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IFRS

合集下载

英文会计学论文2500字_英文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英文会计学论文2500字_英文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英文会计学论文2500字_英文会计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英文会计学论文2500字(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英文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法创新与实践论文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各个项目中,商学院的合作重点且热门,在商学院的课程中,开设遵循一般会计准则(GAAP)的全英文会计授课非常普遍,如何在全英文授课模式下应对常见的语言和思维问题,会计学科中常见的学习问题成为教学法创新的一个重点。

本文结合实际实践阐述全英文授课模式下的中国本科生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会计学基础课;会计本科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热潮以来,商科一直是留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热门选择,商业全球化大趋势下,很多学生和家长会选择“1+3”“2+2”或“3+1”这种考虑长远的项目,以此开始自己的专业学习,而此类和各国高校合作的项目里,以美国大学的商学院为例,会计学科的学习是几乎所有商学专业的学生的基础必修课。

因此,全英文授课模式下的会计学基础课程也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相对于其他的商学专业,会计学科尤其是会计学基础(AccountingPrinciples),财务会计学(Financial Accounting),乃至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中级会计(IntermediaryAccounting),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枯燥且考察细节的,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高效率地学习会计类基础课程,成为中美商学院合作项目中的重要创新研究对象。

一、一般会计准则(USGAAP)下的中国本科生全英文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中国特色(一)会计知识的储备和应用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任何专业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会计学来说也不例外。

会计是商业的奠基石,是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之一。

学生学习基础会计学,掌握财务信息,绘制财务报表,能更清晰地看到整个商业的运作,不管是不是从事财务工作,都能更好的创作更多的职业价值。

(二)中国公认会计准则(PRCGAAP),一般会计准则(US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学习齐头并进中美合作办学中的全英文会计基础课程选用的一般是遵循一般会计准则(US GAAP)的会计教材,在此类教材中,也会对相关内容做出一些一般会计准则(U S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比较教学,而通过对中国公认会计准则(PRCGAAP)的补充教学,可以让学生不管是毕业之后选择不同的国家继续攻读研究生教育,还是选择外企,考取不同的会计类证书,对不同的地区或证书遵循的不同的会计准则,都可以有一个较好的了解。

本科毕业设计-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日益加剧,会计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正在日益走向会计准则全球趋同。

顺应时代潮流,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进一步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IFRS)趋同。

本文将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两者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和影响,提出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建议和对策。

关健词: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AbstractWith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apital market internationalization aggravating, Accounting as an universal language of business, are increasingly toward global convergence accounting standards 。

In order conform to the trends, China promulgated the new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2006, further achiev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accurate (IFRS) convergence 。

In this paper, our country new issued 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F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ts cause and effect, proposed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criterion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

IFRS 准则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与实施路径

IFRS 准则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与实施路径

IFRS 准则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与实施路径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交流的加强,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标准。

本文将探讨IFRS准则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并提供实施IFRS准则的路径。

一、IFRS准则的基本概念和内容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准则的最终目标是提供高质量、可比较的财务报告,以增加投资者和其他用户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理解。

IFRS准则包括财务报告的整体结构、会计政策的选取、各类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利润分配等内容。

二、企业实施IFRS准则的必要性1.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融资或与国外企业合作时,需要遵守国际准则以获得更多机会和优势。

2.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IFRS准则要求披露更详细的信息,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

3.降低成本:采用IFRS准则可以减少企业在多个国家间制定多套财务报告标准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企业应用IFRS准则的实施路径1.准备阶段(1)了解IFRS准则:企业应该研读IFRS准则的相关标准和指南,了解IFRS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的要求。

(2)分析影响:企业应该分析IFRS准则对其财务报告的影响,并评估所需的资源和能力。

(3)制定实施计划:企业需要根据IFRS准则的要求和自身情况,制定实施IFRS的详细计划。

2.实施阶段(1)会计政策变更:企业需按照IFRS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对账务进行调整,如计量基础、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等。

(2)财务报告调整:企业需要调整历史财务报告,以符合IFRS准则的要求,确保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3)内部控制设施: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员工培训:企业应对财务人员进行IFRS准则的培训,提高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IFRS——精选推荐

IFRS——精选推荐

IFRSIFRS融⼊我国会计学专业教育的研究摘要:全球经济⼀体化的发展必然导致会计国际化,会计国际化要求各国会计准则趋同。

⽬前在国际上被⼤多数国家认可和接受的准则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会计⾏业的发展,加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教育成为我国会计学专业教育的重要选择。

⽂章通过分析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融⼊我国会计学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及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我国的会计国际化教育。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学专业教育会计国际化⼀、引⾔全球经济⼀体化的趋势⽇益明显,为了消除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信息壁垒,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国际合作,各国的会计准则需要进⾏国际化趋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简称IFRS)已逐渐成为影响深远、⾼⽔准的会计准则体系。

尽管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持续采⽤与IFRS趋同的策略,但是我国的会计准则依然是以我国国情为基础,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的,与IFRS之间依旧存在重要差别。

在我国当前的会计学教育中倾向于我国企业会准则的教育,⽽忽略IFRS的教育,这不利于我国会计国际化发展和培育新型的国际化专业⼈才。

⼆、我国会计学专业进⾏IFRS教育的必要性在全球经济⼀体化的影响下,国际资本快速流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跨国投融资已然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焦点。

