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四川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解析
四川初三初中历史期末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反映的制度是()A.等级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种姓制2.“罗马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其直接目的是( )A.提高军队战斗力B.掠夺资源与奴隶C.争夺海上霸权D.消灭迦太基人3.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
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B.人身自由权C.特许经营权D.男女平等权4.穆罕默德说:“他是真主,是唯一的主。
”这句话应该出自( )A.《荷马史诗》B.《圣经》C.《古兰经》D.《神曲》5.《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
”材料中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指()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工业革命D.十月革命6.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子爆炸。
”“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
”他评价的是( )A.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7.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
200多年前,领导北美13个殖民地做了这件“破天荒”大事的英雄人物是( )A.林肯B.罗斯福C.奥巴马D.华盛顿8.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
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
请问“一样东西”是指( )A.《权利法案》B.《人民宪章》C.《民法典》D.《商法典》9.“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1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社会兼职以及社会工作: 社会兼职以及社会工作:
• 国家清史工程文献组专家,负责联系清代 文献整理项目十余种; • 参与国家基础教育教改工作,先后参与并 主持《历史与社会·第 4 册》(上海教育出 版社),《高中历史 改革分册》(岳麓书 改革分册》 《高中历史·改革分册 社)等基础教材的编写工作。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 善耆与革命党(合作),2005年 • 善耆与清末新政——以20世纪初十年北京 新政改革为视点(合作),2005年 • 双重困境中的李提摩太——兼评《亲历晚 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 • 50年中国服装“流行”变迁 年中国服装“ 年中国服装 流行” • 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线 建设与陕 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 三线"建设与陕 西工业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 多年来,一直从事辽宋西夏金史研究,主要集中 在宋代兵制、佛教寺院经济、政治制度、宋儒与 佛教的关系等领域。 • 学术著作: 学术著作: • 《宋代荫补制度研究》 • 《宋代寺院经济史稿》 • 《正说宋朝十八帝》 • 《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 》 • 《靖康之变:北宋衰亡记 》 • 《中国民俗史--宋辽金元卷 》 • 《宋代特殊群体研究》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孙燕京
• 孙燕京,女, 1956年8月出生。 历史学博 士、教授。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先后讲授历史学院本科基础课、全校公共 选修课、留学生选修课、硕士、博士研究 生理论与专题课、专业方向等课程。研究 旨趣主要集中于晚清社会与文化。著有 《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以及其它合著、高 校以及中学教材多种。
2024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训练课件)
点拨:根据材料中“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
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可知,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根据材料中“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
仕途径之中”可知,指汉武帝尊崇儒术。秦始皇和汉武帝
对待儒学的态度截然相反,但目的相同,“禁”和“尊”
的共同目的是统一思想,巩固统治,A正确。秦朝以法治
1234
4. 【2024年1月太原期末改编】正确的政策制度是国家治理 的稳定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 偃说上曰:“……今诸
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 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
家足……京师之钱累巨万,贯 里……急则阻其强而合
朽而不可校(串钱的绳朽坏以 从以逆(反叛)京师。”
国,震慑臣民,汉代不是,排除B;顺应自然是道家思想,
与题干中秦的“禁”和汉的“尊”的内容不符,且“保障
民生”不是共同目的,排除C;选贤任能,反对攻伐是墨
家学派代表人物墨子的主张,与题干中秦汉在思想领 汉武帝建立察举的选官制度,将通晓儒家经典作为选官的
重要条件;还建立刺史制度,颁布“六条问事”的监察法
12345678
8. 【2024·太原月考】汉高祖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每年要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则组建起强 大的骑兵队伍,多次大举进攻匈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汉武帝时期( A ) A. 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B. “和亲”政策已不起作用 C. 重用军事将领卫青、霍去病 D. 匈奴势力衰弱
4. 【2023·朔州期末】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
一。下面史料体现了汉朝政府实施的哪一举措( C ) 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
历史学习新视野在线阅读
历史学习新视野在线阅读第二节多元文化的融合一、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门阀政治,也可称为“士族政治”,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
魏晋士族是历史地形成的一个社会阶层,是东汉士家大族势力发展的延续。
促成这种转化的原因,一是社会的大动乱,一是频繁的改朝换代。
魏晋士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东汉的世家大族而来,基本上保持了儒学传统,极少数已由儒人玄。
他们在魏和西晋时居于高位,被视为旧族门户。
二是属于乘时而起的新出门户,一般习于玄学或出入玄儒之间。
他们的政治地位在魏和西晋时迅速上升,东晋后更为突出。
从本质上说,门阀政治是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态。
宗族势力的发展与专制皇权所形成的矛盾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在皇权比较稳定的时期,宗族一般说来倾向于将自身的利益寄托于皇权。
东汉至西晋时期,世族在政治上发挥的作用显著提高,但总体上仍然处于皇权的控制之下,不足以超越皇权。
到了东晋时期,权力结构才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平行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
从东晋时期的史实来看,士族在这一时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权益,不容皇权侵犯。
与此同时,皇权也不容许任何一姓士族擅自废立。
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才得确保统治秩序的平稳。
因此,原本只是两晋之际形成的“王与马共天下”的暂时局面,就被皇权和士族共同接受,成为东晋门阀政治的一般模式。
淝水之战后,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士族势力大不如昔,东晋政权也日渐势微,门阀政治呈现日趋崩坏之势。
