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致力于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重庆市政府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设立了多个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聚集于此。
重庆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了重庆的科技产业发展。
重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重庆的科技创新实力逐渐增强,为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
重庆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不够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重庆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2 问题存在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重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
重庆在基础科研能力方面仍存在不足,科技人才储备不足,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重庆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研经费分配不均衡,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协同合作等问题。
重庆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还有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大,科技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科技与产业融合不深入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虽然重庆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2. 正文2.1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西部交汇点城市,科技创新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
目前,重庆建设科技创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科研机构建设:重庆各级科研机构不断壮大,涵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完善的科研体系。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人才引进:重庆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团队,推动科技创新。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要困难和问题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主要困难和问题
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位置劣势:与上海、深圳等东部沿海城市相比,重庆地处西部内陆地区,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与全球金融中心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因此在吸引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2. 金融人才缺乏:作为一个新兴金融中心,重庆的金融人才相对不足,尤其是与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缺乏高端金融人才和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
这也影响了重庆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进驻和垂直拓展金融服务的能力。
3. 市场环境不完善:重庆的金融市场环境相对较为不成熟,不同于上海和深圳等已经形成成熟金融生态的城市,重庆在金融法规、监管体系、金融市场化水平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同时,重庆金融行业的风险防控和信用体系建设也面临着挑战。
4. 资金供给不足:重庆作为一个新兴金融中心,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但由于地理位置、市场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重庆的金融资本相对较为匮乏,难以吸引大规模的金融机构、投资者和资本进驻。
5. 与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中国已经形成了上海和深圳两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些城市已经在金融行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品牌效应。
重庆想要建设成为西部金融中心,需要与这些已经成熟的金融中心进行竞争,争夺全球金融资源和项目。
综上所述,重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包括地理位置劣势、金融人才缺乏、市场环境不完善、资金供给不足以及与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投资者和人才的进驻,提升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摘要: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也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毕业生就业供求关系失衡,同时,随着学历教育的提升和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特别是近三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极大挑战。
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而探索大学生就业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困境;就业机制[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xgbkt202101)“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高校逐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加之受经济下行压力、疫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2】。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急需开拓创新、多措并举以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此外,大学生也要根据自身实际,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共同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近年来,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来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全国各大高校也多措并举积极引导、支持和帮助毕业生就业,使得大学生整体就业状况呈现较好态势。
但新形势下,受多重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仍然面临巨大压力,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一)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岗位需求缩减2022年以来,世界在地缘冲突爆发、逆全球化愈演愈烈、海外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以及新冠疫情集中爆发的背景下,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扩大,宏观经济运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许多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部分企业面临着倒闭的风险,一些企业出现了缩招甚至裁员的现象。
