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1(沪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场与示波器 2.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学案 沪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场与示波器 2.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学案 沪科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ffac346555270722182ef719.png)
2.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1.研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 =qEL ,L 为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因此在任意静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
预习交流1 如下图所示,匀强电场E 中有一绝缘棒长为L ,棒两端分别有正、负电荷A 、B ,带电荷量均为q ,问:若要将这两个电荷颠倒一下位置,电场力做功为多少?答案:颠倒两电荷位置,电荷在力的方向上都有位移。
又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由初末位置来决定,所以对A ,WE A =EqL ,电场力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电场力做正功;对B ,WE B =EqL ,电场力方向与位移方向也相同,电场力做正功,所以W E =WE A +WE B =2EqL 。
2.研究电荷在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势能①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电势能。
②大小: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荷从这点移动到选定的参考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
③相对性: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具有相对性,规定了参考点(也就是电势能零点)才有具体值。
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的电势能为零。
(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电荷在电场中从A 点移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用公式表示为:W E =E p A -E p B ,若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则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做负功时,电势能一定增加。
预习交流2一质量为1 g 的带正电小球,在某竖直方向的电场中,由静止释放,当小球下落10 m时,速度为10 m/s ,求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及小球的电势能如何变化?(取g =10 m/s 2)答案:电场力对小球做了0.05 J 的负功,小球的电势能增加了0.05 J 。
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和竖直方向的电场力(方向未知可假设向下),则二力均对小球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W G +W E =12mv 2,W E =12mv 2-mgh =-0.05 J 。
沪科版3-1选修三2.2《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WORD教案1
![沪科版3-1选修三2.2《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1821f6ed15abe23482f4dbc.png)
2.2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1. 电场强度E 的定义式为E=F/q ,根据此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此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 ②式中q 是放入电场中的点电荷的电荷量,F 是该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E 是该点的电场强度 ③式中q 是产生电场的点电荷的电荷量,F 是放在电场中的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E 是电场强度 ④在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q i q 2/r 2中,可以把kq 2/r 2看作是点电荷q 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 q i 处的场强大小,也可以 把kq 1/r 2看作是点电荷q 1产生的电场 在点电荷q 2处的场强大小B. 只有①③ D .只有③④2. 一个检验电荷q 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 ,以及这点的电场强度为E ,图中能正确反映q 、E 、F 二者关系的是3•处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P 点的带电粒子,由静止释放后只受电场力作用,其加4•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 则电子所受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A.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左B. 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向右C. 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左A .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④A TB 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C速度一定变大的是D.先变小后变大,方向水平向右5.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中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若不考虑其他力,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粒子是从A运动到B,则粒子带正电;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粒子带负电B.不论粒子是从A运动到B,还是从B运动到A,粒子必带负电C .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其加速度减小D.若粒子是从B运动到A,则其速度减小6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 2 m的绝缘细管AB被置于匀强电场E中,其A、B两端正好处于电场的左右边界上,倾角 a =37° ,电场强度E=103 V/m,方向竖直向下,管内有A. 2 m/sB. 3 m/sC. 2 2 m/sD. 2 . 3 m/s一个带负电的小球,重G=10-3 N,电荷量q=2X 10-6 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小球与管壁的动摩擦因数为0. 5,则小球从B点射出时的速度是(取g=10 m/s2;sin37° =0.6, cos37° =0.8)7.在图所示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用绝缘的细线拴住的带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悬点O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学|科| 网①带电小球有可能做匀速率圆周运动②带电小球有可能做变速率圆周运动③带电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细线拉力一定最小④带电小球通过最低点时,细线拉力有可能最小A.②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A悬挂在绝缘细线上,且处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A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已知此电场方向恰使小球受到的电场力最小,贝U小球所带的电量应为C.3E2mgB.D.3mgmg2E9.带负电的两个点电荷A、B固定在相距10 cm的地方,如果将第三个点电荷C放在AB连线间距A为2 cm的地方,C恰好静止不动,则A、B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 .AB 之间距A 为2 cm 处的电场强度 E=310.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9X 10 N/C ,在电场内作一半径为 10 cm 的 圆,圆周上取A 、B 两点,如图所示,连线 AO 沿E 方向,B0丄A0,另在圆心O 处放一电荷 量为10-8C 的正电荷,贝y A 处的场强大小为 11.在场强为E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为+2q 和-q ,两小球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相连,另用绝缘细线系住带正电 的小球悬挂于 0点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 ,则细绳对悬点0的作用力大小为 ________ .+q ,质量为m 的带v o 紧贴上板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该电场,刚好从下板边缘射出,30°角,如图所示,则:(1)粒子末速度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匀强电_; (3)两板间的距离d 为 __________ .来源学科网ZXXK]13. 如图所示,在正点电荷 Q 的电场中,A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 81 N/C , C 点处的电场强 度为16 N/C , B 点是在A 、C 连线上距离 A 点为五分之一 AC 长度处,且 A 、B 、C 在一条直 线上,则B 点处的电场强度为多大 ?14.在一高为h 的绝缘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带电量为 +q 、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静;B 处的场强大小和方向为12.长为L 的平行金属板,板间形成匀强电场,一个带电为 电粒子,以初速度 末速度恰与下板成 场的场强为来源 学•科 + 网Z+X+X+K]止,小球到桌子右边缘的距离为s,突然在空间中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且qE= 2 mg,如图所示,求:(1)小球经多长时间落地?(2)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来源学科网15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圆轨道最低点与一条水平轨道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 E.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小球,为使小球刚好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求3 释放点A距圆轨道最低点B的距离s.已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的-倍.4--------------------- --------- ►参考答案来源学。
高中物理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1)(沪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1)(沪科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ec4026f7240c844769eaee4c.png)
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通过与重力场中重力做功 物体高度差改变 重力势能变化作类比,使学生掌握电场中相对应的电场力做功 电场中电势差改变 电势能变化,领悟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
2.巩固用比值定义物理量。
3.加深功(电场力的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明确电场力的功和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建立电势差的概念。
难点:理解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由qW 定义,但其值由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电场中两个点的位置决定,而与W 、q 无关。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出发,研究了电场的性质。
我们引入电场强度矢量E 描述电场强弱,用矢量E 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
规定单位正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大小为场强大小。
这样表示出了电场(所具有的力)的性质。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下面我们从能量角度研究电场(所具有的能)的性质。
复习:1.功的量度θcos Fs W = 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θ为F 与s 的夹角)2.重力功(1)重力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如图1所示,物体沿不同路径经由A 到B ,重力功仅与AB 两点竖直方向高度差有关,与所走路径无关。
W=mgh 。
(2)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小,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
重力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P G E W ∆-=。
(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人为选定)(4)物体在某处的重力势能(可正可负),数值上等于把物体从该点移到零势能面处时,重力所做的功,如前图1中,如设E pA =0,则E pB =-mgh ,如设E pB =0,则E pA =mgh 。
(5)重力势能应归物体与地球所共有。
一般我们只提物体不说地球,但不等于归物体自己所有,原因是如没有地球则谈不上物体受重力,所以也谈不上重力势能。
沪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2
![沪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2](https://img.taocdn.com/s3/m/81dbdb4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8.png)
B
3、在电场线上有A、B、C三点,设C点接地,
将1C的正电荷由C移到A点,电场力做功为5J;
再将该电荷由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8J,
求 、 分别是多大?
