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程序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程序正式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程序正式版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在ISO1401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的标准中,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
即"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系统化和文件化的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判定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进而决定是否给予该组织认证注册的一个重要步骤。
所以环境管理体系审核首先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审核证据必须真实可靠;其次审核工作要遵循严格的程序,审核内容应应覆盖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十七个要素;最后审核中各个步骤的工作内容都需形成文件,以保持可追塑性。
例如,文件审核要有审核报告、现场审核要有检查清单、现场审核要做详细的记录等。
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和要求根据ISO14011标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实施可分成四个阶段:启动审核阶段:在接受委托方的审核申请后,如认证机构确认受审核方符合实施审核的基本条件,即可安排人员去受审核方进行初访,以了解受审核方的规模、性质、特点及环境状况等基本情况,并共同确定审核范围,进而双方签订审核合同。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是指对组织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检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在国际标准ISO 14001中,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内审内审是指对组织自身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自我评估和检查,以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水平。
内审的内容包括对组织的文件、数据和实际工作进行审核,以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满足其目标和计划。
内审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应该明确内审的目的、范围、时间和资源等。
2.准备内审文件:内审文件包括内审计划、内审程序、内审报告等,应该根据内审的具体情况进行准备。
3.实施内审:内审应该根据内审计划和文件进行实施,发现问题和推动改进。
4.编写内审报告:内审报告应该对内审的过程、方法、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描述。
5.开展改进工作:内审报告中的改进措施应该被组织重视和执行,以达到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二、外审外审是指由第三方审核机构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
外审的内容包括对组织的文件、数据和实际工作进行审核,以确定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满足其目标和计划。
外审的具体步骤如下:1.组织准备:组织应该对外审进行准备,包括确定外审的时间、审核机构和审核人员等。
2.审核准备:审核机构和审核人员应该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准备,包括收集、整理、分析和评估审核所需的文件、数据和实际工作等。
3.实施审核:审核机构和审核人员应该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包括文件审核、现场审核和信息确认等。
4.编写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该对审核的过程、方法、问题和建议等进行详细记录和描述。
5.组织改进:审核报告中的问题和建议应该被组织重视和执行,以达到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三、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指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ISO体系认证审核流程分几步走?

公司ISO体系的运行建立与认证,是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那么不同的ISO体系认证具体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给你总结了这些体系的认证流程,快来看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流程1. 前期准备工作①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③至少进行过一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内审与管理评审,且内审已覆盖所有的场所和标准条款;④提供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
2. 信息交流与相关人士进行信息交流,通过人员互访、电话、传真、电子部件等方式相互了解,确定实施认证的初步意向和可行性。
3. 提交认证申请有意向的申请组织填写《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表》及其附件《认证信息调查表》,认证公司进行评审通过后,将与申请组织进一步联系,必要时进行现场访问,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并作出书面报价。
4. 签订合同在获得申请组织明确的合同签订意向并通过了合同评审后,双方签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合同》,认证公司将指定审核组长自合同生效日起负责审核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5. 进入第一阶段审核(预评审)受审核方将正式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送交认证公司,由审核组长根据认证要求在组织现场进行文件审查,并将审核结果书面告知受审核方。
如有不符合处,受审核方应作修改直至满足相应要求为止。
6. 进入第二阶段审核(现场审核)审核组将按照认证计划安排现场审核。
审核要求覆盖申请认证全部范围并符合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以抽样审核的方式进行。
第二阶段审核将开出不符合项,并要求实施纠正。
现场审核将给出书面的审核报告,宣布在现场审核结果,告知是否予以批准注册。
注:费用一般在认证前交付,证书出来后可以到国家认可委网站上查询。
查询网址:/CertECloud/result/skipResultList7. 进入发证后的监督(监督审核)在证书有效期内安排2次监督审核,第一次监督审核在9-12个月内进行(从初审完成日期计算),以后每一次不超过12个月,基本参照初次现场审核进行。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1. 总则本控制程序旨在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促进环境保护和持续改善。
所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都必须按照本程序进行,以确保审核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 审核机构的选择与指派为了保证审核的公正和客观性,组织应选择具有资质的独立审核机构进行审核。
审核机构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审核机构的选择和指派应经过审查和批准程序,并在审核开始前适时通知相关方。
3. 审核计划的制定在审核开始前,审核机构应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审核的目标和范围;- 审核的时间安排;- 审核的方法和程序;- 审核的资源需求;- 审核的风险评估。
