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6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C.森林大量减少
D.臭氧层破坏
2.下列关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集约化乳畜业 B.开展国际合作,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业 C.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水农业 D.兴建水利工程,引进高产水稻品种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较干旱,主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过度放牧和农垦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该 地区气候干旱,经济水平落后,人口较多,所以要采取开展国 际合作、控制人口数量、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等措施。
3.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有( ) A.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蔓延 B.庞大的人口压力 C.自然资源总量少 D.自然灾害频繁 【答案】B 【解析】我国资源总量多,虽然自然灾害频繁,但我国可 通过各种手段控制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面临生存和发展的 巨大压力主要是人口数量多,压力大;我国环境污染是以城市 为核心迅速蔓延。
2.教材第104页 图6.15 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综合循环利 用关系示意
解读说明:图中为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这种农业按 照生态学原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大力植 树造林,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图中的生态农 业循环模式中的核心纽带为沼气池。因为沼气池充分利用了生 产过程的废料,实现了清洁生产,减少了浪费和污染,而且很 好地实现了生态循环。
业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符合可持续发 展要求。你对这种说法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但清洁生产是相 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 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 洁生产过程中也有废弃物产生,只是相对而言废弃物较少。
〖2021年整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析》完整版教学课件PPT

答案:3、C 4、D
启示:1实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生态农业,延长了产业 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收入,获得了 经济效益; 2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污 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获得了生态效益; 3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取得了社会效益; 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 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才能缓解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
随堂检测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 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2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弱噪声 B绿化环境 C保持水土 D减少酸雨
答案:1、A 2、D
下图为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
3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可能位于 A江苏宜兴 B湖北武汉 C广西贵港 D山东青岛 4该生态工业示范区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系统间只通过废弃物的交换而衔接 C造纸厂的布局属市场导向型 D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一)合作探究:案例1--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
1 结合图,分析该酒精总厂清洁生产的过程是 怎样的? 2通过学习你认为该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是否体 现出了可持续发展?说说你的理由。
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所环地12是出兼通分节有减。了顾过析,生 少整可的学该成产 污个持 可习酒为环 染生续 持你精新节 物产发 续认总的中 的过展发为厂资出 排程?展该清源现放中说。酒洁。的。实说精生污“现你总产染废了的厂的物弃发理的过充物展由清程分”经。洁是利都济生怎用进与产样,入环是的最了境否?大新保体限的护现度生产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1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启示:1实行清洁生产和发展生态农业,延长了产业 链,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收入,获得了 经济效益; 2生产过程中污染物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污 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节能减排,获得了生态效益; 3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取得了社会效益; 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结 合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 路,才能缓解目前人口、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 。
随堂检测
下图为某电厂循环经济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 A砖瓦厂 B钢铁厂 C玻璃厂 D化工厂 2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弱噪声 B绿化环境 C保持水土 D减少酸雨
答案:1、A 2、D
下图为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
3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可能位于 A江苏宜兴 B湖北武汉 C广西贵港 D山东青岛 4该生态工业示范区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系统间只通过废弃物的交换而衔接 C造纸厂的布局属市场导向型 D各环节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一)合作探究:案例1--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
1 结合图,分析该酒精总厂清洁生产的过程是 怎样的? 2通过学习你认为该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是否体 现出了可持续发展?说说你的理由。
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所环地12是出兼通分节有减。了顾过析,生 少整可的学该成产 污个持 可习酒为环 染生续 持你精新节 物产发 续认总的中 的过展发为厂资出 排程?展该清源现放中说。酒洁。的。实说精生污“现你总产染废了的厂的物弃发理的过充物展由清程分”经。洁是利都济生怎用进与产样,入环是的最了境否?大新保体限的护现度生产
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1该酒精厂的厂址邻近( )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
人教版-地理-高一-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课时-课件精选教学PPT

产品成本
降低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经济效益
增加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
污染转移
无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有可能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的观点,将农业生产 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 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它既不同于那种系统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
、投入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也不同于那 种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动力,不顾生态破坏 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的商品 化现代常规农业。
原来朋友的前男友是本地人,父母都 有车有 房,自 己每个 月2千元 觉得特 别满足 ,跟朋 友吃饭 的时候 就一直 说:“ 我一个 月赚的 钱够花 了,身 上这件T 恤穿了 四年, 工作四 年攒了 一万二 !”朋 友问怎 么攒的 ,前男 友一脸 得意:“我 随份子 钱随的 ,将来 咱们结 婚就都 回来了 !” 朋友觉得很无语!这跟朋友的生活观 完全不 一样! 如果让 前男友 知道自 己一双 鞋3千元 穿了不 到一年 就不穿 了一定 心疼死 !
