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舞弊之手段
财务领域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信誉。
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本报告通过对财务领域舞弊现象的分析,旨在揭示舞弊的成因、手段和危害,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财务领域舞弊现象概述1. 舞弊类型(1)收入舞弊:虚构销售、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等。
(2)成本舞弊:虚增成本、少计成本、隐瞒费用等。
(3)资产舞弊:虚构资产、低估资产、隐瞒资产减值等。
(4)负债舞弊:虚构负债、低估负债、隐瞒负债等。
2. 舞弊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交易来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虚增资产、虚减负债。
(2)篡改会计凭证:通过篡改会计凭证来掩盖舞弊行为。
(3)操纵会计政策:通过操纵会计政策来调整财务报表,达到掩盖舞弊的目的。
(4)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利润,达到舞弊目的。
三、财务领域舞弊成因分析1. 企业内部因素(1)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3)道德风险:企业内部员工道德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2. 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追求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包括财务舞弊。
(2)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防范财务舞弊方面存在不足,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四、财务领域舞弊危害分析1. 侵害股东利益:财务舞弊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失真,损害股东利益。
2. 误导投资者:财务舞弊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3. 损害企业信誉:财务舞弊使企业信誉受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 社会影响:财务舞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五、防范与打击财务领域舞弊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财务报表欺诈与舞弊的手段危害及治理研究
财务报表欺诈与舞弊的手段危害及治理研究财务报表欺诈和舞弊是指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伪造或篡改,以达到误导利益相关方的目的。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内部的利益,也会损害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企业的信任和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手段(一)财务报表欺诈的手段1. 不当确认收入企业可以通过虚构交易,或者将未实现的交易确认为实现的收入,从而提高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这种手段在短期内可以给企业带来虚假的业绩表现,但是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 虚假资产或负债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资产或负债,来隐藏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
比如通过扭曲资产价值,或者隐瞒债务,从而掩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
3. 虚假披露(二)舞弊的手段1. 财务部门内部的舞弊企业的财务部门人员可以通过操纵账目,进行不正当的财务操作,或者故意隐瞒相关信息,来达到个人或者集体利益的目的。
这种行为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严重的破坏,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的非财务部门人员也可以利用其职权,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行为,比如利用虚假的业务信息,来进行诈骗或者其他非法行为。
这种行为同样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营风险。
二、危害(一)对企业的危害1. 破坏企业形象财务报表欺诈和舞弊行为会严重破坏企业的形象,削弱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降低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2. 增加经营风险财务报表欺诈和舞弊行为会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受损,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严重的不确定性。
3. 加剧内部矛盾财务报表欺诈和舞弊行为会引发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削弱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企业的内部稳定性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 误导投资者财务报表欺诈和舞弊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导致整个市场的不稳定和混乱。
2. 造成市场的扭曲财务报表欺诈和舞弊行为会导致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和扭曲,影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公司财务舞弊现象的频发。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秩序。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研究和识别,成为了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本文旨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并提出有效的识别方法,以期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增收入与利润这是上市公司最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销售合同、虚假交易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粉饰财务报表。
此外,还存在通过关联交易将损失转移至非上市的关联公司等手段,使得公司在表面上呈现出一个健康的发展态势。
2. 操纵现金流量表通过操纵现金流来改变公司的资金状况,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例如,公司可能通过虚构应收账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来增加现金流入,或者通过推迟支付应付账款、虚构费用等方式来减少现金流出。
3. 资产减值准备金计提不实资产减值准备金的计提与调整也是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一些公司可能会根据需要计提过少或过多的资产减值准备金,从而调节当期利润。
4. 虚假信息披露与内幕交易在信息披露方面,有些公司可能存在虚假信息披露的行为,如延迟披露重大事项、虚假陈述等。
同时,内幕交易也是财务舞弊的一种常见方式,即利用未公开的重大信息进行交易以获取利益。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1. 关注异常数据变化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应关注公司的异常数据变化,如收入和利润的异常增长、现金流量的异常波动等。
这些异常数据可能表明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
2. 审计与监督加强审计与监督是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应要求公司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程序,如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引入第三方审计等。
