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部院系设置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的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的](https://img.taocdn.com/s3/m/0200ee47a8956bec0975e3fa.png)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浙大发研〔2009〕221号各学部、学院(系),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根据《浙江大学学位委员会组织规则(2008年10月修订)》(浙大发研〔2008〕194号)和《关于公布浙江大学学部、学科学位委员会的通知》(浙大发研〔2009〕158号)的精神,经研究决定,对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附件: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名单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浙江大学各学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一、社科学部(13人)主任:张小蒂副主任:贾生华委员:万斌朱新力吴次芳张小蒂张钢张剑平沈模卫周谷平陈国权贾生华顾建民梁上上黄先海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二、人文学部(13人)主任:王云路委员:马博森王云路方一新包利民吴德艺沈松勤沈弘李杰何辉斌张节末庞继贤陈红民潘一禾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三、理学部(15人)主任:杨树锋副主任:李胜宏委员:方群吕萍李胜宏何丕模沈忠悦张立新林强林贤福杨树锋罗民兴徐世浙徐端钧彭群生韩丹夫童利民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主任:董石麟委员:王竹王齐韦巍冯培恩甘德强朱位秋池涌刘国华孙志林李平何潮洪杨华勇金志江陈湘明陈丰秋陈光明陈红征姚善泾高翔翁文剑徐德鸿黄进董石麟阙端麟潘晓弘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五、信息学部(11人)主任:鲍虎军副主任:何钦铭委员:白剑宁钢民苏宏业何钦铭欧阳宏伟金仲和陈德人徐文傅新鲍虎军鲍世宁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六、农业生命环境学部(19人)主任:朱利中副主任:刘树生委员:王珂王剑平方盛国方维焕石春海朱利中刘树生吴忠标宋凤鸣汪以真应铁进杨卫军杨肖娥郑晓冬郑绍建徐向阳梁月荣喻景权鲁兴萌秘书组:由学部教育秘书、相关学院(系)研究生科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学部教育秘书担任。
浙江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毕业证样本档案
![浙江大学历任校长简介及毕业证样本档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f37d3d67ec102de2bd89b2.png)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简介及历任校长简介浙江大学简单介绍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简称:浙大,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系列的重点大学,同时也是九校联盟(C9)的成员。
是国家"111计划"和"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388号紫金港校区;浙大路38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江干区凯旋路268号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西湖区天目山路34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二大门类。
浙江大学历史沿革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1927年改名为国立第三中山大学,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
一度成为中国内地学科门类最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浙江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浙江大学现设机人文学部含: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含:经济学院;光华法学院;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理学部;工学部含:机械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能源工程学系;电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航空航天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
195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国十大名校院系调整方案)
![195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国十大名校院系调整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f71950fe4733687f21aa0d.png)
195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国十大名校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中国高校第一次院系大调整(中国十大名校院系调整方案)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都蒙受损失,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专科院校。
院系调整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不过,以52年规模最大,时间最为一致,评价也比较容易统一,所以,我们尽量以52年的数据为准。
这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情况暂时不考虑在内。
1952年的院系调整,各家都有个家的损失,各家都有各家的收益;究竟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我们用事实说话。
为了还历史本源,我们且来看看各家的历史。
如果有不确切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一、浙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2)、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3)、法学院停办。
4)、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5)、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
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6)、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的只是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评价:七大学院只保留工学院,并入的之江大学工科一般,并入院系较少。
二、南京大学(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前,南京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1)、工学院独立为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工学院水利系和兄弟院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最新浙江大学概况ppt教学内容
![最新浙江大学概况ppt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98bde94ad02de80d5d84080.png)
浙江大
浙大紫金港校区
学设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 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十三类学科。学校设有7个学部, 37个学院(系)。学校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4个,国家重点二 级学科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 授权点29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 位授权点3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2个。在基本科学指标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全部22个学科中,浙 江大学有1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其中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 构前100位。[1]
