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粤教版)..3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粤教版)..3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3、麦哲伦环球航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看P9图1.4)第二节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的模型。

赤道长度大于任何一条经线的2倍。

2、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

地球上垂直于地轴的圆圈叫做纬线。

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叫做经线。

(看P12图1.9及活动题)3、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在军事、航海4、0°纬线又叫赤道,是南纬与北纬分界线,也是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用N(北纬)和S(南纬)表示。

5、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东经)和W(西经)表示。

6、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判断规律(小于20°W,小于160°E为东半球;大于160°E,大于20°W为西半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或一天。

2、地球的自转产生现象:1昼夜交替现象;2太阳的东升西落或者日月星晨东升西落;3不同地点时间的差异。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公转的轨道是近似圆形的椭圆。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要点1.地球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球体2.最早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麦哲伦3.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其上端始终指向北极星5.地球上最北的地方是北极,其纬度是90°Ν6.地球上最南的地方是南极,其纬度是90°S7.最长的纬线是赤道(0°纬线),其周长是4万千米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它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9.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西增大0°纬线即赤道,北纬向北增大,南纬向南增大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 °W 和160 °E10.半球划分东半球的范围是:20 °W 往东到160 °E西半球的范围是20 °W往西到160 °E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0°纬线或赤道11.经纬网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地面任何一个地点的准确位置绕转中心:地轴方向:侧面看,自西向东;北极看,逆时针;南极看,顺时针(南顺北逆)12.地球的自转周期:一天,即大约24小时昼夜更替(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产生现象:使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产生时间差异地球上看太阳,太阳总是东升西落. 绕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夏半年昼长夜短,周期:一年冬半年昼短夜长13.地球昼夜长短变化春分秋分时昼夜等长的公转产生现象北半球春季3、4、5,其余季节类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五带的划分(依据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划分)14.两分两至情况(北半球为例)现代最先进最方便的地图是电子地图,如车载电子导航、会发声的地图等16 卫星图像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洪水及火灾监测等方面,如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就属于卫星图像17能自动定位、导航的现代技术称为GPS技术18.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同一纬线线上的两点是正东正西关系;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同一经线上的两点是正南正北关系19.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20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比例尺大小与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相同(1:10>1:100)。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清单粤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清单粤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清单自贡四中杨寒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赤道的长度:地球赤道的长度约是40000千米。

3、地球的平均半径: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比极半径(6357千米)长21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

2、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

3、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4、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点的弧线叫做经线。

5、纬线:垂直于经线的圆圈叫做纬线。

6、经线的特点: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相等,都相交于南极点和北极点,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7、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长度不相等,所有的纬线都平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8、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叫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9、东经和西经: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10、东西经度的判读: 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经度最大为180°。

11、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12、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形成经线圈,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相反。

13、四条重要经线:0°和180°是东西经的分界线。

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4、北纬:赤道纬度为0°,以北为北纬,属北半球,用“N”表示,北极点的纬度为90°N。

15、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属南半球,用“S”表示,南极点的纬度为90°S。

16、南北纬度的判读:从纬度看,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向南增大的是南纬。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粤,教版,七年级,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第二节地球仪1、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的模型。

2、经纬网:纬线经线纬线经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

半圆。

纬度经度起止度数0O ( 0O 纬线叫赤道)—90 O N/S0O ( 0O 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O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如何区分1、赤道(0O 纬线)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N,纬度向南增大为南纬S。

1、本初子午线(0O 经线)以东为东经E,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E,经度向西增大为西经W,半球划分以0°(赤道)为界,分南、北半球20 O W和160O E分东、西半球3、特殊经纬线:0°纬线又叫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亦是南纬与北纬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

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4、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 O为东半球;大于160 O为西半球,大于20 O,且小于160 O,东经E为东半球,西经W为西半球。

5、0º~30 º为低纬度地区;30 º ~60 º为中纬度地区;60 º ~90 º为高纬度地区。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地球运动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自转地轴自西向东呈逆时针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2、地球的公转地球运动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产生的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1季节的变化;2昼夜长短的变化;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4五个热量带的划分;5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复习提纲第一章认识地球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

)①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度数越大,长度越短。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②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③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东西半球分界线:20°W 和160°E。

④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3.纬度①纬度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①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②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③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小东大西)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_附地图)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_附地图)分析