此外,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公司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力度。
3. 关注关联交易与内幕交易关联交易和内幕交易往往是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秩序、破坏投资者利益、影响企业信誉的行为。
本文将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如何有效识别这些舞弊行为,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与公正。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构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如提高股价、满足业绩承诺等,可能会通过虚构收入和利润的方式,如虚构销售合同、伪造发票等手段,来制造虚假的业绩。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部分上市公司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可能会利用会计估计的模糊性,通过人为降低减值准备来掩盖资产的实际损失,从而达到虚增资产和利润的目的。
3. 关联方交易舞弊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
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舞弊,如虚构交易、转移资产、逃避税收等,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4. 假冒账外经营和现金循环上市公司为了逃避监管,可能采用假冒账外经营的方式,设立暗箱操作的经营项目,或通过现金循环的方式进行财务操纵,使得真实的财务状况难以被外界所知。
三、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1.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关注收入、利润、资产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比较,可以发现异常的财务数据和可能的舞弊行为。
2. 审计与监管加强审计与监管是防范和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以及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和监管范围,可以有效地发现和打击财务舞弊行为。
3. 关注关联方交易关注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情况,分析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是识别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关键。
对于异常的关联方交易,应进行深入调查和审计。
4. 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异常的财务数据模式和趋势,从而识别出可能的财务舞弊行为。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帮助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以及10个潜在案例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以及10个潜在案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压力的增大,一些上市公司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了财务舞弊的出现。
财务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操作、篡改财务数据,以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四种方式,并列举了10个潜在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防范此类行为。
一、虚增收入和利润虚增收入和利润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公司可以通过与客户或合作伙伴进行交易,但实际上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交易或价值。
这样一来,公司可以虚构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财务表现,从而吸引投资者和提升股价。
潜在案例1:某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签订合同,虚构大额销售收入,增加当期利润,欺骗投资者。
潜在案例2:某公司在报表中虚构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虚增采购成本,以此来虚增利润。
二、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的滥用上市公司为了掩饰损失或提高利润,有时会滥用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
虽然根据会计准则,公司有权对资产进行减值计提,但滥用这一措施就成了财务舞弊。
公司可能故意夸大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以减少利润或做成其他所谓的财务状况。
潜在案例3:某上市公司无视实际市场情况,故意夸大资产贬值和减值前提,以此来掩盖真实的损失。
潜在案例4:某公司在资产评估过程中假冒专业机构,通过虚构贬值前提,减少当期利润。
三、滥用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交易,并在交易中充分利用其地位和关系,获取不当的利益。
这些交易可能存在违规操作、价格虚高或虚低等情况,以此来操纵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潜在案例5:某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进行关联交易,但交易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以此来虚增销售收入和利润。
潜在案例6:某公司通过与关联方进行价格虚低的采购交易,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误导投资者。
四、虚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公司可能通过虚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掩盖真实的资金状况。
虚构的现金流和资金往来可以使公司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方面呈现出正常或良好的财务表现。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欺诈、虚报、隐瞒等手段,对财务报表进行篡改或操纵,以达到追求个人或组织利益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1. 虚报收入和利润虚报收入和利润是最常见的财务舞弊方式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夸大销售额、虚构收入来源、违规记账等手段,使企业的收入和利润看起来更高,从而提高企业的股价或获得更多的融资。
然而,这种舞弊行为往往无法持续,一旦被揭露,将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信任危机。
2. 虚构资产和负债虚构资产和负债是另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资产,如虚报存货、资产估值过高等方式,增加企业的净资产,从而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
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隐瞒负债,如逃避债务、隐瞒借款等手段,使企业的负债看起来更低,从而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
然而,这种做法是不道德和违法的,一旦被发现,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3. 虚构交易和合同虚构交易和合同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方式。
企业可以通过虚构交易和合同,如虚构销售订单、虚构采购合同等手段,来增加收入或减少成本。
这种舞弊行为主要是为了美化企业的财务报表,从而达到欺骗投资者或获得更多的融资的目的。
然而,虚构交易和合同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揭露,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4. 隐瞒关联方交易隐瞒关联方交易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构交易、虚报交易金额等方式,来转移利润、逃避税收或欺骗投资者。
