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答案

合集下载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思考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得到有力巩固 ➢ 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路线 ➢ 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和热情工作 ➢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援助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
随着19经54济年建9月设,的第发一展届,全我国国人的民民代主表政大治会建在设北也京加召紧开进。行。
自主探究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
问题1.新中国为什么要进行一五计划?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 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 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了解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成就,理解第一个五 年计划实施的意义,提高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2.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的基本知识;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成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

类型的宪法。
制度 确立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
度的正式确立。
检测提升
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 沈阳飞机制造厂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背景、主要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宪法的性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调歌头·游泳》是毛主席1956年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的即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数字,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

你知道现在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就有十几座长江大桥。

现在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提示: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史料展示:史料一:史料二:3.教师提问:提示: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4.史料展示:史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5.教师提问:上述两则史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6.史料展示:史料一: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史料二: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课件

新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教学课件

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新课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是:土地改革的任务,已经 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三年就实现并超过 了预计的目标。这一切说明,我们已经具备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的条件。
国外局势是:抗美援朝战局早已稳定,和谈在主要问题上已经 达成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迫进行的这场战争不久可望结束。
新课探究 实施的历史背景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
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
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我们要缩小与大国强国之间的差距。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只有
发展重工业,国防才能强大。为了巩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为了 使中国的经济得到发展,首选是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 并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新课探究
“一五”计划
新课探究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在 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重工业 项目,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相应地交 通运输业、轻工业也有了发展,改变了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进,但要实现国家工业化,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新课探究 意义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 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 大幅度超额完成。
新课探究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新课探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八年级历史下册优质教学课件(部编版)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的
工业现状,毛泽东曾感慨 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 么?能造桌子、椅子,能 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 纸,但是,一辆汽车、一 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都不能造。”
实现工业化是唯 一的出路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
3、主要成就 (2)交通运输:一桥、二铁路、三公路
新藏公路
新藏公路
宝成铁路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
宝成铁路 鹰厦铁路
鹰厦铁路
川藏公路
武汉 长江 大桥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
4、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一五计划超出计划值比例
中国在“一五”期间的工业
140%
130%
130%
122%
120%
116% 114%
发展速度远远高于主要资本主
105% 101% 101%
107% 义国家。1953年到1957年平均
100%
每年增长速度,工业生产指数
80%
为:美国2.8%,英国4.1%,中
60%
国18%;钢为:美国3.9%,英国
4、右图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下关于这部
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①制定了发展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再见
性质、地位: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地位) ②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反映人民利益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素材: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义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4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4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2)背景: ①国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工 业水平低下,基础薄弱 ②国外: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4)目的: 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 毛泽东同志
(6)它的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
(7)主要成就:
①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 厂等建成投产。
②交通运输: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 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 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③桥梁:1957年,武 汉长江大桥建成,连 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一桥飞架南北, 天坠变通途”)
(8)结果: 到1957年底,第一 个五年计划绝大部 分指标大幅度超额 完成。
(9)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 落后的面貌,向社 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国取得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原因: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3)苏联的援助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1)确立时间: 1954年9月
(2)地位: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 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 民利益的宪法。
(3)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就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 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堂小结
新中国 的工业 化起步 和人民 代表大 会制度 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件(共17张PPT)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确立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 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 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 国家。 编制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 建设。 时间:1953—1957年。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2)选举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3、意义: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 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 了基础。
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的简称。指 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 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
“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 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 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
课堂小结
经济
民主 政治
落后 的农 业国
一五 计划
一届人大, 制定宪法
改变落后面 貌,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 迈进
形成了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建设奠 定了基础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 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
1.5亿人参与宪法草案的讨论 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
体民现主了党派各代族表5人58人民,的占4意5.愿52%
177名少数民族的代表 ,占14.4%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
主要成就:
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解放后于1955年发现的第 一个大油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课件)
你知道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吗?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内容,说说你的想法。
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中国
印度
美国
(1952年产量)(1950年产量)(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举行
通第 建一 设个 主五 要年 成计 就划 分期 布间 示工 意业 图交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 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1954年9月,第一届_全__国__人__民__代__表__大__会__ _第_一__次__会__议___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中__ _华_人__民__共__和__国__宪__法__》。这是我国第一部_社__会_ _主_义___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 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课堂小结
经济恢复,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国民经济
经 好转
有计划地 编制第 各个领
济 上 工业水平
进行社会 主义建设
一个五 年计划
域捷报 频传
低,门类
不全
1953年至1957年底
向社会主义 工业化迈进
超额完成
政 治 上
1954年,召 开第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 大会第一次
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的必要性、基本任务,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和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主要内容和性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必要性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难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和意义。

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是毛泽东写于1956年6月的一首词,其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哪座大桥,它建立于什么时期?此时期还有哪些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领略它的风采。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史料1建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史料2国民党逃跑时掠走的金银。

