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及物质和结构基础
遗传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的性质
理上的作用.因此蛋白质的变性凝固是个不可逆过程造成蛋白质 变性的原因 物理因素包括: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照射、X 射线、超声波等: 化学因素包括: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 丙酮等。 6、颜色反应 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例如在鸡蛋白溶液中 滴入浓硝酸,则鸡蛋白溶液呈黄色.这是由于蛋白质(含苯环结 构)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的缘故.还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对其 进行检验,该试剂遇蛋白质变紫 7、蛋白质在灼烧分解时,可以产生一种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蛋白质.
蛋白质的性质
4、加入电解质可产生盐析作用 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如 果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 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这样盐析出的蛋白质仍旧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 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个可逆过程.利用这个性质,采用分段 盐析方法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5、蛋白质的变性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作用下,蛋白质会发 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 们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也就失去了它们 生.
蛋白质合成中的三种RNA
mRNA:是蛋白 质合成(翻译) 过程中的模版, 蛋白质 分子中 氨基酸的排列顺 序,就是由 mRNA 上每3个 相邻的核苷酸形 成的密码子的排 列顺序决定的;
tRNA
tRNA: 的作用 是在蛋白质的合 成过程中 转运 氨基酸,为蛋白 质的合成提供原 料;并可准确识 别 其所转运的 氨基酸在mRNA 上的密码子;
蛋白质的性质
1、具有两性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 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 性物质。 2、可发生水解反应 2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经过多肽,最 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3、溶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有些蛋白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鸡蛋白能溶解在水里)形 成溶液。 蛋白质的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10-9~10-7m) 时,所以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高一生物遗传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遗传知识点归纳遗传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门学科,是研究个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现象的科学。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遗传学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涉及到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等多个内容。
下面将对高一生物遗传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基因和染色体基因是生物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控制个体性状遗传的基本单位。
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而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它们以线型或线圈状的形式存在。
一个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细胞中基因的数量是固定的。
二、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物质是指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在大多数生物中,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DNA分子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
DNA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三、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自然界中生物体的一代代传递基因的现象。
在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通过两个父本的配子的结合来进行。
父本通过配子传递一部分遗传信息给下一代,其中包含了来自祖父母和父母的遗传信息。
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四、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基因表达是指基因内的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最终生成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是指DNA模板链上的基因信息被转录为RNA分子。
翻译是指RNA分子被核糖体翻译为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性分子,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过程。
五、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内部的一种永久性改变,导致基因型的变异。
突变有多种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倒位等。
突变可能会对个体的性状产生明显的影响。
遗传变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在个体群体中传递下去。
六、基因工程和遗传改良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从而实现特定目的的一种方法。
基因工程涉及到DNA的切割、连接、转移等技术。
遗传改良是指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技术手段,改良和提高有经济价值的品种和物种的方法。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二、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
规律 项目 研究的相对性状 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 分离定律 一对 一对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或两对以上
两对或两对以上
分别位于两对或两对以上同 源染色体上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 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 的自由组合
(5)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但由 )紫花中的紫色物质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色素, 基因表达的酶较少, 于B基因表达的酶较少,紫色物质含量较低。设想通过 基因表达的酶较少 紫色物质含量较低。 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 质粒转移一段 质粒转移一段DNA进入细 基因工程技术,采用重组的Ti质粒转移一段 进入细 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 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 胞并且整合到染色体上,以促进B基因在花瓣细胞中的 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下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 表达,提高紫色物质含量。下图是一个已插入外源DNA 片段的重组Ti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 片段的重组 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标号所示结 质粒载体结构模式图 构的名称: 构的名称:
(2)根据 1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 1紫花植 )根据F 紫花植株自交的结果,可以推测F 株的基因型是 纯合子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所得F2中,白花植株 其自交所得 。
(3)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是 )推测两亲本白花植株的杂交组合(基因型) 或 ;用遗传图解表示两亲本白
