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普通遗传学课件)

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普通遗传学课件)
为了解释这些遗传现象,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设。
一、遗传因子假设
(二)遗传因子假设的内容 1.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hereditary determinant)决 定的
2.每个植株的每一种性状都 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3.每一配子(性细胞)只有 成对遗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简称表型。它是基因型和外 界环境作用下具体的表现,是可以直接观测的。 豌豆:红花和白花 小麦:无芒与有芒 果蝇:红眼与白眼 人类:单双眼皮,有无酒窝,有无耳垂,蝶形与镰形红细
胞……
小麦的无芒与有芒
果蝇红眼与白银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外界环境条件不变时
红花(CC) 白花(cc) 若纯合体 隐性纯合体
测交法
×
Ft
红花(Cc) 杂合体
编著者 申顺先;审阅者 卢良峰
红花(Cc) 白花(cc) 若杂合体 隐性纯合体
测交法
×
红花(Cc) 杂合体
白花(cc)
Ft
纯合体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测交,若后代不分离全开红花则该红花植株 为纯合体(CC),若分编离著为者 申红顺先 花;与审阅白者花卢良则峰 其为杂合体(Cc)。
4.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 个体存活率相同。
三、分离比例的实现条件
5.各种基因型个体处在一致的正常环境条件下,并有较 大的群体。
结论
五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都会导致偏离这 些比例。
由此可见,表型比例3∶1、1∶1只是分离定律的一种表
现形式而已。
《遗传学》
自交法验证分离定律
引言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完全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这个 假设的实质是杂种细胞里同时存在显性与隐性基因(即C与c 基因),并且这一成对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 不干扰,因而产生C和c两种不同的配子。

第22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情境教学精讲课件

第22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情境教学精讲课件

6.分离定律的实质
基因在染色 体上,等位 基因位于同 源染色体上
Ff F Ff f
FF
同源染色体 分开,等位 基因分离
ff
F
F
f
f
必备知识 易错辨析 考向突破 归纳提示
研究对象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发生时间
减数分裂I后期(有性 生殖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
分离实质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025高考一轮复习精讲课件
必备知识 易错辨析 考向突破 归纳提示
考向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1.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
(1)给豌豆和玉米做杂交实验时都需要为母本去雄( × )
(2)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
(3)“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
状,且性状比例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 )
(4)F2的表型比为3:1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4)交配类概念辨析
类型
含义
杂交
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之间相互交配
自交
一般指植物的自花(或同 株异花)传粉,基因型相 同的动物个体间的交配
测交 待测个体(F1)隐性纯合子杂交
应用举例 ①将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 ②用于显隐性的判断
①连续自交并筛选,提 高纯合子比例 ②用于显隐性的判断
用于测定待测个体(F1)的基因型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子二代(杂种后代)中出现与亲本不同的性状,称 为性状分离。
豌豆七对相对性状大杂交实验 亲代
参 考 课 本
显性
隐性
F1
显性
705
F2
隐性
224
× ×
P28
651
207
× ×
882
299
428
152
豌豆七对相对性状大杂交实验 亲代
参 考 课 本
显性
隐性
F1
显性
F2
隐性
×
5475
1850
×
×
P28
6022
对应例题:6、下面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例Dd的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 型,DD、Dd、dd,比例是1:2:1,其中DD和dd都是纯合子。 所以C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 B、 D的叙述是正确的。
授粉
套袋
(花蕾期)
2.人工异花传粉的一般步骤(8个字) 去雄
花蕾期
→套袋→
授粉
→套袋
3、研究方法及步骤: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形成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孟德尔遗传实验科学方法及核心概念
[典例1]
孟德尔做了如下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
描述错误的是 ( A ) 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
第三节 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研究人类遗传病

研究方法:系谱分析法 遗传病类型: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在家族中往往每代都有患者出现,世代连续 隐性遗传病:在家族中往往表现出不连续传递的特点,呈隔代遗传 研究意义:利用遗传规律分析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推断后代患病的风险 率,给患者及其家属提出建议与指导,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课件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课件