教师: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史料3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史料4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教师:史料3和史料4中的图表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1: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学生2: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史料1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19张PPT)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1953-195表大会(1954.9)
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性质
【巩固提升】
1.新中国成立时工业十分落后。然而,短短几年间新中国就生产出了第一批自己的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 史。这主要得益于( C )A.推行了土地改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实施了“一五”计划 D.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贯彻 2.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B ) A.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交通业 D.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A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社会主义探索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4.“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东北工业基地,其中心是(A)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 D.宝山钢铁公司 5.1957年,一座连接了南北交通的长江大桥在什么地方建成?(A ) A.武汉 B.沈阳 C.长春 D.鞍山 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C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起点:①我国的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②门类不全。③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 于发达国家。
时间:1953-1957。任务:①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 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材料三中,毛泽东是对“一五计划”期间修建的哪座大桥的赞美?谈谈该大桥的重要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共28张PPT)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
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 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 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 大会 制度的确立
第4课
新政权的建立与 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探索
1.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情 况 2. 理解“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的原因 3. 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的 情况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 “一五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 任务、主要成就、结果和意义。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1、背景: 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② 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工业国,工业水 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基本任 ① 集中主导力量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 务: 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②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 5、结果: 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6、意义: 工业化迈进。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 加紧进行
回忆:
建国初期代替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是什 么机构?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
2.2018·淮安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 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 党和政府实施了(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件(34张PPT)
9.3% 53% 46.2% 7.4% 21.9%
②我国还是一个
落后的农业国。 五
我国的工业水平
十 年 代

低,基础薄弱,
、 印 、
而且门类不全,许
美 钢 和

多重要工业产品
产 量

的人均拥有量远
较 图
远低于发达国家。
中国
印度
美国
1952年产 1950年产 1950年产



钢产 量
人均
2.37公 斤
重工业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国民经济产业分类
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 手工工具的工业。例如纺织业、 加工业等。
通常指钢铁业、石化业、造 船、汽车制造这种需要大型 生产设备和大量人力的工业
6.为什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呢?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 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 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鞍钢无缝钢管厂、七号高炉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在整个50年代,鞍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一个象征。鞍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大 型钢铁基地,被誉为祖国的钢都。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第一 汽车厂生产的第一 批解放牌汽车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 披红挂彩地开出一汽总装配线,欢快的喇叭声饱含着民族的骄傲,它向全 世界宣告,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从此,解放牌汽车带着一 汽人的光荣与骄傲,开往祖国各地,驶入国际外援舞台。
6.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答案

第 4 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要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之初,工业依然落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3.时间:()—()年。

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交通运输成就: ①宝成、鹰厦等 30 余条铁路建成; ②川藏、青 藏、新藏( ) 相继通车; ③ ( ) 长江大 桥建成。

7. 结果: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 ( )完成。

8.意义:我国开始改变 ( )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 )年 9月,第一届() 大会在北京召开。

2. 内容:5. 实施的中心:以 ( 先后施工 1万多个工业项目。

6. 成就:(1)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①( 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 一辆解放牌汽车; ③ ( 成投产,中国第一架喷气式 (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帮助兴建的 156个项目为中心,)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 )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 ) 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 试制成功; ④辽宁(1)制定了《》。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性质);是真正反映了()利益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制度。

(2)选举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其他国家领导人也被选举产生。

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难点释疑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家工业化的区别:“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重工业项目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相应地,交通运输业、轻工业也有了发展。

“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是,要实现国家工业化,还任重道远。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DD、优先发展重工业
时间 56年
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 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 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 功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6.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③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检测题 3、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C、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
DD、实施“863”计划
合作探究:“一五计划”的原因 结合P18及P19材料研读
比较内容 国民收入
粮食 钢
比较 内容
全国总产量 358亿元 1.1亿吨 15.8万吨
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山东舰”航母交付使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 导航系统成功收官……我国工业化起步于 A、三大改造 B、“十三五”规划
C、土地改革 DD、“一五”计划
合作探究:一五计划成功的原因?
材料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阅读P19-20完成下列问题)
1.时间 2.中心任务 3.意义
1953—1957年底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阅读P21-22完成下列问题)
1.确立时间 2.确立标志 3.确立意义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苏联等国家的援助
合作探究:一五计划成功的原因?
①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②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 ③党的正确领导 ④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⑤全国人民的奋斗 ⑥苏联等国家的援助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精品课件

进行一五计划,发展工业,才能实现工业化来改变局面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信息
起止时间 目的 特点(重 点发展)
基本任务
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底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 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 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四厂、三公、二铁、一桥
毛泽东诗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 通途”反映了武汉长江大桥有什么作用?
作用: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武汉长江大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4.结果 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5.意义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
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 迈进。
目的实现了,说明 一五计划很成功
140% 120% 100%
(1)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 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2)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 过历史最高水平。
抗战时
抗战后
帝国主义的掠夺
国民党 逃跑时 掠走的
金银
黄金 白银 美钞
277万两 1520万元 1537万元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领导 (2)苏联的援助 (3)劳动人民的辛勤奋斗 (4)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背景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
2.基本信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 月在北京召开。
代表总人数 1226人(其中 女代表147 人,少数民族 代表177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总结+练习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预习提纲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目的:为了有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起止时间:—1957年。

