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

合集下载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精选全文

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8年版)》(简称《指南》)旨在使医生对肝衰竭的诊疗有进一步了解,并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并非强制性标准。

鉴于肝衰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本指南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衰竭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因此,在针对具体病情,临床医生应参照本《指南》,并充分了解肝衰竭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的医疗资源,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诊治方案。

随着对肝衰竭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研究的逐渐深入,本《指南》将根据最新的临床医学证据不断更新和完善。

1 肝衰竭的定义和病因1.1 定义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1.2 病因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HBV),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

儿童肝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谢性疾病。

肝衰竭的常见病因见表2。

2 肝衰竭的分类和诊断2.1 分类基于病史、起病特点及病情进展速度,肝衰竭可分为四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ACLF或S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表3)。

2.2 组织病理学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在肝衰竭诊断、分类及预后判定上具有重要价值,但由于肝衰竭患者的凝血功能严重降低,实施肝穿刺具有较高的风险,在临床工作中应特别注意。

肝衰竭发生时(慢性肝衰竭除外),肝脏组织学可观察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坏死的部位和范围因病因和病程的不同而不同。

按照坏死的范围程度,可分为大块坏死(坏死范围超过肝实质的2/3),亚大块坏死(约占肝实质的1/2~2/3),融合性坏死(相邻成片的肝细胞坏死)及桥接坏死(较广泛的融合性坏死并破坏肝实质结构)。

在不同病程肝衰竭肝组织中,可观察到一次性或多次性的新旧不一肝细胞坏死病变。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模式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模式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模式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情个体化差异较大,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具体方案应个体化。

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包括单纯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血浆透析滤过、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组合模式人工肝治疗等。

在人工肝治疗后,应从患者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生存率等方面对其疗效做出恰当的判断。

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在清除有害物质的同时补充必需成分,短时间内稳定机体内环境,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人工肝包括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和混合型人工肝3种类型,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非生物型人工肝,其他两类人工肝尚处于临床试验或研究阶段。

需要进行人工肝治疗的患者尤其是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见、病情变化快,不同患者的病情个体化差异较大,同一位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病情也会有不同,不同患者、不同的疾病阶段需要通过人工肝治疗解决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相应的所需要人工肝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具体方案应个体化。

我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包括单纯血浆置换、双重滤过血浆置换、血浆透析滤过、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血液透析滤过、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

以上各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模式各有优缺点,将不同的治疗模式进行有效组合,利用其各自优势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在临床上实际应用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或组合模式,联合增效或扬长避短,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人工肝治疗后也需要对其治疗效果作出恰当的判断。

本文就各种人工肝治疗模式如何选择及其疗效判断标准作一评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王琨1李海红2邱焕昀2杨建波2卜超颖2纪薇2谢凤杰2银1.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2.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重症医学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摘要]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脏损害,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是有效的解 决手段,但受供体短缺的限制,难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目前,非人工生物型肝支持系统常作为肝衰竭治疗的一 线手段,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及血浆透析滤过为临床常用的三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方法,这三种治疗 方法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脏功能,但均存在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对这三种方法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肝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血浆透析滤过;治疗[中图分类号]R5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21)03-0184-04Research progress of non-biologic artificial liver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failureWANG Kun!LI Haihong^ QIU Huanyun2YANG Jianbo2BU Chaoying^ JIWei2XIE Fengjie21.Mudanjiang M edical UniversiLy, Mudanjiang 157000, China;2.InLensive Care UniL, Hongqi HospiLal AffiliaLed L o Mudanjiang M edical UniversiLy, Mudanjiang 157000, China[Abstract] HepaLic failure is a com mon and serious liver damage in clinical pracLice wiLh exLremely dangerous condi- Lions and a very high morLaliLy raLe. Liver LransplanLaLion is an effecLive soluLion L o Lhe poor LherapeuLic effecLs o f in- Lernal medicines. However, limiLed by Lhe shorLage of donors, iL could hardly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Lice. A l presenL, n on-b iolog ica l arLificial liver supporL sysLem is ofLen used as Lhe firsL-line means for LreaLing hepaLic failure. Plasmapheresis, 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Lion and plasma diafilLraLion are Lhree commonly used meLhods for LreaLmenL of n on-b iologica l artificial liver, all of which can improve liver funcLion L o some exLenL, buL all o f Lhem have some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aims L o review Lhe LherapeuLic effecLs of Lhese Lhree meLhods in LreaLmenL of hepaLic fail­ure L o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 HepaLic failure; N on-b iologic artificial liver; Plasmapheresis; 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Lion; Plas­ma diafilLraLion; TreaLmenL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严重肝脏损害[1],为 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愈 率低等特点。