生物必修2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⑴卵细胞和花粉细胞中存在控制性状的遗传 因子。
(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A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a表示) • 紫花亲本产生A型的花粉和卵细胞,白花的亲本 产生a型的花粉和卵细胞。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但彼此 独立,互不混杂
返回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 (P)
×
(隐性性状)
子一代 (F1)
X
(显性性状)
子二代 (F2)
性状分离
3 ︰ 1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 3︰1
生物必修2
想一想:
1、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紫花),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中间 性状?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 时隐藏起来了呢? 2、F2中为什么会出现性状分离, 3:1是不是巧合呢?
配子 A F1
a Aa ×
A a Aa aa
受精 作用
F2
A a
AA Aa
基因: 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 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A
a
C
c
Bb生物必修2 Nhomakorabea紫花豌豆和白花豌豆的杂交试验 紫花 白花 F1 a A A A a a 配子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生物必修2
实验程序 科学实验 数据分析 提出假说 验证假说 得出结论 测交实验 分离定律 统计学方法
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指导作物育种。 2、进行遗传指导和咨询。
八、分离定律的应用: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PPT

高三一轮复习-基因的分离定律-PPT
⑪高∶矮=3:1 ⑫1∶2∶1
知识点三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答案:⑬F1
议一议:为什么用测交的方法能证明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答案:因为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能真实地反映出F1产生配子 的类型及比例,从而也能够推知F1的基因型。
知识点四 分离定律
1.内容 分 离 定 律 : 在 生 物 的 体 细 胞 中 , 控 制 ⑭ ________ 的 遗 传 因 子 ⑮ ___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⑯__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⑰________,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具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 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 ⇒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二、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较与鉴定
比较 特点
纯合子
①不含等位基因; ②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①至少含一对等位基因; ②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测 纯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代只 杂合子×隐性类型→测交后
实 交 有一种类型 (表现型一致)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隐性判定及纯合子、杂合子判定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1)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 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 ⇒ 子代所 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 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 子代所出 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正交与 反交
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 方和母方分别是反交中的
母方和父方
①检验室细胞核遗传(正反交相同)还 是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
②验证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 色体上
分离定律的应用及适用范围

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第14课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121张)

一轮复习人教版第5单元第14课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121张)

