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值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三篇小学五年级《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范本一教学要求: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一、激发: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尝试: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

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3. 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它的长是4厘米,宽大约是多少厘米?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a. 观察实例,发现规律。

b. 小组讨论,总结方法。

c. 全班交流,分享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a. 以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作为参照。

b. 根据四舍五入法,将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c. 计算出积的近似值。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运用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a. 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c. 全班交流,评价成果。

(2)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a. 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进行估算。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c. 全班交流,评价成果。

4.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进行拓展延伸。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学案及教学反思6 积的近似值 教案

2024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学案及教学反思6 积的近似值 教案

积的近似值教材第66页的内容及第67、第68页练习十二的第8~18题。

1.使学生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2.使学生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取积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猜测、验证,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

1.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2.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值。

投影仪,课件。

1.口算。

0.21×0.4=3×0.6= 2.5×4=0.17-0.08=0.2×0.3= 1.2×0.05=0.42×20=0.5÷10=2.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

0.384(保留一位小数) 8.008(保留两位小数)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1.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刚才学过的小数乘小数的知识,我们知道乘数里小数的位数越多,积里的小数位数也越多。

因此,为了记录方便,在小数乘法的计算中,往往需要求积的近似值。

2.例题讲解。

教师出示教材第66页的例9,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并根据题目要求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指名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3.18×1.6≈5.09(万元)3.18× 1.619083185.088答:去年大约收入5.09万元。

3.巩固算理。

计算结果为什么要取近似值?(题目中的要求是保留两位小数,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更简便)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看第三位小数,然后根据“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师生共同小结:在计算时,小数乘法所得的积有时位数太多,实际却并不需要,往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值。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应该根据要求保留的位数多看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值,一定要用“≈”连接,近似值末尾的“0”不能去掉。

积的近似值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应该根据要求保留的位数多看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得到近似值,一定要用“≈”连接,近似值末尾的“0”不能去掉。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6篇教学目标篇一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法计算2根据题目要求,会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3体会“四舍五入”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难点篇二要根据哪个数位来进行四舍五入引入篇三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很精准的数字,比如:但有些时候又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准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

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数呢?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时候只需要近似数,回顾四舍五入概念分析篇四一、小数四舍五入的练习保留一位小数0.5964≈1.025≈1.9937≈保留两位小数12.038≈12.3045≈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现在公安警察在捉拿坏人的时候经常要携带一种嗅觉非常灵敏的'动物,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幻灯片出示《狗抓坏人》情境图以及问题(1)让学生自读主题、读图,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

(a)题目的条件(b)条件的之间关系(c)题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2)独立列横式和竖式求解(3)根据题目问题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的练习是让学生判断根据哪一位来进行四舍五入。

因为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这时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教学目标:篇五1懂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过程:篇六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请大家按要求写出下表中小数的近似数。

小结:求小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即要看精确数位的下一位是几,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然后在精确的数位上加上1。

2导入新课。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积的近似值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积的近似值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探索积的近似值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的定义,并能灵活运用。

2.掌握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能够简单对运算结果进行近似计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如何理解积的定义。

2. 如何掌握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

3. 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具体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积的定义,并掌握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

2. 问答法:多次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有关于积和相近数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孕育深层次、高质量的思考。

3. 归纳法:将所学习的知识、方法进行整合、梳理,让学生掌握更系统、完整的解题方法。

四、教学步骤1. 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知识。

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出示一张超市的小票,告诉学生:有时候在结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需要快速算出一些乘积的近似值,让学生想想:如果一件物品是2.98元,我买了4 件怎么办?学生们经过简单计算后得出了答案:大约是12元。

2. 对积的概念进行讲解。

让学生自己计算出什么是积,老师用更简单的语言对积的概念进行讲解。

3. 给学生演示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

老师在黑板上简单写下一组乘法表达式:10 x 18。

告诉学生:我们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结果,只需要知道大概是多少就行了,这个时候相近数就会给我们带来便捷。

