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及重点归纳以及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大纲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城市发展的动因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化概念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具体的分析包括:人口(农业、非农业);地域(农村、城市);产业(农业产业、非农产业);空间形态转化(城市空间形态、农村空间形态);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和环境.3、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初期阶段(小于30%左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中期阶段(30%~60%或以上):快速发展期;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农业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指向1、分散发展(指通过新建城市来缓解大城市的发展):1、田园城市(霍华德)2、卫星城、新城(恩维等)3、有机疏散(沙里宁)4、广亩城(赖特)2、集中发展:柯布西埃:指望通过对城市结构的重组在城市内部解决城市问题。

2、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概念⏹田园城市Garden City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以解决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和城市自发膨胀、土地投机等问题。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元,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

⏹新城:改进的卫星城。

城中居住与就业岗位协调,具有与大城市相近似的文化福利设施配套,可以满足居民就地工作和生活所需,是一个职能健全的相对独立的城市。

3、有机疏散的城市发展方案、技术手段和特点指导思想:有机秩序的原则,是大自然的基本规律,也应当成为人类建筑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⑸工业城市
⑹水产城市 ⑺游览城市 ⑻居住城市
⑻旅游城市(例:大西洋城)
2.我国的城市(按性质分类)
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直辖市、省会——规模大、
①综合性工业城市; ⑵工业城市: 职能多而综合;
②单一工业城市;
③工业卫星城市。 ①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徐州、商丘等。
⑶交通枢纽城市: ②海港城市:大连、连云港、湛江等。 ③内河港埠城市:武汉、西安、重庆等。 ⑷地方性城市: 例如:县城及各地的县级市。
第三章:城市的性质、人口及城市用地
一、需要了解的内容:
1、城市性质; 2、职工带眷系数; 3、城市建成区; 4、城市用地的类型。
二、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1、我国城市按性质的分类; 2、确定城镇性质的基本方法; 3、简述适宜修建用地类型; 4、不适宜土地是修建的类型; 5、扩建城市新区用地的选择方向; 6、熟练掌握推算某城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规模。
(三)劳动比例法(略讲) 所用人口的劳动构成分类与我国现行的城镇人口统计 口径一致,它是对劳动平衡法的修正。 工业、企业职工
基建职工 生产性职工 劳动人口 交通邮电职工 农林水气职工
城 市 人 口
非劳动人口
非生产性职工 有劳动能力人口 (学生、待业人口) 被抚养人口 (老弱病残、小孩)
城市公共事业职工; 科教文卫职工; 金融行业职工; 国家机关和人民团 体。
(五)混合计算法(综合平衡法) 该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P=P0 (1+r) t +Pf` (1+ λ)+P s`+P i -P P0 r t P` f P` s λ Pi Pe
e
:现状人口(基期人口); :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 :规划年限; :规划期内的新增带眷职工; :新增单身职工; :带眷系数; :规划期内其它的调进的人员; :规划期内其它的调出的人员。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因 素。
把握影响城市发展的真正原因。
二、研究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
城市是文化中心,是历史文化遗产积累较多的地 方。
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等方 面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能形成自己的特 色。
城市历史特色与风貌主要表现在:
• 自然环境的特色:地形、地貌、河道…… • 文物古迹的特色:历史遗址…… • 城市格局的特色,如北京,构图方正,轴线分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 究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目的与方 法
一、调查的目的
1、调查是认识城市的手段 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城市总体规
划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2、调查是研究城市的前提
二、调查的内容
1、城市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 2、城市土地使用状况(已用和可用) 3、各类社会的、市政的基础设施 4、市民生活方式和使用者的意见与要求 5、城市财政原则、政府体制结构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化是指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 的历史过程,必须为乡村人口相城市人口转化 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都市化。”
《辞海》认为,城市化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 程。……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 重逐渐上升”;
三、调查方法
1、现场踏勘 这是城市规划调查的最基本手段
2、发表格调查 抽样调查的最重要方法 在总体规划阶段的两种主要形式: 部门(单位)调查 居民调查
3、访谈和座谈 运用于两种情况: 历史状况描述,无文字记载的内容; 解决某些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设想与愿望。
4、文献查阅 5、类比
四、研究方法
1、分析:就是要把问题一个问题一层一层地分 解下去,直至可以具体操作。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详细规划原理
以某一种土地使用性质为主,可以兼容其他
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兼容性表
×表示不得设置;√表示允许设置;△表示有条件允许设置
土地使用兼容控制表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
土地使用兼容控制表
R
R
R
R
C
C
。。。
1
2
3
4
1
2
。。。
1
低层居住建筑




