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某灌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_课程设计
TS灌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CONCEPTUAL DESIGN OF IRRIGATION PROJECT ON TSIRRIGATION DISTRICT目录前言.................................................................................................................... 11 灌区基本概况................................................................................................ 1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灌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1 必要性.................................................................................................. 52.2 可行性.................................................................................................. 63 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83.1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83.2 总体规划设计指标.............................................................................. 93.3 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94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114.1 可供水资源量分析.......................................................................... 114.2 灌溉用水量分析.............................................................................. 114.3 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125 典型工程设计............................................................................................ 155.1 典型工程范围的选择与布置.......................................................... 155.2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推算.................................................................. 185.3 干渠的纵横断面设计...................................................................... 19结语................................................................................................................ 23前言TS灌区灌溉工程位于我国北方山前平原上,种植旱作。
某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农水课程设计)
• 2、渠道水位推算
–控制点的选择 –确定灌区取水方式
• 干渠闸前设计水位与灌溉季节外河水位比较。
• 3、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迭代或试算方法
(四)排水沟设计
• 1、排渍、涝流量计算
–平均排除法确定排涝流量
• 2、排水沟水位推算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
设计任务
• (一)灌溉制度河灌水率图设计
– 1、水稻采用列表法
• 建议采用EXCEL
– 2、棉花采用图表法
• 注意采用次降雨量(连续降雨作为一次)作为计算依据
– 如连续3天降雨,分别为3、12、9,其次降雨量为24面mm,次有效利用系 数为0.9,可认为是在降雨量最大日的一次降雨。
–计算排水临界期的排渍、排涝水位, –临界期外河水位进行比较,检查是否满足自排要求 –若不能满足,需要采取的措施
• 3、排水支沟纵横断面设计
(五)建筑物统计
• 干、支渠渠系建筑物统计
– 如闸、渡槽、跌水、桥梁等
提交成果
• 1、规划设计报告一份;
–格式要规范 –图、表要有编号、表头和图名
• 编号唯一 • 表内的文字、数字字号比中文小一号。 • 计算公式要列出,公式中各项参数亦加以说明。
• 2、规划图一张 •
报告提纲
• 一、项目概况与必要性分析
– 1.自然概况 – 2.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二、规划设计标准 • 三、灌溉制度设计 • 四、灌排系统规划
– 1、骨干灌排系统 – 2、田间工程
• 田间渠系布置
– 毛渠、、灌排系统建筑物规划
第三章: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教学用课件
抽水取水
水库取水
无坝取水
有坝取水 抽水取水
(1)无坝取水:灌区附近的河流水源丰富,河道枯水期
的水位和流量均能满足灌溉要求时,可在河岸上选择适宜
的地点作为取水口,修建取水建筑物,从河流侧面引水。
优点:工程简单、投资省、施工易、工期短、收效快;
缺点:不能控制河道水位,常受河水涨落、泥沙运动以及
无坝取水口 布置平面图
①河槽主流在凹岸; ②弯道处横向环流使其表层为清流; ③避开凹岸水流顶冲取水口。
横向环流:
引水角,即引水渠轴线与河道水流所形成的夹角,应为锐 角,通常采用30~45 °。 若灌区位置及地形条件限制,无法把渠首布置在凹岸而必 须放在凸岸时,可把渠首放在凸岸中点的偏上游处。
无 进水闸:控制入渠流量 坝 渠 首 冲沙闸:冲走淤积在进水闸前的泥沙 的 组 成 导流堤:平时导流引水、防沙,枯水期截断水流
灌溉设计保证率的选定,将影响工程建筑物的规模、灌溉 面积、工程建设的投资。其选取太高或过低都是不太经济 的,应选定一个经济效益最优的保证率作为设计标准。
一般灌溉工程是根据当地水文条件和作物种植状况选 用灌溉设计保证率。
