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 诊法望诊
8诊法-1望诊。中医学基础
湿热秽浊之气上攻于口。见于成人多属重病 晚期 虚证,肺气将绝,病危 实证,肝风内动,筋脉拘急。见于痉病、惊 风、破伤风 邪正交争(正气衰而邪气盛),见于新生儿 脐风、破伤风 风痰阻络。见于中风病
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
口动(口频繁开合,口角掣动不止)
阳盛寒盛或邪正交争。见于伤寒欲作战汗、 疟疾发作 胃气虚弱,热极生风,脾虚生风
3、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 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
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二、望色
• 望色,又称色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全 身皮肤色泽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 一般以望面部色泽为主
流脓涕,气腥臭 (鼻渊) 鼻腔出血(鼻衄)
(六)望口与唇 1.望口与唇的意义: 主要可诊察脾与胃的病变。 2.色泽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1)唇色淡白——血虚证、失血证。 (2)唇色深红——实热证。 (3)唇色青紫——血瘀证。 (4)口唇干裂——津液耗伤。
项目
内容 唇色淡白
主病与病机 血虚或失学,血少不能上充于头面
4.目态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1)瞪目直视——脏腑精气将绝,属病危。 (2)戴眼反折一一太阳经绝证,属病危。 (3)横目斜视——肝风内动。 (4)昏睡露睛——脾气虚衰,胞脸失养。眼 诊望色
望眼之动态
动态 瞳孔缩小 瞳孔散大 两侧瞳孔散大 两侧瞳孔完全散大 一侧瞳孔逐渐散大 主病与病机 肝胆火炽;中毒(如川乌、草乌、 有机磷农药中毒) 肾精耗竭,病危 临床死亡指征之一 中风;颅脑外伤,病危 五风内障(青光眼) 瞪目直视(两目固定前视) 戴眼反折(两目上视,不能转动) 横目斜视 昏睡露睛 兼神志昏迷,为脏腑精气将绝, 病危 兼项强抽搐,角弓反张,为太阳 经绝证,病危 肝风内动(足厥阴肝经系于目系) 脾胃虚衰。为脾虚清阳不升,气 血不足,胞睑失养,启闭失司, 见于吐泻伤津和慢脾风 见于重症肌无力 先天不足, 脾肾亏虚 脾气虚衰或 外伤
中医基础望诊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望诊知识点总结中医望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外在表现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医望诊包括望色、望舌、望脉、望面、望态等多个方面,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望诊信息,可以为中医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下面将就中医望诊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望色望色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唇色、舌色等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中医看来,面色鲜明红润、气血充足的人属于健康状态,而面色苍白、唇色苍白、舌色苍白则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此外,面色发黄可能与湿热内郁有关,而面色发青可能与寒邪内盛有关。
2. 望舌望舌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舌体等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舌体胖大柔软者,表气虚体肥;舌体瘦长者,表气虚体瘦;舌体红肥者,表气热;舌体淡瘦者,表气虚;舌体无力者,表气虚无力;舌体胖大泛胀者,表肥胖症等。
舌苔薄白者,表正气不振;舌苔厚腻者,表内有痰湿;舌苔黄者,表肝胆有热;舌苔白腻者,表肺有痰等。
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的性质。
3. 望脉望脉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医将脉象分为浮脉、沉脉、数脉、缓脉、弦脉、散脉、滑脉等多种类型,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例如,浮脉多见于表证、外感病;沉脉多见于实证、内伤病;数脉多见于实证、阳病;缓脉多见于虚证、阳亏;弦脉多见于实证、肝郁等。
