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恒定不变啊啊啊>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 (B)pH=11.50<只有两位>(C)π=3.141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 (D)10.077%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D2.B3.D4.C5.D6.B7.A8.A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C 16.C 17.B18.B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总1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一、名词解释1..氧化还原滴定:2..电极电位:3..标准电位:4. 条件电极电位:5..诱导反应:6.自身指示剂:7..显色指示剂:8..高锰酸钾法:9.。

重铬酸钾法:10.碘量法:二、填空题1.(1)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还原速率被加速_________。

(2) 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_________。

(3)Ag+存在时,Mn2+被S2O82-氧化为MnO4-_________。

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副反应D.诱导反应2、向的Ce4+溶液分别加入及的Fe2+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为_________及_________。

(;)3、配制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As2O3为基准物质标定I2溶液的浓度时,溶液应控制在pH为_________左右。

4、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时,有少K2Cr2O7量撒在天平盘上而未发现,则配得的标准溶液真实浓度将偏________;用此溶液测定试样中Fe的含量时,将引起_________误差(填正或负),用它标定Na2S2O3溶液,则所得浓度将会偏________;以此Na2S2O3溶液测定试样中Cu含量时,将引起_______误差(正或负)。

5、已知在1mol/LHCl介质中,则下列滴定反应:2Fe3+Sn2+=2Fe2++Sn4+平衡常数为_________;化学计量点电位为_________;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Fe2+)/c(Fe3+)为________。

6、已知在1mol/LHCl介质中;,则以Fe3+滴定Sn2+至%时的平衡电位为_________;化学计量点电位为_________;滴定至%时的平衡电位为_________;计量点前后电位改变不对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

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对称电对的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例 求下述滴定反应的Esp :
2、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对称电对的滴定 化学计量点时: n2O1 + n1R2 = n2R1 + n1O2
氧化 2
n2 n1 n2 n1
Esp
n1E1 n2 E 2 n1 n2


cO1 0.059 Esp= E1= E1 + n lg c 1 R1 Esp= E2= E2

0.059 Ox Re d 0.059 cOx lg lg n Re d Ox n c Re d
E Ox / Re d E Ox / Re d
/
0.059 Ox Re d lg n Re d Ox
/ EOx / Re d E Ox / Re d
0.059 cOx lg n c Re d
4+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VCe mL 滴定分数 电势 V 说明 0.00 0.0000 不好计算 1.00 0.0500 0.60 E=EFe /Fe =0.68+0.059lgcFe /cFe 10.00 0.5000 0.68 12.00 0.6000 0.69 19.80 0.9900 0.80 19.98 0.9990 0.86 Esp=(EFe /Fe +ECe /cCe )/2 20.00 1.000 1.06 22.02 1.001 1.26 30.00 1.500 1.42 E=ECe /Ce =1.44+0.059lgcCe /cCe 40.00 2.000 1.44
条件电位(Eθ/)是氧化态与 还原态的分析浓度等于 1mol/L时的电极电位

氧化还原习题

氧化还原习题

= 0.80 + 0.059×lg
1
αAg(NH )
3
= 0.80
练习
7.计算pH=3.0,含有未络合EDTA的浓度为0.1000 .计算pH=3.0,含有未络合EDTA的浓度为0.1000 mol/L时,Fe mol/L时,Fe3+/Fe2+的条件电极电位。 已知pH=3.0时的lgα =10.6, 已知pH=3.0时的lgαY(H)=10.6,lgK(FeY- )=25.1, =25.1, lgK(FeY2- )=14.32,φθ=0.77V,忽略离子强度。 =14.32, =0.77V,忽略离子强度。
∵ 1I2 ↔1S2−
1I2 ↔2S2O2− 3
续前
(CV)I2总 = 0.05020×20.00 =1.004[mmol]
lg K' =
θ' 5×(φMnO−
4
Mn2+ + 5Fe3+ + 4H2O
Fe2+
Mn2+
θ' −φFe3+
)
0.059
5× (1.45 − 0.68) = = 65.25 0.059
SP时⇒
CFe3+ CFe2+
=
CMn2+ CMnO2−
4
⇒K' =
5 CMn2+ ⋅CFe3+
CMnO2− ⋅C
φ =φθ AsO
3− 4
0.059 [AsO3− ][H+ ]2 4 lg 3− + AsO 3 2 [AsO3− ] 3 0.059 [AsO3− ] 4 . [ + lg 3− + 0 059lg H ] + AsO 3 2 [AsO3− ] 3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 ( 共 2题 4分 ) 1. 2 分 (0919)已知在1 mol/L HCl 中, ϕ(Fe 3+/Fe 2+)= 0.68 V , ϕ(Sn 4+/Sn 2+)= 0.14 V, 计算以 Fe 3+滴定Sn 2+至 99.9%、100%、100.1%时的电位分别为多少? ----------------------------------( ) (A) 0.50 V 、 0.41 V 、 0.32 V (B) 0.17 V 、 0.32 V 、 0.56 V (C) 0.23 V 、 0.41 V 、 0.50 V(D) 0.23 V 、 0.32 V 、 0.50 V思路:计量点前用锡的电对计算,计量点后用铁的电对计算。

2. 2 分 (0922)(1) 用 0.02 mol/L KMnO 4溶液滴定 0.1 mol/L Fe 2+溶液 (2) 用 0.002 mol/L KMnO 4溶液滴定 0.01 mol/L Fe 2+溶液 上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将是 ----------------------------------------------------------------( ) (A) 一样大 (B) (1)>(2)(C) (2)>(1) (D) 缺电位值, 无法判断思路:写出能斯特方程,就会发现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与浓度无关。