A
B
= - 5V A
=3V B
思考:
在正Q电荷的电场中的A点放一电量为q 的正电荷,若它从A移动到B,则电场力作 正功还是负功?并比较A、B两点的电势 能,电势的关系。
一、电势 (与高度类比)
U AB
WAB q
EP q
(EPA EPB) q
EPA q
EPB q
A B
U BA
1、定义:把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
与其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
M
U MO
EPM q
单位:V
说明:①某点电势等于该点与零电势点的电势差。
②电势是标量,无方向.但有正负。
③电势具有相对性.电势高低与零电势点的选择 有关。一般取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
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300eV
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匀强电场E,正电荷q由A点移动到 B点,AB间距离为d,电势差为
A
U,电场力做功如何?
W Fd qEd
W qU
B
得:U E d
E
说明:①适用于匀强电场 ,对非匀强电场可以可
以定性判断。
②d: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试证明:1N/C=1V/m
EU d
思考讨论:匀强电场的等势面如何?
匀强电场的等势面
W qU
E
eU
A
单位:
B
C
1eV=1.6X10-19J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2《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ppt课件
![沪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2.2《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40ecc4d15abe23482f4dd9.png)
J,那么 A、B 间的电势差
UAB 是多大?B、A 间的电势差 UBA 是多大?
【提示】 AB 间的电势差
-7 WAB 1× 10 UAB= = -9 V q - 5×10
=-20 V BA 间的电势差 UBA=-UAB=20 V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
【问题导思】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什么? 2.怎样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正、负?
●新课导入建议 户外的高压线,电压高达几十万伏,周围的电场强度一 定很大,落在高压线上的小鸟并没有被电死,你能解释这是 为什么吗?
+ ●教学流程设计
演示结束
课 标 解 读 1.通过探究电场力对带电粒 子做功的特点知道电场力做 功和路径无关. 2.将静电力做功与重力做功 进行类比,理解静电力做功 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认识 电势能的相对性. 3.理解电势差的概念,会用 WAB UAB= 进行有关计算. q
A.放上+ q 时,它的电势能 EA>EB>EC B.放上+q 时,它的电势能 EA<EB<EC C.放上- q 时,它的电势能 EA>EB>EC D.放上- q 时,它的电势能 EA<EB<EC
3.探究交流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有什么关系?你能通过类 比,得出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吗?
【提示】
重力做功 电场力做功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 能减少 能减少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 能增加 能增多
电势差
1.基本知识 (1)定义:物理学中,把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的过程中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电 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1)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为 W=qEd,其中 d 为电 荷沿电场线方向上的位移. (2)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只有初末位置决定,移 动电荷 q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就是确定值.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说课稿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0c2d5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5.png)
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是沪科教版高三物理选修3中的一节课,主要内容是研究电场的力的性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电场力的性质,包括静电力、电场力线、电场力与电荷性质的关系以及电场力的叠加原理等。
1.2 课程目标•了解电场的力的性质,包括静电力和电场力线的概念;•掌握电场力与电荷性质的关系,如电荷正负性与电场力的方向、大小的关系;•理解电场力的叠加原理,能够计算多个电荷所受的合成电场力;•进一步理解电场力对物体的作用,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2.1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静电力的性质:向量性、超距作用、反作用定律;•电场力线的性质:表示方法、电荷正负性与电场力线的走向关系;•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库仑定律、电荷正负性与电场力方向的关系;•电场力的叠加原理:叠加法则、多个电荷所受合成电场力的计算。
2.2 重点难点•重点: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计算,电场力对物体的作用;•难点:电场力的叠加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3.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新课,例如可以描述一个物体通过静电吸附在玻璃上的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静电力是如何产生的,产生静电力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3.2 理论知识讲解3.2.1 静电力的性质•静电力是一种向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静电力是一种超距作用,即不需要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静电力服从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2.2 电场力线的性质•电场力线是表示电场强度和方向的图形工具;•电场力线从正电荷发出,指向负电荷;•电场力线的密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3.2.3 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库仑定律描述了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电荷正负性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关;•电荷之间的距离越远,电场力越小。
3.2.4 电场力的叠加原理•多个电荷所受的合成电场力等于各个电荷所受电场力的矢量合成。
【教育课件】沪科版高中物理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课件沪科版选修3-1.ppt
![【教育课件】沪科版高中物理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课件沪科版选修3-1.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2dc9b983d049649b66587d.png)
1 J___,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_V___ ,即1 V=1 J_/_C___.
四、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1.WAB=qUAB,知道了电场中两点电的势__差______ ,
就可以计算在这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而不
必考虑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电荷移动路的径_____ . WAB
强电场中,杆与场强方向平行,其位置如图2-2-4
所示,若此杆绕过O点垂直于杆的轴转过180°,则在
此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
()
A.0
B.qEl
C.2qEl
D.πqEl
答案:C
图2-2-4
5. 如图2-2-5所示,在场强为 E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为L的A、B两 点,连线AB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θ,将 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 若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 的功W1=______;若沿路径ACB移动 该电荷,电场力做的功W2=______; 若沿曲线AD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 的功W3=______.由此可知电荷在电 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是 ________.
答案:D
3.对UAB=1 V的正确理解是力做功1 J
B.从A到B移动1 C的正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C.从B到A移动1 C的正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D.从A到B移动1 C的正电荷,电场力做功-1 J
答案:B
4. 两带电小球,电荷量分别为+q和-q,固定
在一长度为l的绝缘杆两端,置于电场强度为E的匀
4.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A、B两点的电荷 qA、qB具有的电势能分别等于将qA、qB由A、B两点沿任 意路径移E到p_=__0____电场力做的功(如图2-2-3所 示).即EpA=WA0,EpB=WB0.
