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教案+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教案+实录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活动分析:本次作要求创编一个故事,这属于虚构作文。
要求学生根据课本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物,从中选择一组或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本单元我们所学的课文都是小说,篇幅或长或短,但都体现了小说的特点——情节曲折,有悬念,有形象鲜明的人物,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所以,本次创编故事,也要引导学生融入所掌握的小说的体裁特点,想象时要注意情节生动,要能吸引人,最好能适当设置悬念;同时也要注意人物形象生动有趣。
本次作虽然要求学生大胆想象创编故事,但其实也有限制,如果选择课本上的环境和人物,那么环境和人物都是确定的,要在所给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创编,这也就避免了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地胡思乱想;如果是自己确定环境和人物,也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想象也源自生活,学生必须明确这一点。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作。
2.学生能根据所创设的情境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较流畅地记叙想象内容,要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相互评改和修改作的良好惯。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2.学会构思情节,情节要围绕首要人物展开,人物形象要生动、饱满。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筹办课堂游戏中要使用的词语卡片。
学生:提前熟知作请求,构思情节。
课时安排:2课时一、开门见山,导入话题引导学生阅读作要求,交谈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想象和虚构。
(1)学生阅读作请求的前两个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写作话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
看到这个题目,人人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奋笔疾书的作家,一个又一个动听的故事从他们的笔尖流溢出来。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三位作家的三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虚构的,都是作家的创造,但读起这些故事的感觉,正如课本上所说,“却像在糊口中发生过一样,因为这些故事都能从糊口中找到影子”。
人人平常在写作文时,是否是也都使用过虚构的手法?想创造出精彩的虚构的故事,就要启动我们想象的开关。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词句段运用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1.学生读课本上关于“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一段文字。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二、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包含感情色彩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个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指名说说从句子中加点词语体会到的情感。
3.教师指导:第一个句子中“狞笑”一词使读者想到恶魔,表现出了对洪水愤恨的感情。
第二个句子中“放肆”一词,让读者感觉到人们的无助和面临的危险。
第三个句子中的“嗤笑”使读者看出了两个小姑娘的年幼无知,充满了对她们的厌烦感。
4.学生带上情感再次读句子。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1.出示:【课件4】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学生两次读“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文字,第一次读可能只理解到关云长是大英雄形象。
第二次再读,形象应该更加丰满,这样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巨大作用。
结合句子,从重点词语中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教师讲解指导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再换另外的词语好像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只有这些词语才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2.学生自读课件内容,提示学生一定要读出桑娜此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安、害怕、担心……(板书:复杂的心理活动)3.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样复杂的心理活动的?(板书:五个省略号两个感叹号)4.学生尝试写一段话,表现出自己在某一环境条件下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情。
【精编】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实录(含语文园地及习作及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当你感到迷茫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散你心中的尘埃,洗净你的心灵;当你感到孤独时,大自然会送你一位忠诚的朋友,守候在你的身边,倾听你的烦恼;当你感到自卑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道美丽的彩虹,点燃你心中五彩缤纷的希望,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山水,听鸟语,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到迷蒙的细雨中去欣赏妩媚芬芳的丁香,到古诗词中去感受融于奇山异水中的返璞归真,到花之歌中去领悟花的崇高理想。
大自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感觉到它的律动。
本单元教材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编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
以此为触发点,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去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分类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课文草原2课时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丁香结2课时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并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1草原文本分析《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人教部编本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4教案
备课素材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学会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生1:《桥》这篇课文中,老村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生2:《穷人》这篇小说写的是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毅然收养她的两个孩子。