门阀势力的代表桓玄消灭了皇室司马道子父子的势力,随即代晋立楚,破坏了门阀政治在权力分配上的平衡。
次等士族刘裕驱逐桓玄之后,士族虽保留了很大的社会政治影响,但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已不复存在,门阀政治逐渐回归于皇权政治。
门阀士族存在并起着不同程度政治作用的历史时期,并不都是门阀政治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门阀政治只存在于江左的东晋时期。
东晋门阀政治的产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是成熟而有力量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一是微弱但尚有一定号召力的皇权的存在,加之民族矛盾尖锐的外部条件,这三者缺一不可。
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评估九年级历史试卷2023.11请看提示1.本试卷共6页,分卷Ⅰ(单项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第1题至第20题为卷Ⅰ、非选择题第21题至第25题为卷Ⅱ。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次考试用时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选择题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14世纪前后,在毛纺织业生产过程中,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工序,由专门的手工作坊完成。
”这段材料说明毛纺织业()A.出现了社会分工B.资本与劳动分离C.出现了雇佣关系D.由商人支配生产2.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了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的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
这主要说明()A.市民阶层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B.市民阶层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C.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市民政治权利在王权的保护下得以扩大3.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随着欧洲封建社会的衰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
这一挑战的先驱是()A.薄伽丘B.但丁C.达·芬奇D.莎士比亚4.下表为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变化情况(单位:万人),其中黑种人口变化的原因是()A.致命传染病的传入B.非洲与美洲往来密切C.罪恶的奴隶贸易D.《独立宣言》的发表5.《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书中指出: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实现权力向下转移,是其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目标。
英国完成这一目标是通过()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B.颁布《大宪章》C.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D.颁布《权利法案》6.美国费城是签署《独立宣言》的地方,城中的“自由钟”是独立的象征。
它的钟声曾在1776年7月4日和1783年4月16日两次响起,1783年钟声代表的深刻含义是()A.美国的诞生B.大陆军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胜利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7.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他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重庆市永川中学2023届高三前半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商朝人多占卜,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包括祭祀、收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猎、疾病、以至于生育等,几乎无事不卜;将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
这反映出商朝时期A. 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B. 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C. 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D. 编辑了最初的历史典籍【答案】A【解析】材料中“所卜之事及应验情形记录在龟甲兽骨上,由此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表明商朝时期珍藏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故答案为A项。
B 项,材料未体现形成了完整的史学体系,排除;C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具有贯通古今的历史观点的结论,排除;D项,材料只是表明商朝时期“留下了珍贵的甲骨卜辞”,没有反映编辑历史典籍,排除。
选择题据《史记》载:“(周厉)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
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
以告,则杀之。
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材料说明A. 周王暴政导致王室覆灭B.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控C. 周朝礼乐制度有待恢复D. 周朝的监察体系日益完备【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周厉王暴虐无道,放纵骄做,导致出现“诸侯不朝”的现象,这说明周朝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即周朝礼乐制度有待恢复,故选C项。
周厉王时周王室并未灭亡,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周厉王暴政以致诸侯不朝,并没有加强对地方的监控,故B项排除;材料中周厉王以巫师监视民众,并非监察体系的日益完善,故D项排除。
选择题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
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
”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D.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
”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佛道兴盛,儒学受到剧烈冲击的状况,表明当时儒学发展陷入困境,因此C选项正确。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解读五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国古代史解读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张书林我们现在大都认识到了元明清时期是历史的转型时期,为什么西方这一时期向近代转型成功了,而中国却没有?这就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侧重点。
我们先看看游彪这一章的提纲:第四章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第一节短暂的元朝统治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一、“蒙汉杂糅”二、地方行政制度三、空前发展的戏曲第二节高度发展的农耕文明一、专制皇权的强化二、内阁体制的变迁三、地方行政制度四、赋役制度的改革五、资本主义因素第三节内外部的转型因素一、开放与海禁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这一章他设置了三节,蒙汉杂糅、内阁体制是我们教材说得很模糊的内容,行省制度、戏曲、专制皇权的强化、赋役制度的改革、资本主义因素、海禁、文化专制政策、进步思想家是我们教材说得比较清楚的,我们说要注意的是他都有什么新观点、发掘了什么新史实。
