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回顾及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大连当今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连当今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连当今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大连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大连的当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连的经济发展现状大连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和服务业两大支柱。

工业方面,大连拥有多个重要的产业,包括船舶制造、机械制造、化工、钢铁等。

大连港也被认为是中国北方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货运量和吞吐量排名居全国前列。

服务业方面,大连的金融、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大连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受到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大连的外贸出口受到冲击,工业产值增速放缓。

同时,大连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挑战。

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逐渐减弱,新兴产业的发展尚不充分。

大连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当前面临一些挑战,大连的未来仍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大连未来发展的几个趋势。

1. 转型升级:为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大连应该抓住发展新兴产业的机遇,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

大连拥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可以培养和吸引高级人才,推动创新和创业。

同时,大连还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金融、旅游和医疗等领域的吸引力。

2. 区域合作:大连应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国际交流,争取更多的合作机会。

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和经济体的合作,大连可以分享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

同时,大连还可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的投资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连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包括空气和水污染、生活垃圾处理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大连应加大对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建设清洁能源和低碳产业,推广可持续的交通和城市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是大连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4. 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大连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吸引更多的人才、企业和游客。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分析
产业 基本 构成 和 产 业 质 量 不 断 完 善 , 务 业 已经 服
出 现 了 比较 明显 的 拐 点 , 现 严 重 的下 滑 趋 势 。 呈
其主要 原 因是 东 北 老 工 业 基 地 的振 兴 发 展加 快 , 第二产业在投资的拉动下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 , 而 服务业 却没 有 紧 紧 跟 上 第 二产 业 的 飞速 发 展 , 尤
增 长 了 3 8个 百 分 点 … . 1。但 是 , 国内 服 务业 发 与 展 先进 的地 区 相 比 , 宁 省 的服 务 业 仍 然 有 很 大 辽 差距 , 经 济结 构 中的 比例 相对较 小 , 展相 对滞 在 发 后, 已经成 为辽 宁省 经 济发 展 的一块 短板 。
1 服 务 总量 不足 .
其 高技 术 服务 差距 更 大 。
成 为辽 宁省经 济 发展 的支 柱 产业 。到 2 0 0 7年 , 辽 宁省 服务 业 增 加 值 达 到 了 40 7亿 元 , 3 占全 省 国 民经 济生 产 总值 的 3 .% , 全 省 国 民经 济 增 长 66 对
的贡献 率为 2 .6 推 动辽 宁省 2 0 6 2 %, 0 7年 G P D


辽宁省 服务业发展现状
如图 1 示 , 2 0 - 2 0 所 从 0 0 0 7年 的发 展 趋 势 上 看 ,
辽 宁省服 务业 在 2 0 0 4年 发展 相对 较好 的形 势下 ,
17-2 0 9 8 07年 , 宁省 服 务 业发 展 的 速度 超 辽 过 1 %, 务 业 比重 逐 渐 增 加 , 别 是 在 党 中央 0 服 特 提 出振兴 东北 老 工 业 基 地 的战 略 后 , 宁省 服 务 辽 业得 到 了高速 发 展 , 务 业 的产业 规模 不 断增 加 , 服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辽宁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辽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在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省以重工业为主导,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

然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转型的要求,辽宁省产业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将分析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探讨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1.1 重工业占主导地位长期以来,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导,包括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这些行业在辽宁省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这些行业对资源、能源的依赖度高,给环境带来了一定压力,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不完全相符。

另一方面,重工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面临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

1.2 非物质产业发展滞后相比之下,辽宁省的非物质产业发展滞后。

尽管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相关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辽宁省将重工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并忽视了非物质产业的建设。

这导致了非物质产业发展的滞后,无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1.3 产业结构不均衡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不均衡是另一个问题。

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产业间的差异。

在地区之间,沈阳市、大连市等地相对发达,而鞍山市、丹东市等地的经济相对较弱。

在产业间,重工业相对发达,而现代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均衡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不稳定性。

