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读后感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564cf8eb8f67c1cfad6b8f3.png)
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篇一: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此前对王崧舟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
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
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的形象,而且是那种遥不可及的高大,甚至产生了这样念头:这样的老师,他的“课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高度不是我这样的普通老师所能企及的,他的风采也只够我们瞻仰的——说白了,就是既学不来,又没必要学的。
直到这次,与他的作品《王崧舟讲语文》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师那妙趣横生的谈吐,那大气的课堂设计和精妙的点拨,并非平地起高楼,这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这坚实的基础完全得益于他爱看书。
这回,也算是真正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了。
《王崧舟讲语文》一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语文人生,由三篇王老师在三个重要培训班上的讲话稿组成,分别是《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和《“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第二部分:我的语文理念,收录了王老师在自己学校举办的“第三届诗意语文高级研修班”上的三篇讲话稿,分别是《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和《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
第三部分:我的语文实践,登出了《长相思》等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重要评课稿。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王老师以“讲”的形式,展示了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语言教学风格。
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语文教师当以阅读的姿势伫立。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王老师爱读书。
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
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
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
”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
语文读本读后感范文
![语文读本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6437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7.png)
展开全文自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开始接触语文读本。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换上新的读本,里面的文章和课文也会随之更新。
我一直对语文读本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它陪伴了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它教给我如何阅读和理解人生。
在读这些语文读本的时候,我感觉像是在读一本生活百科全书,里面的文章涉及到了我们身边的人、事、物。
尤其是故事类的文章,它们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到更多知识。
例如《丈夫的话》中,借助一个妻子对丈夫的评价,让我们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家庭关系;而在《天赋异禀的小画家》中,则通过一个小画家的成长故事,诠释了坚持不放弃的重要性。
读这些语文读本,不仅能够让我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还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
读字比口语和听力要难,因为它需要我们通过文字去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通过在阅读中学会琢磨、思辨,我对阅读文本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每次看完一篇好文章,我都想立刻用它所传递的思想去影响身边的人们。
在阅读语文读本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文字和人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中的许多篇章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它们背后是对社会大事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例如《温馨的家园》中,借助孩子的视角描绘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而在《一只老鼠的心灵》中,则从老鼠的角度讲述了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思考。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种阅读体验,能让我感受到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也能让我更有深度地了解世界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我认为语文读本是一本真正陪伴我们成长的好书。
每一篇篇章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趣和思考,让我们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我的人生体验也因此而更加充实和深刻。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对语文读本的好奇心和热爱,它就会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帮助我们成为更加综合、更加优秀的人。
《牛郎织女》的读后感8篇
![《牛郎织女》的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db3e7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c.png)
《牛郎织女》的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对照材料、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eference materials, planning scheme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牛郎织女》的读后感8篇只有真正认真对待每次写读后感,我们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写好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所读书籍中的问题和议题,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牛郎织女》的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读后感发言稿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读后感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441b6ac0cc175527062208ac.png)
“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读后感发言稿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发言稿读后感冬日的暖阳,总是令人那么舒服。
捧着一本书,坐在安静的庭院里,在文字的世界里遨游,是那么地惬意。
鸟鸣声传来,总让我想起课堂里的孩子。
近段时间,我反反复复地阅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了解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大体知道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但这只是一个了解的过程。
面对这些理论性的知识,我仿佛是被挡在篱笆外,无法置身与其中。
今天,通过阅读《小学语文》中发表的20XX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发言稿,我终于能进一步解开心中的疑团了。
一、不改本质,明确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经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关系不大的问题上,甚至在教学目标上没有出现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目标,或者只是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场。
这也是语文课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故我们要把以教师讲读课文”;为主的课堂教学形态转变为以学生语文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常态。
这与《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中提到的明确教学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妙。
定准教学目标,首先要牢固树立‘一个中心(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级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将教学指导思想落实,确定好语言训练点,争取让学生一课一练,一课一得。