老师随后快速演示了一下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

4. 让学生互相练习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

老师让学生自己先尝试计算出一些乘积的结果,再用上相近数的在线估算方法。

拆分为两份(简单和困难),分别进行练习。

5. 提示学生进行探究积的近似值计算方法。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被求积式子和一个近似值,让学生成对比。

老师再提示学生:如果你要将这个问题推广到更广泛的范围,请考虑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6. 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自由探究计算积的近似值计算方法。

(1)让学生分组成四人小组,确定小组长并让他(她)自行选择参考材料:① 直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② 考虑分解积后再计算;③ 使用相近数进行在线估算;④ 自行设计一种独特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积的近似值》∣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8《积的近似值》∣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积的近似值的计算,并能够准确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学生能够培养数感,提高观察力和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

2. 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步骤:确定要保留的小数位数,找到需要四舍五入的位数,进行四舍五入计算。

3. 积的近似值的判断方法:比较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大小,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判断积的近似值的合理性,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积的近似值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四舍五入法,并解释其原理。

3. 演示与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步骤,讲解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4. 练习与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归纳: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醒学生注意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练习的完成情况。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练习册: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用于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的近似值》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积的近似值》教案
小学“数学”学科课题目标备课
课题
积的近似值
主要教学活动设计






基础
知识
理解小数近似值的含义。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1、创设一个“求积的近似值问题”的情境,引出积的近似值。
2、学生自主求积2.205的近似数,并说一说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
3、在交流互动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加以应用。
基本
技能
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基本
思想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运用转化、迁移的方法,渗透感悟推理的思想。
基本经
验活动
积累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经验;
积累描述说理解释自己观点的经验。
四能
发现
问题
在解决求近似值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情感与
态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知识与应用的价值。
小学“数学”学科课题备课
板书设计
课题:积的近似值
例6 0.049×45≈2.2(亿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0 4 9
× 4 5
_________________
2 4 5 四舍五入
1 96
___________________
2.205
0<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数
答:狗约有2.2亿个嗅觉细胞。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教师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交流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学伴的角色,适时引导,不着痕迹地把把新的知识分享给同学们。课堂容量不是很大,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收获与体验,为学生的长远学习积蓄能量。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掌握计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2. 计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3. 应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需要用到积的近似值的场景,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积的近似值的概念,以及计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应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讲解与点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2. 计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3. 应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一些积的近似值,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积的近似值解决一些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计算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并能够应用积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如购物时估算总价、烹饪时调整食谱分量等,让学生意识到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如果你需要买2.3千克的苹果,每千克5元,你该如何快速估算总价?”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感受到学习积的近似值的必要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体验团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计算商品总价,引出乘法运算中积的近似值问题;
-激发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快速估算乘法运算的结果?
2.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
-提问:“同学们,当我们在购物时,如何快速估算商品总价?”;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法运Leabharlann 中积的近似值概念;2.学会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乘法运算的估算;
3.学会使用截位法进行乘法运算的估算;
4.能够灵活运用近似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并掌握积的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3.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反馈与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讲解截位法的原理,用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将乘数变为较为简单的数;
-示例:计算123×56时,将123截位为120,56截位为60,然后计算120×60;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