二、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2.1 加快转型升级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和经济转型的要求,辽宁省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重点是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在高端制造业方面,辽宁省应注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辽宁省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辽宁省应注重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提供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环境。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着经 济 的发展 与产 业结构 调 整 ,辽 宁省三 次产业 的
就业变 动情 况各 不相 同,如表 2 。第 一产业 就业 人 数 占总体 就业 的 比重呈 下降趋 势 ,第 二产业 就业 比 重呈先 上 升后 下降趋 势 ,服 务业就 业 比重则 持续 上 升 。 9 9年服 务业 就业 人数 及 比重 首次超过 第二 产 19 业 , 0 8年 3次产 业就业 结 构 为 2 . 3 . 4 .。 20 75: 1 9: 06
大 做 出了 “ 加快 发 展现代 服 务业 ,不 断提 高服 务业
在 国民经济 中 的比重 ”的重大 战略 决策 。2 0 0 7年党 的十七 大对 加快发 展现 代服 务业 相继 出 台了 《 国务 院关 于加 快 发展 服 务业 的若干 意 见 》( 国发 [0 77 20 ]
号 ) 国务院办 公厅 关于 加快 发展服 务业 若干 政策 、《
比上 年提 高 46个 百分 点; GD . 占 P的 比重 为 3 . 45 %,
比 15 9 2年 和 17 9 8年大 幅增 加 ,但 同 2 0 0 7年相 比,
收稿 1期 :2 1— 10 5 t 0 00 - 7
作者 简介 :李 向民(9 2) 17 一,男,河南许 昌人 ,教授 ,博士 。
第1 2卷第 4 期 2 年 8月 01 0
辽 宁工业 大学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 u n l f i o i g Un v r i f e h o o y S ca S i c dt n o r a a n n i e st o c n l g ( o i c n e io ) o L y T l e E i
中图 分 类 号 :F 1 79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2 X (0 00 —0 40 6 43 7 2 1 )40 1—4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浅析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浅析
务服务业 。综 合本 省统计年鉴 中涵 盖 的行业 ,本文主要 以 交通 运输 、仓储 和邮政服务 业,信息转输 、 计算机 服务和软 件业 ,金融 业,租赁和 商务 服务业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水利 、环境和 公共设施 管理业和公共 管理和
科 学 论 坛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浅析
李 腾 飞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 沈阳 1 1 O 1 5 9
摘要 :随着国家振 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 战略的实施 ,辽宁省经济连续多年 快速增长 ,服务业特别是 生产性服务业也得到迅猛发展。本文 以辽宁省 生产 性服务业存在 的问题为 出发点 ,结合本省现状 ,进而提 出生产性服 务业发展 的对策。 关键词 :生产 性服务 业 现状 对策
社 会 组织 作 为研 究对 象 。
用 区位 商指标来 反映本省各个 城市的生 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 区位商数值 、 大于 1 , 表 示该行业在本 城市中具有优势 ,具有输 出 能力 ;相 反 ,区 位 商 数值 小于 1 ,表 示 该 行 业 在 城市 中不具优 势 。根据 《 辽宁省统计年 鉴 2 0 1 1 》 ,沈 阳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 转输 、计 算机 服务和软件 业 ,金融业 ,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几个行 业的区位 商分别为 O . 8 l 、 1 . 3 9 、1 . 2 、1 . 1 5 ,这说 明信息转输、计算机服 务 和 软 件 业 ,金 融 业 , 租 赁 和 商 务 服 务 业 几 个 行 业 在 沈 阳 市 都 具 有 优 势 。相 比 之 下 ,大 连 几 个 行 业 的 区位 商 分 别 为 1 . 8 1 、 0 . 1 3 、 0 . 8 8 、 0 . 7 0 ,根据数据 ,可知大连交通运 输、仓储及 邮政业在 本市具有优势 。 3. 生产性 服务业 发展 的问题 尽管本省 的生产性服 务业呈现 良好 发展 趋势,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 1 )总 体 发 展 落 后 本省 生产性服务 业产值逐年 增长 ,但与 其 他 城 市 相 比 , 总 体 发 展 滞 后 。 据 统 计 ,全 国生 产 性 服 务 业 占 G DP的 比重 在 2 0 %水 平 上 下,而本省 生产性服务业所 占 比重基本 维持 在l 8 %。 其次北京、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 占 G DP 比重 已经达 到 4 3 % 、2 7 %,由此 可 知 ,本 省 的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落 后,仍 需加快发展 。 ( 2 )各 行 业 发 展 不 均衡 本省生产性服务所有行业中,交通运输 、 仓储 和邮政业 ,金融业发展相对 较快 ,其他 行 业 的 发 展 相 对 落 后 ,造 成 本 省 生 产 性 服 务 业内部发展 不均 衡 ,制约 本省服务业 的较 快

