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习题8-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八——十二

习题八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感

2. 理智感

3. 繁殖感

4. 停滞感

5. 中年期危机

6. 依恋

7. 陌生情境测验

8. 安全型依恋

9. 反抗型依恋

10. 回避型依恋

11. 内部工作模型

12. 成人依恋

13. 社会参照

二、简答题

1.婴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的?婴儿的微笑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2.高级情感分为哪几种类型?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3.依恋有很多的外在表现和特定的行为,那么,如何判断儿童的依恋是否发生?依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鲍尔贝有关婴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6.简述鲍尔贝有关成人依恋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

1

7. 婴儿的依恋有哪些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论述题

1.有的儿童对可爱而又毫无害处的小宠物恐惧,阐述如何帮助儿童克服恐惧?

2.试述儿童依恋的形成过程及类型?依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3.结合儿童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谈一谈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策略。

4. 试论述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特点。

习题九

一、名词解释

1. 自我再认:婴儿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婴儿逐渐认识他们的身体外貌,并能辨认他们自己及其他的婴儿。

2.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行为、心理活动、个性特征的认知、对个体或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等方面。

3. 衍生思维(嵌套思维):一个行动或一种过程对自身或它的产品进行重复操作,而产生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的自嵌结构。

4. 心理理论:是人们关于心理活动的知识和信念,是用来解释人的行为的一套理论,它是个体对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

5. 角色采择:是指从心理上把自己置于别人的立场,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并以别人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6. 去自我中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脱离一切以自身观点和情感为中心的倾向,并且开始理解他人的知觉、意图、思想和情绪。

7. 自我: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二、简答题

2

1. 如何在早期促进儿童自我的健康发展?

早期自我的健康发展是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健康发展的基础,他会影响到个体今后的社会适应。研究表明,早期自我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父母应该给与孩子关爱,并对婴儿的需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让他们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有利于婴儿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早期依恋可增强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信任,是儿童日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2. 小学儿童的自我发生了哪些突出的变化?

a、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度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

b、从注重行为的结果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这一转变的年龄大约在9岁左右。

c、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后果的性质。

d、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有了一定的批判性。

e、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性的、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3.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怎样的影响?

⑴、对学习的影响

a、自我概念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自我概念(指对自己及自己能力的认知)高者成就动机强,自我概念低者成就动机弱;高自我概念者学习成绩好,低自我概念者与成绩差无关;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学业成绩的好坏关系不大。自我概念使学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采取与自己自信程度相一致的行为方式。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学生通过迎接挑战而保持自尊;相反,感到无力取胜的学生放弃成就动机,出现逃避的动机。

b、自我概念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在有关学业方面的自我概念上,通常比一般学生要低,这种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愿望、学习主动性和坚持性均比普通学生要低。

⑵、对生活的影响

a、决定着人们的期望(自我期望作用):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引发了自我期待的消极,而且也决定了人们只能期待外部社会消极的评价与对待,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着接受的准备,也决定了他们不愿更加努力学习,决定了学习对

3

于他们不再有应有的吸引力,丧失了信心与兴趣。

b、引导成败归因的作用(自我成败归因作用):对工作成败的归因取向,将影响个人以后再从事类似工作时动机的高低。一个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的努力,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归因于自己的细心或疏忽,自需承担责任,从主观上找原因,凡事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积极的制控信念,可以提高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

4.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他们的社会适应包括学业和人际交往具有密切的关系。

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大于它与非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但自我概念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某个方面的发展不良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受到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青少年身体的成长和性成熟,他们的亲子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亲子冲突的增多。另一方面,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日益减少,更倾向于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研究表明,自我概念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化。

青少年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发展。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可能固定不变。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发展。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生活中新人新事的影响,有时候是惊人的,它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某些自我概念的改变。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更为经常的是这种影响极为微妙,甚至很难注意到。然而,当青少年在新的环境中经历了新的行为或事,碰到一些对自己的反应与平时的期望不同的人和事,那么他们的自我感和同一性感觉可能会改变。

5.根据巴伦波的观点,学龄儿童对他人的印象认知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巴伦波提出了学龄儿童对他人的印象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

1) 行为比较阶段:6-8岁,通过比较对照别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对他人印象的倾向。如跑得快,会跳舞等,用心理学词汇评价他人时,大多很笼统,如他好或他不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