夏季下雨之后的路边总会有很多蜗牛 ,我常 常会看 着他们 慢慢的 爬,身 后拖出 长长的 透明液 体的痕 迹。我 羡慕他 们可以 在遇到 危险的 时候将 自己的 软弱躲 在坚硬 的壳里 面。可 以有一 处安放 自己的 地方真 的很好 。 人到中年,最珍惜的时间越来越多的 是自己 独处的 时间, 好像只 有独处 的时候 ,这一 切才都 是自己 的,自 己才是 真实的 。
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
对策、可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 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 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
6[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6[1].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9740d1fbd64783e08122b09.png)
P104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②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 的工作、生活用品;③节约能源;④节省使用自然 资源;⑤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⑥尽量 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 车;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⑧爱护每一 块绿地;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⑩亲近 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⑩关心并 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状况的动力;⑩ 从事每项活动前,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并采 取预防措施。
例1 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例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淮河流域自古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
可现在却成为水旱灾害多发的地区。当地一曲民谣 唱出了淮河的沧桑:“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 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21世纪议程》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3
3
3/5
4
1/3
6
1/4
6
1/5
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 之一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 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
60% 50% 40% 30% 20% 10%
0%
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例
高投入:资源生产率低
50%
40%
30%
20%
10% 0%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二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
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地理原理的理解。第(1)题, 由图不难得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态势,这种趋势
由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的变化所驱动。第(2)题,
产基础条件的联系等。 答案:C
(3)该服装产业集聚地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
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 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追求 经济与环境效益双赢,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年前徘徊波动,2003年较快上升,2004年后平稳发展。
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农业政策调控取得 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 续恶化)。 原因: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环境冲击部分得到缓 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东部以轻型或轻重
A.自然、市场、资源 C.自然、资源、市场 4.该循环经济示范区体系中
(
)
B.资源、市场、自然 D.资源、自然、市场 ( )
A.钢铁、石化等部门的污染物被完全回收利பைடு நூலகம்,真正实
现了零排放
B.海水淡化的副产品浓盐海水再回归大海,以保障海洋 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C.中水等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是该示范区的突出特色 D.该示范区运输总量虽大,但多以中小型货物运输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6章第2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共67张PPT)

间接可推动减少 减少
无显著变化 增加
无显著变化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有可能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从原 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 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 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 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 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
小结
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
必然性
中
国 走
战略 措施
可
持
续 发
工业 模式
展
道
农业 模式
路
的
个人 行为
《中国21世纪 议程》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践行可持续发 展观
课堂小测:
1、中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 A 创造美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B 环境问题已使中国无法发展 C 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顺应国际潮流 D 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全球变暖的一个结果就是导致更频繁、更严 重的森林大火。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州
俄罗斯西伯利亚,从偷猎者手里找回的西伯
利亚虎的皮毛。
致人类正在毁灭的家园:北极熊被饿死
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学习目标
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掌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个人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②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③节约能源; ④节省使用自然资源; ⑤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 ⑥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 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 ⑧爱护每一块绿地; 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 朋友和谐相处; ⑩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状3
无显著变化 增加
无显著变化 增加(治理污染费用) 减少(用于治理污染)
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
有可能
清洁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废弃物?