1】关于蒙汉杂糅,他强调了马克思主义那个观点:“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落后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其基本特点是:采行汉法与保存蒙古旧制,这是加强与稳定蒙古贵族统治的两大政治杠杆,新王朝的创制立法,都是从这两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而加以损益、糅合的。
这种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二元性,既沿袭了中国历代王朝的传统,又保留了大量的蒙古旧制,其中贯穿了民族特权与民族歧视的特色,成为区别于传统的汉族王朝的基本特点。
具体特点又有三个:第一,基本上保存、沿袭蒙古的旧有制度。
第二,仿效中原王朝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官僚机构及相应的制度。
第三,在某些领域或地区,汉制与蒙古旧制并行,因族而分,因俗而治。
在第二点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他说元朝制度直接采自金朝的比较多,下面这句话最为重要:中央官制实行行政、军事与监察三权分立,以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为最高统治机构。
其余重要的中央机构,虽有一些属于元代新设,但大部分都能在金代找到其原型。
为了确保蒙古统治者能有效控制与监督,在人事、制度等方面又规定了一系列贯彻民族特权的具体制度与措施,使民族压迫这一基本国策贯彻到所有行政、立法、司法、军事、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管理的各个方面。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目录[精心整理]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目录[精心整理]三、“屯田”与“均田”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目录四、玄学与佛教第三章中华文明的高峰中国古代史第一节唐宋社会变革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一、三省六部的演进第一节华夏文明的起源二、门阀士族的衰落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府兵制的由盛而衰二、古代国家的形成四、科举制的兴起与发展三、分封制与宗法制五、大运河与水路交通网四、井田制六、坊市制度与城市经济第二节大变革时代一、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第二节中华文明的顶峰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二、变法运动的兴起二、科举制的完善三、剧烈变化的政治体制三、文官政治的形成四、学在官府与百家争鸣四、募兵制五、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五、铁器时代第二章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六、空前发展的海外贸易第一节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七、铸钱与纸币八、科技发展的高峰一、皇权与中央官僚体制九、宋明理学二、郡县制与郡国并行第四章转型前夜的中华文明三、“中国”版图的确立第一节短暂的元朝统治与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四、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一、“蒙汉杂糅” 独尊儒术” 五、盐铁官营与均输平准二、地方行政制度三、空前发展的戏曲六、丝绸之路第二节多元文化的融合第二节高度发展的农耕文明一、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一、专制皇权的强化二、察举征辟与九品中正二、内阁体制的变迁三、地方行政制度二、士商相混四、赋役制度的改革三、学术转向第二节早期殖民主义的东来及其五、资本主义因素影响第三节内外部的转型因素一、天朝朝贡体系的变化一、开放与海禁二、闭关政策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第二章文明的历史拐点三、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第一节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文明进程的影响学术动态一、清廷官僚体系的变化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二、社会经济层面的变化二、中华文明的起源三、社会各阶层与战争的关系三、封建社会的诠释1(士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民3(新阶层的出现五、秦汉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形成四、错失良机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六、秦汉时期的文化一、变局论七、魏晋时期的世族二、新旧之间第三节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八、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一、洋务三十年九、隋唐政治制度的发展二、变与不变之间第三章从器物到制度的累进十、唐宋社会变革十一、繁荣的宋代文化第一节维新的时代一、急切的士大夫十二、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二、从光绪新政到慈禧新政十三、科举制与中国古代文化三、宪政的尝试第二节时不我待十四、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化与社一、民心不再会变迁二、革命风潮第三节扫荡旧世界中国近代史一、武昌起义第一章嘉道之际的转向与西方殖民主义二、新制度的创建的东侵学术动态第一节嘉道时期的自我转向一、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一、江南经济的变化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由来 (二)袁世凯与辛亥革命(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 (三)袁世凯与北洋政府(三)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问题 (四)袁世凯及其亲友三、关于近代中国的侵略与反侵略问 (五)台湾学者对袁世凯的研究题(一)如何看待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十、近代文明的历史演进问题(二)如何看待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 (一)观念的现代化争四、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 (二)宪法问题(三)政体的演变(一)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容(二)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特点中国现代史第一章再造文明五、关于李鸿章第一节新世纪的开端(一)李鸿章与洋务运动一、从帝国到近代民族国家(二)李鸿章与近代外交二、从君主专制到议会内阁制(三)李鸿章与甲午战争第二节新道路的开辟一、新思想——开路先锋(四)关于李鸿章其他方面的研究二、国民革命六、传统的变异和扬弃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传统价值观的变异和扬弃四、民族独立与国际平等(二)传统文化的变异和扬弃第三节多元经济、文化与社会(三)传统风俗的变异和扬弃一、城乡经济二、文化的中西合璧七、关于改良与革命之争三、多样的社会形态八、近代中国的激进主义第二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一)关于激进主义第一节新文明的演进(二)关于激进与保守一、新政权的新举措九、近年来关于袁世凯的研究二、社会新风尚第二节现代化潮的探索(一)袁世凯与戊戌变法一、挫折与教训二、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二、现代意识的兴起第三节中国的现代化成就1(文艺复兴2(宗教改革一、工业化的成就 3(科学革命二、城市化的扩展 4(启蒙运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众生活现三、现代民主政治的开创代化学术动态 1(英国革命一、民国初年的政治 2(美国独立战争3(法国大革命二、新文化运动及其评价四、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三、苏俄与中国国民革命 1(民族国家的诞生四、1927-1937年民族产业的发展 2(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五、九一八事变与张学良第二节全球化的开始一、新航路的开辟六、红色根据地二、早期殖民扩张三、受西方冲击的诸文明七、七七事变及其相关问题(中国的抗日战略、日本全面侵华的内因和外因)1(拉美文明八、抗战中的国共关系与对外关系 2(伊斯兰文明3(印度文明九、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实际 4(中华文明贡献 5(日本文明,、新民主主义实践 