2、抗旱天数 抗旱天数是指农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灌溉设施 能确保用水要求的天数。其反映了灌溉工程的抗旱能力。 抗旱天数的两种统计方法: ①连续无雨日数,即雨量小于2mm或3mm的天数; ②连续无透雨日数,即两次透雨的间隔天数。 确定抗旱天数时应进行经济比较: 抗旱天数过高,抗旱能力强,但工程规模大,投资多; 抗早天数过低,工程规模小,投资少,农作物易受旱灾。 合适的抗旱天数,要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作物种类及经 济状况来确定。
二、灌溉取水方式 1、河流水源的取水: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和含沙量等 随时间变化大,难以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故必须修建用 以调节水源状况的的综合取水建筑物,即取水枢纽。取水 枢纽位于灌溉渠道的首部,故又称渠首工程。
灌溉课程设计
灌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灌溉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灌溉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我国灌溉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4.能够运用灌溉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分析灌溉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灌溉对农业和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溉的定义和作用:介绍灌溉的概念,解释灌溉对农业的重要性。
2.灌溉的基本原理:讲解灌溉的原理,包括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等。
3.灌溉方法:介绍常见的灌溉方法,如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4.我国灌溉发展现状和挑战:讲解我国灌溉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5.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强调合理灌溉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条件进行灌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灌溉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灌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灌溉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灌溉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灌溉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灌溉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灌溉实验所需的设备,如喷灌机、滴灌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灌溉过程。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灌溉信息,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课程名: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姓名:×××年级:2010级学院: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学号: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通过对管道灌溉系统(包括喷灌,微灌或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了解灌溉系统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巩固农田水利学的所学内容,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具体要求1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布置原则,掌握灌溉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设计方法;2掌握管道灌溉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规范;3学会收集,分析,运用有关资料和数据;4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创造能力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喷灌选型与总体规划1.1喷灌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资料收集: 1地形:地面平坦72土壤:沙壤土3作物:苹果树园林,正值盛果期4水源:果园南部井水5气象:灌溉季节多风,平均风速2.5m/s社会经济条件:果园为实验果园,面积95亩,交通方便,电力供应不足;规划设计目的:该果园为实验果园,为发展节水农业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地形,土壤气象水文与地质,灌溉对象及社会经济条件,故进行规划设计。
系统选型:工程应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选择系统类型水源类型位置地形地貌地块形状土壤地质降水量灌溉区风速风向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及使用者素质动力条件由于该果园为盛果期的苹果树,经济价值就目前情况较高,并且为实验果园,可申请政府项目资金为保障。
灌水频繁,作物耗水量大,劳动力缺乏,但作为实验果园,管理者素质高有利于喷灌系统的实施,综合考虑后,拟定采用固定使得喷灌系统。
总体规划1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2根据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经济基础选用合理的灌溉系统1.2喷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基本资料某实验果园,园内有一眼机井,动水位距地20m。