辽宁经济发展与全面振兴

辽宁经济发展与全面振兴

02
辽宁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与目标
背景
辽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度较高、环 境污染等问题。为了实现全面振兴,辽宁需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目标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促进辽宁经济高质量 发展,实现全面振兴。
辽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与措施
• 重点领域 • 传统产业升级:通过对传统制造业、能源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措施 • 政策引导: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投入。 • 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 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资本等方面的合作,推动辽宁产业走向国际化。
辽宁对外开放合作的战略路径与举措
战略路径
为了加强对外开放合作,辽宁应采取以下 战略路径:一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 合作,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二 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研发;三是加强地方 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提高 合作效果。
举措
为了实现上述战略路径,辽宁应采取以下 具体举措:一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 经贸往来,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二是鼓 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 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三是建立地方政府和 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沟通机制,加 强信息交流和政策协调。
展望
辽宁应抓住机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提高科技 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创 新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辽宁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驱动力度,不断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为对辽宁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结果:
一、装备制造业稳步增长。

辽宁省以沈阳、大连为核心,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现代农机装备等高端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增速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产品质量和技术指标不断提升。

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辽宁省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

新兴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成为支撑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服务业迅猛发展。

辽宁省加大对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的重点扶持,增加了就业机会,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出现结构调整。

面对产能过剩、环保压力等问题,辽宁省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了煤炭、钢铁等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辽宁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

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为辽宁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综上所述,辽宁省产业发展呈现出装备制造业增长稳定、新兴
产业蓬勃发展、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提升等特点。

在未来,辽宁省将继续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浅析

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浅析

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浅析汇报人:日期:•辽宁省经济发展概述•辽宁省产业经济发展分析•辽宁省经济增长动力研究•辽宁省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辽宁省经济发展策略建议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辽宁省经济发展概述近年来,辽宁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合理区间,2019年GDP增速为5.5%,2020年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了正增长。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较快。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辽宁省的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投资和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辽宁省经济发展现状辽宁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定位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辽宁省的农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地位,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重要的交通枢纽辽宁省的交通网络发达,是连接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重要的工业基地辽宁省作为传统的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特别是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优势明显。

03自然资源丰富: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01优势02地理位置优越: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结合部,是连接两大区域的重要通道。

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人才资源充足:辽宁省拥有一批优秀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人才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辽宁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挑战经济结构转型压力:尽管辽宁省的产业结构在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面临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辽宁省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环境的限制,辽宁省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02辽宁省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产业结构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导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导,其中重工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如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对策辽宁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东北地区,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工业基地。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愈发突显。

本文旨在探讨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为辽宁省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单一问题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但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主要以重工业和原材料加工业为主,轻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相对薄弱。

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既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的影响,又限制了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环境污染问题辽宁省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相对滞后,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依然比较严重,这不仅对辽宁省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也阻碍了辽宁省的经济发展。