4.成就:①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②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④新建、鹰厦等铁路;⑤川藏、青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⑥1957年,建成,连接长江南北的交通。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的面貌,向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6.时间、地点:年9月,召开。

7.内容:①制定了《》。

这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大会选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为国务院总理。

8.意义: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但是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

2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起至时间:1953年-1957年5一五成果:●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川藏、青藏和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二、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1954年9月召开地点:北京制定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共31张PPT)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共31张PPT)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时间: 1953—1957年底 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 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国民经济
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 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 业; (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重工业
材料一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
——武力 温锐《1949年以来中国
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 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 造厂等建成投产。
鞍钢场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 放牌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喷 气式歼击机
②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的金银 美钞 1537万元 经济基础差
比较 中国1952 印度1950 美国1950
内容
年产量 年产量 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工业落后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国内: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 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水平很低,基 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国际: (1)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 (2)受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影响。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 一架喷气式飞机
(2)交通成就 ①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
宝成铁路(1956年通车)
鹰厦铁路(1957年通车)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部编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八年级下册历史人教版部编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是,基本任务是。
工业方面取得成就(1),(2),交通成就(1)(2)(3)。1957年底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产生的意义是。
2.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此法律的性质是,国家的最高权利机关是,根本的政治制度是。
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教师点拨
第五步
总结归纳
环节一
师友总结
环节二
教师总结
互助提纲
1.找一找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和目的如何?
2.想一想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和取得哪些成就?
3.师友互助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间和积极意义有哪些?
什么是工业化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B.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排 除 法
2、背景切入法
3、肯 定 法
4、逻辑推理和特征分析法
1.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
2. 我想对师傅(学友)说 ________
16’
3’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2’
2’
3’
板书设计
一.五年计划1.原因2.目的3.成就4.时间
5.认识到“一五”计划的实施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地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要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之初,工业依然落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3.时间:()— ()年。

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实施的中心:以()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6.成就:(1)东北工业基地形成:① ()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③ ()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架喷气式()试制成功;④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成就:①宝成、鹰厦等30余条铁路建成;②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通车;③ ()长江大桥建成。

7.结果: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完成。

8.意义:我国开始改变()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年9月,第一届()大会在北京召开。

2.内容:(1)制定了《》。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性质);是真正反映了()利益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制度。

(2)选举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其他国家领导人也被选举产生。

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制度;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难点释疑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家工业化的区别:“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重工业项目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相应地,交通运输业、轻工业也有了发展。

“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是,要实现国家工业化,还任重道远。

2.注意区分三部法律文献:①1912年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②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性质)的宪法。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机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不足,因此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起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B.抗美援朝的胜利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2.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

”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3.针对下表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的相应对策是()A.实施“ 一五”计划B.进行土地改革C.开展公社化运动D.实行改革开放4.1953—1957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

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1955年,新中国第一套6 000千瓦大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工业门类齐全 B.优先发展重工业C.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5.“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

”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A.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B.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C.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D.解放战争的胜利6.下图为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西藏和平解放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一五”计划的实施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

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8.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A.洋务运动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B.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创办了大生纱厂C.“一五”计划完成,我国实现了工业化D.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9.“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快……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

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中国人必须学会在我们西方世界中生存的世纪已经过去了,现在我们双方必须学会在同一行星上生活。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段文字说的是()A.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B.“一五”计划的成就和意义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背景D.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10.“1954年新中国有6亿人,参与普选的有5.7亿,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普选。

全国人民对宪法草案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讨论,征集了118万条意见,然后对草案做了一些重要修改。

最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该宪法。

”从材料可见,该宪法所特有的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为()①普选产生人民代表②全民讨论宪法草案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④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1.2018年11月至2019年6月国务院任命的25个部门和单位的28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如今我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迈进,源于开始便扎实牢靠的根基。

奠定我国法律体系根基的会议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七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2.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通过法律的形式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回顾历史,我国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①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③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④规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4.1954年9月,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宪法不同于中国历代法律、不同于近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宪法的根本之处是()A.是国家的根本大法B.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C.加强了政治和法制建设D.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15.右图是一位北京老人在展示自己从1954年起几十年收藏的历届选民证。

一张张选民证见证了()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实施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二、综合题16.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8月)材料三如下图材料四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2)概括材料二中“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结合史实,指出完成“总任务”的重大举措。

(3)观察材料三图,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这些特点对我国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4)材料四中我国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你写出一个这期间我国重工业方面的成就。

(5)综上所述,你从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能获得哪些启示?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要点】一、2.第一个五年计划3.1953 19574.重工业工业化5.苏联6.(1)①鞍山②长春③沈阳歼击机(2)②公路③武汉7.超额8.工业工业化二、1.1954 全国人民代表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社会主义人民人民代表大会(2)毛泽东3.人民代表大会民主【过关训练】1.A2.C3.A4.B5.A6.D7.B8.C9.B 10.A11.A 12.B 13.D 14.D 15.A16.(1)运动的名称:洋务运动。

地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总任务:实现工业化;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举措:制定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特点:沿海工业比重大,内地工业比重小;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较慢。

影响: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奠定工业化基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定程度上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

(4)主要原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武汉钢铁公司兴建;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