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号文保监会发布险资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暂行办法
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政策汇编
![保险资金运用主要政策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0cdfa1955727a5e9846a6138.png)
保监会令[2016]2号
《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
受托人应当建立相应的净资本管理机制和风险准备金机制,风险准备金从投资计划管理费收入中计提,计提比例不低于10%,
对投资计划的投向不再要求投资项目限于交通、通讯、能源、市政、环境保护等国家级基础设施项目,增加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等可行投资模式;取消对项目管理人的特殊限制(即不要求具备法人资格,为当下运用广泛的有限合伙企业提供契机),取消资金占项目总预算比例(融资方资本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30%、自筹资金不得低于项目总预算的60%)等。
(3)投资不动产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投资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投资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10%。
2010年7月31日
保监会[2010]79号
《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
(1)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等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
2018年10月26日
银保监发[2019]144号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有关事项的通知》
主要是降低了信托与银行合作准入门槛,担任受托人的信托公司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上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
2、重大行政处罚减少为1年(之前为3年)
3、非标债权需AA评级以上,而之前的文件规定是A级。
(4)保险公司投资同一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或者不动产投资计划的账面余额,不高于该计划发行规模的50%,投资其他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该产品发行规模的20%。
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7772b1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6b.png)
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1.24•【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中国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近日,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旨在加强对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重大股票投资行为的监管,防范个别公司的激进投资行为和集中度风险,维护保险资产安全和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为切实落实“财务投资为主,战略投资为辅”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导向,《通知》将股票投资分为一般股票投资、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三种情形,根据持股份额变化,实施层层递进的差别监管。
对占绝大部分不涉及举牌的一般股票投资行为,不增加限制性措施;开展一般股票投资涉及举牌的,应当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础上进行事后报告;达到重大股票投资标准的,应向监管部门事后备案;涉及上市公司收购的,实行事前核准。
为防范个别保险机构激进投资和集中度风险,《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要求,规定了保险机构开展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在偿付能力、股票投资能力、内控管理等方面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程序要求。
《通知》同时明确,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30%。
为进一步防范保险机构与一致行动人共同投资风险,《通知》重点强化了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举牌或收购行为监管,明确禁止保险机构与非保险机构一致行动人共同收购上市公司。
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共同开展重大股票投资,新增投资部分应使用自有资金。
保险机构与非保险一致行动人开展一般股票投资发生举牌时,保监会可以采取暂停保险机构资金最终流向非保险一致行动人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等监管措施。
中国经济进入“维稳”阶段
![中国经济进入“维稳”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1186a243336c1eb91a375df3.png)
【关注CPI,决策层“两个袋子”不放松】中国经济进入“维稳”阶段,由于经济“二次下滑”的威胁减弱,较集中的关注点,是中国经济是否仍有通胀威胁。
经济界主流意见,进入9月,物价指数将由高点回落,但仍有预测指中国经济还有“胀”势。
决策层的要求,是对继续管理好通胀预期,重点束紧一粮(粮食价格)一钱(信贷投放)“两个袋子”。
本周将公布8月经济数据,主流意见是8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升至年内高位,这有可能引起通胀的预期,不过,相信在经济回稳、需求下降、信贷未松、房地产调控加力、输入通胀压力减弱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CPI有可能于9月起即逐步回落。
不过,也有意见认为,8月CPI不是最高点,还有“过4”的可能,不确定因素仍在,加上年底有各方面经济冲刺的传统,因而仍存通胀压力。
决策层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提出的宏观调控着力点,是稳定经济、调整结构、管好预期。
这个预期,就是通胀的预期。
而影响中国通胀的预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投资。
所以当局已强调一要管好粮袋子,一要管好钱袋子。
以中国经济的往绩看,影响物价,引发通胀的一大要素,就是粮食问题。
由于今年中国自然灾害增多,夏粮生产受到影响,在连续6年夏粮丰收之后,今年虽然不算歉收,但在扩种之下总产量未增产,夏粮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夏粮在全年收成中是小头,占有决定性地位的秋粮,眼下也有较大问题,这主要是天灾影响,可能令秋粮丰收的期盼落空,而一旦粮食减收,则将出现价格波动。
于此,粮食问题成为稳物价、稳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局已要求采取一切手段,千方百计保障粮食稳定发展,防止粮价大幅上涨,从而带动通胀。
再一个管好钱袋子,主要是把握信贷投放,防止投资在年底的升温。
这里有两大因素,一是年年如是的最后一季度各种机构突击花钱;二是4万亿投资的“一揽子计划”,今年是第二年,也是完成之年,由于中央到地方都希望能圆满达成这一计划,其间就有投资力度加大的问题。
于此决策者希望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以防由投资过大,引出物价急涨,加大通胀压力。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61c0b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1.png)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也在不断扩大。
不动产,作为一种具有安全性、长期收益性和保值性的资产,成为了保险资金的重要投资对象。
为了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行为,保护保险资金的安全和稳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加强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管理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以下将对该暂行办法进行详细分析。
一、适用范围暂行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保险机构在我国境内投资不动产的管理。
其适用对象包括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资管计划。
二、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投资主体包括保险机构自营投资和委托第三方机构投资两种形式,投资方式则包括开发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基金、不动产投资信托和不动产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形式。
三、控制风险为保证投资安全和稳定,暂行办法还规定了明确的控制风险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留足资金余额。
保险机构在投资不动产时,应保留充足的资金余额,以应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严格风险评估。