3、高校人才外流问题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这也导致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外流比较严重。

这种高校毕业生外流现象,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流失,同时也限制了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4、经济增长缓慢问题近年来,辽宁省经济增长缓慢,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这种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既影响了辽宁省的经济实力,也影响了辽宁省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

二、对策建议1、优化产业结构辽宁省应该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开发,以提升辽宁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加强环境保护辽宁省应该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工业环保治理,推广绿色、节能、环保型产业和技术,为辽宁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3、扶持人才创新创业辽宁省应该构建更加明晰、公平、高效的人才引进和人才流动机制,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回流和留下。

同时,辽宁省也应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扶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吸引他们留在辽宁省并为辽宁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4、促进经济增长辽宁省应该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线,通过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结构,促进辽宁省经济增长。

浅谈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与优势(一)

浅谈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与优势(一)

浅谈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与优势(一)〔论文关键词〕辽宁省服务贸易现状竞争优势〔论文摘要〕辽宁省服务贸易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较大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辽宁省服务业发展速度一直缓慢,导致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本文分析了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竞争优势。

辽宁省服务贸易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较大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辽宁省服务业发展速度一直缓慢,导致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服务贸易发展一直相对滞后,国际吸引力也不强,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现代服务业引进外资不足,发展落后;二是服务业发展的地区结构不平衡,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差异性较大;三是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

因此,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着力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这是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前提,也是今后辽宁发展经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和根本方向,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才能改变当前辽宁省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现状,从而推进辽宁经济建设,加速东北振兴进程,以增强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

一、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一)辽宁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2007年我省对外经济贸易持续增长,2007年进出口总额594.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9%。

其中,出口总额353.25亿美元,增长24.7%。

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32.54亿美元,增长34.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6.57亿美元,增长51.9%;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172.45亿美元,增长25.5%,加工贸易出口164.44亿美元,增长22.6%。

进口总额241.47亿美元,增长20.3%。

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04.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4%,进料加工贸易进口77.06亿美元,增长5.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28.21亿美元,增长33.6%。

实际使用外资快速增长。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1844项,合同外资金额20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4%。

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作者:杨凤贾山亮徐飞来源:《经济师》2014年第03期摘要:在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辽宁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在体现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特征的同时,依然存在着产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现代化发展不足等问题,为此,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065-02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经济成果。

作为重要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道路的发展依然带有浓厚的传统工业色彩。

辽宁省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经过多年发展,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从深层次着眼,其产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

因此,把握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分析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对促进辽宁省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一、辽宁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1.辽宁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

从2002年到2011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基本符合工业现代化进程所要求的第一所占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增加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

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如表1所示,2002至2011年期间,辽宁省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在10%左右徘徊,基本呈逐渐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由2002年的48%下降至2004年的46%,然后随之有微弱上升趋势,在2008年达到最大值56%,在2009年又下降至52%,2011年又上升至55%;第三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从2002年至2004年大致上升,在2004年达到最大比重42%,从2005年40%以后下降至2008年35%,在2009年开始有上升趋势后,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又出现下降的这种波动趋势。

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战略对策

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战略对策

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战略对策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大连市积极推进服务业的发展,努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对大连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同时提出相关的战略对策。

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发展概况大连市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2017年末,大连市现代服务业总量达到1297.6亿元,比2016年增长13.8%。

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总产值达到481.4亿元,占现代服务业总产值的37.1%。

2018年上半年,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产值增长迅速。

产业结构目前,大连市现代服务业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金融和商业服务、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

此外,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表现尤为突出,这两个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创新能力成为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亮点。

经济特征大连现代服务业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放程度高:大连现代服务业开放程度高,拥有多个国际化产业园区,具有良好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环境。

•创新能力强:大连现代服务业以高科技产业为特点,集聚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创新能力强。

•资源配置合理:大连现代服务业在资源上有合理的配置,在各个领域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