二、填空题 ( 共 3题 6分 ) 3. 2 分 (0910)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氧化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若要增加电极电位, 可加入能与 还原 态形成稳定络合物的络合剂。

4. 2 分 (0968)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 ?(填 A,B,C,D)(1) MnO 4-滴定 Fe 2+时, Cl -的氧化被加快 __ (D) 诱导反应 (2) MnO 4-滴定 C 2O 42-时, 速度由慢到快 __(B) 自动催化反应 (3) Ag +存在时, Mn 2+氧化成 MnO 4- __ (A) 催化反应 (4) PbSO 4 沉淀随 H 2SO 4 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___(C) 副反应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5. 2 分 (0971)碘量法用的 Na 2S 2O 3 标准溶液, 在保存过程中吸收了 CO 2 而发生分解作用 S 2O 32- + H 2CO 3 → HSO 3- + HCO 3- + S ↓若用此Na 2S 2O 3滴定I 2, 消耗Na 2S 2O 3量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 从而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偏高或偏低)。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导反应2、自身指示剂3、氧化还原指示剂4、标准电极电位5、条件电极电位二、填空题1、半反应:CrO72- + 14H+ + 6e 2Cr3+ + 7H2O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S4O62-+2e = 2S2O32- E°S4O62-/ S2O32 -=0.09V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法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等。

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__法配制。

6、电极电位与溶液中_______的定量关系,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7、氧化还原电对是由物质的________型及其对应______型构成的整体。

8、电对氧化能力的强弱是由其______________来衡量。

9、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电位E°2H+/H2=_______。

10、E°值为正,表示电对的氧化型氧化能力比H+_____。

11、能斯特方程式中,纯金属、固体、溶剂的浓度为常数=_____。

1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的还原型。

13、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越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14、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时,滴加几滴硫酸,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铵___________。

15、碘滴定法是利用______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16、对于n1= n2=1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当K=_______就可以满足滴定分析允许误差0.1%的要求。

氧化还原滴定思考题与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与习题1.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用条件电极电位代替标准电极电位进行有关计算?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有哪些?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影响因素与酸碱滴定、配位滴定相比较有哪些共性和特性?3. 就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并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

(2)若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进行,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3)当[Ag +] = 0.01mol·L -1、[Fe 2+] = 0.02mol·L -1、[Fe 3+] = 0.1mol·L -1时,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4)写出当氧化还原反应达平衡时,++23/Fe Fe ϕ 与Ag Ag /+ϕ 之间的关系式。

4. 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K 2Cr 2O 7标准溶液滴定Fe 2+ 时,加入H 2SO 4-H 3PO 4 混合酸的目的是什么?5. 以草酸作基准试剂,标定KMnO 4溶液时,必须严格控制酸度、温度、滴定速度等条件,如果条件控制不当,对分析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6. 在pH=10.0,总浓度为0.20 mol·L -1 NH 3-NH 4Cl 缓冲溶液中,计算:(1)'/Zn Zn 2+еϕ(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 (2)当14Zn L mol 100.22--⋅⨯=+c 时的/Zn Zn 2+ϕ。

7. 求氧化还原反应Fe 3+ +Ti 3+ 2+ + Ti 4+ 的平衡常数。

当用0.0100 mol·L -1TiCl 3滴定0.0100 mol·L -1 Fe 3+溶液,直到KSCN 不与试液显现红色,此时[Fe 3+]=1.0×10-5 mol·L -1 ,求溶液中[][]++34T i T i 的比值。

8. 用0.100 mol·L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20 mL 0.0500 mol·L -1 I 2溶液(含1.0 mol·L -1 KI ),计算滴定至 50%和150%时体系的电位。

《分析化学》第5章》配位滴定复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5章》配位滴定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配位比例特点)配位滴定反应中EDTA 与金属离子的比例一般都是1:1。

(√)2、(稳定常数的概念)EDTA 与某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也就意味着EDTA 与该金属离子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较大。

(√)3、(滴定突跃显著性的影响因素)配位滴定中所有的副反应都对使滴定突跃范围变窄。

(×)4、(副反应系数的数值)若滴定过程中不发生副反应,则副反应系数数值为0。

(×)5、(总副反应系数与分副反应系数的关系)某物质可发生两种副反应,则该物质总的副反应系数为两分副反应系数的加和。

(×)6、(酸效应系数的基本概念)配位滴定中,溶液的pH 越高,则酸效应系数越大。

(×)7、(羟基配位效应系数的基本概念) 配位滴定中,溶液的pH 越高,则羟基配位效应系数越大。

(√)8、(金属指示剂原理)EDTA 滴定金属离子,若使用金属指示剂指示SP ,则EDTA 滴入量在SP 附近时指示剂应发生配位态到游离态的转变。

(√)9、(金属指示剂原理)配位滴定时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10、(金属指示剂原理)金属指示剂只有在合适的pH 条件下,游离态与配位态才会有显著的颜色差异。

(√)11、(金属指示剂原理)金属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指其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溶解性差,使变色反应变慢,而导致终点拖后延长。

(×)12、(金属指示剂原理)金属指示剂的僵化现象是指其与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太强,计量点处不明显发生配位态到游离态的转变,而导致无法准确指示计量点。