这种舞弊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个人或关联方的利益,而损害了企业和其他股东的利益。
因此,对于关联方交易,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制度和程序,并进行透明和公正的披露。
5. 资金挪用和侵占资金挪用和侵占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行为。
企业可以通过挪用企业资金、盗用公司资产等手段,将企业的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或他人账户,并将其作为个人或他人的私人财产。
这种舞弊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一旦被揭露,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企业常用舞弊手段(财务报表)
被审计单位常用舞弊手段-财务报表
(一)资产负债表常见错弊
1.资产负债表结构、形式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
2.表内各项目的填列方法不正确,数据来源的计算方法不正确。
3.表内各项目填列的数据与会计账簿中记录的数据不一致。
4.资产负债表的填列,左边和右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两边的数据不平衡)。
5.资产负债表与其他各种报表的勾稽关系不正确。
(二)利润表常见错弊
1.利润表结构、形式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
2.利润表反映的内容不真实、不合法制记账凭证时不通过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核算,而是直接借记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账户,贷记库存商品账户。
3.挪用企业销售收入:实现销售收入时,不及时确认收入,以达到挪用公款的目的。
4.虚增销售收入:舞弊者为了突出业绩或调增利润,而通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账户虚增销售收入。
5.视同销售业务未计算交纳税款:根据相关规定,视同销售的八种行
为,应按销售业务计算交纳相关的税费。
6.商业折扣业务入账价值不正确:商业折扣销售业务,销售收入的入账价值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来确认。
7.现金折扣业务入账价值不正确:现金折扣销售业务,正确的销售收入确认方法为:按未扣除的销售金额入账,实际发生现金折扣时,折扣额计入财务费用核算。
8.各种收入混淆入账:企业主要经营业务收入应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由于会计人员业务不熟练,而计入了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的账户。
9.销售退回业务处理不合规:企业发生销货退回业务时应冲减当月的销售收入;检查销售退回的产品是否已验收入库和登记入账。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
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伪造、篡改、遗漏财务信息,或利用各种手段虚构交易、夸大收入、缩小成本等方式来误导他人,达到非法获取利益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财务舞弊形式和方法:一、收入虚增1. 虚构销售:企业虚构销售收入,通过编造假的销售合同、发票等虚假文件来夸大销售额。
2. 过度确认收入:企业将未实际收到的款项确认为收入,以增加财务报表的收入金额。
3. 销售退货退款虚增:企业通过虚构销售退货、虚增退款金额等手段来增加收入。
二、成本缩减1. 虚增费用:企业通过虚构费用、虚增成本等方式来减少利润,以逃避税务监管。
2. 资产减值抵销:企业将未实际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抵消利润,以减少纳税金额。
3. 虚构成本:企业通过虚构原材料采购、虚构生产成本等方式来减少盈利,达到逃税目的。
三、资产贬值1. 虚构资产:企业虚构资产价值,通过编造虚假的资产凭证、报告等手段来夸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信用。
2. 资产转移:企业将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转移到他处,以减少负债、增加净资产,提高企业价值。
3. 资产估值调整:企业对资产价值进行虚高或虚低估计,以调整净资产,达到欺骗投资者或逃税的目的。
四、偷逃税款1. 虚假报税: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税务报表、凭证等方式来隐瞒真实的营业收入或利润,以逃避缴纳税款。
2. 偷漏税款:企业通过隐瞒收入、虚构费用等手段来偷逃应缴纳的税款。
3. 利用税收漏洞:企业通过利用税法规定的漏洞,以合法方式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五、财务报表造假1. 虚构资产负债表:企业通过编造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来夸大资产规模,提高企业信用。
2. 虚增利润表:企业通过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提高企业价值。
3. 隐瞒重要信息:企业通过隐瞒重要信息、虚构交易等手段来误导投资者,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六、内部控制缺失1. 职务侵占:企业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资金、财产据为己有。
2. 资金挪用:企业内部人员将企业的资金挪用到个人账户或他处,以谋取私利。
财务报表舞弊手段与治理对策
财务报表舞弊手段与治理对策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关系到企业的运行和市场信誉,但有时候也存在着财务报表舞弊现象。
财务报表舞弊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故意失实、虚增或突出企业未来的业绩表现,以此达到欺诈、骗取投资者、金融机构、政府和社会的钱财或信任的目的。
对于此类行为的存在,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治理。
一、财务报表舞弊手段1. 非货币性资产的估值非货币性资产的估值是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的其中一种手段。
企业利用非货币性资产的估值,虚增净资产而达到欺诈投资者的目的。
2. 销售假发票企业在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过程中,完成销售且需要开具销售发票时,会伪造需要的发票号码、发票税率和发票金额等相关信息,以此虚增企业的营业额。
3. 收入调节企业通过降低成本,以及通过逆向工程、欺诈保险公司、关联企业与收入调节等手段掩盖财务状况,以此欺骗投资者,从而达到欺诈的目的。
例如,通过收入调节,使收入按照一定的顺序登记,并以虚增客户账户收入的方式欺骗投资者。
4. 转移资产为掩饰企业的经济状况,企业将资产、债务、股权和其他负债等转移或下放到其他企业名下。
这种手段能够掩盖企业的经济状况,同时也能让企业在税务上获得一些好处。
二、治理财务报表舞弊的策略1. 完善财务监督系统为了有效地防止财务报表舞弊,企业应完善财务监督系统。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制度,包括财务报表编制、审批和核查等方面的制度,从而达到强化内部监管的目的。
2. 强调内部控制企业应该强调内部控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内部监控体系。
企业应该注重内部审核,对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地审计,避免财务报表舞弊。
3. 制定严格惩罚措施企业应该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以此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从而降低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
企业应该制定内部纪律,明确各级责任,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惩罚。
4. 合理使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企业可以合理使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有效地抵制财务报表舞弊。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