4. 审核前的准备审核机构在审核开始前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 对审核对象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审查和评估;- 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或预审核,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与审核对象进行沟通和计划会议,明确审核的范围和目标。
5. 审核的实施审核机构应按照审核计划和程序开展审核工作。
审核的方法可以包括:文件审查、现场观察、员工访谈、设备检查等。
审核机构应采集和记录相关的审核证据,以支持审核结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 审核结果的评价与报告审核机构应根据采集的审核证据对审核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审核机构应撰写审核报告,报告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审核的结果和结论;- 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的评价;- 建议的改进措施。
7. 审核结果的确认与改进审核报告应提交给审核对象进行确认。
审核对象应评估和处理报告中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审核对象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缺陷和问题,并跟踪改进的有效性。
8. 审核的跟踪与回顾审核机构应进行审核的跟踪和回顾,以评估和监督组织的持续改进努力。
审核机构应定期对组织进行现场跟踪,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步骤
⑧安排审核活动的时间表;
⑨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⑩审核组成人员及资格和分工情况;
1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
12审核机构对受审核方委托方的保密承诺;
13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分发日期和范围;
14审核过程的工作文件、表格、记录、草稿和最终报告留存要求。
(4)审核组任务分配
在审核组中,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员落实负责审核的具体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职能或活动。
并明确其应遵循的审核程序。
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组内任务及对组内任务分配作出变更。
(5)工作文件
工作文件反映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使用的文件、表格和记录。
包括:
①支持审核证据的文件化表格,如现场审核结果记录表;
②支持审核发现的文件化表格,例如不合格报告表或不符合报告表;
③用于评价环境管理要素的程序和检查表。
检查表是进行审核准备的
一项重要内容。
检查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
b.减少审核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三体系审核流程

三体系审核流程一、引言三体系审核是指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的过程。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体系审核的流程和步骤。
二、准备阶段1. 确定审核目标:明确要审核的体系范围和目标,例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2. 选择审核团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审核员组成审核团队,确保团队成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3. 制定审核计划:根据组织的需求和要求,制定审核计划,确定审核的时间、地点和审核的范围。
三、实施阶段1. 开会准备:审核员与组织的管理代表进行初次会议,明确审核的目标和范围,了解组织的运作情况。
2. 文件审查:审核员对组织的文件和记录进行审查,包括政策文件、程序文件和操作记录等,以了解组织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
3. 实地检查:审核员在组织内部进行实地检查,包括对设施、设备和工作环境等进行检查,以确认组织是否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
4. 采访人员:审核员与组织的员工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体系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以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5. 检查记录:审核员根据实地检查和采访的结果,进行检查记录的编写,以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
四、总结阶段1. 召开闭会会议:审核员与组织的管理代表召开闭会会议,对审核的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2. 编写审核报告:审核员根据审核的结果和讨论的内容,编写审核报告,包括对组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的评估,以及改进措施的建议。
3. 审核报告的确认:审核报告经由组织的管理代表进行确认,确认报告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制定改进计划。
4. 跟踪审核结果:组织应根据审核报告中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的进展和效果。
五、结论三体系审核是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可以帮助组织发现问题和改进的机会,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质量水平。
在进行审核时,需要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进行实地检查和采访、总结问题和改进措施,并跟踪改进的结果。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流程

使组织的各级管理者了解体系运行状况 为外部审核做准备
评价的主要方面
评价环境管理体系中各项管理活动/事项执行 状态的符合性
评价实施/实现环境方针、目标、指标、环境 管理方案及预期的环境绩效等的有效性
评价满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的一致 性
内审的频次和时机:
一般的,组织每年进行1—2次内审活动是必要 的,并应有效覆盖环境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范 围。
组织的第一次内审活动可选择在文件化的环境 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已投入运行一段时间, 有关的环境活动均已有证实资料可提供审核之 后。
定期的内审活动应按照组织制定的年度内审计 划来确定审核时机,年度审核计划应配合生产 及销售的周期。
9:00-9:30 首次会议 9:30-11:30与ISO办主任(环境因素,法律法规,方
案,内审) 11:30-12:30午餐 与管理者代表(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方针,目标指
标方案,组织机构等) 12:30-15:00 现场审核 15:00-16: 00 末次会议
内审与管理评审的主要异同
内审
管理评审
时间 定期进行
定期进行
ISO14001内部审核
组织在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后,必 须有计划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审活 动,以验证其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和保 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以此监控和 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状态,持续改进 环境绩效。
审核目的: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 工作的预定安排和满足环境管理体系审 核准则的要求;