2.2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沪科教版选修3-1教案
![2.2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沪科教版选修3-1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9e126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4.png)
2.2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 - 沪科教版选修3-1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场的力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电场力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电场力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电场力的概念和性质。
2.电场力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电场力的计算方法。
2.运用电场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5.1 开场小拓展引导学生感受:将两个电荷球放在一起,它们发生了什么?让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说出来并解释原因。
5.2 导入新课1.引入电场概念:电荷周围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可将电荷周围的空间划分为一个个电场力作用的区域。
2.阐述电场力的概念和性质:是指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大小与电荷q密切相关,方向与电场E的方向一致。
3.讲解电场力的计算方法:F = qE5.3 实验探究电场力与电荷宽度的关系1.实验设备:导线、电荷计、极板、定距离卡尺。
2.实验步骤:1.将两个相等的电荷球放在金属极板上,用导线将它们连接在一起。
此时,它们的电荷量相等。
2.以足够大的距离摆放电荷计,使其尖端在金属板的中心位置。
3.测量板间距,并调整它,使电场强度相等。
4.改变电荷球的距离,使其宽度从小到大变化,并记录每次的电荷计读数。
5.用数据绘制电荷宽度和电荷计读数的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5.4 理论计算电场力的大小1.计算一个点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力:E = kq / r^2,F = qE。
2.计算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F = kq1q2/r^25.5 实例解析和练习1.实例解析:将若干个点电荷放在给定位置上,计算它们受到的合力。
2.练习:给定若干个点电荷及其位置,计算它们所受合力,并判断受力的方向。
六、教学资源1.教材:《沪科版选修3-1物理》。
2.电荷球、导线、电荷计、极板、定距离卡尺等实验器材。
七、教学评估1.实验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2.学生对电场力的计算方法和运用能力是否掌握。
3.学生在实践中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场与示波器 2.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学案 沪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场与示波器 2.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学案 沪科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ee7ed37802020740be1e9bd3.png)
2.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知识梳理]一、研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1.电场力做功: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W=qEL cos θ.其中θ为电场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图2212.特点: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二、研究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势能的概念(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作电势能.(2)大小: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荷从这点移动到选定的参考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功.(3)相对性: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具有相对性,规定了参考点(也就是零电势能位置)才有具体值.通常取无限远处或地球表面的电势为零.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1)公式:W E=E p A-E p B.(2)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三、电势差1.定义:物理学中,把W ABq叫作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2.定义式:U AB =W ABq.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 ,1 V =1_J/C. 4.电势差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5.物理意义:在电场中如果移动1库仑正电荷从一点到另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是1焦耳,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伏特.[基础自测]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非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有关.(×)(2)规定不同的零势能点,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都是相同的.(×) (3)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势能减小.(√)(4)电势差U AB 等于将电荷q 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5)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6)电场力做正功,电势差一定为正,电场力做负功,电势差一定为负.(×) 【提示】(1)× 在任何电场中电场力做功都与路径无关.(2)× 电势能的大小是相对的,规定的零势能点不同,电荷的电势能不同. (4)× U AB =W ABq. (6)× 电势差的正负与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及电荷的正负都有关系.2.电场中有A 、B 两点,在将某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了正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电荷是正电荷,且电势能减少B .该电荷是负电荷,且电势能增加C .该电荷电势能增加,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D .该电荷电势能减少,但不能判断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D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少,但不能确定该电荷的正、负,故D 正确.] 3.电场中有A 、B 两点,一个点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为1.2×10-8J ,在B 点的电势能为8.0×10-9J .已知A 、B 两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如图222所示,该点电荷的电荷量为1.0×10-9C ,那么( )【导学号:69682055】图222A .该电荷为负电荷B .该电荷为正电荷C .A 、B 两点的电势差U AB =4.0 VD .把电荷从A 移到B ,电场力做功为W =4.0 JA [点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从A 到B 电场力做正功,所以该电荷一定为负电荷,且W AB =E p A -E p B =1.2×10-8J -8.0×10-9J =4.0×10-9J ,故A 项正确,B 、D 项错误;U AB =W AB q = 4.0×10-9-1.0×10-9V =-4.0 V ,所以C 项错误.][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1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1)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做功为W =qEL ,其中L 为电荷沿电场线方向上的位移. (2)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只由初末位置决定,移动电荷q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是确定值.2.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类似,与路径无关,取决于初末位置,类比重力势能引入了电势能的概念.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是电场力做功必然引起电势能的变化.(1)电场力做功一定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的变化只有通过电场力做功才能实现,与其他力是否做功及做功多少无关.(2)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一定增大.电场力做功的值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即:W AB =E p A -E p B .(多选)带电粒子以速度v 0沿竖直方向垂直进入匀强电场E 中,如图223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仍为v 0,则一定有( )图223A .电场力大于重力B .电场力所做的功大于重力所做的功C .粒子运动的水平位移大小等于竖直位移大小D .电势能的减小量一定等于重力势能的增大量思路点拨:①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涉及重力和电场力做功. ②重力做负功使重力势能增加,电场力做正功使电势能减少.CD [设粒子运动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大小分别为L 、L ′,由s =v 02t 知L =L ′,C 对.由动能定理得:qEL -mgL ′=0,故mg =Eq ,A 、B 错.又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为mgL ′,电势能的减小量为EqL ,故D 对.]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场力做功对应电势能的变化.例题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2)重力做功只对应重力势能的变化.(3)合外力做功对应动能的变化.例题中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和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针对训练]1.地球表面附近某区域存在大小为150 N/C 、方向竖直向下的电场.一质量为1.00×10-4kg 、带电荷量为-1.00×10-7C 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10.0 m .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 2,忽略空气阻力)( )【导学号:69682056】A .-1.50×10-4J 和9.95×10-3J B .1.50×10-4J 和9.95×10-3J C .-1.50×10-4J 和9.65×10-3J D .1.50×10-4J 和9.65×10-3JD [设小球下落的高度为h ,则电场力做的功W 1=-qEh =-1.5×10-4J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所以电势能增加1.5×10-4J ;重力做的功W 2=mgh =9.8×10-3 J ,合力做的功W =W 1+W 2=9.65×10-3 J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ΔE k =W =9.65×10-3 J ,因此D 项正确.]2. (多选)如图224是某种静电矿料分选器的原理示意图,带电矿粉经漏斗落入水平匀强电场后,分落在收集板中央的两侧.