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有哪些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有哪些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有哪些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有哪些一、合同风险的分类:1、合同名称风险只要是双方经过签字盖章形成的约定就可以成为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单方面出具的承诺书、样本、委托书、单据或保证书等可以成为合同的附件。
2、合同主体风险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
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3、合同形式风险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合同效力风险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
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合同用语风险套话空话模棱两可——“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违约责任按合同法规定(没有具体约定就等于没有约定)。
6、合同签章风险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实践。
8、合同的责任风险责任范围:赔偿金、定金(存在双倍返还)、违约金的适用;连带责任、保证责任、对第三人的责任。
9、合同争议(诉讼)风险时效的控制——催讨与送达(异议时间和方式);合同责任的选择管辖之争(诉讼地选择);合同纠纷的调解技巧;代理人的选择风险(书面授权)。
二、合同风险规避方法(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1、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引言销售合同是指买卖双方就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所订立的合同。
然而,在销售合同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买卖双方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和防范销售合同风险对于保护双方的权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销售合同中常见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1. 交付风险交付风险是指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品未能按时交付或交付后损坏的风险。
这可能会导致买卖双方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为了减少交付风险,是一些防范措施:•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交货日期和方式,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要求卖方提供货物保险,以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进行货物验收,确保所收到的货物与合同约定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相符。
2. 履约风险履约风险是指在销售合同履行过程中,买卖双方可能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风险。
这可能会导致一方或双方无法获得预期的利益或遭受经济损失。
是一些减少履约风险的方法:•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定违约责任和补偿措施;•考虑签订履约保证合同,由第三方提供履约保证金,以降低双方的风险;•定期进行履约检查和沟通,确保合同的及时履行。
3.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问题可能给买卖双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这包括合同条款不合法或不能执行,合同解释争议和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
为了应对法律风险,是一些建议:•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在签订合同时确保合同条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在合同中规定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或诉讼,并明确适用的法律和管辖法院;•对于涉及知识产权的合同,确保合同明确规定知识产权的归属和保护措施。
4. 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商品或服务价格可能因市场供需变化而波动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买卖双方的利益受到损失。
是一些减少价格风险的方法:•在合同中约定价格调整机制,以适应市场变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稳定价格并减轻价格波动的影响;•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合同和价格策略。
5. 其他风险除提到的风险外,销售合同还可能存在其他潜在风险,如合同解除、合同变更、违约风险等。
销售合同范本中的合同风险与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销售合同范本中的合同风险与风险控制策略分析在商业交易中,销售合同是供应商与买方之间达成的正式协议,用于明确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和销售条件。
然而,合同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可能会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销售合同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合同风险的认识和风险控制策略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合同风险的分类销售合同中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合同执行风险和合同约束风险。
1. 合同执行风险合同执行风险是指供应商或买方在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比如,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商品或服务,或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合同约定不符。
另外,供应商可能存在破产、经营困难等风险,这也会影响合同的履行。
2. 合同约束风险合同约束风险是指供应商或买方在合同签订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终止合同。
买方未能按时支付款项,或者拖延付款,都属于合同约束风险。
同时,供应商可能会提供劣质商品或服务,或者违反合同约定进行变更,也会造成合同约束风险。
二、合同风险的原因合同风险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清晰、市场环境变化和法律法规变更等。
1.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当供应商和买方在合同签订前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容易导致合同风险。
比如,供应商可能隐瞒其真实财务状况,或者没有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买方在合同签订后才发现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与其所声称的不符。
2. 合同条款不清晰如果合同条款表述不明确或者存在漏洞,就会容易引发合同纠纷。
例如,合同中未明确规定交货时间,供应商和买方对于“及时交货”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
3. 市场环境变化和法律法规变更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合同风险。
例如,政府出台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或者市场行情波动,都可能对合同履行造成影响,增加合同风险。