〇〇
2
多层居住建筑




〇〇
3
高层居住建筑




〇〇
4
教育设施


面积以及镇海新城南区部分江北区范围(世纪大道以东 4.18平方公里)后为236.8平方公里,包括宁波市城市总 体规划中确定的“镇海片”的全部范围和“三江片”的部 分范围。
规划期限与总体规划一致,规划期限为2004-2020年。
区位图
一、城市分区规划
二、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二)分区职能与发展目标 1、分区职能
规 土地使用 划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土地使用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
建筑建造 建筑建造控制 城市设计引导
用地边界
用地面积 用地性质 土地使用相容性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居住人口密度 绿地率 空地率 建筑高度 建筑后退 建筑间距 建筑体量 建筑色彩 建筑形式 其他环境要求 建筑空间组合 建筑小品设置
规 设施配套 划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城市分区规划≠分区的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详细规划
适用 范围
一、城市分区规划
分区规划是总体规划的补充和深化,是 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的过渡规划。

03规划原理(理论篇)—资料文档

03规划原理(理论篇)—资料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理论篇目录城市规划原理——理论篇 (1)一.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城市规划概论 (1)(一) 城市形成的动因 (1)(二) 城市空间及社会经济演化规律 (2)(三)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 (4)(四) 城市与区域的发展 (5)二.城市规划基础理论及其脉络 (6)(一) 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基础条件 (7)(二) 规划理论的本质 (7)(三) 规划理论的基本概念 (7)(四) 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 (8)三.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与现代城市规划 (10)(一) 城市形态结构的演进及其哲理观念 (10)(二) 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12)(三) 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和实践 (14)城市规划原理——理论篇一.城市的起源、发展与城市规划概论“城市”城: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交易的场所。

“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一) 城市形成的动因1.城市形成的基本条件(1)生态基础客体条件—适于生存高亢、近水、向阳、避寒、避风的地段。

“高勿近旱而水足用,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主体条件---生存繁衍择址观念---堪舆说地形/地势/交通/景致/水源(2)社会基础①人口基础--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是形成城市的基础。

②心理基础③社会基础住房的3大目标:ⅰ城市规划与住房设计必须反映相互作用和交往,是城市存在的根本依据。

ⅱ获得生活的基本质量。

ⅲ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3)经济技术基础生产技术、工程技术、交通技术、建造技术(4)文化基础①人类文明的载体②城市文化及其功能③新文化的产生④城市文化的扩散⑤文化的持续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3.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因农村的推力城市的引力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二) 城市空间及社会经济演化规律1.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1)城市发展和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1)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基本经济部类: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2010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第三章复习资料

2010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第三章复习资料

2010年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第三章复习资料第三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本章结构内容精讲一、城市规划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大纲要求:1、掌握城市规划的作用2、掌握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一)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掌握)1、城市的功能和作用城市是国家或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载体。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2、城市规划的作用及基本任务作用:①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②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③重要的政府职能;④城市规划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实施管理手段,在以下几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优化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城市布局,协调各项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供公共服务,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维护城市整体和公共利益。