3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3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3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3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CPFA、血浆胆红素吸附+CVVH、改良型人工肝)对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血液净化中心行人工肝治疗51例次,比较三种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APTT、INR、白蛋白、球蛋白、钙、钾、钠、碳酸氢盐、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结果 CPFA总胆红素清除率平均为36.7%,血浆胆红素吸附+CVVH总胆红素清除率平均为37.7%、改良型人工肝总胆红素清除率平均为39.1%。

改良型人工肝模式,治疗前APTT:69.61±46.00S,INR:2.27±0.81,治疗后APTT:62.31±49.06S,INR:1.93±0.61,与另外两种治疗模式对比凝血功能改善。

结论非生物型人工肝模式(CPFA、血浆胆红素吸附+CVVH、改良型人工肝)对肝功能衰竭患者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均有效,但针对不同病因及治疗目的应选择不同治疗模式。

关键词:肝衰竭;人工肝;CPFA;胆红素吸附肝衰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肝脏严重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system,ALSS),简称人工肝,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体外支持系统,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脏强大的再生能力,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须物质,改善内环境,为干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作为肝移植前的桥接[1]。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症:①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早、中期,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介于20%-40%的患者为宜;晚期肝衰竭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应权衡利弊,慎重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寻求肝移植机会。

人工肝治疗指南

人工肝治疗指南
肝衰竭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不同病因
•.
采取病机制的治疗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人工肝支持系统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治疗 肝移植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分型
分型
技术•.
功能和临床应用
I型(非生物型)
SMW-S

MMW-S

PB-S
血液
透析液
对SMW-S高效 对MMW-S低效 对PB-S无效
血液滤过
原理 •. 以对流方式清除血液中过量的 水分和有毒物质
清除率与超滤量和筛滤系数有 关,而与分子量大小无关
特点
与血液透析相比,血液滤过对 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更为有效
适用于各种重型肝炎伴有肝肾 综合征或肝性脑病
预防及处理
低蛋白血症患者术前或术中输血浆、白蛋白或其它胶体溶液 严重贫血患者在治疗前要补充血液 药物或血浆过敏者预先给予抗过敏治疗 纠正酸碱平衡、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心律失常 非心源性低血压应补充血容量,必要时使用升压药 血液灌流综合征可预先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改用血浆
吸附
继发感染
III型(混合型) I型与II型混合组成
兼有I、II型功能,临 床试验阶段
为了规范人工肝支持系统的临床应用,中 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在二
•.
零零二年制定了人工肝治疗指南,经过三年的 使用后,现进行了部份修订,供大家讨论。
•.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基本设置
人工肝支持系统的设置
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医院必须具备血
•.
人工肝治疗机制和方法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机制
➢清除肝衰竭所产生的•. 各种有害物质 ----暂时替代肝脏的解毒功能 ➢补充蛋白质、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 ----部分替代肝脏生物合成等代谢功能 ➢改善内环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

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韩涛,张倩南开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肝病)科,天津 300121通信作者:韩涛,****************(ORCID: 0000-0003-4216-6968)摘要: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肝衰竭救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在非肝衰竭疾病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临床上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合理选择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时机及模式,规范化、个体化、精准化治疗及不同模式的优化组合是人工肝临床应用的趋势。

生物型人工肝有关种子细胞来源、生物反应器等关键技术不断完善,且部分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尽管人工肝治疗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仍面临不少挑战。