三、合同风险控制策略为了有效控制合同风险,供应商和买方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1. 建立诚信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诚信合作关系,是降低合同风险的关键。
销售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

销售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一、合同风险的分类:1、合同名称风险只要是双方经过签字盖章形成的约定就可以成为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单方面出具的承诺书、样本、委托书、单据或保证书等可以成为合同的附件。
2、合同主体风险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
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3、合同形式风险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合同效力风险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合同用语风险套话空话模棱两可——“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违约责任按合同法规定(没有具体约定就等于没有约定)。
6、合同签章风险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实践。
8、合同的责任风险责任范围:赔偿金、定金(存在双倍返还)、违约金的适用;连带责任、保证责任、对第三人的责任。
9、合同争议(诉讼)风险时效的控制——催讨与送达(异议时间和方式);合同责任的选择管辖之争(诉讼地选择);合同纠纷的调解技巧;代理人的选择风险(书面授权)。
二、合同风险规避方法:A、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正规范本(通用版)[1]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正规范本(通用版)[1]](https://img.taocdn.com/s3/m/610c7d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c.png)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概述销售合同是指销售双方在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过程中达成的协议。
在销售合同中,买方和卖方各自承担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分析销售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以帮助双方更好地管理合同风险。
1. 交付风险交付风险是指卖方无法按时或完全交付商品或服务给买方的风险。
这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如供应链问题、制造延迟或运输问题等。
防范措施:•确定明确的交付时间和地点,确保交付日期符合双方的要求。
•对供应商进行审查,确保其有能力按时提供商品或服务。
•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果交付延迟,卖方需要承担的惩罚或赔偿责任。
2. 商品质量风险商品质量风险是指商品无法符合买方预期的质量标准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材料或工艺缺陷、不合格的性能或功能等。
防范措施:•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商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要求卖方提供相关的质量保证或认证。
•确定合理的退换货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3. 价格波动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是指销售合同签订后,商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风险。
这可能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原材料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防范措施:•在销售合同中明确规定价格,并约定价格的有效期限。
•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可以采取价格调整机制,如基于市场价格指数来进行调整。
•考虑签订长期合同,以避免频繁的价格波动。
4. 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是指由于外部不可预见的事件或力量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风险,如自然灾害、政治事件、战争等。
防范措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可抗力条款,规定双方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考虑购买相关的保险来降低不可抗力事件的风险。
5. 法律合规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可能导致法律责任或损失的风险。
这可能涉及到知识产权、税务、竞争法等方面的问题。
防范措施:•在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双方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在合同签订前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对方具备合法经营资质。
•如遇到法律问题,寻求法律意见或咨询专业人士。
销售合同范本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

销售合同范本的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合同编号:xxxx-xxxx-xxxx签订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合同背景与概述本销售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由甲方(销售方)和乙方(购买方)双方事先充分协商,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具体商品销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本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了解其中的法律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以确保双方的权益。
二、法律风险分析在销售合同中,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可能对合同的履行产生不利影响。
1. 合同不合法风险当合同涉及的内容违反法律法规时,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双方权益可能无法得到保护。
例如,合同违反了反垄断法规定的价格垄断条款,或者销售的商品不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等。
2. 合同解释风险合同一旦出现争议,合同条款的解释成为关键。
如果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晰、具有多种解释可能性,可能会引发争议,增加法律风险。
因此,在合同起草阶段,双方应该确保条款表述准确明确,尽量避免歧义,以减少争议的发生。
3. 合同履行风险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导致合同无法按时履行,或者乙方无法按约定支付货款。
此时,双方需要预先制定应对策略,明确违约责任、违约金等具体规定,以保护自身权益。
三、应对策略在面对合同法律风险时,甲方和乙方应共同制定下列应对策略,以降低不利影响。
1. 合同合法性确认甲方和乙方在签署合同前,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认合同的合法性。
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并仔细查阅相关法律文献,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2. 合同条款明确性甲方和乙方在起草合同时,应特别注重条款的明确性。
应确保合同中的条款准确表达双方意图,尽量避免模糊性和歧义的存在。
双方可以通过法律专业人士的协助,对关键条款进行审查和修改,以确保准确表达意图。
