土成山,风雨兴.①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③神.明. ④自得,圣心备焉。 (①动词, 起 ;②兼词, 相当于“于此” ; ③连词, 表顺承 ;④名词, 非凡的智慧 。) (2)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①至②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① 没有用来……的,无从 ;②动词, 到达 。)
(4)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标志是“也” )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标志是“也” )
6.名句积累 (1)《劝学》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学不可以已 ”。 (2)《劝学》中强调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君 子善于借助外物的句子是“ 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 (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4)《劝学》中的“ 积水成渊 , 蛟龙生焉 ”是说水不 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劝学》《师说》群文教学(知识归类整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群文教学(知识归类整理+)-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必修上册)

“定语后置句”略解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 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 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 用“者”字煞尾,格式“中心词+而+定语+ 者”。
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 几人与?(张博《五人墓碑记》)
4.《劝学》围绕中心论点是从哪几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证的 ? ①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人要想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所以“学不可以已”。 ②学习的作用,学习的作用能够弥补不足,“君子生非异 也,善假于物也。”所以“学不可以已”。 ③方法和态度。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
三 论证方法比较鉴赏
1.对照鲜明,立论严密。本课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请分别举例说明。【明确】 《劝学》第四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 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 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 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 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除做到积累外还要专一。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 单元
《劝学》《师说》群文比较阅读
文言知识归纳+内容比较+写法比较+素材运用
一 文言知识归纳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锲而不舍:
比喻做事持之以恒。

《劝学》《师说》群文教学课件 (31张PPT)

《劝学》《师说》群文教学课件 (31张PPT)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劝 学》 《师 说》
经典名言积累:--建议摘抄
目录
壹 导入新课,遇见作者 贰 品味“劝学”,感悟学习 叁 品读“师说”,感恩师者 肆 与时俱进,拓展延伸
导入新课,遇见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 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著名 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 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 善论”作比较。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 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 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 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 以改变人的本性。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 孟州市)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古文 运动的倡导者。每自称 “郡望昌黎 (今辽宁义 县),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故后世又称他为 “韩文公”。 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
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 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主要作品有 《师说》《马说》《进学解》《原毁》《祭十二 郎文》等。他的作品被后人编为《昌黎先生集》。 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 朴,气势雄壮,是其所倡导的“古文”的集大成 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将他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
动词,符合,合乎 劲疾 借助 到达 横渡 起 功效 强健 因为
文言虚词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递进连词 并列连词 修饰关系连词 转折连词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
不海③积。无累骏以细马小一( 的跨流跃没水,有,也用就不来没足…有十…办步法远的汇;,成劣无江马从河拉)大车 走④十舍天(,停(止也,能到止达息,)它的成)绩来源于走
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 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
么⑤)锲腐(烂的刻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
③ 停止,中断
冰泉冷涩弦凝绝(《琵琶行》)
④断绝
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刺秦王》)
⑤直上穿过
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识记方法】 “绝”的本义是“绳索断”,由此引申出一般意义上的 “断”。比喻引申出“横渡”义。由“断”义可引申出许多意义:与人 断绝关系叫“绝交”;气断自然就是“死,绝命”;路断了当然就是 “到了尽头,极点”。由“到了极点”引申出程度副词“极”和动词 “超越”(到了极点就是超越一切)。
(第4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堆8积.解土释石成加了颜高色山的,词风语雨就从这里兴起了;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积①累焉善(行兼养词成,高尚相的当品于德“,于自此然会”心智)澄明,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 也步②就半得具步(有的了行获圣程得人,)的就精没神有境办界法。达所到以千不里积之累远一;
张胜及假(
非正式的 )吏常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
(
凭)借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
)
也。州官闻知,与急“令真属”下相捕反之,属下求假(
),州官不许,乃
往。 假期
(3)绝 (高考必背P5977<46>绝)
义项 ① 横渡
例句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师说》PPT课件