保险机构在投资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对项目可行性、市场前景、投资回报率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三)投资限额。
暂行办法对保险机构在投资不动产时的限额作了明确规定,以保证投资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四)流动资金比例要求。
保险机构应确保流动资金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不低于一定标准,以保证资金灵活运用。
四、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暂行办法强化了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的信息公开和报告制度。
保险机构在投资不动产时,应当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其投资情况,同时向社会公布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和投资收益情况,以保证投资行为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五、保证合规性暂行办法强调了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的合规性要求。
保险机构在投资不动产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定,确保投资行为合法合规,规避各类风险,保护保险资金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六、结语保险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资产,必须合理、稳健地运用,以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a551332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5.png)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2.10.12•【文号】保监发[2012]93号•【施行日期】2012.10.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本篇法规中关于保险资金直接股权投资行业范围的条款已被《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54号)自2020年11月12日起停止执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保监发〔2012〕93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规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运作行为,防范投资管理风险,实现保险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我会制定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10月12日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险资金境外投资运作行为,防范投资管理风险,实现保险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当事人,应当根据《办法》和本细则规定,充分研判拟投资国家或者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风险,审慎开展境外投资。
第三条中国保监会依法对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当事人的管理能力进行持续评估和监管。
第二章资质条件第四条委托人除符合《办法》第九条规定外,还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一)设置境外投资相关岗位,境外投资专业人员不少于3人,其中具有3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人员不少于2人;(二)投资时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三)投资境外未上市企业股权、不动产及相关金融产品,投资管理能力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第五条境内受托人除符合《办法》第十条规定外,还应当满足下列条件:(一)具有3年以上保险资产管理经验;(二)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不低于100亿元人民币;(三)境外投资专业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具有5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人员不少于3人, 3年以上境外证券市场投资管理经验人员不少于2人。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021375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3.png)
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05.02.17•【文号】•【施行日期】2005.02.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股票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2月17日)为加强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管理,防范投资运作风险,根据《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保险公司股票资产托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托管指引》)等规定,现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产险、寿险资金的特性,制定股票投资策略方案,并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股票投资业务申请。
二、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应当符合以下比例规定:(一)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的余额,传统保险产品按成本价格计算,不得超过本公司上年末总资产扣除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资产和万能保险产品资产后的5%;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投资股票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可为该产品账户资产的100%;万能寿险产品投资股票的比例,按成本价格计算最高不得超过该产品账户资产的80%。
(二)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流通股本低于1亿股上市公司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含投资连结、万能寿险产品,下同。
)的20%;(三)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同一家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成本余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可投资股票资产的5%;(四)保险机构投资者投资同一上市公司流通股的数量,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的10%,并不得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五)保险机构投资者持有可转换债券转成上市公司股票,应当转入本公司股票投资证券账户,一并计算股票投资的比例;(六)保险机构投资者委托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股票,应当在委托协议中明确股票投资的资产基数和投资比例。
三、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应当依据《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试行)》,立足于长期、稳健投资,建立切实可行的风险控制制度,实施股票投资全过程风险控制,覆盖每一个风险点。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doc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doc](https://img.taocdn.com/s3/m/13bcbf73ed630b1c59eeb5b3.png)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中国保监会制定了《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险资金投资的不动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其它附着于土地上的定着物。
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
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类不动产,遵照《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
投资非基础设施类不动产及相关金融产品,遵照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不动产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从事不动产投资管理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专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具有相应专业资质,为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提供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服务的机构。
