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导论
组织行为学导论
0.组织行为学导论 一.组织中的人及行为1.组织管理观念的转变①管理之本由“物”转为“人”;②劳动力由“资源”转为“资本”;③对人的需要由“部分”转为“完整”。
2.人的行为行为的产生:行为主义的行为模式 观点:行为是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过程(S-R);特点: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
勒温的行为模式 观点: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或者说行为是人及环境的函数。
B=f(P,E)行为的特点:①因果性;②主动性;③目的性;④持久性;⑤可变性。
3.组织与组织行为组织:含义 广义:组织是指由若干因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狭义:组织就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知识和技巧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边界的集体或团体。
特点 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体;②任何组织都有其使命和目标;③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同来实现目标。
组织的 有效性 组织行为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
影响有效性因素归纳为:①环境因素、②组织因素、③员工因素、④管理实践。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含义 组织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
组织行为的种类依据分析水平微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
依据组织目标 正向组织行为、反向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管理模式:美.基思.戴维斯管理模式 运行基础管理导向员工导向员工心里结果 员工需要满足绩效结果 专制模式 权力 权威服从依赖老板生存最差监护模式 经济资源 金钱安全与利益依赖组织 安全被动工作 支持模式 领导 支持 工作绩效参与 地位与认可 高度激励联盟模式 伙伴团队责任自我培训自我实现中等工作热情二.人性假设与管理1.哲学意义上的人性假设人性假设 提出者、代表人、观点①性善论 孟子②性恶论 荀子③善恶二元论 人的本性中总是混杂着善与恶两种因素,人的行为出自两个对立的来源。
2.管理意义上的人性假设(美.艾德佳.沙因)人性假设 提出者、代表人、观点 局限“经济人”假设 -英,亚当.斯密;美,弗里德里克.泰勒组织存在是为了经济利润,工人工作是为了报酬维持生存。
导论组织行为学北航皇甫刚课件
一方以自身利益为主,不顾及其他方,争取最大利益。
4. 合作
双方共同分析问题,相互支持,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 案。
方法
解决冲突的方法包括面对面沟通、第三方调解、制度 化程序等。
冲突的解决策略与方法
1. 面对面沟通
通过直接对话,了解对方观点和需求,寻求共 同点和解决办法。
2. 第三方调解
在双方无法直接解决问题时,寻求第三方帮助, 协助调解。
薪酬福利
根据员工能力和贡献制定薪酬福利政 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组织行为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市场调研
品牌管理
通过调查和分析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为产 品开发和市场营销提供依据。
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和价值观,提高消费者 对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略,提 高销售业绩和市场占有率。
3. 制度化程序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避免和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冲突。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变 革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内 部压力时,通过调整结构、流程、制度等手 段,以适应变化、提高绩效的过程。
发展
组织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 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社会
需求。
07 组织行为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招聘与选拔
通过心理测试和面试等方法,评估候 选人的能力和潜力,确保招聘到合适 的人才。
培训与发展
制定培训计划,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 水平,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
绩效管理
通过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方法, 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目 标。
作用
组织价值观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能够引导员工行为、规范组织秩序、增强组织凝聚 力、提高组织绩效和竞争力。同时,组织价值观还反映了组织的个性和特点,有助于塑造独特的组织 形象和品牌形象。
组织行为学导论
4.有效旳管理者与成功旳管理者
• 弗雷德• 路桑斯(Fred Luthans)以为管理者从事旳管理 活动有下列几种: (1)老式旳管理: 决策、计划和控制。 (2)沟通活动:互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 (3)人力资源管理: 鼓励、训练、管理冲突、安顿、培训。 (4)网络活动: 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 •有效旳管理者与成功旳管理者所从事旳管理活动比较 • 有效旳管理者-------工作杰出旳管理者。 成功旳管理者-------在组织中晋升较快旳管理者。
3.管理技能。
罗伯特•卡茨提出了3种管理技能: (1) 技术技能 (technical skills) 指应用专门知识或技能旳能力。 (2) 人际技能 (human skills)。 在群体中与人共事、了解别人、鼓励别人旳能力。 (3) 概念技能 (conceptual skills) 分析和诊疗复杂 情况,抓住问题旳实质,迅速做出决 策旳能力。
明确旳分工: 等级系统: 人员旳任用: 职业管理人员: 遵守规则和纪律: 组织中人员间旳关系:
小结
泰勒旳科学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基层人员旳操 作分析、组织原则和工作监督;法约尔旳管理 过程理论则主要集中于高层旳管理原则,如企 业旳计划、不同层次组织旳协调、控制等;韦 伯旳组织构造理论以为组织应是一种等级森严、 层次分明、分工明确旳金字塔构造,为“直线 式”组织构造奠定了理论基础。
秒表测时
秒表测时旳原因
资本家不懂得工人能干多少 工人偷懒
秒表测时旳措施
原则作业措施 秒表测时 原则作业时间(工时定额)
–返回
搬运生铁试验
试验背景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 12T 试验后每个工人每天搬运量:47.5T 原来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15 试验后每个工人每天工资:$1.85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