当今大学生就业环境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客观上影响就业岗位的需求量,而毕业生的人数却在逐年增多,目前的就业岗位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成渝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成渝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成渝协同发展是指成渝两大城市群之间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战略,成渝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成渝协同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问题和建议两个方面来探讨成渝协同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成渝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1. 发展不平衡:成都市作为成渝两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远远超过重庆市。
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导致了成渝两大城市群内部发展差距较大,影响了协同发展的进程。
2. 交通瓶颈:成渝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成都和重庆之间的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连接不畅,影响了跨城市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
3. 产业结构单一:成渝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缺乏高端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
这种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了成渝地区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较大的挑战。
4. 生态环境问题:成渝地区的生态环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空气质量、水质污染等问题严重。
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成渝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1. 加强政策协同:在制定各项政策时应考虑成渝两地的实际情况,加强政策协同,推动成渝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特别是在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方面要形成一致性和协调性。
3. 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成渝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高端服务业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力度。
发挥成都和重庆在不同领域的比较优势,形成互补性的产业布局。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水质。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理念,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5. 加强文化交流:加强成渝地区的文化交流,促进两地人民的心灵交流和思想碰撞。
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交流会议,增进成渝两地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成渝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通过解决存在的问题,采纳有效的建议,才能推动成渝地区实现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二第二学期学习中遇到的困境与克服之道
大二第二学期学习中遇到的困境与克服之道2023年,是一个新的里程碑,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们来说,他们也在面临着新的学习挑战和困境。
在我大二第二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也遭遇了不少的困境。
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我也找到了一些方法来克服这些困境。
第一个困境是学业压力。
放弃便意,我来到了重庆大学。
我很清楚大学不同于高中,不仅有成绩压力,而且还有社会和就业压力。
而大二的学业性质并不比大一轻松,各种学科课程仍然会让人有些力不从心。
在处理各种任务、独立思考这些问题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有些紧张和焦虑。
我也不例外,当第一次接触这些单元和概念时,我会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我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我了解到课程往往不是由一次阅读或一次听课就可以完全掌握的,反之,我需要先进行基础学习和自主学习,再逐渐深入调研和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掌握程度。
我还参加了学习小组和班级的合作学习,这使我得到同伴们的支持,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了我自学到的知识。
当然,这样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的是不断的探索、尝试和实践,但它却是成功的基础。
第二个困境是时间管理。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需要学习,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竞赛和其他社交活动,同时还要处理各种其他事务,例如家务、账单等。
然而,学生大多数时候面对着感觉时间不够用的困惑。
我也曾遇到这个问题,理论上有很多时间安排的好和计划。
然而每当我无意地浏览手机时,我肯定会发现假期已过去,还剩不足几天的时间去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我寻求了方法来帮助我管理我的时间。
先是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但随着学期的加深,我发现这样不够了。
我还建立了一个日程表,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查看有什么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计划,然后一天的行程就会加以计划。
当时间使用完后,我也会记录下来,以便在未来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时间分配。
第三个困境是精神压力。
我们大学的学生并不只是面临课业压力,还有身心压力。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重庆市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进一步促进重庆的科技创新发展。
重庆在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
重庆的科技资源布局不均衡,创新主体集中在部分大型企业和高校,小微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突出。
重庆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困难,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重视科技资源布局的均衡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
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机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
重庆的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瓶颈。
部分企业在科技创新上投入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科技创新的环境不够成熟,缺乏创新创造的氛围和文化。
创新成果的评价和认定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认可和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瓶颈,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惠、科研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提供创新创业者所需的资源和服务。
建立科技成果评价和认定的机制,加强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估和认定,提供有效的认可和应用平台。
重庆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只有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才能进一步促进重庆的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和提高。