该地电力供应不足,为节约用水,拟采用固定式喷灌系统。
地形:面平坦,最大供水量为60m/h,面积95亩,果树2544株,株距4m,行距6m,园内有十字交叉道路,路边与第一排树的距离南北向为2m,东西向为3。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如下:1. 课程设计目标:- 理解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 能够独立完成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 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灌溉排水工程的水文学基础;- 灌溉排水工程的土壤水分特性和水文参数;- 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灌溉排水工程的设备和工程实施;- 灌溉排水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地考察,加深对灌溉排水工程的理解;-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包括方案设计、计算和绘图等;-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4. 课程设计要求:-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基础知识;-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和计算;-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程设计评价:- 设计报告评价:评估学生的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和绘图质量;- 设计答辩评价:评估学生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团队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表现; - 创新能力评价:评估学生提出的创新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广东水列亀力职业技术学洗M灌区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班级:14水利2炎駁名:陈志炭学号:140321206tj录31灌区基本概况 (5)1.1自然概况 (5)1.2社会经济概况 (5)2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7)2」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9)2.2卷体规划设计指标 (9)2.3灌区总体现划布置 (10)3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12)3」可供水资源量分析 (12)3.2灌漩用水量分析 (13)3.3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15)4典型工程设计 (15)4.1典型工程范囲的选择与布置 (16)4.2灌漩黑道设计流量推算 (15)4.3干渠的纵横断面设计 (15)结语16刖sM灌区灌溉工程位于我国北方山前平原上,种植旱作。
主要问题是干旱,涝次之,盐渍化更次之,设计重点是灌溉系统。
本灌区属于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势平坦,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坡度一般在1/1000-1/2000之间,灌区西北部有两水库可满足灌溉需要。
经调查本地区解放前为一多灾低产地区,洪、涝、旱、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人民生活困难,贫苦农民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艰苦岁月。
解放后,虽得到相关处理, 但干旱仍是困扰这一地区粮食作物丰产的主要问题。
因此为保证该地区的粮食丰产增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本灌区工程建设。
按照流域规划的统一安排,水源的分配方案是:地下水主要供各地国有工业、乡镇企业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铁路以西高地的农田灌溉用水。
灌区内的机井主要供人畜饮用及零星菜地的灌溉,除特殊情况外,不用来灌溉大田。
农业生产这一方面需要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另一方面也程度不同的存在着各种不利因素,因此兴修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对于作物的保利增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具有是跟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流域规划,拟将本灌区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棉生产基地。
1灌区基本概况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及范围M灌区位于我国北方某地。
灌区范围西起铁路,东至精深公路,南临c河, 北连F 河。
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题目名称: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班级:2007 级水利水电专业01 班*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1.基本资料1.1灌区基本情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和。
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Q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 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林50.2m,正常水位43.0m,兴利库容1.2×108m3,总库容2.3×108m3。