《组织行为学教案》课件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1.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解释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强调组织行为学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价值1.3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介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案例研究法探讨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二章:个体行为分析2.1 个体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2.2 心理过程与行为介绍知觉、动机和情绪等心理过程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分析个体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2.3 个性与行为探讨个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包括性格、价值观和自我概念等方面分析个性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三章:群体行为分析3.1 群体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群体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群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3.2 群体结构与行为介绍群体结构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包括群体规模、成员特征和群体规范等方面分析群体结构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3.3 群体动力与行为探讨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沟通和冲突等群体动力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分析群体动力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四章:组织结构与行为4.1 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结构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的关系4.2 组织设计与行为介绍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部门化、层次化和职权配置等方面分析组织设计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4.3 组织文化与行为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分析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五章:组织变革与行为5.1 组织变革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变革的概念和必要性探讨组织变革与组织行为的关系5.2 组织变革的策略与行为介绍组织变革的常用策略,包括渐变式变革、快速式变革和滚动式变革等方面分析组织变革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5.3 组织变革的管理与行为探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人员管理、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分析组织变革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六章: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6.1 领导行为的基本概念解释领导行为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领导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关系6.2 领导理论与发展介绍领导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和魅力型领导等方面分析不同领导理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6.3 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探讨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包括领导风格、领导行为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等方面的关系分析领导行为对组织绩效的提升作用第七章:冲突与冲突管理7.1 冲突的基本概念解释冲突的概念和性质探讨冲突与组织行为的关系7.2 冲突的原因与影响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包括资源争夺、价值观差异和沟通问题等方面探讨冲突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积极冲突和消极冲突等方面的作用7.3 冲突管理策略与组织行为介绍冲突管理的常用策略,包括回避、妥协、合作和强制等方面分析不同冲突管理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八章:激励理论与实践8.1 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解释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激励与组织行为的关系8.2 主要激励理论介绍主要激励理论,包括内容理论、过程理论和行为修正理论等方面分析不同激励理论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8.3 激励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激励实践中的奖励系统、绩效管理和员工发展等方面分析激励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九章:团队建设与管理9.1 团队建设的基本概念解释团队建设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团队建设与组织行为的关系9.2 团队发展阶段与行为介绍团队发展的主要阶段,包括形成、冲突、规范和成熟等方面分析不同发展阶段对团队行为的影响和作用9.3 团队管理策略与组织行为探讨团队管理的常用策略,包括团队领导、团队沟通和团队激励等方面分析不同团队管理策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章:组织行为与可持续发展10.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可持续发展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0.2 组织行为与环境保护探讨组织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政策和环保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组织行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作用10.3 组织行为与社会责任探讨组织行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影响,包括公益事业、企业公民责任和员工关怀等方面分析组织行为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第十一章: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11.