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意象题总结

合集下载

高考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万能模版(附意象大全)

高考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万能模版(附意象大全)

高考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万能模版(附意象大全)“”01分析形象型1.提问格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02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⑴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⑵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完整版)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完整版)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中的意象和意境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评论家评诗经常用到的两个术语,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时必须要掌握的两个的重点,更是要分辨的两个难点。

比如全国语文高考卷曾考过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折柳"在这首诗里就是一个意象,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指曲名,即一支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此曲抒写的是离别行旅之苦.二是指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类似“折柳"的意象还很多。

下面谈谈有关意象和意境问题。

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还包含了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

如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

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燕子意象的含义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燕子意象的含义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燕子意象的含义总结意象是诗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关键元素,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常常会考察到这类题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燕子意象的含义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燕子意象的含义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例1:“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例2:“燕尔新婚,如兄如弟。

”(《诗经•谷风》)例3:“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诗经•燕燕》)。

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

⊙(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诗人抓住此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例1: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例2:宴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4)书信,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

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时任宗在荆州,燕忽泊其肩,见足系书,解视之,乃妻所寄,感泣而归。

其《寄夫》诗云:“我婿去重湖,临窗泣血书,殷勤凭燕翼,寄于薄情夫。

”谁说“梁间燕子太无情。

”(曹雪芹•《红楼梦》),正是因为燕子的有情才促成了丈夫的回心转意,夫妻相会。

⊙(5)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张岱年•《中国思维偏向》),花鸟虫鱼,无不入文人笔下,飞禽走兽,莫不显诗人才情。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总结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一败涂地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德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特别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许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寒冷,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德。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终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诗人漂泊流浪,究竟什么时候能重返家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晰,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际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经典题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经典题

高考诗歌鉴赏意象经典题题目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诗中“一枝开”是画龙点睛之笔,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意象的?解析:作者用“万木冻欲折”来反衬梅花“孤根暖独回”,突出其不畏严寒的特点。

“前村深雪里”,点明环境的极度严寒,而“昨夜一枝开”,以“一枝”这一数量词,凸显出这枝早梅的与众不同和傲然独立。

通过环境的烘托和数量的对比,突出了“一枝开”这一意象。

题目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具有怎样的意象特点?解析:诗中的杏花生长在北陂,有一池春水环绕,环境清幽。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展现出杏花即使飘落如雪,也胜过在南陌被碾作尘土,表现出杏花高洁、不随波逐流的意象特点。

题目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中的“蝉”具有怎样的意象?解析:诗中的“蝉”,垂着触须饮用清露,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响亮的叫声。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强调蝉声远传不是凭借秋风,而是因为自身站得高。

这里的“蝉”象征着品格高洁、不需要凭借外在力量就能声名远扬的人。

题目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中梅花这一意象有何寓意?解析:词中的梅花生长在驿外断桥边,无人欣赏,独自开放,在黄昏中忧愁,又遭受风雨的摧残。

它“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即便凋零飘落,被碾作尘土,依然香气如故。

梅花象征着作者自己虽终生坎坷,但坚贞不屈、高洁孤傲的品质。

题目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诗中“柳”这一意象有何含义?解析:诗中的柳曾经在春风中摇曳,在乐游苑里舞动,而到了秋日,却在斜阳和蝉声中显得凄凉。

古诗词阅读鉴赏之意象类题型答案技巧步骤与练习答案等诗词合集

古诗词阅读鉴赏之意象类题型答案技巧步骤与练习答案等诗词合集

古诗词阅读鉴赏之意象类题型答案技巧步骤与练习答案意象类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1、考查意象的内涵;2、考查意象的作用;3、考查意象的特点。

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二)分析思路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意象作用]1、营造气氛;2、设置背景或环境;3、塑造意境;4、奠定情感基调;5、借景抒情;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7、诗歌线索。

[常见意象]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2、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4、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7、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8、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三)答题步骤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四)答题示例[例题1](2012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汇总(共8个)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汇总(共8个)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一、分析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

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

【答题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分)[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1分)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1分)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3分)[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1分)。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分析总结

诗歌鉴赏意象意境分析总结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玉阶怨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 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身份)萤虫飞回休息, 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 人的思念。(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 自己内心的苦闷。(意义)
练习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
参考答案: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 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总说)第五句既申述了自己的多病羸弱, 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表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 除人们疾苦的惶愧之情。(具体说明)其表现出的封建官员进退 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苦闷真实、动人 。(表达效果)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 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 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古诗鉴赏意象意境答题指导

