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诺兹(J - 大学物理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OBE理念的量子力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基于OBE 理念的量子力学教学设计与实践①张成园,丁勇,王军平,李永庆*(辽宁大学物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基础和创新意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量子力学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1,2],其在原子能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电子技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渗透到各个科学领域,例如生物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等,交叉学科的应运而生,推动了交叉领域的重大进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专业基础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教育信息化改革文件的推广,在教育体系中,信息资源和技术成为实现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教育手段和资源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引领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重新构建。
与此同时,自OBE 教育理念[3](Outcome -based Education ,成果导向教育)提出后,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和工程教育的改革备受影响,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在为国家培养需求人才的教育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动课程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产出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教学团队已初步完善了量子力学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出了OBE 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效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教学手段和方法在OBE 教育理念作为量子力学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主要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下。
(一)以产出为导向,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量子力学理论性强,物理概念抽象,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为有效解决此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调整了部分内容的授课方式,加强了可视化教学比例,借助于Matlab 、Maple 和Mathematic 等软件强大的数值计算及绘图能力,使抽象的理论通过绘图等方式形象化[4],加深学生对量子力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大连理工大学有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名单-2012_2012327101042
11
0809
10
0810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点)
11
08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点)
11
0812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能源与环境工程(2004自主设置) **电机与电器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系统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9 9 10 10 10 9 10
6 1 6 1
6 9 7 10 4 8 9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11 9 9 11 8 4 1 1 1
1 8 7 8
1 3 1 6
070207 070208 070301 070302 070303 070304 070305 071001 071002 071003 071004 071005 071006 071007 071008 071009 071010 071011 171012 071102 080101 080102 080103 080104 080120 080121 080122 080123 080124 080125 080201 080202 080203 080204 080220 080221 0803 080401 080402 080501 080502 080503 080520 080521 080522 080523
偏振光定位样机的设计与搭建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1 绪论 .............................................................................................................................. 1
通信方面的核心期刊
*** 通信方面的核心期刊:TN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1.电子学报2.中国激光3.通信学报4.光学学报5.半导体学报6.电子科学学刊7.电信科学8.微电子学9.强激光与粒子束10.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1.半导体技术12.激光杂志13.无线电通信技术14.电讯技术15.激光技术16.半导体光电17.通信技术与发展18.电声技术19.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激光与红外21.现代雷达22.红外技术23.光通信技术24.微波与卫星通信25.无线电工程26.微波学报27.XX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8.应用激光29.红外与激光技术30.航天电子对抗31.现代电信科技32.电子元件与材料33.压电与声光34.电子技术应用35.光通信研究36.