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册第一二单元检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试题班级: 姓名:一. 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 题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 题号 272829303132333435答案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传说 4000 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
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
他是()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大禹3.近年发现的重庆巫山人经科学测定为距今 204 万年,这将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约多小年.()A .34 万年B .44 万年C .170 万年D .204 万年4.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上述文字主要赞颂的历史人物是()A .黄帝B .蚩尤C .尧D .大禹5.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6.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
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B.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7.新学年开始的班会课上,有一个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字是一样的,那么他姓()A .夏B .商C .周D .秦8.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右图反映的是()A .大禹治水B .精卫填海C .后羿射日D .夸父逐日9.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能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3.下列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的“人文始祖”是( )A.炎帝黄帝 B.大禹 C.舜11.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统编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检测试卷(1—2单元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检测试卷(1—2单元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下列每小题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栏对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图片与我国早期人类有关,请你辨析下列说法,找出错误的一项①②③④A、图①给了我们关于远古人类的信息,可见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B、图②的骨头留下火烧的痕迹,这告诉我们火的使用改善了北京人的生活条件C、图③是经过打制而成的石器,这能说明北京人告别了动物时代,已经是人了D、从图④复原图中可见北京人已经与现代人没有多大差别了2、情境假设:农耕时代,如果我国南方某地区一原始人误打误撞进入了河姆渡人的生活区,回去后他说的下列话语哪些是合适的:①他们在干栏式房子里面用米饭招待我,②人面鱼纹采陶盆里放了一只象牙雕刻而成的艺术品,③干农活的典型工具是骨耜,④用弓箭打猎,用渔叉捕鱼,生活充满了情趣。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3、哪两位传说中的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A、黄帝与蚩尤B、蚩尤与尧C、黄帝与炎帝D、舜与禹4、下列关于我国早期国家的情况,哪一项与历史相符A、约公元前2070年早期国家在我国产生B、盘庚灭夏,建立商朝,迁都到殷,社会稳定C、夏、商、西周更替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D、“国人暴动”使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导致西周灭亡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B、青铜业和纺织业的发展C、商品交换市场的出现D、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6、历史上许多事情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找出下列搭配中前为因后为果的一项A、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国家灭亡――暴君出现C、春秋时各国战斗不休――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周王室衰微――出现诸侯争霸现象7、能够认识、分辨历史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
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内容能够体现历史进步的是:①河姆渡人种水稻而半坡人发展为种粟②由人人平等的原始社会进入存在残酷剥削与压迫的阶级社会③石器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④用刻画符号记事到用甲骨文记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战国七雄”在兼并战争中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的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魏国9、下列人物中谁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A、孔子B、孟子C、墨子D、老子10、“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
他们研究塑造该复原像主要依据是()遗址中的打制石器遗址中的烧骨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2.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
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之前,我们了解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是()A.神话传说B.文字史料C.回忆录D.考古发现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
此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4.考古学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在半坡遗址发现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的居民们()A.过着定居生活B.使用磨制石器C.学会制作陶器D.饲养家禽家畜5.《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下列政治制度中,体现“天下为公”政治制度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6.我们华夏儿女有一个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那便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A.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B.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C.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D.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7.《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8.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第一、二单元同步检测题-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二单元检测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共50分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和诠释。
研究北京人时,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B. 相关影视作品C. 北京人复原头像D. 历史学家的著述2.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可以用于研究的原始居民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人面鱼纹彩陶盆A.元谋人B. 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3. 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第7课百家争鸣……A.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B. 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C.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4. 下图是山东省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的报头。
与它的命名有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下列图片中已经最早具备了汉字结构基本形式的文字是A.灰陶尊符号B.甲骨文C.毛公鼎金文D.秦睡虎地竹简 6. 以下历史地图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B. 战争不止社会倒退C.战国时期经济发展D. 国家逐渐走向统一7.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据此可以推断,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B. 力图称雄天下C. 周王室日渐衰微D. 阶级斗争愈发尖锐8. 战国末期“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商鞅)举法明教,秦人大治”。
由此可以看出与“秦为首强”有重要关系的事件是 A.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C .文景之治D .苻坚改革9. 《史记·商君列传》载:“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共)三十一县。
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二单元 检测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台湾某考古团队来大陆考察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某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痕迹,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搜集可靠证据。