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精简篇)
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大学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省农科院蚕业(辣椒)研究所征地搬迁工作进展不理想。
经新蒲新区与农科所有关负责人协商征地搬迁事宜,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明显成效,拖延了部分项目施工进度。
希望市政府督促落实与XX省农科院签署的征地搬迁框架协议,早日实现交地施工。
(二)高校校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目前,各高校在大学城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的客观情况,希望市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帮助高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融资渠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供给。
以XX师院为例,项目建设共需资金约30亿元,按计划置换资产后可实现置换资金约22亿元,仍有8亿元资金缺口。
(三)建设规划用地问题。
一是大学城建设项目用地使用性质为教育基础设施用地,希望教育、国土、规划等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开辟绿色通道,尽快完善项目建设前期手续,避免再次出现因认定违规用地受罚的情况出现;二是积极帮助高校争取省、市属高校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并根据有关政策,减免有关费用。
(四)大学城周边配套设置不够完善。
因大学城绝大多数项目处于在建过程中,导致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对已入驻的医学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学院周边的新蒲新区1号路、2号路、7号路的市政设施还不够完善;二是因***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尚未启动,上游的排水不能排进沟内,一旦下雨将有可能在医学院校区形成堰塞湖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校园产生的生活、生产污水在一定时期内无处可排,会造成环境污染;三是供水、供电、通信信道不够完善,对学校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希望能尽快配齐有关设施。
(五)部分高校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根据《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省直属高校建设贷款贴息暨还本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省教计发〔2016〕101号)文件精神,市政府将承担9000万元征地拆迁费,医学院建议市政府尽快将该款拨付到位;二是***航天职业技术学院申请市政府帮助争取教育经费、事业附加费和办学人头费等优惠政策;三是XX职院目前有5亿建设资金的缺口,XX职院建议将该笔资金通过列入市政府财政拨付或由职院通过银行贷款,列入政府偿债机制等方法解决。
“双一流”背景下关于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思考
“双一流”背景下关于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力。
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西部高校在学科发展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围绕“双一流”背景下关于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思考展开讨论,分析当前西部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一、当前西部高校学科发展的现状1.学科结构亟待优化目前,西部高校的学科结构大多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特色学科建设不足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聚焦地方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科相对薄弱,而一些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整体上缺乏较强的学科竞争力。
这样的学科结构不仅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也限制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2.科研投入不足在西部一些高校中,科研投入相对较低,科研团队和科研实力相对薄弱。
相比之下,东部地区的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和实力都要强于西部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区间的学科发展不平衡。
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相对较低,这导致了学校的整体科研影响力不足。
3.人才队伍建设需加强西部高校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成长空间不足,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有待提高。
这些问题制约了学校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目标。
1.树立特色学科,优化学科布局西部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可以侧重于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社会需求,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学科专业。
也要重视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的建设,在培养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发展的能力方面下功夫,实现学科的整体优化和协同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实力西部高校应当增加对重要学科和战略性新兴学科的科研投入,提高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和创新能力。
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向经济社会领域转化,提高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
西部高校要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构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专门用途类英语选修课的困境与出路探析——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
- 8-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专门用途类英语选修课的困境与出路探析——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重庆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文波 刘智娟【摘要】专门用途英语ESP作为一门由基础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的衔接课程,它的发展对大学英语的改革以及学生将来的职业和专业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ESP课程教学水平不尽人意,这就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来探求改良途径,建设既具有学校特色,又有普遍适应性,焕发勃勃生机的ESP课程.【关键词】ESP课程 选修课 问题 途径一、前言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师资建设、评估方式等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和较完善的发展。
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及我国加入WTO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统一教学日益暴露出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新的社会需求的滞后性,大学英语必须从教授学生的基本语言知识向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在现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为方向而转移。