浙江大学工学、管理学、理 学、医学、文学实力超群, 是造就工学、管理学、理学、 医学、文学杰出人才的理想 之地。农学、教育学、经济 学实力雄厚,是培养农学、 教育学、经济学一流人才的 优秀大学。哲学、法学实力 上乘,是培养哲学、法学优 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在114个本科专业中,理学的数学与应用数 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应 用化学、生物信息学W、材料化学、环境 科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工学的高分子材 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 子工程W、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Y、 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生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 农学的园艺、茶学、动物科学、蚕学专业, 经济学的经济学专业,教育学的民族传统 体育专业,文学的古典文献专业,管理学 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人力 资源管理、物流管理W、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在反思与觉醒中寻求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
![在反思与觉醒中寻求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6d446b2c77da26925c5b025.png)
在反思与觉醒中寻求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作者:王肖,李群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3期【摘要】本论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及其形式,接下来以我国的浙江大学为例,分析并讨论了浙江大学在三个历史分期内的组织结构形式,最后又结合浙江大学组织结构的改革实践,对我国高等教育学校组织结构的理想模式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关键词】组织结构;矩形;学部制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采用不同的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形式,对于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究竟有没有一种高效、理想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可以更好的促进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及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的形式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是指高等学校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配合方式,或者说是高校组织结构的构成、排列与组合状态。
它通常是由两个方面的多种层次的部门相互交叉而构成:纵向上是学校——学院——学系(所、室、中心)等行政性部门,横向上是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医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等学术性部门,这些纵向的层次和横向的部类在整体上相互交织构成矩阵网络体系。
就我国高等学校来说,组织结构一般有以下五种形式: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学院制组织结构和“矩阵组织”结构。
二、浙江大学组织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1.建国初期的院系调整。
建国初期浙江大学院系调整前采用“校——院——系、所”模式,调整及学习苏联经验后采用“校一系一专业、教研组”模式。
这一组织结构的改变,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才需求量不大的情形下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但到后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步加快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这种组织结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显现出涵盖面少等问题,大学的结构及教育内容显得过于单一。
特别是,这一时期的模仿苏联的组织结构改革,导致了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我国各高校的行政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阻碍了研究创新的进行。
2.八十年代末期的综合改革。
大学学部制改革四问
![大学学部制改革四问](https://img.taocdn.com/s3/m/c3d5a39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b.png)
大学学部制改革四问林祥柽;李旭炎;范丽娟【摘要】目前,大学学部制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有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改革的必要性、学部职能的定位等关键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争议。
基于此,文章试图就大学学部制改革探讨四个问题,即“改革是否必要?”、“学部职能如何定位?”、“改革成功的关键是什么?”以及“改革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At present,university faculty reform is still at the exploratory stage, where there are still som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to be studied in depth , and extensive dispute over some key issues still exist, such as the need for reform and the positioning of the faculty functions.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four questions on university faculty reform: is the reform necessary? how the faculty functions should be characterized? what is the key to make the reform successful? and what are the barriers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期刊名称】《中国轻工教育》【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47-50)【关键词】大学;学部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作者】林祥柽;李旭炎;范丽娟【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7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大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至少20余所大学实施了学部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浙江大学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浙江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9e8e402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76.png)