(×)13、(掩蔽的作用)用EDTA 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的CaO 和MgO ,滴定前需向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其目的是掩蔽Fe 3+、Al 3+和 Mn 2+,防止干扰测定。

(√)14、(掩蔽的作用)用EDTA 滴定Ca 2+和Mg 2+的混合溶液前,先将溶液pH 调至≥12,目的是使Mg 2+生成沉淀,通过掩蔽消除其对Ca 2+测定的干扰。

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氧化还原滴定练习题⼀、选择题1.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时,加⼊硫氰酸盐的主要作⽤是( )A 作还原剂B 作配位剂C 防⽌Fe3+的⼲扰D 减少CuI沉淀对I2的吸附2.在酸性介质中,⽤KMnO4溶液滴定草酸钠时,滴定速度()。

A.像酸碱滴定那样快速B.始终缓慢C.开始快然后慢D.开始慢中间逐渐加快最后慢3.K2Cr2O7法测定铁时,不是加⼊H2SO4-H3PO4的作⽤有A.提供必要的酸度B.掩蔽Fe3+C.提⾼E(Fe3+/Fe2+)D.降低E(Fe3+/Fe2+)4.间接碘量法滴⾄终点30秒内,若兰⾊⼜复出现,则说明( ).A.基准物K2Cr2O7与KI的反应不完全B.空⽓中的氧氧化了I-C.Na2S2O3还原I2不完全D. K2Cr2O7和Na2S2O3两者发⽣了反应5.⽤间接碘量法测定物质含量时,淀粉指⽰剂应在()加⼊。

A. 滴定前B.滴定开始时C.接近等量点时D.达到等量点时6.配制Na2S2O3溶液时,应当⽤新煮沸并冷却的纯⽔,其原因是A.使⽔中杂质都被破坏B. 杀死细菌C.除去CO2和O2D. BC7.K2Cr2O7法测铁矿⽯中Fe含量时,加⼊H3PO4的主要⽬的之⼀是A.加快反应的速度B.防⽌出现Fe(OH)3沉淀C.使Fe3+转化为⽆⾊配离⼦D.沉淀Cr3+8.⽤草酸钠标定⾼锰酸钾溶液,可选⽤的指⽰剂是()。

A. 铬⿊TB.淀粉C.⾃⾝D.⼆苯胺'=0.84V,对应的半反应为Ox+2e- Red,则其理论变⾊范9.某氧化还原指⽰剂,θ围为()A.0.87V~0.81VB.0.74V~0.94VC.0.90V~0.78VD.1.84V~0.1610.⼤苏打与碘反应的产物之⼀是()A、Na2SO4B、Na2S2O4C、Na2S4O6D、Na2SO311.在含有少量Sn2+离⼦的Fe2+溶液中,⽤K2Cr2O7法测定Fe2+,应先消除Sn2+离⼦的⼲扰,宜采⽤( ).A.控制酸度法B. 络合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离⼦交换法12.⽤铈量法测定H2SO4介质中Fe2+,当滴定⾄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φ'Fe3+/Fe2+=0.68V φ'Ce4+/Ce3+=1.44V)A 1.44VB 0.68VC 1.06VD 0.86V13.⽤同⼀KMnO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4和H2C2O4溶液,消耗的KMnO4量相等,则两溶液浓度关系为( )。

氧还滴定法思、习题解答jiao

氧还滴定法思、习题解答jiao

氧还滴定法思、习题解答jiao————————————————————————————————作者:————————————————————————————————日期:ﻩ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思考题答案1. 处理氧化还原平衡时,为什么引入条件电极电势?它与标准电极电势有何不同? 答:(1) 在能斯特方程中,是用离子的活度而非离子的浓度计算可逆氧化还原电对的电势。

实际上通常知道的是离子的浓度而不是活度,往往忽略溶液中离子强度的影响,以浓度代替活度进行计算。

但实际上,溶液浓度较大时,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可忽略;此外,当溶液中的介质不同时,氧化态、还原态还会发生某些副反应。

如酸效应、沉淀反应、配位效应等而影响电极电势,所以必须还要考虑这些副反应的发生,为考虑此两种因素的影响,引入了条件电极电势。

OX/Red ()ϕ'Θ条件电极电势,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 -1或它们的浓度比为1时的实际电极电势。

而标准电极电势是在标准态下电对的电极电势。

2. 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是否平衡常数大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用于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什么?答:(1) 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常用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量,平衡常数可根据能斯特方程式,从有关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或标准电极电势求出。

如一般对称电对的氧化还原反应n 2Ox 1 + n 1R ed 2 = n 2Red 1 + n 1O x2lg K '=Θ211212Red Ox Ox Red lg n nc c c c ⎛⎫⎛⎫⎪ ⎪ ⎪ ⎪⎝⎭⎝⎭= ()1200592n ϕϕ'''-⋅ΘΘ 根据条件平衡常数判断,若滴定允许误差为0.1%, lg K 'Θ≥3(n 1+ n2),即()1200592n ϕϕ'''-⋅ΘΘ≥3(n1+ n 2),式中 n′为n 1和n2的最小公倍数,则ϕ'∆Θ=1212120.0590.059lg 3()K n n n n n n ≥+ n 1 = n 2 =1, l gK ≥3(1+1)≥6, E 10’-E 20’≥0.35V n 1 =1, n 2 =2,lg K ≥3(1+2)≥9, E 10’-E 20’≥0.27V ;n 1= n 2 =2, l gK ≥3(1+1)≥6, E 10’- E20’≥0.18V (E 0’=ϕθ')(2) 不一定。