3. 违约责任约定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和违约金。
当一方无法按约定履行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另一方的补偿措施和违约金额度。
如此可以在一方违约时有效保护另一方的权益,减少损失。
销售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销售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销售合同是商业交易中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卖方和买方之间的权益和义务。
然而,在签署销售合同过程中,各方可能会面临一些法律风险。
本文将探讨销售合同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分享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商品质量风险商品质量是销售合同中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
如果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买方可能会要求退货、索赔或提起诉讼。
为降低商品质量风险,卖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晰明确地描述商品的规格、型号、特征和质量要求,确保合同中有详细的产品说明。
2. 进行产品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商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3. 在合同中明确清楚的质量保证条款,包括退货、维修和索赔的具体规定。
二、交付风险销售合同中的交付条款规定了货物的交付方式、时间和地点。
如果卖方未按约定交付货物,或交付的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可能会引发交付风险。
为防范交付风险,建议卖方:1. 确定明确的交付日期和地点,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2. 选择可靠和安全的物流合作伙伴,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及时交付。
3.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如货物交付延迟或损坏时的责任和赔偿方式。
三、合同履行风险合同的有效履行是确保交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如果一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另一方可能会面临损失。
因此,合同履行风险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要降低合同履行风险,建议各方:1. 详细阅读并理解合同的条款和义务,确保可以及时履行。
2. 在合同中列明履行义务的具体时间、要求和标准,以便各方能够有效监督和评估。
3.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履行过程中及时沟通解决问题,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四、知识产权风险在某些交易中,涉及到的产品或技术可能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如果卖方未获得合法的知识产权或未获得相关权利人的授权,就销售相关产品,可能会引发知识产权纠纷。
为避免知识产权风险,建议卖方:1. 在合同中明确声明所提供产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定期对所提供的产品进行知识产权的审查,确保产品的合法性。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引言销售合同是商业活动中一份重要的法律文件,由买卖双方签署以约定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条款。
然而,在签订销售合同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销售合同中的风险因素,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帮助商家和买家在交易中保护自己的权益。
1. 交货风险1.1 定义交货风险是指供应商在约定时间和地点交付商品给买家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这可能包括货物丢失、损坏或延迟交货等问题。
1.2 防范措施•明确交货条款:在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交货时间、地点和方式,避免产生歧义和争议。
•使用适当的货运方式:选择可靠的货运公司或物流服务提供商,确保货物能够按时、安全地送达。
•货物保险:购买货物保险来覆盖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保证自身权益。
2. 付款风险2.1 定义付款风险是指买方未按约定时间或方式支付货款给卖方的风险。
这可能导致卖方资金链断裂、财务困境或合同履行困难等问题。
2.2 防范措施•合理的付款方式:在销售合同中约定明确的付款方式,如预付款、分期付款或货到付款等。
•增加贷款保证:为了减轻付款风险,可以要求买方提供银行担保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担保。
•定期跟踪收款情况:及时了解买方的付款情况,如有拖欠或延迟支付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法律风险3.1 定义法律风险是指由于合同条款不明确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导致的纠纷和法律责任。
这可能包括违约、侵权或合同无效等问题。
3.2 防范措施•明确合同条款:在销售合同中清楚地规定双方的权益、责任和义务,避免模糊和不可执行的条款。
•法律咨询:在签订合同之前,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确保合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降低法律风险。
•仲裁条款:在合同中约定争议解决的仲裁方式,避免进入复杂的法律诉讼程序。
4. 市场风险4.1 定义市场风险是指在销售合同有效期内,市场环境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导致交易风险难以预测和控制。
这可能包括货物价格波动、需求下降或竞争加剧等问题。
4.2 防范措施•市场调研和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趋势,为合同约定提供准确的市场预测和数据支持。
销售合同履行风险分析

一、引言销售合同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达成的一种法律文件,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实际履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合同风险无处不在。
本文将对销售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合同履行风险类型1. 合同主体风险(1)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法:合同一方或双方不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如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证明文件不齐全。
(2)合同主体恶意串通:合同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
2. 合同条款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条款中存在模糊不清、含糊其辞的表述,容易引发争议。
(2)合同条款不完整:合同条款中缺少必要的约定,如质量、数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
3. 合同履行风险(1)交货风险:卖方不能按时、按质、按量交付货物,导致买方利益受损。
(2)付款风险:买方未按时支付货款,影响卖方资金周转。
(3)售后服务风险:卖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未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影响买方使用体验。
4. 合同纠纷风险(1)合同争议:合同双方对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引发争议。
(2)合同纠纷: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双方因权利义务发生冲突,引发纠纷。