《劝学》《师说》PPT课件

3.通读?师说?全文,看看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 论点的,第二、三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答案:略。
4.分析两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答案:略。
?劝学? 【文本研读】 一、阅读课文1~3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 以③为轮,其曲④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
【字句夯实】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君子:_有__学__问__、__有__修__养__的__人__。 ②已:_停__止__。 ③以:________。
介词,把 ④曲:_____。 ⑤就:_弯__度________。
接近、靠近
⑥而:_连__词__,_表__修__饰__。
⑦跂:_踮__起__脚__后__跟__。
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 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他强调后天学习的 重要意义,这也就是?劝学?一文的背景。
2.门阀制度对从师风气的破坏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 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 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正如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 师道书?所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 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
没有用来……的无从
雕刻
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_)__所___。以__不__积__累__一__步__半__步__的__行__程__,_就__没__有__方__法__到__达__千__里_ _之__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文言文阅读-《劝学》、《师说》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不__明___句__读__,__不__能__解__决__疑__惑__,__有__的__(_指__“__句__读__之__不__知__”__)向___老__师__学__习__, 有__的__(_指__“__惑__之__不__解__”__)_不__向__老__师__学__习__,__小__的__方__面__要__学__习__,__大___的__方__面__却__放__ 弃__了___,__我__没__看__出__那__种__人__的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得__分__点__:__以__“__之__”__为__标__志___的__宾__语__ 前__置__句__;__“__或__”__,__有__的__;__“__小__”__“__大___”__,__小__的__方__面__,__大__的__方__面__;__“__遗__”__, 放__弃__;__“__明__”__,__明__智__之__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项意思相同。 B项“以羊易之”的“易”指替换。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韩 愈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学习儒家经典很刻苦,不像其他孩子那样还需要奖励 来督促。等到考取进士时,(韩愈)在公卿之间投送自己的文章,曾担任过宰相的郑 余庆大力为他传布名声,因此他在当时很出名。不久韩愈就考中了进士。
文言文阅读•教材文言文复习
《劝学》《师说》
复习任务
1. 梳 理 积 累 两 文 中 的 文 言 基 础 知 识 , 重 点 掌 握 古 今 异 义 词 和 多 义 实 词 “中”“已”“常”“攻”。 2.背诵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劝学》《师说》复习课件36张

《劝学》《师说》复习课件36张

翻译句子的原则
1、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2、突出重点:
多义词 活用词 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特殊句式
作文
• 常见名言警句: • 具有强说服力的事例:
• ……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精神专注,执着 追求;水滴穿石,铁树开花。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注重积累,积少 成多,集腋成裘。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用心一也。——专 心,专一 2、善假于物也——生存的智慧
当堂检测 一词多义(实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 朔气传金柝 舍相如广成传舍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 也,而闻者彰 博闻强记
动词,流传 动词,传授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动词,传递,传送 名词,客舍 动词,听见 名词,见闻,知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 人之耳者
高考链接
(一)虚词:
(2011年四川卷)吾尝终日而思矣 (2010年山东卷)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010年浙江卷)风雨兴焉 (2009年山东卷)假舆马者 (2014年安徽卷)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懂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每天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方向法:上1、/抓向动下词,动词前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吾师道也。
可作为议论文写作的论据,例如:“不积
跬步,无以至千里······”一段,试从下列高
考热点话题中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论据“
磨砺 追求 责任 发展 环境 坚守
2、《师说》第二段用到了对比论证,从以
上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论点鲜明、有
对比论证方法的文字。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6 /23202 1/6/23 Wednes day , June 23, 2021