教学目标不多不杂,要有效、系统化。
二、重视语言积累上海师范大学的吴忠豪教授在20XX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发言中说到: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学习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文化价值;二是语文知识、方法学习和技能训练,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遣词造句,学习阅读写作方法;三是语言材料积累,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的积累,通过大量规范的书面语言材料的输入,丰富学生词语搭配、词与句组织等语感经验。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07a5a554a7302768e9939e3.png)
《巧解读:语文有意思》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巧解读:语文有意思》读后感海南海口五源河学校方沫《巧解读:语文有意思》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猪八戒吃人生果是囫囵吞下的,所以他问行者和沙僧:“甚么味道”。
有意思的事情千万不能一下子都做完,留点余味我们慢慢品味吧。
我读书喜欢从序言开始,序言是余老师写的,我很喜欢。
余老师也说他很喜欢,他“很喜欢阅读水鱼老师撰写的课文赏析短文。
”余老师还喜欢说真好,但老人家没有写出来,在序言中我读到了,所以我接下来就想说说这本书的真好了。
水鱼老师自己说这本书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在这些短小精悍的解读篇章中,我读到了水鱼老师的谨慎之心。
她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呈现给读者“有关语言结构、情思抑或意味的密钥”,这是她有意而为之,也是为难而为之。
有意,在于她希望这本书的解读于读者是真有意思的;为难是希望这本书的写作是有节制,不是为了文字而文字的。
这种写作的克制在她的序言中以她和老领导马正校长的故事娓婉表述出来,就是写作的克制既要克惰,也要克勤。
所谓克惰指的是写作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密度,不能懈怠;所谓克勤则是指要认真思考,谨慎落笔,只有用这样的态度写出来的文章才敢说是“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的。
当然,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工作经验的杂志编辑,“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说话”也体现出了编者情怀——为读者服务,写有用的文章。
因此,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常常能有跳脱于解读之外的顿悟——这篇课文原来可以这样教!甚至是——这篇课文是不是还可以那样教呢?真好。
纵读全书,从解读意义的角度来讲,我有颇多收获,择我最有感触的列举一二。
首先,阅读的广度决定解度的自由度。
作者随手从过去阅读经验中提取一个有效点,就能以此为依托,撬起对一篇文本的解读。
这样的解读,须以阅读的宽度为基石,阅读的面越广阔,解读的思维才越自由,才能做到以“文”解“文”,因“文”立“文”。
《乡愁的三度空间》中用到了余光中先生自己提到的诗创作的“三度空间”,即“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交错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接下来水鱼老师从这三个关键词来解读《乡愁》:沧桑的历史感——断裂的地域感——凝重的现实感,巧妙、熨帖。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通用5篇)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e54cf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2.png)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通用5篇)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通用5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1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雷玲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第一次读这本书,我便被书中名师的风采,名师的教学艺术,名师的课堂的生命气息深深地吸引住了。
读了它,解开了自己在平时语文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
本书运用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赵景瑞,闫学,吉春亚,盛新凤,周益民八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书中介绍了他们的教育观点,还列举了生动的案例具体展现了他们教学艺术,让我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能带给我更多富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发。
读此书,仿佛听到了先辈名师的亲切话语,看到了先辈名师的成长足迹。
在这本书中,每个老师的教学情志,教学魅力都让我折服。
然而让我感受最深,对我启发最大的是于永正老师、孙双金老师、赵景瑞老师的教学艺术就及为师之道。
于永正老师;他把“三尺讲台”变成了“舞台”,把课文中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演化为一种“表演”。
让需完善从表演中获取更为直接、更为深刻的知识,他不仅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还能把这些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在他的教学案例中,我常常感受到的是他对学生的爱与尊重。
正如他所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
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表现之一。
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里上的,还是生活上的。
”而他的《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对我一个毫无教学经验的老师更是受益菲浅。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孙双金老师认为,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好课的标准问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读后感3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读后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d8c5f64a7302768f99392f.png)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读后感3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读后感篇1《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部分,又作了这样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实施开放性教学,倡导个性化的阅读思考,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上学期,我们有幸参加“少教多学灵动课堂”活动,聆听了两位老师颇有质量的课,感受颇深。
下面我将结合活动中所听的几节课,结合这次的培训活动来谈谈我的粗浅认识。
1、倡导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成为知识的创造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信任和尊重时,才能把自己的干劲和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出来。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进入高年级后,更是什么都想自己独立地试一试,干一干,这时正是他们的个性与创造力萌发和发展的好时机。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如果你多问问学生的意见,多采取他们提出的建议,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崔老师在教学《白鹅》一课时,抓住漫画特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找中心句把书读薄,还有他扎实的字词教学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讲得生动有趣,学生配合默契。
2、珍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体差异,重视情感的熏陶感染,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
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呈现出千差万别、色彩斑斓的审美情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4fd81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b.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写读后感》教学设计一、文本解读《写读后感》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
教材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明确了什么是谈后感。
结合课文,列举了阅读中的三个感受点--印象深刻的人物、具体生动的情形、深受启发的道理,意在唤起学生的阅读记忆,引发共鸣,打开习作思路。
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并提示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可以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引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提示了“拟题”的要求和方法。
要重点指导“正标题+副标题”的方式,一般“正标题”是读后感主题思想的提炼。