第四条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形成的财产,应当独立于投资机构、托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投资机构因投资、管理或者处分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财产。
第五条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下同)投资不动产,必须遵循稳健、安全原则,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审慎投资运作,有效防范风险。
第六条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及专业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规定,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守法的义务。
第七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负责制定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政策法规,依法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5〕80号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5〕80号](https://img.taocdn.com/s3/m/760d64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0.png)
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正文:----------------------------------------------------------------------------------------------------------------------------------------------------中国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保监发〔2015〕80号各保监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各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为综合评价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加强保险监管,促进保险公司改进经营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现予印发,并将有关实施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引导市场发展和加强保险监管的重要手段。
《指标体系》通过对保险公司速度规模、效益质量、社会贡献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导保险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对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各保监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各地方保险行业协会、各保险公司要认真学习《指标体系》,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各地方保险行业协会应当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建立经营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做好数据收集、指标评价和信息披露等相关工作。
三、各保险公司应当严格按照《指标体系》的要求,及时、准确填报相关数据,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各公司应当将经营评价指标与公司内部考核相挂钩,通过经营评价指标,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四、请各保监局将此文转发当地保险行业协会,支持和指导当地保险行业协会开展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综合经营评价工作。
五、各单位在实施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向中国保监会反映。
中国保监会2015年8月7日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科学评价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促进保险公司改进经营管理,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保险监管,制定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4633af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6f.png)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公布日期】2014.10.17•【文号】保监发[2014]80号•【施行日期】2014.10.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4〕80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结构,规范资金运用行为,防范投资风险,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现将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优先股,是指中国境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
包括公开发行的优先股和非公开发行的优先股。
二、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优先股,也可以委托符合《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投资管理人投资优先股。
保险机构投资优先股,应当具备相应的投资管理能力。
三、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应当具备完善的决策流程和内控机制。
在一级市场投资优先股,应当由董事会或者董事会授权机构逐项决策,形成书面决议;在二级市场投资优先股,应当制定明确的逐级授权制度。
四、保险资金投资的优先股,应当具有A级或者相当于A级以上的长期信用等级。
保险资金投资的优先股,应当经中国保监会认可的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优先股的信用等级,原则上应当低于最近普通债项至少两个等级或者次级债项至少一个等级(两者同时存在的,遵循孰低原则)。
发行方最近发行普通债项或者次级债项已经经过前述机构评级并存续的,优先股的信用等级可以按照上述原则由评级机构直接确定。
五、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应当建立内部信用评估机制,制定授信制度和信用评估方法,明确可投资优先股的内部信用等级。
保险资金投资的优先股,应当符合内部信用评估要求。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7fbac1ebb68a98271fefa19.png)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以下),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这将对改善保险资产负债匹配,优化资产配置,缓解投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投保人切身利益,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相关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作用缓解投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简称"两个办法"目录1发布令2第一章总则3第二章资质条件4第三章投资标的5第四章投资规范6第五章风险控制7第六章监督管理8第七章附则发布令保监发〔2010〕79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中国保监会制定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及《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股权,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以下简称企业股权)。
第三条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企业股权或者间接投资企业股权(以下简称直接投资股权和间接投资股权)。