花植物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花植物杂交的过程(只要求写一组)。 (4)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若中间产物是红色 )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中, 的植株自交, (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子一 形成红花),那么基因型为 ),那么基因型为 的植株自交 代植株的表现及比例为 。
基因与遗传:基因的结构和遗传规律
基因与遗传:基因的结构和遗传规律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性状传递和表达的基本单位,它们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编码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基因的结构和遗传规律对于我们理解生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因的结构和遗传规律,以揭示基因对生物形态、功能和行为的影响。
一、基因的结构基因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组成,它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鳃嘧啶)构成的序列。
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保持稳定。
碱基配对规律由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形成两个氢键,鸟嘌呤与鳃嘧啶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这种配对规律使得DNA分子能够复制和转录,是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二、基因的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对豌豆杂交实验的观察,总结出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
他发现,某些性状在杂交后的第一代(即子代)中会表现出来,而在第二代(即孙代)中有遗传性。
这表明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的支配,而某些基因会表现为显性和隐性的关系。
孟德尔的工作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并被尊称为遗传学之父。
2. 染色体遗传规律染色体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它携带了细胞内大部分基因信息。
染色体遗传规律通过观察染色体分离和配对的方式揭示了基因遗传的过程。
这个规律说明了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是通过染色体的分离和配对来实现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得以传递。
3.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是指在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某些基因片段之间发生互换,从而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
这个过程可以增加基因的多样性,也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交叉互换,不同基因之间可以进行组合,产生更多的遗传变异,促进物种的适应性和进化。
4. 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然而持久的变化。
突变可以使基因产生新的变异形式,进而影响生物个体的表型特征。
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突变和删除突变等。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基础,它为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基因决定了生物的遗传特征和变异,并对生物的发育和适应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初中
遗传的知识点总结初中遗传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生物体遗传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规律。
近百年来,遗传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认识自然界和生命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遗传知识是一个重要部分,掌握遗传知识对于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遗传规律等方面对遗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所传递给后代的特征和性状的现象。
遗传是生物体传递性状的基础,也是生物种类的延续和繁衍的根本。
遗传是生物种群演化过程中的物质基础。
遗传是生物体以及生物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在后代中重现的过程。
2. 遗传的分类遗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性状遗传和基因遗传。
性状遗传是指生物个体特征在后代中重现的过程,基因遗传是指基因在生物繁殖过程中传递的现象。
性状遗传是基因遗传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基因在个体特征表现上的作用。
二、遗传物质1. DNA的发现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他们发现DNA 是一种长链状分子,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这一发现为解析DNA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2. DNA的结构DNA的结构是一个双螺旋的立体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构成。
DNA的每个碱基与对应的碱基通过氢键进行配对,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这种特殊的碱基配对规律确保了DNA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DNA的功能DNA是细胞中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它通过分子遗传的方式传递着生物的遗传信息。
DNA 的主要功能包括:储存遗传信息、复制遗传信息、传递遗传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
DNA通过复制和转录的方式不断地传递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确保了不同代的生物体之间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特征。
三、遗传规律1.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通过对豌豆杂交和自交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的遗传规律,即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遗传与适应知识点总结
遗传与适应知识点总结遗传与适应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研究领域,涉及到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传递和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以下是我对遗传与适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遗传基础1. 遗传物质:DNA是细胞内存储遗传信息的物质,携带个体的遗传特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控制个体的特征表达。
3. 遗传方式: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影响个体的表型表达。
4. 基因型与表型:基因型决定表型特征,但表型受到环境影响。
二、遗传变异1. 突变:DNA序列发生变化,导致新的遗传信息产生。
2. 重组:染色体断裂重新排列,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3. 基因突变率:不同生物有不同的遗传变异率。
三、遗传传递1.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等位基因、显性和隐性遗传、分离与自由组合。
2. 随性遗传:由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规定了某些性状的传递方式。
3. 精子和卵子的遗传物质的组合:决定了后代的基因型。
四、自然选择1. 达尔文进化论:个体间的遗传差异和环境选择导致进化。
2. 适应性:个体对环境的适应程度决定了其生存能力和繁衍能力。
3. 选择压力:环境中资源竞争等因素对个体进行选择。
4. 适应性进化:适应性有利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逐渐增加。
五、进化与生态1. 种群遗传结构:种群内个体的基因组合和频率。
2. 确定进化驱动因素:包括突变、选择、基因流和遗传漂变。
3. 生态位: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适应方式。
4. 同功性:不同基因产生相同表型的现象。
六、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利用重组 DNA 技术对基因进行编辑和转移。
2. 克隆技术:通过核移植等方法复制基因组。
3. DNA测序:读取和分析DNA序列。
综上所述,遗传与适应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遗传物质、突变、遗传传递、自然选择、进化与生态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遗传与适应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为生物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遗传基础知识