二、学情分析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四大名著,尤其是对诸葛亮、武松、孙悟空、贾宝玉这样书中人物进行分析讲解。
五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读过不少书,在平日的学习中也写过不少读书笔记,但是系统的学习写读后感还是第一次。
在本次习作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尤其是能够抓住书中的人物进行分析,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想。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解读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3.通过与同学分享交流,修改完善作文,体验习作的成就感。
四、教学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2.聚焦“印象最深的人物”,联系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把读后感写具体。
五、设计理念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这节课有以下几个设计理念: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写读后感》是让学生学习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想,对于开始大量接触书籍的小学生来说,学会自我表达,抒发自己的独特感想很重要。
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吸收积累的阶段,紧接着就是慢慢学会输出。
3.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分段表述。
小学语文老师分享读书心得范文(15篇)
![小学语文老师分享读书心得范文(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84289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a.png)
小学语文老师分享读书心得范文(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语文老师分享读书心得范文(15篇)在读书心得中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读后感、思考的问题和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读后感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610c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2.png)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读后感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语文课程标准的读后感篇1近日,我对《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
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下步语文教学继续努力的方向。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着上述课程理念,我在教学中努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都会以这样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巩固、课外拓展。
课前预习具体让学生做到: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决。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读懂。
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具体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
此环节的实施,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课后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对当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课堂随堂检测卡的形式。
活法《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读后感
![活法《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295ecf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8.png)
活法《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读后感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活法《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读后感篇1《劳动的开端》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煤矿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的黑暗现实。
同时也表现了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砺的坚强意志。
这篇课文对我启发很大,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艰辛。
作者和我们一样是12岁的青少年,要挑两筐沉重的煤,走许多路.如果路是平平的,特别好走的,对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是比登天还难。
更何况路特別难走,这种艰难更是无法想象了。
对比作者和我们,简直是天壤之别。
同样是12岁的我们,能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快乐地学习,但是小作者的生活却是如此艰难。
他们是穷人,无论到哪里,都要被人欺负.小作者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还懂得为家人担忧。
现在,很少有这样乖巧的孩子了。
说到挑煤,我们班老师还让我们回家尝试了一遍,虽然不是挑煤,但我们拎、背或挑着某样东西走楼梯。
我感受也很深。
我家一共有六楼,我拎着沉甸甸的书包,从1楼开始走。
开始的时候,我还蛮好奇的。
我从来都没有体验过这样的感受,我十分期待。
我慢慢地走到3楼,我的背上隐隐约约感觉有点热。
我把外衣脱了,继续走着,慢慢地体验着这滋味.刚刚走到5楼,我的鼻上就有了一颗颗小汗珠.我无奈地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往上走,来回走一趟.我感觉脚十分的酸,,手也拎得生疼.这次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体会更让我对课文中的小作者佩服。
他的意志是那么地坚强,使他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我想我在学习、人生的道路上也正需要这种顽强刻苦的精神.我想对文中的那位作者说: “谢谢你,你的这种精神将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无论前面的道路是多么崎岖,前行的路上需要多少汗水,我都将坚定地走下去.”活法《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读后感篇2[教学背景]:义务教育九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中有一篇课文《劳动的开端》。
讲述了著名英模吴运铎小时候第一次挑煤的艰难历程。
因为课文讲述的内容离我们现在比较遥远,所以,很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范文(17篇)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范文(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e258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d.png)
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范文(17篇)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7篇)202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今天是研修的第一天,我先认真学习了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受益匪浅,提出自己的学习心得。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
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
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
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二、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_页_段_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三、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
“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四、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f4757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7.png)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读完《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这本书,我对小学语文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详细解读了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白了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新课标中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其次,这本书对于新课标的实施规定也进行了解读。