在管理上,审核应包括环境管理体系覆盖的全 部部门和职能。不能因某些部门的环境因素简 单或环境影响较小而不纳入,也不能因其是非 专门固定的机构(如松散型的环境管理委员会) 而不将其纳入。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明细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明细环境管理体系(EMS)是组织为了有效管理环境影响而建立的一套体系。
为了确保EMS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组织需要进行定期的审核。
本文将详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明细,包括审核的目的、范围、过程和结果。
一、审核的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组织的EMS是否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通过审核,可以发现和解决EMS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组织对环境问题的合规性和持续改进能力。
二、审核的范围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范围应包括组织的全部EMS过程和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审核的对象主要包括组织的管理层、员工和相关的利益相关方。
三、审核的过程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过程主要包括准备、实施、报告和跟踪等步骤。
1. 准备:审核前,审核员需要收集和阅读组织的EMS文件和记录,了解组织的环境政策和目标,并制定审核计划和日程表。
2. 实施: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进行实地访查和文件检查。
实地访查主要包括观察现场、与员工交流、核查设备和操作等。
文件检查主要包括查阅文件和记录,评估其合规性和有效性。
3. 报告:审核员在完成审核后,应向组织提供一份审核报告。
该报告应包括审核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等。
4. 跟踪:组织应根据审核报告中的建议和要求,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
审核员应对组织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持续改进。
四、审核的结果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主要包括合规性评价和不合规性处理。
1. 合规性评价:审核报告应对组织的EMS合规性进行评价,包括对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符合程度进行评估。
评价结果可以为合规、部分合规或不合规。
2. 不合规性处理:如果发现组织的EMS不符合相关要求,审核报告中应提出改进建议。
组织应根据建议制定改进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改正。
改正后,需要再次进行审核,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明细对于组织有效管理环境问题、保证合规性和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明细的描述,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doc 17页)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doc 17页)
⑧安排审核活动的时间表;
⑨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⑩审核组成人员及资格和分工情况;
1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
12审核机构对受审核方委托方的保密承诺;
13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分发日期和范围;
14审核过程的工作文件、表格、记录、草稿和最终报告留存要求。
(4)审核组任务分配
在审核组中,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员落实负责审核的具体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职能或活动。
并明确其应遵循的审核程序。
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组内任务及对组内任务分配作出变更。
(5)工作文件
工作文件反映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使用的文件、表格和记录。
包括:
①支持审核证据的文件化表格,如现场审核结果记录表;
②支持审核发现的文件化表格,例如不合格报告表或不符合报告
表;
③用于评价环境管理要素的程序和检查表。
检查表是进行审核准
备的一项重要内容。
检查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
b.减少审核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大全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知识大全1.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全过程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全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1) 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①决定审核范围;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预审;③决定审核计划;④审核组任务分配;⑤工作文件准备。
(2) 实施审核①首次会议;②收集证据;③审核发现;④末次会议。
(3) 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①审核报告的编写;②审核报告的内容;③报告的分发;④文件留存。
(4) 审核结束后的跟踪和监督审核结束后,受审核方需要纠正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应在商定的期限内完成。
当所有不符合项均已完成整改,认证机构方可批准注册。
监督即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由审核方按规定定期进行。
保持认证证书的有效性,促进受审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流程图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1) 决定审核范围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申请并填写申请书及有关文件,审核机构在接到审核申请后,应首先明确和决定审核范围。
因为审核范围决定着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其中包括实际位置、组织活动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受审核组织的名称和实际位置;②受审核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有关的环境因素;③审核所依据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的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合理。
范围过宽会增加审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从而支出不必要的费用。
审核范围过窄,会影响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对受审核方发展不利。
审核范围应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协商决定。
通常还要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
提供给审核使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
(2) 文件预审在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审阅受审核组织的文件以判定文件是否充足,体系是否正规,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使审核能有计划进行。
预审的文件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环境管理方案、记录或为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编的其他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步骤和案例