对矿粉分离的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图224A .带正电的矿粉落在右侧B.电场力对矿粉做正功C.带负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大D.带正电的矿粉电势能变小BD[由题图可知,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带正电的矿粉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所以落在左侧;带负电的矿粉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落在右侧,选项A错误.无论矿粉所带电性如何,矿粉均向所受电场力方向偏转,电场力均做正功,选项B正确.电势能均变小,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1AB AB(1)公式W AB=qU AB,既适用于匀强电场,也适用于非匀强电场.(2)三个物理量都是标量,但都有正负,在计算时会涉及正、负号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对符号的处理有两种方法:①计算时将各物理量的正、负号代入直接参与运算,得出的结果是正是负一目了然.②计算时各物理量均代入绝对值,不涉及正负号,计算完成后再判断出结果是正还是负.如图225,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图225思路点拨:①不计粒子重力,粒子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只有电场力做功. ②电场力做功W =qU AB ,根据动能定理可以确定A 、B 间的电势差.【解析】 粒子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v 0,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为v 0sin 60°,当它运动到B 点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为v B sin 30°,粒子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v 0sin 60°=v B sin 30°,解得v B =3v 0由动能定理可得qU AB =12mv 2B -12mv 20,解得U AB =mv 2q .【答案】 mv 20q静电场中功能关系问题的三种情况(1)合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即W 合=ΔE k .这里的W 合指合外力做的功.(2)电场力做功决定物体电势能的变化量,即W AB =E p A -E p B =-ΔE p .这与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类似.(3)只有电场力做功时,带电体电势能与动能的总量不变,即E p1+E k1=E p2+E k2.这与只有重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类似.[针对训练]3.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6C 的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5J ,再将电荷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1.2×10-5J ,求A 与B 、B 与C 、A 与C 间的电势差.【导学号:69682057】【解析】 电荷从A 移到B 时,克服电场力做功,表示电场力做负功,因此W AB =-3×10-5J ,电荷从B 移到C ,W BC =1.2×10-5J.根据电荷移动时电场力做的功和电势差的关系得:U AB =W AB q =-3×10-5-6×10-6V =5 VU BC =W BC q =1.2×10-5-6×10-6V =-2 VU AC =U AB +U BC =5 V +(-2 V)=3 V.【答案】 5 V -2 V 3 V[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1.某电场的一条电场线如图226所示,在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 )图226A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B .电场力对电荷不做功C .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D .电势能增加A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A 正确.]2.如图227所示,空间中的M 、N 处存在两个被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 、B 、C 三点,已知MA =CN =NB ,MA <NA .现有一正点电荷q ,关于在电场中移动电荷q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导学号:69682058】图227A .沿半圆弧l 将q 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不做功 B .沿曲线r 将q 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正功 C .沿曲线s 将q 从A 点移到C 点,电场力不做功D .沿直线将q 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B [电场是由M 和N 处两个点电荷的电场叠加而成的.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未位置有关.正电荷从B 点到C 点,N 处的点电荷不做功,M 处点电荷做正功,所以合电场力做正功,选项A 错,B 对.A 点和B 点关于两个等量正点电荷对称分布,所以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不做功,选项D 错.由于正电荷从A 移动到B 电场力不做功,从B 到C 电场力做正功,所以从A 到C 电场力做正功,选项C 错.]3.如图228所示,在场强E =104N/C 的水平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l =15 cm 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 =3 g 、电荷量q =2×10-6C 的小球,当细线处于水平位置时,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到达最低点B 时的速度是多大?图228【解析】 根据动能定理得mgl -qEl =12mv 2,解得v =2lmmg -qE =1 m/s.【答案】 1 m/s。
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2.2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教案1沪科版选修3-1(new)
![高中物理第2章电场与示波器2.2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教案1沪科版选修3-1(new)](https://img.taocdn.com/s3/m/4b6b836ecc22bcd127ff0c67.png)
2。
2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定义式与应用。
(一) 过程与方法结合电势、电势能、静电力做功,通过对比让学生深入理解电势差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比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重点:理解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定义式。
难点: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课时知识要点:1、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2、电势概念.—--—-后引入新课(二)新课教学--—--第5节、电势差通过对重力场中的高度、高度差和电场中的电势、电势的差值进行类比,并结合P 18图1、4-1分析得出:1、 电势差(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
用AB U 表示。
(2)公式:B A AB U ϕϕ-= 或 A B A B U ϕϕ-= ①所以有:AB U =—BA U ②注意:电势差也是标量,可正,可负。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电荷Q 在电场中从A 移动到B 时,静电力做的功W AB 等于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之差。
推导:()AB B A B A PB PA AB qU q q q E E W =-=-=-=ϕϕϕϕ所以有: AB AB qU W = 或 qW U AB AB =③ 即: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力做的功与试探电荷Q 的比值。
注意: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AB位置有关分析P24例题(这里略)先引导学生画示意图.后解之。
并对A、C间的电势差的计算过程做补充说明。
(三)小结:对本节内容要点进行概括.(四)巩固新课1.引导学生完成问题与练习。
作业1、2,3做练习。
2.阅读教材内容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沪科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2章《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
![沪科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2章《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0f7b1e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5.png)
EO′
方向:A→B
EB′ EA
EB
(1)点电荷A、B在中点O产生的场强分别为
同向相加
多大?方向如何?
(2)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O的场强为多大?
EO′
(3)在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距A、B两
点都为r的O′点的场强如何?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延伸思考]
1.点电荷、等量同号点电荷、等量异号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有何特点?
点电荷
发散型
会聚型
同条线上:同向, 不等大
同球面上:等大, 不同向
(1)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不存在场强相同的点. (2)若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一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 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各不相同.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第2章 电场与示波器
学案1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
1 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公式,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
2 会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并熟记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 线分布特征.
3 理解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及场强叠加原理.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一、电场
法拉第 电场 电场力
二、怎样描述电场
[要点提炼]
1.电场线的特点有:(1)起始于无限远或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或无限远. (2)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3)在同一幅图中,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 表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2.匀强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电场线是距离相等的 平行直线.