6(俄罗斯文明第二章工业文明的来临十一、反右与“大跃进”第一节工业文明在欧美文明确立十二、“文化大革命”一、工业革命十三、改革开放的中国1(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英国工业革命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扩散第一章工业文明的曙光2(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节西欧的原初现代化3(工业革命的影响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二、现代民主政治的拓展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现代社会政治思潮的涌现2(社会的变迁与承续自由主义保守主义二、原工业化问题1(原工业化的形成和特征民族主义2(19世纪中期的改革与革命2(原工业化与工业化英国和法国的政治改革3(原工业化理论的价值民族国家群体的壮大4(原工业化具体过程的研究3(政治民主化的深入三、文艺复兴研究改进代议制 1(文艺复兴的起源政党政治的确立2(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宪政在地域上的扩展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问题4(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1(韦伯经济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早期工人阶级的状况2(韦伯思想的实质早期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3(韦伯学说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韦伯学说的局限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五、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第二节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1(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一、瓜分殖民地的狂潮2(民族主义的产生和演化二、向工业文明艰难迈进的诸文明六、殖民主义问题1(拉美文明七、启蒙运动2(伊斯兰文明 1(启蒙运动总论3(印度文明4(中华文明 2(各国的启蒙运动5(日本文明6(俄罗斯文明八、工业革命学术动态 1(工业革命的基本问题一、世界近代史体系研究的开拓与论争2(英国工业革命1(现代化体系2(文明史体系 3(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3(全球史体系4(社会形态史体系世界现代史5(整体世界史体系第一章转型期的震荡与探索第三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加速第一节转型期的震荡一、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二、世界大战二、经济区域化的迅猛发展三、法西斯主义第二节转型期的探索学术动态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一、关于世界现代史的主题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改革 1(现代化在全球范围的展开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赶超型的资 2(多种现代化模式的诞生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创立3(现代化进入新的高级阶段四、国际关系的调整4(现代化带动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第二章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展展开二、苏俄时期政治体制的创新第一节推动现代化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三、全球化问题第二节三种现代化基本模式的扩大和发 1(全球化的起源展一、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扩大 2(全球化的范围二、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进一步 3(经济全球化的历程调整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成就 4(经济全球化的性质5(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第三节整体世界的发展和美苏争霸一、经济全球化四、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原因二、冷战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五、朝鲜战争问题第三章走向21世纪的人类文明 1(战争爆发原因第一节新科技革命与“新经济”的兴起 2(有关方面参战的原因一、发达国家的经济滞胀和新技术 3(关于朝鲜战争的结局革命二、“新经济”的兴起六、现代化理论的演变七、当代资本主义问题第二节苏东剧变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 1(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化趋势一、苏东剧变和冷战的结束 2(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二、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3(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八、20世纪的民族主义九、冷战研究1(冷战的起源2(冷战的影响3(关于意识形态及其在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十、世界多极化问题1(基本概念2(多极化的历史根源3(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关系十一、非传统安全问题。
历史教学新视野
历史教学新视野
本书是配合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协助广大历史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使广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能以新的视野重新审视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教育意义、历史学习方式的高质量教材。
主要内容包括:历史课程教学策略,历史教学信息获取、处理与分析,学习者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发展,创新水平的培养,历史分析与评价的水平培养,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与合作交流,小组合作的作用等。
本书是当前新课程教师培训的指导性教材,同时也可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的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刘军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在南京师范大学任教,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学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中心核心成员,南京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核心成员。
兼任江苏省高校历史教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历史教育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师历史教育改革”项目第二主持人。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历史》(北师大版)编委,《历史》九年级(下册)主编。
著有《国外近代史》副主编(河南大学版)、《历史教育学新编》副主编(南京师大版)等专著和教材。
在《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2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附解析)