专门用途英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专门用途英语ESP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课程,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通常ESP 根据学生专业学习需求可分为两类,即职场英语和学术英语。
学术英语旨在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能力,例如培养学生阅读专业英语书刊、写作英语学术论文、出席国际会议等必备的英语知识和能力。
职场英语以提高学生诸如计算机英语、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等特定学科相应场景密切相关的英语能力为核心英语课程。
进入新世纪后,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中国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堆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件,要求各高等院校大力推进全英或双语课程的建设。
而高校ESP 作为一门由基础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的衔接课程,它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从我校的ESP 课程的建设实践来看,结果并非尽如人意。
重庆大学城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重庆大学城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大学城建设是重庆市发展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种区别于非集中式的新的教育模式。
大学城建设关系到全市教育的大局,它即为各进驻高校的学生带来了机遇,也对其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大学城学生工作现状,提出了大学城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
[关键词]大学城;学生工作;学生管理Chongqing City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ZhangLi(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7)Abstract:University City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is building a majo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itiatives, is a non-centralized different from the new mod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City building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ity’s education, which is stationed in the university’s students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but also brought a new challenge. City University students work against the status quo, by the City University of student management of the new method.Key words:University City; Student Work; Student Management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和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重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重庆市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重庆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逐渐提升,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
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众多创新企业孵化器的建设,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重庆两江新区成为了创新基地,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与此重庆还加大了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了科技创新产出效率。
重庆在科技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重庆市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较为薄弱,高层次科技人才相对不足。
虽然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一批知名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需要培养更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来支撑科技创新发展。
重庆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还不够紧密。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在产业链中的转化应用能力仍待提高。
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还有待改善。
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提供更好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资源。
重庆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衔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高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等对策,可以进一步推动重庆市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
低碳经济下生态效率的困境与出路
作者: 徐本鑫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法学院
出版物刊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16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党和国家抓住经济发展机遇和促进社会文明转型的战略选择,其实质是对生态效率的价值追求。
生态效率是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道德价值。
生态效率不仅影响到能源效率、环境效率、资本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发挥,还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最终成败,生态效率的实现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
我国当前低碳经济下生态效率的实现还面临着思想认识偏差、公众参与缺位、技术创新瓶颈和制度供给不足等诸多困境。
着力促进价值理念更新、公众参与、低碳技术创新和法律制度完善对促进生态效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专业设置过于冗杂、就业和培养质量不匹配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策略建议,包括精简专业设置、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等。
文章还探讨了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如师资队伍不足、校企合作困难等。
在总结中,强调了高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展望未来,希望高校能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结构,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校专业结构调整、问题、策略、现实难题、对策探讨、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
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在面向未来、适应社会需求的也面临着专业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就业市场供需失衡等诸多问题。