第5单元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

第5单元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
OH OH


Br
Br
+3Br2
+3HBr
Br
Br2 + 2I- → 2Br- + I2 I2 + 2S2O32- → 2I- + S4O62-,在此测定中,Na2S2O3 与苯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6∶1 (B) 4∶1 (C) 3∶1 (D) 2∶1 16. 用间接碘量法测定 BaCl2 的纯度时,先将 Ba2+沉淀为 Ba(IO3)2,洗涤后溶解并酸化,加入过量的 KI, 然后用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此处 BaCl2 与 Na2S2O3 的计量关系[n(BaCl2)∶n(Na2S2O3)]为 ( ) (A) 1∶2 (B) 1∶3 (C) 1∶6 (D) 1∶12 17. 在用 K2Cr2O7 法测定 Fe 时,加入 H3PO4 的主要目的是 ( ) (A) 提高酸度,使滴定反应趋于完全 (B) 提高化学计量点前 Fe3+/Fe2+ 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不致提前变色 (C) 降低化学计量点前 Fe3+/Fe2+电对的电位,使二苯胺磺酸钠在突跃范围内变色 (D) 有利于形成 Hg2Cl2 白色丝状沉淀 18. 为测定 Pb2+, 先将其沉淀为 PbCrO4, 然后用酸溶解, 加入 KI, 再以 Na2S2O3 滴定,此时 n(Pb2+)∶n(S2O32-) 是 ( ) (A) 1∶1 (B) 1∶2 (C) 1∶3 (D) 1∶6 19. 用 KIO3 标定 Na2S2O3 所涉及的反应是 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在此标定中 n(KIO3)∶n(S2O32-) 为 ( ) (A) 1∶1 (B) 1∶2 (C) 1∶5 (D) 1∶6 20. 移取一定体积钙溶液,用 0.02000 mol· L-1 EDTA 溶液滴定时,消耗 25.00 mL;另取相同体积的钙溶液, 将钙定量沉淀为 CaC2O4,过滤,洗净后溶于稀 H2SO4 中,以 0.02000 mol· L-1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应 消耗溶液体积(mL)为 ( ) (A) 10.00 (B) 20.00 (C) 25.00 (D) 30.00 21. 欲配制 As2O3 标准溶液以标定 0.02 mol· L-1 KMnO4 溶液,如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大致相等, 则 As2O3 溶液的浓度约为 ( ) (A) 0.016 mol· L-1 (B) 0.025 mol· L-1 (C) 0.032 mol· L-1 (D) 0.050 mol· L-1 22. 用同一 KMnO4 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 FeSO4 和 H2C2O4 溶液,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对两 溶液浓度关系正确表述是 ( ) (A) c(FeSO4)= c(H2C2O4) (B) 2c(FeSO4)= c(H2C2O4) (C) c(FeSO4)=2c(H2C2O4) (D) 2n(FeSO4)= n(H2C2O4) 23. 移取 KHC2O4· H2C2O4 溶液 25.00 mL,以 0.1500 mol· L-1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25.00 mL。今移 取上述 KHC2O4· H2C2O4 溶液 20.00 mL,酸化后用 0.0400 mol· L-1 KMnO4 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体积 (mL)是 ( ) (A) 20.00 (B) 25.00 (C) 31.25 (D) 40.00 24. Ba2+可沉淀为 Ba(IO3)2 或 BaCrO4,然后借间接碘量法测定,今取一定量含 Ba2+试液,采用 BaCrO4 形式 沉淀测定,耗去 0.05000 mol· L-1 Na2S2O3 标准溶液 12.00 mL。若同量试液采用 Ba(IO3)2 形式沉淀测定,应 当耗去 0.2000 mol· L-1Na2S2O3 标准溶液体积(mL)为 ( )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实验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通过溶液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反应来确定所测化学物质的含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氧化还原滴定法的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提高对该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练习题1:将含有未知浓度的硫酸亚铁溶液与已知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进行滴定。

亚硝酸钠溶液是氧化剂,而硫酸亚铁是还原剂。

在滴定过程中,如下方程所示:2FeSO4 + 2H2SO4 + NaNO2 -> Fe2(SO4)3 + 2H2O + Na2SO4当溶液中的亚硝酸钠滴加到反应终点时,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淡黄色。

已知亚硝酸钠的浓度为0.1 M,滴定过程中滴加了20 mL 的亚硝酸钠溶液,此时滴定终点达到。

求硫酸亚铁溶液中亚硝酸钠的浓度。

练习题2:使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测定一种含有铁离子的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已知该水样中铁离子被氯气氧化成Fe3+离子,滴定时将Na2S2O3作为还原剂,反应方程如下:2FeCl3 + 2Na2S2O3 -> 2FeCl2 + 2Na2SO4 + S4O6^2-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已知用于滴定的Na2S2O3溶液浓度为0.1 M,滴定过程中滴加了50 mL的Na2S2O3溶液。

求水样中铁离子的浓度。

练习题3:使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测定一种含有酸性过氧化物的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

已知该溶液中的过氧化氢被铁(II)离子催化分解成氧气和水,反应方程如下:2H2O2 + 2Fe^2+ + 2H+ -> 2H2O + 2Fe^3+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深紫色。

已知用于滴定的KMnO4溶液浓度为0.05 M,滴定过程中滴加了30 mL的KMnO4溶液。

求过氧化物溶液中过氧化氢的浓度。

通过以上三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不同的反应和状况。

掌握这些练习题中的解题方法,对于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将会非常有帮助。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选编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选编