7.B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谈判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毛还与国民党人士广泛接触,顺带完成 了对国民党的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谈判指的是 1945 年国共重庆谈判,毛本不想 去的地方是重庆。选项 B 符合题意;ACD 项与题意不符。故选 B。 8.A 【详解】南宋时期北方地主阶层南迁,在南方建立政权,南方并不是少数民族政权,以汉族 为主,故 A 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BCD 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 A。 9.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城市创办了外文报纸,后来中文 报纸也出现了,其中最著名的是 1872 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 报纸,A 项正确;《中外纪闻》是清末维新派主办的一份报刊,创刊于 1895 年 8 月 17 日, 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 年 11 月 26 日创刊于东京, 与材料不符,C 项错误;《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报刊,创刊于 20 世纪初,与材料不 符,D 项错误。 10.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二战后,很快出现冷战,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柏林也分 为东柏林和西柏林,故 C 符合题意;一战前夕的欧洲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抗,二战 前夕的欧洲出现了德意法西斯同盟,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出现了统一的德国,故 ABD 均不符 合题意。故选 C。 11.A 【详解】依据题干“此前处于相对隔绝状态的各个地区也在这一时期走出闭塞,开始建立直 接的联系,人类迈出了从分散发展到整体进步最为关键的一步。”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 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和亚洲、 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 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A 选项符合题意;文艺复兴 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延续 了近 300 年之久。B 选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 汽时代”。C 选项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
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
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历史教育学1、赵亚夫、齐健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2、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3、赵亚夫主编:《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4、赵亚夫主编:《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5、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
6、余伟民主编:《历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7、黄牧航:《高中历史科学业评价体系研究》,长春出版社8、何成刚等编:《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9、聂幼犁《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研究———案例分析与点评》天津古籍出版社10、(美)洛温著,马万利译:《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中央编译出版社11、何成刚等:《历史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2、夏辉辉:《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3.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出版社14.王继平:《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长春出版社15.王雄:《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出版社16.宾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出版社17、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高中历史学习参考书),人民出版社18、李惠军:《笃学行思录》,天津古籍出版社19、任世江:《编余杂俎》,天津古籍出版社20、齐渝华:《怎样做课例研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1、中国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历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版2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23、赵亚夫唐云波主编《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长春出版社24、(英)朱莉娅•墨菲著张锦译:《历史教学之巧》,教育科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推荐书目通史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一)一、20世纪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诞生于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诞生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
因此,民族主义逐渐成为观察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视角。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
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冷战局面。
阵营内部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有时掩盖了民族主义。
英、法、西德、日、意等国力图摆脱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和政治上的依从地位,以民族主义整合国民意识,以求重振国力。
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各国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桎梏,走真正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则运用民族主义走上独立道路,维护国家主权,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引发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
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地方分离主义运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及这些地区旷日持久的冲突根源都在于民族主义。
义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的富强,把本民族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自身的繁荣,侵略掠夺它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同时竭力抑制削弱其他欧美国家。
民族主义是导致相继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建立民族国家。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其目标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后,转向追求民族的富强,有人将其称为“经济民族主义”。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必考题专训(一)(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必考题专训(一)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1.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现了一千五百余支竹简,内容大部分是秦代的法律文书。
这些文书大致分为三类:一为法律条文;二是法律解释;三是有关诉讼制度的各种规则。