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与防范措施财务造假是指企业或个人在财务报表中故意伪造、篡改或隐瞒账目信息,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监管机构等目的。
这种行为无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整个市场都是非常严重的损害,所以有必要加强对财务造假的分析和防范措施。
一、财务造假的手段分析:1.虚增收入:企业通过虚构销售或服务收入,增加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收入,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2.隐瞒成本和费用:企业通过隐瞒成本和费用,减少财务报表中的费用支出,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3.阻止资产减值:企业通过虚构资产价值,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
4.设立关联公司:企业通过设立关联公司,进行虚假交易,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
5.资产转移:企业将资产转移到他人名下或关联公司名下,以隐瞒财务状况和财产的真实价值。
二、防范财务造假的措施: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责任分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2.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发现和纠正财务造假行为。
同时,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
3.第三方审计:企业应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财务报表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
4.加强数据管理和信息披露:企业应加强数据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同时,加强信息披露,及时向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公开相关信息。
5.加强法律法规的遵守:企业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内部合规性管理,杜绝财务造假行为。
6.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财务素养和风险意识,防范财务造假行为。
总结起来,防范财务造假需要从制度建设、内部控制、审计机制、信息披露、合规性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全面的措施和有效的监管,才能有效地防范和遏制财务造假行为,保护投资者和市场的利益。
浅谈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及识别方法
●业务技术2011年第6期浅谈财务报告舞弊手段及识别方法○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局何玉林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未能遵循财务报告标准,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报告。
虚假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给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干扰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通过对虚假财务报表的分析研究,了解常见作假手段,掌握相应的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利于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一、虚假财务报表常见的舞弊手段(一)虚增销售收入通过收入来粉饰财务报表是舞弊者最常用的手法,而且虚增销售收入也有多种不同的手段,以下列示几种最常见的虚增销售收入的舞弊手法:①提前确认收入;②扩大销售核算范围虚增收入;③通过关联交易虚增收入;④调节应收、应付账款。
但是这种舞弊手法很容易被审计人员通过函证发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伴随着应收账款的转移,具体的做法是将应收账款让售给专门的财务公司,伪造金融单证或者在金融机构配合下,以虚构的银行存款“收回”应收账款。
(二)虚增或虚减调节利润第一种方法是通过关联交易调节利润。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采用非公允价格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通过在关联方企业“对倒”创造交易量,创造利润;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调整收入确认方式操控利润。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取三种收入确定方式:①销售行为完成,无论货款是否收到,即可视为收入实现;②按生产进度确认收入;③按合同约定确认,主要指分期付款销售方式。
同时规定,在确认营业收入时,还应扣除折扣、折让、销售退回。
企业利用制度的灵活性,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收入确认方式,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从而调整各项利润,以达到骗贷或偷逃税款的目的。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一种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的行为。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舞弊手段日趋复杂和隐蔽,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以及识别和防范这些舞弊行为的方法。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构收入和利润上市公司通过虚构合同、虚开发票、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以掩盖其真实的经营状况。
2.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公司通过低估或忽视资产减值准备,掩盖资产质量下滑的问题,导致资产价值虚高。
3. 关联方交易舞弊公司利用与关联方的交易进行舞弊,如通过虚假交易、转移利润、资金转移等方式,掩盖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4. 财务报表错报和漏报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错报和漏报重要信息,如成本、费用、负债等,以误导投资者。
5.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舞弊公司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如改变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以达到调整利润的目的。
三、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法1. 分析财务报表投资者和分析师应关注公司的财务报表,对比历史数据和同行业数据,发现异常波动和矛盾之处。
2. 关注关联方交易对于关联方交易,应仔细审查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了解交易背后的动机和目的。
3. 审计报告的解读审计报告是识别财务舞弊的重要依据,应关注审计意见类型、审计师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的声明。
4. 关注媒体报道和监管处罚关注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了解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关注监管机构的处罚情况,了解公司是否受到过财务舞弊的处罚。
5. 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投资者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如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顾问等,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查和分析。
四、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和处理财务舞弊行为。
财务舞弊的原理和方法
财务舞弊的原理和方法