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在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战略对策:强化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是大连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应该建立专业化技术创新平台,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投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

培育新型产业大连市的现代服务业以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金融和商业服务为主要发展方向。

未来,应该进一步培育新兴产业,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大连市具有良好的对外交流和合作环境,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利用外部优势促进自身发展。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

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分析
务业
敬 符
卫 生 和 文 化 、体 社 会侏 育 嗣l娱
障业 乐业
61625 l13058 1012943 343953 30684 46368 57292
占林
1053269
2385 69560 753248 10157O 17216 8982 19685
55
— — — —
幽缓 缴
表 1— 3 2008年 东 三 省 省 现 代 服 务 业 法 人 单 位利 润额 情 况 表
单 位 :万 人
输信、息计传算
机 J4}i务和
毋 \ 软 {:城


lO41605
融 业
租赁 和 商 科 学 研 究 房地 产 业 务 服 务业 羁J技 术 撇
表 1—4 2008年辽宁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经 济效 益分析表
钠 蝣息馋输、诗数桃服务翱软搏娩
融 蛾 一
掰蟪产渡
鞭辅稿ilf;i努溅努鼽
慧资产刹税率 (诘) 游动嫩产攀(:f 惩/入军)
9+76
1021.1
0 02
O 17 .
2 55
62 9
1039.1
593,3
科学研 究和技术 服务
、 5.44% .



体 育 和 娱 乐业
4.51%,卫生
和 社会 保 障业 3.34% ,租 赁 和商
务服务业 2.55%。总资产利税率
较低的有金融业 0.02%和房地产
辩学姘究和技术般努髓
5.44
620+9
业 0.17%,而 电子商务业 的总资
被爵

盘锦的发展现状分析

盘锦的发展现状分析

盘锦的发展现状分析盘锦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中国东北沿海重要的经济开放区域之一。

近年来,盘锦市经济不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

下面对盘锦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产业结构调整盘锦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

盘锦市主要的产业包括石化、石油、化工、钢铁等重点支柱产业。

近年来,盘锦市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和改造力度,逐渐将重心转向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盘锦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这些举措都在推动盘锦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盘锦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特别是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在盘锦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盘锦市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吸引了一批大型银行和保险机构进驻,提升了金融服务能力。

同时,盘锦市还加大了对物流业的支持,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物流园区,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

此外,盘锦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旅游服务业也蓬勃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盘锦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通过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盘锦市实现了城乡经济的互动发展。

盘锦市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在城市建设方面,盘锦市加大了对交通、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投资,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质。

四、生态环境保护盘锦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盘锦市位于渤海湾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湿地生态资源。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盘锦市加强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动了生态环境改善。

盘锦市还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综上所述,盘锦市的发展现状取得了显著成就。

产业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分析

辽宁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分析

也是 缓解 辽宁省 就业 压力 的 主要 均水平 标 准衡 量仍有 相 当大 的差 分 布情 况
渠道 ,更 是增强 辽宁 省 国际竞 争 距 ,间接 反映辽 宁省 现代 服务 业
从 表 1— 1可 以 看 出 ,2008
力 的战略举 措 和全 面建设 小康 社 总量 不 足 。从 各 行 业 来 看 ,2008 年末 辽宁 省第 三产 业 的法 人单 位
1003
180 I 2lj l7蜒鸟
数 据 来源 :辽 宁省统 计局 .辽 宁省 第二 次经济普 查
业 的 企 业 数 共 22589个 , 占第 三 产 业 企 业 总 数 的 3. 3% ;信 息传 输 、计 算机 服务 和软 件业 、金 融业 和文 化 、体 育 、娱 乐 业 的企 业 数分 别 为 15345个 、11610个 和 7480 个 ,分 别 占第三 产业 企业 总数 的 2.2%、1.7%和 1.1%;企业 数 比重 最 小 的是 电子商 务 ,占第 三产 业
的客 观要 求 。辽 宁现 代服 务业 发 赁和商 务 服务业 、文化 、体 育和 娱 产 业 产 业 活 动 单 位 总 数 的
展规模 是 影响其 快速 发展 的重要
因素 。因此 分析 辽宁 现代 服务业
发展 规模 现状对 加快 其发 展具 有
现实 和理论 指导意 义 。
1.现 代 服 务 业 增 加 值 的 分布情 况
23647 3 {鼙
41682 6 2%
利 鲋篼瓣 投畚lIK务 t
数 f
llj If【j社会侏障啦
l0705
ll561
l0l:38
l884
17 99
l dl9: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过程提供 中间服务的服务产业 , 服务 对象 主要 是 其 商务组织 和管理机构 , 其范 围主要 包括仓储 、 物流 、 中介 、 告 和 市 场研 究 、 息 咨 询 、 律 、 展 、 广 信 法 会 税
务、 审计 、 产业 、 学研 究 与综合 技 术服 务 、 房地 科 劳