氧化还原滴定法练习题一、选择题1 Ox-Red 电对,25℃时条件电位() 等于(C)A.B.C.D.2 某HCl溶液中c Fe(III)=c Fe(Ⅱ)=1mol∙L-1,则此溶液中铁电对的条件电位为(D)A.=B.=C.=D.=3 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 Fe2+电对的电位将升高(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D)A. 稀H2SO4B. HClC. NH4FD. 邻二氮菲4 Fe3+与Sn2+反应的条件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为(B )已知:= 0.70 V ,= 0.14 VA.B.C.D.5 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为(B)A.B.C.D.6 对于n1 = 1,n2 = 2,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完全达到99.9%时的必要条件为(C)A. 0.15VB. 0.18VC. 0.27VD.0.36V7 为使反应2A+ + 3B4+ = 2A4+ + 3B2+ 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至少大于(B)A. 0.18VB. 0.15VC. 0.12VD. 0.1V8 氧化还原滴定中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公式为(B)A.B.C. D.9反应2A++ 3B4+→ 2A4++3B2+到达化学计量点时电位是(D)A.B.C.D.10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对称的是(A)A. 2Fe3++ Sn2+ = Sn4++ 2Fe2+B. MnO4-+ 5Fe2+ + 8H+ = Mn2+ + 5Fe3+ + 4H2OC. Cr2O72- + 5Fe2+ + 14H+- = 2Cr3+ + 5Fe3++ 7H2OD. Ce4+ + Fe2+ = Ce3+ + Fe3+11 用0.02 mol∙L-1 KMnO4溶液滴定0.1 mol∙L-1 Fe2+ 溶液和用0.002 mol∙L-1 KMnO4溶液滴定0.01 mol∙L-1Fe2+ 溶液时这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是(C)A. 前者>后者B. 前者<后者C. 一样大D. 缺电位值,无法判断12 用铈量法测定铁时, 滴定至50% 时的电位是(A)已知:= 1.44 V, = 0.68 V]A. 0.68 VB. 0.86 VC. 1.06 VD. 1.44 V13 用Ce4+滴定Fe2+,当体系电位为1.44 V时,滴定分数为(C)已知:=1.44V ,=0.68VA. 0B. 50%C. 100%D. 200%14 溴酸盐法测定苯酚的反应如下:BrO3- + 5Br- + 6H+→ 3Br2+ 3H2OBr2 + 2I-→ 2Br- + I2I2 + 2S2O32-→ 2I- + S4O62-在此测定中,苯酚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A. 1:2B. 1:3C. 1:4D. 1:615 配制Fe2+ 标准溶液时,为防止Fe2+ 被氧化,应加入(B)A. H3PO4B. HClC. HFD. 金属铁16 已知在1mol·L-1 HCl 中=1.00V,=0.68V。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氧化还原滴定法一、选择题1. 已知在1 mol/L HCl 中,Fe 3+/Fe 2+、Sn 4+/Sn 2+的条件电极电位分别为0.68 V 和0.14 V ,那么用Fe 3+滴定Sn 2+时,化学计量点电位是( )A. 0.14 VB. 0.27 VC. 0.32 VD. 0.42 V2.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中,滴定突跃范围为( )A. ~B. o E ′2o E ′122059.0n E o +′~ 11059.0n E o −′ C. 22177.0n E o +′~ 11177.0n E o +′ D. 22177.0n E o +′~ 11177.0n E o −′ 3. 用0.02 mol/L KMnO 4溶液滴定0.1 mol/L Fe 2+溶液和0.002 mol/L KMnO 4滴定0.01 mol/L Fe 2+溶液,两种情况下滴定突跃大小将( )A. 相同B. 浓度大突跃就大C. 浓度小的突跃大D. 无法比较4. 用同一KMnO 4标准溶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 4和H 2C 2O 4溶液,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同,则FeSO 4和H 2C 2O 4两种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A. 2c(FeSO 4)=c(H 2C 2O 4)B. c(FeSO 4)=2c(H 2C 2O 4)C. c(FeSO 4)=c(H 2C 2O 4)D. 5c(FeSO 4)=c(H 2C 2O 4)5. Na 2C 2O 4作为基准物质标定0.10 mol/L KMnO 4溶液浓度时,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是( )A. 酚酞B. 二苯胺磺酸钠C. KMnO 4D. 铬黑T6. 在用K 2Cr 2O 7滴定Na 2S 2O 3时,KI 与K 2Cr 2O 7反应较慢,为了使反应进行完全,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增加KI 的量B. 溶液在暗处放置5 minC. 使反应在较浓溶液中进行D. 加热7. 称取K 2Cr 2O 7基准物质时,有少量K 2Cr 2O 7撒在天平盘上而未被发现,用此溶液标定Na 2S 2O 3溶液,则所得浓度将( )A. 偏高B. 偏低C. 不变D. 无法判断8. 在KMnO 4法测定铁中,一般使用硫酸而不是盐酸来调节酸度,其主要原因是( )A. 盐酸强度不足B. 硫酸可以起催化作用C. Cl -离子可能与KMnO 4反应D. 以上均不对9. KMnO 4溶液的浓度为0.02000 mol/L ,则(MFe=55.85 g/mol )的值(单位:g/mol )等于( )43/KMnO Fe T +A. 0.001117 B. 0.006936 C. 0.005585 D. 0.100010. 配置I 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 ,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 防止I -的氧化B. 防止I 2挥发,增大I 2溶解度C. 操作方便D. 提高I 2的氧化能力11. 1 mol/L H 2SO 4溶液中,Ce 4+/Ce 3+的条件电位为1.44 V ;Fe 3+/Fe 2+的条件电位为0.68 V ;以Ce 4+滴定Fe 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A. 二苯胺磺酸钠(条件电位0.84 V )B. 邻苯氨基苯甲酸(条件电位0.89 V )C. 邻二氮菲-亚铁(条件电位1.06 V )D.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 (条件电位1.25 V )12. 碘量法基本反应式为:I 2 + 2S 2O 32- →S 4O 62- + 2I -,反应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若酸度过高将呈现下述哪种情况( )A. 反应不定量B. I 2易挥发C. 终点不明显D. 滴定剂分解,I -被氧化13.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合金中的铜含量,KI 起的作用为( )A. 还原剂、沉淀剂、配合剂B. 还原剂、沉淀剂、催化剂C. 氧化剂、沉淀剂、指示剂D. 氧化剂、沉淀剂、催化剂14. 在碘量法中,为了准确测定Cu ,必须加入KSCN ,加入KSCN 溶液时要在( )A. 酸化后B. 滴定至一半以后C. 近终点时D. 什么时候均可15. 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为( )A. 0.09 VB. 0.27 VC. 0.36 VD. 0.18 V二、填空题1. 氧化还原滴定理论终点附近电位突跃长短和 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越 。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有答案