财务舞弊是指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欺诈记账或其他非法手段,以牟取个人或组织利益的行为。
财务舞弊的原理和方法可以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收入改变:财务舞弊常常通过改变公司收入的核算方式来虚增或隐瞒实际收入。
例如,虚构销售收入或利用虚假合同获得非法费用。
2. 成本虚增:通过夸大成本、冒名或虚构购买物品、服务或设备来增加费用,从而降低实际收益。
例如,虚报原材料成本、设备维护费用或员工报销等。
3. 资产减少:通过虚增资产损失或贬值、操纵资产计提准备、编造资产转移等方式将企业资产转移或隐匿,以达到个人或组织的非法目的。
4. 负债增加:通过编造虚假负债、虚增负债金额、隐瞒债务等方式,掩盖企业真实负债状况或将风险转移给他人。
5. 虚假报表:通过伪造财务报表、虚构交易、调整账户余额等手段,使财务报表呈现错误的财务状况和业绩,欺骗投资者、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
6. 内部勾结:财务舞弊通常需要多方内外部人员的合谋与勾结,通过内外部人员相互串通来隐藏欺诈行为,共同从中获利。
财务舞弊的方法因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伪造凭证、编造交易、控制会计制度、篡改账户余额、虚构营业额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往往在业务环节、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方面寻找漏洞并进一步加以利用。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严重隐患,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正义,而且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为了深入分析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并寻找有效的识别方法,本文将从舞弊手段的种类、案例分析以及识别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一)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财务报告中虚增或虚减资产、收入、利润等关键指标是常见的舞弊手段。
企业可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虚构交易等方式虚增收入和利润,从而达到美化财务报表的目的。
(二)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
企业可能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转移资产等方式进行舞弊。
(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可能通过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来调整财务报表,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例如,通过提前或推迟确认费用、变更折旧政策等手段来影响利润。
(四)利用其他非财务信息舞弊除了上述财务手段外,企业还可能通过伪造非财务信息来掩盖其财务舞弊行为。
例如,伪造公司内部文件、编造业绩宣传等。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某公司财务报表虚增收入和利润案例某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和交易,虚增收入和利润。
监管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财务报表存在明显异常,并进一步查实了其舞弊行为。
该案例表明,虚假记载和误导性陈述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
(二)某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转移资产案例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进行虚假交易,将资产从公司账上转移到关联方名下。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利益和股东的权益。
该案例表明,关联方交易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一)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财务舞弊的关键。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和审批程序,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力度外部审计是监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2024年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范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及识别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但同时,财务舞弊事件也屡见不鲜。
财务舞弊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与诚信。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识别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识别。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1. 虚构收入与利润这是最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之一。
上市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人为地提高公司的收入与利润。
这些虚假的财务数据往往会使投资者产生误解,从而影响投资决策。
2. 资产减值准备金操纵上市公司可能通过操纵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调节利润。
当公司需要提高利润时,可能会减少或延迟计提减值准备;反之,则会大量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提高利润。
3. 关联方交易舞弊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往往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
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转移资产、调整价格等方式,上市公司可以人为地调整财务报表,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
4. 操纵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公司现金流入与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
上市公司可能通过操纵现金流量表来掩盖真实的经营状况。
例如,通过虚构现金流或调整现金流的时点等方式,来误导投资者。
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识别方法1. 对比与分析财务报表投资者应仔细对比与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关注收入、利润、资产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与同行业公司的对比情况。
同时,还应关注财务报表的附注与解释,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
2. 关注异常交易与事件投资者应关注公司的异常交易与事件,如大额的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重大投资等。
这些事件往往可能隐藏着财务舞弊的线索。
此外,还应关注公司的法律诉讼、违规行为等情况,了解公司的合规性与诚信度。
3. 借助专业机构与专家投资者可以借助专业机构与专家的力量来识别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十大招数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上市公司是各类投资者最常选择的投资标的,而财务报表是评估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股价和资本市场的青睐,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财务舞弊。
本文将介绍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舞弊十大招数,并指出防范措施。