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浙江大学王红岩【摘要】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的高等院校经历了称为"院系调整"的重大改革,工科院校改革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浙江大学,经过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由一所综合大学变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全文系统论述了这场改革中浙江大学的调整计划、实施过程以及调整的影响.【期刊名称】《丽水学院学报》【年(卷),期】2007(029)003【总页数】4页(P73-75,85)【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浙江大学【作者】王红岩【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8.1一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是新中国建立之初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浙江大学在这次改革中由一所综合大学调整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直到近50年后的1998年,浙江大学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组建成为一所新的综合大学。
本文就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的情况以及调整的影响作一简要论述。
浙江大学创建于1897年,其前身是求是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浙江大学共有7个学院,30个系,10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专修科。
即:文学院,设中国语文、外国语文、史地、哲学、人类学5个系;理学院,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药学5个系;工学院,设机械、电机、化学、土木、航空工程5个系;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化学、植物病虫害、桑蚕、森林、农业经济、畜牧兽医8个系;师范学院,设教育、国文、史地、英语、数学、理化6个系及国文、数学两个专修科,法学院设法律系,医学院不分系。
另设有中国文学、人类学、史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工程、农业经济、教育10个研究所和史地教育研究室,以及规模较大的附属实习工厂、农场、林场、医院和中学。
*季啸风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变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9~560页。
浙江大学大类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大类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6ef0980b1c59eef9c7b43b.png)
浙江大学工学类培养方案工学类培养方案包括大类培养特色、大类培养面向等内容,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主要安排通识课程和大类必修课程模块的推荐学习计划。
大类选修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的推荐学习计划详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方案还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特色课程、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学科专业类别、授予学位类别、辅修及双专业/双学位课程修读要求、专业必修课程修读关系说明等内容。
各专业还可按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定本专业主修专业确认的前置课程3至5门。
工学类借鉴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多年的工程教育培养经验,向全体工学类学生推荐选修“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
“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设置见本方案个性课程部分。
学生可以全部或部分选修“4+1@3工程教育平台”课程,修读学分可以与个性课程和通识课程中沟通与领导类、经济与社会类、科学与研究类和技术与设计类课程的学分互通.大类培养特色工学类构建通识、大类、专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体现基础知识宽、专、交和专业知识精、深、通的特点.通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强化工学人才培养的通识性和社会性;通过构建大类必修课程平台和大类选修课程平台,打好扎实的工程理论基础并有效衔接专业教育;通过专业教育体系的严格训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力,在各工程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本科人才。
大类培养面向学生在入学一年后、两年内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或学系管理。
工学类共有[?]个专业教育培养通道,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工程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工学类培养主要面向的专业是:(略)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⒈通识课程 47。
5+5学分⑴思政类11。
5+2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21E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 一秋冬Thought the Marals Accomplishment and Law Foundation021E00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
九个学部设置
![九个学部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3ee09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6.png)
九个学部设置
九个学部设置通常指的是在大学或学院中设立的九个学术部门或学系。
这些学部通常涵盖了不同的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术选择和研究方向。
具体的九个学部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学部设置示例:
人文学部: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领域。
社会科学部: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
自然科学部: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学科。
工程与技术学部:涵盖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土木工程等工程技术学科。
医学与健康学部:包括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等健康科学领域。
商学与管理学部:包括商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等商学和管理学科。
环境与地球科学部:涉及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地质学等学科。
农业与生命科学部:涵盖农业科学、生物科学、食品科学等生命科学领域。
跨学科研究学部:通常涵盖多个学科领域,致力于跨学科的研究和创新。
请注意,具体的学部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上述示例仅供参考。
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学术重点和资源情况,可能会有不同的学部设置和命名方式。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大类课程层次关系一览表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大类课程层次关系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a3f70f21ed630b1c59eeb52d.png)
浙江大学本科教学大类课程层次关系一览表 - 20110907
说明:
1.粗线边框内的课程为一个基本单元。
2.符号“≥”为单向关系,表示修读高层次课程后可免修低层次课程。
例如:“011A0011,宏观经济学(甲),
3.0”≥“011A0012,宏观经济学(乙),2.0”表明修读“宏观经济学(甲)”后可以免修“宏观经济学(乙)”,反之不可。
3.符号“≈”为相似关系。
例如:“111Z0040,射频微波通信电路,