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是(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河姆渡D.陕西半坡村2.他们活动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方,他们已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他们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丁村人D.山顶洞人3.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4.要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下列古人类遗址中,可以去考察的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5.2019年10月7日,己亥年重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人文初祖殿前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共计2000余人齐聚桥山,共同拜祭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 )A.炎帝B.尧C.大禹D.商汤6.传说中最后一位通过禅让制产生的联盟首领是( )A.尧B.舜C.禹D.黄帝7.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B.舜C.禹D.启8.“(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 ) 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9.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
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A.陶器B.瓷器C.青铜器D.铁器10.“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11.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12.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B.春秋争霸战争的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实力纷纷进行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D.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家统一13.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B.晋国C.燕国D.楚国14.一位同学搜集了“春秋护头铜胄”“勾践剑与夫差矛”“围魏救赵示意图”等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B.经济快速发展C.学术思想活跃D.军事战争不断15.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1-2单元测试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道题3分)(45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2.下列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出土的考古遗存中,可以作为“北京人”用火证据的是()①烧骨②石器③洞穴中的灰烬④骨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在下列图片中,反映我国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如图)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
”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5.《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世袭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6.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下面是小李同学复习夏、商、周朝代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
其中“?”部分应填()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西周灭亡 D.平王东迁7.二里头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第一个节点,从满天星斗的没有概念的状态走向王权国家形态,最早的“中国”在这里出现。
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8.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姓氏大量产生于周朝。
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有的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史等;那么魏、鲁、韩等氏应是()A.以排行为氏 B.以所居地名为氏C.以封地(国)为氏 D.以祖先名字为姓氏9.要系统地了解商朝人留下的文字记录,应选的史料是()10.“平王之时,周势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中此段所述“诸侯争霸”出现于我国()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11.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是()A.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B.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C.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D.严明法度,禁止私斗12.某工程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成都平原变为“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
七年级初中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组号________姓名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远古时代)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
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他们生活的集体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山顶洞人约3万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8、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9、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穿着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种植水稻饲养家畜磨制石器耒耜耕地干栏式房屋(水井)制造陶器玉器乐器学会纺织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渔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半地穴式房屋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学年2013-2014 科目七年级历史课题中期复习授课时间主备人邹艺使用人邹艺课型复习课审核人签字学案序号10、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11、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2、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址()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2.参考右图: 并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村遗址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5.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6.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参考右图: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9.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北京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10.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
五六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小明家在()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1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上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 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人类④半坡原始人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D.生产力水平14.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黄淮平原D.黄土高原15.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2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七年级同学观看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其中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①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②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③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④山顶洞人有审美意识,磨制一些染色的石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2.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生活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4.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炎帝和谁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盘古B.黄帝C.大禹D.炎帝5.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黄河B.长江C.淮河D.珠江6.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 ( ) A.这是一种进步B.无所谓进步与退步C.这是一种退步D.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7.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
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开始使用铁制农具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C.饲养家畜、制造陶器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8.“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A.涿鹿之战B.盘古开天辟地C.尧舜禅让D.大禹治水9.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
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A.黄帝——发明算盘B.仓颉——创造文字C.嫘祖——养蚕缫丝D.伶伦——制作音律10.株洲神农城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神农氏雕像,这是为了纪念华夏族的祖先()A.黄帝B.炎帝C.尧帝D.舜帝1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满分50分)A.陕西省 B.北京市 C.云南省D.浙江省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直立行走,原始特征较明显;③使用天然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今年暑假,小明同学要实地考察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化典型遗址,他应该去的地方是()A.云南省元谋人遗址 B.浙江省河姆渡氏族村落遗址C.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陕西省半坡氏族村落遗址4、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被中华民族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A.尧 B.禹 C.黄帝D.炎帝5、一次活动中,老师让李明同学做组长,他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张强做组长,同学们深有感叹:这是的再现啊!()A.禅让 B.战争 C.世袭 D.暴力6、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7、开学了,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