基本任务: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和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规划的地位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是城市各项建设工程设计和管理的依据;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政府应该集中力量做好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1996年,《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城市建设和发展,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关系重大,城市规划是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999年,温家宝讲话——城乡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广泛领域。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3章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区域的发展 能给城市怎样的用地? 城市的发展 需要怎样的用地?
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禁止建设区域 限制建设区域 适宜建设区域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用地规模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增长率法

相关分析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法
基础设施承载力法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1987 1991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市域人口增长
总人口增长率
户籍人口增长率
暂住人口增长率
市区人口增长
60% 50% 40% 30% 20% 10% 0% -10% 1987 1991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地下水防护区 风景名胜区的非核心区 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和缓冲区 森林公园非生态保育区 湿地公园非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 地质公园非核心区 海陆交界生态敏感区和灾害易发区 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 文物地下埋藏区 机场噪声控制区 市政走廊预留控制区 矿产采空区外围 地质灾害易发区 行洪河道外围一定范围内

极核型
重点城市
核心城市
一般城市/城镇
双核型
核心城市 核心城市
多中心型
走廊型
案例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 ,其南部为丘陵,北部 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 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 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 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 镇化水平在35%左右。 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 ,县城6个,其它建制 镇34个。
区域规划的转变重点

03305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

03305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

03305城市规划原理李德华主编第一节都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居民点的形成农业与畜牧业分离,第一次劳动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要紧生产方式,逐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二,都市的形成生产方式改进,生产力提升,产品剩余,显现交换,以物易物,《易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劳动分工加大,显现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和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第二次劳动分工,原先的居民点分化,以农业为主的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是都市,能够讲,都市是生产进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分工的产物。

剩余产品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显现了阶级,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因此也能够讲,都市是相伴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显现的都市与农村的区不,要紧是产业结构,也确实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三,都市的定义现代都市,包括三要素: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

我国1955年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2000,非农人口超过50%,即为都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驻人口不足2000,在1000以上,非农超过75%,也可定为都市型居民点。

都市型居民点,按行政区划的意义,可有直辖市,市,镇。

建制市与建制镇只是行政管辖意义的不同,不应只把有市建制的才称为都市。

都市形成和进展的全然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进展,都市的规模效益和集合效益使都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要紧形式。

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都市第二节都市的进展都市的进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进展时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能够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能够称为古代的都市和近代的都市一:古代都市的进展1都市与防备要求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备的要求,起初防止野兽,其后为了战争。

陕西半坡、姜寨等原始居民点外围的深沟,确实是防备设施,也有用石头垒成的墙或木栅栏。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讲义030812.pdf