《积的近似值》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求近似值的方法,学会求积的近似值,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练习十五第1题)①先让学生说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②学生交流并说说方法.师强调1.9736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2,引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常会遇到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例如小数乘法中,有时积不需要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积的近似值)这节课,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积的近似值.[设计意图:把练习十五的第一题提前处理,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方法上的铺垫.]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题,弄清题意.提问:要求王大伯家去年的收入就是求哪个数的1.6倍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3.18×1.6(2)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些什么(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教师有意指一指"得数保留两位小数")(3)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4)明晰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先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①乘积保留两位小数,你是怎么想的 (明确求积的近似值,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四舍五入")②横式上为什么用约等于号 (明确得数是写积的近似值)(5)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学生交流.(6)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写横式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于.[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在以上环节中,先让学生经历了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的过程,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明晰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 2,实际应用.谈话: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要求积的近似值呢学生交流,可能会说到付钱时要保留两位小数,让他说说理由.教师说明:因为人民币最小是分,所以付现款时,通常要保留到"分",就要通过"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实践中的用途,从而体验数学的实际价值.]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0.86×3.2(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5.89×3.6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怎样求积的近似值2,练习十五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想法.[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全课总结.今天,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一起学会了求积的近似值,谁来说说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2,3,5题.课后反思:课前谈话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很生疏,真正掌握的学生很少,这时我意识到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我当初的预设有了很大的出入,那么在学习求积的近似数之前,必须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所以我在引入主题图之前,我先给学生复习了求一个整数,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重点在四舍五入时根据哪个数位进行判断,通过对几组不同的整数,小数进行取近似数,让学生演板,解释和订正,让全体同学从这个环节中掌握了求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情境图顺利导入新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3《积的近似数》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积的意义
2.能够用近似数表示积
3.能够利用近似数计算积
二、教学重点
1.积的概念理解
2.近似数表示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近似数计算积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教材、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一道题目:“23 * 47 =”,请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个积。

2. 引入新知识
•介绍积的概念:积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所得到的结果。

3. 讲解近似数表示积
•老师给出一个近似数的定义:近似数是为了使计算更加简便,用一些较为容易计算的数值来代替准确的数值。

•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近似数表示积。

4. 练习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计算给定的积,并用近似数表示结果。

5. 拓展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近似数计算更复杂的积。

6. 总结
•进行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强调积的概念和近似数的应用。

•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和准确性。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作业,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

七、课后反思
针对今天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工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积的近似数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

《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设计

《积的近似值》数学教案设计

《积的近似值》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设计:积的近似值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求积的近似值。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积的近似值的概念
2. 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需要估算总价等,引出积的近似值这个概念。

(二)讲授新课
1. 介绍积的近似值的概念:当乘数中有一个或多个是近似值时,所得到的结果就是积的近似值。

2. 讲解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主要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具体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例如:已知5.8×3.1≈?,请用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值。

(四)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积的近似值的概念以及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
布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积的近似值的求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六、教学资源:
可以利用教科书、练习册、网络资源等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以上就是《积的近似值》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积的近似值教案

积的近似值教案
可让学生试一试。
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
(三)指导探索。
1.出示例5,
例5:食堂到菜市场买青菜49.2千克,每千克价钱0.92元,应付菜款多少元?
(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
(2)自己尝试解答,(指名板演)
多讨论:①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自己确定的小数位数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教学准备:猕猴桃图片。教学方案:
1
2
3
4
5
篇三: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精品教案
教案
2.巩固算理:
提问:(1)计算结果为什么要取近似值?(不取近似值不是更准确吗?)
生:钱数的最小单位是“分”,并不需要那么精确,实际中保留到分就可以了。
(2)你是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的?
3.师生共同小结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所得积有时位数太多,在实际并不需要的情况下,往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它的近似值。
出示图片3
小结:看来精确度的高低,还要看实际的需要。
篇二:五年级数学上册积的近似值教案冀教版
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0、21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事例,在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2.能力目标:知道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需要在前面补0;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2.比较:近似值0.2、0.20、0.200的异同?
提问:相同点是什么?(大小相等,根据小数的性质。)
小结:0.2、0.20、0.200这三个近似数都表示同一点,它们大小相等,但它们的精确度不一样,保留的位数越多,与准确值越接近,精确度越高,提问:你认为精确度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先由学生说一说。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精选5篇)《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p11例6及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渗透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育人理念。

教学重点:正确地进行“四舍五入”。

教学难点:应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交流互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很准确的数字,但是有些时候往往不需要知道很精确的数字,只需要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以了,那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来取近似值呢?(用“四舍五入”法)(出示如下表格)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先思考再回答:(1)怎么样用“四舍五入”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应各是多少?指生回答。