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和员工关系等方面11.2 人力资源政策与组织行为介绍人力资源政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薪酬福利政策、晋升政策和员工发展政策等方面分析不同人力资源政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1.3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绩效评估、员工培训和发展、员工福利和激励等方面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二章:组织行为与战略管理12.1 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与组织行为的关系探讨战略管理的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方面12.2 组织战略与组织行为介绍组织战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业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等方面分析不同组织战略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2.3 战略管理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战略管理实践中的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执行等方面分析战略管理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三章:组织行为与组织学习13.1 组织学习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学习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3.2 组织知识与组织行为介绍组织知识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知识创造、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等方面分析不同组织知识管理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3.3 组织学习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组织学习实践中的学习型组织建设、组织培训和知识管理等方面分析组织学习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四章:组织行为与组织创新14.1 组织创新的基本概念解释组织创新的含义和重要性探讨组织创新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4.2 组织创新障碍与组织行为分析组织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方面探讨不同组织创新障碍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4.3 组织创新实践与组织行为探讨组织创新实践中的创新策略、创新激励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分析组织创新实践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第十五章:组织行为与全球竞争15.1 全球竞争的基本概念解释全球竞争的概念和特点探讨全球竞争与组织行为的关系15.2 全球化与组织行为介绍全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包括跨文化管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和全球战略等方面分析全球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和作用15.3 组织行为在全球竞争中的挑战与机遇探讨在全球竞争中组织行为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和跨国法律等方面分析全球竞争给组织行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方法
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实证方法 组织行为学研究建立在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分析基础上,在经过控制的条 件下收集数据,并采用合理严谨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测量和解释。具体方 法包括案例研究、现场调查、实验室试验、现场实验以及聚合定量评价 等方法。 (2)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是指全面地考虑因素,同时严谨地考虑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罗宾斯认为,系统研究是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考察来解释其中的原因 和结构,并把结论建立在科学的论证之上。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5.群体心理学 群体心理学是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 学分支。
二、社会学
1.社会关系 社会学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2.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 系。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三、管理学
1.职能学派 管理职能学派又称管理过程学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哈罗德· 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里奇提出的。 2.协作学派 职能学派说明了组织成员的基本行为规律是职能活动,但是该学派将组 织、组织目标、组织制度视为既定的前提,没有探讨组织如何形成、组 织目标如何产生、组织制度如何制定并能够得以实施。 3.决策学派 了解了组织成员参与协作的原因后,需要进一步了解如何通过管理措施 调整组织成员的行为,最终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高效地运作。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现状
一、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发展
1.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1)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认知理论 (3)自我决定理论
2.研究对象的发展 (1)组织承诺 (2)职位外行为 (3)创造力与创新 (4)团队协作的有效性
组织行为学:形成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导论
❖ (一)组织的定义
❖ 1)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有某种目标 、有一定的内部结构和分工的社会技术系统。( 徐联仓)
❖ 2)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有两个以上 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 到共同的目标或一系列目标。
❖ 3)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 (Stephen P.Robbins )
后尚能动,随后被120送往
龙华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
后不治身亡。2014年7月27
日下午四点半,深圳龙华
富士康员工一员工坠楼身
亡,警方已排除他杀。
❖
❖ 据记者了解,富士康普通员工的月薪不过 2000元左右,其中还有一大半是靠加班得来 ,车间员工每周工作6~7天,每天工作12个小 时,还要受尽主管和保安的凌辱。有员工称 ,与其受尽屈辱,还不如纵身一跳获得10万 元赔偿来得轻松。
❖ 而今,富士康居然对跳楼明码标价,将 这一社会行为商业化,不禁令人感叹,这座 血汗工厂究竟还要发生多少类似的惨剧,公 布补偿金的行为是否会促使更多的员工加入 到跳楼的行列之中。
❖ 分析:
❖ 1、富士康跳楼事件是个别现象吗? ❖ 2、富士康跳楼事件说明了我国转型
期的企业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 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 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 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对应的管理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其著作 《企业的人事方面》中总结了X理论并提出了 Y理论两种对应的理论。X理论是建立在“经济 人”假设基础之上的,是麦格雷戈对”经济人“假 设的概括。
讨论题:
(1)自参加工作以来,小王在公司的工作表现 如何?