Q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2.5 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1.2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2-1及表2-2。
灌溉技术课程设计
灌溉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灌溉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
2. 学生能够描述农田水分需求的特点,并解释灌溉制度制定的基本依据。
3. 学生能够认识并区分常用的灌溉设备和材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灌溉原理,设计简单的灌溉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正确使用灌溉工具,掌握基本的灌溉操作技能。
3. 学生能够分析灌溉用水效率,提出提高灌溉效率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农业技术的兴趣,增强对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重要性的认识。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互助与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农业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灌溉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为初中年级,已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对新知识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灌溉基本原理:讲解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分析植物需水量与气候、土壤、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参考教材第二章内容,介绍不同灌溉方法的原理,如滴灌、喷灌、浸灌等。
2. 灌溉设备与材料:学习教材第四章,介绍常用灌溉设备(如水泵、水管、喷头等)的功能、结构及使用方法,以及各类灌溉材料的特性。
3. 灌溉制度的制定:分析教材第三章内容,使学生了解灌溉制度制定的基本依据,如作物生长期、土壤水分状况等,学会制定合适的灌溉计划。
4. 灌溉效率与节水技术:学习教材第五章,探讨提高灌溉效率的方法,如改进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灌溉基本原理及方法第二课时:灌溉设备与材料认识第三课时:灌溉制度的制定与实践第四课时:灌溉效率与节水技术探讨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灌溉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灌区农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设计主要步骤2013-12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指导书范文波编写2013年12月某灌区农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设计主要步骤第一部分总体设计思路第一步:供水量计算,以水定地。
确定规划面积。
第二步:灌区主要作物灌水率。
确定种植类型与比例,而后做出灌水率图,修订灌水率图,旱地作物一般q=0.25—0.5m3/(万亩s.),水稻一般q=0.4—0.6m3/(万亩s.)。
第三步:典型支取与干渠取水口流量推算。
第四步:典型干、支、斗、农渠横断面计算第五步:典型干、支、斗、农渠纵断面水位衔接。
第六步:典型干、支、斗、农渠纵横断面绘图第七步:田间工程规划布置绘图。
第二部分主要步骤一、供水量计算(一)需水量计算1、种植面积说明拟订的种植结构,确定数量的依据。
总面积约3-10万亩。
以下为举例说明!!农场种植农作物面积及需水量计算表补充:1、净灌溉面积:灌水面积、净面积,需要灌溉得可以种植作物的面积。
净灌溉面积=土地有效利用系数(0.9-0.95)×灌溉面积2、灌溉面积:毛灌溉面积、毛面积,包括净灌溉面积与渠道、排水沟、道路、林带等在内的面积。
3、非灌溉面积:村庄、水塘和坟地等其他不进行灌溉的面积。
4、总灌溉面积:灌溉面积+非灌溉面积2、供需水量平衡验算农场供需水量平衡计算3、灌水模数与灌水率图修订可以在农田规划完成之后,计算出净面积,再计算灌水率。
此时的数值比较精确。
(二)根据情况计算水量平衡某灌区农场分水量计算表二、灌区工程规划布置灌区规划布置包括:灌排渠沟系统规划布置、田间工程、渠沟系统建筑物。
(一)灌排渠沟系统规划布置见教材P117第三章第五节。
1、各级渠道和排水沟布置内容1)干渠与干沟2)支渠与支沟3)斗渠与斗沟布置形式:灌排相邻或相间布置间距:400-800m或根据当地资料确定4)农渠与农沟布置形式:灌排相邻或相间布置间距:100-200m或根据当地资料确定。
农沟间距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见教材第七章2、渠沟系统规划: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设计
灌溉渠道系统规划设计第一节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布置一、任务1、供水、引水、配水要求:对水源供水状况进行调节对水位、水量有控制,调节能力控制流速,使渠道达到防冲,防淤二、系统分类1、组成:1)水源和引水部分:水源:水库、湖泊、河流、井、泵建筑物:要求有调节、控制能力(闸、坝、抽水站)2)输水配水系统:把渠道分为五个等级:总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农渠,其中,总干渠、干渠、支渠输水;斗渠、农渠配水。
3)田间渠道系统:农渠、毛渠、灌水畦[qí]通常是:干、支、斗、农、毛。
大的有总干渠,较小的有灌水畦4)排水泄水系统:干、支、斗、农、毛沟2、分类:从结构上分:明渠、暗渠按建筑材料分:土渠、砖石砌渠、砼渠、水泥管按开挖方式分:挖方渠道、填方渠道三、渠道系统布置1、布置原则:总的来说,要求投资少、效益大、渠线尽可能小,输水速度快、沿线地质无严重渗漏或坍塌现象2、平原布置为例,说明其布局原则,见教材3、布置:田间渠道系统一般为沟、路、渠相邻或相间布置。
第二节渠道系统设计流量的确定渠道设计流量是渠道所控制灌溉范围内农作物的灌溉净流量和渠道损失流量之和,即:Q设=Q净+Q损一、渠道净流量1、Q 净 = q 次大 A (立方米/秒)q 次大 :灌区次大灌水率 (米3/秒/万亩), A :灌溉面积(万亩)2 、Q 净= m1A1 + m2A2 +…/ 86400t (立方米/秒)或: 式中:M 综—综合灌溉定额(米3/亩), T —作物允许灌水延续天数。