二、防范措施1. 严格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双方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
2. 明确合同条款在合同条款中,对质量、数量、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关键内容进行明确约定,避免争议。
3. 加强合同履行监控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对合同双方履行情况的监控,确保合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4. 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卖方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买方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5. 妥善处理合同纠纷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出现纠纷,应及时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避免纠纷升级。
6. 加强合同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终止等环节,降低合同风险。
三、总结销售合同履行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
企业应充分认识合同履行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合同履行顺利进行。
销售合同的风险与控制

销售合同的风险与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销售合同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签订和执行销售合同的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将从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风险规避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1. 合同主体风险:包括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等。
2. 合同名称风险: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例如,《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3. 合同形式风险:包括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 合同效力风险:包括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等。
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 合同用语风险:合同中的套话空话、模棱两可的表述,例如“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等。
6. 合同签章风险:包括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 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二、销售合同的风险规避方法1. 加强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确保签订合同的主体具备资格,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2. 明确合同名称与内容的一致性,确保合同的分类准确。
3. 确保合同形式合法有效,传真件、复印件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 明确合同的效力,确保签字盖章、交付定金、登记、公证等程序合法有效。
5. 使用明确的合同用语,避免套话空话、模棱两可的表述,具体明确违约责任。
6. 确保合同签章的真实性、清晰性,签字、签约时间准确,前页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销售合同范本中的风险管理与预防措施

销售合同范本中的风险管理与预防措施在进行商业交易中,销售合同是确保双方权益的重要文件。
为了防范和管理潜在的风险,合同中需要包含有效的风险管理与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销售合同范本中常见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及双方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从而保障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风险管理措施一:明确合同条款与权责在销售合同中,明确的合同条款和权责分配是最基本的风险管理措施之一。
双方需详细规定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交货期限、支付方式等关键条款,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同时,还应包括涉及违约和争议解决的条款,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风险管理措施二: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为了保证销售产品的质量,合同中应规定明确的质量标准与检验程序。
卖方有责任在交付前对产品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买方也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进行验收,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如发现质量问题,合同中应包括双方的违约责任与索赔方式。
风险管理措施三:风险的转移与保险在销售合同中,风险转移与保险是另一个重要的风险管理手段。
双方可以在合同中约定风险的转移时间点,例如在产品交付、验收或支付后等。
同时,合同可以约定买方或卖方需要购买特定的保险来覆盖可能发生的损失。
保险可在合同履行期间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降低因风险导致的经济损失。
风险管理措施四:不可抗力情况的处理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外部因素。
在销售合同中,双方应明确不可抗力事件的定义,以及如何处理不可抗力事件引发的风险。
合同中可以约定不可抗力导致的违约责任免除或推迟交货等方式来减轻双方的损失。
风险管理措施五:争议解决与法律适用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争议,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争议的解决方式。
通常,双方可以选择通过友好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来解决争议。
另外,合同还应明确适用的法律与法律管辖权,以确保权益得到妥善保护。
综上所述,在销售合同中,风险管理与预防措施的制定至关重要。
明确合同条款与权责、产品质量控制与检验、风险的转移与保险、不可抗力情况的处理以及争议解决与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规定,将有助于双方在交易中避免潜在风险,确保交易的安全与稳定进行。
销售合同常见风险点分析

销售合同常见风险点分析销售合同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最常见的合同类型之一,它涉及到商品或服务的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销售合同往往存在一些风险点,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本文将对销售合同常见风险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方法。
一、合同主体风险合同主体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签订方的主体资格不明确、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未经授权签订合同等情况。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当认真审查对方的工商注册信息,确认对方的合法身份和授权情况。