对高校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随着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高校专业结构也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但在这一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系列问题,如专业设置单一、育人模式落后、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专业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探讨现实难题及对策,最终总结出对未来的展望。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探讨,能够为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行业特色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促进高校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改善。
通过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问题的核心,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为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浅析高校BBS困境与和谐校园发展
一
、
高校 B S发 展 的 困境 B
1 .发展 方 向的 困境 。
关 。高校 B S B 到处都 充斥着热 门的娱乐八卦 、购物 、 交友 发泄的帖子 ,在学术 、思想争鸣等具有一定深度 的资源 内容上的建设严重落后 ,丝毫不能吸引高校师 生的兴趣 ,直接导致高校 B S B 在学 术和思想引导方面
6 天和近 9 天 ,发帖量前十五名都与学术研究完全无 0 0
响大大超过传统媒体 的作用影响 。各个高校 B S B 资源
大多围绕各 自需求 而建立 ,使得高校 B S B 相对 于其他 网络媒体对于高校成员来说更具有天然 的吸引力 和影
响。正因如此各个 高校对 于B S B 的建设 投人 了极大 的
峰 、社会 政治参 与高峰 的 B 用 户 ,传统 的封 、防 、 BS
堵 ,只重视控制不注重 引导的简单管理思维必然和他
们 的个性特点相 冲突 ,并 与之产生深深 的矛盾 。另一
求 ,在发展过程 中也肯定存在着有 的板块发展 好 ,有 的板 块发展不好 的现象 。但是我们要分 析这样 的发展 现状是否有利 于坚持 B S B 发展的方向 ,如果背 离了最 初 的发展 方面那 肯定不符合 和谐校 园 的发展 要义 的。
我们 现在也不得不 面对高校 B S B 内容方面这样 的一个
超市 ) 、学院风采 。这些 内容都与高校 的 日常生 活息息 相关 ,也 的确给高校师生在学校的生 活学 习 、学术研 究带来 了诸 多的便 利 。然而通过对各个板块的跟踪分 析 ,我们发 现很 多高校 的 B S 逐渐 沦落 为娱乐 中 B 正 心 、购物 中心 、发泄 中心 。例 如从 北京大学 2 1 年 3 00 月l 8日北大未名 B S B 全站监测记录来看 ,学术研讨板 块访 问 5 2 人 次 ,只有休 闲娱乐板块访 问 5 9 6 48 0 5 人次 的十分之一左右… 。重庆大学 民主湖 B S 3 天 、近 B 近 0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现状与问题及对策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一、现状1. 重庆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城市,成立大量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
2. 重庆以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集群。
3. 重庆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人才支撑。
二、问题1. 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重庆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于发达地区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不足。
2. 缺乏核心技术。
重庆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仍然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对于国际竞争力不足。
3. 缺乏创新人才。
重庆在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对策1. 提升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在重大科技项目上形成联合攻关的力量,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自主创新。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加强科技政策支持。
制定有针对性的科技政策,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和项目支持,鼓励企业和高校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5. 搭建创新平台。
建立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孵化器,提供创新资源和服务,为创新企业提供创业环境和孵化平台。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加强科技政策支持,搭建创新平台等措施,才能将重庆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军城市。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边缘化对策与思考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边缘化对策与思考贺兵;杨蓉【摘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为高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生机,也给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新挑战。
文章在阐述安全保卫工作对高校健康、持续、和谐发展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国内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出现边缘化趋势的原因。
通过分析美国、加拿大两国在校园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准确定位、提高素质、强化服务、深化创新等改变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对策。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the growth of market economy has brought vitality to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however,given new challenges to the security work.Security work take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healthy,sustaining and harmony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so the paper analyzed the reason why the security work in university was marginalization.With analysis of the experiences of university security work in USA and Canada,propose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change the university security work,such as making position explicit,enhancing staff qualities,cultivating service conscious,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ability,etc.【期刊名称】《高等建筑教育》【年(卷),期】2012(021)002【总页数】5页(P151-155)【关键词】高校安全保卫工作;边缘化;对策【作者】贺兵;杨蓉【作者单位】重庆大学保卫处,重庆400044;重庆大学保卫处,重庆4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社会要稳步向前发展,和谐是基础。
中国高校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深度剖析