二、渠道损失流量四、渠道的加大流量和渠道的最小流量1、加大流量:当灌溉区的灌溉面积扩大或出现特大干旱或上游渠道出现失事情况Q 加大=Q 设(1~1.3)2、渠道最小流量:当灌溉区某一种作物需灌溉或某一支渠需灌溉 Q 最小=0.4Q 设渠道一般都应考虑设计流量、加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第三节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一、渠道横断面的设计100净损Q L Q ⨯⨯=σ (米3/秒)L :渠道长度σ:每公里长渠道渗水损失占所通过净流量的百分比,根据土壤性质确定mQ D净=σ (σ、D 、m 值见教材) 2、通过测定损失直接确定渠道设计流量 设净=Q Q η三、渠道设计流量损净设=Q Q Q + (大型) 或:η净设=Q Q (中小型)t86400⋅⋅A M Q 综净=Tii i 64.8m q ⋅α=(一) 断面形状1、按几何形状和材料分为:梯形(大多数土渠)、矩形(砼渠、石渠)、半圆形(砼渠)2、按开挖宽深比:窄深式:挖方省、占地少、渗漏小、但渠床不稳,施工不便宽浅式:渠床稳定,施工容易,水流稳定但占地多。
马清河灌区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马清河灌区灌溉排水课程设计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题目名称: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班级: 2012 级水利水电专业 01 班姓名:刘琦学号: 7305指导教师:王辉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5年月日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一. 基本资料灌区基本情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和。
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砂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马清河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林,正常水位,兴利库容×108 m3,总库容×108m3。
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 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2-1及表2-2。
灌区系统布置课程设计
灌区系统布置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灌区系统的布置原则、方法和步骤;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灌区系统的实际设计和评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灌区系统布置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和教学内容,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灌区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特点,灌区系统布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灌区系统布置的案例分析。
以教材《灌区系统布置》为基础,结合相关参考书籍和多媒体资料,进行教学内容的和安排。
三、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灌区系统布置的原理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学资源应该能够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设备,进行教学演示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灌区系统布置的知识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占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作业占30%,包括课后练习和项目报告;考试占40%,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平时表现评估主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进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作业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课设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Q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一、题目类型南方,丘陵区山间川地。
地面坡度较大,沟系发达,无洪涝之虞。
气候湿润,但雨量分布不均。
种植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
主要任务是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
二、基本资料2.1概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与,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灌区地形图见附图。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马头山以林为主,20m 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重粘壤土,下游龙尾河一带属中粘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重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暴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建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
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 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50.2m ,正常水位43.0m ,兴利库容1.2×1380m ,总库容2.3×1380m 。