生产 性 服 务业 的 内涵 和 作 用
认为, 生产性服务业 主要 为生产 经营主体 而非直接
向个体消费者提供 服务 , 是从企业 内部 的生产服 务
部 门分离和独立从 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 生产 陛服务业是 为制造 业提供支 撑 的服务 业 , 括产 前 服 务 ( 包 企业 研 发 、 业设 计 工 等 )产 中服务 ( 括 以供 应链 管 理为 实 质 的物 流 , 包 服务业 等 ) 和产 后服 务 ( 如销 售等 ) 。夏杰 长 等

要 :自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 , 宁省经济发展取得 了很大的进 步 , 辽 但辽宁
省服务业 , 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还存在不少问题 , 生产性服务业 总量较 低 、 如 结构层 次
不高 、 市场 化 程 度 较 低 、 力 资源 不 足 等 , 制 造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很 不 协 调 。 在 分 析 辽 宁 省 生 产 性 服 人 与
或者统一 的定义 。薛立敏等 (93 认 为 , 产性服 19 ) 生
务业包括狭义生产性 服务业 ( 包括金融 、 保险 、 法律
理与社会组织” 个领域作为研究辽 宁省生产性 7
服 务业发 展 的基本范 围 。
工商服务业 、 等 ) 经纪 以及大 部分 的分 配性 服务业 ( 括 商 业 、 输 、 讯 、 储 等 ) 。 程 大 中 包 运 通 仓 (06 认为 , 20 ) 那些为生产者提供 中间投入的服务 部

辽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成就、问题与对策

辽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成就、问题与对策

规划建设的3 0 个工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 1 0 0 4 7 , 元,
其中, 大东 区汽车及零 部件产业 集群 、 铁西 区装备 制造 产业集群和铁西 区现代建筑 产业集群等 9 个工业产业集 群销售q  ̄ / _ 5 o o . f 乙 元。 3 . 城市中心商务 区( C B D ) 与县城中心商 贸集聚 区建
带动了社会投资, Leabharlann 前省域外的投资已占服务业集聚区
总 投资 的 7 0 %左 右 。全省 在建 的 1 0 8 个 服 务业集 聚 区
中, 评审认定 的6 0 个 省级 现代服务业集 聚区实现主营业 务 收入 占总量 的 7 0 %以上 。沈 阳金廊 、 大连钻 石海湾 、
业集 聚 区大 多是政府 主导 “ 自上 而下 ” 的形 成模式 。 由 各级 政府或政 府背景 的投资开 发公 司负责 集聚 区 日常
上, 区域影 响力不断增强 。 2 . 省级服 务业集聚 区规模发展态 势 良好 。2 0 1 3 年,
让项 目等设施 , 不让 投资者等时间 。沈 阳市生产 I 生服务 业 聚居 区的发展也 是 由沈 阳市政府 主导 , 谋划在 东部 、 西部、 南部 、 北部及 中部五个 地 区进行 生产性服 务业 的
现代 服务业 集聚 区的形成 是与一个 地 区经济总量
人驻企业 6 8 8 1 家, 吸纳就业人数 1 0 8 . 6 万人 。2 1 个 城区
水平 、 产业结构层次 、 制造业发展高端化程度 、 现代信息
技 术和管 理水平 高低 以及制度 环境建设 密不 可分 。随 着 当代 信息技术 的兴起 和广泛应用 , 现代服务业 的空间 布局越 来越呈现 出集 聚与扩散并存 的趋势 , 服务业 向集 聚 区外 扩散 , 促 进多 中心城市 结构形 成 , 高 端服务业 集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摘要:“十一五”期间辽宁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仍存在着服务业发展起步晚,增速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主要问题。