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名词解释1、诱导反应2、自身指示剂3、氧化还原指示剂4、标准电极电位5、条件电极电位二、填空题1、半反应:CrO72- + 14H+ + 6e 2Cr3+ + 7H2O 的能斯特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半反应:I2+2e2I- E°I2/I- =0.54VS4O62-+2e = 2S2O32- E°S4O62-/ S2O32 -=0.09V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还原法是以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4、氧化还原滴定根据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____法,___________法等。

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采用_________法配制。

6、电极电位与溶液中_______的定量关系,可由能斯特方程式表示。

7、氧化还原电对是由物质的________型及其对应______型构成的整体。

8、电对氧化能力的强弱是由其______________来衡量。

9、在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电位 E°2H+/H2=_______。

10、 E°值为正,表示电对的氧化型氧化能力比H+_____。

11、能斯特方程式中,纯金属、固体、溶剂的浓度为常数=_____。

12、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是电对电位值____的氧化型可氧化电对电位值_____的还原型。

13、两电对的条件电位(或标准电位)值相差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越____,反应进行越完全。

14、配制硫酸亚铁铵溶液时,滴加几滴硫酸,其目的是防止硫酸亚铁铵___________。

15、碘滴定法是利用______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还原性物质的方法。

16、对于n1= n2=1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当K=_______就可以满足滴定分析允许误差0.1%的要求。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名词解释1、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2、氧化形和还原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从氧化形变成还原形;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本身被氧化,从还原形变成氧化形。

3、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用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衡量。

电对的电位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电对的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

4、标准电极电位:电对的半电池反应中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活度为1 mol/L时的电位。

对一定的电对,标准电极电位的值仅随温度变化。

5、条件电位:在考虑离子强度以及副反应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分析浓度均为1 mol/L时的电位称为条件电位。

条件电位和溶液组成以及能与电对发生副反应物质有关,仅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二、填空题1、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反应(当时),其IqK应大于等于6, 两电对的电极电位之差应大于0.36/n Vo2、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样品含量时,其酸度应控制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且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否则引起终点推迟。

3、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某样品含量时,其酸度应控制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如果溶液的pH大于9,碘就会发生副反应。

4、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反应进行方向的主要因素有盐效应,沉淀效应,络合效应和酸效应o5、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的程度,可用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量。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o7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电位差大于0.3T.4V才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条件电位差在0.2- 02V 之间,需要用电位法确定终点;若条件电位差小于02V,就不能用于常规滴定分析。

三、选择题1. 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D)无关。

A•温度B.标准电极电位C•电子得失数 D •浓度2. 问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C)。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

第五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及解答`一、名词解释1..氧化还原滴定:2..电极电位:3..标准电位:4. 条件电极电位:5..诱导反应:6.自身指示剂:7..显色指示剂:8..高锰酸钾法:9.。

重铬酸钾法:10.碘量法:二、填空题1.(1)用KMnO4滴定Fe2+时Cl-的氧化还原速率被加速_________。

(2) MnO4-滴定C2O42-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_________。

(3)Ag+存在时,Mn2+被S2O82-氧化为MnO4-_________。

A.催化反应B.自动催化反应C.副反应D.诱导反应2、向20.00mL0.1000mol/L的Ce4+溶液分别加入15.00mL及25.00mL0.1000mol/L的Fe2+溶液,平衡时,体系的电位分别为_________及_________。

(;)3、配制I2标准溶液时,必须加入KI,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As2O3为基准物质标定I2溶液的浓度时,溶液应控制在pH为_________左右。

4、称取K2Cr2O7基准物质时,有少K2Cr2O7量撒在天平盘上而未发现,则配得的标准溶液真实浓度将偏________;用此溶液测定试样中Fe的含量时,将引起_________误差(填正或负),用它标定Na2S2O3溶液,则所得浓度将会偏________;以此Na2S2O3溶液测定试样中Cu含量时,将引起_______误差(正或负)。