新课标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实践操作等能力。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最后,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教学案例和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活动,评价方法也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读完《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这本书,我对小学语文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明白了新课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也对于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具体的思考和认识。
希望以后能够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f74e5dd195f312b3169a576.png)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解读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国广为传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等名篇不断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为几代人成长的精神食粮。
在安徒生众多的作品中,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了。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直被选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目前,《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则童话,写于1845年,是安徒生的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
课文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全文以火柴为线索,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了美好的幻象,渴望得到温暖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
对于这样一篇虽说妇孺皆知,但大多数人未必能够准确理解的文章,我们需要从语言、细节、篇章结构到文化背景都努力做出独到的解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
一.了解创作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安徒生创作这个童话的背景以及他的创作动机。
1848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
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画片写故事。
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
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
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1岁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
每到傍晚,他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
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想着这些,安徒生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借助他超凡的想像能力,写下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凄美动人的童话。
2004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安徒生诞生200周年赴丹麦拍摄记录片,导演王越在深入接触了安徒生的文献资料后认为:“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小女孩很想念奶奶,实际上这个故事传达了他对母爱和家庭的渴望。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13篇)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531e5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f.png)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13篇)第一篇: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语文是极为重要的一到门槛,中国的文字连在一起时,常常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意义们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
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老师,在学生结束小学的学习后,更进一步的学习语文时,我们一定要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这里我有一点小小的教学感悟分享给大家。
在教学中趣味和知识性同等重要。
在学生发下课本之后,有的人对课本感兴趣,就会翻一翻书,看看有什么样的故事囊括在书本里面,有的人就直接将书本塞进书包里,看都不看,这就要看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引导和帮助,使得学生都能爱上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再不济也可以使那些不感兴趣的同学提高语文这一科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知识幽默的讲述出来,像讲故事一样有趣,不会使人厌烦,就要看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以及在表达方面的能力能不能贴近学生一点。
干巴巴的讲述知识点,根据教学辅导书上面照本宣科的分析,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管不到学生在脑海里想什么的,就像有一句俗语说的一样强扭的瓜不甜。
强迫学生去学习只会弄出反效果。
所以将自己的准备工作做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是教学趋向有益的一面。
学习要有深度,学生自己的想法比教师的想法更加的宝贵。
在一些美文赏析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同学们以后该如何如何做,这样反而是遏制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束缚了他们的思维。
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将一些能够在初中阶段被学生所欣赏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做一个推荐,布置写一篇读后感,学生的所思所想就表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文章的鉴赏能力。
这样的能力需要依靠学生自己去领悟,我们教师只能在旁边引导,提供一点思路,开阔他们的眼界。
第二篇: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心得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非常幸运地观摩了在临沂市举行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
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我聆听了来自临沂各个学校的十九位老师的精彩阅读教学,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
以读促写,从文本出发
![以读促写,从文本出发](https://img.taocdn.com/s3/m/92bca1c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c.png)
以读促写,从文本出发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概述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基础、学习水平、思维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其中,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教师引领学生对课内外阅读材料的立意、结构、选材、表达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写作教学的主要形式为: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范文以及多种写作技巧的基础上,记叙、描写客观事物,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
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价值1.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分析小学语文高段阅读及写作教学目标,会发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段中能够依据文章的上下文以及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文中词句的意义,及其表达效果;肯定了阅读教学对学生语言运用表达能力成长的助力作用,认为学生能够在阅读、品味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的基础上,在写作中锤炼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分析作者使用的写作手法;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与文本以及文本作者的对话,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心得体会,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要求学生珍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这些都体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训练的价值。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进行丰富的读写训练,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举措。