二、合同内容风险合同内容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条款不明确、数量和质量的描述不准确、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等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当在签订合同时详细描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明确价款或报酬的计算方式,并且尽量将合同条款细化,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
三、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风险主要包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不明确、违约责任不明确等情况。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企业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并且明确违约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
四、合同形式风险合同形式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的签字盖章不完整、合同的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等情况。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企业应当在签订合同时确保合同的签字盖章完整,并且要求对方对合同的复印件进行追认。
五、合同效力风险合同效力风险主要包括合同签字盖章无效、合同交付定金无效等情况。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企业应当在签订合同时确保合同的签字盖章真实有效,并且按照合同约定交付定金。
六、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风险主要包括合同解除的程序不明确、法律后果不明确等情况。
为了规避这种风险,企业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解除的程序和法律后果。
综上所述,销售合同常见风险点主要包括合同主体风险、合同内容风险、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形式风险、合同效力风险和合同解除风险。
企业应当在签订合同时认真审查对方的身份和授权情况,明确合同条款,确保合同的签字盖章完整,并且明确合同的解除程序和法律后果。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销售合同是企业进行交易的重要法律文件,涉及到双方权益和责任的规范与约定。
然而,与所有的商业合同一样,销售合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分析销售合同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交付风险在销售合同中,交付是一个关键环节。
如何确保货物按时到达并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是买卖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交付风险包括货物运输途中的损坏、丢失以及交货延迟等。
为了降低交付风险,买卖双方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选择可靠的物流合作伙伴:合作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稳定运输能力的物流公司,确保货物能够安全交付。
2.明确责任和义务:在销售合同中明确规定交付时间、地点以及每一方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双方均知晓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3.投保货物运输保险: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遭受的损失得到补偿。
二、质量风险质量问题是销售合同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货物的质量问题可能包括产品瑕疵、不符合规格要求、无法正常使用等。
为了避免质量风险,买卖双方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明确质量标准和验收流程:在销售合同中明确规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验收流程,以确保产品符合合同规定。
2.严格供应商选择:买方应该经过仔细选择供应商,了解其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能力,并进行充分的质量检查和抽样测试。
3.建立质量监控机制:买卖双方可以建立质量监控机制,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抽样测试和市场反馈收集,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三、付款风险付款问题是销售合同中的另一个风险点。
买卖双方都担心对方不能按时支付货款或者支付货款时出现纠纷,导致交易成本增加或无法收回货款。
为了防范付款风险,买卖双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履约保证金机制:双方可以约定支付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金作为支付风险的保障,当一方无法履约时,对方可以通过保证金进行赔偿。
2.使用信用证支付: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开立信用证的方式进行支付,由银行作为支付的中介,确保货款及时到账。
3.合同履约保险:购买合同履约保险,以便在对方无法按时支付货款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
销售合同签订的风险防范

一、引言销售合同是企业在进行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法律文件,合同签订过程中涉及的风险较大。
为了确保企业的合法权益,防范潜在的法律风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销售合同签订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销售合同签订的风险1. 合同主体资格风险合同主体资格风险是指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可能存在主体资格不合法、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等问题。
这可能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 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条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内容不明确,容易产生歧义;(2)合同条款不完整,遗漏重要条款;(3)合同条款存在不公平、不合理之处;(4)合同条款存在法律风险,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
3. 合同履行风险合同履行风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2)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3)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4. 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风险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合同变更未经双方协商一致;(2)合同解除未经法定程序;(3)合同终止未明确约定终止条件。
三、销售合同签订的风险防范措施1. 严格审查合同主体资格在签订合同前,应严格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包括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对于无权代理或越权代理的情况,应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授权委托书。
2. 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完整,避免产生歧义。
对于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如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应确保其公平、合理。
3. 完善合同履行保障措施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期限、履行方式、验收标准等,确保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可设定违约金、赔偿金等条款,以约束对方履行合同义务。