《劝学》《师说》总结 PPT课件

《劝学》《师说》总结 PPT课件

4)指示代词,一般表远指。可译为 “那”“那个”“那些”“那里”。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 数词。 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2.用作语气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 揣测、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 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 “大概”“难道”“怎么”“还是”“可 要”等,或省去。例如:
2)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他”“它”(包括复 数)不加“的”。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 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 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你的”或 “你”。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你的); 而 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自己)
• 古汉语: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
状语置于谓语之后,所以叫状语后置句。
一般以“于”“以”作为介词标
如:志学于余。
方法: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之)。 谓语动词、 介词位置
缚之以绳。
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定语。例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中心词+之+定语+者。例如:
省略句
•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 意思或整个语境去推断。
• 翻译时必须补充出来,使句意完整。
士大夫之族,……。( )问 之,( )则曰:……
• 所以
固定句式
1、“用来……的凭借(方法、手段 等)”“依靠他来……的”
•师者,所以道受也解惑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的原因”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劝学》《师说》群文阅读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师说》群文阅读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设喻
证明的道理
特点
效果
青、蓝
学习让人发展、提高
輮以为轮
木、金
跂望不如 登高
登高、顺风、 假舆马、假舟 积土、积水、 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骐骥、驽马、锲而 不舍、锲而舍之
蚓、蟹
学习可以改变本 性,使人向善 推导结论,学习 可以提高自己
空想不如学习
通过学习弥补 不足
学习重在积累, 不断积善成德,
以备圣心
4.文化传承与理解:尊师重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探寻 适合自己的“学习之道”。
学习活动一:理解“学习之道”
梳理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要观点——读出你在《劝学》和《师 说》中所寻到的“学习之道”,完成下面表格。
学习活动一:理解文中“学习之道”
课文
学习的目 的和意义
学习的 作用
学习的方 法和途径
出人远 下圣人亦远 遵循师道 背离师道
批判不从师的人, 强调从师的广泛性
号召师道回归
效果
一正一反,清晰直 观地展现了师与耻 师的行为和结果巨 大的反差,有力地 批判了耻学于师的 社会风气,有效地 强调了从师学习地 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习任务三:分享“学习之道”
校园网络贴吧上高一新生吐槽高中学习生活,现在选出了一些典型的吐槽,结合所 学的《劝学》、《师说》及自身对学习的体悟,阐述自己的学习观,给予正能量的回复。 吐槽1:高中学习好苦、好枯燥、好无聊啊! 吐槽2:学习真难啊,老师讲的听不懂,勉强能听懂的部分也不会做题! 吐槽3:“宇将军”又来啦,我的单词还没背下来,英语太可怕了,完全是读不懂的天书 啊!无用! 注意:选择其中一个吐槽,有针对性、有条理地给予回复。
学习的 态度
比较分析,总 结学习之道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劝学》《师说》课件
▪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 个很好相处的人。“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 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即便是今天人 们还是希望自己能做君子。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 样的地方。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活动一:梳理重要字词及句式
劝学 学不可以已 木直中绳
虽有槁暴
輮使之然也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思考
概括第二段内容, 并思考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比喻论证是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
在两事物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 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理。
▪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 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定语后置句)
风雨兴焉 而神明自得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锲而舍之
蚓无爪牙之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思考
概括第四段内容, 并思考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学习方法 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论 证
木輮轮
木绳直
变化
客观事物
改变原来性状


利 普通人 学习 改变自己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 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加强,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判断句)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劝学》《师说》文言知识整理PPT课件
弃六朝华而不实之文。
-
21
重点实词
1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 是故无贵无贱 3其皆出于此乎?
4 君子不齿
5 作《师说》以贻之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或师焉,或不焉。
-
22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也。
•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 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 浮躁啊。
-
14
活用作文素材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 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用在此处其 意是强调学习的功效。是的,学习者不是简单地 重复已有的知识,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 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人只有不断学习,改造 自己,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后世一般把“青出 于蓝胜于蓝”用来形容学生胜过老师,与长江后 浪推前浪的意思相似。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
4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 或某种事物上。
-
5
4、一词多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 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不译
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暴见于王

今王鼓乐于此
-

6
一、虚词
1.而
(1)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
不拘于时
被动句
固定格式: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 道……吗?”