毛兔”体现出了性状分离现象。
(×)
3.具有隐性基因的个体一定表现为隐性性状,具有显性基因的
个体一定表现为显性性状。
(× )
4.“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
出现高茎和矮茎两种性状,且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接近 1∶1”属于
推理演绎内容。
(√ )
5.F1 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 F1 配子种类及数
3.一对相对性状遗传中亲子代基因型和表型的推断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正推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表型
子代表型
AA×__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显
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全隐
Aa×aa
亲本一方为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 显∶隐=
合子
1∶1
Aa×Aa
双亲均为杂合子
显∶隐= 3∶1
(3)实验结果。 ①彩球组合数量比 DD∶Dd∶dd≈_1∶__2_∶__1_。 ②彩球组合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接近3_∶__1_。
5.基因的分离定律
减数分裂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染色体 有性生殖
1.用豌豆做杂交实验需要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
(× )
2.“F1 的短毛雌兔与长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
考点二 分离定律的常规题型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 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 性状为隐性性状。
子代性状分 “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离比为3∶1 “1”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因 类
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 。用同一个英 语字母的大小写表示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显性基因
隐 性 基 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个 P 体 类 F1
亲本
× ×
杂交 自交
杂种子一代
2.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 都是纯种,而且相对性状明显。 先对一对相对性状 进行研究,再对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 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用统计学的方法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Aa×Aa→AA∶2Aa∶aa ,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孩 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 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 的 概 率 相 乘 。 如 : 白 化 病 遗 传 , Aa×Aa→AA∶2A∶aa 。父本产生 A 和 a 配子的概 率各占1/2,母本产生A和a配子的概率各占 1/2,因 此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
• 2.番茄果实的红色性状对黄色为显性。 现有两株红色果实的番茄杂交,其后 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正确的一组是( ) B ①全是红果 ②全是黄果 ③红果∶黄果=1∶1 ④红果∶黄果=3∶1 • A ①② B ①④ • C ②③ D ②④
• • • • •
3.下列关于纯合体叙述错误的是( B ) A 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 两纯合体杂交,后代仍是纯合体 C 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发育为纯合体 D 纯合体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配子
基因的分离定律
1. 基本概念
杂 交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
互交配的过程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 交 交配,植物体中是指自花受 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交配类 自
就是让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个体 测 交 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性 状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
特性的总称
Dd X D Dd
高茎 1 :
dd d dd
矮茎 1
配子
d
测交 后代
4. 分离规律的应用
判断亲代和子代基因型 应 用 分 离 规 律 解 题 已知亲代的表现型及后代表现例,通过显 隐性状的关系一般可以推出亲代基因型。如一 对正常夫妇生出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就可直接 用遗传图解推出亲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人类白化病遗传: 概 率 计 算
分 离 中 的 应 用 规 隐性性状的选择 律 选出后直接利用 在 实 显性遗传病 控制患者的生育 践 中 在人类遗传病 的 预防上的应用 隐性遗传病 禁止近亲结婚 应 用
显性性状的选择 选出后连续自交,直到不发 在杂交育种 生性 状分离为止
• 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 状的是( B ) • A 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 B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 C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 D 棉花的短绒和粗绒
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 表现型是一定的基因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 表现。
个 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相同,表现 型一般相同。 体 类 纯合子 指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
发育而成的体体。
基因型 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
杂合子 指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纯黄粒玉米与一株纯白粒玉米 相互授粉杂交,比较这两个植株种子 发育中的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结 论是( B) • A 胚的不同,胚乳细胞的相同 • B 胚的相同,胚乳细胞的不同 • C 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相同 • D 胚和胚乳细胞的基因型都不相同
• 6.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 雌雄配子的数目是( D ) • A 雌配子∶雄配子=1∶1 • B 雌配子∶雄配子=1∶3 • C A雌配子∶a雄配子=1∶1 • D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性 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未表现 隐性性状 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类
性状分离 杂种自交后代中呈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 中不分 显性的 显性和隐性,同时表现出来。即中间 相对性 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 显性性状 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科学设计试验程序
3. 基因的分离定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 高茎 X 矮茎
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高茎
X
高茎
高茎 : 矮茎 787 : 277 3 : 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DD X dd
①生物性状由基因控制, 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 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②亲本基因型为DD,dd,分别 产生含D的配子和含d 的配子 ③F1基因型为Dd,表现显性性状 ④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 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产生 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即D 和d ⑤F2出现四种基因组合,三种 基因型:1DD∶2Dd∶1dd。两 种表现型:高茎:矮茎=3∶1
配子 D F1
d Dd ×
D d Dd dd
受精 作用
F2
D d
DD Dd
对分离定律解释 的验证—测交
杂种子一代
测交
基因的分离定 律—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 中,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的等位基 因,在减数分裂形 成配子时, 随着同 源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离,分别进入两 个配子中,独立地 传给后代
隐性纯合子
• 4.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 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比 例为( B ) • A 1/8 • B 7/8 • C 7/16 • D 9/16
【解析】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 分离,纯合体有两种基因(DD和dd),各 占1/2,杂合体(Dd)占1/2,连续自交三代, 杂合体为1/2×1/2×1/2=1/8,纯合体为 1-1/8=7/8 【点评】关于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自交的 计算,可用公式:自交n代后 杂合体为1/2n 纯合体为1-1/2n 但要注意对n代的分析理解。此例题型在高 考中较常见,考查了对分离规律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