中国高校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深度剖析在当今社会,中国高校教育作为培养国家未来栋梁的重要阵地,其发展与变革始终牵动着亿万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心弦。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中国高校教育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质量的挑战中国高校教育规模之庞大,举世瞩目。
然而,随着学生数量的激增,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学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部分高校在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忽视了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导致学历贬值、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高校资源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匮乏,这种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教育公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当前,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
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另一方面,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还有待加强,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这种供需矛盾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创新能力的不足与科研转化的困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高校则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然而,当前中国高校在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重大科研成果。
另一方面,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转化渠道不畅等,导致大量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教育改革的紧迫性与复杂性面对上述问题,中国高校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
然而,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涉及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变革。
同时,教育改革还需要考虑到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因此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开放大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开放大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卢悦【摘要】开放大学发展受到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办学目标的差异性、教育市场的竞争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更好促进开放大学发展,对内应采取改善运行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树立质量意识、推进文化建设等措施;对外应采取创新办学体系、加大融合力度、推动多元合作、做好资源建设等措施.【期刊名称】《镇江高专学报》【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4页(P81-84)【关键词】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作者】卢悦【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安全保障与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江苏镇江 212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24.82开放大学是在原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建立的新型大学,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1]。
目前开放大学在办学思路、办学体系、办学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促使我们对今后开放大学的发展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1 当前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1.1 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开放大学是一个由国家级总部、省级分部、地市级学习中心、行业、企业与学院共同组成的教学和管理体系,多层级、大范围、广角度的系统办学是开放大学的显著特色,有着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系统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体制的局限尚存在一些问题。
在系统整体运行过程中,系统内部各级办学单位都是独立法人单位,他们之间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而涉及人财物的行政事务管理权归属各地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作为体系办学基石的地市级开放大学都是按照国家和省级开放大学设计好的办学模式进行工作,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统一进行考试,有统一的评分标准,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系统整体的办学要求。
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各办学单位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这种多层级的办学方式暴露出的体制性障碍因素也很多,如行政化色彩较重、管理方式不灵活、支持服务不到位等,制约着整个系统的管理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大学面临的困境和出路好啦好啦,你要的答案@晋哥哥各部分都有更新,有的地方更新内容比较多,建议全部……从头开始看一遍……板块分为三个,第一板块“困局”,讲的是重大存在的问题;第二板块“变局”,讲的是重大在面对困局时所努力做出的改变和进步,也打算重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来讲;第三板块“大局”,是给重大的一些建议,有些事我觉得重大有必要做但是还没做的,所以想给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都是一家之言,重点在抛砖引玉,就像这个知乎问答一样,依旧引出了很多好答案。
而且我觉得,改变远比抱怨或者陈述更重要。
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觉得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完全可以再集中收集一下大家那些理性有益的意见(如果可以的话最好能具体到执行层面),然后通过合理的途径传给学校方面的负责人,如果老师们觉得有些意见不错有可操作性大家再一起理性探讨一下,共同努力让母校变得更好,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本人是重大本科09级学生,现在还在重大读研,经历过三任校长。
这几年看到重大的政策和变化,所以也想说说自己的一些体会。
关于重大的困境,我的感受还是很深刻的。
先扯一个自己当年的例子,我刚进重大土木时,当年土木排名是全国第五,当年我们跟重师联谊的时候,对方听到我们是重大土木的都特别感兴趣,因为当时只有我们土木可以在找工作时顺便把女票的工作一起签了。
到我大二的时候,土木降到第八,大家心想,好歹还是老八校,我们还能接受。
但是大三时重大土木全国并列第十三,当时整个学院都炸开锅了,因为学院的好多人都觉得老八校的荣誉不在了,各种不满都来了。
当然排名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是那份荣誉。
其实也就那时候开始我还有周边一些小伙伴才真正去关注发现重大的一些问题。
言归正传,以下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一、困局1、学校层面(1)地理位置的限制这种限制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城市的欠发达。
即使重庆是直辖市,即使重庆有各种各样的好,即使重庆未来潜力再大,但就目前来说,甚至是未来5年10年来说,它就是比不过北上广江浙。
优秀的人才都愿意往富裕发达的城市跑,科研能力强的人都愿意去城市好、资源多的高校去,这种马太效应会吸走西部地区的人才,并且使得很多新毕业的优秀人才也往北上广江浙去。
二是城市的不够出名。
就算重庆现在增速全国第一,就算重庆10年后GDP持平京沪,但城市知名度的增长还是会慢于经济的增长。