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中,企业财务报告预期使⽤者需要对财务报告进⾏分析来取得决策有⽤的信息,但是由于不同国家间会计准则存在差异,财务报告呈现多样性,信息的可⽐性较低,给国际投资者的决策造成很⼤的困难,降低了国际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了各国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降低投融资风险,实现共赢,世界各国会计准则⼒求趋同⼀致,由此会计国际化成为全球经济⼀体化的产物。

会计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不同国家会计准则的趋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是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所颁布的⽤于规范国际上各国企业或经济组织的会计运作,以保护各国经济利益的⼀项标准的会计制度。

IFRS全面采用对企业的冲击与影响

IFRS全面采用对企业的冲击与影响

IFRS全面采用对企业的冲击与影响IFRS全面采用对企业的冲击与影响会计准那么国际趋同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开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而目前会计国际化的特征已不再是单纯地缩小本国会计准那么和IFRS之间的差异,而是对上市公司等一定的企业要求完全的采用,即直接应用IFRS的势头越来越明晰。

原来一直坚持趋同而非全面采用IFRS的美国、日本、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2021年以后相继发表国际会计准那么趋同路线图,对IFRS的全面采用已表现出认可或鼓励推崇之势。

IFRS的全面采用似乎已为时不远,甚至可以说这已是一个迫在眉睫无可回避的问题。

而直接采用除了可以确保全面接轨的程度外,长期来看,对企业的本钱也较渐进式的采用来的低。

不过根据已实施IFRS国家的经验,全面采用IFRS牵涉的不仅是会计原那么的改变,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及系统也必须跟着修改,甚至连管理报表及绩效衡量的方法都必须随之调整,影响层面之广,绝非会计部门可以独立完成的,企业应及早做出应对之策。

一、IFRS特点从规那么主义向原那么主义转变IFRS最大的特征在于运用了有别于各国具体会计准那么的会计原那么主义。

IFRS是从EU的率先采纳开始走向世界的。

众所周知EU是由文化、习惯及经济环境等均存在众多差异的多个国家组成的经济共同体,客观上需要统一的会计准那么。

而国际财务报告准那么就是IASB考虑美国公认会计标准FASB-GAAP及欧盟各国的状况制定的。

而要使不同国家都能接受只能是从大方向制定根本原那么,具体问题由企业自主判断作出相应会计处理,可以说是求大同存小异,也因此IFRS才可能容易被其他国家认可接纳,进而成为国际化通用准那么。

在规那么主义下,会计处理方法事先规定,对可能发生的所有事项准备一个标准模式并加以对应。

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是否具备足够多的知识便显得至关重要。

而原那么主义那么只是制定会计处理的原理原那么,具体详细的操作处理交由各企业的自主判断。

对同样的交易不同企业的具体判断当然会有差异,但是只要属于原那么下的差异范围即可。

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优秀论文

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优秀论文

关于IFRS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优秀论文论文关键词:IFRS9,IAS39,金融工具分类,公允价值损益一、引言始发于美国次级贷款的金融危机,不仅对全球金融稳定与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再次敲响了警钟:当金融工具潜藏的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坍塌的不仅是个别公司的金融资产,还会殃及到全球财务金融系统。

然而,随着金融全球化浪潮的不断推进,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融资证券化趋势大大加强金融论文,因此,如何加强金融工具的管理,不仅是当前应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需要,更是值得我们长期关注的课题。

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金融工具的创新影响着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条件,而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是建立在对其进行合理分类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科学合理的分类,才能对金融工具进行合理的确认与计量,才能进行有效的资产管理。

事实上,IASB一直致力于简化和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使之能够被广大会计工作者所理解,规范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促使金融工具准则的修改迅速提上日程。

2008年以来,G20和FSB一再呼吁IASB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改进金融工具准则、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以提高复杂金融产品市场和交易的透明度;2009年4月2日,G20伦敦峰会明确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2009年底之前在降低金融工具准则复杂性方面采取行动;2009年7月,IASB发布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其目标是建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的原则金融论文,为财务报表使用者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提供相关和决策有用的信息。

2009年11月12日,IASB颁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9《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以取代IAS 39中的相应部分,该准则最晚将于2013年开始执行。

二、IFRS 9关于金融工具分类的概述IFRS 9将金融工具按计量属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期刊网。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英文(3篇)

会计制度设计论文英文(3篇)