1. 收入的虚增上市公司为了提高营收和业绩,可能通过虚增销售额等手段来夸大收入。
这包括虚构销售合同、提前确认收入、通过子公司进行内部交易等。
应对措施:审查销售合同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对公司的销售额进行财务分析和调研。
广泛收集市场和客户的反馈意见。
2. 资产负债表的操纵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增资产和减少负债来改善财务状况。
例如,将无形资产进行估值调整,转移资产到关联公司,或是通过资本化费用等手段。
应对措施:审查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和估值方法。
比较公司财务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
监控公司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增加情况。
3. 利润数据的篡改上市公司可能通过虚增利润或隐藏亏损来误导投资者。
他们可能通过变更会计政策、进行错误的预测、隐藏费用等手段来操纵利润数据。
应对措施:审查公司会计政策的变化。
关注公司关键利润指标的增长幅度和稳定性。
比较公司利润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
4. 关联交易的滥用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资金或隐藏损失。
他们可能与关联方进行借款、销售、采购等交易,但交易价格可能会被远离市场价格。
应对措施:审查公司关联交易的额度、价格和必要性。
比较公司关联交易的价格与市场价格。
监督相关的董事会成员是否具有独立性。
5. 隐瞒重要信息上市公司可能在财务报表中隐瞒重要信息,以误导投资者。
例如,不披露重大的坏账坏账准备、法律纠纷、关键员工离职等。
应对措施:审查公司年报、季度报告等财务报表。
关注公司公告和新闻报道。
定期与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交流。
6. 裁员成本的减少上市公司可能通过减少员工人数和降低员工薪酬等方式来降低成本,并提高盈利能力。
财务报粉饰与分析
财务报粉饰与分析在商业世界中,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反映,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然而,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从而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判断。
本文将深入探讨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动机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分析,以识别可能存在的财务舞弊行为。
一、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段1、虚构收入这是一种常见的粉饰手段,企业可能通过伪造销售合同、发货凭证等方式,虚增销售收入,从而营造出业务繁荣的假象。
例如,在期末虚构一笔大额销售交易,但实际上货物并未发出,或者客户根本不存在。
2、提前确认收入企业在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提前将收入入账。
比如,在产品还未交付或者服务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就确认收入,以增加当期利润。
3、延迟费用确认将本期应确认的费用推迟到以后期间确认,从而使本期利润看起来更高。
例如,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延长,或者将研发费用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
4、资产减值准备操纵通过不合理地计提或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
当企业想增加利润时,少计提减值准备或者转回以前计提的减值准备;当企业想降低利润时,则多计提减值准备。
5、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将原本的关联交易伪装成非关联交易,以掩盖交易的不公平性和对利润的操纵。
例如,通过复杂的股权结构安排,将关联方变为看似独立的第三方,进行利益输送。
6、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会影响成本和利润。
企业可能会随意变更存货计价方法,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1、满足业绩考核要求管理层为了获得高额的薪酬、奖金或者保住职位,可能会粉饰财务报表,以达到公司设定的业绩目标。
2、获取融资企业在寻求银行贷款或者发行债券、股票时,为了展示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吸引投资者和债权人,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美化。
3、避免退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连续亏损可能面临退市风险,因此有强烈的动机通过粉饰报表来避免退市。
4、满足监管要求某些行业可能受到严格的监管,企业为了符合监管标准,可能会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某公司近期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舞弊原因、手段、影响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次分析,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背景介绍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年底,公司财务报表被审计师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调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涉嫌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的目的。
三、舞弊事件概述1. 舞弊手段(1)虚构业务:部分管理人员通过伪造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构销售业务,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延迟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
(3)隐瞒费用: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成本、隐瞒费用等方式,降低费用支出,提高利润。
2. 舞弊时间:2016年至2019年。
3. 舞弊金额:涉及金额约5000万元。
四、舞弊原因分析1. 内部控制缺陷(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制约。
(2)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公司薪酬激励制度与业绩考核脱节,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2)员工培训不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深。
3. 监督机制不完善(1)审计监督不到位: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2)外部审计存在缺陷:外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情况。
五、舞弊后果分析1. 经济损失:公司因财务舞弊导致利润虚增,虚增金额约5000万元,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信誉受损: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客户和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3. 法律风险: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可能涉及违法违规,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
如何在财务报表中识别财务舞弊
如何在财务报表中识别财务舞弊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反映。
然而,一些不良企业可能会通过财务舞弊来掩盖其真实的财务状况,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因此,学会在财务报表中识别财务舞弊至关重要。
财务舞弊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层故意通过操纵财务数据来误导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理解。