沪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学设计
![沪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c14da2c8d376eeafaa3156.png)
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基础回顾】:一、电势和电势能1、电势(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与它的的比值,叫这一点的电势。
(2)公式:(3)单位:(4)物理意义:描述的性质的物理量。
与是否引入检验电荷,在数值上等于把正电荷由该点移到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5)电势具有相对性:通常取处或的电势为零电势,这样一来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值,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势均为值。
(6)电势是标量,只有没有,但由正负之分,正负表示。
(7)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场强的方向是电势降落的方向。
2、电势能:(1)由电荷和电荷在电场中的决定的能量叫电势能。
计算公式为:。
(2)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静电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即静电力作的功等于电势能的,表示为。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把它从该点移动到位置时静电力所做的功。
(3)电势能具有性,通常取为电势能的零点。
电势能是标量,只有没有,但由正负之分,正负表示。
3、等势面:(1)定义:电场中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2)特点:①等势面一定与垂直,即跟的方向垂直;②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功;③电场线总是从电势的等势面到电势的等势面;④任意两个等势面都不会;⑤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即等差等势面分布的疏密可以描述电场强弱。
二、电势差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之差叫电势差,电势差是标量,有正负,正负不表示大小。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只与电荷和位置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
计算公式为:。
除上述求静电力做功的公式外还有三种方法:(1)用功的公式来计算(恒力情况,匀强电场中使用)W= =(2)用功能关系来计算W=-ΔE电时能(3)用动能定理来计算W电+W非电=ΔE K3、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公式:条件:①电场②d为的距离【重难点阐释】:1、 电场力做功的计算:⑴定义式:W=Fscos ө=qEscos ө(只使用于 电场);⑵据W AB =qU AB 计算;⑶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W=-∆E P 计算⑷据动能定理W 电+W 非电=E k2-E k1进行求解。
物理: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沪科版选修3-1).doc
![物理: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教案(沪科版选修3-1).doc](https://img.taocdn.com/s3/m/80a61586524de518964b7de5.png)
一、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势差的概念及其定义式U AB=W AB/q,并会运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 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和电势差的关系U AB=φA-φB ,知道电势的值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有关,知道在电场中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3. 知道什么是电势能,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二、能力目标: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类比、概括讲述新知识,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三、思想目标:⒈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⒉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严谨流畅的逻辑推理,层层深入,类比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对语言美、逻辑美的审美感受力。
性质的电势差.定义式:qW UAB AB物理意义: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AB .说明:这又是一个由比值来定义的物理量。
讨论:U AB 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由什么决定?由W AB 、q 决定吗?W AB 由q 、U AB与学生一道讨论、总结:U AB 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无关,仅由电荷移动的两位置A 、B 决定,与所经路径,W AB 、q 均无关,但可由U AB =q W AB 计算U AB . 而W AB 却由q ,U AB 决定。
这些也可由比值定义法定义概念的共性规律中得到。
⒉单位:伏特 符号V 1V=1 J/C ⒊是标量:电场力做功可正可负,故两点间电势差也可正可负。
正负表示大小。
例⒈如图所示的电场中,A 、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 =20 V ,电荷q =-2×10-9C 由A 点移到B解: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AB =U AB ·q =20×(-2×10-9)=-4.0×10-8J或:电场力所做功W AB =U AB ·q =20×2×10-9=4×10-8J 。
因F 电方向从B 到A ,s 方向由A 到B ,故电场力做负功. ⒋应用W AB =qU AB①可将q ,U AB ,连同正负号一同代入. ②将q ,U AB 的绝对值代入。
(沪科版)物理选修【3-1】第2章《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1)》导学案
![(沪科版)物理选修【3-1】第2章《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1)》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d06f0e4b35eefdc8d33328.png)
学案3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电场力做的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2.掌握电场力做的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3.会应用WAB =qUAB 进行有关计算.一、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在任意静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二、电荷在电场中的功能关系1.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电势能.2.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减少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做的功.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增加的电势能等于克服电场力做的功,公式表达为WE =EpA -EpB.3.电荷在电场中某处的电势能,等于在电场力作用下把它从该处移动到零电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做的功.通常把离开场源电荷无限远处规定为零电势能位置,或者把地球表面规定为零电势能位置.三、电势差1.将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WAB 与所移动的电荷q 的比值WAB q称为电场中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公式表示为UAB =WAB q.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如果1 C 的正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1_J ,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_V ,即1 V =1_J/C.2.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常用电子伏特(简称电子伏,符号是eV)作为能量的单位.1 eV =1.6×10-19J.一、电场力做功的特点[问题设计]1.如图1所示,试探电荷q 在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沿直线从A 移动到B ,电场力做的功为多少?若q 沿折线AMB 从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多少?图1答案 电场力F =qE ,电场力与位移夹角为θ,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 做的功W =F·|AB|cos θ=qE·|AM|.在线段AM 上电场力做的功W1=qE·|AM|,在线段MB 上电场力做的功W2=0,总功W =W1+W2=qE·|AM|.2.若q 沿任意曲线从A 点移动到B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多少?据1、2可得出什么结论.答案 W =qE·|AM|.电荷在匀强电场中从不同路径由A 运动到B ,电场力做功相同.说明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要点提炼]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某电荷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的电荷量有关,与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与电场是否是匀强电场也无关.2.电场力做功与重力做功相似,只要初、末位置确定了,移动电荷q 做的功就是确定值.二、电势能[问题设计]类比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如何变化?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如何变化?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答案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功的值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即:WAB =EpA -EpB.[要点提炼]1.电场力做功是电势能变化的量度,用公式表示为WAB =EpA -EpB ,即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2.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电势能零点的规定:通常把电荷在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地球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延伸思考] 当正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时,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当负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时,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答案 正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负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时,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三、电势差[问题设计]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我们知道了同一电荷沿不同路径由A 移到B ,电场力做的功是相同的,那么移动不同电荷从A 至B ,电场力做的功是否相同?