马清河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 A -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 A -断面处河底高程30m ,砂、卵石覆盖层厚2.5m ,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 ,河面宽120m 。
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2.2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 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及表2。
灌溉排水课设
一、灌区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贡河灌区开发的背景贡河运区位于长江以南,南为贡河,北至介荣山,西起马头山,东以龙尾河为界。
河流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不过长期以来,由于地势较高,一直没有自流的灌溉渠道,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灌水劳动力消耗很大。
人民迫切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理方法,来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
缺水已经造成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当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决定抓住“十二五”时期加快水利发展的机遇,解决当地人民用水困难问题。
2.规划概况贡河灌区总控制面积11万亩,设计后灌溉面积8.8万亩。
规划确定在贡河上游筑坝,从马头山谷处引水,充分利用当地地势优势,沿北面山区修建干渠,其间跨吴家河,申溪处修建渡槽两座,修建4条支渠,农渠若干。
沟道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排水优势,沿吴家河,申溪,龙尾河建支沟3条,并在申溪与龙尾河中间修建支沟1条,斗、农沟若干。
规划后水田占75%,旱地占5%,沟塘水面占7%,村庄道路等非耕地占13%。
3.灌区水资源极其利用情况(1)地表水灌区过境地表水为贡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37.1m3/s,保证率为80%,年来水量约11.7亿立方米,5~8月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大,达62.5 m3/s。
(2)地下水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17,4~8月份埋深较浅,地下水充沛。
(3)水资源利用情况贡河水位较低,其他天然河流水位也很低,不能满足自流灌溉,只能采用抽水提水,而且灌水没有固定的灌溉渠道。
水分配的不均匀也给水的利用带来了困难,申溪与龙尾沟之间的间距过大,中间部分地区无法获得水源,因此灌溉极为不便。
4.灌区建设的必要性灌区幅员辽阔,土地连片,土壤肥沃,地势较为平坦,气候适宜,雨、热、光同季,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增产潜力很大,灌区的建设对巩固国有商品粮基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灌区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在过去20年间,我国粮食总量从3500亿千克增加到4695亿千克(2004年底),基本实现粮食的供需总量平衡,但略有缺口,每年仍要从国外进口粮食350亿千克左右。
水库灌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课程设计
梅河水库灌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初设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规律。
3.对学生进行灌溉工程规划布置与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使用技术资料(包括基本资料获取、正确使用标准与设计规范、合理选取计算参数、灵活运用计算公式)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二. 基本资料梅河水库是以灌溉、供水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总库容1.25亿立米。
电站为灌溉期发电的季节性电站,整个灌区利用发电后的尾水进行灌溉。
尾水渠`渠底高程为576.5m。
2.1.灌区地貌及水文水资源概况梅河水库灌区位于梅河以东,大桥河以西,大金河以南的黑屿岭北坡,地形南高北低,海拔500~600m, 地面坡度1/250~1/1000,由于发源于黑屿岭北坡的七条大金河支流的切割作用,使该区从东到西,川原相间,起伏不平。
灌区土地面积约39.5万亩, 土地利用系数0.74。
灌区内地表水资源由于受地形,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全部利用,只能通过可能的工程措施利用一小部分。
灌区作物种植情况与1982—1998年降雨资料见附表。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灌区分为河谷阶地和山前洪积扇两种地貌类型;河漫滩潜水埋深10m 左右,含水层为砂、沙砾石,厚3~30m, 山前洪积扇潜水埋深20~30m,含水层为含泥的砂砾石层,厚10~20m。
地下水质良好,矿化度为0.2~0.5克/升,PH 值为6.5~8, 适于灌溉与人畜用水。
《灌溉渠系》规划设计
1.2.1渠系建筑物选型与布置原则
1、尽量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建筑物。渠系建筑物的规模一般不大,但数量多、分布广,同一类型的建筑物工作条件比较接近。因此,应尽可能采用符合当地特点的定型设计和装配式结构,集中生产,预制拼装,力求设计标准化、品种系列化、制造工厂化,以便简化设计,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材料散失,节省用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
在规划布置干、支渠时,必须充分考虑灌区的排水要求以及排水系统的合理布局,灌排统一规划布置。
一般情况下,对于易涝、易渍、易碱的平原地区,首先应考虑和满足排水要求,要以天然河沟为基础先布置排水沟道,再以排水系统为基础布置灌溉渠道。