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与优化组合进一步提高其疗效与安全性,如何通过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获得更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肝,人工;肝功能衰竭;治疗学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HAN Tao,ZHANG Qia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Tianjin People’s Hospital,Tianjin Union Medical Center Affiliated to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12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HAN Tao,****************(ORCID: 0000-0003-4216-6968)Abstract: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rapies for liver failure,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role of non-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 failure has been gradually recognized, with wide application in non-liver failure diseases. In clinical practice,various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reasonably select the timing and mode of non-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and standardized,individualized,and precise treatment and optimal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odes are the trend of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There have been constant improvements in the key techniques of bio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such as seed cell source and bioreactor, and some of them have entered the stage of clinical trial. Although remark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clinic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of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there are still many challenges,and it is urgently need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ow to further improve its efficacy and safety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mbination optimization and how to obtain higher-level evidence-based medical evidence through high-quality clinical trials.Key words:Liver, Artificial; Liver Failure; Therapeutics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因肝功能严重损伤引起的危重症,尤其是急性(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肝衰竭,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和经济性评价

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和经济性评价

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和经济性评价一、前言非生物人工肝(NBAL) 常被用作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 的一线治疗。

本研究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186例HBV-ACLF患者接受不同NBAL治疗的探讨,旨在比较综合药物治疗、血浆置换(PE)、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加半剂量PE(DPMAS+PE)治疗HBV-ACLF患者的疗效和成本效益比(CER)。

本原文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杂志上,属于肝脏病学领域优秀期刊,该刊正在接受SCI收录评估。

二、研究方案2.1患者筛选纳入标准:(1)18-65岁;(2)由HBV感染引起的ACLF患者;(3)符合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对ACLF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2)既往肝移植;(3)肝癌或其他恶性肿瘤;(4)HIV感染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5)合并严重的心脏、呼吸和血液系统疾病。

2.2 研究分组情况研究对象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20年06月至2021年10月186例HBV-ACLF 患者,根据这些患者年龄、性别比、并发症和肝功能以1: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三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PE组和DPMAS加半剂量PE序贯组(DPMAS+PE 组),每组62人受试者(图1)。

入组的186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一般支持治疗、补充白蛋白、血浆等血液制品以及对症治疗。

综合治疗组:仅接受综合内科治疗。

PE组:除综合内科治疗外,PE组采用2000 ml生理盐水(含20 U/ml肝素)预冲洗。

血泵速度为100~120 ml/min,血浆交换速度为25~30 ml/min。

在PE 之前,常规给予葡萄糖酸钙和苯海拉明以防止过敏反应。

每次PE治疗给予新鲜冷冻血浆2800 ml。

DPMAS+PE组:使用血浆分离器、BS330胆红素吸附柱和中性大孔吸附树脂HA330-Ⅱ。

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

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

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李娜;顾欢;朱英;赵钢【摘要】目前肝衰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肝衰竭仍是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及生命的重要疾病.一直以来,中国肝衰竭的临床治疗主要依靠单纯药物治疗,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近年来中国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采用肝移植成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案例也逐渐增多.目前国内外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主要集中在人工肝、肝移植,本文就肝衰竭的营养支持、病因治疗、并发症的治疗、免疫调节、人工肝、肝移植及干细胞移植对肝衰竭治疗的最新进展做一简要综述.【期刊名称】《医学与哲学》【年(卷),期】2018(039)016【总页数】5页(P50-54)【关键词】肝衰竭;治疗进展;人工肝;肝移植【作者】李娜;顾欢;朱英;赵钢【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大连 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3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以致肝的合成、解毒、排泄及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

多年来,各国学者不断对肝衰竭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问题进行探索。

2011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发布了《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2]。

2012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对中国的《肝衰竭诊疗指南》进行更新[1]。

2014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发布了《慢加急性肝衰竭共识》[3]。

201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修订了《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4]。

2017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布了临床实践指南《急性(暴发性)肝衰竭的管理》[5]。

本文对近年来肝衰竭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版)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版)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 年版)1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疗效判断标准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 1)以各样原由惹起的肝衰竭早、中期,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介于 20% ~40% 的患者为宜;后期肝衰竭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应衡量利害,谨慎进行治疗,同时踊跃追求肝移植时机。