七年级上册各章节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第二节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的比较: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长度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每条纬线是一个整圆(与赤道平行)每条经线是一个半圆(连接南北极点)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北纬0°—90°南纬0°—90°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东经0°-180°,西经0°-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表示北纬N ,南纬S东经E ,西经W重要的经纬线0°纬线(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南北回归线:23.5°N 、23.5°S 南北极圈:66.5°N 、66.5°S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西半球:20°W 向西至160°E 东半球:20°W 向东至160°E2、写某地经纬度时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例:A (0°,60°W ) A(0°,30°W )B (30°S , 75°W ) B (30°N ,60°E )C (30°S ,0°)C(30°S ,60°E )0°15°15°30°30°90°60°A BCABC 0°30°60°甲:经纬度位置:(50°N ,20°E )乙:经纬度位置:( 20°S ,170°W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半球位置:南半球、西半球位于中纬度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属北温带在五带中属热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24小时A 、形成昼夜更替B 、使各地的地方时不同,东边时间早,西边时间晚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自西向东一年A 、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B 、产生了四季的更替、五个热量带2、地球公转示意图解释: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划分极昼极夜现象春分 3.21 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 6.22 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极夜现象秋分9.23 赤道全球均等冬至12.22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夜现象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粤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粤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地球的大小与形状一、地球大小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等。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定义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圆圈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4万千米),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横向)南北方向(纵向)0度线赤道(0°)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本初子午线(0°)、180°、20°W、160°E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N赤道以南为南半球S0—30度为低纬度30-60度为中纬度60-90度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W<20°W——小小为东,E>160°E——大大为西)2、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正面看: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旋转特点绕地轴不停地自转地轴始终倾斜66.5度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引起现象1、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2、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季节变化(白昼时间长短不同)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2.五带划分,其依据: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殊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以下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简单多样,山区面积广阔;10、第一二级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其次三级阶梯界限: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简单多样,季风气候显着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难也较严峻,如夏季风特别带来水旱灾难,冬季风特别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拟,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缘由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根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缺乏20、我国土地资源根本国策:非常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爱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匀称,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进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根底”工业是“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上册地理重点必背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以风车而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3.麦哲伦环球.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4.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6.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7.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8.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9.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1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提纲_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提纲_粤教版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大小:赤道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 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 经纬线特点(对于下面两个表格一定要理解记忆)。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 、南极点90°S 。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5.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公转(地理图册第13页)1.掌握二分二至的时间2.二分二至时直射点位置3.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1.五带名称2.分界线名称、度数3.五带各自的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全年热 南、北温带——四季分明南、北寒带——有极昼或极夜、全年冷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 地图上八个基本方位:3.比例尺的三种方式:数字、线段、文字。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有同。

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

4.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GPS可以准确地进行定位。

5.地图上图例和注记。

(课本第27页)6.要读懂地图,先要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信息。

北东南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面积比约为7:3。

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3.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常考)(3)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代表西班牙环球航行)(4)卫星照片2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0º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1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3、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在地球仪0º经线,180°经线和0º纬线只有一条)4、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本初子午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用符号“S”来表示.纬)8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9.经度的划分:以0º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增加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向西增加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10东西半球:(1)20ºW 经线和160ºE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难点)方法一20ºW 经线以东,160ºE 经线以西是东半球; 20ºW 经线以西,160ºE 经线以。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你曾经是否为壮阔长江所折服?你曾经是否为巍峨泰山所惊奇?你曾经是否为北斗七星所疑惑?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地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去领略,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与地理结下不解之缘!第一章认识地球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是圆的吗?)⑴形状: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P9⑵大小:表面积=5.1 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 千米;(庐山起义);赤道周长=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坐在赤道上)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①观察从海上归来的航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②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世界第一个环球航行成功的航海家);③“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如果地球是平的,且没东西挡着,那应该无论在多高看的都是一样远,但实际是无论在地球上的哪一点,都是登高望远。

二、地球仪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了解经线纬线P12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经线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长度特征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相互关系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所有纬线互相平行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纬度为 0°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23.5°纬线是南北回归线,66.5°纬线是南北极圈②特殊经线0º经线(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⑺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及方向:【经度】以 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是东经度数(E),向西是西经度数(W),各自增加到 180°为止。

【纬度】以 0 纬线(赤道)为起点,往北是北纬度数(N ),往南是南纬度数(S ),各自增加到北极(90°)和南极(90°)为止⑻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总论(粤教版)目录第一章认识地球 (1).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第二节地球仪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2)第二章学用地图 (3).第一节地图的发展 (3).第二节地图三要素 (3).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4)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6).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6).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7).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8)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9).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9).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0).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1)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15).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5).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6).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17)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18)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间接证据: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杆;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②直接证据:卫星照片等。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见教材13-14页图经纬度划分图、半球划分图)·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两极俯视: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中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地轴倾斜角66.5度不变)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熟记教材19页图1.21公转示意图)日期节气(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季节划分(北半球)3.21 春分赤道昼夜等长3、4、5 春季6.22 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6、7、8 夏季9.23 秋分赤道昼夜等长9、10、11秋季12.22 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12、1、2 冬季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北极圈完全极夜第二章学用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发展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

粤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七年级上册

粤教版初中地理总复习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0000千米。

2、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

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160度与西经20度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20°W向西到160°E5、0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6、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是昼夜交替,2、是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等。

8、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四季的更替2、地球上的五带3、昼夜长短的变化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9、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1)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为12月22日左右,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短夜长。