在布置干、支渠渠道时,不应打乱灌区的原有排水系统和切断天然河沟的排水出路,尽量避免和排水沟道交叉。
山丘区干、支渠的布置,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干渠沿等高线布置
①灌区多位于分水岭与山溪或河流之间,呈狭长形,面狭窄,下游地势平坦,地面开阔,多呈扇形。干渠沿灌区的上部边缘布置,大致与地面等高线平行,支渠从干渠一侧引出。(如图2中的南干渠)。
②这种布置形式的特点是:干渠渠线长,渠底比较平缓,水头损失小,控制面积大,结合开挖山坡截水沟修筑渠堤,拦截坡面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但在山坡上干渠不能布置得过高,以免跨越山沟多,交叉建筑物多,土石方量大,易受山洪威胁。
图2山丘灌区干、支渠布置示意图
(2)平原型灌区
平原型灌区大多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形比较平坦开阔,耕地集中。由于灌区内自然条件和洪、涝、旱、渍、碱等灾害程度的不同,灌溉渠系的布置形式也有所不同。
马青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 - 扬州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 …
马青河灌区灌溉系统规划设计指导书一、灌区开发缘由(一)基本情况任务书中P.1“概况”。
(二)灌区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作物需水要求,目前的灌溉与排水条件,灌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二、灌排渠系与渠系建筑物规划布置(一)水源与取水口选择以马清河为灌溉水源。
取水口宜取在凹岸中点偏下游处(说明缘由)。
(二)各级渠道和排水沟布置1、干渠与干沟2、支渠与支沟3、斗渠与斗沟布置形式:灌排相邻布置间距:400-800m4、农渠与农沟布置形式:灌排相邻布置间距:100-200m(三)渠系建筑物布置进水闸、分水闸、节制闸、渡槽、倒虹吸、泄水闸、退水闸等。
三、计算渠道设计流量(一)确定工作制度干支渠续灌,斗、农渠轮灌(各分两组);(二)计算典型支渠设计流量先分别计算出支渠田间净流量、农渠田净流量和农渠净流量; 逐级推算农渠、斗渠、支渠的设计流量(三)计算干渠设计流量逐段计算、最后计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五、水位推算(一)选择参考点选择灌区最难控制的点(二)推算农、斗、支渠水位分别推算农首、斗首、支首水位(三)推算干渠水位逐段推算(四)确定引水方式是无坝取水,还是有坝取水六、渠道横断面设计(均为土渠、均采用梯形断面)(一)干渠各断面设计1. 计算设计过水断面采用经济实用断面;(1)拟定偏离系α=1.01~1.04;(2)计算)1(425--=αααγ(3)计算宽深比m m m --+=)12(22γαβ(4)8/33/53/22)()12(⎥⎥⎦⎤⎢⎢⎣⎡+++=i m m Qn h ββ(5)h b β=(6)校核不冲不淤R C V =不淤 清水渠取0.3~0.41.0KQ V =不冲要求不淤V <V <不冲V2. 计算最小水深和加大水深迭代法:(1)计算6.0)(i nQ A 加大= 212m B +=(2)初拟最小h (或加大h )代入下式最小最小最小mh b Bh b A h ++=4.0)(' 或最小'h ≈最小h 则计算终止,否则令最小最小'h h =继续迭代,一般需2~3次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题目名称: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班级:20 级水利水电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1.基本资料1.1灌区基本情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和。
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Q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林50.2m,正常水位43.0m,兴利库容 1.2×108m3,总库容 2.3×108m3。
Q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2.5 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1.2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1及表1-2。
表1-1 设计年蒸发量统计月份 4 5 6 7 8 9 10 11 蒸发量(mm) 97.5 118 143.7 174.9 196.5 144.7 101.1 75.6 表1-2 设计年降水量统计日月份4 5 6 7 8 9 101 7.6 4.62 12.7 17.4 18.53 3.4 1.9 7.34 925 5.3 1.2 10.86 4.8 7.9 - 2.87 8.6 28.58 2.59 19.110 3.611 2.5 2.112 1.9 2013 7.5 2.314 12.1 1.9 1.915 1016 6 4.1 3.5 32.817 24.518 1.319 1.620 4.3 12.6 11.521 1.8 18.522 2.1 10.6 20.2 2.5 3.623 1.4 10.7 4.524 35.4 7.425 6.226 1.527 1.128 1.5 3.72930 7.731 3.6月计72.9 212.1 78.3 39.8 25 37.3 103.51.3种植计划及灌溉经验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少量旱作物,各种作物种植比例见表1-3。
表1-3作物种植比例作物早稻中稻双季晚稻棉花种植比例(%) 50 30 50 20根据该地区灌溉试验站观测资料,设计年(1972)早稻及棉花的基本观测数据如表1-4及表1-5所示;中稻及晚稻的丰产灌溉制度列于表1-6。
表1-4 早稻试验基本数据生育阶段复苗分孽前分孽后孕穗抽穗乳熟黄熟全生育期起止日期(日/月)25/4-4/55/5-14/515/5-1/62/6-16/617/6-30/61/7-11/712/7-20/725/4-20/7天数101018151411987模比系数(% )7818252l138100田间允许水层深( mm )10-30-510-40-820-50-8020-50-10020-50-9010-40-50湿润渗透强度( mm/d )1.3 1.3 1.3 1.3 1.3 1.3 1.3附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 =1.0。