《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讲义030812.pdf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概论 (7)第一节 城市起源 (7)一、 城市的概念 (7)二、 城市的形成 (8)三、 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 (10)第二节 古代城市 (17)一、 外国古代的典型城市 (17)二、 中国古代典型城市 (20)第三节 近代城市 (23)第四节 现代城市 (24)一、 卧城 (24)二、 卫星城 (25)三、 集中主义 (26)四、 城市带的概念(或称城市群、大城市圈) (27)第二章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29)第一节 城市规划思想 (29)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理论 (31)一、 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31)二、 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35)第三节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 (37)一、 区位理论 (37)二、 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理论 (39)三、 多核心理论 (41)四、 地租和竞租理论(见图) (42)五、 邻里单位及居住小区理论 (42)六、 行为——空间理论 (44)第四节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 (45)一、 雅典宪章(1933年) (45)二、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 (46)三、 华沙宣言(1981年) (48)四、 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49)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 (50)第一节 城市规划的任务及指导思想 (50)一、 城市规划的任务 (50)二、 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 (51)第二节 城市规划编制 (52)一、 城市规划编制的原则 (52)二、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53)三、 城市规划编制的阶段 (54)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修改 (62)一、 编制要求 (62)二、 审批权限 (62)三、 调整和修改 (63)第四节 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调查 (64)一、 规划应具备的基础资料 (64)第四章 城市职能、性质和规模 (66)第一节 城市职能 (66)一、 城市职能的概念 (66)二、 城市职能的分类 (67)第二节 城市性质 (68)一、 城市性质 (68)二、 城市性质的确定 (69)第三节 城市人口与城市规模 (70)一、 城市人口及其构成 (71)二、 城市人口的变化 (74)三、 城市人口规模计算 (75)第五章 城市用地及各项用地的选择 (77)第一节 城市用地概述 (77)第二节 城市用地评定与用地选择 (80)一、 城市用地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 (80)二、 城市用地的评定 (86)第三节 城市工业用地 (87)一、 概述 (87)二、 工业用地分类 (88)三、 城市中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89)四、 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 (93)五、 旧城工业布局的调整 (95)第四节 城市对外交通运输用地与用地布局 (96)一、 概述 (96)二、 铁路运输用地及布置 (97)三、 港口 (104)四、 航空港(机场) (108)五、 公路 (112)第五节 仓库用地 (115)一、 仓库分类 (115)二、 仓库的布置的一般要求 (115)三、 仓库用地规模 (116)第六节 居住用地 (116)一、 概述 (116)二、 居住用地组成 (117)三、 居住用地分类 (117)四、 居住用地分布形式 (118)五、 居住用地规模分级 (118)六、 居住用地的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 (118)七、 居住用地的选择 (119)第七节 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及选择 (119)一、 分类 (119)二、 公共设施布局 (120)三、 用地指标 (121)第八节 城市绿地用地布置 (121)第六章 城市总体布局 (124)第一节 概述 (124)第二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区域背景 (125)一、 宏观和微观地理位置 (126)二、 中心、重心位置和边缘、门户位置 (126)三、 交通节点位置 (127)第三节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 (128)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化 (128)二、 城市问题与城市结构优化 (129)三、 城市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131)第四节 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132)一、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32)二、 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 (133)三、 增强区域概念,区域整体发展。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教学讲义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教学讲义

智能化
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智能化,利 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 城市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的 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人性化
未来的城市规划将更加注重人性化, 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 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THANKS
感谢观看
大的空间查询、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A
B
C
D
BIM技术
在建筑领域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 术,实现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 理,提高规划设计的效率和精度。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空间信息,为规划 师提供实时、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数据。
04
城市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城市规划的实施步骤
规划准备阶段
确定规划目标、范围和期限,收集整理基础 资料,进行初步调研和分析。
科技园区等。
上海城市规划案例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其城市规划具有国际化和现代化的特点。上海注重城市天际线的 设计,如陆家嘴的摩天大楼群。同时,上海也注重城市交通规划,如地铁、公交等公共
交通系统的建设。
国际城市规划案例
纽约城市规划案例
纽约的城市规划注重功能分区和公共空间的建设。如曼哈顿的CBD、中央公园 等。纽约的城市规划也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如对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等的保 护。
规划审批阶段
将规划成果提交给上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审批, 根据反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规划编制阶段
制定规划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和选择,完 成规划成果的编制和评审。
规划实施阶段
制定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各项建设活动,确 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城市规划的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管理
制定城市规划相关政策和法规,对全国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指导和 监督。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15
1) 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 和措施;
2) 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 技术经济指标;
3) 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 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 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5) 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6) 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 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 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
7
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架构的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空间系统, 尤其是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政治关系 形态化和作为这种表象载体的城市土地 使用关系。
• 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和管理历来是城市 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城市规划实施的 主要工具。
8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 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 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10
四、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
• 1)《城市规划法》 •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其实施细则 •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 4)城市上一级土地利用规划 • 5)城市上一级城镇体系规划 • 6)城市的现状情况及发展条件 • 7)城市规划的技术规范、标准 • 8)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9)其他有关部门(土地、环保、矿产等)的要求
• 城市规划作为—项社会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的背景 及其过程中运作的,因此,城市规划要在运作过程中对城市社 会的发展发挥作用,它必然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 也就要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 城市规划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 相关政策的基础 •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的工作特征 (1)分布的广泛性 :收集资料的广泛性 综合观点的广泛性 分析角度的广泛性 分析对象的多样性 (2)论证的严谨性:思维方法的严谨性 论证手段的严谨性
(数理统计论证、计算机技术辅助论证等) 如:文字——严谨、图纸——准确
(3)工作成果的弹性:规划成果形式的弹性 规划成果内容的弹性
如:图纸表现与非图纸表现 多种可能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规划成果
城市规划体系构成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城市规划技术体系 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开发控制)
概念性规划
城市规划 纲要
城市总体 规划
城市分区 规划
城市详细 规划
区域城 镇体系 规划
城市 总体 规划
控制性 详细规 划
修建性 详细规 划
第五节
城市规划运作体系
城乡规划动作运作系统是指规划实施 操作机制的总和。
体制的核心是程序合法、依据合法。
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
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Process) 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
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 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这种作用的发挥——通过对空间尤其是土地利用 的分配和安排来加以实现的。
城市规划的意义
《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管理规定》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等
行 政 措 施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 国务院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建规【2002】204号)等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2013年8月22日
邻里单位
2013年8月22日
7 .二战后的城市发展
战后重建
大城市膨胀与新城建设
城市郊区化 旧城改造
2013年8月22日
大伦敦规划
1944 年 Patrick Abercrombie制定大伦 敦规划 1960年大伦敦规划, 反磁力中心:南安普 顿、纽勃莱、勃莱契 莱
2013年8月22日
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
2013年8月22日
巴黎地区战略规划

