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让知识自然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让知识自然生长
作者:匡金龙更新时间:2014-3-4 19:58:59
著名家叶圣陶说过:“是农业,不是工业。”知识的生长应该如同植物的生长一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顺势而行,自然生长。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儿童体验数学发展的历程,把握数学知识的本源,感受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知识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灵活迁移,获得智慧的启蒙、素养的滋润和生长的力量。在这种状态下获得的知识是自然生长的、是终身的。
一、顺应儿童天性——书写安全的生长环境
教师要顺应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感受,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呵护儿童的学习情感,造就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和互惠的、生长的学习“生态环境”,使儿童浸润其中,促进儿童自然生长。
1.生长,需要放慢节奏、静心等待。
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因此数学教学是一个“慢”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本着尊重儿童自然生长的心态,减少教学的浮躁与功利,“等一等”、“放一放”,给儿童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儿童多一些自己探讨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思想方法的深思和顿悟,在数学课堂上慢慢生长。
2.生长,需要理解宽容、真诚纳错。
在新课程背景下,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黑格尔语)。当课堂上儿童出现差错时,教师的智慧不应是简单否定,或见弊就避,而应本着尊重、理解、欣赏、宽容的心态,直面儿童的困惑,接纳儿童的错误,帮助儿童澄清困惑,让儿童安全地、体面地、有尊严地矫正错误。
二、遵循儿童法则——找寻真实的生长起点
立足儿童,努力寻找儿童数学学习真实的生长起点,对儿童数学生长有着决定性作用。教师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的原有认知水平和思考差异,顺应儿童的学习需要,对每一个儿童的知识起点、能力起点、态度起点、年龄特征等作出准确的解读,以便为实现儿童的各种可能性敞开道路。
1.精心分析知识储备。
教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儿童的认知结构,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正视儿童“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潜在距离”,以“跳一跳,够得着”为原则,抵达儿童的“最优发展区”,这样儿童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就会成为肥沃的土壤,支撑“种子的芽”进行生长。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前,我们通过一道尝“■+■”进行了前测。
从前测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着显著的差异。在错误的21人(共45人)中,有17人采用了不同形式的直接相加法,根据这种情况,如何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就成了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于是我们这样引入:(1)唤醒经验:口算53-2,5.3-2,3与2能直接相减吗?为什么?口算4米+2厘米,4与2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2)明确算理:计算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3)类比举例:还有类似的例子吗?(4)迁移联想: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还能直接相加吗?那该怎么办呢?整个导入从“计数单位不同”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开始,并顺着这条线索继续发展,迁移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分数单位不同这个问题,直抵学生心中的混沌之处,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认真了解经验积淀。
儿童的生活经验是提炼数学知识的“富矿”,只要善于挖掘和捕捉,就能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合适的感性支撑。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上的内容转化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儿童用生活经验贴切阐释新知。
如学习“认识负数”一课之前,绝大部分学生已经有相关负数的生活经验,能够直接想到用“+”来表示买进物品,用“-”表示卖出物品,我们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线索:(1)建构概念:食品店昨天卖出月饼120盒,同时又从厂家补货120盒,假如你是负责商品进出的员工,你会记录吗?怎样记录既简单又方便?古人也发明了几种记录方法,想了解吗?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2)类化概念:老师这里还有许多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你能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吗?在生活中你看到过负数吗?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感知后,学生正负数概念的习得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引领儿童发展——走向深刻的生长方向
儿童是有深度的,引领儿童数学生长的最终方向应该是深刻的。数学教学是一种对儿童生命的整体把握,教师要引领儿童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原味解读、数学学习的原态过程、数学思维的原质提升等本质展现,重新赋予数学、数学教学应有的魅力,给儿童的成长历程以启蒙、滋润和力量。
1.沟通联系,生长与完善儿童的认知结构。
知识的教学过程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隐到明、从分到合的培育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生长环节出现“裂痕”,都可能对知识教学的“健康”发展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要从数学知识体系高度“结构化”的特
点和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规律出发,站在整体、系统和结构的高度把握和处理教材,在知识的联系中寻找交接点,巧妙地为高一层次的知识亮相蓄能造势。
如“面积单位”一课,学生已学的长度单位,现在学习的面积概念、面积单位,以及到高年级要学习的多边形面积计算,这些知识具有内在联系性,如何把这一类课进行关联思考和整体设计,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体系,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可谓“走一步,看两步,想到第三步”,能使学生后续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2.催生孵化,生长与提升儿童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教师要能够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去引导儿童的思维方向,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增设思维孵化的契机,让儿童在思维演变的路上慢慢孵化、生长,向“通过数学学会思维”的方向发展。
如有位教师在“三角形内角和”课尾设计了一个有
关拼图游戏的拓展性练习:(1)第一次拼:将2个相同的三角板拼成一个四边形,其中4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2)第二次拼:增加一个三角板变成一个五边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3)发现规律:仔细观察五边形与四边形的内角和,你发现了什么?(4)第三次拼:再增加一个三角板形成六边形,现在的内角和可能是多少?(5)拓展延伸:如果继续往后拼成七边形、八边形呢?整个练习学生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