电场力做的功与电荷量q 的比值是否相同?答案 电场力做的功WAB =qEL ,所以移动不同电荷做的功不同;但WAB q=EL 是相同的. [要点提炼]1.电势差的定义式UAB =WAB q,这是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UAB 与WAB 和q 无关,只跟电场中A 、B 两点的位置和电场强度有关.2.电势差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3.用UAB =WAB q或WAB =qUAB 计算时,各物理量符号的处理: (1)带正、负号进行运算:把电荷q 的电性和两点间的电势差U 的正、负号代入,算出的功为正,则说明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算出的功为负,则说明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大.(2)只将绝对值代入公式运算:即在计算时,q 、U 都取绝对值,算出的功也是绝对值,至于电场力做的是正功还是负功,可以根据电荷的正、负及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场线方向的关系判断.[延伸思考] 电势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电势差的大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答案 无关.一、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例1 在场强为4×105 V/m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子从A 点移动到B 点,如图2所示.已知A 、B 间距离为20 cm ,AB 连线与电场线成30°角,求:图2(1)电场力做的功.(2)质子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3)若规定B 点的电势能EpB =0,则质子在A 点的电势能是多少?解析 (1)在匀强电场中电场力为F =qE沿电场力方向的位移为lABcos 30°电场力对质子做的功为WAB =qElABcos 30°=1.6×10-19×4×105×0.2×32J≈1.1×10-14 J. (2)因为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减少.(3)EpA =WAB -EpB =1.1×10-4 J.答案 (1)1.1×10-14 J (2)减少 (3)1.1×10-4 J例2 对于电场中的A 、B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势差的定义式UAB =WAB q,说明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与电场力做功WAB 成正比,与移动电荷的电荷量q 成反比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将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C .若将1 C 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1 J 的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D .若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除受电场力外,还受其他力的作用,则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所做的功解析 两点间的电势差由电场本身决定,与移动电荷及电场力做功无关,故A 错;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不管受几个力作用,其电势能变化总等于电场力做功,故D 错;由公式UAB =WAB q,可知B 错,C 对. 答案 C二、对电势差的理解例3 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6 C 的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5 J ,再将电荷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1.2×10-5 J ,求A 点与B 点,B 点与C 点间的电势差.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直接应用电势差的定义来计算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注意电场力的功、电荷、电势能正、负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这三个量及其正、负符号都代入,结果是统一的.解析 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得:UAB =WAB q =-3×10-5-6×10-6V =5 V , UBC =WBC q =1.2×10-5-6×10-6V =-2 V. 答案 UAB =5 V UBC =-2 V针对训练 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 =2.0×10-9 C ,在静电场中由a 点移动到b 点.在这个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外力做的功为6.0×10-5 J ,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为( )A .1×104 VB .-1×104 VC .4×104 VD .-7×104 V答案 A解析 Uab =Wab q① Wab +W 外=12mv2 ② 由①②式得Uab =1×104 V.1.(对电势差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点的电势差等于将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B .电势差是一个标量,但有正、负值之分C .由于电场力做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所以电势差也跟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跟这两点的位置有关D .A 、B 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能位置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AB =UBA答案 BC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全面地理解电势差这个概念,从电势差的定义可知A 项错误.从电势差的特性可知电势差是标量,但有正、负值之分,B 项正确.从电场力做功的特性及电势差的定义可知两点间电势差只与两点位置有关,C 项正确.移动相同电荷从A 到B 和从B 到A 做功不同,WAB =-WBA ,所以UAB =-UBA ,故D 项错误.2.(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在静电场中,一个电子由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5 eV(1 eV =1.6×10-19 J),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由b 沿直线指向aB .a 、b 两点间电势差Uab =5 VC .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eVD .电子的电势能减少5 J答案 C解析 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运动路径无关,A 错;Uab =Wab q =5 eV -e=-5 V ,B 错;电场力做5 eV 的正功,电势能减少5 eV ,C 对,D 错.3.(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和电势差的关系)把质量为m =4.0×10-6 kg ,带电荷量为q =1.0×10-4 C 的粒子,在电场中的A 点由静止释放.当它运动到B 点时,电场力对它做功W =1.25×1017 eV,则A 、B 两点间电势差为多少?粒子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为多少?答案 200 V 100 m/s解析 因为W =qUAB ,所以UAB =W q =1.25×1017×1.6×10-191.0×10-4V =200 V. 又根据动能定理有W =12mv2,得 v =2W m = 2×1.25×1017×1.6×10-194×10-6m/s =100 m/s.4.(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在电场中把一个电荷量为6×10-6 C 的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3×10-5 J ,则电荷从A 到B 的过程中,电势能变化了多少?是增加还是减少?若规定电荷在B 点的电势能为零,则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为多大?答案 3×10-5 J 增加 -3×10-5 J解析 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即电场力做负功,有WAB =-3×10-5 J .由WAB =EpA -EpB 知,电势能变化了3×10-5 J ;由于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若EpB =0,则由WAB =EpA -EpB 得EpA =-3×10-5 J.题组一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荷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了B 点,路径不同,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就可能不同B .电荷从电场中的某点开始出发,运动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该点,则说明电场力做功为零C .正电荷沿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电场力对负电荷做正功D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因为电场力可能对电荷做功,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在电场中并不成立答案 BC解析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电荷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B 项正确,A 项错误;正电荷沿电场线运动、负电荷逆着电场线运动,所受电场力与速度的夹角均为0度,电场力均做正功,C 项正确;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适用定律之一,与是什么力做功无关,D 项错.2.带电粒子M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 点运动到Q 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2.6×10-6 J 的功.那么( )A .M 在P 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 点的电势能B .M 在P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它在Q 点的电势能C .P 点的场强一定小于Q 点的场强D .M 在P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它在Q 点的动能答案 AD解析 带电粒子M 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P 点运动到Q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其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故选项A 、D 正确,B 错误;场强的大小与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无关,选项C 错.故正确答案为A 、D.3.如图1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则( )图1A .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左B .A 点场强一定大于B 点场强C .电场力做负功D .电场力做正功答案 AD4.如图2所示,实线为方向未知的三条电场线,a 、b 两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O 点附近以相同的初速度飞入.