生3:《在柏林》描写了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老兵,在重返战场之前,将他神志不清的妻子送往疯人院的故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概要。
2.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预设:生1:《桥》中面对凶猛的洪水时,人们的恐慌,老汉的镇定。
生2:《穷人》中桑娜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时那忐忑不安中透出来的善良与质朴。
生3:《在柏林》中老兵的话不仅揭露了战争带来的灾难,更让列车上所有人反思,其结局出人意料。
老兵的话不仅仅是在制止小姑娘的不谙世事,更体现出老兵的善良。
生4:《桥》中山洪到来时,那种天崩地裂的环境让人害怕,可老汉在暴雨中的喊话盖过了一切。
……3.小结引导。
印象深刻的地方往往都能打动我们,让我们心情随之起伏,心灵为之震颤。
小说《穷人》中桑娜的质朴、善良打动了很多人,那么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怎样理解桑娜这一人物形象呢?4.出示句子,交流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
(1)出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
课件出示:“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
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①指名读并说说你的感受。
②引导学生交流:从桑娜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她对外出打鱼的丈夫的担忧和对邻居的关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课堂实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课堂实录今天是我们语文园地四课的上课时间,同学们按照规定时间到达了教室。
班主任老师对齐整的队伍进行了检阅,然后带领同学们依次进入了教室。
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后,开始了今天的课程。
首先,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回的课文内容。
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并在边听边做笔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举起小手,提出疑问。
老师针对同学的问题逐一解答,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接着,老师发放了练习册,让同学们自行完成练习。
同学们利用课堂时间,认真地完成每一个练习题目,有的同学还比较自信,迅速地完成了任务,有的同学可能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每一个同学都完成了练习。
随后,老师抽取了几个同学回答练习题的答案,并对每一个题目进行了讲解和解释。
这个过程中,老师很注重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启发性地引导同学们思考,让同学们能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和兴趣。
随后,我们进入了语文游戏环节。
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中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游戏结束后,同学们都感到非常愉快,并且受益匪浅。
最后,老师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并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些家庭作业。
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拿起书包,排好队伍,一个个有条不紊地离开了教室。
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射雕英雄传》一书的理解,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更好地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经过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相信自己会在日后的学习中更上一层楼。
带着对这节课深深的感悟,同学们回到家里,开始了一天的重重课业。
但是,这节课所带给同学们的不仅仅是对《射雕英雄传》的理解,更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全新认识。
语文作为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情感变得尤为重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 穷人 课堂实录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穷人》。
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穷人?桑娜、渔夫、西蒙。
课文围绕这几个人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讲的是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板书:三个人名、帮助)上节课,我们从穷人的吃、穿、住、劳动的条件等方面,感受到了他们的贫穷。
除了贫穷,他们身上还有着怎样的品质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感悟他们的人物形象吧!二、研读文本,感悟人物品质出示阅读提示:快速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桑娜和渔夫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当中你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什么品质,也可在书上做批注,写下你的体会。
学生自主找句子,教师适时巡视。
1、学生找句子:这是对桑娜的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桑娜的什么品质?从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对桑娜心理描写的段落特别多。
那么哪一部分的心理描写让你印象最为深刻?8---11自然段对桑娜的心理描写非常集中,这几段是桑娜在抱回西蒙孩子之后的心理活动,让我们来关注8---11自然段)师:刚把孩子抱回来时,桑娜心里怎么想的?“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从“非……不可”中,矛盾吗?师:“这样做”是指怎样做?(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这里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因为对桑娜来说,善良是一种天性,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的。
当把孩子安顿好之后,桑娜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9自然段。
师:哪一个词最能表达桑娜此时的心情?聚焦“忐忑不安”,根据字形猜一猜意思,理解忐忑不安就是心里上上下下,极为不安。
想一想,你什么时候会这个样子?(在很紧张、害怕的时候这样)师:一个忐忑不安,把桑娜内心的那种紧张和害怕就表达出来了,谁先来读一读第9自然段?师:是的,刚才读的同学发现了没有,这一段有什么特别之处?(有很多的问号、感叹号还有省略号,为什么?因为当时桑娜心情非常紧张、害怕、担忧,这些标点符号把桑娜内心的复杂、担忧表现得淋漓尽致。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单元生字词。
2.理解并积累古诗《回乡偶书》。
3.“语句段运用”第1题。
(1)阅读书本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语段,请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2)学生交流句中词语,并根据关键词语再次朗读。
4.“语句段运用”第2题。
(1)阅读书中两段文字,根据理解,说说哪些地方反映了人物的犹豫不决或者忐忑不安。
(2)集体交流。
(关注省略号,关注“我担心……我不敢……我忍不住……我盼望……”)(3)学生朗读句子,读出主人公的心理状态。
(4)回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写出自己紧张或者纠结的心理。
(5)集体交流,修改。
(二)巩固小说特质出示文章《乞丐》,学生快速阅读。
1.画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结合课文谈谈这样描写的好处。