这些竹简内容折射出秦朝( )A .经济发达B .统治残暴C .强化思想控制D .重视法制建设2.“夏之时万国,殷之时三千,周初千八百,春秋时百四十……小国都被吞并,或听命于大国,大国则争为霸主,春秋时代便是如此……战国时则次国亦无以自立,大国各以存亡相搏。
”这表明( )A .百家争鸣推动思想繁荣B .统一是发展的趋势C .各国变法促进社会发展D .封建王朝更替频繁3.“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A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C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D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4.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带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很可能记载在( )A .竹简或木牍上B .丝帛或麻布上C .龟甲或兽骨上D .宣纸上5.“20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当考古人员在浙江某地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时,在黑褐色的土层中闪出一些金黄色小颗粒,但很快就变成泥土的颜色。
考古人员惊讶地发现,这些东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谷。
”文中考古人员挖掘的遗址可能曾经居住着( )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6.依据图示,判断此单元时代特征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7.下表为西周分封制的有关叙述,据此推知( )记述出处“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
高中历史评述题(附答案)
历史评述题例1: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
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论。
(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
)(10分)参考答案:观点:应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历史性进步,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2分)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1分)合理之处:认识到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历史性进步。
政治上:提出“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经济上: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文化上: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文化事业迅速发展。
不足之处:没有认识到改革开放前30年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改革开放后30年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经济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五年计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教文上: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成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
“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中国外交形势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7分)例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
”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
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
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
2020版高考历史核心考点回扣练200题专题10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专题10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133.[新思潮的萌发]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但他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
此观点表明《海国图志》( ) A.缺少近代化色彩B.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C.不够系统和完善D.继承了封建科技思想答案 B解析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为以后的变法思潮的勃兴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和思想材料”可知《海国图志》并不缺少近代化色彩,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并没有要中国学习西方制度的意思”,可知《海国图志》未突破传统政治局限,故B项正确;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34.[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70年代,王韬、薛福成和郑观应等都看到“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的优越性。
但王韬、薛福成等人只是进行启蒙式的宣传,而郑观应则是以一项政治改革主张来提出,主张中国“下仿泰西之良法”设立议院。
郑观应的这一主张( )A.推动了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思想的发展B.表明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时机已成熟C.体现了独尊外邦而轻视传统的观念D.说明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 A解析从材料中的“郑观应则是以一项政治改革主张来提出,主张中国‘下仿泰西之良法’设立议院”来看,郑观应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实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说明这一主张推动了否定封建专制制度思想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
135.[近代学习西方层次的变化]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提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
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美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次“思考”的“层次”变化是( )A.从技术到器物B.从制度到思想C.从制度到文化D.从器物到制度答案 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在甲午战争后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之后掀起了戊戌变法,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因此应选D项。
历史学习新视野
历史学习新视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西安在明清西安城的基础上向城外四周拓展,在城东、城西、城南建设纺织城、电工城和文教区。
这些新建的城区均座落在隋唐长安城的遗址上或郊区。
当时地面之下和地面之上还残存隋唐长安城的建筑遗存。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为了保存文物古迹,组织工作组对隋唐长安外郭城、兴庆宫、大明宫、曲江池和芙蓉园进行了初步实地探测,发表了《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资料》《人文杂志》1958年第1期《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两文。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1957年起对唐代长安城进行勘察,基本勘察清楚唐长安外郭城、宫城、皇城、街道、里坊、两市的布局形制等,撰著《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考古》1963年第11期。