(2)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等候肝源、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响及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

(3)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经内科药物治疗成效欠佳者、各样原由惹起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活动性出血或洋溢性血管内凝血者。

(2)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和鱼精蛋白等严重过敏者。

(3)血流动力学不稳固者。

(4)心脑血管不测所致梗死非稳固期者。

(5)血管外溶血者。

(6)严重除毒症者。

人工肝治疗的疗效判断临床上一般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来进行判断。

1.3.1 近期疗效 1.3.1.1 治疗后有效率( 1)肝性脑病级别降低;( 2)消化道症状的改良;(3)血清胆红素降低;(4) PTA 或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改良;(5)终末期肝病模型( MELD )评分降落;(6)其余实验室指标,如血氨、内毒素降落等。

治疗后4周好转率(1)肝性脑病减少;(2)消化道症状明显改良;(3) PTA 稳固在 30% 以上;(4)血清胆红素降低。

远期疗效远期疗功效生计率来评论,包含治疗后12、24及48周生计率。

2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操作方法、原理依据病情不一样进行不一样组合治疗的李氏非生物型人工肝(Li-NBAL )系统地应用和发展了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选择性血浆置换(Fractional PE,FPE)、血浆(血液)灌流( Plasma-orbemo-perfusion,PP/HP)/特异性胆红素吸附、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HF)、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 , HD )等经典方法,并在此基础长进一步形成了临床方案系统化、技术操作标准化、治疗模块集成化的新式李氏人工肝系统。

肝衰竭诊治指南(完整版)

肝衰竭诊治指南(完整版)

肝衰竭诊治指南(完整版)肝衰竭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中毒、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疾病、肝血管疾病等。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肝衰竭最常见的病因,其中以乙型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此外,药物或毒物中毒也是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一些含有对肝脏有毒性的成分的中药或保健品。

酒精性肝病是发达国家肝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在我国,由于饮酒文化的不同,其发病率相对较低。

2肝衰竭的分类和分型2.1分类根据肝衰竭的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三种类型。

其中,急性肝衰竭是指在健康的肝脏或有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肝功能迅速恶化,出现严重的肝功能障碍,多在2周内出现;亚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肝功能迅速恶化,但病程较急性肝衰竭慢,多在2-12周内出现;慢性肝衰竭是指由于长期的慢性肝病导致肝功能逐渐恶化,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一种类型。

2.2分型根据肝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其中,按照病因可分为病毒性肝衰竭、药物或毒物性肝衰竭、酒精性肝衰竭、自身免疫性肝衰竭、代谢性肝衰竭、肝血管性肝衰竭等;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黄疸型、肝肾综合征型、肝性脑病型、出血型等;按照病程可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

3肝衰竭的诊断和治疗3.1诊断肝衰竭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其中,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出血等;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等指标;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等。

在诊断肝衰竭时,还需排除其他肝疾病,如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3.2治疗肝衰竭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其中,急性肝衰竭的治疗重点是保护肝细胞、纠正代谢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同时可考虑实施肝移植等手段;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的治疗则主要是治疗原发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并采取相应的支持性治疗措施,如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李爽