(2)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3月20或21,昼夜平分。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间6月21或22日,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昼长夜短。

(4)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时间9月22或23,昼夜平分。

(5)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南半球的节气、季节等均与北半球相反。

北半球白昼的时间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冬至日。

10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北极圈以北)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

七年级地理粤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粤教版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粤教版知识点地理,作为人文社科的一门重要学科,自古以来就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

而在七年级地理粤教版中,我们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点,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文将就七年级地理粤教版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自然地理1.地球运动:自转、公转、黄道与近地点、日照区域等知识点,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公转带来的季节变化,黄道与近地点对季节分布的影响,日照区和日照时长的变化等。

2.地理环境:了解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组成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需要重点掌握地球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层的分布特征和大气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3.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泥石流、洪水、干旱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预防和应对方法等。

需要了解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掌握相应的预防和救援措施。

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了解全球和中国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状况,知道人口分布和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需要重点涉及中国人口的分布情况,城市化对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等。

2.交通与通讯:了解交通和通讯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历史,以及现代交通、通讯设施的基本情况。

3.经济与发展:了解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等方面。

需要掌握经济发展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的影响,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等知识点。

三、区域地理1.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土范围、地势地形、山脉河流、气候特点等方面。

需要掌握中国地势地形的特点,各个山脉、河流和盆地的分布情况及其作用,以及中国的气候特点和影响。

2.香港地理:了解香港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和自然资源等方面,需要重点掌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特殊行政地位的意义,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情况、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知识点,需要知道该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特点,以及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和环保问题等。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

初 一 地 理 上 复 习 要 点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形状: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是球体的证据:看帆船远去;登高望远;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最能准确说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等。

2、 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1、名称:地轴——地球和自转轴(北极、南极)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线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231234.五带划分图:(七上 P20)气温特点:热带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

5、几点说明:①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②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是秋季;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③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冬季(正午物体影子夏季比冬季短。

) 四、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七上 P27) 1)、方向判定: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经纬网定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③指向标定向:指向标箭头指向北。

2)、比例尺:①计算方法: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要统一)②大小比较: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3)、图例和注记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七上 P30);注记:用来描述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3、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高线。

)(七上P33)①定义:绝对高度,也叫海拔,是指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相对高度,是指两地的海拔之差。

②说明:a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处海拔相等; b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高差相等;c 、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陡;越稀疏,坡度越缓;d 、认识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第二部分 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④①②③⑤里海黒海海中地亚欧、亚非分界线ABCDEF G1、海陆比例:陆地29% 、海洋71%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2、分布特点:a、陆地: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粤教】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粤教】七上地理知识点总结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间接证据: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杆;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②直接证据:卫星照片等。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第二章学用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发展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

2.发展历程: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品地图→纸质地图→电子地图。

3.卫星图像的应用:绘图、农业、林业和全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

第二节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1.确定方向(1)经纬网法: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指向标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3)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比例尺(1)定义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一致,均换算成厘米单位,1千米=1 000米=100 000厘米)(2)地理意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3)特性: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4)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①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②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5)表示方式①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1②数字式:例如,1:10 000 000或10000000③线段式:例如,0 100 200千米3.图例与注记(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

(2)注记: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初⼀地理知识点粤教版伟⼤的成绩和⾟勤劳动是成正⽐例的,有⼀分劳动就有⼀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学习也是⼀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

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些初⼀地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积960万平⽅千⽶,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政区划中包括23省,5⾃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政区。

(共34个)4、我国⼈⼝特点:⼈⼝数量多、⼈⼝增长快。

5、我国⼈⼝分布特点:不均,以⿊河和腾冲⼀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杂居,⼩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下列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会蒙古族,泼⽔节傣族(孔雀舞、⽵筒饭、⾼脚楼),长⿎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区⾯积⼴⼤;10、第⼀⼆级阶梯界线:昆仑⼭——祁连⼭——横断⼭,第⼆三级阶梯界线:⼤兴安岭——太⾏⼭——巫⼭——雪峰⼭11、我国⽓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候显著12、我国冬季⽓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我国夏季⽓温分布特点:除青藏⾼原,夏季南北普遍⾼温13、我国降⽔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个⾼原⽓候区。

15、我国⼲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旱地区、⼲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季风区的界线⼤兴安岭——阴⼭——贺兰⼭,季风⽓候最典型的特点是⾬热同期,⼗分有利于农业⽣产,但灾害也较严重,如夏季风异常带来⽔旱灾害,冬季风异常带来寒潮和冻⾬。

17、我国南北⽅河流⽐较,南⽅河流流量⼤,汛期长,原因在于降⽔多,⾬季长。

18、⾃然资源主要有可再⽣和⾮可再⽣两类,如:⽔(⼟地、⽣物)资源属于可再⽣资源,矿产资源属于⾮可再⽣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