第1篇Abstract:The design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is a crucial aspect of any organization, as it ensures accurate and reliable financial reporting, compliance with legal requirements,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financial resourc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designing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focusing on key components, methodologies, and best practices. By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of awell-designed accounting system, this paper will outline the steps involv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discuss th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and suggest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them. Furthermore, the paper will emphasize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counting systems.Introduction:Accounting is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 providing essential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financial analysis,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is a cornerstone of any organization, ensuring that financial records are accurate, complete, and reliabl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sign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components, methodologies, and best practices. By examining the various aspects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organizations seeking to establish or improve their accounting systems.I.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A.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B. Compliance with legal and regulatory requirementsC.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resourcesD. Facilitation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E.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II. Key Components of an Accounting SystemA. Chart of accountsB. Journal entriesC. General ledgerD. Subsidiary ledgersE. Financial statementsF. Internal controlsIII. Methodologies for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A. Gap analysisB. Process mappingC. Data modelingD. Workflow analysisE. Best practices for system designIV. Steps in th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ProcessA. Identify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B. Assess current accounting processes and systemsC.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design planD. Implement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E. Train employees on the new systemF. Monitor and evaluate the system's effectivenessV. Challenges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A. Data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B. User resistance and trainingC. Change managementD. Budget constraintsE. Compliance with evolving regulationsVI.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ChallengesA. Thorough planning and stakeholder involvementB. Clear communic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sC. Phased implementationD. Leveraging technology solutionsE. Regular audits and updatesVII. Role of Technology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A. Automation of accounting processesB. Enhanced data analysis and reporting capabilitiesC. Improved security and access controlsD. Integration with other business systemsVIII. ConclusionThe design of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is essential for organizations seeking to achieve financial success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By following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organizations can ensure that their accounting systems are accurate, efficient, and adaptable to changing business needs. This paper has outlined the key components, methodologie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designing an accounting system,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in enhancing its effectiveness. By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them, organizations can establish robust accounting systems that contribute to their overall success.References:[1]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 (2016). Audit guide—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New York, NY: AICPA.[2] Cosgrave, J. (2015).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A business perspective.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3] Hoadley, C. M., & Dwyer, S. M. (2017). Management accounting: Concepts,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4] Knight, G., & Mavronicolas, M. (2015). Introduction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5] USA.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2015). Auditing standards: Auditing standards board. Washington, DC: PCAOB.第2篇Abstract:The design of accounting systems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designing accounting systems by explor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volved. It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systems,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sign, an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The paper further examines the challengesface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and suggests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 Finally, it concludes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n ensuring accurate and reliable financial reporting.1. Introduction1.1 BackgroundAccounting systems are essential tools for organizations to record, analyze, and report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e design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ensures that financial data is accurately captured, processed,and presented.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not only helps in compliance with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but also aids in decision-makingprocesse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design of accounting systems, focusing on the principles,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volved.1.2 Objectives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a. To discus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b. To explore the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c.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d. To identify the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and suggest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e.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n financial reporting.2.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2.1 Accrual Basis of AccountingThe accrual basis of accounting i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that requires transactions to be recorded when they occur, regardless of when cash is exchanged. This principle ensures that financial statements reflect the tru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e organization.2.2 ConsistencyConsistency principle requires that account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be applied consistently over time. This ensures compar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facilitates accurate financial analysis.2.3 Full DisclosureThe full disclosure principle mandates that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should be disclos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is includes both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that could impac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2.4 MaterialityThe materiality principle states that only significant information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is principle helps in focusing on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relevant for decision-making purposes.3.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3.1 Analysis of Business ProcessesThe first step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s to analyze the business processe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is involves understanding the flow of transactions,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and the information needs of stakeholders.3.2 DocumentationDocument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t involves identifying the necessary documents, such as invoices, receipts, and bank statements, and ensuring that they are properly recorded and stored.3.3 Chart of AccountsThe chart of accounts is a listing of all accounts used in theaccounting system. It provides a structured framework for organizing financial information. Designing an effective chart of accounts involves identifying the relevant accounts and ensuring they are appropriately categorized.3.4 Data Entry and ProcessingThe design of data entry and processing mechanisms is essential for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This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software, defining data entry procedures, and establishing controls to prevent errors.4.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o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4.1 Automation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have led to the automation of various accounting processes. This has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accounting systems, reducing manual efforts and minimizing errors.4.2 Cloud ComputingCloud computing has revolutionized th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landscape. It allows organizations to access accounting software and data from anywhere, anytime, and ensures data security and backup.4.3 Data AnalyticsThe integration of data analytics in accounting systems has enabled organizations to gain valuable insights from financial data. This helps in identifying trends, anomalie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5. Challenges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and Strategies to Overcome Them5.1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are critical concerns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Organizations need to implement robust security measures to protect sensitive financial information from unauthorized access.5.2 Integration with Other SystemsAccounting systems often need to be integrated with other systems, such as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s. Ensuring seamless integration can be challenging but i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financial management.5.3 User Training and SupportUser training and support are vital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Organizations need to invest in training programs and provide ongoing support to ensure users are proficient in using the system.6. Significance of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s crucial for several reasons:a.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ensures accurate and reliable financial reporting, which is essential for stakehold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b.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Designing an accounting system that complies with relevant regulations helps organizations avoid legal and financial penalties.c. Improved Decision-Making: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s provide valuabl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at aids in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d. Enhanced Efficiency: A well-designed accounting system streamlines financial processes, reduces manual efforts, and improves overall efficiency.7. ConclusionIn conclusion, the design of accounting systems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within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has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designing accounting systems by exploring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volved. It has also highlighted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s essential for accurate financial reporting,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improved decision-making, and enhanced efficiency. Organizations should invest 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robust accounting systems to achieve these objectives.第3篇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accounting systems. It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dentifies the key components of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and discusses the various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the design process. The paper also examines the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implementing an accounting system, and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for en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ac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n various organizational settings.Introduction:Accounting is a critical function in any organization, providing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for decision-making,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The design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is therefore a crucial aspect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 effectively designed accounting system can streamline financial processes, improve accuracy, and enhance overall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 design of accounting systems, covering the principles, components, methodologies, and challenges involved.1.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1.1. Relevance and Reliability:The first principle of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s the need for the system to provide relevant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information should be useful for decision-making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urposes, and it should be free from bias and errors.1.2. Comparability:Comparability is another key principle, ensuring that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can be compared over time and across different entities. This is essential for financial 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1.3. Consistency:Consistency in account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s important to ensure that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comparable and reliable. The accounting system should adhere to the relevant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consistently.1.4. Understandability: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ould be presented in a manner that is understandable to users, including management, investors, and regulators.2. Key Components of an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2.1. Chart of Accounts:The chart of accounts i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providing a structured way to categoriz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It includes all the accounts used in the system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account numbers.2.2. Journal Entries:Journal entries are used to record th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of an organization. They provide the initial documentation for eachtransaction and serve as the basis for posting to the general ledger.2.3. General Ledger:The general ledger is a comprehensive record of all the financial transactions of an organization. It includes all the accounts from the chart of accounts and provides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financial position of the organization.2.4. Subsidiary Ledgers:Subsidiary ledgers are used to track specific types of transactions,such as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s payable, and inventory. They provid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individual transactions and can be used to support the general ledger.2.5. Financial Statements: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the end product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They include the balance sheet, income statement, cash flow statement, and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These statements provide a summary of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position of the organization.3.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3.1. Process Mapping:Process mapping involves documenting the steps involved in the accounting process. This helps to identify inefficiencie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3.2.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ABC is a methodology used to allocate costs to products and services based on their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This can help in more accurate cost determination and pricing decisions.3.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The use of IT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s essential for automating processes, improving accuracy, and enhancing accessibi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4.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in Implementing an Accounting System:4.1. Data Accuracy:Ensuring the accuracy of financial data i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in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Proper controls and procedures must be in place to prevent errors and fraud.4.2. Compliance:Accounting systems must comply with relevant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This require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4.3. Change Management:Implementing a new accounting system often requires significant changes to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procedures. Effective change management is crucial to ensure a smooth transition.5. Recommendations for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5.1. Involve Stakeholders:Involve all relevant stakeholders in the design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ir needs and expectations are addressed.5.2. Use Industry Best Practices:Adopt industry best practices and standards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accounting system.5.3. Implement Controls:Implement robust internal controls to safeguard financial assets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5.4. Provide Training:Provide adequate training to staff to ensure they understand and can effectively use the new accounting system.Conclusion:The design of an accounting system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factors. By following the principles outlined in this paper and implementing the recommended methodologies and techniques, organizations can design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accounting systems that support their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objectives.References:-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 (2018). "AICPA Professional Standards."- Brown, D. E., & Mayhew, J. C. (2006).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Integrated Accounting System."-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COSO). (2013).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2018). "IFRS for SMEs."- Ittner, C. D., & Larcker, D. F. (2003).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ystematic Approach."(Note: This is a sample outline and not a complete 2500-word paper. The actual paper would need to be expanded with detailed discussions, examples, and references to meet the word count requirement.)。