清洁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因为清洁生产从原 料开采一生产制造一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 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 端治理的弊端。但清洁生产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技术相 比较而言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也 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清洁生产过程中也会有废
小结
人口压力
资源短缺
环境危机
必然性
中
国 走
战略 措施
可
持
续 发
工业 模式
展
道
农业 模式
路
的
个人 行为
《中国21世纪 议程》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践行可持续发 展观
课堂小测:
1、中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 A 创造美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 B 环境问题已使中国无法发展 C 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顺应国际潮流 D 面临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全球变暖的一个结果就是导致更频繁、更严 重的森林大火。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州
俄罗斯西伯利亚,从偷猎者手里找回的西伯
利亚虎的皮毛。
致人类正在毁灭的家园:北极熊被饿死
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
学习目标
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掌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个人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
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 ②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 ③节约能源; ④节省使用自然资源; ⑤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 ⑥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或以步当车; ⑦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 ⑧爱护每一块绿地; ⑨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 朋友和谐相处; ⑩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状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课件:第六章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解析:第 5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
料丰富。第 6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
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答案:5.A 6.B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 7~ 8 题。
是“创建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揭示了全国 和各省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 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
[探究] 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示:我国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应对着人均资源不足 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挑战。
[在归纳中理清]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 任务的阶段,而临更多的压力, 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分析如下: 1.庞大的人口基数
二、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 化,集约化利用
资源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动
物质单向流动
物质循环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 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 效益相结合
[在训练中用活] 读某农业生态园生产链循环模式图,完成 1~3 题。
7.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
8.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经济 的途 的内容:一是清洁的能源,二是清洁的生产
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 生态
业 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 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返回
径
[例2]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
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解析:由于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经济发展和生态退耕 都需占用一部分耕地,所以短期内粮食增产举步维艰。由于 人口基数庞大,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比较多且人口老龄化趋
势日益明显。能源利用的种类随科技进步会不断增加,环境
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问题 使中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庞大压力,这也是中国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其中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 大障碍。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人口数量,实现
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返回
项目
含义
循环 经济
①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③实现良性
循环
返回
项目
含义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
实现 工 清洁 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
循环 业 生产 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返回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
)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 )
C.商品率高
过程,三是清洁的产品 农 生态
业 农业 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 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返回
径
[例2]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
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解析:由于后备土地资源有限,再加上经济发展和生态退耕 都需占用一部分耕地,所以短期内粮食增产举步维艰。由于 人口基数庞大,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比较多且人口老龄化趋
势日益明显。能源利用的种类随科技进步会不断增加,环境
污染正由城市向农村蔓延。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问题 使中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庞大压力,这也是中国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的原因所在。其中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 大障碍。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人口数量,实现
地有限;城市化水平高,非农业用地规模大)
返回
项目
含义
循环 经济
①资源得以再生;②综合效益突出;③实现良性
循环
返回
项目
含义 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
实现 工 清洁 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
循环 业 生产 最大化的一种模式。它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
返回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
)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 )
C.商品率高
2.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修改

些企业有什么特点?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
这三家企业均属污染型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不 注意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现象。 (2)材料二工业园区存在着这样一个工业“生态链”,这 是“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个产物。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
析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3)目的: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 良性 循 环 , 实 现 农 业 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创 意 点 亮 未 来
范国雄 •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
*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废弃物处置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人 教 版 地 理 必 修 2
物质流动 结果
物质单向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 来环境问题
途
径
循环经济
如何实现 循环经济
农业生产 清洁生产 工业生产 个人消费 适度消费
生态农业
玉米油 饲料
CO2 CO2 回收率60% 回收率60%
酒精 杂醇油
玉米
脱胚
发酵
蒸馏
增产20%~30%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调发展
(2)影响当地水果种植的主要社会因素有哪些?当地为什 么要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 化”的管理模式?