以后,考古学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撰写学术专著、论文。
如武伯纶先生的《西安历史述略》1959年初版、宿白先生的《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第6期、马得志先生的《唐代长安与洛阳》《考古》1982年第6期、徐苹芳先生的《唐代两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年第6期等。
奠定了考古学研究隋唐长安城的基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考古工作者又先后对唐长安明德门、含光门、青龙寺、西明寺相继进行了考古发掘和研究,进一步厘清了隋唐长安城的规划设计、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分区。
1983年,中国古都学会在西安成立。
在史念海先生领导下,古都学会的历史地理工作者,对隋唐长安城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史念海先生的系列《河山集》,史念海先生主编的《西安历史地图集》、马正林先生的《丰镐、长安、西安》、辛德勇先生的《隋唐两京丛考》、李健超的《增订唐两京城坊考》、朱士光先生主编《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耿占军先生的《唐代长安的休闲娱乐文化》、肖爱玲博士的《隋唐长安城》。
还有张永禄教授的《唐都长安》等,为隋唐长安城的城市空间与文化风貌勾画出比较清晰的历史画面。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作者介绍6——王燕平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作者介绍7
• • • • 中国古代史部分:游彪(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近代史部分:孙燕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现代史部分:李少兵(南开大学教授); 世界古代史部分: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首都博物馆馆长); • 世界近代史部分:王燕平(首都师范大学副教 授); • 世界现代史部分:杨宁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序言和目录解读
• 一、关于“新视野”“新知识” • 本书是为历史学习特别是高中历史学习,配合中 学历史教育的改革,介绍史学研究新思路、新成 果的参考书。 • 近些年来,史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史 学研究范式的突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 扩展了人们的视野,由此涌现出一批新的研究热 点,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重新进行阐释,新观点 层出不穷。
作者介绍2——游彪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作者介绍3——孙燕京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作者介绍4——李少兵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作者介绍5——郭小凌
开发区一中 张书林 kfqzsc@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解读
• 6.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当中进行综合全面 地考察研究,由此确定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 地位,在和其他文明的比较中探讨中华文明的特 点,同时丰富世界文明的内涵。 • 史学研究的这些新突破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史 学工作者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吸收借鉴外国研 究成果,坚持不懈长期进行探索的结果。从更广 阔的背景来看,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解 放思想的硕果,同时又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以及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一)
一、20世纪的民族主义:民族国家诞生于人类文明的一定历史阶段,诞生于现代化进程之中,并与现代化进程相伴随。
因此,民族主义逐渐成为观察世界现代史的重要视角。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世界经历了民族主义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由于国际关系的变动,中东、中欧和东欧地区按照《凡尔赛条约》重新组合,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表现为国内统治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加强,对内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对外图谋别国领土和报复心理;作为被统治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反抗情绪加剧,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高涨;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
第二次浪潮发生于20世纪50—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重新进行组合,形成冷战局面。
阵营内部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有时掩盖了民族主义。
英、法、西德、日、意等国力图摆脱在经济上对美国的依赖和政治上的依从地位,以民族主义整合国民意识,以求重振国力。
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各国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桎梏,走真正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两大阵营之间的国家则运用民族主义走上独立道路,维护国家主权,进行本国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冷战的结束引发全球性的民族主义浪潮。
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地方分离主义运动,苏联和南斯拉夫联盟解体及这些地区旷日持久的冲突根源都在于民族主义。
义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主义追求民族国家的富强,把本民族看得高于一切,为了自身的繁荣,侵略掠夺它们眼中的“劣等民族”,同时竭力抑制削弱其他欧美国家。
民族主义是导致相继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主要目标是实现独立,建立民族国家。
第二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一是亚、非、拉地区的民族主义,其目标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在这一任务完成之后,转向追求民族的富强,有人将其称为“经济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此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往往存在着大量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民族、宗教、领土等纠纷,再加上一些国家重蹈西欧历史上自我中心主义的覆辙,民族主义膨胀,谋求地区霸权,导致地区纷争不断。
二是在民族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出现了地区联合组织——欧洲共同体。
西欧国家追求民族富强的目的没有改变,但是调整了具体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迄今为止,西欧各国之间再也没有发生战争,而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保持了发达国家的地位。
三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民族主义。
美国的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认为美国自由民主的价值观最为优秀,美国有责任将其推广到全世界的这样一种使命感。
美国在冷战中鼓吹维护和推广自由民主制度及其价值观,敌视遏制其他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正是体现了这种美国式的民族主义。