甲说:“我姓龙”,乙说:“我姓熊”,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却难道了许多人。
那么,丙的姓为()A.夏 B.商 C.秦 D.周8、右图材料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9、“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是()A.商汤 B.桀 C.纣王 D.周厉王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商朝 B.夏朝 C.西周D.秦朝11、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A. B. C.D.12、与成语“卧薪尝胆”有关的人物是()A.齐桓公 B.越王勾践 C.楚庄王 D.秦孝公13、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
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A.齐桓公B.晋文公C.宋襄公D.楚庄王14、在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中,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了,该诸侯国是( )A. 晋B. 齐C. 楚D. 秦15、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应作战有功获得了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
七年级历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同学们,欢迎你们步入历史殿堂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给你乐趣,也能使你聪慧,更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谛,还能给你直抒胸怀的机会;同学们,在两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现各自的亮丽风采吧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D、青铜器工艺精美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5、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6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7、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逐鹿之战B、夏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施D、华夏族的形成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汤 B 、黄帝 C 、禹 D、舜9、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级最高的是A、士B、诸侯C、天子D、卿大夫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A B C D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13、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14、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15、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C、社会大变革D、士人的解放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B、有教无类C、因材施教D、当仁不让于师1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1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楚 B 、齐 C 、秦 D 、燕19、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西周B、商朝C、春秋D、战国2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B、“兼爱”“非攻”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C、孙武的着作是孙子兵法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2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25、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着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着名战役;5、春秋晚期孙武所着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7、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8、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9、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10、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请回答: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11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影响3分,其余每格1分图图1耒耜图2铁农具图3牛耕图出现的历史时期推广的历史时期推广使用的影响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本格不必填写本格不必填写3、13分学以致用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一中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答题卷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16、123417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18、注意:别忘了写上你的名字哦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16、1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分2法家 2分3承认土地私有2分,准许自由买卖2分;奖励耕战2分;推行县制2分4经济得到发展1分;军队战斗力加强1分;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18、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6分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言之有理即可给分;7分。
初一历史一二单元试卷

初一历史一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人答案:A。
2. 北京人生活的时期距今约()。
A. 170 万年B. 70 万—20 万年C. 3 万年D. 7000 年答案:B。
3. 下列哪一原始人类已经会人工取火()。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人答案:C。
4.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
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答案:B。
5.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
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 洞穴D. 高楼大厦答案:B。
6.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 炎帝和黄帝B. 尧和舜C. 禹D. 蚩尤答案:A。
7. 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是()。
A. 黄帝B. 嫘祖C. 仓颉D. 伶伦答案:B。
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答案:A。
9. 夏朝的建立者是()。
A. 禹B. 启C. 桀D. 汤答案:A。
10. 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
A. 阳城B. 亳C. 镐京D. 殷答案:D。
11.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鼎C. 青铜立人像D. 青铜神树答案:B。
12. 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C。
13.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穆公答案:A。
14. 战国七雄中,位于最东边的是()。
A. 齐B. 楚C. 燕D. 秦答案:A。
15.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0 分)1. 元谋人距今约______万年。
答案:170。
2. 北京人使用______石器。
答案:打制。
3.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流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元谋人遗址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2.农耕经济的发明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进步的重要条件。
以下成就属于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有( )①河姆渡人种植水稻②半坡先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③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④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初祖,数万中华儿女都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这位“人文初祖”是( )A.舜 B.禹 C.黄帝 D.炎帝4.大禹以平凡的义举,印证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人生境界。
他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世袭制 B.武力争夺C.禅让制 D.民主选举制5.下图是复原的二里头遗址,它是迄今为止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
它可以佐证哪个朝代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6.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就体现了制度创新。