武大MBA课件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导论
组织结构
包括组织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和组 织发展等方面,对组织适应性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争力有 决定性影响。
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
帮助管理者预测、解释、控制和引导员工 的行为,提高组织绩效。
群体行为
涉及群体动力、群体决策、团队建设和冲 突管理等方面,对组织绩效和创新能力有 关键作用。
个体行为
包括知觉、学习、动机、价值观、态度和 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对组织行为有重要影 响。
研究意义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组织绩效、改善组织氛围、增强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它也有助于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员工需求和心理状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
学科特点与学习方法
学科特点
组织行为学具有跨学科性、实用性、权变性等特点。它综合 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实际管理 问题;同时,其理论和方法也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 发展变化。
学习方法
学习组织行为学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基本概念和理 论框架,关注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需要通过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和 团队协作能力。
02 组织行为学发展历程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科学管理理论
行政管理理论
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化的操作 来提高生产效率,代表人物有泰勒等。
情境理论
认为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需要根据具体 的情境和条件进行灵活应对,代表人物有明茨伯 格等。
跨文化管理理论
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和管理方式,强 调文化因素对组织和管理的影响,代表人物有霍 夫斯泰德等。
03 组织行为学核心概念解析
个体行为与心理过程
知觉
组织行为学导论
X理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证明人是经济人, 对工人的管理可以用强制的和惩罚的方法。其基 本观点如下: 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 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 工作是为了钱。 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 经济人假设与荀子的性恶论
(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 求的程度而改变。
2024年8月8日(木)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2
“自我实现人”的假设 3、Y理论(麦格雷戈Douglas Mcgregor)
“自我实现人”的提出人物是马斯洛,麦格雷戈在此基础上总 结出该理论,其主要论点如下:
1)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 3)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个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合理性。 4)人愿意工作,人愿意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人是愿意负责
2024年8月8日(木)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0
“社会人”的假设—人际关 2、行为科学理论(梅奥Geo系rge Elton Myao,1880-1949 )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时间是介于X理论和Y理论之间。其 核心的观点是把人视为社会人、承认人在金钱、物质的需求 外,还有社会、精神、人性方面的需求。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8
2024年8月8日(木)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9
2024年8月8日(木)
技研新阳管理班课程---组织行为学
21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性的认识是:
(1)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人的 全部社会需求;
组织行为学导论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组织行为学是办理学理论中的重要分支,它不是与其他办理理论同时发生的,而是办理科学理论开展到必然阶段才发生的,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开展历史。
它有自身的开展特点、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阐发的方法,研究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体会以下几点: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研究的。
人的行为与心理是密不成分的,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暗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暗示,因此,必需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工作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而是只研究工作组织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
这种组织的范围包罗工厂、商店、学校、机关、军队、病院、农村等所有的工商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元以及国家机关等组织。
研究这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堆积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因此组织行为学又可以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系统阐发的方法组织行为学不是孤登时研究一个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而是运用系统阐发的方法来研究它们。
从系统不雅来看,把个体的人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个体就是群体的子系统,而很多的群体又组成一个组织,因此,群体又是组织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
它们均自成系统而又彼此密切联系不成分割。
又由于它们都处在社会环境这个更大的系统中,彼此联系彼此作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社会环境的子系统。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组织行为学在掌握必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根底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组织行为学教程〔第2版〕的行为的能力,出格是采纳相应的办法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实现组织预期的目标,取得最正确的工作绩效。
[课件]组织行为学第一章导论PPT
组织行为学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第一章 导论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一)古代管理中的组织行为萌芽
(与一般的心理、行为研究基本上是一致的,直
观、简单。)
(二)工业革命时期的组织行为实践
(小瓦特、亚当•斯密、罗伯特•欧文、克虏伯)
组织行为学
查尔斯· 巴比奇 英国的数学教授,1832年 《 论 机 器 和 制 造 业 的 经 济 》On the Economy Of