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图2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B.a加速度增大,b加速度增大C.a电势能减小,b电势能增大D.a和b的动能一定都增大答案 D题组二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电势差5.关于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的电荷量决定B.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荷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电场力在这两点间所做的功与移动的电荷量的比值答案BD6.如图3所示,A、B两点各固定着电荷量为+Q和+2Q的点电荷,A、B、C、D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 =DB,将一正电荷从C点沿直线移到D点,则电场力对电荷( )图3A.一直做正功B.一直做负功C.先做正功再做负功D.先做负功再做正功答案 C7.如图4所示,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分别置于P、Q两位置,在P、Q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M、N两点,另有一试探电荷q,则( )图4A.若q是正电荷,q在N点的电势能比在M点的电势能大B.若q是负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大C.无论q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在M、N两点的电势能都一样大D.无论q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q在M点的电势能都比在N点的电势能小答案AB解析由两个等量的正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知,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场方向是:由连线的中点沿中垂线指向无穷远处.正电荷从N点移到M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负电荷从N点移到M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选A、B.题组三电场中的能量问题8.如图5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做以Q为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经P到达N点的过程中( )图5A.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速率先减小后增大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C解析电子从M→P→N的运动过程中,先靠近正点电荷再远离,所以电子受到的静电引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因此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速率先增大后减小,A、C正确.9.如图6所示,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在此电场中有a、b、c、d四个带电微粒(不计微粒间相互作用)各以水平向左、水平向右、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A .c 、d 带异种电荷B .a 、b 带同种电荷且电势能均不变C .d 的电势能、重力势能均减小D .c 的电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加答案 B10.一带电油滴在匀强电场E 中的运动轨迹如图7所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空气阻力,则此带电油滴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为( )图7A .动能减小B .电势能增加C .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少D .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增加答案 C解析 由题图的轨迹可知电场力竖直向上且大于重力,则从a 到b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又电场力做功的值大于重力做功的值,由动能定理可得ΔEk =W 电+W 重>0,故动能增加.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重力势能、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所以,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少,重力势能和电势能之和减少,所以只有C 选项正确.11.如图8所示,在a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粒子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设ab 所在的电场线竖直向下,a 、b 间的高度差为h ,则( )图8A .带电粒子带负电B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Uab =mgh qC .b 点场强大于a 点场强D .a 点场强大于b 点场强答案 ABC解析 带电粒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而粒子运动到b 点时动能没有增大,说明电场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有:mgh -qUab =0,解得a 、b 两点间电势差为Uab =mgh q.因为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Uab>0,所以粒子带负电,选项A 、B 正确.带电粒子由a 运动到b 过程中,在重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下,先加速运动后减速运动.因为重力为恒力,所以电场力为变力,且电场力越来越大,由此可见b 点场强大于a 点场强.选项C 正确,D 错误.题组四 综合题组12.如图9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 、b 、c 三点,ab =5 cm ,bc =12 cm ,其中ab 沿电场线方向,bc 和电场线方向成60°角,一个电荷量为q =4×10-8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W1=1.2×10-7 J ,从b 点移到c 点时电场力做功为W2=1.44×10-7 J .求:图9(1)匀强电场的场强E ;(2)a 、c 两点间的电势差Uac.答案 (1)60 V/m (2)6.6 V解析 (1)设a 、b 间距离为d ,由题设条件有W1=qEd.E =W1qd = 1.2×10-74×10-8×5×10-2V/m =60 V/m. (2)正电荷从a 移到c 电场力做功W =W1+W2,又W =qUac ,则Uac =W1+W2q =1.2×10-7+1.44×10-74×10-8V =6.6 V. 13.如图10所示,光滑绝缘细杆竖直放置,它与以正电荷Q 为圆心的某圆交于B 、C 两点,质量为m 、带电荷量-q 的有孔小球从杆上A 点无初速度下滑,已知q ≪Q ,AB =h ,小球滑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3gh.求小球由A 到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及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图10答案12mgh -mgh 2q解析 由A 到B 过程中电场力是变力,所以不能直接用W =Fs 来解,只能考虑应用功能关系求解.因为杆是光滑的,所以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只有两个力做功:电场力做功WE 和重力做功mgh ,由动能定理得:WE +mgh =12mv2B 代入已知条件vB =3gh 得电场力做功WE =12m·3gh-mgh =12mgh UAB =WE -q =-mgh 2q。
沪科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2章《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
![沪科版物理课件(选修3-1)第2章《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https://img.taocdn.com/s3/m/865b5f6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c.png)
解析 两点间的电势差由电
场本身决定,与移动电荷及 电场力做功无关,故 A 错;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不管受
几个力作用,其电势能变化总 等于电场力做功,故 D 错;
由公式
UAB
=WAB q
,可知
B
错,C 对.
电荷电势能的变化就不再等于电场力
所做的功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延伸思考] 当正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时,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势能是增 加还是减少?当负电荷顺着电场线运动时,电场力做什么功?电势能是增 加还是减少?
v
E
F
W1>0, Ep↓
vE
F
W2<0, Ep↑
三、电势差
在如图所示的示例中,我们知道了同一电荷沿不同
路径由 A 移到 B,电场力做的功是相同的,那么移 动不同电荷从 A 至 B,电场力做的功是否相同?电 场力做的功与电荷量 q 的比值是否相同?
UBC=WqBC=-1.26××1100--56 V=-2 V.
点,B 点与 C 点间的电势差.
答案 UAB=5 V UBC=-2 V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直接应用电势差的定义来计算的题目,解题 的关键是注意电场力的功、电荷、电势能正、负值三者之间的关 系.如果把这三个量及其正、负符号都代入,结果是统一的.
点移动到 B
WAB=qElABcos 30°=1.6×10-19×
点,如图所 示.已知 A、B 间距离为 20 cm,
4×105×0.2×
3 2
J≈1.1×10-14 J.
AB 连线与电场线成 30°角,求:(2)因为电场力做正功,所以电势能
(1)电场力做的功.
2019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1沪科版课件:2.2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
![2019学年高中物理选修3-1沪科版课件:2.2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https://img.taocdn.com/s3/m/8195360fb4daa58da0114ad3.png)
解析:(1)正电荷从 A 移到 B,电场力做功 WAB=-1.5×10-7J 则 A、B 间的电势差
������ UAB= ������������ ������
=
-1.5×10-7 2.0×10
-9
V=-75V
正电荷从 B 移到 C,电场力做功 WBC=4.0×10-7J 则 B、C 间的电势差
������������������ 可以看出,UAB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 A ������ ������������������ 为比 ������
移到 B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若对单位正电荷做正功,则 UAB 为正值;若对 单位正电荷做负功,则 UAB 为负值。 (3)电势差有正负,其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讲到电势差时, 必须明确所指的是哪两点间的电势差,A、B 间的电势差记作 UAB,B、A 间的 电势差记作 UBA。且 UAB=-UBA。
2.2 研究 电场的能 的性质 (一)
学习目标 思维脉络 1.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 点,能利用其特点解决相关问 题。 2.理解电势能的概念,掌握电 荷在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WE=EpA-EpB。 3.理解电势差的概念及电势差 与电势能的区别和联系,并能 W 利用公式 UAB= AB 来解决有
q
关问题。
������ 2 ������ 2
一
二
三
二、研究电荷在电场中的功能关系