直接投资股权,是指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下同)以出资人名义投资并持有企业股权的行为;间接投资股权,是指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机构)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等相关金融产品(以下简称投资基金)的行为。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投资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从事股权投资管理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专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具有相应专业资质,为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提供投资咨询、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服务的机构。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781baed81c758f5f61f6759.png)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12〕59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行为,增强投资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股权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不动产办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事项1.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或者不动产,不再执行上一会计年度盈利的规定;上一会计年度净资产的基本要求,均调整为1亿元人民币;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基本要求,调整为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开展投资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应当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相关风险。
2.保险公司投资自用性不动产,其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调整为资产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具有不动产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
3.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的范围,增加能源企业、资源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现代农业企业、新型商贸流通企业的股权,且该股权指向的标的企业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4.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设立并管理该基金投资机构的资本要求,调整为注册资本或者认缴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5.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包括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和以上股权投资基金为投资标的的母基金。
其中,并购基金的投资标的,可以包括公开上市交易的股票,但仅限于采取战略投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非交易过户方式,且投资规模不高于该基金资产余额的20%。
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的投资标的,可以包括金融服务企业股权、养老企业股权、医疗企业股权、现代农业企业股权以及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廉租住房的企业股权。
母基金的交易结构应当简单明晰,不得包括其他母基金。
6.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不得实际控制该基金的管理运营,或者不得持有该基金的普通合伙权益。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59c8a68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8.png)
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是指保险公司将其保险资金投资于不动产领域,包括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工业地产等。
它具有稳定收益、长期回报的特点,是保险资金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方式。
以下是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80年至2003年)在开放初期,我国的保险业刚刚起步,对投资领域的选择较为有限。
不过,从1980年开始,一些国有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将部分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和不动产市场。
这一期间,保险公司的不动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商业地产领域,涉及商场、写字楼等项目。
由于保险公司对于不动产市场的了解和风险把握较为有限,大部分投资项目的运营表现平平。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2024年)2004年,我国保险监管机构发布了《保险资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为保险资金投资提供了更明确的法规依据。
此后,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规模和投资品种开始迅猛增长。
不动产投资领域也从商业地产扩展到了住宅地产、工业地产等多个领域。
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繁荣的年份,一些大型保险公司通过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或独立投资,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第三阶段:政策调整阶段(2024年至今)2024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对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领域进行了限制和规范。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提出了“保险资金不得直接用于购买用于居住的不动产”和“保险资金在房地产领域投资的比例不能超过总资产的30%”等限制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一度过于依赖房地产市场的保险公司来说,是一次重要的,也是保护保险资金安全和促进保险资金多元化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总规模和比例相对较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保险监管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保险公司的直接不动产投资规模为约5.9万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4.49%。
这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说,我国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政策调整阶段。
关于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报告(申请)事项的说明
![关于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报告(申请)事项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67359e1b14e852458fb57d3.png)
关于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报告(申请)事项的说明2012-09-20为规范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报告行为,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根据《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股权办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不动产办法)及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应当报中国保监会核准;开展其他股权投资和规模或比例达到有关标准的不动产投资(含自用性不动产,下同),应当按规定程序和时限,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报告事项的不合规性,不因为履行报告程序而豁免。
二、保险公司应当向中国保监会提交正式合规的报告(申请)材料,并填写《保险公司投资报告(申请)表》,相关材料应当要件齐备,清晰阐明必备要点(见附件1、2、3)。
三、保险公司的报告(申请)材料一式两份,原件、复印件各一份,并附电子版光盘。
《保险公司投资报告(申请)表》一式两份,均为原件。
报告(申请)材料应当采用A4纸张规格,并用275×315毫米规格的硬皮活页夹装订成册。
活页夹封面和侧面需标注:“投资xxx报告(申请)材料”、公司名称、报告日期等。
除固定格式外,正文标题字体为四号仿宋,正文内容字体为小四号仿宋,并用1.5倍行距,双面印刷,页码置于每页下端居中。
报告材料应当按顺序归集,附分隔标签,加盖骑缝章,载明主要承办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
四、保险公司重大股权投资申请事项,符合监管规定的,中国保监会予以核准;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中国保监会不予核准。
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或不动产的报告事项,符合监管规定的,中国保监会不持异议;不符合监管规定的,中国保监会将采用谈话或书面方式发表监管意见,责令其予以改正。
附件1: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权报告(申请)表及报告(申请)要件要点附件2:保险公司投资股权基金报告表及报告要件要点附件3: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报告表及报告要件要点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权报告(申请)表注:报告(申请)单位、投资标的填写全称;投资类别填写“重大股权投资”或“非重大股权投资”;备注栏由中国保监会填写。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e51a495f90f76c661371aef.png)