Machinery and Manufacturing) 他在斯密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了劳动分工的优点。 1)减少了熟悉工作所需的时间; 2)降低了在学习阶段的劳动耗费 3)有助于高技术水平的实现; 4)促进工人的技术、体力与具体工作任务 更细致的搭配。 巴比奇认为:脑力劳动分工与体力劳动分 工所带来的节约是类似的。 专门化的经济对于脑力劳动和 体力劳动应该是同样相关的。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 导论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特征。 2.掌握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3.了解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计划与设计。 4.理解研究的各种主要方法。 5.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
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务或现象 思考题:如何理解组织和环境的相互适应 (三)组织的演变(恒定性和发展性)
静态理解:某种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 动态理解:组织的演变过程。 思考题: 劳动分工有哪些优越性和不利方面,其演进对组织 结构有何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二)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三)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四)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五)所得结果的再现性 (六)对未来的预见性
二、模型
(一)概念 模型是对某些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化表示。 模型与理论的区别 (二)类型 主观模型与客观模型 物理模型与抽象模型 标准模型与描述模型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 (三)模型的结构 1.目标 2.变量: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 3.关系
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五 行为
狭义定义
人受其生理或心理支配,或是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 出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广义定义
人受其生理或心理支配,或是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 出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活动及内省的心理活动。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 规律,从而提高各级主管人员对人的行为的预测 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 科学。
(二)调查法:谈话、电话调查、问卷调查 (三)实验法 (四)测验法 (五)个案研究法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霍桑实验
梅奥等人在霍桑工厂经过五年的实验和观察表明, 职工的士气、生产积极性主要决定于社会因素、心理因 素,决定于职工与管理人员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是否有 融洽的关系,而物理环境(照明等)、物质刺激只有次要 意义。
这个问题曾在英国某报纸刊登,巨 额有奖征寻答案。问题刊出后,一时间 给报社反馈甚多,各种答案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最后结果揭晓却让人大吃 一惊后而心服口服。 巨额奖金的得主是一个小男孩。 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丢出去。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导论
第一节 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性质与特点
(一)边缘性 1.多学科交叉 2.多层次性 第一层次是个体 第二层次是群体 第三层次是组织 个 体 组 织
群
体
(二)两重性 1.学科的多重性: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 2.人本身的双重性:自然人与社会人 3.管理的双重性:协调和指挥(自然属性)、监督(社会属性)
(三) 实用性
三、研究意义
你适合从事管理工作吗?
下面这一个问题,如果在你以前未曾读过,不知 道正确答案的前提下,前8秒钟回答出来,意味着你 肯定适合从事管理工作。 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人类 兴亡的科学家,第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拯救 人类免于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的噩运。第二位是原 子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原子战争,使地球免 于遭受灭亡的绝境。第三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 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谷物,使几千万人脱 离因饥荒死亡的命运。 此刻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丢掉一个人以减轻载 重,使其余两人得以生存,请问该丢下哪位科学家?
第一节 组织的类型与作用
家庭、医院、学校、单位等具体的组织结构。 保险结构、志愿者组织、网络型企业等崭新的企业。 法院、政党、工会、协会、宗教等非盈利组织。
一 组织的概念
(一)组织词源
组织的英文单词“organization” 汉语原始意义“编织” 个人的期望无力实现,需要和他人相互依存、相互合作, 共同行动,创造群体合力。
组织目标 权责体系 制度规范 技术 团体意识
外环境
内环境
环境
三 组织的分类(国内)
1)按组织的性质分类
政治性组织、经济性组织、文化性组织、 群众组织、 宗教组织
2)按组织是否自发分类
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四 组织的基本作用
集中资源,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活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 用。 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二) 理解组织的四个取向
静态的组织观念 动态的组织观念 生态的组织观念 精神(心态)的组织观念
(三)组织的概念
组织就是存在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由人群构 成的,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 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二 组织的要素
组织
有形要素
无形要素
人员构成 信息沟通 资金设备
三、行为变量的测量
任何行为的研究,除定性的研究外,都要进行定量的 测量,即测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量表 名称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二)变量的处理方法 (三)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是指测量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效度是指测量反映的是真实性的或正确性的。
四、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一、发展趋势
由基层管理为主发展为以高层管理为主 由日常业务性管理为主发展到以经营战略管理为主 以物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二、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心理学 (二)社会学 (三)人类学 (四)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
(一)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有助于知人善用,合理的使用人才 (三)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四)有助于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五)有助于组织变革与发展 (六)有助于管理者调整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
四、组织行为学可以为管理者解决的问题
(一)管理者的角度 (二)改善质量与生产率 (三)管理劳动力多元化 (四)面对临时性 (五)员工的忠诚度减弱 (六)改善人际关系 (七)回应全球化 (八)授权 (九)鼓励创新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