1965年制订“巴黎地区战略规划”,采用了“保护旧市区, 重建副中心,发展新城镇,爱护自然村”的方针。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发展马赛。同时,在巴黎地区沿塞纳河下游发展 几个城市群,既巴黎地区、卢昂地区和勒·哈佛地区城市群,以减 少工业和人口进一步集中到巴黎地区。 改变原来集焦式向心发展的城市结构,而沿塞纳河发展成带行的城 市结构,在城市南北发展两条城市走廊。在南北两条走廊内建设5 座新城,容纳165万人。 打破原来的单中心城市布局,发展多中心城市群。在规划中布置了 9个副中心。 新城建设多依托原有城镇,由小城镇组成新城。这种具有松散结构 并且极易接近优美的自然环境的“糖葫芦型”城市,创造了良好的 居住环境。
2013年8月22日
其他城市规划思想
戛涅(法,Tony Garnier)的工业城市(1901年) 马塔(西,Arturo Soria Y Mata)的带形城市(1882年) 盖迪斯(苏格兰)的区域规划(1915年)
2013年8月22日
3.卫星城理论与实践
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 市人口成为更突出的问题。 恩维(Raymond Unwin)提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 卫星城市的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 1918年,芬兰建筑师伊利尔· 沙里宁提出了有机疏散理 论(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哈罗新城(Harlow New Town) 坎伯诺尔多(Cumbernauld) 米尔顿· 凯恩斯(Milton Keynes)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课件:第三章 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
≤115.0 65.0~85.0 65.0~95.0 75.0~100.0 80.0~105.0 85.0~105.0 90.0~110.0
≤110.0
规划人口规模 ≤20.0万人
>0.0 +0.1~+20.0 +0.1~+20.0 +0.1~+20.0 -5.0~+15.0 -10.0~-0.1
<0.0 >0.0 +0.1~+20.0 -5.0~+20.0 -10.0~+15.0 -15.0~+10.0 -20.0~-0.1 <0.0
(三)城市用地的优化调整与城市功能的实现
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所变化,城 市用地只有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优化才能保证城市功能的有 效实现。
第三节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规模的适宜性评价
(一)城市用地的绝对规模评价
气候分区 Ⅰ、Ⅱ、
Ⅵ、Ⅶ Ⅲ、Ⅳ、