2.是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读写训练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1)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高段学生处在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再将自己的体会诉诸文字,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2)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在读写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一遍遍地梳理文章的行文结构、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悟读课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新解读读后感
![悟读课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新解读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a9909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e.png)
悟读课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新解读读后感
读课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新解读读后感:
一、结构顺序性:
从上而下地系统组织课文,让学生能够跟紧学习脉络,大有规律可导,更容易记住。
语言难度亦趋于平缓,让课文更易懂。
二、形象生动:
课文中的比喻,能让学生用较少的语词,载入许多的富有智慧的思维,也更好地将文字托出生动的形象,让学习更有趣味。
三、同源词句:
使用大量的同源词,如动词、形容词、名词等,能够通过联想延伸学生的知识面广,既活用学过的词汇,又能吸收新知识点。
四、表达精准:
课文信息丰富,每一句文字都彰显着精准性,文字表达精湛,将背景、品格、行动等细节加以描述,完整记录下书中的文字让学生深入体会。
五、追求完美:
课文选取的题材广泛,提醒人们要追求完美,学习不能短视,要
持之以恒,急功近利不能取,只有勤奋好学,才能将学习提高到更高境界,谓之开拓进取。
六、概念意义:
课文另有概念意义,提醒学生能用心去发现社会现象,考察背后的价值观,变“看”为“体味”,从中得到更大的见解,知晓作者的情感,探究其真正的来由。
七、丰富思想:
在课文中可以体会到诸多的思想,对于培养学生思考及文字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度,也可从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成长,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
读课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文本新解读,可以更进一步熟悉语文教材,学习有多种方法,以及更完整深刻地体会其中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作者试图去唤醒、推动人们正确价值规范的教育思想,以及所附带的道德以及伦理价值,以指引学生不断前行,达致完美人格。
2022《语文寻意》读后感
![2022《语文寻意》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a4e476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40.png)
《语文寻意》读后感《语文寻意》,文本解读和课程设计,都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
特级教师李竹平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并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寻意的过程。
这个过程,则由文本解读生发,指向“一节课或文本本身学习的解读”“单元整体目标有效落实的解读”“教师课程创造和建构的解读”。
本书从单文实践、单元解读、群课设计三个维度出发,通过作者的代表性课例,向一线教师呈现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范本。
这本书由点及面,点面结合:单篇课文—单元整体—文体设计,全方位展现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课程体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课文文本解读深度落实于一线课堂之中,理论与课例融合,方法与实践并举,为老师呈现文本解读服务于课程建构的典范之作;厘清课标,生发课程:紧扣统编语文教材课标,深入解读从一上到六下的学段总体目标,将不同学段的语文要素落地于课堂设计之中,发现语文教学的寻意之旅。
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在发现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进而提炼出文本的学习价值,同时对如何用“这一个”文本落实具体学习价值做出设想和规划。
可以说没有文本解读,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就不可能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文本解读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
一位位教学名师教育大家之所以能够演绎一节节经典课堂,首先源于他们高超的文本解读能力。
我特别崇拜窦桂梅老师,除了欣赏她在课堂上的精气神和随机应变的理答能力,更多的是赞叹她对文本的解读。
反复阅读窦桂梅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及她的主题教学的资料,你会感觉窦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总是能高屋建瓴,站在文本所在的一个非常大的背景下解读教材,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深入浅出,带领学生从文字到文学,再到文化,达到文本、师生、学生与作者精神的同构。
特级教师是怎样细读文本的呢?就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窦老师在备课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如《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以乐写哀倍增哀——卖火柴的小女孩反衬描写赏析》、《童话教学方法谈》以及《儿童文学教程》、《小学语言美学》、《相信童话》等相关理论书籍,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读后感有幸学习《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我感到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我想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像看故事一样读文本,读后回味回味什么地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最能拨动自己的心弦。
其次,再以教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作者、文中主人公认真对话,潜心研读,然后以自己的高屋建瓴,想办法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
最后,再以儿童的身份走进文本,如何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如何以儿童的心思走进成人的精神世界。
这样的解读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
所以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应要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文本:
一是作为一名普通读者去读文本。
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风卷残云、蜻蜓点水,是读不好文本的。
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我们要学习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书中所倡导的思想——“慢慢走,欣赏啊!”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和教学的任务,以从容的心态,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慢慢读,欣赏啊!”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读出味道,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
学会很随意、很闲适地在作者的文字海洋里倘徉、欣赏。
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
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
用悠然的心与作者对话,在一次又一次与作者的心灵碰撞后,产生来自心灵的独到见解。
你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之中,你的生命、你的灵魂与作者碰撞、对话,你在文本阅读中脱胎换骨,从文本中出来的时候,你将成为一个新的自我!
二是作为教师去读文本。
带着教学的目标去潜心会文,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去捕捉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把握文本的主要倾向。
①深入领会文本思想,准确洞察作者写作的背景和寄托的主旨;②深入把握文本特征,即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文脉了然于心;③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即对重点、难点、疑点心中有数;④深入揣摩编者意图,充分设想文本应着力发挥哪一方面的“例子功能”,以便使教学有的放矢。
三是作为一名学生去读文本。
①了解学生学习已有的基础;②找准学生阅读文本时的兴奋点;③分析学生学习的疑难点。
④充分考虑儿童学习的困难,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
这就是我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肤浅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