4.0”≈“‘11120050,高频电子线路,3.5’+‘11120741,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2.0’”表明“射频微波通信电路”和“‘高频电子线路’+‘射频与微波电路及其设计’”中任学一组课程后可免修另一组课程。
4.对于上表中未列出的相近课程,学生申请免修需填写《浙江大学本科课程免修申请表》,经开课院(系)同意后方可免修,申请表可到现代教务管理系统网页下载。
5.其他学院学生及2011年7月前修读电路分析原理或电路分析原理实验的电气学院学生,原则同意进行“电路分析原理”与“电路原理(甲)Ⅰ、Ⅱ”课程的替换;“电路分析原理实验”与“电路原理实验(甲)Ⅰ、Ⅱ”课程的替换。
本科生院教务处
二○一一年九月。
院校系部设置方案
![院校系部设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0fc1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36.png)
院校系部设置方案1. 引言院校的系部设置是为了满足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需求,有效组织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
本文将详细说明院校系部设置的相关方案。
2. 院校系部设置原则和目标2.1 原则•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设置与之相匹配的系部。
•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平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专业领域的专业人才。
•灵活性和可调整性:根据教育和研究发展的需要,调整和优化系部设置。
2.2 目标•提供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培养具有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建立有效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机制,促进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师资的特长和优势。
3. 系部设置方案3.1 系部分类按照学科分类和研究方向,可以将系部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工程技术类系部: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
2.自然科学类系部: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专业。
3.管理经济类系部: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专业。
4.文学艺术类系部:包括文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学等专业。
5.医学类系部:包括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等专业。
3.2 系部设置原则根据学科领域的特点和教学研究需求,制定以下系部设置原则:1.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系部设置应符合学科内在的划分和发展要求。
2.教学和研究密切结合:系部设置应促进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3.强化交叉学科和融合机制:系部设置应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
4.合理规模和布局:系部设置应考虑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3.3 系部设置具体方案3.3.1 工程技术类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交通工程系3.3.2 自然科学类系部•数学与应用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地理科学系•生物科学系3.3.3 管理经济类系部•经济学系•管理学系•财务管理系•国际贸易系•人力资源管理系3.3.4 文学艺术类系部•文学系•戏剧与影视学系•音乐学系•美术学系•广告学系3.3.5 医学类系部•医学系•口腔医学系•药学系•护理学系•中西医结合系4. 系部调整和评估机制为了适应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院校应建立系部调整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系部设置。
我理想中的大学
![我理想中的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6ac9cc136bd97f192279e9cc.png)
我理想中的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经过数百年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
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4.50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
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关键词:浙江大学专业设置完善制度学部院系对外交流一、专业介绍二、完善的奖、贷、补、勤、免制度奖学金浙江大学设有最高荣誉奖“竺可桢奖学金”、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及社会各界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数十种,获奖面在40%以上,奖学金总金额达1000万元。
学校将通过“奖”、“贷”、“补”、“免”五种渠道来解决贫困学生的实际困难,履行我们的承诺绝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在本科生中设立了新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农林师范类奖学金,及为促进学生提高开拓创新意识,奖励在某一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专项奖学金。
另外中国科学院、宝钢集团、宝洁公司、台湾光华基金会等国内外许多公司、企事业单位、基金会及个人在学校、院系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共60余种。
许多优秀学生得到了奖励,同时部分家境困难但学习勤奋的学生也获得了资助。
贷学金学校积极鼓励贫困生以贷款为主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建立了学费贷学金、固定贷学金、临时贷学金三种形式的无息贷款制度。
总金额每年360万元。
学费贷学金:分全额贷款(学生学费的全额)和半额贷款(学生学费的一半)两类,一般不超过本、专科学生总数的2%。
固定贷学金:一等:1500元/年,比例3%;二等:1000元/年,比例7%;临时贷学金:因各种原因产生突发性困难的学生,学校提供临时贷款。
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
![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4f6d4b11fc4ffe473368ab10.png)
国内高校学部制改革情况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特别是巨型大学正在积极尝试“学部制”改革,“学部制”遂成为当下高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学部制”改革不是简单的机构调整,而主要是为克服学院数量过多造成的弊端,促进相关院系、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的有效途径,旨在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创建现代大学制度。
下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学部制的实施状况予以梳理和简单分析。
一、学部制简介所谓“学部制”,是指在高等学校内部校和学院两个层次之间增加“学部”一级学术性组织或一级管理机构。
学部制是超越学院层次的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一种开放式跨学科组织,基本形式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学科相近的不同学院被整合在一起,形成“学部”,即院务会议领导下的学术指导、科研组织和协调机构。
《浙江大学关于调整和加强学部功能的若干意见(试行)》(2008年7月26日)中指出:“学部主要是进行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是教授治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受学校委托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机构。
”学部作为大学中的重要组织,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约12世纪中期)大学的教师法团。