对IFRS3企业合并认识论文

对IFRS3企业合并认识论文

对IFRS3企业合并的认识与思考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6-000-01摘要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企业合并浪潮,对全球经济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当代会计中合并报表理论与实务发展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ifrs)于2008年再次修订了国际财务报告《企业合并准则》(ifrs3),以更好指导企业提供有用的集团会计信息。

近年来我国一直对国际上合并报表的方法最新发展情况进行大量借鉴,并积极展开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2007年颁布了我国的《企业合并》(cas20)和《合并财务报表》具体会计准则。

关键词企业合并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企业合并2008年1月10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修订版(“ifrs 3(2008年修订版)”)。

自2009年7月1日或以后日期开始的年度财务报表内的企业合并都必须采用上述准则修订版。

修订版的ifrs3较之修订前的企业合并准则主要在范围、定义及术语、并购成本、或有对价等方面做出了变更: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加快,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合并实例,因此,规范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就显得更加重要。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进行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理解、贯彻企业合并会计准则有着积极意义。

目前,不同的国家对企业合并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上还存在着许多的差异,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相比仍然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

通过中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企业合并准则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差异的根本分歧在于我国是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并用,而ifrs3仅允许使用购买法。

而两种方法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和后果,主要表现为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

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会对企业合并产生的会计后果有如下方面:1.企业合并报表数据可能相去甚远,通常情况下评估的资产公允价值整体偏高,使用权益结合法会磨灭这些增值;2.会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能被削弱,购买法根植于实际公平交易和交换价值,提供的信息与现实市场更具有相关性,而权益结合法会由于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而使披露的信息可能与事实相反,削弱了相关性;3.会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下降;4.可能影响成本与效益原则的平衡,权益结合法工作量较小,成本较低,但信息不全,对报表使用者受益较少;购买法则与之相反。

14号会计准则范文

14号会计准则范文

14号会计准则范文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第14号会计准则,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准则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字数超过1200字。

IFRS第14号会计准则是一项关于减值损失、剩余价值和摊销的准则。

该准则于2004年制定并于2005年开始实施,旨在确保企业能够准确计量和报告资产的减值、剩余价值和相关费用。

减值损失方面,IFRS第14号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资产的减值风险出现时,根据公允价值确定资产减值的计量基准。

减值损失的计提通常是通过资产减值测试来确定的,企业需要评估资产的净现值、未来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计提减值损失。

剩余价值方面,IFRS第14号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使用一项资产的过程中,应根据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和剩余价值将相关成本分摊至每个会计期间。

分摊方法通常是线性分摊法,即将资产成本或重新计量金额,通过资产的预计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来计算每个会计期间的摊销费用。

此外,如果资产的可用性受到限制,企业应相应地调整资产的摊销,以反映出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

除了减值损失和剩余价值,IFRS第14号会计准则还涉及其他一些与资产相关的会计处理。

例如,在资产维修和更换方面,企业应该根据维修和更换费用发生的原则进行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决策。

如果维修和更换费用能够增加资产的寿命或提高资产产出的水平,那么这些费用应当被资本化。

然而,如果维修和更换费用只是为了保持资产的原有状态,或者无法提供额外的经济利益,那么这些费用应当作为费用记录。

IFRS第14号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会计处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准确计量资产的减值损失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供利益相关者参考。