1.电势能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 (2)大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 置时所做的功。 (3)系统性:电势能为电荷和电场所共有,而非电荷独有。为简单起见, 通常说成电荷具有电势能。 (4)相对性: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有相对性。电势能的大小跟零 势能位置的选取有关。 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穷远处规定为零势能位置, 或者把地球表面规定为零电势能位置。
沪科版3-1选修三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WORD教案4
![沪科版3-1选修三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WORD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0475452f51e79b89680226bc.png)
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通过与重力场中重力做功― 物体高度差改变—重力势能变化作类比,使学生掌握电场中相对应的电场力做功一►电场中电势差改变—电势能变化,领悟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
2.巩固用比值定义物理量。
3.加深功(电场力的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明确电场力的功和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建立电势差的概念。
难点:理解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由定义,但其值由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电场中两个q点的位置决定,而与W q无关。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出发,研究了电场的性质。
我们引入电场强度矢量E描述电场强弱,用矢量E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
规定单位正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大小为场强大小。
这样表示出了电场(所具有的力)的性质。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下面我们从能量角度研究电场(所具有的能)的性质。
复习:1.功的量度W二Fscosr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B为F与s的夹角)2.重力功(1)重力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如图1所示,物体沿不同路径经由A到B,重力功仅与AB两点竖直方向高度差有关,与所走路径无关。
W=mgh(2)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小,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
重力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 G二-厶Ep。
(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人为选定)(4)物体在某处的重力势能(可正可负),数值上等于把物体从该点移到零势能面处时, 重力所做的功,如前图1中,如设&A=0,贝U Eo B=-mgh,如设E pB=0,贝U E pA=mgh=(5)重力势能应归物体与地球所共有。
一般我们只提物体不说地球,但不等于归物体自己所有,原因是如没有地球则谈不上物体受重力,所以也谈不上重力势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与重力场中重力做功 物体高度差改变 重力势能变化作类比,使学生掌握电场中相对应的电场力做功 电场中电势差改变 电势能变化,领悟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的概念。
2.巩固用比值定义物理量。
3.加深功(电场力的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明确电场力的功和电势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及建立电势差的概念。
难点:理解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由q
W 定义,但其值由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电场中两个点的位置决定,而与W
、q 无关。
三、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出发,研究了电场的性质。
我们引入电场强度矢量E 描述电场强弱,用矢量E 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
规定单位正电荷在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大小为场强大小。
这样表示出了电场(所具有的力)的性质。
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此力可以做功,所以电场也有能的性质。
下面我们从能量角度研究电场(所具有的能)的性质。
复习:
1.功的量度
θcos Fs W = 功等于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
(θ为F 与s 的夹角) 2.重力功
(1)重力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
如图1所示,物体沿不同路径经由A 到B ,重力功仅与AB 两点竖直方向高度差有关,与所走路径无关。
W=mgh 。
(2)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减小,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物体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
重力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P G E W ∆-=。
(3)重力势能是相对的,有零势能面。
(人为选定)
(4)物体在某处的重力势能(可正可负),数值上等于把物体从该点移到零势能面处时,重力所做的功,如前图1中,如设E pA =0,则E pB =-mgh ,如设E pB =0,则E pA =mgh 。
(5)重力势能应归物体与地球所共有。
一般我们只提物体不说地球,但不等于归物体自己所有,原因是如没有地球则谈不上物体受重力,所以也谈不上重力势能。
B
图1
下边我们首先来看看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几种典型电场,今天我们就用匀强电场来研究电场力功的特点。
在场强为E的匀强场中,令电荷q沿任意一条曲线由A移至B(如图2),可将AB分成若干小段AA1、A1A2……,若小段的数目足够多,每一小段都足够短,则可用折射AB1、A1B1、A1B2、A2B2……代替曲线,电荷在AB1、A1B2……段上移动时,电场力的功为Eq·AB1、Eq·A1B2……,电荷在B1A1、B2A2……段上移动时,电场力不做功,所以电荷由A移至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W=Eq·(AB1+A1B2+…)=Eq·AB'即W为电场力与AB在电场力方向上投影的乘积,与路径无关。
由上可知: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仅与电荷运动的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
此结论不仅适用于匀强电场而且适用于任何电场。
(在中学阶段不必学习其证明方法)例如:如图3所示,在场电荷+Q的电场中检验电荷q由A移至B,电场力做的功为W。
以OA为半径画弧交OB于C,则q由A沿弧到C再到B电场力做功为W1,q由C到B电场力做功为W2,则有:W=W1=W2。
原因是q由A到C,电场力做功为零,W ACB=W AC+W CB=W1=W2=W
小结:
(1)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物体具有由位置决定的重力势能。
(2)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分子间有由相对位置决定的分子能。
(3)(类似地)电场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仅与电荷起始位置和末位置有关,所以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与位置有关的势能——电势能。
2.电势能E
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与电荷位置有关的能,叫电势能。
提问:电场力功与电势能有什么关系?提示重力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电场力功等于电势能增量负值,即W电=-△E。
(2)电势能也是相对的,零势能点是人为选定的。
点电荷一般取无穷远为零势能处。
提问: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由谁决定?
讨论:如图4所示,+Q 电场中检验电荷q 由A 移到B 再到无穷远,如果是+q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到无穷远时电势能变为零,所以+q 在A 点时所具有的电势能大于零;如果是-q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到无穷远时电势能变为零,所以-q 在A 点时所具有的电势能小于零。
如果图4中+Q 变为-Q ,检验电荷q 由A 移到B 再到无穷远,如果是+q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到无穷远时电势能变为零,所以+q 在A 点时所具有的电势能小于零;如果是-q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到无穷远时电势能变为零,所以-q 在A 点时所具有的电势能大于零。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3)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由电荷正负和电场共同决定......................。
点电荷电场中电势能正负:如场电荷与检验电荷同号,则电势能E 大于零;如场电荷与检验电荷反号,则电势能E 小于零(前提:规定无穷远为零势能处)。
(4)电势能是属检验电荷与电场所共有的。
(5)电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
总结:从功能关系看,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数值应为把电荷从零势能处移到场中某点时电场力所做功的负值。
3.电势差
提问:相同的电荷q 在电场中都由A 点出发,分别通过图5所示的路径Ⅰ、Ⅱ、Ⅲ到达B 点,哪个电荷电势能改变量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根据电场力的功与路径无关,而电场力的功数值上等于电势能的改变量,所以三者的电势能改变量相同。
让学生总结出: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其电势能的改变量由起始点与终点的位置决定。
提问:把1C 的电荷由A 移到B ,若电场力做了2J 的功,若把2C 的电荷由A 移到B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经讨论明确2C 的电荷在移动过程中的每一点处受到的电场力都是1C 电荷受力的2倍,所以电场力对它做的功应是4J ,即电场力的功还与移动电荷的电量q 有关,即电势能的改变量△E 与电量q 及移动的起末位置有关。
提问:△E 与q 有什么关系?
由上例很容易得出△E 与q 成正比关系。
更明确指出:场和场内两点位置确定以后,将电荷q 由一点移至另一点,虽然q 改变时,△E 也随之改变,但q
E 却不便,它只由电场内两点
的位置决定,所以可用q E ∆表示电场内两点的性质,把它叫做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叫电压),用U 表示,即q
W U AB AB =。
问:国际单位制中U 的单位是什么?
答:焦耳/库仑又称伏特,简称伏。
问:电场中两点间电势差与零电势点选取有关吗?
答:无关。
(三)让学生总结本节重要内容
提问:电场力的功、电势能的改变量、电势差三者中哪些与移动的电量有关?哪些与移动的电量无关?
答:电场力的功、电势能的改变量与移动的电量有关,电势差与移动的电量无关。
(四)例题
如图6所示,O 点固定,绝缘轻细杆l ,A 端粘有一带正电荷的小球,电量为q ,质量为m ,将小球拉成水平后自由释放,求在最低点时绝缘杆给小球的力。
解:如图7,在B 点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在B 点由T 与mg 合力充当向心力,球由A 运动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在B 点:
由①②得:
故杆对小球拉力3mg+2e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