技术部
Q:7.1,7.3
E:4.3.1,4.4.6
注:15日20:00~21:00审核组内部交流。(按职能分配表安排审核时间)
部门:水处理厂车间
不合格报告
2009年10月16日
不符合事实描述: 水处理车间排水在线检测仪上显示COD值为65mg/L,而
水质检测规程中规定COD<50mg/L ,操作人员说进入水处 理车间水质浓度就高于规定值,我已经向安环处报告了。
第求1次审核要本编实次审施是核审全计核要划。素,全批部准门后审下核发。给组组长员先,文组审员,编确检认查文表件,不按需计更划改时时间,
第2次
第1次出现严重不符合部门和污水处理厂、电镀厂。验证各部 门措施执行效果。
取证要求
随机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第1次审核抽取样本量为3~5个, 第2次审核抽取样本量为3~10个,
例:
内部审核检查表及审核记录
EMS4-09-28
受审核部门:总经理
审核日期: 09 年 6 月 17
标准 条款
检查表
现场审核记录 判定
1.查看部门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分配方
面的文件,评价职责权限分配情况。
2.询问总经理组织在环境方面配备主
4.4.1 要的设施,能否满足目前生产和
资源 环境因素控制的需求,有何改进意
例:
内部审核检查表及审核记录
EMS4-09-28
受审核部门:环保部
审核日期: 09 年 6 月 17
标准 条款
检查表
现场审核记录 判定
1.查重要环境因素目录,对照目标和指 标的文件,评价组织对可控制或可施
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目标和指
4.3.3 标情况,各职能层次制定指标情况。 目标 2.查水、气、节能管理方案,评价组织 指标 对重要环境因素是否制定了实现目标 和方 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 案 3.查看方案中是否规定了控制环境因素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流程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流程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认证标准:选择适用于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一般为ISO 14001标准。
2. 环境管理体系准备:组织需要建立、实施和维护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并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3. 选择认证机构:选择具备ISO 14001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
可以根据机构的专业能力、知名度、经验等进行评估和比较。
4. 提交申请:与认证机构联系,提交申请表和相关文件,申请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5. 筹备资料和审核计划:根据认证机构的要求,准备相关文件资料,并约定审核计划。
6. 一阶段审核:认证机构会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进行初步审查和评估,确定是否满足认证要求。
7. 二阶段审核:认证机构进行现场审核,以评估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包括对文件、实践和过程的检查和访谈。
8. 审核报告和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结果编制审核报告,并向组织发出认证决定。
9. 整改和改进:如果存在不符合项或建议,组织需要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方案和相关证据。
10. 认证颁发:认证机构根据整改情况和相关证据,最终决定
是否颁发认证证书。
11. 维护和监督:获得认证后,组织需要持续维护和改进环境
管理体系的运作,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监督,以确保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请注意,具体的流程可能会根据认证机构的要求和实施情况有所不同。
建议组织在申请认证之前,仔细了解认证机构的相关要求和程序,并充分准备相关文件和证据。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管理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频次、范围、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有限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2.职责2.1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审核计划并将审核结果汇报总经理。
2.2 ****部在环境管理者代表领导下,负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计划、组织、实施与验证。
2.3各被审核部门负责提供必要的条件与配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并采取整改措施。
3.控制要求3.1内审标准和审核内容3.1.1内审标准GB/T 24001-1996 idt ISO ISO14001:1996标准、适用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等。
3.1.2审核内容●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标准要求;●体系是否得到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3.2年度审核计划3.2.1****部经理编制年度审核计划,经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
3.2.2计划应覆盖体系17个要素和公司所有部门,计划审核每年不少于一次,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部门或活动视情况可增加审核频次。
3.2.3特殊情况可追加审核频次●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或相关方严重抱怨;●环境方针、目标指标、重要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生产工艺、生产场所、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化时;●第二方审核、第三方认证或监督审核前一个月。
3.3 审核准备3.3.1****部每年应将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纳入年度计划,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涉及所有要素部门的审核每年至少一次。
对涉及重大环境因素的部门或活动可增加审核频次。
3.3.2每次内审,环境管理者代表指定具有丰富审核经验和具有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审核组组长,审核组长组织审核员组成审核组。
审核员必须经过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
3.3.3 审核组长负责编写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审核计划包括审核目的与范围、审核准则、审核组成员、各受审核部门的预定审核时间及审核员分工,分工时考虑审核员应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根据需要安排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时间。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与审核程序

认证机构的信誉是选择的重要依据,良好的信誉能够保证认证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认证机构应具备丰富的经验
选择具有丰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经验的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提供更专业 的服务。
认证申请流程
提交申请
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并填写相关申请 表格。
审核与评估
认证机构根据审核与评估结果,作出认证决 定,包括是否授予认证证书以及认证的有效
管理水平。
03
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外部机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环境管理经验和技术,推