非生物型人工肝在肝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李爽

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 trial 肝衰竭患者进行PDF 治疗,结果显示其28 d 和90 d 生存
) 显示 RCT [11] HVP 治疗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多 率分别为70% 和16. 7% ,这一结果与MARS 及Prome
器官功能障碍来降低ALF 患者病死率,但肝移植前HVP theus 系统治疗效果相似[22]。目前临床PDF 常用治疗时
1910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期 年月 , , 35 9 2019 9 J Clin Hepatol Vol.35 No.9 Sep.2019
肝衰竭的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1. 2 血浆透析滤过(PDF) PDF 是在选择性PE 的基础
一项前瞻性。选择性PE 不
析显示,PE 治疗后慢性肝衰竭协会- 慢加急性肝衰竭评 不仅节约血浆,同时也节约了管路费用。
分(CLIF - C ACLF 评分)≥59 是预测病死率的判别因素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19]显示PDF 组肝衰竭患者总胆
( )。 P = 0. 030
红素下降幅度、电解质紊乱纠正率明显高于PE 组,治疗
高容量血浆置换( , ) high - volume plasmapheresis HVP 48 h 后PDF 组总胆红素“反弹”幅度明显低于PE 组,且
d收基作oi稿金者:1日 项 简0.期 目 介39:::622肝资北 李床人管9-00/炎11助京爽应才理0j97.0等(市iZ(用培局5s-2X1s,重0科0n研养临91126.907大技013究计床3Y-100传计F7-00。划医2AZ13染2)划0X;学基0-,1修病11课0女50发金3-2防回20题,5000展资主治60日10(.)24专Z助”要20期;1(-0国17项项21从:1,009家120经12目0.0事2200科01Z)费109(9人X0;7技.D12资-北Z002工F重X0001助L京04761肝2大2000(0-7市20及专10Z0245)Y医27项1-血;2L。6国00院X“0液03216艾家管0,)净-21滋重;0理81化北00病点706局Z技京6)研和X“1术市-发病0登20的医0计毒3峰021临院划性0”,1 通信作者:陈 刘煜 静,,电 电子 子信 信箱箱::1ch3y6b6e1y2o6n5d8@531@631.6c3o.mc;om。

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

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

肝衰竭前期的人工肝治疗张静,周新民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内科,西安 710032通信作者:周新民,****************.cn(ORCID:0000-0002-6443-7557)摘要:肝衰竭是临床最常见的严重肝病临床症候群,进展快,病死率高。

在肝衰竭发生前期或“黄金窗口期”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肝衰竭前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或酒精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现就目前肝衰竭前期的发生机制及人工肝治疗展开讨论,旨在指导临床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人工肝技术,推动相关研究,从而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人工;二级预防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pre-liver failureZHANG Jing, ZHOU Xinmin.(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Xijing Hospital, Air Force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OU Xinmin,****************.cn(ORCID: 0000-0002-6443-7557)Abstract:Liver failure is a common clinical syndrome of severe liver disease with rapid progression and high mortality. Therefore,early intervention in pre-liver failure or “golden windo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nd alcohol-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re the main topics of studies on pre-liver failu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athogenesis of pre-liver failure and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therapy,so as to guide the reasonable and affective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liver techn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promote related studies, and thereby reduce the mortality rate of patients with liver failure.Key words:Liver Failure; Liver, Artificial; Secondary Prevention肝衰竭前期是指患者肝功能急剧恶化,存在肝衰竭的风险,但尚未达到肝衰竭诊断标准的一种疾病状态。

不同血管通路进行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不同血管通路进行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不同血管通路进行人工肝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周健;黄建荣【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管通路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诊断为乙型肝炎肝衰竭进行人工肝治疗的128例患者,分为A、B两组,人工肝方法均选用选择性血浆置换.A组为内瘘针穿刺建立临时外周血管通路组,B组为用股静脉双腔管置管组(留置管时间1~4周).比较两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后肝脏功能改善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胆碱酯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上升,但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血管通路对人工肝治疗有关键作用,病情较轻只进行血浆置换可选择外周血管通路,尤其是外周浅表静脉-股静脉通路,但肝衰竭病情重,需长时间多种人工肝治疗方法则需建立中心静脉置管通路.【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年(卷),期】2016(028)009【总页数】3页(P1148-1150)【关键词】血管通路;人工肝;肝衰竭【作者】周健;黄建荣【作者单位】315000宁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肝衰竭病情凶险,治疗手段为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人工肝支持治疗[1],建立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人工肝治疗的前提条件。

目前常用血管通路方法主要有中心静脉(如股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插管置管法[2]。

笔者采用股静脉、外周血管(外周浅表静脉-浅表动脉、外周浅表静脉-股静脉)方法,观察不同血管通路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诊断为乙型肝炎肝衰竭进行人工肝治疗的128例患者,诊断均符合2012年版肝衰竭诊疗指南[3]。

入院后均在内科综合支持治疗基础上,进行人工肝治疗。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者分为A、B两组,人工肝方法均选用选择性血浆置换[4]。

