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氟中毒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平原中东部和滨海平原,水深一般在60m以上,水氟
一般在2~6mg/L,高者可达数十毫克每升。
地热水和温泉高氟水地区 从东北到南方沿海地
区散在分布,水氟可达4~10mg/L。
富氟岩矿地区 主要分布在萤石矿、磷灰石矿和冰
晶石矿等富氟岩矿的出露区或开采区。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域分布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氟中毒病区类
起高潮,发展迅速。
燃煤污染型病区确认虽然是在70年代末,但80
年代在部分省份就明确了采取改炉改灶降室内空气
氟和粮食氟的防治措施。
饮水型氟中毒的地域分布特征
通过饮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水型
氟中毒病区,是我国地方性氟中毒最主要的病区类
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广大的平原地区。
饮水型氟中毒的流行程度与饮水含氟量之间有
氟中毒类型,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这类病区的特点是饮水氟和粮食、蔬菜氟含量
不高,也没有明显的氟工业污染。高氟砖茶和特殊
的饮食砖茶习惯(奶茶、酥油茶、砖茶水、糌粑等)
是导致病区牧民氟摄取过量而发生氟中毒的原因。
主要分布在西藏、四川、内蒙、甘肃、宁夏、
青海和新疆等省(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
氟斑牙的人群分布特征
地方性氟中毒危害
氟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牙齿是机体对氟化物最为敏感的器官,氟 斑牙的形成主要是在牙齿釉质发育期氟对造釉细胞作用 的结果,釉质表现为白垩、着色、缺损等改变。残留终 生,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影响咀嚼及消化功能,危害健 康。
氟骨症:在氟的作用下,骨骼的正常代谢过程(包 括成骨、破骨、矿化过程)以及钙磷代谢受到影响和破 坏而产生的结果,其主要表现有骨质硬化、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等,腰、腿及全身关节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 重者弯腰、驼背,甚至瘫痪。
地方性氟中毒的时间分布特征
我国地氟病的类型与分布
在我国,除上海市和海南省外,其他省(直辖
市、自治区)均有病区。
我国病区类型复杂,不仅有饮水型病区,还有
我国独有的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病区。我国地氟病
重病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饮水型病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燃煤污染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湘、鄂
两省。
饮茶型病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地氟病的分布
地氟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很广,在50多个国
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如亚洲的印度、孟 加拉、中国、泰国、斯里兰卡等,欧洲的俄罗斯、 保加利亚、意大利等,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肯尼亚、坦桑尼亚等,美洲的美国、加拿大、阿根 廷等,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地氟病 均为饮水中含有高氟所致。
高度的相关性,水氟含量越高,饮用时间越长,病
情就越重。
按高氟水的来源和成因不同,饮水型氟中毒病
区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浅层潜水高氟地区 是我国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范
围最大的一种类型,主要分布在长白山以西、长江以
北的广大区域内,水氟一般在2~5mg/L,高者可达数十
毫克每升。
深层高氟地下水地区 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华
预防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概念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
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 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 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 空气或食物等介质,摄入过量的致病因子—氟 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上主要表 现为牙齿和骨骼的改变。
氟斑牙
饮 水 型 地
氟 病
敞灶做饭
敞火取暖、烘烤粮食
燃煤污染型氟中毒
砖茶水熬煮过程(一般砖茶氟 含量超过300mg/kg,高者达 1000mg/kg以上。砖茶水氟含 量一般超过3mg/L)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居民习 惯饮用大量砖茶(平均每 人每日饮用3~4L)
饮 茶 型 氟
中 毒
典型氟骨症 X线改变
来自百度文库
型,该类病区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秋季收获时
阴雨连绵,冬季寒冷潮湿,居民多以煤取暖和烘烤
粮食及辣椒等。
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边远山区。
重病区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3省交界
的山区和重庆东部、湘西、鄂西的山区。
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地域分布
饮茶型氟中毒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我国四川
省阿坝州壤塘县发现的一种特有的呈地方性流行的
环境的儿童,因体内摄入过多的氟导致牙齿造釉细胞
损伤而出现的牙齿钙化障碍、牙釉质或牙本质损伤。
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
当恒牙萌出后迁入病区或接触高氟环境的儿童不
再发生氟斑牙。
无性别差异,亦无种族差异。
氟骨症的人群分布特征
主要发生在成年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因生活在高氟区的人群随年龄增长,接触高氟环境时
由于乳牙和恒牙以及牙齿造釉细胞发育时期不同,
故氟斑牙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年龄)特征。
出生11个月以内在高氟环境发育、出生的婴幼儿
可发生乳牙氟斑牙,但较恒牙氟斑牙轻得多,仅有白
垩样改变。这与婴幼儿的氟摄入量主要来自于母乳,
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的氟量少有关。
恒牙氟斑牙发生在6~8周岁以前一直生活在高氟
间越长,机体内蓄积的氟量增加,故危害较重。
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易患氟骨症,潜伏期
短,3~5年即可发病,可能与机体适应能力和敏感性
有关。
一般认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少地区有女多
于男的现象,特别是重症氟骨症患者多为女性,且以
骨质疏松软化型为主,这可能与妇女生育、骨钙丢失
有关。
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氟骨症也无种族差异。
据2011年全国地方病统计报表数据显示:
全国有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1136个,病区村
12.36万个,受威胁人口约8907万;
全国有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县173个,病区村
3.36万个,病区村人口3319万。
还有饮茶型氟中毒病区县219个,覆盖3246个乡
镇,涉及人口3105万。
病情统计显示,全国大约有3800多万氟斑牙和
230多万氟骨症患者(不包括饮茶型氟中毒病情)。
可见我国是一个地氟病流行严重的国家。
我国地氟病防治现状
我国地氟病防治工作与其他地方病相比,起步
较晚。
我国改水防地氟病的工作是从60年代,在吉林
省乾安县打成第一眼低氟深井后开始的,随后部分
省(市)在重病区相继进行了试点工作。
1978年全面启动,1981年全面展开,1985年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