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研究遗传基础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种群遗传结构以及遗传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依次介绍遗传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变异的形成和遗传学研究方法等方面。
一、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物质是指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在大多数生物中,遗传物质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鳞嘌呤)组成的长链状分子。
DNA分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从父代到子代的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实现:减数分裂和受精。
在减数分裂中,有丝分裂将一对染色体分离成单倍体的配子;在受精中,雄性和雌性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
这个过程中,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产生新的个体,从而保持了多样性。
三、遗传变异的形成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突变或重新组合,导致子代与父代之间存在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基础。
遗传变异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突变:突变是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碱基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过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等。
突变可以是自发发生的,也可以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 重组:重组是指染色体中的DNA片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新组合的过程。
通过重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3.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性事件的作用,种群中某些基因频率发生随机性的变化。
遗传漂变既可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可以是由于种群数量的变化引起的。
四、遗传学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遗传基础知识,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遗传学研究方法。
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1. 遗传交叉:遗传交叉是指通过对不同个体进行交叉繁殖,分析其后代的遗传特征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
遗传的基本原理
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生物个体所拥有的特征和性状如何通过传递给后代。
遗传的基本原理涉及到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在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遗传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变异的机制等。
一、遗传物质的结构遗传物质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DNA分子。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胞嘧啶)组成的长链状分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连接形成双螺旋结构。
在双螺旋的结构中,腺嘌呤总是与胸腺嘧啶相对,而鸟嘌呤与胞嘧啶相对。
这种互补配对是DNA分子的重要特征,也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和遗传物质的传递实现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会进行复制,确保每一个新生细胞都能够获得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DNA的复制过程中,双螺旋结构会被酶解开,随后新的碱基会与原有链上的互补碱基配对,形成两条新的DNA链。
这样,原有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得以完整地传递给新生细胞。
除了细胞分裂,遗传信息还可以通过性繁殖的方式传递给后代。
在有性生殖中,生物的遗传物质来自于两个亲本。
通过受精过程,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会进行杂交,形成新的遗传组合。
这样,后代个体将会拥有一部分来自于父本的遗传信息和一部分来自于母本的遗传信息。
三、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是指在遗传物质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遗传信息的改变。
遗传变异是遗传多样性产生的基础,也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
遗传变异的机制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序列发生突然的改变。
突变可以是点突变,即某一个碱基被替换成另一个碱基;也可以是插入突变,即一个或多个碱基被插入到DNA链中;还可以是缺失突变,即一个或多个碱基从DNA链中删除。
突变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从而引起个体性状的变异。
基因重组是指来自不同亲本的DNA分子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组合。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父本和母本的遗传物质会交换片段,这种交换会导致DNA分子的重新排列。
生物必修2遗传的物质和细胞基础、遗传定律的思维导图
演绎 DD×dd→Dd○×Dd→1DD:2Dd:1dd=高茎∶矮茎≈3∶1 推理 YYRR×yyrr→YyRr○×YyRr→9/16Y_R_:3/16yyR_:3/16Y_rr:13/16yyrr=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9∶6∶6∶1
验证 F1 高茎(Dd)×纯种矮茎(dd)→高茎(1Dd)∶矮茎(1dd)≈1∶1 实验 F1 黄圆(YyRr)×纯种绿皱(yyrr)→
演绎推理
选材 豌豆 自花且闭花传粉,自然条件下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
结论
观察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1
现象 纯种黄圆×纯种绿皱→黄圆○×黄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9∶6∶6∶1
材提出 ①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分为显性和隐性②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分为纯 假说 合子与杂合子③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开,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
zxxk研究方法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个体遗传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rss均分离出活的ss和和rr型细菌分离提取dna杀死蛋白质或多糖dnaadna酶活的rr型细菌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特点adna分子结构adna复制美国生物学家美国生物学家沃森沃森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克里克基本骨架基本骨架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子链子链子代dna子代dna解旋配对形成两个新的的dna分子解旋酶半保留复制母链具有遗传效应的的dna片段tcuatcgtaaaatcgtacggagaatcg解旋碰撞配对聚合释放aucuagdna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解旋酶rna聚合酶mrnacugagaacgucugag核糖体脱水缩合游离氨基酸trna反密码子密码子cucrrna蛋白质转录翻译遗传的细胞基础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精细胞子精卵原细胞遗传定律及其应用着丝点断裂遗传物质的探索有丝分裂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组合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基因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结论演绎推理设计实验验证选材豌豆自花且闭花传粉自然条件下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观察现象纯种高茎纯种矮茎高茎高茎高茎