黄建荣: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

黄建荣: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

黄建荣: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陈词【期刊名称】《肝博士》【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21-24)【作者】陈词【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人物档案黄建荣: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编辑部主任,中华医学会寄生虫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副组长,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主任,浙江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

获得了“2015年抗埃博拉出血热全国先进个人”,“2012 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获得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重肝首席科学家”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专著10本,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省部级二、三等奖三项,主持并完成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重大防治专项——“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新方案、新方法的研究”,国家“863”攻关课题——“新型生物型人工肝的研制与应用”,参加了“973”、“863”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6年4月第9卷第2期刊出了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新修订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黄建荣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的副组长,也是新版指南撰写组中非常重要的撰稿人,研究人工肝技术30年。

《肝博士》杂志希望了解指南更新情况,向老百姓介绍,使他们了解重肝、了解人工肝。

记者:引起重肝的病因是什么?有什么具体表现?出现哪些现象要警惕?黄建荣教授:引起重肝的原因很多,如感染病毒、细菌、寄生虫,中毒(药物、化学毒物);外伤、免疫性疾病等等。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进展
一'F?+9**治疗 F?+9**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 (?#&+!9E%并 被证明有一定疗效-(.&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F?+9**治疗可 进行不同组合-!.&
*一 +血 浆 置 换 *=)+ 据 报 道%血 浆 置 换 *0B3.83 1DC@3471%=)+确实能改善 (?#&+!9E患者的临床转归%既可 改善 实 验 室 指 标'炎 症 因 子%又 能 减 少 并 发 症%临 床 疗 效 显 著-).&研究发现%血浆 置 换 *=)+联 合 其 他 治 疗 方 法 的 治 疗 方 式疗效更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预后
慢加急性肝衰竭*3C/51&-4&C@2-46CB6O12I36B/21%+!9E+是 指存在慢性肝病的情况下%出现急性肝衰竭表现及并发症&在
我国%+!9E 最 常 见 病 因 为 乙 型 肝 炎 病 毒 *@1035656.?O62/.% (?#+-%.&在 +!9E的治疗中%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4-4 H6-B-76C3B3256I6C63BB6O12.A.518%F?+9**+治疗处于重要位置% F?+9**是通过体外循环装置清除体内各种毒素%补充物质% 暂时性代替肝脏功能-!.&因此%针对 (?#&+!9E的 F?+9** 治疗及其预后的研究极其重要%可为 (?#&+!9E的预防'早期 诊断'有效治疗和改善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联合 =)能够降低近期病死率%更显著地改善患 者症状及肝功能%同时治疗期间也较少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 者可长期耐受%其远期效果值得观察-%).&%=>+*联合 =) 及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E+%有效清除了血清内毒素% 降低了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肝功能%近期疗效较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指南(2016年版)1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疗效判断标准1.1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1)以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衰竭早、中期,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介于20%〜40%的患者为宜;晚期肝衰竭患者病情重、并发症多,应权衡利弊,慎重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寻求肝移植机会。

(2)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等待肝源、肝移植术后排异反应及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

(3)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经内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

1.2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相对禁忌证(1)活动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2)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和鱼精蛋白等严重过敏者。

(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4)心脑血管意外所致梗死非稳定期者。

(5)血管外溶血者。

(6)严重除毒症者。

1.3人工肝治疗的疗效判断临床上一般用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来进行判断。

1.3.1近期疗效1.3.1.1治疗后有效率(1) 肝性脑病级别降低;(2) 消化道症状的改善;(3)血清胆红素降低;(4)PTA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改善;(5)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评分下降;(6)其他实验室指标,如血氨、内毒素下降等。

131.2治疗后4周好转率(1)肝性脑病减轻;(2)消化道症状显著改善;(3)PTA稳定在30%以上;(4)血清胆红素降低。

1.3.2 远期疗效远期疗效用生存率来评价,包括治疗后12、24及48周生存率, 2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的操作方法、原理根据病情不同进行不同组合治疗的李氏非生物型人工肝(Li-NBAL )系统地应用和发展了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选择性血浆置换(Fractional PE,FPE)、血浆(血液)灌流(Plasma-orbemo-perfusion,PP/HP )/特异性胆红素吸附、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 ,HF)、血液透析(Hemodialysis ,HD )等经典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临床方案系统化、技术操作标准化、治疗模块集成化的新型李氏人工肝系统。