本研究在分析辽宁省服务业现状特征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建议,以更好的服务于辽宁省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辽宁省;服务业;发展情况;研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对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指标解释中对于第三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一、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现状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服务业长期以来都是辽宁经济的“短板”。

在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不断重视下,“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服务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态,服务业总体规模持续增长,从2006年的3798.3亿元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849.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在12.8%,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1%。

(一)服务业总体规模不断增长,保持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服务业产值从2006年的3798.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6849.4亿元,增长了1.8倍,服务业增加值始终保持高位持续增长。

(二)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和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54.4%,使用外资额超过第二产业,成为辽宁省使用外资的主力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和 现 状 , 提 出 了 当前 需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关键溺
囊}l
国 民 经 济 ;现 代 服 务业 ;产 业 结 构 ;经
济增 长
现 代服 务 业 是推 动 国 民经 济 发展 的 重 要 力量 ,是衡 量一 个 国家或 地 区 经济发 展和 人 民生 活水平 的 重要标 志 。它主要 以金 融 保 险 、信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 、租赁和商
务服 务业 、科研 技 术服 务和 地 质勘查 业 、文 化体 育和 娱乐 业 、房地 产业 及 居 民社 区服 务 业 等 为代 表 ,用 现 代化 的新技 术 、新业 态和 新 服 务方 式改 造传 统服 务业 ,创 造需 求 ,引 导 消 费 ,向社 会提 供高 附加 值 、高 层次 、知
1.1对 提升 区域 经济 发 展的 作用进 一步
增 强
“十五”期未统计 ,全省服务业增加 值实现 2823.9亿元,居全国第 6位,比历 史 同期增 长 10.7%;拉 动 GDP增 长 4.7个百 分点 ,占全 省 GDP的 比重达 38.1%,比 历 史同期 提 高 2.1个百 分 点 。 “十 五 ”期 间 ,
快 速发展 的辽 宁现代服 务业 为全 省经济结 构
战 略 洼调 整 、推 动老 工业 基地 振兴 、增加 财
税 收 入和扩 大就 业 、构建 和谐 辽 宁 、加 快实 现 全面 建设小 康社会 的 目标做 出了应有 的贡
献 。
1.发展 历程 回顾
辽宁省现代服务 “十 一 五 ” 时 期 , 实 现 了持续 、快速 、健 康发 展 ,在经济规 模 、 产 业 结 构 、 服 务领 域 、 财 税 收 入 和 就业容量等方面取得 了较大成效。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 增长 预计为 1 1% ,比 “九五 ”期 间 高 2个 百分 点 。