邮电大学学报交通大学***通信方面:交通大学通信原理学习./course/xnjp/dzxy/txxtyl/东南大学通信原理学习./jpkc/declare/2006txyl/old/1.htmC114中国通信网/通信世界网./中国3G通信网.chn3g./中国通信论坛.tongxinbbs./XX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原理(./txgc/)东南大学通信原理(./jpkc/declare/2006txyl/old/1.htm)交通大学通信原理(./course/xnjp/dzxy/txxtyl)XX邮电大学通信原理(202.119.236.185/tongxin/index.aspx)XX科技大学通信原理(./ec/C69/kcjsgh-1.htm)西南交通大学现代通信原理(jp.dame../C102/Course/Index.htm)XX师X大学通信原理(202.197.120.40/ec/C17/jsdw-3.htm)XX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通信概论(./dxx/txgl/default.asp)XX大学通信原理(210.43.64.31/jpkc/C148/kcms-3.htm)聊城大学李晓红通信原理教学(.tx.lctu./)无线资讯网(.wx800./)通信世界网(./)Winlab(罗格斯大学)的munication Theory(/~crose/index545.html)杨百翰大学的Analog and Digital munications(/ee/class/ee444/)國立交通大學通信原理(.tw/theory.thm/)麻省理工学院的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6.441//)哥伦比亚大学的munication Theory(/Courses/Summer2004/ELENE4702.html)阿拉伯马大学-猎狩村校区的munication Theory(/courses/ee426//)波多黎各理工大学的Digital munication Systems(/~mteixeir/ee4714.htm)瓦斯特理工的Advances in Digital munication(/courses/ee533/)精品课程部分:网上人大.cmr../newdemo.htm中国教育科研网格realcourse.grids./邮电大学网络教学平台teach.jwc.bupt./index.jsp?login=true市精品课程资源网jpkc.bjedu./listb.asp?year=2005&beijing=2005清华大学国家精品课程166.111.92.10/index_national.jsp 166.111.92.10/jpkcgc/jpkc/jpkc_1.jsp国家精品课程导航.//jpkc/index_lei.htmlXX大学国家精品课程202.113.13.85/XX大学国家精品课程202.116.65.193/sysujpkc/大学国家精品课程./pkujpk/复旦大学精品课程./jpkc/jpkcList.jsp?jpkcType=nation&year=2003国家精品课程166.111.180.5/Spectacle2004/Default2003.aspx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jingpin/XX大学精品课程221.232.129.83/暨南大学精品课程./index.htm南华大学精品课程61.187.179.69/Country.asp师X大学精品课程./大学国家精品课程./jpkzl/jpkzl_main.htmXX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jpkc/courses.asp?courselevel=1华东师X大学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索引./jpkc.asp西南交通大学精品课程./Root/Default.aspXX大学精品课程./XX外语外贸大学./jwc/bestcourse/中央财经大学./jgsz/jingpin/index.htmXX高校精品课程展示./kczs.htmXX市高校精品课程211.81.22.65/XX交通大学电磁场./dcc/index.phpXX省精品课程网.:1/华中科技大学202.114.4.28/jpkc/华南理工大学精品课程./course/北方工业大学精品课程./sxjm/index.php?option=_content&task=view&id=61&Itemid=142大学数学科学学院.:8000/misc/course/mathmodel/index.htmlXX电子科技大学精品课程./jp/index.aspXX交通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网./ocw/Fujian/fujian_10.html东南大学精品课程./zq/signal/7-1.htmXX 工业大学精品课程./index.htm国家精品课程导航./sj/jpkew/XX工业大学./jpkc/web/XX省精品课程202.119.33.32/jpkc/Announce/Show.htm几百门大学精品课程在线学.szikao./zkzl/zonghe/06.htm国家精品课程大全/Article/jiaoyujiaoxue/diannaoxuetang/200608/732.html202.114.4.28/jpkc/in dex_jsmb.htm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科大数学建模/index.php 博士家园./shumo/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建模协会./Html/Introduction/43162.htmlXX大学数学建模网/we/math2/ReadNews.asp?NewsID=34&BigClassID=5&SmallClassI D=6大学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网166.111.229.73/courses/course/index.jsp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网()。
大连理工 导师 课题——纵向科研项目一览表
刘冲
5
2005-2007
20.
一次性电化学生物芯片的优化设计及制作工艺研究
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
(20041073)
罗怡
4
2005-2007
21.
机械制造企业精益生产模式及其软件系统实现研究
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
(2004A1GX091)
王德伦
8
2005-2006
22.
电磁技术和膜技术除垢抗垢方法的应用研究
王德论
80
2006-2009
25.
面向原始创新的模糊前端及概念设计系统化方法与技术
国家高技术研究
发展计划863项目
(2006AA04Z109)
滕弘飞
史彦军
25
2006-2009
12.
××微传感执行网基础研究
国家部委
“十一五”基础科研项目
王立鼎
280
2006-2008
13.
××轴承设计仿真技术研究——滚动轴承计算机数值仿真与试验仿真结果相似度理论研究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
专项科研基金
(20050141010)
刘冲
6
2006-2008
17.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辅助沉积玻璃导电膜机理分析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
科研启动基金
[2005]383
吴东江
3
2006-2007
18.
面向产业化的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及设备
辽宁省基地专项资金计划
王立鼎
50
2006-2008
19.
李庆忠
3
2007-2008
22.