《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课件(共28张PPT)

《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 《拿来主义》课件(共28张PPT)

学生活动思路。
示例2
名校 毕业 生向 二三 线城 市扩 散
名校生向基层扩散……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学历膨胀 学历普涨带来的溢出效应 “降维”竞争,躺平心态 大材小用,人力资源浪费 把握发展趋势,洞察客观原因 创造选择空间,促进人尽其才
摆现象 析原因 挖实质 提办法
直木







事物 变化
可以 提高
事物 变化
改变 性质
博学
君子
知明行无过
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比喻论证
论证总结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 态度等方面,并列结构进行论证,有条理、有思路。大量运用比喻 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接着具体 论述其重要性。第二部分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可使人增长才干的 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第三部分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即逐渐 积累、坚持不懈、专一不躁。
(2)名校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扩散
最近,浙江省温州中学公布了今年招聘上岗的新任教师,11人中有7人毕业 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 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这11人中有2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是硕士毕业,甚至 还有1人曾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北大、清华 这些国内塔尖高校的毕业生向二三线城市的学校、基层岗位扩散,在近几年实 际已经很难说是新闻了。
2
提出问题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莫名其妙 摆现象

证 分析问题 思 路
发誓不要老百姓看 讲的是党八股,别人看不懂 老鸦声调,不看读者,不看观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 七、文言翻译
•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 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 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 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文言知识点
-
1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zhì,智
4君子生非异也
慧。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生”通“性”,资质禀 5君子博学而日“参輮省”乎通赋己“糅”,使……弯曲
“参”通“叄”,多次,表概

-
2
2、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日。 •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金属制品 今义:黄金
-
4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 或某种事物上。
-
5
4、一词多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从 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不译
于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暴见于王

今王鼓乐于此
-

6
一、虚词
1.而
(1)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
•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躁也。
•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 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心思 浮躁啊。
-
14
活用作文素材
•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适用话题:“学习”“超越”“进步”
• 精彩运用:这句话的原意是指靛青染料是从蓝草 中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用在此处其 意是强调学习的功效。是的,学习者不是简单地 重复已有的知识,每个人都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 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人只有不断学习,改造 自己,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后世一般把“青出 于蓝胜于蓝”用来形容学生胜过老师,与长江后 浪推前浪的意思相似。
-
17
•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 适用话题:“持之以恒”“执著”
• 精彩运用:执著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 西北风”;执著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 如锚碇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 心思;执著是忘情是专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 注的追寻、探索,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求; 执著是热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恋;执著也 是给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
(2)吾尝肢而望矣
(连词,表修饰)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连词,表转折)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连词,表转折)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转折)
(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连词,表转折)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表递进)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表承接)
-
9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见 他日,见于王
庄暴见孟子
看见 接见 拜见
声非加疾也
强,声音宏大
疾 吾王庶几无疾病欤 病,患病
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痛
-
10
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1、兼词 于此
2、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语助词,无义
3、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
3、语助词,无义
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绝:1、停止
-
15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 适用话题:“学习与思考”“反思与进步”
• 精彩运用: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染上一 些灰尘——诸如懒惰、自卑等等。而这些灰尘虽 然用肉眼不能看清,却会让我们的大脑运转不灵, 直接影响我们的前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时 时反省,就像曾子那样每日多次反省:“为人家 办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 真诚呢?老师传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隔绝
3、以为妙绝
3、到了极点
4、佛印绝类弥勒
4、非常
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横渡
望:1、吾尝跂而望矣 2、日夜望将军至 3.先达德隆望尊 4、适冬之望日前后
望:1、眺望 2、盼望 3、名望 4、农历每月十五
-
11
5、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 )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向上吃尘土向 下喝地下水,用心专一。
上、下: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
3
3、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 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
为。 今2、义君:子认博为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金就砺则利】 4、
-
16
•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 江海。(《劝学》)
• 适用话题:“坚持积累”“量变与质变”
• 精彩运用:“泰山不择细壤故成其高,江海不择 细流故成其深”,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都应 加强积累,注重积累的重要性。法国作家大仲马 说:“生活是由无数个烦恼组成的念珠,你必须微笑 着数完它”。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 们只有在积累中走完人生这个过程,才能体会生 活的真谛。
•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使脚走得快,却可 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 却可以横渡江河。
-
13
•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 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 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 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心思专一啊。
(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
(10)蟹六跪而二螯
- (连词,表并列) 7
2. 焉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 (2)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兼词,于之,从这里)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末语气助词,了)
-
8
3.之 (1)青,取之于蓝 (代词,代靛青) (2)不如须臾之所学 (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助词,的)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代词,代“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