4. 规范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程序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变更、解除和终止的条件及程序,确保双方在发生争议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5. 建立合同管理档案对已签订的合同进行分类、归档,定期进行审查和清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产品销售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

产品销售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措施产品销售合同是商业交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旨在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签订产品销售合同也会涉及一定的法律风险。
本文将探讨产品销售合同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护合同各方的利益。
一、合同条款不清晰导致风险1.1 隐含条款的争议在产品销售合同中,有时候合同条款并不足够明确,存在各种模糊或不完整的约定。
这就给隐含条款的解释带来了困难,容易引发争议。
例如,合同中对于产品交付的具体时间未做明确规定,可能会导致供应商和采购商对交货期的理解不同,最终引发纠纷。
针对这一风险,合同双方应严格约定合同条款,明确双方的权责。
同时,合同的解释应尽量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述,以减少隐含条款的发生。
1.2 条款约束力问题在签订合同时,双方通常采用印有“草案”或“范本”字样的合同文本。
在这种情况下,当合同的具体条款与附带的草案或范本存在冲突时,就会涉及到条款的约束力问题。
为避免这一风险,合同双方在签署合同前应仔细审查合同文本,并确保草案或范本与具体合同条款一致。
如有冲突,应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调整,以免给后续的履约过程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二、违约风险及防范措施2.1 质量争议引发的违约在产品销售合同中,产品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如果产品的质量与合同约定不符,可能引发违约纠纷。
例如,供应商在交付产品时提供的产品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导致采购商无法使用或无法正常销售产品。
为防范这一风险,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并约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例如检验、调试等。
同时,合同中应包含明确的违约责任条款,以规范违约责任的承担。
2.2 付款争议引发的违约在产品销售合同中,付款是双方交易的核心环节。
如果采购商未按时支付货款,供应商可能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导致无法按时交付产品。
同样地,如果供应商未按合同约定提供相应的发票或其他付款凭证,采购商可能会拒绝支付货款。
销售合同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销售合同的法律风险1. 合同主体风险(1)合同相对方不具备签约资格:如对方为非法人组织或个人,导致合同无效。
(2)合同相对方履约能力不足:如对方无资金实力、信誉度低,可能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2. 合同内容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如标的物、数量、质量、交付期限、付款方式等条款不明确,容易引发争议。
(2)合同条款不公平:如权利义务不对等,损害一方利益。
(3)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如对方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利用胁迫手段签订合同。
3. 合同履行风险(1)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违约:如对方未按时交付货物、未按约定质量交付货物等。
(2)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如对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对违约责任认定不一致等。
4. 涉税风险(1)合同条款涉税不合规:如增值税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环节存在风险。
(2)合同结算条款涉税风险:如收益转移、恶意避税等。
二、销售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1. 合同主体审查(1)核实对方身份:了解对方是否具备签约资格,如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等。
(2)调查对方信誉:通过工商、税务、信用等渠道了解对方信誉状况。
2. 合同内容审查(1)明确合同条款:确保标的物、数量、质量、交付期限、付款方式等条款明确。
(2)公平合理:确保合同权利义务对等,避免不公平条款。
(3)审查合同签订过程:确保合同签订过程中无欺诈、胁迫等情形。
3. 合同履行监控(1)监督对方履行合同:如对方违约,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2)妥善处理合同争议: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4. 涉税风险防范(1)合同条款合规:确保合同条款符合税收法规,如增值税发票开具、纳税申报等。
(2)结算条款合规:确保合同结算条款不涉及税收违法行为。
总之,在签订销售合同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应充分认识到法律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应对。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降低法律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产品销售合同的合同风险和风险控制

产品销售合同的合同风险和风险控制标题:产品销售合同的合同风险和风险控制产品销售合同是供买卖双方约定商品条件以及相关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
然而,在签订产品销售合同时,双方都需要认识到存在的合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保障各自的权益。
本文将探讨产品销售合同中常见的合同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
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变化、竞争加剧或市场需求下降等原因导致合同履行风险的可能性。
为减少市场风险,买卖双方可以制定合同期限,并在其中明确规定在特定市场状况下的解除合同和违约责任。
2. 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导致合同货款不确定的风险。
为控制价格风险,买卖双方可以约定价格固定方式,如固定价格、浮动价格或价格指数调整等。
同时,应明确价格变动的基准和调整方式,以确保合同达到公平交易的目的。
3. 供应风险供应风险是指由于供应商原因导致商品供应中断或无法按时完成交付的风险。
买卖双方可以约定供货方的交货时间、数量、质量标准和违约责任,并明确迟延交货的补救措施,如罚金、赔偿或解除合同。
4. 质量风险质量风险是指商品不符合合同约定质量要求或存在瑕疵的风险。
为了降低质量风险,买卖双方可以在合同中规定验收标准、维修责任和退换货的程序。
此外,还可以约定质量保证期限和违约责任,以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
5. 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是指在产品销售合同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被第三方侵权的风险。
为了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卖方应保证其提供的产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同时买方也应承担相关的保密义务,不得擅自使用或泄露卖方的专利、商标或商业秘密等。