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包括虚增收入、虚减成本、隐瞒负债、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确认费用等。
首先,我们来看看虚增收入这一常见的舞弊手段。
企业可能会通过虚构销售交易、提前确认收入或者将非营业收入记为营业收入等方式来虚增收入。
在财务报表中,如果企业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且没有合理的解释,就需要引起警惕。
比如,一家服装企业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其收入却大幅增长,而市场份额并没有明显增加,这就可能存在虚增收入的情况。
另外,我们要关注企业的应收账款。
如果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可能意味着企业在通过放宽信用政策来刺激销售,甚至是虚构销售交易。
同时,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也很重要。
如果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且坏账准备计提不足,这可能暗示企业在虚增收入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可能的坏账损失。
虚减成本也是一种常见的舞弊手段。
企业可能会少计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或者折旧摊销等费用,以增加利润。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突然大幅降低了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但在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这就显得不合常理,可能存在成本核算的问题。
对于隐瞒负债,企业可能会将一些应计负债未予记录,或者低估负债的金额。
这时候,我们需要仔细审查企业的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等项目。
如果企业在临近债务到期时,突然出现大量的债务重组或者债务豁免,这可能是为了掩盖之前的负债问题。
提前确认收入是另一种常见的舞弊手段。
比如,企业在货物尚未完全交付或者服务尚未完全提供的情况下,就提前确认了收入。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查看企业的销售合同和交付凭证,确认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或者掩盖经营不善的真相,不惜采取财务舞弊的手段,给投资者、市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财务舞弊,简单来说,就是公司通过故意操纵财务数据,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也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那么,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通常都有哪些手段呢?常见的手段之一是虚构收入。
公司可能会伪造销售合同、发货单、发票等文件,以营造出业务繁荣、收入增长的假象。
比如,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将资金在公司之间来回流转,从而虚增收入。
还有一种情况是提前确认收入,将未来期间的收入提前计入当期,使得当期的业绩看起来更加出色。
另一个常见的手段是操纵成本和费用。
公司可能会故意少计成本,比如低估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少计提折旧和摊销等,从而虚增利润。
或者将一些应当计入当期的费用递延到以后期间,以达到美化当期利润的目的。
此外,资产造假也是常见的财务舞弊手段之一。
公司可能会虚增资产的价值,比如高估存货、固定资产的价值,或者虚构无形资产。
有的公司甚至会将一些已经减值或者报废的资产仍然列在账上,以维持资产规模的假象。
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有些公司是为了满足上市的条件。
在我国,公司要想在主板上市,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财务指标,如净利润、营业收入等。
一些公司为了能够顺利上市,不惜通过财务舞弊来美化财务报表,以达到上市的门槛。
还有些公司是为了维持股价。
当公司的业绩不佳时,股价往往会下跌。
为了避免股价大幅下跌,公司管理层可能会通过财务舞弊来营造出公司业绩良好的假象,从而稳定投资者的信心,维持股价的稳定。
另外,一些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的薪酬和奖金,也会进行财务舞弊。
因为他们的薪酬和奖金往往与公司的业绩挂钩,通过虚增利润,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个人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3月083财务报表舞弊之手段分析河北省廊坊市农业局 王晶摘 要: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财务报表舞弊行为日益突出,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问题,对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予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从实践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舞弊方式入手,对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予以深入剖析和阐述。
关键词:财务报表 舞弊手段 关联交易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b)-083-03所谓财务报表舞弊,即出于向公司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人及债权人隐瞒公司财务真实情况的目的,公司有意识的作出不符合会计财务报表数字或相关报表附注说明真实情况的报告或者直接将一些会计信息予以忽略。
实践中比较常见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是通过虚增公司收入、资产及利润,或者将公司经营成本、费用及负债予以虚减,借助相互之间的关联关系对公司经营状况及成果予以掩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日益严重,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
从理论层面上讲,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终究是要通过财务报告予以体现的,对企业财务真实状况的掩饰就是对舞弊的掩饰。
会计学基本原理是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的理论根基。
只有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手段,才能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提供便利。
1 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舞弊(1)将相关费转嫁至关联单位。
具体是指为了达到公司经营费用及成本降低、经营利润虚增的目的,将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财务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相关费用向关联单位进行转嫁。
例如,蓝天集团一上市公司广告宣传费用是由蓝天公司承担,其理由为:其上市公司广告宣传对提升母公司的社会形象会产生积极影响。
(2)向关联企业转让不良资产或收购其优质资产。
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是利用关联交易等方式,将企业不良资产向关联企业进行转让,或者直接收购关联企业的优质资产等。
(3)关联资产租赁,以明显低于市场报价从关联企业进行资产租赁,这样只需花费极低的租赁费用即可获取明显不对等的资产收益。
(4)资产置换或股权置换。
例如,*ST 大菲从2000~2002年3年间,利用资产置换关联交易方式达到虚增公司经营利润及收入的目的。
(5)非公允购销业务,违背市场价格规律为关联企业提供原材料或服务或者从关联企业购入产品或服务。
例如,湖北宜化于1998年采取非公允购销方式获取7215万元利益,占其净利润的3/4。
2 虚假确认收入所谓虚假确认收入,即按照其显示需求,体前或递延确认收入,或者是制造虚假收入,此种行为违背了收支实现制原则。
(1)提前确认收入,即在产品售出之前或劳务提供之前即进行收入的确认。
例如, 桂林集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4月与杜林漓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意:前者转让1757.09万元固定资产至后者,但在固定资产所有权未转移且未收到货款时已经完成了资产确认,即销售收入1757.09万元,利润433.6万元。