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 “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 +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信 息,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有利于加强科技投入,提升产品 竞争力;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2016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素材课件8-1-03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1、提取选项信息:“人均 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 资源压力越大”; 2、提取表格信息并判断: 河南人均DP水平最低,但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所 以选项A错误; 3、提取选项信息:“城市 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 压力越小”; 4、提取表格信息并判断: 河南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 口对耕地压力比较大,所以 选项B错误;
第一讲 可持续发展
1.考情分析
8-1-03考点: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2.知识精讲 3.典例剖析 4.真题演练
命题 统计
2014·浙江·选择·5-6 2014·江苏·选择·25-26 2013·福建·选择·1-2 2013·江苏·选择·19-20 2013·新课标I·综合·37(3)(4) 2013·新课标II·综合·37(4) ……
(2014·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 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 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 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 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第5~ 6题。
5、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均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 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①
②
③ 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 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 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5、答案: ①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 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 的提高)。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 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①
③改善环境质量。
②
③ 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 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清洁生产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其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 应用于生产过程中。(1)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益和减少人 类及环境的风险为目的。(2)对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 汰有毒原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3)对产品要求 ,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理过程,皆尽可能将对环境的 影响减至最低。(4)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提供的服 务中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第一课时课件

一、中国走可持续道路的必然性。
原因: 1 原因: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
(1)庞大的人口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严重的资源短缺。 (2)严重的资源短缺。
(3) (3)深刻的环境危机
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 21世纪议程 2.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 《中国21世纪议程》
北京 1994
中 国 走 人口压力 可 持 续 发 资源短缺 展 道 路 的
人均自然资源不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耕地资源 河流径流量 森林面积
人均占有量占世 总量在世界排名 界人均值的比例
3 3 4 6 6
1/3 3/5 1/3 1/4 1/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源需求量大
资源利用率较低
国家 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单位产值能耗 能源/百万美元GDP) (能源/百万美元GDP) 1 1/4 1/8 1/7.7
发布时间: 发布时间:
1994年3月 年 月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 21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中国21世纪人口、 中国21世纪人口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 背景: 的历史经验教训, 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 有选择走 可持续 发展的 道路。 道路。
21世 全球第一部 国家级 的《21世 纪议程 》
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 城市: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
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 农村: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练 习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不在于(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严重的资源短缺 C深刻的环境危机 D沉重的粮食负担 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目前 A 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 严重的环境问题 C 庞大的人口数量 D 不利的外部环境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ppt课件

3、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用生态学 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 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 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 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 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1)原理:_生__态_系__统____的观点
(2)方式:调整原有的__生__产__结_构_____,发展种植业与 _林__、__牧_、__副__、__渔_业___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 (3)目的:形成_生__态_上__和__经__济_上___的良性循环,实现农 业的_可_持__续__发_展___。
跟全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农业比其他国家都还 要依賴灌溉。美国大約只有十分之一的作物从依賴灌溉的 农地上收成,而中国从依賴灌溉的农地收成的粮食,則占 了中国所有作物生产的十分之七,甚至更多。每炼一吨钢, 德国、日本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只需6千克的水,但在中国 却要23到56千克左右;造紙工业中,中国每生产一吨紙最 少要用掉456千克的水,但在已工业化的国家則只需要不 到200千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外的 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 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世纪议程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北京 1994
P100 阅读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 展集约型经济,合理利用和保护资 源、环境。
1影响酒精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原: 料
2传统的酒精生产造成什么环境问题 ?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3、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 有什么好处?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都 进入了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 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 永续利用。 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 对资源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同时 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兼顾 的可持续发展。