现状人均城市 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人均城市 建设用地规 模取值区间
(三)其他的城市用地分类方法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
城市建成区和非建成区
开发区用地和其他用地
二、城市用地的基本构成 (一)商业服务用地 (二)工业用地 (三)居住用地 (四)市政及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五)其他用地
第五节 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
在各种主要城市用地的规模大致确定后,需要将其落实到 具体的空间中去。城市规划需要按照各类城市用地的分布规 律,并结合规划所执行的政策与方针,明确提出城市用地的规 划方案,同时进一步寻求相应的实施措施。 一、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模式 (一)同心圆理论 (二)扇形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总结

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城市构成的三要素:人口、产业、行政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劳动大分工。

城市的发展历史进程:原始聚落――城市雏形――小城镇――中型城市――大城市――大都市连绵区、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对城市的认识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无论城市进化到什么程度,其中包含了多么复杂的功能,城市过去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今后依然是。

明确了城市的这种基本性质实际上也就形成了我们“以人为本”的看待城市,解决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2、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面具有不同围中心的职能;因此,任规模或等级的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3、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4、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5、聚集的人口不是由血统的或宗族的关系所组成,而是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解释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面;A、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业产业转换为非农产业;D、城市文化、生活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城市化也可以称为城镇化,因为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均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其区别仅是文章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

城市化定义是“人类生产与生活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2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城市化的指标和测度一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二是用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征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呈S曲线;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 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Process)
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
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
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这种作用的发挥——通过对空间尤其是土地利用的 分配和安排来加以实现的。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
以《城市规划法》为基础的法规体系
法 律 《城市规划法》
地方法规 (体系)
各地颁发的城市规划 管理条例
行政法规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 设管理条例》
部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门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规 《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 章 《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管理规定》
《城乡规划法》 共七章七十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四章 城乡规划的修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城市规划法》 共六章四十六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和 旧区改造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3章 城乡规划体制
第1节 城乡规划体制概述
一个国家的城乡规划体制界定了城乡规划活动运转的 空间、城乡规划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与逻辑。
城乡规划体制是通过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 划技术系统、以及规划运作系统来共同建构的。
规划法规体系为规划活动提供了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 并决定了城乡规划体系的基本特征。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3章城乡规划体制
城市规划与行政权力
现代城市规划作为一项 政府管理职能,是以城市建成环 境为对象、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 公共干预。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9
三、城市规划与战略规划的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ESDP)
国土规划 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规划
区域规划
依据 反馈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
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8
(2)我国的城市分类 ①工业城市(单一工业、多种工业) ②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 埠) ③商贸城市 ④科研教育城市 ⑤综合中心城市 ⑥县城 ⑦特殊职能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与休疗 养城市、边贸城市) 特点:以经济结构或用地结构等方面作为定性分类的 基础,未考虑城市人口构成等方面的差异
10
第二节 总体规划纲要
一、主要任务 · 研究确立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 · 确定城市化地域发展的重大部署 经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 依据
二、主要内容(参见编制办法,共9条) 三、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 1、多方案比较 2、规划成果: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研究报 告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1


作用:城市性质决定着总体规划中的一些重要特征 如:风景城市与工业城市之比较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的最基本 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4
二、城市职能
(一)何为城市职能 1、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 国内: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 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国外:城市所应具备的各种生产、生活、服务等各项作 用 2、城市的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 (1)一般职能:指集聚于城市中的生产、流通、分配、 文化、教育、社会、政治等项职能中的为每一个城市都必 备的职能,即一部分职能 (2)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相反,指那些不可能为每一 个城市所必备的职能