6. 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是指由于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外部条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风险。
为了应对不可抗力风险,买卖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不可抗力的范围和对合同履行的影响,如可以约定暂停履行、延长履行期限或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综上所述,对于产品销售合同来说,合同风险无可避免,但可以通过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减轻和规避。
销售合同合同风险提示

销售合同合同风险提示销售合同合同风险提示1. 引言销售合同是商业交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以及涉及到的潜在风险。
对于购买方和销售方而言,了解并预见这些风险,是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双方权益得到保障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将围绕销售合同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便您更好地处理这些风险。
2. 销售合同风险的分类2.1 法律风险在销售合同中,法律风险是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这包括合同双方的法律地位、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购买方和销售方都需要确保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免因合同争议而损害自身权益。
还需要注意合同中的条款是否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以避免违反相关法律的后果。
2.2 经济风险销售合同涉及到的经济风险主要是货币风险和市场风险。
货币风险指的是由于汇率波动或支付问题而导致的损失,尤其是跨境交易时。
市场风险则涉及到产品价格的波动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可能会对合同的履行和利润产生影响。
针对这些风险,购买方和销售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轻损失。
2.3 履约风险履约风险是指因合同双方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而导致的风险。
这可能涉及到产品质量问题、交货延迟、未能满足约定的数量等方面。
为了降低履约风险,双方应该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补偿措施。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保证履约的关键。
3. 如何应对销售合同合同风险3.1 风险评估与管理在签订销售合同之前,购买方和销售方应该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这包括对合同条款、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以明确潜在的风险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通过了解风险的存在和可能的影响,双方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减轻风险并保障自己的权益。
3.2 合同条款的明确定义合同条款是双方权益保障的关键,因此在签订销售合同之前,双方应当仔细阐明合同条款,并确保双方对于条款的含义和解释具有一致性。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

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销售合同风险与防范1. 引言销售合同是企业日常经营中必不可少的合同类型之一。
然而,由于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销售合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合理防范销售合同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主要探讨销售合同常见的风险,并就如何有效防范这些风险提出相关建议。
2. 销售合同风险分类2.1 合同条款风险合同条款风险是指合同中存在的模糊、不完善或不合理的条款,可能导致合同争议甚至纠纷的风险。
常见的合同条款风险包括:- 条款解释模糊:合同中某个重要条款缺乏明确解释,容易引发双方对条款含义的不同理解。
- 条款不完善:合同中缺少重要条款或重要事项未予明确规定,导致后续的合同执行存在风险。
- 条款不合理: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可能过于倾向于某一方,给另一方造成不利影响。
2.2 履约风险履约风险是指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无法履行或未能按时履行的风险。
履约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供货风险:合同约定的供货方未能按时、按量、按质供货,导致采购方的生产或业务受到影响。
- 付款风险:合同约定的付款方未能按时支付货款或支付款项不足,给供货方造成经济损失。
- 质量风险:供货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质量不达标,无法满足采购方的需求。
2.3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合同涉及的法律问题可能导致合同效力无效或受到法律制约的风险。
常见的法律风险有:- 合同违法风险:合同约定的内容或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合同自始无效。
- 知识产权风险:合同涉及的产品或服务涉及他人的知识产权,可能导致知识产权纠纷。
- 合同争议解决风险: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或管辖法院可能对一方不利。
3. 销售合同风险防范针对以上销售合同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防范措施:3.1 详细明确合同条款在编写销售合同时,双方应详细明确各项条款,对关键条款进行明确解释,避免解释模糊。
合同应包括各方的权利义务、价款、交货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合同条款完善。
3.2 审慎选择合作方在与供货方或采购方洽谈合作时,应审慎选择合作方。
销售合同范本的风险管理与合同违约的防范措施

销售合同范本的风险管理与合同违约的防范措施销售合同是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明确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帮助双方达成交易并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销售合同中,风险管理和合同违约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销售合同范本的风险管理与合同违约的防范措施。
1. 风险管理在销售合同中,风险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供应商和用户应共同努力识别、评估和管理可能的风险,以便在发生风险时能够及时应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风险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1.1 产品质量风险产品质量是销售合同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为了降低产品质量风险,供应商应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提供相关的质量证明。
用户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测试,或者索取相关的质量报告。
双方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1.2 交付延迟风险交付延迟可能会导致用户无法按时获取所需商品或服务,给双方造成损失。
供应商应在销售合同中明确交付时间,并在可能的情况下约定违约金等处罚措施,作为对交付延迟的预防和补偿措施。
用户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合理的交付进度,并在延迟交付发生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1.3 付款风险付款风险是指用户未按约定支付货款的情况。
供应商应在销售合同中明确付款方式、时间和金额,并要求用户按时支付。
在付款方式上,双方可以选择信用证、电汇等安全可靠的方式,以降低付款风险。