关于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和不动产行为,增强投资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股权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不动产办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事项1.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或者不动产,不再执行上一会计年度盈利的规定;上一会计年度净资产的基本要求,均调整为1亿元人民币;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基本要求,调整为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开展投资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20%的,应当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相关风险。
2.保险公司投资自用性不动产,其专业人员的基本要求,调整为资产管理部门应当配备具有不动产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
3.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的范围,增加能源企业、资源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现代农业企业、新型商贸流通企业的股权,且该股权指向的标的企业应当符合国家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4.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设立并管理该基金投资机构的资本要求,调整为注册资本或者认缴资本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
5.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包括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产业基金和以上股权投资基金为投资标的的母基金。
其中,并购基金的投资标的,可以包括公开上市交易的股票,但仅限于采取战略投资、定向增发、大宗交易等非交易过户方式,且投资规模不高于该基金资产余额的20%。
新兴战略产业基金的投资标的,可以包括金融服务企业股权、养老企业股权、医疗企业股权、现代农业企业股权以及投资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共租赁住房或者廉租住房的企业股权。
母基金的交易结构应当简单明晰,不得包括其他母基金。
6.保险资金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不得实际控制该基金的管理运营,或者不得持有该基金的普通合伙权益。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2f479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3.png)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11.12•【文号】银保监发〔2020〕54号•【施行日期】2020.11.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中国银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20〕54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规范保险资金直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行为,加大保险资金对各类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及相关规定,现就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本通知所称财务性股权投资是指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统称保险机构)以出资人名义投资并持有未上市企业股权,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保险机构及其关联方对该企业不构成控制或共同控制的直接股权投资行为。
二、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可在符合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条件下,综合考虑偿付能力、风险偏好、投资预算、资产负债等因素,依法依规自主选择投资企业的行业范围。
三、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所投资的标的企业应当依法登记设立且具有法人资格。
标的企业所属产业应当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或者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具有明确的上市意向及较高的并购价值。
四、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所投资的标的企业不得存在以下情形:(一)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和确定的分红制度,或者不具有市场、技术、资源、竞争优势和资产增值价值;(二)最近三年发生重大违约事件;(三)面临或出现核心管理及业务人员大量流失、目标市场或者核心业务竞争力丧失等重大不利变化;(四)控股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最近三年受到行政或监管机构重大处罚,或者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五)涉及巨额民事赔偿、重大法律纠纷,或者股权权属存在严重法律瑕疵或重大风险隐患,可能导致权属争议、权限落空或受损;(六)与保险机构聘请的投资咨询、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机构存在关联关系;(七)所属行业或领域不符合宏观政策导向及宏观政策调控方向,或者被列为产业政策禁止准入、限制投资类名单,或者对保险机构构成潜在声誉风险;(八)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产能过剩、技术附加值较低;(九)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十)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9d669b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8.png)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4.11.28•【文号】金规〔2024〕19号•【施行日期】2025.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的通知金规〔2024〕19号各金融监管局,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加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制定了《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11月28日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以下统称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准确评估投资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保险资产是指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境内和境外投资资产。
本办法所称风险分类是指保险公司按照风险程度将保险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行为。
第三条保险公司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风险分类:(一)真实性原则。
风险分类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保险资产风险水平。
(二)及时性原则。
按照债务人、担保人等相关方履约能力以及保险资产风险变化情况,及时、动态地调整分类结果。
(三)审慎性原则。
风险分类应穿透识别保险资产,分类不确定的,应从低确定分类等级。
(四)独立性原则。
风险分类结果取决于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的独立判断。
第四条下列资产不包括在本办法之内:(一)现金及流动性管理工具,包括库存现金、银行活期存款、银行通知存款、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类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央行票据、商业银行票据、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存单、拆出资金、存放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清算备付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的资金等;(二)存在活跃市场报价的上市普通股票(不含纳入长期股权投资的上市普通股票)、存托凭证、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含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境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公募)、可转债、可交换债等;(三)符合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豁免穿透条件的理财产品、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资产支持计划、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等;(四)金融衍生品交易形成的相关资产;(五)自用性不动产;(六)为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形成的相关资产;(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的其他资产。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_2.doc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_2.doc](https://img.taocdn.com/s3/m/dd3adeb919e8b8f67d1cb90a.png)