基于NURBSS表达的船舶参数化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物理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物理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作者:高永浩王艳召唐翰昭王继国谷卓来源:《科教导刊》2021年第19期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家大力提倡建设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如何更好地完成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提出了大学物理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并明确了其中各教学环节间的衔接与联系,为相关教学及教研人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OBE 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实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2021.19.037Exploration of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Physics Based on OBE Education ConceptGAO Yonghao, WANG Yanzhao, TANG Hanzhao, WANG Jiguo, GU Zhuo(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43)Abstract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experiment course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which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ultivatio n of students’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our country strongly advoc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how to better complete the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achievement oriented, put forward the university physics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studied and defined the connection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eaching links,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personnel.KeywordsOBE;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open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繼“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及“北京指南”[1]拉开新工科建设的序幕后,我国新工科建设逐渐进入了实质性实施阶段,教育部也发布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并组织了一系列研讨活动。
BOPPPS教学法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基尔霍夫定律为例
件$构建知识体系
44在参与式学习+S), 环节中$对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步检验学员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前测+S$,环节除了检 %Y5E&"基尔霍夫电压定律%Y]E&及其推广的例题和应用 测学员对电路约束条件的掌握情况$还进一步引出了本次 习题的讲解过程其本质也是后测+S(,的一部分$可以初 课的学习内容$也可视为导入+;,的一部分# 而单独列举
"&$也可以通过列写方程的结果引导学员自行得出基尔 习目标进行设计)%)&0 个教学环节的顺序不是一成不变
霍夫电压定律的推广的内容$让学员有学习的获得感# 的$一个环节中可以包含其他环节$各个教学环节也可能
在这两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类比理解都可以配合 是重复出现的#
SSG动画演示给学员更生动形象地展示这一过程#
点列( 个Y5E方程$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其中( 个独 )%'2)$%&
立回路列( 个Y]E方程$通过这' 个独立方程就可以解出 %)&冯瑞珏!马海霞!曾献煜!等&基于'三化(的电路
' 个待求量#
课程教学改革% \& &微型电脑应用!)%))*(+ )%(9&
通过这个例题既可以综合检验学习目标!")是否 %(&杨飞!王一群!周素华&问题启发式电路原理实验
中心$围绕+学习目标,将各个教学环节相互呼应"融会贯 答这个问题较为抽象$在教学实施过程就可结合一个具体
通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的例题来引导学员回答# 例如$如图$ 所示$要求解电路中
三各环节教学实施 在学习本次课基尔霍夫定律之前$学员已经学习并掌
2024年度无机化学第六版电子教案大连理工大学
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以及能量变化,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基本原理。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热、焓变等参 数。
2024/2/3
19
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简介
反应速率
表示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与反应物浓度、温 度等因素有关。
速率方程
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 式。
应用
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沉淀物的溶 解度,可以实现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从而分离和提纯化学物质。
22
05
无机化合物分类及性质
2024/2/3
23
金属元素单质和重要化合物性质
2024/2/3
0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介绍锂、钠、钾、铷、铯、钫等碱金属以及铍、镁、钙、锶、钡等碱土
金属的单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如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 解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和元素化学的 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 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课堂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 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树立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化学平衡的移动
结合实例,分析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溶解度与溶度积
通过实例计算,帮助学生掌握溶解度与溶度积的换算及应用。
2024/2/3
35
拓展阅读材料推荐
《无机化学》(第六版)教材配套习题集
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OBE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本科培养方案
三、大连理工大学培养方案体系
通识课程 48门