整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知识点整理归纳

整理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知识点整理归纳

文件编号: F5-06-C8-73-4C整理人 尼克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知识点整理归纳附件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代码:03305)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规律1.2 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方针1.3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1.4 城市规划学科的性质与体系1.5 城市规划学的内容结构与学习方法第二章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和编制程序2.1 城市规划的作用和任务2.2 城市规划的要素2.3 城市规划体系第三章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3.1 城市系统3.2 城市用地的基本功能3.3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3.4 城市用地的构成3.5 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第四章城市规划的编制4.1 城市规划的编制主体、要求及原则4.2 城市规划的调查、分析4.3 城市战略规划第五章城市总体规划5.1 城市性质5.2 城市规模5.3 城市总体布局5.4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5.5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5.6 城市总体规划的实例第六章城市分区规划6.1 城市分区规划概述6.2 城市分区规划的原则与程序6.3 城市分区规划的主要内容6.4 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要求6.5 城市分区规划实例第七章城市详细规划7.1 城市详细规划概述7.2 控制性详细规划7.3 修建性城市详细规划7.4 城市详细规划实例第八章城市交通规划8.1 城市交通规划概述8.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8.3 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规划8.4 城市交通规划案例第九章城市绿化规划9.1 城市绿化概述9.2 城市绿地的分类与测度9.3 城市绿化规划的编制要求、目标与内容9.4 城市绿化规划的编制与成果要求9.5 城市绿化规划案例分析第十章城市商业用地规划10.1 商业用地规划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10.2 城市商业网点规划10.3 城市商业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10.4 上海中心商务区规划简介第十一章城市居住用地规划11.1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概述11.2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主要内容11.3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程序和方法11.4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成果要求11.5 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实例第十二章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12.1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12.2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分类及措施12.3 城市更新12.4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第十三章城市规划的实施13.1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13.2 城市规划实施的内容13.3 城市规划实施原则13.4 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与制度实施13.5 城市规划实施中的公众参与13.6 案例:上海城市规划体系与实施措施第十四章 AutoCAD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14.1 AutoCAD简介14.2 AutoCAD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城市规划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工程造价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
上海大都市发展对宁波的影响(海港新城—大小 洋山—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杭州湾大通道的建成 宁波在上海经济区发展中的地位选择

我国的城乡关系

典型特征


中心城集聚与郊区发展 混乱 小城镇的遍地开花,村 办企业的大量布点 基础设施滞后 乡村空间缺乏保护,环 境有恶化的趋势
社会学——具有某种相同社会特质人类的聚居区


区域研究角度——城镇体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 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 的城镇构成的有机整体 城乡规划研究区域的角度

内涵

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

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 一定数量和结构的城镇
本质特征是相互联系
城镇功能定位
对现状城镇职能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城镇 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并结合原有职能结 构的合理的部分,制定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 比较利益原则,充分发探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 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城镇职能结构中的城镇职能必须是其主要职能。

“两核三级”的中心等级 体系

增长率法

综合增长率

n
指数增长模型
Pt P0 (1 r )

Pt P0 e r n



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 R:人口年均增长率 n :预测年限


Pt:预测目标年末人口规模 P0:预测基准年人口规模 r :人口年均增长率 n :预测年限(n=t-t0,t0 为预测基准年份)
区域分析
地理位置与区位分析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评价 社会经济基础分析 城镇发展与城镇化状况 社会与科技发展水平 区域生态与环境保护状况

区域发展特征

城市密集区与城镇群的发展

城市体系的结构转型 以土地、资源和环保为主的区域协调
农村问题与城乡统筹


我国城市密集区/城镇群
两大核心都会区:广佛都 会区和港深都会区 区域性中心 主中心:广州、深圳 副中心:珠海


地区性中心 主中心: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 副中心:广州东部地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宝安、珠海西部地区、佛山顺德、江门 开平、东莞虎门-长安、常平-横沥,惠州惠阳-大亚湾 地方性中心 县(市、区):广州花都-白云、从化、增城,深圳龙岗,珠海金湾-斗门,佛山三水、 高明,江门鹤山、台山、恩平,惠州惠东、博罗,肇庆四会-大旺 重点区、镇:深圳沙井-松岗、龙华-观澜,佛山狮山-小塘、九江-龙江,江门司前 -大泽、斗山-广海,东莞樟木头-塘厦,中山东部地区、小榄-古镇、三乡-坦洲