2013届高考地理第1轮总复习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件

(2011·南宁一模)作为我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
目前广西的10多家大型制糖企业中,已有三分之一
引入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下图为制糖生产过程示意
图。读图回答5~6题。
5.对整个制糖过程进行环境评估,可以看出( D ) A.只有原料的开采符合清洁生产 B.只有废物的处理符合清洁生产
C.只有产品的使用符合清洁生产
部边缘;g区域位于南岭地区。根据以上信息,在四
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描述最符合实际。 第(2)题,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地势高、 蒸发量小、湿地广布,近年来破坏较为严重,我国将 其规划为生态功能区主要是为了保护湿地、涵养水源。 【答案】(1)D (2)C
【规律技巧总结】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
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
【解析】第(1)题,a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北部边缘,
绿洲分布较多;b区域位于河西走廊;c区域位于大兴 安岭的南端和阴山地区;d区域位于小兴安岭和三江 平原的部分地区;e区域位于三江源地区;f区域的北 部位于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南部位于青藏高原的东
的差异很大,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出现土地沙漠
化和荒漠化,而山区由于过度开垦、植被破坏等原 因造成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有的地区水
资源匮乏、有的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有的地区湿
地正在快速消失等,这些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可持 续发展,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
(2011·广东汕头测评)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 度地形比例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2题。
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循环。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ppt

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行业有化学工业、计算机及 其他设备制造,建立循环经济模式后,这些行业生产可 以( D) A、实现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 D、减少资源消费量和污染排放量
2020/10/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牛粪栽培双孢菇技术
农民养了奶牛,主要为了生产牛奶,但牛要排泄粪便,利用粪便来种植蘑菇,这 就利用了物质循环的概念,粪便不做废物而是肥料,蘑菇吸收这种便的营养,形成蘑 菇供人们食用,这就是循环经济。农民既卖牛获得收益,同时在第二阶段又卖蘑菇获 得收益。
2020/10/22
80年代我国创造了许多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农业 模式,如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的主体农 业模式;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种、养、加结 合等复合生态系统模式;鸡粪喂猪、猪粪喂鱼等有机废物多 级综合利用的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 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 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通过食物链网络化、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 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地发展,实现经 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 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2020/10/22
留民营生态农业主要措施(p103):
(1)调整产业结构
变单一农业为农林 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不同时空、多层次、多形式的 新能源利用网络。
2020/10/22
2020/10/22
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农业2资020/1源0/22 得以再生、实现良性循环、 综合效益突出。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农业资源得以再生
实现良性循环
综合效益突出
补充材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我国约有包括 农产品在内的价值74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受阻。” 9月7日,对中国数以万计的菜农和对日出口企业是一个黑色 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日本开始实施新的《食品卫生法》修 正案。根据该法案的有关规定,如果发现有残留农药超标问 题,可以预先禁止该食品的进口,这意味着中国对日出口蔬 菜在前一阶段屡屡受阻之后,面临着一个更为严格的贸易壁 垒。
——生态农业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参与 国际竞争的需要。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
(1)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数量众多,每年新增人口多,资源需求量大导致资源短缺,废 (2)资源短缺 弃物排放量多导致环境问题 人口素质较低,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环境意识淡薄,出现环境问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中国资源特点:种类多,数量大,类型全 题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导致环境危机 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占有量少;经济发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 生产技术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中国环境危机加重的表现?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4月28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2005年伏季休 渔制度通告如下:
一、26°30′N(连江县北茭)以南我省海域,6月1日12时 至8月1日12时,禁止拖网、帆张网和大围缯作业;
二、连江北茭以南我省海域,5月1日零时至6月30日24时, 禁止所有张网作业;
三、22°30′N至23°30′N、117°E至120°E海域, 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禁止所有灯光围网、灯光 敷网作业。 四、26°30′N以南我省海域,6月1日12时至7月1日12时, 禁止所有桁杆拖虾作业。 五、所有休渔渔船在休渔期间必须做到“船进港、网入库、 证集中、人上岸”,实现全面休渔。对于违反国家伏季 休渔制度规定的,将依法予以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一比】比较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不同。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集约利用
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资源 重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处置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废弃物 再利用
物质流动 结果
单向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同时带来
环境问题
物质反复 循环 流动 经济和 环境 效益相结合
污染的结果。
1994年,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达43亿吨,工业粉尘的排放量达580 万吨。
我国沙尘暴频起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
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
危机的警钟。
深刻的环境 危机表现: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 农村蔓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4、实现循环经济的途径: 工业上—— 清洁生产 农业上—— 生态农业
(一) 清洁生产
概念:从 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 的 全过程 来评估产品对 环境 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 视末端治理的弊端,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注意:①清洁生产是全过程的,从资源的开采到加工; ②清洁生产的概念是相对的,是与现行的 技术和产品相比较而言的
重点难点
1、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2、可持续发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实践。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预习检查】 ——自主学习 谈收获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我国面临的发展问题——我国肩负的历史任务 我国当前正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