苏联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的关系中,经常表现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其背后隐含着民族利己主义。
苏联与美国长期冷战不止,原因之一是苏联谋求本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苏联表面上宣扬的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使本国的民族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四是两个阵营内部摆脱大国控制的民族主义。
第三个阶段是冷战结束以后。
在冷战结束后不久,民族主义与没有如一些人预期的那样重要性下降,相反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冷战时期被压抑的民族问题暴露出来,尤其是在苏联东欧地区,一些在高压政策下长期得不到的民族主义诉求,由于苏东剧变造成的失控和动荡,一下子释放出来,民族分离主义活跃。
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二十多个新的独立国家,而且车臣问题、波黑内战等纷争不断。
第二,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加速。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接触空前频繁,在加强相互联系的同时,也使得相互差异更加凸显,矛盾冲突增加,强化了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而且,在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保卫民族利益,一些发展中国家拿起民族主义武器,与发达国家进行斗争。
除此之外,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以往的支配作用,各国都在重新确定国家的指导思想。
由于世界上基本都是民族国家,毫无疑问,本民族的利益是各国制定政策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由此民族主义代替意识形态,在相当一部分国家起到主导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后冷战时代世界出现了“泛民族主义”的趋势。
在当今世界,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民族主义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历史的教训告
诉我们,如何发挥民族主义的积极面,消除其消极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二、原工业化问题:工业化概念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指的是工业革命前,在广大农村出现的家庭工业,它主要为出口或为地方市场以外的需求而生产,往往是商业资本在农村的扩张形式。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原工业化理论和原工业化过程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原工业化的形成和特征:学者们认为,随着地理大发现的出现,以欧洲为核心地区的世界体系逐步形成,海外市场对商品的需求猛增,欧洲以行会生产为组织的城市工业开始向农村转移,广大农村地区出现家庭工业,这就是原工业化的开始。
此种类型的农村家庭工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原工业化。
其特征包括:原工业化是农民经营的农村家庭工业,农民家庭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从事工业生产;原工业化是出口导向型的农业家庭工业,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市场;市镇商业资本向农村渗透,市镇商人以外包制的方式以及其他形式组织农民进行家庭工业生产;农村家庭工业与商品化农业的共生,在原工业化地区出现了专业化的家庭工业生产与商品化农业生产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现象。
原工业化是在生产技术水平没有突破的前提下,仅以改变生产组织和劳动关系的方式,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并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
原工业化得以形成和维持的根本机制是机会劳动成本低。
2 .原工业化与工业化:随着原工业化自身的发展,社会劳动成本较低的这一条件逐步消失。
原工业化内部所固有的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生产组织的集中化和生产方法的机械化。
这意味着原工业化必然转向工厂制的工业化。
原工业化向工业化的过渡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
原工业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为工业化准备了必需的条件,从经济要素而言,工厂制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有管理经验的早期企业家、工业化所必需的部分资本、商品化的农业。
然而,这些准备更重要的还表现在它造成的社会层面的变化,其中包括它导致的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的转变,以及在此基础上造成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网络。
欧洲原工业化是走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但并非所有的原工业化地区后来都成功地实现了向工业化的转变。
有些曾经繁荣的原工业化地区在向工业化过渡时失败。
3 .原工业化具体过程的研究:学者们以个案研究的形式阐述了原工业化在一些地区形成和演变的具体情况。
有人分析了意大利北部原工业化,认为在意大利北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原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商品化农业的发展满足了原工业化的需要,繁荣的商品农业在整个16世纪的意大利都保持欣欣向荣;市场需求提供了原工业化的动力;低廉而充足的劳动力为原工业化提供了可能;城市商人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外包制是主要组织形式;原工业化与城市的“衰落”密不可分。
也有人分析了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对英国农村人口的影响,认为原工业化时期,乡村工业在农业部门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就业领域。
这个领域与传统农业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它不以土地为主要资源,而以资本为主要资源。
而资本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它可以直接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或劳动力与资源的关系。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一种面向市场、依靠工资劳动的新型生产方式发展起来,在这种新的生产组织中,雇工逐渐成为农业劳动者的主体。
劳动力资源由传统农业部门向工商业部门转移。
将农业中多余的劳动转移到工商业,又为工业品创造出容量更大的国内市场。
农民将农耕与手工业相结合,生活在“二重经济”之中。
土地之外,农民能从务工经商中获得一定的收入,新兴工业区的农民比传统农业区的农民富裕。
人均产出得以提高,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
乡村工业16世纪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人口增长和土地短缺的矛盾因此而缓和。
土地已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谋生之路。
人均产出随着工商业的持续发展而不断增加,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口增加而人均产值也随之增加的局面。
还有人将研究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层面,考察了原工业化时期西欧的家庭、婚姻及日常生活的演变。
他们认为,“原工业化”中的农村家庭工业经济是以“劳动一消费平衡”原则运行的。
原工业化促使西欧的家庭、婚姻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家庭作为劳动单位组成,男女的劳动能力是婚姻的主要前提条件。
家庭的规模扩大了,家庭的劳动分工也导致家庭角色的变化,同时促使了社会的演变。
农村工业生产者在生活方式与消费观念均产生较大的改变,一种“平民文化”得到体现,产生消费“过量的”奢侈品的倾向,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这种演变最终将导致工业化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