其次,正确计算资产剩余价值可以避免不恰当的会计处理,确保资产的摊销费用在期间内得到适当的分配。

此外,这个准则还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资产维修和更换的成本收益分析,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之,IFRS第14号会计准则是关于减值损失、剩余价值和摊销的重要准则,对企业的会计处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IFRS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经济后果

IFRS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经济后果

IFRS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的经济后果【摘要】基于IFRS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实施,文章从可比性的角度综述了IFRS的经济后果,主要是对企业契约、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方面的影响。

认为,可比性的提高有助于解释IFRS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实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减轻了信息不对称,从而使熟悉和解释企业财务报告所花费的成本有所降低。

文章系统梳理了可比性相关文献,分析了会计信息可比性提高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可为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的持续趋同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

【关键词】IFRS;会计准则;可比性;经济后果;文献综述一、引言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家间经济的交互影响,从而产生了对国际间更加可比的会计信息的需求,这种趋势的一种反映就是IFRS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实施。

到目前为止,已有120多个国家或地区强制或者允许公司采纳IFRS或与IFRS实现趋同,这些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财务报告的策略选择上主要分为“直接采用”、“趋同”、“认可”以及“趋同认可”四种模式(杨敏,2011)。

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IFRS的实质性趋同,2014年又进行了部分会计准则的更新,以保持与IFRS的持续趋同。

会计准则规范了财务报告的内容、格式及相关要求,作为一种标准,它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创造了条件。

在国际会计准则协调与趋同的背景下,已有众多文献开始考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问题。

会计的经济后果学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Zeff(1978)在其经典论文《经济后果的产生》中提出,经济后果是指财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产生的影响,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该考虑会计的经济后果。

在广义上,经济后果的内涵则更加广泛,本文将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对企业契约②、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等的影响都界定为广义经济后果的范畴,在此基础上,选取可比性这一特定角度系统梳理IFRS的经济后果。

ifrs 英语作文

ifrs 英语作文

ifrs 英语作文The Importance and Impact of IFRS in Global Accounting Standards.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global economy, the rol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accounting standard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Among the various accounting frameworks,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have gained immense popularity and recognition due to their comprehensive nature and global applicability. This essay aims to delve into the importance and impact of IFRS in the field of accounting, highlighting its key features, adoption process, and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es and stakeholders worldwide.Background and Introduction to IFRS.IFRS, issu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represent a set of accounting rules and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financial reporting of publiccompani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over 140 jurisdictions worldwide. These standards are designed to ensure transparency, compa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n financial statements, thus enhancing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for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other stakeholders.The origins of IFRS date back to the 1970s, when various countries began to recognize the need for harmonization in accounting practices. Over the years, through collaborations and mergers between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etting bodies, the IASB emerged as the primary authority.。

IFRS能使盈余更好地预测未来吗?

IFRS能使盈余更好地预测未来吗?

IFRS能使盈余更好地预测未来吗?邓群岭【摘要】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和港股上市公司,分别检验中国准则(CAS)环境下和IFRS环境下上市公司本期盈余与下期盈余和现金流之间的相关性,从盈余的预测能力的角度来了解两套准则的差异,发现除了在盈利情况下IFRS报告的盈余持续性与CAS并无差异外,IFRS环境报告的盈余对现金流的预测能力和亏损年度的盈余持续性都优于CAS.这一发现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了较显著的实证方面的支持,对于我国会计准则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对于利用会计盈余预测企业未来业绩的投资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期刊名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6页(P46-51)【关键词】IFRS;趋同;盈余持续性;盈余预测【作者】邓群岭【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资本流动随着跨国并购、金融工具创新等全球化进程加快。

会计是其中重要的纽带,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则为发挥会计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IFRS的目标是“高质量的、可理解的、可强制实施的、被全球接受的、以清晰表述原则为基础的财务报告准则”。

IFRS的支持者认为,IFRS可以带来不同国家上市公司信息之间更高的可比性、财务报告更高的透明度、更低的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成本,以及全球范围内更有效率的资本流动。

发达国家或地区如欧盟、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从2005年1月1日起强制要求上市公司采用IFRS,其他一些经济体大都已经确定在未来采用IFRS(日本)或做出了与IFRS趋同的安排(中国)。

2006年我国建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形式趋同。

2010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提出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方向、策略和时间安排, 我国会计准则向IFRS趋同的举措愈加坚定。

IFRS 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框架

IFRS 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框架

IFRS 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框架在当今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成为众多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依据。

准确分析基于 IFRS 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 IFRS 准则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框架,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IFRS 准则概述IFRS 是一套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全球通用的财务报告准则,旨在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可比性和可靠性。

与传统的会计准则相比,IFRS 更加强调原则导向,给予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估计方面一定的灵活性,但同时也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在 IFRS 准则下,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的附注。

这些报表相互关联,共同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1、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等,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量评估。

(1)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比率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2)营运能力比率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常见的营运能力比率有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3)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主要的盈利能力比率有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2、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通过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数据,观察其变化趋势,从而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

可以对单个财务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也可以对多个财务指标进行综合趋势分析。

3、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某一项目金额与相关项目总金额进行对比,计算其占比,以了解各项目在总体中的地位和结构。

IFRS自原采纳与强制采纳的盈余质量比较——来自欧盟的经验的开题报告

IFRS自原采纳与强制采纳的盈余质量比较——来自欧盟的经验的开题报告

IFRS自原采纳与强制采纳的盈余质量比较——来自
欧盟的经验的开题报告
标题:IFRS自原采纳与强制采纳的盈余质量比较——来自欧盟的经验
背景: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采纳。

