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现状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碳汇国际发展现状

作者:资料 来源:中国林业碳汇网 更新时间:2010-6-15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就开始关注世界气候变化。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PCC成立后,先后组织了世界范围的数千名专家,完成了两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IPCC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看法主要是:自工业化开始发展以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对气候造成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大。气候的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世界范围内的冰川减退、北冰洋冰层变薄和世界部分地区极端性气候事件增加。近年来向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发展,高纬度地区比全球平均更暖,陆地暖化高于海洋,北半球比南半球更暖化。

由此,世界各国一致认为,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目前必须要高度重视并努力解决的。1990年12月,联合国大会第45届大会决定设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INC),委员会讨论并起草了著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随后,各缔约国在德国柏林召开了被称为“柏林授权”的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就发达国家量化的减排温室气体义务进行谈判。1997年12月11日,由160个会员国表决通过《京都议定书》,主要内容为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后,成为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为发达国家规定了具体

减排指标的国际法律文件。

“清洁发展机制(CDM)”、“联合履约机制(JI)”和“排放交易机制(ET)”是《京都议定书》中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三个灵活机制。的是协调确立国际上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碳汇项目、参加碳贸易过程中的立场、方法、手段。根据其规定,发达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对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的碳汇项目的资助来取得一定量的减排指标,或者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减排量达到指标。而且,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其提供专门的技术方法和相关费用。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加强了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对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的应对和解决方法的研究。对于困扰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突围只有三条路: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排放;二是大力开发低碳或无碳能源,从而满足能源需求而不增加碳排放量;三是利用土地和林业的碳汇功能,吸收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气体浓度。从目前情况看,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确实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速度,但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两者在技术上均面临着诸多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因此,工业国通过“碳汇”项目,利用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作用,中和固碳获得二氧化碳排放权是一条速效、现实的出路。

碳汇项目的发展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为此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国际组织制定实施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正式生效也标志着国际政策法律条件已经基本成熟。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黎岛路线图”,为所有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设定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明确了重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开发和转让、资金三大问题的态度。此次会议的举行还首创了以植树造林来抵消排放的模式,印尼政府承诺将通过植树造林来抵消在巴厘岛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在资金方面,世界银行专门成立了“生物碳基金”,该基金通过向企业等募集基金,实施“干旱地区的牧草再生”、“小规模再造林事业”以及“改善森林管理”等计划,为解决碳汇项目资金问题做出了尝试。基金将主要以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地区为实施对象地区,同时也将消除世界上的贫困地区作为目标之一。投资该基金的企业则将能够相应地得到在该计划中发生的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权。另外,世界银行要求各地区定时提交碳报告,启动森林保护计划,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手推行可持续森林政策。

同时,世界各国都积极响应碳汇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一些国际性大型企业也积极参与并积极在世界各地寻找合作伙伴,抓住由“绿色”经

济增长带来的商机,加大在环保领域的投资,既实现了企业的经济目标,又产生了可喜的环保效益。据世界银行估算,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全球碳排放配额年需求量将达到7亿至13亿吨。2012年前,欧美等发达国家所需减排指标约为50亿至55亿吨碳排放量,发达国家内部只能消化目标的一半,如不想耗巨资改造现有技术,其余一半则须通过“碳信用”额度转让解决。上述发展趋势无疑给全球碳交易市场带来无限商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清洁发展机制”更是为这一市场注入了活力。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碳交易额将超过千亿美元。2010年以前,仅纳入监管的碳信用市场的交易额即可望达到682亿美元。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发展被视为开发碳排放信用交易平台战略的重要步骤,意味着在不断成长的排放交易行业中将会有更多更有实力的企业、单位加入进来,通过贷款、投资、慈善投入和创造新产品及新服务等手段,刺激公司客户开发可持续环保产品和技术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现有环保技术的应用和能源效益的提高,推动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

目前,各国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国际间合作项目也逐渐步入正轨。发达国家积极推动高效能源和低碳无碳能源的开发;在发展中国家的资助项目以植树造林,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为主,帮助发展中国家在不影响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达到购买温室气体额外减排量的目的,使双方既互相协助履行减排

义务,又缓和由于人类活动、工业制造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气候变化,防止其对生存环境产生更为恶劣的影响。

中国林业碳汇发展现状调查

作者:马兴兴 来源:中国林业碳汇网 更新时间:2010-5-17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暖工作,积极响应国际号召,并采取相应实际行动。1992年6月,中国同其他152个国家和区域一体化组织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8年5月29日中国政府又签署了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并支持议定书中对某些国家和地区规定的减排义务。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助推2007年12月“巴厘岛路线图”进程中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在此次大会上提出的三项建议,包括最晚于2009年年底前谈判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的减排指标,切实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规定落到实处等,得到了与会各方的认可,并最终被采纳到该路线图之中。

此外,中国也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实质性贡献。自1980年至今,中国不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全面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增加森林碳汇功能。2007年中国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