(一)意境分析题1.设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4)某几句诗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2.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点出描写手法。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方法总结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

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

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

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

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

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意象特征分析型1.设问方式(1)分析某意象的特征。

(2)概括某意象的形象特征。

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意象特征。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意象特征。

(概括题此步骤省略。

)3.方法总结意象特征分析三关注:一关注:诗人用来修饰描述意象的词语。

二关注:意象本身的自然属性。

三关注:诗人描写意象的修辞及衬托作用的句子。

四关注:意象在诗中常见的表意作用。

(三)意象作用型1.设问方式(1)某意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某意象在诗中的有什么内涵?(3)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4)结合诗句鉴赏诗中的某意象。

2.答题步骤第一步:判断意象类别,概括意象特征。

(结合诗句判断是画面意象、传统意象、比喻意象还是象征意象;有什么特征。

)第二步:点出形象的意义。

(意象传达的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第三步:点出给读者的感受。

(画面意象有画面感、传统意象引人联想、比喻意象生动形象、象征意象含蓄凝练。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总结意象是中国古诗文的精髓,在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中也常会考察到这类型的题。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古诗文飞鸟意象含义⊙某种理想、愿望,自由,与自然同一的宁静、和谐,乡愁⊙(1)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人类从远古以来就有自由飞翔的梦想,曹植有“愿接翼于归鸿,嗟高飞而莫攀”(《九愁赋》)的感叹,闺中小姐林黛玉哀婉的《葬花吟》中,也曾出现“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的高亢之声。

生命的缺憾在艺术中得到补偿,中国古典诗歌中反复出现的空灵自在的飞鸟意象,是“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人类借以实现精神遨游的媒介。

诗人们常以鸟的自由飞翔比喻人生理想的实现。

例1:汉末《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以双飞的鸿鹄,比喻觅得知音的愿望;例2:无名氏的古诗“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高飞还故乡”(《步出城东门》),诗人希望化身黄鹄,展翅飞越无法渡过的河水,飞因日夜思念的故乡。

例3:“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

他已化身为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的境界。

例4:“诗佛”王维“开轩临颖阳,卧视飞鸟没”(《留别山中温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缙》)的诗句,与此意境相似。

例5:宋代文豪苏轼“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

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自请放外任期间,在诗词中都没有直接描写自己的心境,但是从“卧视”“欹枕”之语中,我们可以体会他们内心的平静怡然。

“没”是一个延续性的动作,表明诗人的目光追随飞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常考的100个意象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常考的100个意象

诗歌鉴赏题常考的100个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意象意境

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之意象意境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本诗写到的事物有:
邮票、母亲、船票、新娘、 坟墓、母亲、海峡、大陆。
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本 诗的意象?
——不是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读诗三步走
1、读题目
2、寻找五感可以感觉到的 事物
3、分析它们的深层含义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诗的意象有哪些?)
(此首曲出现了“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1 0个并列的名词组成的不同景物意象。它们 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出一派凄凉 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 哀愁。这是本诗流传千古的原因!)
第二节:铺叙俄罗斯河山风景 和俄罗斯人民的生活。
第三节:诗人怀着人所不知的 快乐详细描写农家生活的场景
《祖国》的作者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了俄罗斯原野 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 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运用丰富的意 象:冷漠沉静的草原,随风晃动的森林,奔腾的 激流,村间的小路,苍黄的田野,闪光的白桦, 苍茫的夜色,颤抖的灯光——打谷场丘堆满丰收 的谷物,农家茅舍覆盖着稻草,小窗上的浮雕窗 板,更有节日夜晚,农人醉酒笑谈、尽情舞蹈的 场面,写出了诗人忧郁和欣喜,叹惋和赞美等复 杂的感情,仿佛对俄罗斯的乡村大地,作了一次 有趣的巡礼。描写出绚丽变幻而朦胧流动的的画 面、绝妙的民俗图。隐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爱和对 俄罗斯大自然、对普通百姓的爱糅合,化为一体 的真挚感情 。

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菊”意象+试题汇编

高考语文备考之诗歌鉴赏:“菊”意象+试题汇编

古诗词“菊花”意象黄花就是菊花。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菊花作为意象在诗词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象征意义。