欧洲联盟(EU)已于2005年强制要求其成员国企业采用IFRS,对于IFRS的质量的讨论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比较强制IFRS采用前后的盈余质量来衡量IFRS的影响。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欧洲企业在IFRS原采纳前后的盈余质量变化,探讨IFRS的贡献和问题。

研究问题:
1. 欧洲企业在IFRS原采纳前后的盈余质量是否有显著变化?
2. IFRS的采纳是否会对企业的盈余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3. IFRS在欧洲的实施是否存在一些贡献和问题?
方法:
1.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IFRS的相关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建立IFRS采用前后的盈余质量指标体系。

2. 收集欧洲企业的财务数据,计算IFRS采用前后的盈余质量指标。

3. 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方法,比较IFRS采用前后的盈余质量变化。

预期结果:
1. 经过IFRS采用后,欧洲企业的盈余质量整体得到提高。

2. IFRS的采纳可能对不同行业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

3. IFRS的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比法是否适合和标准解释的不一致性等。

意义与贡献:
本文通过欧洲企业的实证研究,对IFRS采用前后的盈余质量变化进行比较,揭示出IFRS的优点和缺点,为全球的IFRS实践和推广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同时,本文也为国内的IFRS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建议。

IFRS9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IFRS9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IFRS9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摘要:在国际会计准则变化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和监管体系的特殊性讨论了实施IFRS9对我国的影响,并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IFRS9 ;上市商业银行;影响;确认与计量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许多金融工具的市场流动性骤然枯竭。

在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表了针对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的意见征求稿,其中具体的内容和做法降低了相关政府机构和组织对金融工具准则所持的怀疑态度。

一、IFRS9发布的背景和内容(1)IFRS9发布的背景介绍2008年3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降低金融工具报告复杂(讨论稿)》,而此时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推动了该讨论稿的进一步修改和实施。

与此同时,国际上其他相关的组织也相继提出对现有准则的质疑。

因此,在2009年11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9――金融工具》,其中包含具体的内容以及如何取代旧准则实施的过程。

(2)IFRS9的主要内容1、债务工具债务工具必须在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之下才能以摊余成本计量。

企业所持有的金融工具是为了获取现金流量,而不是为了在持有期间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出售以此获得利得;除此之外,该金融工具规定了具体现金流日期,在特定日依合约条件其现金流量仅得支付本金或流通在外本金之利息。

2、权益工具之前所适用的IAS39准则中所规定的所有的权益工具均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由于公允价值得变动应计入损益。

非上市的权益工具没有办法获取公允价值,但是也不能以成本计量。

对于一些不是为交易而持有的权益性金融工具,企业有选择的余地,一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一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将权益工具(为交易目的持有以外)的公允价值变动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将股利确认为当期损益。

企业一旦决定选择何种计量方式之后,不能再临时进行改变。

选择计人其他综合收益,在该工具终止确认时,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的累计价值变动不能转入当期损益,因此这些对权益工具的投资不需计提减值准备。

结合IFRS16变化浅析我国航空运输业预期影响

结合IFRS16变化浅析我国航空运输业预期影响

结合IFRS16变化浅析我国航空运输业预期影响————————————————————————————————作者:————————————————————————————————日期:结合IFRS16变化浅析我国航空运输业预期影响-会计结合IFRS16变化浅析我国航空运输业预期影响黄雨婷摘要:2016年1月13日IASB正式颁布了新国际租赁准则IFRS16,此准则将于2019 年1 月正式生效。

本文将IFRS16与原先IAS17租赁准则进行比较,主要从财务角度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此外,鉴于我国国际准则跟随国际步伐,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其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预期影响,发现其影响范围相对有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IFRS16;两租合一;航空公司一、IFRS16的新变化(一)承租人1.取消两类租赁的划分2005年IASB 和美国国家准则制定委员会FASB 发起了提高租赁披露质量的项目。

经过2009、2010、2013年征求意见稿后,IFRS16应运而生。

IASB和FASB一致认同,所有的租约都会使承租人在租约开始时获得资产的使用权,同时,承租人通过延迟支付租金能够实现融资。

这样一来,承租人在租约生效时,同时获得了一项资产也同时承担了一项负债。

因此应采用单一的租赁会计核算模式,不再区分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业务。

2.租赁业务的确认的变化关于租赁的定义和服务租赁合同中业务的确定,2010 年征求意见稿主张保留IAS17 和应用指导IFRIC4 中的定义,以此判断是否为应计入表内。

相反,2013征求意见稿则要求改变指导中关于租赁的关于“控制”的定义,此次IFRS16延续采用了2013年的租赁业务定义。

即承租方是否在一段时间内有权利控制该资产。

3.相关计量和披露的变化IASB 在2013 年征求意见稿中发布了双重计量模型。

其将不动产类租赁化为B类,其他租赁为A类,对于B类租赁,仍可采用直线法确认租赁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与IFRS 的必要性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与IFRS 的必要性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发展与IFRS 的必要性研究摘要: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2 年成立,负责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公报(International AccountingStandards;IAS),其后逐渐地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重视,于2001 年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改组后其所制定之国际会计准则改称为(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IFRS)。