我
庞大的 人口压力
国 的 基
资源短缺
必 然
可持续发展
本 令人担忧 之
国
路
情
深刻的环
境危机
循环经济
清洁 生产
消费
让 我 们 一 起 行 动 起 来 爱 护 我 们 的 家 园
录制单位:夏津县第一中学 时 间: 44分钟
生态农业的案例: 江西千烟洲立体农业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北京留民营生态农业等
【预习检查】通过读案例3,找出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所采取
的主要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
种植、养殖与加工相 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互补充、相互促进
(2)综合循环利用
(3)广开源流,开 发利用新能源
净化环境,保护土地
地下:沼气池 地上:太阳灶、太阳能暖房 空中:太阳能热水器 推广利用省柴灶
组
材 2000年全国15岁以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 料 6.72%,我国10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是美国的1/5,
人口素质低
二 据统计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学生的数量我国排第135位。
第
二 组
材 料
三
资源问题
表现
人均资源 的拥有量 少
材 仅以水为例,全国缺水城市达300多个 ,但工业用水的重复利 料 用率仅为 20%—30% ,单位产值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 四 10倍。
【总结】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人口 庞大的人口数量,年净增人口多,尤其是低素质 压力 的人口过多
资源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环境
深刻的环境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 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生
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预习检查】——自主学习 谈收获 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所有生产环节中出现的“ 废弃物”都进入了新的生产 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 分利用,减量到最小,得到充 分利用。
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 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程度, 同时废物综合利用也取得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 兼顾的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前后对环境影响对比 清洁生产好处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二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资源短缺
2000年闭矿的马鞍山南山铁矿
马鞍山南山铁矿,曾是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具有采一运一选一机修 配套的大型露天铁矿山,华东第一大露天矿坑,深度达到了-210余 米。其在带来巨大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污染与生态破坏,俯瞰 其似巨大漏斗,俨然成了地球“伤疤”。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有升华 结合案例2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总结清洁生产带来的效 益。(提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 续以及社会的可持续)
环境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的排放美化了环境;
经济效益: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增 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产污量、排污量减少, 治理污染的费用降低;
采伐后的“荒山”
被滑坡掩埋的县城
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
21世纪初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每年达到 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 县的土地面积。
采伐后的“荒山”
被滑坡掩埋的县城
生 态 破 坏
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
21世纪初我国土地沙漠化的面积每年达 到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 中等县的土地面积。
【合作探究】——突破重点 有升华 结合案例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总结生态农业带来的效益。
生态效益: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如:减少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秸秆还田等保 护土地;
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开发新 能源;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经济效 益;
社会效益: 改善了生活环境;增加了就业与收入 (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就业) ;提高了生 活质量。
1、概念: 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 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2、内涵: 以 环境无害化技术 为手段,以 提高生态效益 为核心, 以 环境友好方式 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 化。 3、原则
根据 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资源生化等 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物质反复流动的过程。
判断对错:①清洁生产=污染物零排放,对吗? ②今年的生产为清洁生产,若干年后一定也是
清洁生产,对吗?
【自主思考】——加深理解 我提高 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 读案例2,回答下题
1、传统的酒精生产 造成什么环境问题 ?
大气、水、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
2、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 生产的?有什么好处?
人口问题
表现
第 材 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 庞大的人口压力
料 高。 第五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我国每年 ,年净增人口多
一
一 出生人口超过2 000万,净增人口在1 400万左右。每年新增的 国民收入有1/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制约着经济的进 一步发展
走进中国生态第一村——留民营村
文化活动中心
沼气站——储气罐
整齐划一的生态大棚
2004 年10 月,联 合国秘 书长安 南亲自 前来参 观,小 村世界 闻名
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农家小院
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客厅
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厨房
(三)公众参与——适度消费
课堂小结
社会效益: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
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 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大 农业,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体系,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2、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的挑战: 庞大的人口基数 人均资源不足 环境污染严重
3、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 《中国21世纪议程》 , 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 总体战略、 行动 以及行动方案。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强化重点】——自主探究 我提高 思考材料中我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上面临哪些人口、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具体挑战 (将其表现填写在学案上)
昼夜不停的工厂
雾霾中的天安门
垃圾围城
污浊的河水
雾霾中的夏津一中
2017年 5月4日 北京时间 11:30
呈 酱 油 色 的 河 流
昼夜不停的工厂
雾霾中的天安门
垃圾围城
环
境
污
污浊的河水
染
学习目标
1、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2、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具 体实践。 3、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 度和责任。
资源利用率不 高,资源浪费 严重
材料五: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材料显示,在全球“大气中的总悬 浮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完全污染物含量”领先的前十个城市里,贵阳、重 庆、太原、兰州、北京、广州等8个中国城市榜上有名。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
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