服 务 业 促 进 地 方 财 政 收 入 大 幅 提 高 。 全省服务业期末地税收入统计完成 183.91L 元,占全部地税收八的 59.9%;期末国税收 入统计完成 189.8亿元 ,占全部国税收入的 25.9%,税 收 合计完 成 373.7iL元 ,占全 省税 收 总收 入 的35.9%。
服 务 业扩 大 全 省就 业比 例 。 服 务业 从 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2003年为 36.6%,2004年为 36.9%,2005年为 37.1%, 平 均 比 “九五 ”末期 高 2.2个百 分点 。
1.2N大 主体 行业 平稳 发 展 作为服务业的主体批发零售 贸易餐饮 业 和 交 通 运输 仓 储 业 , 已进 入 成熟 发展 阶 段 ,增加 值占服务业增加 值的比重较为稳 定。“十五” 期末两大主体行业批发零售贸 易餐饮 业 、交通运 输 仓储 业增 加 值分 别实 现 896IL元 ̄0402IL元 ,同 比增长 9.5%和21.8%, 拉 动服 务业 增 长 5.2个百分 点 。 1.3部分 行业 突起 成 为现 代服 务业 亮 点 包括信息、咨询、会展 、旅游等多个现 代服 务行 业 的社会 服务业 增加 值 ,“十 五 ”期 末实现年完成405.6亿元 ,比上年 同期增长 16.7%,其 中:软件 销 售收 入 15OiL元 ,比 年同期增长42.8% 软件出IZl2亿美元 ,比 卜 年同期增长 33.3‰ 旅游总收入573{L元,比 上年 同期增 长 28.8%;旅游 创 汇收 入 6亿 美 元 ;比上年 同期 增 长 33.3%。文化 产业 (不 包括 新 闻 出版和 广播 电视 )收 入 28亿 元 ,比 上年 同期 增长 16.6%。 1.4促进 传 统服 务 业升 级提 速 “十五” 期末,全省新增连锁店铺 387 家 ,比上 午同期 增 长7% 连锁 店铺 销 售额490 亿元 ,比上 年 同期增 长 48.5%,占社 会消 费 品零 售总 额 的 18.6%,比上 年同期 提高 4.4个 百分 点 。全省 物流 成 本平均 下 降 0.6个 百分 点 。 1.5现代 服 务领域 消 费稳 中有升 文化、旅游 、教育、房地产等新的消费 热 点继 续发 展 ,服 务消 费价 格水 平 累计上 涨 3.7%。商品房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241 7.4元 ,
比历 史 同期增 长5.4%,商 品住 宅销 售价 格 为 每 平方 米 2325盘元 ,比历史 同期 增 长 8.6%; 医 疗保 健 、娱乐 教 育文 化用 品及 服 务类 商品 价 格分 别上 升 4%和 0.9%。
2.发展 现状 分析
目前 ,辽宁大部分地区已进人工业化 转 型 、城 市化 加速 、经 济 国际化 提升 的关 键 时 期 。加 快发 展现 代服 务 业 ,有 利于 拓 展新 的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先 进 制造 业和 现 代服 务业 互动 并进 、协 调 发展 的新 格局 。
识 型 的生 产服 务 和生活 服 务的 产业 。
在党 的 '}‘六 大提 出 了 “推 进 产 业结 构 升级 ,形 成 以高 新技 术 为先导 、基 础产 业和 制 造 业 为 支撑 、服 务 业 全 面 发 展 的产 业 格 局”的重 大战 略决 策指 导 下 。“十 一五 ”期 间 ,
辽 宁省现代服 务业发展 回顾及现状分析
邵武杰 高峰 辽宁省科 学技 术情报研 究所战略研 究中心
1 1 O01 6
摘 囊 誊¨ll .. L_ l i
文章 通过 对 辽 宁省 “十五 ”和 “十 一 五 ” 时期 全省 现 代 服 务 业 的 发展 回顾 ,
总 结 和 分 析 了辽 宁省 现 代服 务业 发展 历
鬟 ll《l《《 i i《; :国科技信息加蠢 第 期 A sc。 Nc : CHNOLOGY 。RMATION 。,。
DOI:10.3969/j.issn.1001-8972.2010.22.085
基金项 目:辽 宁省科技 计划项 目 (NO.2005 4 1 2005) 辽 宁省 中长 期科学 技术发展 战略 研究 子课题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