隐士的象征——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

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正是表达了他对羡慕幽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东篱下悠然采菊的他,以田园诗人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花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菊花从此便有了隐士的灵性。

斗士的象征——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了。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假设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在其带有明显寓意和倾向性的诗作里,菊花成了饱经沧桑的勇敢坚强的斗士,为民请命,替天行道。

伤感的象征——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菊花,在她笔下成了抒发情思的对象。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用“瘦”字抒发内心对久别丈夫的感受。

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代表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例如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菊花残谢后一般不会凋落花瓣,不会像桃花一样,一片一片掉下来,落英缤纷的。

故诗人说“堕地良不忍,抱枝宁自枯”。

故诗人一般都赞赏其凌寒的品格例如:白居易《咏菊》: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菊花枯而不陨是它固有的特性,但在朱淑真笔下:〃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这里赋予了菊花倔强的性格和对抗精神。

咏菊诗歌鉴赏题汇编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⑵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答案】(1)表现作者喜爱、痴迷、流连忘返的情景。

高考古诗意象大总结(最新整理)

高考古诗意象大总结(最新整理)

高考古诗意象大总结1、树木类: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竹: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凄苦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2、花草类: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菊:隐逸高洁脱俗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草: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三、动物类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四、风霜雨雪水云类: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五、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六、颜色类白:纯洁无暇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七、其它类: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古人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破晓:初现希望时段深夜:愁思怀旧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鉴赏练习与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鉴赏练习与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之意象鉴赏练习与答案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注],为尽天山行路难。

【注】长城窟:相传长城有泉窟,可以饮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即于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匹形貌引人注目、气度不凡的良马。

B.颔联以夸张的手法表现骢马被主人驱驰,需日行千里的艰辛与无奈。

C.诗歌从马的外在风神写到内在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骢马的神骏。

D.全诗格调高亢,豪放壮阔,体现了盛唐奋发昂扬、热情奔放的诗风。

2.诗歌尾联“能”“尽”二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①[唐]杜甫胡马大宛②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③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兵曹,即兵曹参军,唐代官名,辅佐府的长官管理军事。

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八年(740)或开元二十九年(741),正值诗人漫游齐赵,裘马轻狂的一段时期。

②胡马:古代泛称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为胡,胡马即产于该地区的马。

大宛(yuān):西域国名,以产良马著称。

③批:割,削。

竹批:马的双耳像斜削的竹筒一样竖立着。

古人认为这是千里马的标志。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介绍了良马产地和外形。

大宛名马,瘦骨锋棱,通过马的骨相,勾勒其神清骨峻的轮廓。

B.颈联承上写奔马纵横驰骋,有着无穷广阔的活动天地;它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足以使人信赖。

C.尾联先用“骁腾有如此”对马作概括,再以“万里可横行”,主要是对胡马的赞美,气势宏大。

D.此诗状物与抒情相结合,看似写马,实为表达对友人的无尽期望,并抒写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4.古人认为“少陵咏马,写生神妙”,试结合颔联具体赏析。

答: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出句交代胡马产地;对句描写胡马骨相,从外形上勾勒其神峻的轮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①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 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恬 静氛围(2分)②写了小桥、流水、绿岸、 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 (分别写了溪 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 藕花飘香)。(2分)
八 至
李冶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有的放矢
考纲定位。
•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考查内 容作了两点规定: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 • •

考题规律: 1、从作品的时代看,唐宋诗词为主; 2、从体裁看,诗词为主; 3、从选材内容和形式看,一首鉴赏和两首 比较都有,诗词涉及的题材有写景状物的、 借物抒怀的; • 4、从考查重点看,有对形象、意境的考查, 有对词语、语言风格的考查,有对诗歌内容 和思想情感的考查。
(2)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 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 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 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 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 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 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考察模式
• • • •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第二种模式 :分析表达技巧型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风格型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炼词):意象赏析、诗眼 赏析 • 第五种模式:分析情感、主旨、人物形象型 • 第六种模式:评价题型(单一/比较评价) • 第七种模式:开放式题型(任选角度、观点争 论……)
万用公式:本诗描绘了 XX的情景(描绘诗词中 展现的图景画面) +主观感受(营造的氛围 特点) +交融的感情(根据具体 考题可省略)。
12.(2009 全国卷 I)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 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 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 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
•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 境? •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几)幅怎 样的画面(画境、环境……)?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要点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 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 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 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