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生物体内传递基因信息的过程。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基因,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一段能够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
本文将从DN A的结构、复制、转录、翻译等方面介绍基因的物质基础。
一、DNA的结构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鳟氨酸)组成,其中腺嘌呤和鸟嘌呤属于嘌呤类碱基,胸腺嘧啶和鳟氨酸属于嘧啶类碱基。
嘌呤类碱基和嘧啶类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配对,形成碱基对,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间配对形成A-T碱基对,鸟嘌呤和鳟氨酸之间配对形成G-C碱基对。
这种配对方式保证了DNA双链的稳定性。
二、DNA的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前,DNA双链分离并复制一份新的DNA双链的过程。
DNA复制是由DNA聚合酶酶和其他辅助蛋白质协同完成的。
DNA复制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解旋、复制和连接。
首先,酶解酶将DNA双链分离,形成两个单链模板。
然后,DNA聚合酶将单链模板上的碱基与游离的碱基配对,并连接成新的DNA链。
最后,DNA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链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DNA双链。
三、DNA的转录DNA转录是指在细胞核内,DNA双链的一条链作为模板,合成一条RNA链的过程。
DNA 转录是由RNA聚合酶酶和其他辅助蛋白质协同完成的。
DNA转录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启动、延伸和终止。
首先,RNA聚合酶在启动子区域结合,开始合成RNA链。
然后,RN 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延伸,合成RNA链。
最后,在终止子区域,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链,RNA链与DNA模板链分离。
四、RNA的翻译RNA翻译是指在细胞质内,RNA链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RNA翻译是由核糖体和其他辅助蛋白质协同完成的。
RNA翻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启动、延伸和终止。
首先,核糖体在起始密码子AUG处结合,开始合成蛋白质。
然后,核糖体沿着RNA模板链延伸,合成蛋白质。
最后,在终止密码子处,核糖体停止合成蛋白质,蛋白质链与RNA链分离。
遗传方面知识点归纳总结
遗传方面知识点归纳总结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决定生物遗传特征的物质基础,位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内含有DNA,DNA是由脱氧核糖核酸组成的,它携带了生物遗传信息。
2. DNA的结构DNA分子由两条螺旋的链组成,每条链上有一系列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以一定的顺序排列,决定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3. 基因基因是DNA上的一段编码信息,它决定了生物的一些性状,如眼睛的颜色、皮肤的颜色等。
基因是一种遗传单位,它通过编码蛋白质或调控其他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生物的性状。
4. 遗传的规律遗传遵循一定的规律,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性遗传规律和杂交遗传规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指出,生物的性状由一对互补的基因决定,它们在生殖细胞中以随机的方式分离组合。
连锁性遗传规律指出,一些基因会一起传递,因为它们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杂交遗传规律指出,不同种群的个体进行杂交后,后代的性状可能呈现出一定的比例。
5.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基础。
遗传变异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插入。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发生变异,导致基因信息的改变。
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发生重组,导致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插入是指外源性DNA被插入到DNA分子中,导致基因组的改变。
6.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在数量或结构上发生异常。
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主要包括三体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和性染色体异常等。
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包括缺失、重复、倒位等。
7. 遗传病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异常引起的疾病。
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如囊性纤维化、地中海贫血等。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8.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遗传基因进行调控和改变。
基因工程主要包括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
高中生物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学是高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规律。
掌握好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生命的奥秘和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高中生物遗传学的基础知识点。
一、遗传物质1、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脱氧核糖核酸),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核糖核酸)。
DNA 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连接。
2、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对生物性状的表达。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1、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
该定律指出,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例如,对于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假设控制高茎的基因是 D,控制矮茎的基因是 d。
纯合高茎(DD)和纯合矮茎(dd)杂交,F1 代均为高茎(Dd)。
F1 自交产生 F2 代,F2 代中高茎(DD、Dd):矮茎(dd)= 3:1。
2、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还提出了自由组合定律。
该定律指出,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例如,豌豆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杂交。
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F1 代均为黄色圆粒(YyRr)。
F1 自交产生 F2 代,F2 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 9:3:3:1。
三、减数分裂1、过程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在形成配子时发生的特殊分裂方式。
它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遗传的知识点总结生物遗传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研究的是生物个体与其后代之间遗传物质的传递和继承规律。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遗传学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深化。
本文将围绕生物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与表型表现、遗传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遗传物质基本原理1. 遗传物质生物身体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它以特定的遗传密码携带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DNA是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
DNA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T)、胞嘧啶(C)和鸟嘌呤(G)。
这些碱基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成基因,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与发育的最小单位。
2. 遗传物质的复制DNA的分子结构是双螺旋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
当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DNA分子需要复制。