这种出名不是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城市,而是说外地人愿不愿意去了解、去生活到这个城市。
除了重庆的火锅和GDP增速,那些从来没来过重庆的人又有多少想着了解重庆?甚至问他就业城市时要不是家要不是北上广,很少会第一个讲到重庆。
这才是城市的正在知名度,它会慢于GDP的增长。
就像我没来重庆之前对他几乎都是完全陌生的,甚至还觉得它很穷,但过来之后才发现其实根本不是这一回事。
别忘了,08、09年已经是重庆比较知名的一个时期了。
三是城市资源的稀缺,北京的高校有紫光阁计划可以直接去中央部委实习,北京的高校也有很多机会直接去大型央企总部实习或者直接跟他们合作,上海也有很多大企业可以合作实习,但是重庆就缺,从城市资源上来说现在的重庆就是比不过北上,重庆资源少代表这重大获取外部优质资源所花费的成本得更高。
(2)财政资金的限制不知道大家看了最新的那个2014年度高校财富榜单没有,重大的年度决算是42.91亿,排在22位,看似跟重大的排名倒是很符合。
但其实一点也不。
我问了下其他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年度决算是年度收入加上以往盈余的收入(这里存疑,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如果有懂的人还请指正一下)。
仔细看这个表,把我们的年度决算减去年度收入,只有8.64亿,在前30名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中算非常少了。
也就是说其实重大一直都是处于钱不够花的状态。
这种不够花首先就体现在实验室的建设费用上。
以我本科所在的土木学院为例,土木的风洞实验室预算只有4000万,计划明年开始修建。
而同济在十几年前就有花费1亿多风洞实验室了,而在我入学前几年湖南大学都投资2亿建立风洞实验室了,也就是这个风洞实验室使得湖大土木那几年排名迅速上升。
风洞实验室对土木工程来说非常重要,重大土木作为老八校,为什么现在没修,好不容易修了就只有4000万呢?其实还是因为钱不够。
别说土木,其他学院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最近这几年的经费多不代表我们之前也是经费多,在更长的时期其实我们是资金受限的。
(3)核心优秀实验室的不足这里又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核心实验室不足,如上文所举的土木学院风洞实验室,我相信其他学院也面临同样的窘境。
二是优秀的实验室不足,虽然对外来说,我们很多实验室都有,包括一些对科研教育比较核心的实验室,但也仅仅是有而已,其实验器材、人员素质(这个下文再慢慢介绍)、配套资金等都达不到它设计的样子或本该有的样子,如当年那个差点被摘牌的某国家重点实验室。
(4)场地面积的限制虽然重大总面积看上去不小,但去掉虎溪,老区能开拓的土地实在是不多了,这种情况下即使有钱去新修实验室,校园内也缺少足够的土地来进行开发。
如果离学校隔得太远,那其实也不利于师生做实验。
除非学校肯拆除学校内的一些住宅和滨江路边的旧房子,但那样成本真的会很高昂,能做到什么程度也真的不好说了。
(5)基础学科的孱弱正如@江毓星所说,重大是以工科见长的学校,工科想要在科研和企业应用上取得突破离不开基础学科的支持。
举例来说,MIT的土木之所以拿到了全球第一,其数学系和计算机系(MIT的数学、计算机两大院系的恶心程度不用我再阐述了吧?)功不可没,因为工科很多的经验公式、分析模拟都需要良好的数学功底和计算机功底,有时候工科自身搞不定就需要拉数学系和计算机系的小伙伴来一起研(gao)究(ji)。
同样啊,航空航天学院也需要物理系和化学系的支撑。
但是我们在这方面就是渣啊。
(6)部分学科的缺失其实这里我就觉得重大唯一缺的只有医学,这个学科确实容易出文章,也有利于迅速提高排名(当然排名这东西都是给外头人看的,也不能小瞧它……比方说我认识的一个中东来的博士就是谷歌出它在重大的这个专业是全国前列然后就过来了……)不过貌似那个谁(S)谁(J)谁(D)有可能嫁过来,所以……你懂得<( ̄ˇ ̄)/(7)学校导向错误这种导向错误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大的导向是就业为主,这点我非常不赞同。
大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才,只要人才够优秀,还怕找不到好工作?而重大现在是过于看重就业率和初次就业单位,尤其是在本科阶段讲就业讲的比较多。
不是说不能讲就业,而是说重点应该关注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一个学生能扎实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熟悉整个行业的形式、切实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注意是发展,不是维持现状,后文讲到学生层面再说一下),那么用人单位绝对是会抢着要他的。
二是重大不提倡精英意识。
这个具体我想放到学生层面去讲。
三是重大却少的是情怀。
这也是,放到学生层面来讲。
学校层面我暂时想到这么多,至于其他的困局如教学、科研等我想放到教师篇和学生篇。
同时困局完了之后我想写下变局和期盼两大块。
2、教师层面(1)科研态度的低下这条当然是首要的了!重大有没有科研态度好、科研能力强的老师?有!但是数量太少!每个学院就那么几个!想想重大一个学院多少老师!这种科研态度的低下反应在三个层面。
一是老师无心科研只想赚钱。
据我观察至少一半的老师在科研上的态度简直是枉为人师,就想着挣钱去了!想挣钱别来大学当老师!!当了大学老师就好好教学生好好做科研!!!重大科研的越来越弱势最主要原因不是设备,不是城市本身,而是人的态度!就算设备不足、城市资源不多,但真要好好发挥利用起来也绝不会是这个样子!重大的很多老师都是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做的都是社会上很多中低端企业也做的事情,而不是帮企业社会解决未知的问题!就算很多老师打着解决问题进行创新的幌子,但其所作所在本质上依旧不是解决未知的问题,而是为自己圈钱。
二是老师科研看重表面文章。
什么叫看重表面文章?就是很多老师(比例也不会少!)都在意我发了多少篇文章,参加了多少会,弄了多少项目资金,但却从来不关注自己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因子。
100篇灌水的SCI也比不过一篇高影响因子的SCI,我有个学长硕士期间发了8篇SCI,最后拿了重庆大学第一届学术之星的荣誉,但是他博士申请也就去了日本东北大学,用他的原话说“因为这几篇都是灌水的,看似多但其实没多少含金量”如果随便一篇SCI都那么厉害,那他为什么去不了ivy去不了G5去不了big ten呢?。
至于EI 我出去联合培养外面老师直接来了句EI没啥学术价值叫我别看了要看就看最顶级的SCI期刊和会议以及大牛写的书(也许是我的老师比较看重质量的结果但是他的学生随便一个硕士毕业论文都能发我这个领域的顶级SCI期刊或顶级SCI会议了……我见过一个这边一个厉害的学长(土木数学双学士…orz)从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提取了2篇顶级SCI期刊1篇顶级SCI会议然后直接去了MIT跟了他们土木的系主任……orz)(当然EI这玩意还是得看具体学科,我这个方向EI没啥价值,但是在有些领域的EI期刊比水的SCI还厉害,所以各位辩证看就好)。
但重大的很多老师却恰恰在意这个数量而不关注质量,这就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的结果就是,我们看上去发了很多SCI之类的,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重大的学生在直接申请国外博士时几乎进不了顶级的学校,因为他们及其指导老师从未做出什么有影响力的成果来踏进那个顶级的学术圈,甚至有时候连第二梯队都艰难踏进。
三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忽视。
硕士也好博士也好,进来首先是学生,要先把学生教懂给学生必要的学术基础训练,再去指导他们进行相关科研活动或者参与工程项目,但现实是好多(这个比例真不会少)老师都是直接丢个东西给学生,不关注学生的想法和教育,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
学生当然也需要主动学习或者完成老师交代的学习任务,但重大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老师什么都不教就让学生自己折腾,这就导致学生的学术基础是非常差的,不懂学术论文写作格式(研究生院弄得那个SCI写作培训简直就是烂到家了……还不如哥哥自己总结的……)、不懂如何设计实验等。
导师就应该是提供学术指导和培训科研基础的老师,而不是提供设备和场地的商人!至于有人说很多学生以就业为导向,我觉得好多人都没弄清楚科研是什么。
科研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探索未知,而不是paper和money。
这是一种态度和方法,这种态度和方法拿到企业中一样有用,你现在都没这个态度以后工作就会有了?乃衣服。
(2)交叉学科的忽视重大对交叉学科的科研真的是少的不要不要的,而至于交叉学科的教学……对不起我到现在都没看到……现在交叉学科是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好么!!!现在交叉学科是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好么!!!现在交叉学科是最容易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好么!!!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重大的这些老师完全就是没意识!!!习惯自己学院各自为战,一谈到钱就不想跟其他学院合作,这样还怎么出成果!!!!(3)视野狭隘重大很多老师对钱和自己利益看得比较重,关注的圈子也往往就是国内这个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