5、已知在1mol/LHCl介质中,则下列滴定反应:2Fe3+Sn2+=2Fe2++Sn4+平衡常数为_________;化学计量点电位为_________;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Fe2+)/c(Fe3+)为________。

6、已知在1mol/LHCl介质中;,则以Fe3+滴定Sn2+至99.9%时的平衡电位为_________;化学计量点电位为_________;滴定至100.1%时的平衡电位为_________;计量点前后电位改变不对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完整版)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

简短定量解析化学配套练习氧化还原滴定法习题一、判断题:1.所有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点电位与该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没关。

()2.氧化还原条件电位是指必然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活度都为 1mol ·L -1 时的电极电位。

( )3.凡是条件电位差> 0.4V 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作为滴定反应。

()4.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

( )5.HC O·2H O 可作为标定 NaOH 溶液的基准物,也可作为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物。

()22426.用重铬酸钾法测定土壤中的铁含量时,常用SnCl 2 使 Fe 3+转变为 Fe 2+。

() 7.用 Ce(SO 4) 2 溶液滴定 FeSO 4 溶液的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浓度关系不大。

()8.条件电位就是某条件下电对的氧化型和还原型的解析浓度都等于1mol/L 时的电极电位。

( )9.碘量法中加入过分 KI 的作用之一是与 I 2 形成 I 3 ,以增大 I 2 溶解度,降低 I 2 的挥发性。

()10. K 2Cr 2O 7 标准溶液有颜色,应于棕色瓶中保存,防范其见光分解。

( )11.在 HCl 介质中用 KMnO 4 滴定 Fe 2时,将产生正误差。

( )12.直接碘量法用 I 2 标准溶液滴定还原性物质,间接碘量法用 KI 标准溶液滴定氧化性物质。

()13.间接碘量法滴定反应的计量关系是: 2n(Na 2S 2O 3)= n(I 2)。

( )14.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电位范围是= In(O)/In(R) ±1(伏特)。

()15.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 Cu 2+,若不加 KSCN ,将会以致测定结果偏低。

( ) 16.以 KBrO 3 为基准物标定Na 2 S 2O 3 时,在周边终点时才加入淀粉指示剂。

()17.在间接碘量法中,用于标定Na S O 溶液常用的基准试剂为KI 。

()2 2 318.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能加速另一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现象称为氧化还原引诱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名词解释1、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

2、氧化形和还原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本身被还原,从氧化形变成还原形;失去电子的物质为还原剂,本身被氧化,从还原形变成氧化形。

3、电极电位: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用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衡量。

电对的电位越高,其氧化形的氧化能力越强;电对的电位越低,其还原形的还原能力越强。

4、标准电极电位:电对的半电池反应中氧化形和还原形的活度为1mol/L时的电位。

对一定的电对,标准电极电位的值仅随温度变化。

5、条件电位:在考虑离子强度以及副反应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形和还原形的分析浓度均为1mol/L时的电位称为条件电位。

条件电位和溶液组成以及能与电对发生副反应物质有关,仅在一定条件下为常数。

二、填空题1、能应用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的反应(当n1=n2时),其lgK应大于等于6 ,两电对的电极电位之差应大于0.36/n V。

2、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样品含量时,其酸度应控制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且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否则引起终点推迟。

3、用直接碘量法测定某样品含量时,其酸度应控制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如果溶液的pH大于9 ,碘就会发生副反应。

4、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反应进行方向的主要因素有盐效应,沉淀效应,络合效应和酸效应。

5、氧化还原反应完成的程度,可用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来衡量。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7.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电位差大于0.3~0.4V才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条件电位差在0.2~0.3V之间,需要用电位法确定终点;若条件电位差小于0.2V,就不能用于常规滴定分析。

三、选择题1.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和( D )无关。

A.温度B.标准电极电位C.电子得失数D.浓度2.问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C )。

A.滴定开始前B.滴定开始后C.滴定至近终点时D.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3.草酸钠(Na2C2O4)在酸性溶液中还原0.2 mol的KMnO4时所需Na2C2O4的量( B )。

A.2mol B.0.5 mol C.0.2 mol D.5 mol 4.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条件电位差值至少应大于( C )才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A.0.2V B.0.2~0.3VC.0.3~0.4V D.0.6V5.重铬酸钾K2Cr2O7在酸性溶液中被l mol的Fe2+还原为Cr3+时,所需K2Cr2O7的量( C )。

A.3mol B.1/3 mol C.1/6 mol D.6 mol 6.电对Ce4+ / Ce3+、Fe3+ / Fe2+的标准电极电位分别为1.44V和0.68V,则下列列反应的标准电动势为( D )。

Ce4+ + Fe2+ = Ce3+ + Fe3+A.1.44V B.0.68V C.1.06V D.0.76V 7.反应( C )的滴定曲线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是对称的。

A.Sn2+ + 2Fe3+ = Sn4+ + 2Fe2+B.2MnO4- + 5 C2O42- + 16H+ = 2Mn2+ + 10CO2 + 8H2OC.Ce4+ + Fe2+ = Ce3+ + Fe3+D.I2 + 2S2O32-= 2I- + S4O62-8.已知电对Fe3+/Fe2+和MnO4-/Mn2+在25℃时电极电位分别为0.77V和1.51V,则用KMnO4溶液滴定Fe2+时,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应为( D )V。

A.1.51 B.0.77 C.0.74 D.1.399.以0.01000 mol/L 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 Fe2+溶液,消耗25.00 mLK2Cr2O7,则每毫升Fe2+溶液中Fe的质量为( D )mg。