其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稳定形势,巩固疆土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7.文字是承载历史的符号,通过“甲骨卜辞”可以了解到(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C.秦朝的历史 D.汉朝的历史8.《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亩之勤(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耜耕 B.牛耕 C.耧车 D.机耕9.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是今山西省所在的( )A.晋国 B.楚国 C.齐国 D.秦国10.《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2023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2单元检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第一单元检测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 (3分)如图,下面图中的骨针和装饰品应属于下列哪一远古人类?( )A.北京人B. 元谋人C. 大汶口人D. 山顶洞人B.2. (3分)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
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A.AB.BC. CD. D3. (3分)在我们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了距今3万年前的原始人类遗迹,考古人员依据的是①历史教材②考古发掘③网络视频。
A.①②B.①③C.②D.③④4 . (3分)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其进步表现在( )①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②掌握了人工取火③会用骨针缝衣服,懂得爱美④可以个人单独生活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 . (3分)下列各项在我国古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采用天然火③制作黑、白陶④用麻纺成织品A.②①③④B.②③④①C.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6 . (3分)原始社会结束的根本原因是( )A. 部落议事集体的决定B. 部落联盟成员的谦让C. 禹有私心D. 社会生产力发展7.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之一。
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元谋人遗址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遗址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8.如右图所示,在北京西南的这个博物馆里,收藏的历史文物包括 ( )A.捕猎用的弓箭、长矛B.打制方法制作的尖状石器C.红底黑纹有图案的彩陶D.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9.如果要拍摄一部反映禅让制度的电视连续剧,剧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有 ( )①黄帝和炎帝共同视察大禹治水的工作②年老的尧走访各部落,选拔继任者③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④禹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0.梁启超曾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作为七年级的学生,面对历史单元考试,一定要多做历史单元试卷。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上册历史一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题号下)1、某校历史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A.北京周口店B.云南元谋C.浙江余姚D.陕西西安2、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A.禹建立夏朝B.涿鹿之战大败蚩尤C.汤战胜桀D.盘庚迁都到殷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租,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B.舜C.禹D.黄帝5、一位新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姓A.秦B.夏C.宋D.唐6、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A、编钟B、铜钟C、七孔骨笛D、陶埙8、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齐国经济富庶9、下列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的评价,正确的有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了,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④华夏族和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A.①②④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10、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11、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中原市场的繁荣C.肥料的.使用和适时的耕种D.大兴水利工程12、商鞅变法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C. 得到了国王秦孝公的支持D.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1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检测班级:姓名:座号:评分:来的?A.女娲捏出来的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C.猴子变化而来的D.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B. 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 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上,十几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中午,他们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鹿C.下午,他们用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夜里,他们用保留的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9.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10.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11.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12.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A. 自然环境不同B. 使用的工具不同C. 生活习惯不同D. 思想意识不同14.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禹A.①② B.①②③C.③④ D.②③④15.“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册第一二单元检
测试题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同学们,欢迎你们步入历史殿堂!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能给你乐趣,也能使你聪慧,更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谛,还能给你直抒胸怀的机会。
同学们,在两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现各自的亮丽风采吧!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
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
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6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7、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逐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施
D、华夏族的形成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汤 B 、黄帝 C 、禹 D、舜
9、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13、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14、《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5、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1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B 、齐 C 、秦 D 、燕
19、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着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2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5、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着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
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着名战役。
()
5、春秋晚期孙武所着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
7、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
8、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
9、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10、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本题共40分)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11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影响3分,其余每格1分)
图
图1耒耜图2铁农具
图3牛耕图
出现的历史时期推广的历史时期推广使用的影响农业生产工具或生
产方式
本格不必填写本格不必填写
3、(13分)学以致用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
作为一中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答题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本题共40分)
16、(1)
(2)
(3)
(4)
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18、
(注意:别忘了写上你的名字哦!)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本题共40分)
16、(1)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2分
(2)法家 2分
(3)承认土地私有(2分),准许自由买卖(2分);奖励耕战(2分);推行县制(2分)
(4)经济得到发展(1分);军队战斗力加强(1分);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
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18、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
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
(6分)
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
也可融合使用。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