它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S期,通过复制,每一条亲代DNA链都能产生一个完全相同的后代DNA链。
这一过程确保了遗传物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遗传物质的表达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是以密码的形式存储的,这种密码是以碱基的排列顺序来表示的。
生物细胞通过翻译DNA分子中的信息,将其翻译成RNA,再根据RNA来合成蛋白质。
蛋白质对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遗传物质的表达是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基础。
二、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1. DNA的结构DNA分子是一种双螺旋的大分子,由核糖磷酸骨架和碱基组成。
核糖磷酸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酯键构成的,碱基则连接在核糖的位点上。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2. DNA的功能DNA分子是生物体内贮存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它通过编码蛋白质来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此外,DNA还能够进行复制、修复和重组,这些功能确保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3. RNA的作用RNA是DNA的转录产物,它可以将DNA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生物学中的生物遗传学基础知识
生物学中的生物遗传学基础知识生物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遗传现象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遗传物质、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等,可以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实验技术,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最基本的是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分子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状细胞素)构成的双链螺旋结构。
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两个互补的链,其中一个链作为模板,通过复制、转录、翻译等过程,可以传递遗传信息。
2.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基因完成的,基因是指一段DNA序列,编码着特定的蛋白质或R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一部分(如染色体)由一系列基因组成,基因从父母传递给子代,通过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基因包含的信息也能够稳定地传递下去。
生物遗传学可以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基因的定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基因表达调节、基因突变和易位等,这对于探究生物体发育、生长、繁殖等基本生命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的构成和序列发生变化,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易位、多态性等不同形式。
在自然环境的选择和人工干预的作用下,遗传变异能够引起生物体在基因型和表现型上的差异,并对进化和品种改良产生影响。
生物遗传学通过研究基因变异和其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能够探究生物多样性生成和维持的原因和机制,对于保护和利用遗传资源、推进物种保护和遗传改良、甚至应对重大疾病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对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精确编辑和改造,实现对特定基因和组织的控制和操作。
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如农业、医学、环境保护等。
随着生物遗传学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人们对遗传信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越来越强大。
然而,同时也必须引起重视的是,生物遗传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限制,如基因编辑的不可逆性和难以预计的副作用等。
中考生物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中考生物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掌握遗传学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一、遗传物质1、 DNA(脱氧核糖核酸)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
它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双螺旋结构,就像一个扭曲的梯子。
梯子的“横杆”由碱基对组成,包括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配对。
2、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它们决定了生物的各种性状,比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卷曲程度等。
二、遗传规律1、孟德尔的遗传定律(1)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这意味着杂合子(如 Aa)在产生配子时,会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 和 a)。
(2)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还发现,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是自由组合的。
例如,对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A 和 a 分离,B 和 b分离,然后 A、a 与 B、b 自由组合,产生 AB、Ab、aB、ab 四种配子,比例为 1:1:1:1。
2、遗传规律的应用(1)预测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通过已知亲本的基因型,运用遗传规律可以预测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
(2)指导动植物的育种工作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为了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可以通过杂交和选育等方法,按照遗传规律来培育新品种。
三、染色体与遗传1、染色体的结构和组成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 X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 XY。
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女性只产生一种含有 X 染色体的卵子,而男性产生含有 X 染色体和含有 Y 染色体的两种精子,当含X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会发育成女性胎儿;当含 Y 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会发育成男性胎儿。
2024年高中生物必修一考点知识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中生物必修一考点知识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细胞与遗传、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生物进化和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一考点知识的总结。
一、细胞与遗传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2. 细胞的代谢: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细胞分裂。
3.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DNA的结构、DNA的复制与遗传信息的转化、RNA的结构与功能。
4.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的概念、基因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基因转录与基因转化。
5.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的性状与性状的表现方式。
二、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1. 基因的克隆与鉴定:限制性内切酶、DNA电泳、DNA序列分析。
2. 基因转化:细胞的融合、基因枪技术、转基因生物的应用。
3. 基因工程与农业:转基因作物的培育,转基因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4. 基因工程与生物医学: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干细胞技术。
三、生物进化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学证据、生物胚胎学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