心智启迪类
艺术与审美 ★ 美学原理 美术鉴赏 音乐鉴赏 社会心理学 西方文学史 当代艺术 雕塑与绘画 批判性思维 创意写作 设计思维与创意 批判与创意思考
人类文明类
人类文明史 ★ 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哲学史 西方文化概论 中西文化交流史 大学与人类文明 大学与人的发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外文化经典比较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概论 中国儒学与日本 西方思想经典 中外建筑简史
三、大连理工大学培养方案体系
6
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四年3学期
三、大连理工大学培养方案体系
7
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对应关系
建立每一门课程与毕业生能力要求(工程教育认证12条能力)的对应关 系表。设置课程对学习产出的效果(考核环节专门有产出分析)
能力要求1 课程1 课程2 …… ● ● 能力要求2 能力要求3 ● ● 能力要求4 ……
5
毕业学分要求 四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控制在175学分 五年制本科专业总学分控制在215学分 四年制英语强化班总学分可控制在185学分
学分计算办法:理论课程16学时计1学分;实验课程、体育、 上机、设计等,24学时计1学分;体育课32学时计一学分;集 中实践环节,如工程训练、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等,1个教学周计1学分。学分最小单位为0.5。
其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就业指导
三、大连理工大学培养方案体系
在线通识 课程 18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开放课程 通识教育网络课 东西部联盟通识 教育网络课 超星尔雅通识 教育网络课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100001002y 100001011y 100001014y 100001015y 100001020y 100001023y 100001026y 100001028y 100001029y 100001031y 100001033y 100001034y 100001002z 100001004z 100001001w 100001002w 100001003w 100001004w 课 先秦君子风范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中西文化比较 国学智慧 西方哲学智慧 中国哲学概论 欧洲文明概论 逻辑学导论 伦理学概论 科学通史 管理学精要 老子论语今读 西方文明史导论 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与人生 魅力数学 中国文化地理 中国传统文化与数学物理 程 名 称 课程 属性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BOPPPS教学法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法在“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费雯丽王晓蓓徐星张天然来源:《科技风》2023年第29期摘要:“电路”课程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学员学习积极性不足、学员对课程内容掌握困难等问题,BOPPPS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以学习目标导向、学员全程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基于此,论文以基尔霍夫定律为例,提出将BOPPPS教学法应用到电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论文在教学设计中,始终以学员为中心,围绕学习目标,将引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个环节有机融合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员自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可获得较好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BOPPPS教学法;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实施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一、概述“电路”课程是电气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也是上述专业学员所学习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不仅为学员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起到理论支撑作用,也对学员专业课学习能力的培养起铺垫作用,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学员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1]。
因此,对“电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进一直是电气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2-3]。
BOPPPS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员为中心、以学习目标导向、学员全程参与式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由引入、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六个环节构成[4-5]。
該教学方法可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可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目前已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将BOPPPS教学方法应用到相应的教学设计中以提高学习效果[6-8]。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课程中最重要的两大定律之一,因此该论文以此为例,详述了BOPPPS法应用到电路教学过程时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教学实施过程。
二、基于BOPPPS教学法的教学过程设计基于BOPPPS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6个环节,基尔霍夫定律教学时长为2学时(90min),其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表1所示。
创新创业训练
张兴国 张兴国 赵杰 赵宁 赵宁 周秉文 周秉文 周大雨 周大雨 周文龙 邹龙江 陈奡册 杜猛 杜猛 冯林 冯林 冯林 付冬娟 贺明峰 贺明峰 贺明峰 金博 金博 李航 李航 李胜铭 李胜铭 梁冰 梁冰 梁冰 刘一玮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助理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刘一玮 刘一玮 潘秋惠 潘秋惠 潘秋惠 孙焘 孙焘 孙焘 王振 王振 吴振宇 吴振宇 姚翠莉 姚翠莉 张崴 白凤仙 巢明 巢明 巢明 程春雨 程春雨 程春雨 崔承毅 崔承毅 邸新 邸新 邸新 高庆华 高庆华 高庆华 葛宏伟 葛宏伟
工程师 工程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副教授 副教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副教授 讲师 工程师 讲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副教授 副教授
王加悦 慈恒坚 杜琛 罗维开 杜瑶 任静 黄大玮 何晋 高程翔 王西蒙 杨登 吴志强 唐延鑫 李威 郑清允 张茜 姚翰 于佰仑 黄奇立 张卓妮 贾佩霖 汪金波 范浩煦 崔得位 郑琦超 刘睿 蓝映 解一鸣 刘庆周 张恒 佟凌辉