其他还有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bsorbe nt recycling system ,MARS )、连续白蛋白净化治疗(Continue albumin purification system ,CAPS)、成分血浆分离吸附(Fractional plasma separation and absorption ,FPSA)等。

2.1李氏非生物型人工肝2.1.1血浆置换/选择性血浆置换(PE/FPE)PE 是临床最常应用的人工肝治疗模式。

PE 分为离心式(Centrifugal )和膜性(Membrae )两类,人工肝多采用后者。

膜性PE系利用大孔径(©二0.30 卩m)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将血液中含有毒素的血浆成分(主要为蛋白结合毒素)滤出膜外丢弃,同时将等量的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FFP)与膜内扣留的血液有形成分一起回输体内。

可清除肝衰竭毒素和某些致病因子(如病毒、蛋白结合性药物或毒物等),补充肝衰竭所缺乏的凝血因子等必需物质,针对性地纠正肝衰竭导致的代谢紊乱。

PE 的不足之处为不能有效清除中小分子的水溶性溶质。

FPE是利用蛋白筛选系数为0.87的血浆成分分离器,在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的同时,可保留相对分子质量更大的凝血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减少白蛋白的丢失。

在不影响胆红素等白蛋白结合毒素清除率的情况下,每次治疗可节省大约20% 的血浆用量。

2.1.2 血浆(血液)灌流(PP/HP)/特异性胆红素吸附HP 或PP 是血液或血浆流经填充吸附剂的灌流器(吸附柱),利用活性炭、树脂等吸附介质的吸附性能清除肝衰竭相关的毒素或病理产物,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无调节作用。

特异性胆红素吸附的本质也是PP,主要是所应用的灌注器对胆红素有特异性的吸附作用,对胆汁酸有少量的吸附作用,而对其他代谢毒素则没有吸附作用或吸附作用很小。

(1)HP:可清除芳香族氨基酸、短链脂肪酸、丫-氨基丁酸、Na+-K+-ATP 酶抑制物等致肝昏迷物质。

20 世纪70 至80 年代曾采用HP 包膜活性炭吸附治疗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肝昏迷,对4期及以下肝性脑病有一定疗效;但吸附可激活血小板,引起低血压、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即使应用前列环素( PGI2 )抗凝也不能完全避免。

目前已不推荐在肝衰竭治疗中进行使用。

(2) PP:利用血浆分离技术滤出血浆,再经灌流器进行吸附。

由于血液有形成分不与吸附介质接触,从而避免了HP 对血细胞的不良反应,但血浆中的白蛋白和凝血因子仍有部分丢失。

目前常用的有中性树脂血浆吸附和阴离子树脂血浆吸附。

①中性树脂吸附:中性树脂可吸附相对分子质量为500〜30 000的物质,除吸附致肝性脑病物质外,对内毒素、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亦能吸附部分胆红素。

②阴离子树脂胆红素吸附:使用对胆红素有特异性吸附作用的灌流器,以吸附胆红素和少量的胆汁酸,而对其他代谢毒素则无作用或吸附作用很小。

仅限在PP 治疗中使用。

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pti on system , DPMAS ):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可以吸附中大分子毒素的广谱吸附剂,因此DPMAS 不仅能够吸附胆红素,还能够清除炎症介质,不耗费血浆,同时又弥补了特异性吸附胆红素的不足,但要注意有白蛋白丢失及PT 延长的不良反应。

2.1.3 血液滤过( HF )应用孔径较大的膜,依靠膜两侧液体的压力差作为跨膜压,以对流的方式使血液中的毒素随着水分清除出去,更接近于人体肾脏肾小球滤过的功能。

主要清除中分子及部分大分子物质,包括内毒素、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及某些致昏迷物质。