2. 人类进化: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的早期文化。
四、生物资源利用1.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的循环过程、水质污染与治理。
2. 空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大气组成与作用、空气污染与防治。
3. 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壤的组成与类型、土壤的肥力与保育。
4. 生物资源的利用: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
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学原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以上是对高中生物必修一考点知识的一个总结概述,对于高中生物考生来说,这些考点都是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通过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并结合实际例题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应用。
2024年高中生物必修一考点知识总结(二)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和变异知识点总结一、遗传和变异的基本概念1. 遗传:指生物个体所具有的一些性状和特征在后代中得以保留并传递的现象。
2. 变异:指生物个体在遗传过程中产生的性状和特征的差异。
3.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单因素遗传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二基因遗传规律。
2. 补体遗传规律:交配时两个亲本的基因在一起配对形成一个染色体对,分离后形成四种不同的组合。
三、基因的结构和功能1. 基因:指导生物体形成和发育的遗传物质单位。
2. DNA的结构:由核苷酸组成,包括磷酸、五碳糖和氮碱基。
3. RNA的结构:类似DNA,但糖是核糖,碱基中没有胸腺嘧啶,而是尿嘧啶。
四、基因的表达1. DNA复制:DNA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进行复制,形成两条完全一致的新DNA分子。
2. 转录:DNA的一部分信息转移到RNA上。
3. 翻译:在细胞质中,mRNA通过核糖体的作用,在氨基酸的参与下,合成蛋白质。
五、基因突变1. 突变:指遗传物质中的基因发生改变。
2. 突变的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倒位突变和重组等。
六、染色体的结构和变异1. 染色体的结构:包括着丝粒、着丝粒间隔、染色单体、腺带、间相等带和A-T富集区等。
2. 染色体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和多倍体等。
七、DNA的复制和修复1. DNA的复制:复制起始点是一个起始复制复合体,由DNA聚合酶和其他辅助酶组成。
在复制过程中,存在主链合成和链延伸等步骤。
2. DNA的修复:包括自我修复机制、错配修复机制、核酸切除修复机制和重组修复机制等。
八、生物的遗传变异1. 快速繁殖和遗传变异:快速繁殖的有利因素会加速遗传变异的积累。
2. 多样性与适应性:生物种群的遗传变异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可能性。
九、遗传病的诊断和防治1. 遗传病的分类: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等。
生物高中必背知识点
生物高中必背知识点一、细胞与细胞器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新陈代谢、生殖繁殖等3. 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能量合成)、内质网(蛋白质合成与运输)、高尔基体(分泌物的加工与运输)、溶酶体(降解废物)、叶绿体(光合作用)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2. DNA的结构:双螺旋结构、碱基对、遗传密码3. 遗传的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染色体遗传规律、基因突变4. 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胚胎发育、生物分子比较三、生物分类与进化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形态学分类、生化学分类、进化分类2. 生物分类的层级:物种、属、目、纲、门、界、域3. 生物进化的主要模式: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流、遗传漂变4. 生物进化的推动因素:环境变化、竞争压力、适应性进化四、植物生长与繁殖1. 植物的生长方式:原生生长、二次生长2. 植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3. 植物的生活史: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生活史差异4. 植物的营养方式:自养营养与异养营养五、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 动物的生长方式:原生生长、渐生生长2. 动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有性繁殖3. 动物的生活史:昆虫的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4. 动物的营养方式: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六、生物的能量与物质交换1. 光合作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2. 呼吸作用: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 物质的循环: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4. 营养关系:食物链、食物网、能量传递与捕食关系七、人体的生理与健康1.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消化液、消化吸收2.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气体交换、呼吸调节3.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循环、免疫功能4. 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传导、感觉器官、反射与调节5. 生殖与生育: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生殖周期、避孕与计划生育八、环境与生物保护1.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物圈、生态位、生态平衡2.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 污染与保护: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保护措施九、生物技术与社会1. 基因工程:基因克隆、基因编辑、转基因技术2. 细胞工程:细胞培养、干细胞技术、组织工程3. 生物医学: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4. 农业与环境:转基因农作物、污水处理、生物除草剂以上是生物高中必背的知识点,涵盖了细胞与细胞器、遗传与进化、生物分类与进化、植物生长与繁殖、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生物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人体的生理与健康、环境与生物保护、生物技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规律及遗传的物质和结构基础1、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 )对绿色(y )为显性,圆粒种子(R )对皱粒种子(r )为显性。
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 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分别为: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3 :3 :1 :1。
去掉花瓣,让F 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 2的表现型及其性状分离比是( A )A .24 :8 :3 :1B .25 :5 :5 :1C .15 :5 :3 :1D .9 :3 :3 :12、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C )A 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 由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C 若组合①的F 1随机交配,则F 2雄果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3/16D 若组合②的F 1随机交配,则F 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1/83、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4、正常情况下,将成熟的花粉粒离体培养成单倍体植株幼苗时,细胞内不可能出现的是( B )A .染色单体形成B .染色体联会C .DNA 复制D .染色体复制5、下图是人类遗传病家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 D )A .Y 染色体上的基因B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C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 .X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6、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 。