2.小说的情节是曲折的,结尾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请结合课文谈谈。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2)集体交流。
3.出示:①一双红肿充血的汪汪泪眼,青紫的嘴唇,褴褛的衣衫,污秽的伤口……哦,贫困把这个可怜的生命折磨成什么样子!想想文章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②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这位老兄的施舍。
思考这样的结尾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就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结合课文谈谈你的认识。
4.学生思考问题,自学。
5.集体交流。
板书:突出中心突出人物形象。
(三)古诗积累学习“日积月累”——《回乡偶书》。
1.出示贺知章古诗写作背景的资料。
《回乡偶书》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
诗文在抒发作者久居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
2.阅读古诗,思考哪些字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集体交流,板书:笑问。
3.集体朗读,并且背诵积累。
(四)总结课堂说说第四单元的学习收获。
三、板书设计小说不“小”环境渲染情节曲折( 结尾独特) 突出人物形象。
2019年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实录(含语文园地及习作及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亲近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当你感到迷茫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阵凉爽的清风,吹散你心中的尘埃,洗净你的心灵;当你感到孤独时,大自然会送你一位忠诚的朋友,守候在你的身边,倾听你的烦恼;当你感到自卑时,大自然会送你一道美丽的彩虹,点燃你心中五彩缤纷的希望,创造无限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看山水,听鸟语,闻花香,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到迷蒙的细雨中去欣赏妩媚芬芳的丁香,到古诗词中去感受融于奇山异水中的返璞归真,到花之歌中去领悟花的崇高理想。
大自然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会感觉到它的律动。
本单元教材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编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与神奇。
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
以此为触发点,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去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分类具体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要点课文草原2课时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方法。
丁香结2课时学习从多方面描写事物的方法;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并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古诗词三首2课时想象诗歌描绘的美丽景色;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1草原文本分析《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
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
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
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案)
“书写提示”编排了书写古诗的两种不同行款。《示儿》为横向书写,从左到右;《登高》为竖向书写,从右到左。并点明了古诗书写的格式要求,还点明了单个字书写时的注意事项,旨在引导学生书写时考虑整体性,注意行款整齐,提高书写质量。
“日积月累”编排了十六个成语,分为两组。第一组主要表现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二组主要表现国破家亡的情况。
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难点】
1.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2.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能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回顾方法
1.读一读,找规律。
教师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不仅学习了课文,感受了课文中的爱国情怀,还掌握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思想情感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本单元的学习,走进快乐的“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理解成语的意思,感受了成语不同的感情色彩。造句练习锻炼了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为今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练习做了积累。)
2.体会顿号的用法。
教师引导:同学们,除了词语外,标点符号在我们的阅读、写作中也很重要。今天我们要认识“标点符号大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顿号。请同学们默读书中的前两个句子,把顿号用笔圈出来,想一想,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使用顿号。(出示课件16)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实录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4.研究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重点难点:1.交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课时安排:2课时1.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阅读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举动和故事情节,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回忆小说人物。
过渡: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研究了三篇小说,里面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吧!(学生回忆,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呢?3.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和其他同学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
4.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物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出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也给其他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5.全班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与之相关的精彩语段,教师做好记实。
预设: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桥》中的老夫。
他像一座山,坚不可摧,誓死保卫着村民的平安;他又那么大公无私,禁绝自己的儿子破坏规则。
我感觉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老夫突然冲上前,从部队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夫凶得像只豹子。