(2)递延确认收入。
所谓递延收入,就是指等待确认的收益,是在收益确认方面债券发生制的实际运用,递延收益的外延有限,主要运用与租赁及收入准则方面。
例如,A 公司将其闲置仓库出租给B 公司,后者一次性向前者支付了3年的租金,在这种情况下,A 公司虽然一次性收到3年的租金,但却应当是分3年予以确认的。
(3)虚构销售行为,即为了实现虚增销售收入及经营利润,同时规避缴纳增值税义务的目的,依照常规销售流程模拟根本未发生的销售业,比较常见的有销售合同及对象的虚构、制作虚假发票及出库单等。
例如, 银广夏采取制造虚假合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出口报关单、免税文件以及相关金融票据等方式,实现虚增经营收入目的,先后于1999年和2000年虚增利润1.78亿元和5.67亿元人民币,共计人民币7.45亿元。
(4)在资产存有较大不确定因素时予以确认,实践中常见的有:卖方在继续保留与资产所有权存在密切联系的资产继续管理权的情况下向购买方进行资产转移。
例如,公司在进行房屋、土地使用权以及股权出售等一系列交易的过程当中,只有在确定已经办理完毕相关的资产交接过户手续的前提下,方可确认收入。
例如,张家界股份公司在1995、1996两年期间,先后与当地电业局、深圳全达贸易有限公司以及深圳达佳实业公司签署土地转让合同,涉及标的土地364亩,转让金额共计人民币7965.9万元,合同规定买方完成付款后移交土地使用权证。
然而张家界股份公司却在没有发票、尚未收到款项并且土地使用权尚未转移的时候,私自将土地转让金7965.9万元确认为1996年的收入,从而虚增收入人民币7965.9万元,虚增税前利润人民币2165万元。
3 虚假确认资产(1)通过资产评估手段将潜在亏损予以消除。
依据会计制度及相关原则的要求,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企业潜在亏损予以消除,并在企业会计利润表中予体现。
通常情况下,已经上市的公司处于粉饰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虚增企业经营利润等目的,会在进行投资、租赁或者抵押等行为时,会利用资产评估等途径,确认诸如坏帐、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滞销、毁损存货或者是递延资产等潜亏为评估减值,以此实现“资本公积”冲抵。
例如,2002年底,百花村将部分门面房出售给非关联方,共计人民币50.7万元,账面净值为24.9万元,而评估值却为705.68万元,这样公司获取利润人民币778.5万元。
(2)应收项目舞弊。
对于企业而言,提升市场竞争优势,扩大企业影响力的一项有效方式就是赊销,同时这也是企业商业信用的集中表现,但在实践中,部分企业借助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对企业信用进行不合实际的虚夸,虚增公司经营收入及成果,从而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利润进行人为干预和调节;除此之Management经管空间0842012年3月 外,部分公司还会将原本能够收回的账款记为坏账,并将其注销,而对于原本已经记作坏账,后又收回的款项也选择不入账的方式予以处理。
例如,华源制药公司就曾出现过虚构应收账款、经营利润、投资收益或者是不如实记录坏账准备等问题,最终在2007年1月31日受到财政部的给予的行政处罚,对其进行通报,并判处人民币10万元的罚款。
4 虚假确认负债、费用(1)应付账款舞弊。
所谓应付账款,指的是在企业的正常运作过程中,购置生产材料或者是接受劳务服务等而需要支付给供货方或者是劳务提供方的对价。
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通常都会在入账时间方面大做文章。
比较常见的方式主要有:长时间将一些企业应付账款明细款项维持在未支付状态并且挂账;虚构应付款项以及制造费用;通过应付账款非法将现金折扣予以扣除,此外,还有部分单位即使是其货款支付符合现金折扣的前提,仍然选择按总额进行支付之后再私分所套取的现金或者是将其存入小金库;用商品抵顶应付账款,隐瞒收入,有些企业利用商品抵顶债务,不通过商品销售核算,隐瞒商品销售收入,偷税漏税等等。
(2)公司的债权与债务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相关的手续不齐全,该走的法定程序未落实,或者是没有及时予以确认等。
(3)费用过度资本化。
部分企业未明确区分利息资本化与费用化,并将二者有意识的加以混淆;有意识的将期间费用和原本需要与本期收入配比的营业成本记为长期资产,以便实现虚构企业经营利润的目的。
(4)生产费用舞弊。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本期产品成本一项中计入原本不应归于本期的产品成本费用,例如,原材料核算以领代耗,在本期成本项目中不但列入应由本期分担的材料,而且还将之后几期应当分担的材料费用也一并列入,或者是在本期生产成本的材料费用一项中将原本属于之前各期预提的外购燃料动力费用也一同列入;第二,生产成本的增或虚减,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是通过多计工作人员数量以及工作时间的方式虚构人工费用,或者对于所购置的生产原材料,在价格方面不如实记录,以便实现产品生产成本费用的虚增,这些都将会给生产成本归集以及销售成本结转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必然会导致企业经营利润受到人为干预的后果;第三部分企业还会通过公司成本费用账户将所进行的对外投资项目予以隐瞒,例如,当公司将存货用作投资之后,不是将其列入企业的长期投资项目,而是直接将其列在了公司在生产成本一项中,这就会造成企业虚构经营成本以及隐瞒经营收益的后果,企业实际经营利润也会相应的有所减少,这样,需要交纳的税款也会有所减少。
5 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1)选择不适宜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例如,对于正在兴建的项目或者是固定资产投资等长期资产,企业在支付相应费用的时候,在固定资产尚未进入实际可用的状态之前,应先将其资本化,并列“以人为本”视域下的现代企业管理探究新余市委党校 胡慧明摘 要: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又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资源,只有重视人的因素,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实现企业管理的目标。
所以现代企业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3(b)-084-03生产需要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煤矿企业倚重自然资源,高新产业偏向技术资源,服饰企业重视品牌资源,较大的企业都需要自己公司的文化资源。
当然这是相对来说,企业会对对应的资源有所倚重。
但是,居于核心的,是人力资源。
这是所有现代化大企业所重视的最重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统筹安排其他资源,富有主动性及创造力,能够根据企业,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有效利用资源,打造属于自己企业的优势。
在现代,要在商场上有所作为,就一定要树立“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能够构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
这是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研究的一个领域。
1 管理论中的“以人为本”在管理论中,经过研究以后,我们能够发现管理论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最初,也就是在管理论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也被称为传统管理阶段,传统管理的特点就是管理全凭个人的生活经验,没有完整的管理理念、方法、程序,这种管理阶段下的企业生产效率极为低下,是“小作坊式”的管理。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个人经验难以驾驭经营扩大化的企业,这时候就需要科学的管理理论来取代个人经验,科学的管理理论以泰勒为代表,在20世纪初被广泛应用。
在科学管理理论中,人被看做机器的部件。
这一理论虽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忽略了员工的情感,从而使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后来的企业赶超老牌的企业,往往是从老牌企业的不足之处追赶。
科学管理理论的缺陷在后来的企业眼里显而易见,在人才越来越重要的现代企业里,忽视员工情感,必将对企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梅奥提出了行为科学管理,企业由少数人决定企业发展,多数人埋头实行发展到少数人在考虑企业发展的同时兼顾个人的感受,并依托人才进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