2.揭题: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激趣谈话: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特别是经过训练后的警犬,可以帮助警察叔叔破获很多案件,比如追捕逃犯、搜查违禁品等。

同学们,为什么警犬能很快帮助警察抓获犯罪嫌疑人?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

(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1)学生自主回答。

(2)师补充:因为狗的嗅觉很灵敏,狗的嗅觉细胞数量比人多得多,狗能利用它十分灵敏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

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

(3)出示: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问题:狗约有多少亿个嗅觉细胞?追问:怎么列式呢?让学生独立列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3《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3《积的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3《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乘法,什么是积。

2.能够用直接计算方法求乘法。

3.能够掌握求近似数积的方法。

4.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积的近似数。

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乘法的概念。

2.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3.计算近似数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计算得到的近似数依据实际情境进行判断和修正。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近似数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习题、图片、实例等。

2.教具:小黑板、粽子模型等。

3.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入“积”的概念,带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1.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乘法和积的概念。

2.讲解近似数积的方法,如何简便快速地计算积。

3.同学互动中,引导学生探讨乘法和积的含义,让他们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1.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乘法计算和积的近似数计算。

2.老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4. 拓展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例和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的内容。

2.鼓励学生在课后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近似数积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积和近似数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所学知识的作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最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积的近似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学习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及过程1. 引入:老师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如果我们有两个数相乘,我们想知道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该怎么办呢?”由此引出积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概念讲解:讲解什么是积的近似数,以及如何用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来近似表达一个数的值。

可以举例说明,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经验来解释近似数。

3. 教学方法: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并理解积的近似数。

老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例子,让学生自己用计算器计算,并解释为什么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

4.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你去买水果,每个水果的价格是1.5元,你买了6个,那么你大约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解释结果。

5. 反馈与总结:让学生反馈自己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然后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积的近似数的概念,理解有效数字和保留小数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小数位。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对积的近似数的理解程度。

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反思教学方法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改进。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积商的近似数》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以一个生活情境为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吗?如果要用一块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地砖来铺满整个教室,我们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估算面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生分享自己的估算方法,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发现估算中存在的误差,进而引出积商近似数的概念。
b.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理解积商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解方法。
c.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d.引导学生将积商近似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
4.及时反馈,强化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乘除知识,发现求积商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发现规律的能力。
3.设计丰富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灵活运用该方法求解积商近似数。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积商近似数的运用能力,以及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情境。
3.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能否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发表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此基础上,设计富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积的近似值-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积的近似值-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积的近似值-西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了解积的近似值和意义;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积的近似值。

二、教学内容:1.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积的近似值及其意义;3.橡皮泥制作正方体,了解如何通过形状和尺寸估算积的近似值;4.通过试验、计算数组中各元素之积的近似值,了解如何通过乘法分解、信封法等方法得到积的近似值。

三、教学重点:1.积的近似值及其意义;2.如何通过形状和尺寸估算积的近似值;3.如何通过乘法分解、信封法等方法得到积的近似值。

四、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积的近似值。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讨论教学法;3.试验教学法;4.计算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理解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0分钟)1.通过回顾乘法的概念,引出积的概念;2.通过例题演示积的计算方法;3.让学生自己计算练习题。

第二步:了解积的近似值及其意义(20分钟)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积的近似值;2.通过演示计算机浮点运算中的舍入误差,引出积的近似值的概念;3.让学生思考积的近似值有什么意义。

第三步:通过制作橡皮泥正方体,估算积的近似值(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制作橡皮泥正方体,了解体积的概念;2.让他们通过估算橡皮泥正方体的边长和数量,计算正方体的体积,然后估算积的近似值;3.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如果制作的正方体不够大怎么办?如果边长和数量有偏差怎么办?等。