表1-5棉花试验基本数据表生育阶段幼苗期现蕾期开花结铃期吐絮期全生育期起止日期(日/月) 21/4-16/617/6-28/7 29/7-26/8 27/8-6/1121/4-6/11模比系数(%) 18 30 24 28 100 地下水补给量占作物需水量的(%) 10 20 22 25计划湿润层深(m) 0.4-0.5 0.5-0.6 0.6-0.7 0.7注:计划产量120Kg;需水量系数K=2.67m3/Kg;土壤孔隙率48%(占土体的百分数);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7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下限为35%(占空隙%);田间最大持水率为70%(占空隙%);播种时,计划层土壤储水量为72 m3/亩;播前灌之前土壤计划润湿层(0.4m)内的平均含水率θ0=4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
增加的计划润湿层的平均含水率可按50%(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计。
表1-6中稻、双季晚稻设计年丰产灌溉制度中稻双季晚稻灌水次序灌水时间(日/月)灌水定额(m3/公顷)灌水次序灌水时间(日/月)灌水定额(m3/公顷)1 7月5日50 1 7月19日502 5月26日25 27月27日153 4月6日25 3 1月8日254 10月6日25 4 7月8日205 6月2030 5 12月825日日 6 2月7日 30 6 8月23日 30 7 8月7日 30 7 8月27日 30 8 7月14日 30 8 8月31日 30 9 7月22日 30 9 6月9日 30 10 7月29日 25 10 12月9日 30 11 10月8日30 11 9月19日 30129月30日20灌溉定额320(m 3/公顷) 灌溉定额335(m 3/公顷)2.早稻及棉花的灌溉制度计算2.1早稻的灌溉制度计算2.1.1早稻田间逐日耗水量计算日蒸发量=总蒸发量÷天数阶段水面蒸发量=相应的日蒸发量×相应的天数 由于0.1=α 则==0E ET α0E阶段需水量=阶段水面总蒸发量×模比系数 阶段渗透量=渗透强度×天数 阶段耗水量=阶段渗透量+阶段需水量 逐日耗水量=阶段耗水量÷天数田间逐日耗水量计算月份 4 5 6 7 天数30313031蒸发量mm 97.5 118 143.7 174.9 日蒸发量mm 3.25 3.81 4.79 5.64 生育期复苗分蘖前分蘖后孕穗起止月日25/4-4/5 5/5-14/5 15/5-1/6 2/6-16/6 天数10 10 18 15阶段水面蒸发量(mm)35.28 38.06 69.5 71.85 阶段需水系数a 1 1 1 1模比系数(%)7 8 18 25阶段需水量(mm)27.58 31.52 70.93 98.51 渗透强度(mm/d) 1.3 1.3 1.3 1.3阶段渗漏量(mm)13 13 23.4 19.5作物日需水量(mm/d) 2.76 3.15 3.94 6.57田间逐日耗水量(mm) 4.1 4.5 5.2 7.9田间逐日耗水量计算月份8 9 10 11天数31 30 31 30 蒸发量mm 196.5 144.7 101.1 75.6日蒸发量mm 6.34 4.82 3.26 2.52 生育期抽穗乳熟黄熟全生育期起止月日17/6-30/6 1/7-11/7 12/7-20/7 25/4-20/7 天数14 11 9 87阶段水面蒸发量(mm)67.06 62.06 50.78 214.7 阶段需水系数a 1 1 1 1模比系数(%)21 13 8 100阶段需水量(mm)82.75 51.23 31.52 228.54 渗透强度(mm/d) 1.3 1.3 1.3阶段渗漏量(mm)18.2 14.3 11.7作物日需水量(mm/d) 5.91 4.66 3.5田间逐日耗水量(mm)7.2 6 4.82.1.2早稻灌水制度设计当淹灌水层减去逐日耗水量,加上逐日降雨量后若小于最小田间允许最小水层深度则设计灌水,当大于最大田间允许水层深度则设计排水。
水量平衡方程:W t -W 0=W r +P 0+K +M -ET 。
已知泡田日期为4月13日至4月24日,泡田定额为亩/703m m =,mm 86S 1=。
12305.97t e 11⨯==39 mm M 4.105.303986667.0h 30.5)-39860.667(h )P -t e S (h 667.0M 100111101=+--=⇒++=++=即得初始淹灌水层为10.4mm. 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列如下表。
表2-2 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早稻灌溉制度初步计算日 期生育期设计淹灌水层逐日耗水量逐日降雨量淹灌水层变化mm灌水量排水量月 4日 2410 425 复苗 10-30-50 4.1 35.9 3026 4.1 31.8 27 4.1 27.7 28 4.1 1.5 25.1 29 4.1 21 30 4.1 16.9 514.112.8 2 4.18.74 4.1 92 50 45.95分蘖前10-40-80 4.5 1.2 46.76 4.5 7.9 50.17 4.5 28.5 74.18 4.5 69.69 4.5 65.110 4.5 60.611 4.5 2.5 58.612 4.5 6.4 60.513 4.5 5614 4.5 51.515分蘖后20-50-90 5.2 46.316 5.2 6 47.117 5.2 24.5 66.418 5.2 61.219 5.2 5620 5.2 50.821 5.2 45.622 5.2 10.6 5123 5.2 10.7 56.524 5.2 51.325 5.2 46.126 5.2 40.927 5.2 1.1 36.828 5.2 3.7 35.329 5.2 30.130 5.2 24.931 5.2 19.762孕穗20-50-100 7.9 1.9 25.93 7.9 58 404 7.9 50.15 7.9 42.26 7.9 34.37 7.9 26.48 7.9 58.5 409 7.9 50.610 7.9 42.711 7.9 34.812 7.9 66.9 4013 7.9 5914 7.9 1.9 5315 7.9 45.116 7.9 37.217抽穗20-50-90 7.2 3018 7.2 22.819 7.2 55.6 4020 7.2 48.421 7.2 41.222 7.2 49.2 83.223 7.2 7624 7.2 35.4 90 14.225 7.2 82.826 7.2 1.5 77.127 7.2 69.928 7.2 62.729 7.2 55.571 乳熟 10-40-50 6 42.32 6 36.3 3 6 30.34 6 24.356 18.3 6 6 12.37 6 46.3 408 6 40.3 9 6 34.3 10 6 28.3 11 6 22.3 12 黄熟 湿润 13 14 15 10 16 4.1 17 18 1920464.9 307230 60.1校核:3.221.602309.4643.30710=-+-+=-+-+∑∑∑∑WC m d P h与7月11日淹灌水层相符,计算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