IASC共制定了41 号IAS,其中34 号IAS 现仍属有效,IASB 成立迄今(2010/06)则制定了9 号IFRS。

关键词:国际会计准则IFRS前言IFRS 是IASB 所发布具权威性的文献,其包含:1. 由IASB 所发布之IFRS。

2. IASC 所发布之IAS,及后续由IASB 发布之修订版。

3. 由国际财务报导准则解释委员会(IFRIC)所研议,并由IASB 通过后,所发布之IFRS 及IAS 解释函。

4. 由SIC 所研议,并由IASB 或IASC 通过后,所发布之IAS 解释函。

一、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在2000 年12 月时,IASC 提出对于制定中小型企业国际会计准则需求的看法,并于2001 年初开始发展适合中小型企业会计准则的项目计划,委员会设立了一个专门工作小组,对于所发布的公报提供有关的建议。

有鉴于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用户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与上市柜公司有所不同,为减少非必要的信息揭露、根据企业规模豁免一些报告要求及简化对应纳税款的计算。

IASB 预期适用这套准则的企业为:(一)不需负公众责任,且须发布一般目的的财务报表予外部使用者。

(二)需负公众责任的企业如下:1. 已上市、或正在申请上市的公司。

2. 企业以替外部社会大众托管资产作为主要的营业活动。

这?型的企业包括银行、信合社、保险公司、证券经纪商/交易商、共同基金及投资银行等。

外部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的所有者、企业的供货商及顾客、现有及潜在的债权人、债信评等机构,但不含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强制采用IFRS对信息环境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资本市场

强制采用IFRS对信息环境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资本市场

强制采用IFRS对信息环境的影响研究:基于全球资本市场李鹏;李晓东;陈希晖【摘要】超过120个国家要求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FRS),然而对强制采用IFRS所带来的信息环境改善的实证研究结果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并且没有分离出强制采用IFRS所带来的信息可比性和信息质量效应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研究强制采用IFRS对信息环境的影响,发现分析师对强制采用IFRS的公司的预测准确性高于其它类型的公司.通过控制相关的影响因素,对具体公司层面的预测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信息环境的改善与信息可比性和信息质量的提高相关.本研究表明强制采用IFRS提高了信息的可比性和信息质量,从而改善了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的媒介作用和其信息环境.【期刊名称】《管理工程学报》【年(卷),期】2015(029)004【总页数】11页(P76-86)【关键词】IFRS;信息环境;信息可比性;信息质量【作者】李鹏;李晓东;陈希晖【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15;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1.5IFRS(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支持者认为,强制采用IFRS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提高不同国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减少信息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增加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竞争力和效率[1]。

但是以上结论很少得到实证证据支持,仅有的实证结论也是相互矛盾的。

虽然强制采用IFRS可能带来以上的好处,但强制采IFRS所带来的成本也不容忽视。

例如,Ball指出,公允价值取向的IFRS可能增加财务报告的波动,这种波动的噪音来自于固有的估计错误和管理层操纵[1]。

IFRS是否能得到统一执行,目前还存在争论,许多学者认为因为没有适当的监管机制,即使相同的准则其实施程度也可能大不相同[2];IFRS的统一实施和协调是不可能的,文化、政治和商业模式上的差异可能是强制实施IFRS的最大障碍[3]; IFRS的执行动机依然是影响IFRS实施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4],即使IFRS的质量高,但当公司有机会和动机操纵财务报表时,也会产生低质量的会计信息[5]。

使用IFRS财务共享服务中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使用IFRS财务共享服务中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使用IFRS财务共享服务中的风险与控制研究IFRS(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财务报告准则,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财务报告标准。

然而,在使用IFRS财务共享服务中,风险与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

本文将从IFRS财务共享服务的背景、风险的类型和控制措施等方面,在1800字左右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IFRS财务共享服务的背景。

IFRS 财务共享服务是指企业在全球化经营环境中,为了整合和优化财务资源的利用,通过共享财务职能,实现成本降低、效益提高的服务模式。

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竞争压力,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然而,在使用IFRS财务共享服务时,也存在一些风险。

首先是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涉及大量的财务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如果信息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财务数据泄露或被恶意篡改,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

其次是运营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协同工作,如果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配合不当,可能导致财务数据的处理和报告错误,进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和经营管理。

最后是法律合规风险。

IFRS财务共享服务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企业没有充分了解和遵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罚款、投资者索赔等法律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首先是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确保财务共享服务的信息系统具备合格的网络安全设备,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其次是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培训计划,提高员工对财务共享服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员工对信息安全和运营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最后是建立规范的合规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流程和合规制度,确保财务共享服务符合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务法律法规,降低法律合规风险。