这里运用了动作、语言、神志描写。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名师选编教案(六篇)
统编教材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
其一是学生感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其二是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句子表意的作用,我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感情更鲜明。
其三是通过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回乡偶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目标.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例如,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3.朗读并背诵《回乡偶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1.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例如,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会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1.学会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生L《桥》这篇课文中,老村支书冒着生命危险,沉着镇定、不存私念地指挥一3.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张飞的神勇?圈画出关键词。
预设:涉及到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一个情节能包含如此多内容,皆为表现人物性格服务,因此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2019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教案+实录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活动分析: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请你支持我”。
生活中,我们需要说服别人、支持我们的情况特别多,对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可能我们都有寻求支持的时候。
所以,本次口语交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实践性。
提出请求不难,难的是如何以礼感人、以理服人,而且有条理地把自己的理由讲清楚。
同时,在实际生活中遭到拒绝的情况也不少,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寻找合适的方法说服对方,更是学生需要学习、提高的。
所以本次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说服别人的技巧,且要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进行模拟教学,不要太单一、太枯燥,而是综合考虑,可以设置悬念、进行合作表演,还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和干扰项,让学生学会针对各种不同的要求去说服别人,请求支持。
教学目标:1.通过训练,学会有理有据有礼地说服别人,请求别人支持。
2.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说服别人时要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学会设想对方可能的反应,恰当应对。
3.选取任务,模拟对应情境,分角色表演,说服别人。
重点难点:1.把理由讲清楚,有说服力、吸引力。
2.面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情境和对应的角色,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配;准备好相关课件、资料。
学生:提前了解课本上的三个任务,了解相关内容,准备好相关材料,如“生物角”的知识、组织义卖活动的流程等。
课时安排:1课时一、议一议,提出话题1.教师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任意选择一个情境,但要与“说服”有关。
)过渡:同学们,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小难题。
我的小侄子每个周末都得上各种培训班。
他特别苦恼,求我帮帮他,让我和他的爸爸妈妈说一说,不要再给他报那么多兴趣班。
这让我很头疼。
他的成绩不算特别好,所以他的爸爸妈妈才送他去补习,可是看他每周末都不能出去玩儿,我也很心疼。
同学们,关于兴趣班你们一定都很熟悉,你们说说,我是不是该答应我小侄子的请求,去帮帮他呢?(学生会答: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课文的内容,包括文章结构、意义和主题;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语文园地》,多媒体设备,教学PPT;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1. 教师展示课本封面,引发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思考。
2.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语文园地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课前预习,自主阅读《语文园地》。
2. 教师通过投影PPT上的图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3. 学生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部分:文学欣赏(25分钟)1. 教师导入“一瓣花开”这首诗,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了解音韵、意象和韵律。
2. 学生分组朗读诗歌,并讨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意境。
第四部分:口语表达(15分钟)1. 学生分小组,根据课文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2. 每组选择一个情节,并设计一段对话,展示在课堂上。
3.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通过表演来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
第五部分:课文串讲(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段落进行串讲。
2. 学生通过PPT、海报等形式,将自己的理解呈现给全班。
3. 教师对每组呈现的内容进行点评和鼓励,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
第六部分: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题和重点。
2.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评价和表扬。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意识。
2024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 优质版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试着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二、“日积月累”的教学
1.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出示课件18)(板书:回乡偶书 贺知章)
重点理解“偶书”,偶然写的。
2.自由朗读古诗《回乡偶书》,读通读顺。
2.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出示课件19、20)
3.理解诗句大意。(出示课件21)
(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错事,想认错又不敢,或想做好事又不好意思做的经历?写一写内心经历这Hale Waihona Puke 事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出示课件16)