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保险资金投资养老项目,应当在确定投资意向后,通报中国保监会,并在签署投资协议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保监会报告。
除本条第二款规定内容之外,还应当说明经营目的和发展规划,并提交整体设计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等材料。
中国保监会发现保险公司投资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本办法规定的,有权责令其改正。
第三十条保险公司投资不动产,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和每年3月31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提交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投资总体情况;(二)资本金运用情况;(三)资产管理及运作情况;(四)资产估值;(五)资产风险及质量;(六)重大突发事件及处置情况;(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年度报告还应当说明投资收益及分配、资产认可及偿付能力、投资能力变化等情况,并附经专业机构审计的相关报告。
第三十一条投资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就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情况,向中国保监会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保险资金投资情况;(二)产品运作管理、主要风险及处置、资产估值及收益等情况;(三)基础资产或者资产池变化、产品转让或者交易流通等情况;(四)经专业机构审计的产品年度财务报告;(五)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投资机构还应当报告专业团队和投资能力变化、监管处罚、法律纠纷等情况。
不动产相关金融产品为公开发行或者募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披露相关信息。
第三十二条托管机构应当于每季度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和每年3月31日前,向中国保监会提交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保险资金投资情况;(二)投资合法合规情况;(三)异常交易及需提请关注事项;(四)资产估值情况;(五)主要风险状况;(六)涉及的关联交易情况;(七)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内容。
第三十三条中国保监会制定不动产投资能力标准,保险公司及相关投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评估,并向中国保监会提交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监会发布险资投资股权和不动产暂行办法保监发〔2010〕80号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中国保监会制定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保险资金投资股权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维护保险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及《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股权,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境内依法设立和注册登记,且未在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以下简称企业股权)。
第三条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企业股权或者间接投资企业股权(以下简称直接投资股权和间接投资股权)。
直接投资股权,是指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下同)以出资人名义投资并持有企业股权的行为;间接投资股权,是指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投资机构)发起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等相关金融产品(以下简称投资基金)的行为。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投资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登记,从事股权投资管理的机构。
本办法所称专业服务机构(以下简称专业机构),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具有相应专业资质,为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提供投资咨询、法律服务、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服务的机构。
第五条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形成的财产,应当独立于投资机构、托管机构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投资机构因投资、管理或者处分投资基金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应当归入投资基金财产。
第六条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必须遵循稳健、安全原则,坚持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审慎投资运作,有效防范风险。
第七条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及专业机构从事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规定,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守法的义务。
第八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负责制定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的政策法规,依法对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资质条件第九条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权,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管理制度、决策流程和内控机制;(二)具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开展重大股权投资的,应当具有较强的并购整合能力和跨业管理能力;(三)建立资产托管机制,资产运作规范透明;(四)资产管理部门拥有不少于5名具有3年以上股权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展重大股权投资的,应当拥有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员;(五)上一会计年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且投资时上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六)上一会计年度盈利,净资产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货币单位以下同);(七)最近三年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八)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间接投资股权的,除符合前款第(一)、(三)、(五)、(七)、(八)项规定外,资产管理部门还应当配备不少于2名具有3年以上股权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
保险公司投资保险类企业股权,可不受前款第(二)、(四)项的限制。
前款所称重大股权投资,是指对拟投资非保险类金融企业或者与保险业务相关企业实施控制的投资行为。