除了上述的控制措施,企业还可以考虑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期:日期:
中文摘要Ⅰ
德文摘要Ⅱ
一、引言1
二、IAS及IAS的基本内容2
(一)IAS的历史2
(二)IAS 2的范围2
(三)存货的定义3
三、存货计量4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4
1、采购成本4
2、加工成本5
3、成本计算方法6
(二)存货的后续计量6
(三)计算成本的简化方法8
四、信息的披露8
参考文献10
致谢12
存货的采购成本由采购价格、进口税和其他税(企业随后从税务当局获得的退税除外)以及可以直接归属于购买制成品、材料和劳务的运输费、手续费和其他费用所组成。商业折扣、回扣和其他类似的项目,可以在确定采购成本时扣除。进口税和其他不能从税务当局获得的退税算入到采购价格内,商业折扣和回扣以及其他类似项目算作是成本价格削减,而由于购买产生的运输费、手续费等则归为其他费用。
(二)IAS 2的范围
IAS2是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IAS2主要由目标,范围,确认(包括存货计量、成本计算以及费用确认等),披露,生效日期等方面组成。本号准则的目标,是对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作为一项资产所要确认并且需要结转到有关收入被确认时为止的成本金额,是存货会计的主要课题。本号准则对成本的确定及其随后费用的确认,包括其减记到可变现净值等,提供实务方面的指导。此外,本号准则还对费用分配到存货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提供指导。本号准则适用于按历史成本制度编制的财务报表对存货的会计处理,但不包括对如下项目的会计处理:
(1)根据建筑合同所产生的在建工程,包括与此直接有关的劳务合同(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1号建筑合同);
(2)金融工具;
(3)诸如牲畜、农产品、林产品、矿产品之类的生产者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是根据某些行业已经良好建立的实务按可变现净值加以计量的。
(三)存货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中并没有规定存货的确认条件,主要是因为准则在定义段已经说明存货属于一项资产,而国际会计准则在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已经规定了符合要素资产负债定义的标准,所以没有在另行规定存货的确认条件IAS2对存货的定义为:
2、 加工成本
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与单位产品有关的费用,诸如直接人工等。在将材料转化成制成品的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固定和变动的生产间接费用,存货的加工成本还包括对这些间接费用的系统分配。固定的生产间接费用是指无论生产数量多少都保持相对不变的那些生产间接费用,诸如工厂建筑物和设备的折旧、维修费以及工厂的行政管理费等。变动的生产间接费用是指随着生产数量直接或几乎直接变动的那些生产间接费用,诸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等。
1、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为销售而持有的资产;
2、为这种销售而处在生产过程中的资产;
3、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需要消耗的以材料和物料形式存在的资产。
存货包括为再售目的而购入和持有的货物,例如包括由零售商购入并且为了再售而持有的商品,以及为了再售而持有的土地和其他不动产等。此外,存货还包括企业已经生产完毕的制成品、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和在生产过程中等待使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在提供劳务的情况下,存货包括了劳务费用,对此费用企业尚未确认有关的收入(见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
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存货的会计处理
摘 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各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投资者和公司都在寻找跨国界的机会,各国企业从单靠国内资本市场融资转向依靠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全球化对国际会计协调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能够使全球的投资者理解不同的会计制度。存பைடு நூலகம்核算是会计的一个经典问题,因为准确的估算库存是很复杂的。企业投入生产要素,并转换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企业不仅从事于销售市场,同时也从事于采购市场,所以经常会出现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被存放在仓库这样的情况。那么自然存在一个问题,是否应该估算这些存货的价值,并把它编制在报表里。在估算存货价值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方法供使用,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存货的价值也将受到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规定了存货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存货的定义,价值估算以及计价方法和信息披露。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存货;价值估算
Bilanzierung von Vorräten nach IAS 2
Abstract:Die Bilanzierung des Vorratsvermögens ist für viele Unternehmen eine Arbeit, die sowohl Auswirkungen auf die GuV als auch auf die Bilanz hat. Der Standard IAS 2 regelt die Bilanzierung von Vorräten und beinhaltet außerdem Anwendungsleitlinien zu den Verfahren, die für die Ermittlung der Anschaffungs- und Herstellungskosten benötigt werden und wesentlich sind. Wenn ein Unternehmen einen Produktionsplan durchführenwill,sindVorräte unentbehrlich. Vorräte machen bei vielen Unternehmen einen großen Teil des Jahresabschlusses aus.Inden produzierenden Industrieunternehmen ist das Vorratsvermögen fast immer die wichtigste Aktivposition in der Bilanz. Für die Anpassung der nationalen Industriepolitik und den zunehmend harten Wettbewerb ist die Bildung eines nützlichen Vorräte-Management-Systems in einem Unternehmen notwendig. Manager sollten auf Veränderungen des Vorratsbestands zur richtigen Zeit und mit der der richtigen Menge reagieren, um neue Vorratsvermögen zu beschaffen. So können Überschüsse bzw. Fehlbestände der Vorräte vermieden werden. Dies senkt die Gesamtkosten für Vorräte und beschleunigt den Kapitalumschlag.Durch die Behandlung dieses Vorräteproblems wird die Produktionskapazität eines Unternehmens erweitert, die Entwicklungsgeschwindigkeit wird schneller und die Wettbewerbsfähigkeit eines Unternehmens wird verbessert.
存货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存货会计核算的正确与否,对于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具有重要影响,鉴于存货在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性,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有必要对存货有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实务中存在的存货期末计量问题。
所以本文将会阐述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的定义,价值计量以及核算方法,以便一些国际化企业更好的了解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规定,尤其是那些以生产为主要活动的企业。
学校代码10125专业代码11020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
存货的会计处理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修德立信 博学求真
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承诺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存在抄袭情况,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或其他教学机构取得研究成果。
三、存货计量
存货在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存货的确认 和计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真实性和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规定,存货的计量分为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初始计量存货按采购成本或加工成本进行计量。在后续计量中,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
(一)存货的初始计量
二、IAS及IAS 2的基本内容
(一)IAS的历史
IAS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也就是国际会计准则,也翻译为国际会计标准。成立于1973年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为提高会计报表资料在国际间的可比性、协调各国会计实务中的分歧而颁布的会计规范。它是适应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作用与地位,使核心准则尽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将重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2000年IASC改组以后成立了IASB,IASB成立伊始,就明确了其发布的准则名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称IFRS),IFRS还将涵盖非财务方面的准则,如环境报告准则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同时指出,IASC过去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及解释公告在没有被IASB修订或废止之前,仍然有效。IASB确立了原则基础的准则制定模式,鼓励专业判断,原则基础摸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氛围。
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规定存货应当按照采购成本或加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于企业外购的存货应当按采购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如果存货不是从外面采购的,而是企业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则应当按照加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