纠正肝衰竭中常见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的失调。

适用于各种肝衰竭伴急性肾损伤,包括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2.1.4 血液透析(HD )用小孔径(©v 0.01卩m)中空纤维膜,小分子溶质可依照膜两侧的浓度梯度弥散,可析出血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在15 000 以下的水溶性溶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20 世纪50 至70 年代曾用HD 治疗肝昏迷,虽可降低血氨水平、促进部分患者清醒,但不能提高肝衰竭患者的最终生存率。

间歇血液透析(IHD )是经典的肾脏替代疗法,但用于肝肾综合征患者常因出血、低血压、渗透失衡综合征等严重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在透析期间死亡。

故肝肾综合征患者需要透析支持时,推荐使用连续的而不是间歇的方式。

目前,该法在肝衰竭患者中不单独使用,适用于各种肝衰竭伴急性肾损伤包括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2.1.5 血浆透析滤过(Plasma diafiltration ,PDF)PDF 是将血浆置换、透析、滤过技术整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可清除向血管内移动较慢的物质,以及小分子及中分子溶质,包括胆红素、肌配等,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及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可设定脱水量,控制体内水份量。

由于滤器的孔径较血滤器大,在透析滤过中会有血浆丢失,丢失的血浆需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之一。

2.1.6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Plasma exchange with hemofiltration )血浆置换主要清除与白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以及血浆内的毒素,同时补充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但对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等内环境紊乱的调节作用较小,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能力也不如血液滤过。

有3 种方法:并联治疗(两台机器分别做)、串接治疗(一台机器+ 双管单泵)、序贯治疗(一台机器先PE,后HDF ),既能起到清除大分子物质的作用,又可以清除中分子物质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可用于肝衰竭、急性肾损伤包括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

2.1.7 配对血浆置换吸附滤过(Coupled plasma exchange filtration absorption ,CPEFA)有机偶联血浆分离、选择性血浆置换、吸附、滤过四个功能单元,提高循环效能和疗效。

先行低容量血浆置换继之血浆胆红素吸附并联血浆滤过,可补充一定的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紊乱,通过对置换过程中的废弃血浆进行血浆吸附、血液滤过多次循环,使得血浆的净化效率大大提高,可清除中小分子毒物,也可清除循环中过多的炎性介质以恢复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用于肝衰竭、急性肾损伤包括肝肾综合征、伴有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危重疾病。

2.2 其他非生物型人工肝2.2.1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 )目前主要在欧美国家使用,国内也有少量开展。

血液被泵出体外以后通过一个白蛋白包被的高通量滤过器,富含蛋白的透析液在滤过器中与血液逆流,血液中的有害代谢产物被转移到透析液中,随后透析液通过活性炭或者离子交换树脂的吸附柱,其中的有害代谢产物被清除,透析液重新回到滤过器中再次与血液进行交换。

该系统可有效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2.2.2 连续白蛋白净化治疗(CAPS)是基于MARS 的原理,采用高通量聚枫膜血滤器替代MARS 的主透析器,在白蛋白透析液循环回路中,采用血液灌流器作为净化白蛋白的吸附介质,既有效降低了治疗成本又可有效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和水溶性毒素,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2.2.3 成分血浆分离吸附系统(FPSA)是一个基于FPSA 以及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体外肝脏解毒系统,不仅能非常有效地通过直接吸附作用清除白蛋白结合毒素,同时在单独高通量血液透析阶段,能高效率地清除水溶性毒素。

普罗米修斯系统在清除胆汁酸、胆红素、氨、肌配和炎症因子方面优于MARS ,但MARS对血液动力学的改善在普罗米修斯系统治疗中却没有被发现。

另外,还有单次白蛋白通过透析(Single-pass alhumin dialysis ,SPAD)、Biologic-DT 与生物透析吸附血浆滤过治疗系统(Biologic-DTPF )等。

2.3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频率和治疗参数的选择应注意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操作的规范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治疗频率和次数,第一、二周每周2〜5次,以后每周1〜2次,每例患者平均3〜5 次单次操作应注意:(1)深静脉置管:单针双腔导管选取股静脉或颈静脉置管建立血流通路;(2)血浆置换参数控制:血流速度控制在80〜120 mL/min ,血浆分离速度根据红细胞压积控制在血流速度的20%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