“学部”(faculty)一词最初是指某一学科领域,至13世纪中期它的外延扩大为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大师聚集在一起,实施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在德国,一般意义上的学部指的是拥有自治权限的大学教师组织。
在日本,由于推行1918年政府颁布的《大学令》,几乎所有的国立重点大学都实行学部制。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是日本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大学,现设有10个大学部,共537个讲座。
二、我国学部制改革概况近年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20余所大学陆续启动了学部制改革,为推进学部制改革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目前,从学校网页的机构设置上清楚看到实行学部制改革的高校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还有一些学校仅在网上有报道该校已实行学部制改革,但从其网页机构设置中尚看不出已实行学部制,如:重庆工商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大,东南大学等。
1952年院系调整
![1952年院系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2639e31d55270722192ef742.png)
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都蒙受损失,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专科院校。
院系调整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不过,以52年规模最大,时间最为一致,评价也比较容易统一,所以,我们尽量以52年的数据为准。
这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情况暂时不考虑在内。
1952年的院系调整,各家都有个家的损失,各家都有个家的收益;究竟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我们用事实说话。
为了还历史本源,我们且来看看各家的历史。
如果有不确切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一、浙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
理学院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
理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2)、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3)、法学院停办。
4)、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5)、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
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
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
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6)、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评价: 七大学院只保留工学院,并入的之江大学工科一般,并入院系较少。
二、南京大学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前,南京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南京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工学院独立为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工学院水利系和兄弟院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151312c90c22590102029d1b.png)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浙江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
早在1979年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科学管理系,并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1986年设立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点,成为国内该学科首批博士点之一,并于1998年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并被列为浙江大学“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师资结构合理,现拥有教师27名,其中教授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6人,讲师3人。
设有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管理工程研究所。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本学科点现已形成以下七个主要特色与优势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高技术创业与行为决策、工业工程、技术与创新管理、供应链物流与优化管理、神经管理学、科技政策与科技教育管理工程。
2005年以来,共承担了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国际合作、面上、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1项,在 SSCI、SCI、EI 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以本系学科点为主要依托的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是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目前已经成为该领域学术交流最活跃、成果最丰硕的学术机构之一。
以本系神经管理研究团队为主要依托的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是国内第一个神经管理学交叉研究机构,目前已在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依托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管理工程学报》是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最重要的期刊之一。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其专业核心课程有:信息管理、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统计、应用运筹学、管理学、生产与运行管理等。
浙江大学学部院系设置
![浙江大学学部院系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a9c7a17a01f69e31433294ce.png)
学部院系设置全校共有7个学部,下设20个学院,16个院级系,一个教学科研部。
人文学院哲学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艺术学系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亚欧语言文学系 英语语言文学系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国际文化学系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筹)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 金融学系财政学系光华法学院法律系教育学院体育学系 教育学系公共体育部管理学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 会计与财务管理系企业管理系公共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系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土地管理系 政治学系 信息资源管理系 城市发展与管理系社会学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数学系 物理学系 化学系 地球科学系 心理行为科学系机械工程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能源工程学系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电子学系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区域与城市规划系 