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


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 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 原则和措施。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 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重大基础设 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危险品生产储存设施的布局。 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城乡差距过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在教育、文 化、卫生、社会保障、科技等方面,农村与城市 存在更大的差距。
区域发展新理念

区域分工全球化和区域间竞合关系 整体协调发展——突破行政界限


城乡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 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 成果。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市县域 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 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 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向县以下延伸,全 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 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率先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

自然地理

位置环境 地形、地貌 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质现象、地震、地基承载力和地下矿藏 水文地质,江河流量、水位、水质,地下水,洪水位和洪水淹没 区 风象 气温 降雨 太阳辐射


自然气象

自然生态


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 生物资源、自然植被、园林绿地、城市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灯

城镇体系




城镇和人口的数量,常 住,流动,非农业 城镇化水平的历年变化 农村各行业劳动力、劳 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发展 可能 耕地总量和历年的变化 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流 动方向 城镇建设投资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特征和在其影响范围的 作用和地位 资源分布 经济结构、社会结构 各城镇的地位、社会经 济发展,主导产品和产 业 市域交通供给水平和利 用率

极核型
重点城市
核心城市
一般城市/城镇
双核型
核心城市 核心城市
多中心型
走廊型
案例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 ,其南部为丘陵,北部 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 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 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 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 镇化水平在35%左右。 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 ,县城6个,其它建制 镇34个。
城乡统筹

小城镇发展迅猛,城乡统筹成为新热点



1978年我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以县城镇和工矿城镇 为主,其经济社会结构和小城市相似,与周围农村的 经济社会联系相对较弱。 2009年建制镇数量达到17645个,以农业服务、商贸旅 游、工矿开发等多种产业为依托、各具特色的新型小 城镇。 城乡统筹的关键在镇、乡的协调发展。
禁止建设地区


限制建设地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行洪河道 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风景名胜核心区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 森林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和恢复重 建区 地质公园核心区 区域性市政走廊用地范围内 地质灾害易发区 矿产采空区 文物保护单划的转变重点

突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和空间管治
突出建设标准的确定与重要社会服务设施和基础
设施的布局

强调按照政府的行政管辖范围,科学合理的划定 城市规划区。
空间管治的作用和目标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 提出各类空间的分级管治措施,发挥市人民政府 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地区、文化保护区和重大市 政基础设施地区的管治作用,对市域战略性空间 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对乡村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主要目标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1987 1991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市域人口增长
总人口增长率
户籍人口增长率
暂住人口增长率
市区人口增长
60% 50% 40% 30% 20% 10% 0% -10% 1987 1991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 市群,包括纽约、波士顿 等,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
交通与通讯发展 经济全球化、跨国企业 全球城市、城镇密集带的产生
展上 海 空 间 结 构 与 新 城 发
城市发展需要放到区域中考虑 城市是区域的城市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发展
区域

地理学——地球表面的地理单元

经济学——经济上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 政治学——国家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单元
第二节
区域空间布局模式
区域空间布局结构


影响因素
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与空 间发展方向 自然资源条件 区域优势资源 区域基础设施 各类产业和开发区布局 ……


要素
城镇规划 城镇职能分工 城镇布局 区域交通格局


城市群布局结构模式
极核型 双核型 多中心 走廊式
注重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强化规划的引导和调
控能力

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

明确实施空间管制措施,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合理的进行城镇布局, 优化区域环境,配置区域基础设施,并明确不同 层次的城镇的地位、性质和作用,综合协调相互 的关系,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 发展 追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 谋求全球时代竞争力的提升 重视区域公共政策引导 有限目标型规划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
区域的发展 能给城市怎样的用地? 城市的发展 需要怎样的用地?
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
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禁止建设区域 限制建设区域 适宜建设区域
城市规模
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用地规模

城镇人口规模预测方法

增长率法

相关分析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法
基础设施承载力法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可度量性和空间性

区域有一定的界线,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外部的 差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