若Ⅰ-2无.乙病基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 II-3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1/8C.乙病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设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
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15N 、32P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甲、乙两病男 甲病男女正常男女Ⅰ Ⅱ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B )A.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以在DNA中找到15N和32PC.可以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以在DNA中找到15N、32P、35S如果用35S、32P 标记噬菌8、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 A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9、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B )A. 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B. 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C. 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D. 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10、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C )A.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B.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C.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D.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11、某同学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在一条链中所用碱基模块A∶C∶T∶G为1∶2∶3∶4,则该双螺旋模型中上述碱基模块的比应为( A )A.2∶3∶2∶3B.3∶4∶1∶2 C.1∶1∶1∶1 D.1∶2∶3∶412、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与鸟嘌呤数目之比为2:1,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 )A、32%B、24%C、14%D、28%13、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相同的C.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14、果蝇眼色遗传为伴X隐性遗传,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在下列哪组杂交后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 C )A.白眼♀果蝇×白眼♂果蝇B.杂合红眼♀果蝇×红眼♂果蝇C.白眼♀果蝇×红眼♂果蝇D.杂合红眼♀果蝇×白眼♂果蝇15、下图为遗传物质的组成、基因、DNA和染色体之间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若C代表磷酸基团,则A是核糖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F和G始终保持1∶1的比例关系C.遗传信息是E中I)的排列顺序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16、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 )A.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17、将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 )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C.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D.有半数的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18、用32P标记的动物体细胞(2N=20)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有丝分裂,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第几次分裂的分裂期(C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19.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并检测分裂过程和分裂后细胞中的情况。
下列推断正确的( D )A.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B.若这两次分裂为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8条C.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减数分裂Ⅰ中期含14N 的染色单体有8条D.若这两次分裂为减数分裂,则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15N20、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形态不完全相同,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X、Y染色体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二、非选择题1、请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采用同位素标记方法可断定进入细菌体内的是,而不是 .具体是用32P标记,用35S标记 .(2)由细菌提供的复制噬菌体自身DNA必需具备的条件是 . (3)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在中的上进行的.2、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
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1)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
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2)①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精巢细胞时,发现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
若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 。
3.一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果蝇进行了以下实验:选用灰身直毛雄果蝇与灰身直毛雌果蝇交配(灰身与黑身的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的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1)灰身与黑身、直毛与分叉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3)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如果用含有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的果蝇都是黑身。
现有一只用含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身雄果蝇,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其基因型。
写出实验步骤及预期结果与结论。
实验步骤:①让这只黑身雄果蝇与交配。
②将孵化出的幼虫用喂养,观察幼虫体色状况。
预期结果与结论:①若后代出现了灰身和黑身两种果蝇,则所测果蝇基因型为。
②。
③。
答案:(1)灰身;直毛;(2)BbX D Y、BbX D X d;(3)实验步骤:①用不含这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的黑身雌果蝇;②不含这种添加剂的食物;预期结果与结论:①Bb;②若后代全为灰身果蝇,则所测果蝇基因型为BB;③若后代全为黑身果蝇,则所测果蝇基因型为bb4.果蝇的翅型由D、d和F、f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D(全翅)对d(残翅)为显性,全翅果蝇中有长翅和小翅两种类型,F(长翅)对f(小翅)为显性.以下是两组纯系黑腹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决定翅形的基因D、d和F、f分别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2)实验一中亲本的基因型是、,F2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占______.(3)实验二F2小翅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长翅:小翅:残翅= .(1)常X 基因的自由组合(2)ddX F X F DDX f Y 1/2 (3)0:8:15、一DNA分子有a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n/m,该DNA复制n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个。
(2a(2n-1)(1/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