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促 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 交流与合作。
合理分配企业资源,加大人力 、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
持续改进与优化
01
定期审查与评估
企业应定期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02
持续改进
根据审查与评估结果,持续优化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环境
结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02
对审核报告进行内部审查和修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和客观性。
03
将审核报告提交给受审核方,并对外发布。
03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与要求
认证机构的选择
认证机构应具备权威性和专业性
选择具有国际或国内权威认证资质的机构,能够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常见问题分析
01
管理体系执行不力
企业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时, 可能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导 致体系无法有效运行。
环境体系审核

环境体系审核一、什么是环境体系审核环境体系审核是指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ISO 14001等相关标准的要求。
通过环境体系审核,可以发现企业环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企业提供改进和优化的方向。
二、环境体系审核的类型1. 内部审核:由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对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
2. 外部审核:由第三方机构或认证机构对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查。
3. 一次性审核:针对某个特定事件或项目进行的一次性评估和审查。
4. 定期审核:按照一定周期进行的定期评估和审查,通常为每年一次。
三、环境体系审核的步骤1. 筹备阶段:确定审核目标、范围、时间表等,并与被审核单位沟通确认。
2. 审核准备阶段:准备必要文件、信息资料,并组织审核小组成员。
3. 实地调查阶段:前往被审核单位实地调查、观察并收集数据。
4. 数据分析阶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被审核单位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 编写审核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写审核报告并向被审核单位反馈。
6. 跟踪和复核阶段:跟踪被审核单位是否按照要求进行整改,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复核。
四、环境体系审核的意义1. 促进企业环保管理的不断改进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
2.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3.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4. 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环境体系审核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审核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2. 被审核单位应积极配合,并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资料。
3. 审核报告应客观、公正、准确,反映被审核单位的真实情况。
4. 被审核单位应认真对待审查结果,并积极改进和优化环保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方法和技巧讲义

1.概论1.1 术语和定义1审核AUDIT 为确定审核准则是否得到满足而获取证据并对证据进行客观评价的系统、独立且形成文件的过程。
立且形成文件的过程。
1.1.2审核准则AUDIT CRITERIA 审核员用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的关于主题事项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
针、惯例、程序或要求。
1.1.3审核证据AUDIT EVIDENCE 关于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记录或陈述。
关于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记录或陈述。
1.1.4审核发现AUDIT FINDINGS 将收集的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将收集的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的机会。
1.1.5审核结论AUDIT CONCLUSION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1.16审核委托方AUDIT CLIENT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1.17受审核方AUDITEE 被审核的组织。
被审核的组织。
1.1.8技术专家TECHNICAL EXSPERT 审核时提供关于被审核对象的特定知识或技术的人员。
注1:特定知识或技术包括关于被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的知识或技术,以及语言或文化指导。
以及语言或文化指导。
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
1.1.9相关方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关注组织的环境表现(行为))或其受环境表现(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1.10环境审核ENVIRIONMENT AUDIT 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特定的环境活动事件状态管理体系或有关上述事项的信息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给委托方。
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给委托方。
1.1.11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客观地获取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⑧安排审核活动的时间表;
⑨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⑩审核组成人员及资格和分工情况;
1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
12审核机构对受审核方委托方的保密承诺;
13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分发日期和范围;
14审核过程的工作文件、表格、记录、草稿和最终报告留存要求。
(4)审核组任务分配
在审核组中,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员落实负责审核的具体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职能或活动。
并明确其应遵循的审核程序。
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组内任务及对组内任务分配作出变更。
(5)工作文件
工作文件反映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使用的文件、表格和记录。
包括:
①支持审核证据的文件化表格,如现场审核结果记录表;
②支持审核发现的文件化表格,例如不合格报告表或不符合报告表;
③用于评价环境管理要素的程序和检查表。
检查表是进行审核准备的一
项重要内容。
检查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
b.减少审核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