示例:路灯亮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一路上,爸爸黑边眼镜后面那双严厉的眼睛,不时出现在我眼前。我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忘记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出示课件17)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感受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完本单元的小说,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也感受到忠于革命的崇高品质。(出示课件3)(板书:语文园地)
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班级:______ 课时:______ 课型:______一、学情分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围绕如何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展开交流并回顾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巩固练习。
在“词句段运用”中能丰富学生对心理描写的认知,巩固抓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尝试仿写。
在“日积月累”中能积累诗句。
二、教学目标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了解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塑造人物的方法。
背诵积累古诗,能读懂诗境。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的描写。
仿照示例,迁移运用。
【教学难点】拓展交流,图文结合,融情于诗,感悟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单元回顾:第四单元的主题呈现是小说。
明确:小说的情节、小说的环境、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2.思考交流:这三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桥》《穷人》《金色的鱼钩》)教师提示重点人物形象。
3.范例解读:抓取《穷人》课文中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深入理解人物桑娜的形象。
理解情节推动故事发展,侧面刻画人物的形象。
4.范例分析—环境衬托:出示《穷人》环境描写片段教师:环境描写是怎样凸显人物形象的?5.明确写作技巧:从语言、动作、环境、神态、情节这几方面凸显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1.我知道: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
2.经典情节:教师出示《长坂桥张飞退曹军》的片段,标出重点字,指导朗读。
3.解析片段大意:出示译文,让学生尝试结合原文理解。
4.我知道:通过分析语言、动作等理解张飞的人物形象。
5.人物刻画:简单介绍张飞及长坂坡张飞退曹军的过程。
6.思考交流:从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两个方面分析文段,理解人物形象。
7.小练笔:围绕“忐忑不安”“犹豫不决”写一写心理活动。
(三)日积月累1.教师出示古诗《回乡偶书》。
出示要求:(1)自由读,把字音和节奏读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情节,感受名著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结合片段,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心理描写的仿写训练。
4.学习古诗《回乡偶书》,感受诗人久别回乡的复杂情感。
重点难点:1.交流小说中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感知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课时安排:2课时1.结合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2.阅读名著中的经典情节,感受其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故事情节,感受生动的人物形象。
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回忆小说人物。
过渡: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三篇小说,里面有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请大家一起来把这些人物的名字回忆一下吧!(学生回忆,教师板书。
)2.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的人物,哪一个留给自己的印象最深刻呢?3.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和其他同学相机给予肯定和补充。
4.小组合作探究:这个人物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么深的印象?出示小组讨论的要求:(1)各小组推荐一名小组长,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2)小组成员要紧扣一个人物,交流各自印象深刻的原因。
(3)小组成员的回答要争取能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也给其他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
5.全班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与之相关的精彩语段,教师做好记录。
预设:生1: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桥》中的老汉。
他像一座山,坚不可摧,誓死保卫着村民的安全;他又那么大公无私,不准自己的儿子破坏规则。
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很精彩: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这里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教师可板书:老汉——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生2:《穷人》中的桑娜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特别是她那种从犹豫、担忧到下定决心的心理过程,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她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心灵。
我觉得文中对她的心理活动描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教师可板书:桑娜——心理描写。
)生3:我注意到的不是这几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那就是《穷人》里的西蒙。
她在临死前仍细心地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可是她却有着这么悲惨的命运,真是可怜极了。
她的故事让我非常难过。
文中直接描写西蒙的语句不多,但通过对她的孩子的描写可以感受她的人物形象。
她虽然死得那么凄惨,孩子们却睡得那么香甜:“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睡得正香甜。
”(教师可板书:西蒙——侧面描写、对比描写。
)生4: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柏林》一课中的老兵。
这篇小说的篇幅很短,情节描写非常精彩,虽然对老兵的描写不多,但随着情节的展开,我体会到了老兵的痛苦、坚定。
如两个小姑娘嘲笑老妇人的举动时,老兵没有说什么,此时的老兵是坚忍的;当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的时候,老兵平静地告诉了她们事实的真相。
谜底揭开了,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老兵一家在战争中遭受的无比深重的苦难。
(教师可板书:情节的展开;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6.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总结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提示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1)课件出示小资料。