第十条保险公司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发起设立并管理该基金的投资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管理制度、决策流程和内控机制;(二)注册资本不低于1亿元,已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三)投资管理适用中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规定;(四)具有稳定的管理团队,拥有不少于10名具有股权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已完成退出项目不少于3个,其中具有5年以上相关经验的不少于2名,具有3年以上相关经验的不少于3名,且高级管理人员中,具有8年以上相关经验的不少于1名;拥有不少于3名熟悉企业运营、财务管理、项目融资的专业人员;(五)具有丰富的股权投资经验,管理资产余额不低于30亿元,且历史业绩优秀,商业信誉良好;(六)具有健全的项目储备制度、资产托管和风险隔离机制;(七)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跟进投资机制,并得到有效执行;(八)接受中国保监会涉及保险资金投资的质询,并报告有关情况;(九)最近三年未发现投资机构及主要人员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十)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十一条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聘请专业机构提供有关服务,该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符合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三)、(八)、(九)、(十)项规定;(二)具有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业务资质;(三)熟悉保险资金投资股权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业务流程和交易结构,且具有承办股权投资有关服务的经验和能力,商业信誉良好;(四)与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的相关当事人不存在关联关系。
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的机构,除符合前款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专业团队成熟稳定,拥有不少于6名具有股权投资和相关经验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5年以上相关经验的不少于3名;(二)注册资本不低于200万元。
为保险资金提供资产托管服务的商业银行,应当接受中国保监会涉及保险资金投资的质询,并报告有关情况。
第三章投资标的第十二条保险资金直接或者间接投资股权,该股权所指向的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依法登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资质条件;(三)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诚信记录和商业信誉良好;(四)产业处于成长期、成熟期或者是战略新型产业,或者具有明确的上市意向及较高的并购价值;(五)具有市场、技术、资源、竞争优势和价值提升空间,预期能够产生良好的现金回报,并有确定的分红制度;(六)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与其履行的职责相适应;(七)未涉及重大法律纠纷,资产产权完整清晰,股权或者所有权不存在法律瑕疵;(八)与保险公司、投资机构和专业机构不存在关联关系,监管规定允许且事先报告和披露的除外;(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保险资金不得投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有稳定现金流回报预期或者资产增值价值,高污染、高耗能、未达到国家节能和环保标准、技术附加值较低等企业股权。
不得投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不得投资设立或者参股投资机构。
保险资金投资保险类企业股权,可不受第(二)、(四)、(五)、(八)项限制。
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仅限于保险类企业、非保险类金融企业和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养老、医疗、汽车服务等企业的股权。
第十三条保险资金投资的投资基金,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投资机构符合本办法第十条规定;(二)投资方向或者投资标的符合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规定;(三)具有确定的投资目标、投资方案、投资策略、投资标准、投资流程、后续管理、收益分配和基金清算安排;(四)交易结构清晰,风险提示充分,信息披露真实完整;(五)已经实行投资基金托管机制,募集或者认缴资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具有预期可行的退出安排和健全有效的风控措施,且在监管机构规定的市场交易;(六)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四章投资规范第十四条保险公司投资企业股权,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实现控股的股权投资,应当运用资本金;(二)其他直接投资股权,可以运用资本金或者与投资资产期限相匹配的责任准备金;(三)间接投资股权,可以运用资本金和保险产品的责任准备金。
人寿保险公司运用万能、分红和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资金,财产保险公司运用非寿险非预定收益投资型保险产品的资金,应当满足产品特性和投资方案的要求;(四)不得运用借贷、发债、回购、拆借等方式筹措的资金投资企业股权,中国保监会对发债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五条保险公司投资企业股权,应当符合下列比例规定:(一)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投资股权投资基金等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金融产品的账面余额,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4%,两项合计不高于本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5%;(二)直接投资股权的账面余额,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除重大股权投资外,投资同一企业股权的账面余额,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30%;(三)投资同一投资基金的账面余额,不超过该基金发行规模的20%。
第十六条保险公司投资企业股权,应当按照监管规定和内控要求,规范完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确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决策权限及批准权限。
根据偿付能力、投资管理能力及投资方式、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做好相关制度安排。
决策层和执行层应当各司其职,谨慎决策,勤勉尽责,充分考虑股权投资风险,按照资产认可标准和资本约束,审慎评估股权投资对偿付能力和收益水平的影响,严格履行相关程序,并对决策和操作行为负责。
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不得采用非现场方式表决。
保险资金追加同一企业股权投资的,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相应程序。
第十七条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涉及关联关系的,其投资决策和具体执行过程,应当按照关联交易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关联方,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关联交易或者其他方式侵害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利益,不得进行内幕交易和利益输送。
第十八条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权,应当聘请符合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专业机构,提供尽职调查、投资咨询及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
间接投资股权,应当对投资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及其发行的投资基金进行评估。
投资管理能力评估,应当至少包括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内容;投资基金评估,应当至少包括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内容。
间接投资股权,还应当要求投资机构提供投资基金募集说明书等文件,或者依据协议约定,提供有关论证报告或者尽职调查报告。
第十九条保险资金投资企业股权,应当充分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通过合法有效的方式,维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重大股权投资,应当通过任命或者委派董事、监事、经营管理层或者关键岗位人选,确保对企业的控股权或者控制力,维护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的有效性;其他直接股权投资,应当通过对制度安排、合同约定、交易结构、交易流程的参与和影响,维护保险当事人的知情权、收益权等各项合法权益。
间接投资股权,应当与投资机构签订投资合同或者协议,载明管理费率、业绩报酬、管理团队关键人员变动、投资机构撤换、利益冲突处理、异常情况处置等事项;还应当与投资基金其他投资人交流信息,分析所投基金和基金行业的相关报告,比较不同投资机构的管理状况,通过与投资机构沟通交流及考察投资基金所投资企业等方式,监督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
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型的,应当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治理结构;采取契约型的,应当建立受益人大会;采取合伙型的,应当建立投资顾问委员会。
间接投资股权,可以要求投资机构按照约定比例跟进投资,并在投资合同或者发起设立协议中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