(Fe:55.85) A.0.335l B.0.5585 C.1.676 D.3.351 10.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OH和KMnO4两溶液分别滴定相同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滴定所消耗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关系是( C )。

A.3V NaOH=4V KMnO4B.20V NaOH=3V KMnO4C.4V NaOH=15V KMnO4D.5V NaOH=12V KMnO411.测定KBrO3含量的合适方法是( D )。

A.酸碱滴定法B.KMnO4法C.EDTA法D.碘量法12.可测定微量水分的氧化还原滴定法为( D )。

A.亚硝酸钠法B.铈量法C.高锰酸钾法D.碘量13.在滴定反应Cr2O7 + 6FeSO4 + 7H2SO4Cr2(SO4)3 + 3Fe2(SO4)3 + 7H2O+ K2SO4K达到化学计量点时,下列说法( B )是正确的。

A.溶液中Fe2(SO4)3与Cr2(SO4)3的浓度(单位:mol/L)相等B.溶液中两个电对Cr2O72-/Cr3+和Fe3+/Fe2+的电位相等C.溶液中两个电对Cr2O72-/Cr3+和Fe3+/Fe2+的电位不相等D.以上都不正确14.在酸性溶液中KBrO3与过量的KI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 D ) A.两电对BrO3-/Br-与I2/I-的电位不相等B.反应产物I2与KBr的物质的量相等C.溶液中已无BrO3-离子存在D.反应中消耗的KBrO3的物质的量与产物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15.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列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降低(不考虑离子强度的影响)( C )?A.稀H2SO4B.HCl C.NH4F16、Fe3+/Fe2+电对的电位升高和( C )因素无关?A.溶液中离子强度改变B.温度增大C.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D.Fe2+浓度降低17、用铈量法测定铁时,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的电位是( C ) 。

[ 已知 ϕ' Ce 4+/Ce 3+= 1.44 V , ϕ' Fe 3+/Fe 2+= 0.68 V ]A .0.68 VB .1.44 VC .1.06 VD .0.86 V18、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当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时,为使反应完全度达到99.9%,两个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为 ( A )。

A . 0.36VB .0.27VC .0.18VD . 0.09V19、以下滴定试验中,可以用自身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是( D )。

A .NaOH 标准溶液滴定阿司匹林的含量B .EDTA 标准溶液滴定水的硬度C .高氯酸标准溶液滴定水杨酸钠的含量D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FeSO 4的含量20、对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12212112Re Re d n Ox n d n Ox n +=+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 C )。

A .059.0)(lg 2'01'021'⨯-=n n K ϕϕ B .059.0lg '02'01'⨯-=n K ϕϕ C .059.0)(lg '02'01'ϕϕ-=n K D .059.0)(lg '01'02'ϕϕ-=n K 21、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强酸性溶液中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因此一般都在强酸性条件下使用。

酸化时通常采用( A )。

A .硫酸B .硝酸C .盐酸D .高氯酸22、碘化物与Cu 2+的反应:2Cu 2+ + 4I - = 2CuI↓ + I 2,有2/0.159Cu Cu V ϕ++Θ=,2/0.535I I V ϕ-Θ=,问该反应的方向及进行情况如何( A )。

A .向右进行,反应很完全 B.向右进行,反应不完全C. 向左进行,反应很完全D.向左进行,反应不完全23、标定碘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B ),溶液条件为( )A .As 2O 3;弱酸性B .As 2O 3;弱碱性C .As 2O 3;中性D .H 3AsO 4;弱碱性|24、电极电位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很有用,但它不能判断( B )。

A .氧化还原反应的完全程度B .氧化还原反应速度C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D .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25、已知Fe 3+/Fe 2+和Sn 4+/Sn 2+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分别为0.77V 与0.15V ,则25℃时Fe 3+和Sn 2+反应的平衡常数对数值(lg k )为( B )3(0.77-0.15)0.059 2(0.77-0.15)0.0590.059 (0.77-0.15)(0.15-0.77) 0.059 A . B . C . D .26、标定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B )A .K 2Cr 2O 7B .Na 2C 2O 4 C .Na 2S 2O 3D .KIO 327、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C )。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28、在酸性介质中,用 KMnO 4溶液滴定草酸盐,滴定应(B )。

A .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B .在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C .始终缓慢地进行D .在近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快进行29、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 C )有关A .离子强度B .催化剂C .电极电势D .指示剂30、用同一KMnO 4液分别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 4和H 2C 2O 4溶液,消耗的体积相等,则说明两溶液的浓度C (mol/L )的关系是( B )。

A .4224O C H FeSO C C =B .42242OC H FeSO C C =C .422421O C H FeSO C C = D .42244O C H FeSO C C = 31、已知在 1mol/L H 2SO 4溶液中,MnO 4- /Mn 2+和Fe 3+ /Fe 2+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分别为1.45V 和0.68V 。

在此条件下用 KMnO 4标准溶液滴定Fe 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为( C )。

A .0.73VB .0.89VC .1.32VD .1.49V32、影响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因素是( B )。

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D .反应产物浓度四、简答题1、酸碱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主要区别。

答:酸碱滴定法 :(1)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2)滴定剂为强酸或碱。

(3)滴定过程中溶液的 pH 值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滴定法:(1)以电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2)滴定剂为强氧化剂或还原剂。

(3)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氧化还原电对电位值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