第四步:通过试验、计算得到积的近似值(30分钟)1.将同学分为小组,让他们从一组数组中选出几个数,计算它们的积;2.让他们猜测积的近似值,并将估算结果填到信封中;3.让他们通过乘法分解、信封法等方法得到积的近似值,然后进行比较。

第五步:作业和总结(10分钟)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在家自己尝试通过各种方法得到积的近似值,并让他们在下节课上向同学汇报。

七、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橡皮泥制作和计算结果,判断他们是否掌握了通过形状和尺寸估算积的近似值;2.通过听学生汇报的方式,了解他们是否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得到积的近似值,并发现他们在掌握的过程中的主要问题;3.最后,通过考试检测及作业评分,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积的近似值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 积的近似值9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积的近似值9篇积的近似值 1教学内容:教材第66页例9,“练一练”,第67~68页练习十二第8~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

2.使学生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值的方法在小数计算中的应用,积累求近似值的经验,培养计算技能,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活动,感受获得方法的心理满足,提高学习数学自信心。

教学重点: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一、复习。

1、计算下列各算式。

(小黑板出示)2.51x0.7 2.51x5 2.51x5.7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二、新授。

1、教学例9。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

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4)练一练。

(5)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0.09 0.86×3.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8×0.7 5.89×3.62、试一试。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 40.32×403完成后,学生交流。

指一人板书。

3、练一练。

用简便方法怎样计算比较简便?0.25×0.73×40.32×403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十二8~12题学生小组完成,集体讲评四、板书设计。

积的近似值3.18×1.6≈ ( )积的近似值 2教学目标1.理解求近似值的实际意义,掌握求的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教学难点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小数乘法中.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一)口算0.21×0.4 3×0.6 2.5×4 0.17-0.080.2×0.3 1.2×0.05 0.43×20 0.5÷10(二)按要求取下面各小数的近似值.0.384(保留一位小数) 2.859(保留两位小数)3.4(保留整数) 7.996(保留两位小数)二、导入新课教师谈话:王红的妈妈是单位的采购员,她为单位购买了如下商品,商店为她出具了一张发票.出示图片:发票,里面数据没填全,你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写完整吗?(学生试做)教师:填的对不对呢?学完今天的知识,看谁能帮助营业员阿姨填一份标准的发票?三、指导探索(一)出示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1.请同学根据题意列式解答(指名板演)2.讨论:为什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应看哪一位数字?3.教师介绍“四舍五入法”4.计算下面各题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关于求近似值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自己查看资料,看谁找的多,找的全.五、巩固练习(一)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二)一种面粉的价格是每千克1.92元,买1.4千克应付多少元?(三)出示图片:发票,由学生完成.(四)思考题: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它的近似值是2.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六、课后作业(一)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9.5米,宽42.5米,计算出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二)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成为5.7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多少?最小可能是多少?七、板书设计————“四舍五入法”例5、粮库小麦收购价是每千克0.967元.小红家今年卖了小麦492千克,应得小麦款多少元?教学设计点评这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帮助营业员阿姨开发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好数学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栾川县合峪镇合峪小学李永强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积的近似值
教材分析:
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是在前面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只是在小数乘法计算完后根据需要对乘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数位。

所用的方法同求小数的近似数一样。

教材通过计算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的问题,说明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和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在“做一做”及练习中一般都注明要求把得数保留几位小数,但是也有些题没有注
全体学生列竖式计算出结果,并指名板演
讨论:如果你是营业员,你想收老师多少元?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小结: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分”已经不太常用了,付钱时商店里一般都四舍五入到“角”。

4、进一步讨论
精确到“角“就是保留几位小数?怎样把11.645保留一位小数?横式上用什么符号?为什么?如果要求精确到”分“,该保留几位小数?怎样保留?精确到”元“呢?
5、小结;在实际生活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取”积的近似值“。

(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
1、按要求填空:
保留两位小数:1.954≈()
保留一位小数:1.954≈()
保留整数:1.954≈()
2、问: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各表示精确到什么位?取近似值时各应看哪一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