土木工程学系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系海洋科学与工程学系 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系工程力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光电信息工程学系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工业设计系软件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生物科学系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系食品科学与营养系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系 资源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生物科学系园艺系 农学系 茶学系植物保护系动物科学学院动物科技系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基础医学系 临床医学一系 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含护理系)口腔医学系 公共卫生系药学院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药学系。
浙大ZUPO网站报道信息投稿要求
![浙大ZUPO网站报道信息投稿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27b214f3c1ec5da50e2708f.png)
浙大ZUPO网站报道信息投稿要求一、栏目与定位浙江大学办公网(ZUPO)开设“浙大简讯”、“学部、院(系)、部门信息”及“主题专栏”等信息报道类栏目。
各栏目定位如下:栏目名称栏目内容浙大简讯该栏目及时反映学校层面的工作,让全校师生了解学校近期工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发生的大事、取得的重大成绩,一般包括: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大改革,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学生国际竞赛获奖、重大教学改革举措的实施;科研管理重大改革,国际一流水平的学术科研会议,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重大科研突破(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著名科研难题攻克);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交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与地市级以上地方签订合作协议,地方政府代表团来访,学校产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校园支撑条件建设,重大设施建设竣工,重要的校园综合治理情况或重大专项治理情况;领导和著名人士来访,省部级以上领导、国宾级人物来访,著名文学家、艺术家、体育名人等来访,著名校友回访母校捐赠;校园文化,全校性师生文体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各类社团参加全国性交流和竞赛,校庆各项活动等;校级领导任免,学校院级以上机构调整,院系成立周年庆典,著名校友获得国家重大奖项、当选院士等;院士、老领导和著名校友的寿诞、逝世(目前多以学校领导贺寿、出席追悼会的形式),校友担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等。
院系、部门信息该栏目及时反映各学部、院(系)、行政部处的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绩以及改革举措等,供各单位交流学习。
主题专栏(临时增删)*该栏目反映全校某项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供全校师生了解该活动的安排、进展、成果等相关信息。
注:*主题专栏由党办、校办按照学校工作的需要来确定。
二、投稿要求1.报送的信息应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人物四个要素,信息应完整、充分。
2.无思想政治错误,不涉及保密、敏感和个人隐私信息,报道内容符合时效性要求。
3.要求语言准确、规范、简洁。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c9c9d4077232f60dccca103.png)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
工程硕士
电子与通信工程
工学硕士、博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
集成电路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浙 大 信 电
11
微电子与光电子
物理中相关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电子学相结合的课程,
起到沟通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桥梁作用。 通过学习带电粒子的运动特性,初步掌握固体能带, 半导体、光电子、磁体、超导体、电介质等器件的基 本原理。 为学生深入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 光电子学等专业课程,以及磁电子学、超导电子学、 电介质物理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浙 大 信 电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软件学院
农业生命环境学部 医药学部
浙 大 信 电
3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5
院级系,隶属信息学部 2009
隶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999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1986 计算机专业、半导体材料分离 1978 1976 无线电系 1972 物理-无线电系 1960 无线电电子学系 1957 电机-无线电系 1956 筹建无线电系 1952 撤并至其它院校 1930s 电机系电信组
5
提要
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时代特点。
梳理知识体系,以知识点为主线,整合电子科学与 技术、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资源。 全方位构建本、硕、博相连贯,不同专业、不同学 位有机结合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体系。 结合各类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学生个性全面 和谐发展为根本,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多元化人才 培养模式。 使学生具有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合理而全面的专业知 识结构,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学部院系设置
全校共有7个学部,下设20个学院,16个院级系,一个教学科研部。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系
亚欧语言文学系
英语语言文学系
新闻与传播学系
国际文化学系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筹)
经济学系
国际经济系
金融学系
财政学系
法律系
体育学系
教育学系
公共体育部
农业经济与管理系
旅游管理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系会计与财务管理系
企业管理系
政府管理系
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土地管理系
政治学系
信息资源管理系
公共政策与公共经济系社会学系
应用电子学系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
建筑学系
区域与城市规划系
土木工程学系
水利与海洋工程学系
航空航天系
工程力学系
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
工业设计系
生物医学工程学系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系
生物技术系
生物科学系
生物系统工程系
食品科学与营养系
环境工程系 资源科学系
环境科学系
应用生物科学系 园艺系 农学系 茶学系
植物保护系
动物科技系 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
动物医学系
基础医学系
临床医学一系
临床医学二系
临床医学三系(含护理系)
口腔医学系
公共卫生系
中药科学与工程学系
药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