叠层梯度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双金属带锯条失效机理研究与组织性能评价 发动机单晶叶片材料高温氧化行为研究 电子封装Cu/Sn-9Zn/Ni焊点交互作用及界面反应研究 同步辐射辅助研究共晶Sn-Bi微焊点的凝固结晶行为 高速钢连续热处理工艺温度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块体非晶合金超塑性变形工艺研究 高纯超细四方相二氧化锆纳米粉体的制备 钛合金表面氧化锆纳米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碳纤维复合摩擦材料的制备 GCr15轴承钢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研究及组织 评价 一点微课 音频智能门锁 指尖上的旋律——基于STM32处理器的虚拟乐器 笔迹识别手写笔 穿戴式交互设备 视觉延伸系统 “老街记忆”文化保护交流平台 基于二维格子的跨物种传染病传播动力学研究 生态系统中的底层生物入侵研究 生态系统中的顶层生物入侵研究 “病了么”健康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教育效果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 家用智能药饮机 纸上打印机 复杂环境下的无线数据传输研究 智能水池清理机器人 《约学》校园学习监督鼓励app开发 基于rmq和st最短路的动态交通道路的最短路线规划 基于开放式云平台的新一代Online Judge系统 股票私募团队
面向“总师型”人才培养的航天飞行器设计课程创新建设
面向“总师型”人才培养的航天飞行器设计课程创新建设作者:时圣波龚春林苟建军谷良贤粟华吴蔚楠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19期基金項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师资培训”(220602608103420)第一作者简介:时圣波(1985-),男,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飞行器总体及结构设计。
DOI:10.19980/23-1593/G4.2024.19.013摘要:航天飞行器设计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总师型”后备人才基本能力和素养为教学目标。
航天飞行器设计涉及要素多、概念多、学科耦合强,强调综合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该文讨论航天飞行器设计课程的四个主要教学难点,结合西北工业大学办学目标,详尽地阐述课程创新建设思路。
课程在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方面持续改革,构建“国防战略牵引-航天思政引入-工程案例分析-虚拟仿真强化”的创新教学模式,论述课程创新建设具体实施过程。
通过多维度评价与反馈,课程创新建设效果良好,有力支撑总体专业骨干和总师后备人选培养。
关键词:航天飞行器设计;“总师型”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思维;航天特色思政;全过程评价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9-0050-04Abstract: Space Vehicle Design is a cor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to cultivate the basic ability and quality of "chief designer" candidate talents. Space Vehicle Design involves many elements,concepts, and coupling multi-disciplines. Comprehensiveness, systematism and creativity can be emphasized in this course. The four main teaching difficulties of this course are discussed. The ideas of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are carefully explain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The knowledge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re persistently improved.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 of 'motiv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 introduction of aerospa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cases - strengthening of virtual simulation' is constructe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is described. The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of this course has a good effect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and feedback, which could strongly support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pace vehicle conceptual design talents and chief designer candidates.Keywords: Space Vehicle Design; cultivation of 'chief designer' talents; system engineering thinking; aerospa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ole process evaluation发展航天、探索宇宙承载着人类几千年不懈的追逐,航天飞行器寄托着人类拓展时空运用的希望。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
从活性染料到反应 性染色的理论与实 践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奖
二等奖
国务院
获奖时间 完成者
杨锦宗
2001
张淑芬
赵德丰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高硅择形沸石的研 制及其在烃转化中 的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奖
二等奖
国务院
2004
含二氮杂萘酮联苯
结构新型聚醚砜酮
3 (PPESK)及其制 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国务院
联系方式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地址:大连市中山路158号40信箱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编:116012 电话:0411-39893699; 0411-39893800 传真:0411-39893800 实验室主任:彭孝军 教授 联系人:戴艳秋 E-mial: finechem@ 网址:
实验室是我国精细化工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知名高地。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目标, 着力自主创新。近五年来,实验室承担了“863计划项目”8项、主持 “973”课题2项、主持“973”项目前期研究专项1项、“973”项目子课题1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 金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1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项、国际合作与交 流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72项、企业攻关课题2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96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 奖 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162篇,其 中SCI收录791篇,EI收录481篇,国外期刊论文 681篇。大量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到产业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支撑和引领 我国精细化工领域的科学创新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实验室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在2006年教育 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三,涵盖“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等五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 科,“应用化学”学科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
大连理工大学-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
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工作汇报
2007年1月
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基地建设的核心目标 • 先进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 质量的前提;
•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提高教 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 重视个性培养和因材施教是学生创新意 识形成的必要条件。
中心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 学校管理部门不重视 • 中心自身的认识存在误区 • 缺少硬性的队伍建设保障制度
中心队伍的基本要求
有足够数量的教师:
• 建立能保障其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制度
• 按人学时确定理论课教师的人数
• 以实验教学研究为主,以理论课教学为辅,有条 件从事科学研究 有足够数量的教学辅助人员:
5、《普通化学》(第三、四、五版):分别于1998、 2001、2004年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6、《基础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大学普通化学实验》,面向21世纪教材,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1年。 8、《配位催化与金属有机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 教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教材发行量达100余万册
3部教材获得教育部奖励:
•《无机化学》(第三版)1998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 步一等奖; •有机化学实验系列教材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
•《有机化学》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 二等奖。
•《无机化学立体教材》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 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有机化学立体化精品课程教材建设》 “高等教育 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立项研究项目。
• 以立体化教材为核心建设无机化学精品课 程 ,2005年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基于OBE理念的海洋工程地质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探索
基于OBE理念的海洋工程地质虚实结合实训教学探索
杨庆;孔纲强;高凌霞;王忠昶;冯晓静
【期刊名称】《高等建筑教育》
【年(卷),期】2024(33)2
【摘要】海洋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等本科专业基础课,探索课程的实训与实践教学体系是新工科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按照“学生为本、目标导向”的教学思路,开展“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和“虚实结合”等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以工程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为目标导向,重新设计海洋工程地质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设置、教学形式与方法,以及多元化能力考核与评价等环节,校企合作、协同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共建海洋工程地质实践基地的新模式。
【总页数】7页(P97-103)
【作者】杨庆;孔纲强;高凌霞;王忠昶;冯晓静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3.1
【相关文献】
1.基于OBE理念的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实践
2.基于虚实结合的编组站作业实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3.OBE理念下虚实结合的《平版印刷机操作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4.基于OBE理念的“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虚实结合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诺兹(J. Georg Bednorz, 1950-)和缪勒(Karl A. Muller, 1927-)因发现钡镧铜氧系统中的高T c超导电性,共同分享了198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超导电性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超导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寻找更适合于应用的超导材料,物理学家对化学元素的低温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上千种具有超导电性的物质,但是它们之中绝大多数的超导转变临界温度(T c)都在液氦温区附近或在1K以下。
第一个被找到的T c高于液氦温区的超导材料是阿瑟曼(G. Ascherman)在1941年发现的氮化铌(NbN),T c为15K。
随后,1953年发现了T c为17.1K的钒三硅(V3Si);1954年又找到了T c为18.3K的铌三锡(Nb3S);1967年制成了组成非常复杂的铌铝锗合金,T c为20.5K;1973年发现了T c为23.2K的铌三锗薄膜。
但是,在随后的13年里,提高临界温度的努力一直没有取得进展。
1985年,几位法国科学家发表了一篇关于钡镧铜氧(Ba-La-Cu-O)材料的论文,介绍这种材料在室温以上具有金属导电性。
当时正在研究金属氧化物的高T c超导电性的柏诺兹和缪勒受其启发,立
即对这种材料进行加工处理。
经过多次实验,他们终于将这种材料的T c
提高到了33K。
1986年4月,柏诺兹(右图)和缪勒(左图)向德国《物理杂志》提交了
题为“Ba-La-Cu-O系统中可能的高T c超导电性”的论文。
后来,日本东京大学的几位学
者根据他们的配方复制了类似的样品,证实钡镧铜氧化合物具有完全抗磁性。
柏诺兹和缪勒的发现使人类从基本探索和认识超导电性跨越到超导技术开发时代。
他们取得的这一重大突破,引起了以美国、日本和中国为中心的全球性的“超导热”。
在短短的3个月内,T c从33K迅速提高到100K以上,人类首次获得了液氮温区的超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