(2)结合具体的例子总结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
①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表现出来的。
小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如《桥》《穷人》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因此,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我们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背景和环境,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穷人》第1自然段中的环境描写。
)③小说中人物的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如《桥》中村民的慌乱与老汉的镇定间的对比,《穷人》中西蒙的孩子睡得香甜与她死得凄惨的对比。
)7.结合本单元习作,说说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展现其个性特点的。
(1)小组学习,要求组员读读自己的习作,找出自己最满意的描写人物的语句,读给同学听,说说自己想要表现人物的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互提建议。
(2)指名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要求全班同学说说:他有没有表达出人物的特点来,是如何做到的?预设:之前的习作课因时间限制,选取的例文有限,此处将习作片段的读、评与小说中的人物描写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审视自己的作文,同时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词句段运用(1)1.学生朗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1)疏通难字和字音:酾(shī,斟酒)斟(zhēn)鸾(luán)云长(chánɡ)华(huà)雄(2)简单了解文字的出处及相关情节。
“温酒斩华雄”是四大名著之一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描述的是:董卓废黜少帝刘辩而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后,残暴不仁,擅权于朝堂。
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董卓,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
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
此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
(3)教师播放此片段名家朗读音频,学生认真倾听,留意重读、停顿及朗读的情感、气势。
2.小组交流此片段是如何体现人物的形象特点的。
(1)结合“交流平台”中掌握的知识,初步感知片段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展示人物形象,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分条列举式汇报。
语言描写:“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其语言斩钉截铁,显出其自信满满。
动作描写:“出帐提刀,飞身上马。
”“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动作干净利落,显出其神勇无比。
侧面描写:“众皆失惊。
”通过写他人的反应衬托出关云长本领高强,超出众人意料之外。
场面描写:“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
”场面之热烈,烘托出关云长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勇擒贼首的英勇无敌。
3.学生再读片段,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播放《三国演义》此片段视频,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关公的神勇。
4.拓展阅读,感知人物形象。
(1)课件出示《红楼梦》片段,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注:这其中描写的人物是王熙凤,她在贾府中极有地位和权利。
(2)学生自读自学,再自由发言,结合文本中的语句说说其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词来思考,参考“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赏读方法。
示例:生1:我通过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可以感知这个人的身份不一般。
因为其他人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而这人还没见人就闻其声,十分“放诞无礼”,可见她地位不一般。
这里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语言描写是正面描写,黛玉的想法是侧面描写,暗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
生2:文段中对王熙凤的穿着打扮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是外貌描写,体现了她身份的尊贵,但在珠光宝气中也露出了一股俗气。
生3:文中还对人物进行了神态描写,如“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我感觉到她虽然外表很美很亲切,却有厉害、威严的一面,而且给我一种“笑面虎”的感觉。
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读完一篇小说,总有些人物令我们难忘,如果再想想难忘的具体是什么,大都是这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以及他们经历的种种事件。
比如大家在这堂课上交流了本单元中印象深刻的人物,大家描述的也大都是上面提及的这些。
但同学们一定不要忘记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人物形象,那就是要关注小说中人物所处的环境背景。
今天的交流中,对这一点大家少有提及。
我们还欣赏了四大名著中的两个经典片段,同学们读得很仔细,交流得也不错。
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关云长的神勇和王熙凤的身份之特殊。
中国古典名著语言精练,能通过非常短小的篇幅塑造出非常生动的人物形象,大家课后可以多读一读这些类似的经典片段,感受我国传统名著的魅力。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再找一些描写人物形象的经典片段,读一读,互相交流。
(2)在以后的写作中要灵活运用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
1.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试着写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2.学习古诗《回乡偶书》,体会诗人的情感。
1.掌握心理描写的特点和写法。
2.体会古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词句段运用(2)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指名学生读语段一,要求读得有感情,不读错。
过渡:现在我要找几名同学读课本中的语段一,有哪些同学平时胆小,不爱举手发言呢?我来看看,今天呀,老师就要找几位这样的同学给大家读一读,看他们读得怎么样。
这个语段我们在学习《穷人》一课时曾重点学习过,也读过好几遍了,应该不难。
同学在朗读时要读出桑娜的复杂情感,不要读错字。
(教师扫视全班,指名读语段一。
)(2)询问同学们的心理感受,引出学习的内容。
提问:刚才,听到老师要点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朗读,大家的心情怎么样?是怎么想的?被点到的同学心理感受如何?没有被点到的同学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学生谈心理感受。
)过渡:刚才我点名几位同学朗读,重点不在朗读,而是想让大家体会心理的变化。
胆小的同学听到老师要点名朗读,一定很紧张,如果没被点到,心情突然就放松下来了。
被点到的同学呢,只有硬着头皮读,读时很紧张,读完后肯定也不轻松,担心自己读得不好,对吧?这些感受都是我们的思想活动,也就是心理活动。
如果要大家把刚才的心情生动地写出来,那就是心理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