另外,供应商可以要求用户提供可接受的担保措施,例如银行保函或者抵押物。
2.合同违约的防范措施合同违约是在销售合同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为了减少违约的风险,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2.1 明确约定和义务销售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充分理解和认同。
合同中应包含清晰的条款和定义,并明确责任分配和违约违规的后果。
双方还可以约定解决争议的方式,例如仲裁或法庭诉讼等。
2.2 制定违约责任和赔偿方案销售合同中应明确违约责任和赔偿方案,以鼓励双方履行合同义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
有哪些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有哪些
一、合同风险的分类:
1、合同名称风险
只要是双方经过签字盖章形成的约定就可以成为合同,名称与内容不
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单方面出具的承诺书、样本、委托书、单据或保证书等可以成为合
同的附件。
2、合同主体风险
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
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
一致。
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3、合同形式风险
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合同效力风险
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
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合同用语风险
套话空话模棱两可——“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
违约责任按合同法规定(没有具体约定就等于没有约定)。
6、合同签章风险
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合同解除风险
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实践。
8、合同的责任风险
责任范围:赔偿金、定金(存在双倍返还)、违约金的适用;连带责任、保证责任、对第三人的责任。
9、合同争议(诉讼)风险
时效的控制——催讨与送达(异议时间和方式);
合同责任的选择管辖之争(诉讼地选择);
合同纠纷的调解技巧;
代理人的选择风险(书面授权)。
二、合同风险规避方法
(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1、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
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
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应特别注意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保证合同上对方名称和企业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还应注意公司的样章的名称和营业执照上的一致。
(3)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审查。
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则应注意企业下属部门,如企业各部、科、室等是不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果
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被认定无效;而企业的分
支机构,如分厂、分公司、办事处等,则应看其是否具有对外开展业
务资格(是否有授权)?是否有非法人营业执照?如果有授权或非企
业法人营业执照才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对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审查,除审查分支机构的履约能力外,还应审查公司的履约能力的情况,因为在分支机构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公司还应承担补充责任。
看
注册资本,是否与拟签合同标的`额相称,如差别较大,则可能风险也
较大,应加以注意;看企业经营范围,看拟签合同业务是否在经营范
围内,不是,风险也较大;看企业的工商年检是否通过了工商部门年
度检验,如果没有,则签订合同时风险也会较大。
除以上的方式以外,还应依据营业执照中记载的情况,对公司的办公地点、人员、固定资
产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确认。
(4)要核实对方资信情况考察。
在审核了对方的主体资格,没有问题后,则应核实签约对方的资信。
核实资信的方式与签约
对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是老客户,则可以考
虑与其签合同,但要核对其之前的履约的情况,如履约情况差,一般
不能再与其签合同,既使签,也只能同时履行合同,既交货的同时付
款的合同。
如果交货期较长,则应要求对方先支付一定的履行保证金,并要求在交货的同时付清全部货款;对核对履约记录情况后,如履约
情况一般或履行情况良好,则应考察其资信证明文件,除了交货的同
时付款以外的合同,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资信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
件一般包括企业简介,营业执照,效益情况,税务证明,银行信用等
级证明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等资信证明资料;同时可以通过了解对方客户的评价,调取工商资料等其它手段核实对方所提供的资信证明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公司的注册资本情况、会计资料、股东等进行核实,最后依据对方的资信情况确定是否应签合同或签什么样的合同。
对于新客户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清款项的合同外,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
资信证明材料,并实地进行考查,在确认有良好资信及履约能力后再
与之签订合同,如果在此过程中能让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则会极大的减
少风险。
(5)一般而言,合同上会要求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在此应确认在此处签字的人的身份,如果不是法定代表有人,则应特别注意该人
员是否有公司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并且应把授权委托书、合
同书及个人的身份证明放在一起保管,以保证签订合同的有效性。
2、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
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
订立合同时,要力争
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对于重要的合
同条款,要仔细斟酌,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
况进行增删,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请专业律师审查防患于未然。
对合同
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
(1)规格条款:对于多规格产品尤其要注意。
我们在与客户协商的时候,要对各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做出说明,同时详细了解客户的需要。
避免供需之间出现差错。
(2)质量标准条款:根据我方的产品质量情况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
同时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和客户
的需求是否一致。
《合同法》第 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
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
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3)包装条款。
对于购货方提出的特殊包装方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