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类型和疾病的性质。
4. 望面望面是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表情、眼神、皮肤状态等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面部表情活泼、眼神明亮、皮肤润泽者,体内气血充足,体质健康;面部表情呆滞、眼神无神、皮肤干燥者,体内气血不足,体质虚弱。
此外,面部出现痤疮、黄褐斑、皱纹等情况,也可以反映体内的气血状态和疾病情况。
5. 望态望态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站、坐、行、卧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中医认为,体态端正、行走自如、坐卧舒适、精神饱满者,属健康状态;体态不端、行走困难、坐卧不安、精神呆滞者,属病态状态。
中医四诊法—望诊(中医护理学课件)
主病
热证
实热证 虚热证
特点
满面通红、壮热口渴 面部潮红、骨蒸盗汗
病色
) 3、黄色(脾:湿)
主病
湿证
脾虚 黄疸
血虚 湿阻 湿热 寒湿
特点
面黄 萎黄:面色淡黄,干萎无泽
黄胖:面黄虚浮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子 阴黄:黄色晦暗如烟薰
病色
) 4、白色(肺:燥)
主病
虚:虚寒 失血
寒:里寒
特点
白虚浮 淡白无华
苍白
望诊要点
4)指纹紫黑:为血络郁闭,病属重危。因实邪亢盛,心肺 气衰,脉络瘀阻,故见紫黑。 5)指纹淡白:属脾虚、(疳积):指小儿面黄肌瘦,腹臌 胀,营养障碍,伴有慢性消化不良等特征的病症。因脾胃气 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充于脉络,故指纹也变淡。
望诊要点
(三)形状
1)指纹增粗,分支显见者,多属实证,热证。是因邪正相 争,气血壅滞所致。 2)指纹变细,分支不显者,多属虚证、寒证。是因气血不 足,脉络不充所致。
(四)剥落苔
舌象:舌苔部分或全部剥落。 主病:胃气亏虚——舌淡苔剥;
胃阴枯竭——舌红绛苔剥。
01 局部望诊之望小儿指纹
第四部分
望诊方法
将小儿食指按指节分为三关
“风关”:食指第一节(掌指横纹至第二节横纹之间); “气关”:食指第二节(第二节横纹至第三节横纹之间); “命关”:食指第三节(第三节横纹至指端);
病机: 正气不足,精气已虚。
意义: 是正气不足表现。见于虚证或轻病。
无神
无神(失神)
表现: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呆滞、 语言低微、反应迟钝、呼吸微弱, 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病机: 精气大伤,脏腑衰败。
《中医学基础》第四篇 第13章诊法. 1 望诊
( 1 )色泽
异常
①目赤——主火热实证 ②目黄(白睛发黄)——黄疸主症 ③目眦淡白(睑内也淡)——血虚 ④睑胞暗黑——肾亏、痰饮、长期失眠。
(2)形状异常
①眼胞浮肿——水肿(先见之证) ②眼窝凹陷——亡津、脱液重症 ③眼球突出 眼胞亦肿——气逆肺胀(久咳所致) “怒目而视状”——肝郁化火与痰相 结合(肝经上络于目) ④针眼、眼丹——风热或脾胃蕴热上攻
(3)动态异常 2. 望耳(自学)
略
3. 望鼻(自学) 4. 望口与唇(自学)
色泽参望色,口唇属脾 “口形六态”:“张、噤、撮、 僻、振、动”
5. 望齿与龈(自学)
(1)齿:(骨之余) 正常:洁白、润泽、坚固 牙齿干燥——热伤津液。其中光燥如石为热伤胃津 ,燥如枯骨为热耗肾液 (2)龈:(肉所生) 正常:淡红、润泽、紧密 龈肿齿衄——火伤血络。其中红肿胀痛为胃经实热 ,淡而不痛为肾经虚火。
(1)善色——即面色虽暴露但仍光明润泽。属 轻病、新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称为 “气至”。
“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 黑如乌羽”《素问·五脏生成篇》
(2)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没有光泽。属重 病、久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称为“ 气不至”。 “青如草兹,赤如(pei)血,黄如枳实,白如枯 骨,黑如 台。”《素问·五脏生成篇》
2、内容: (1)望神(2)望色 (3)望形态 (4)望头颈五官(5)望皮肤 (6)望二阴 (7) 望舌 (8)望小儿食指络脉(9)望排出物
一、望 神
(一)概说 1、有关概念 (1)神——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 态的综合,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 神——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 (2)望神——从整体生命活力的综合表现,来诊察 病情的方法。
中医基础-望诊
中医基础-望诊第一章第一节全身望诊全身望诊的内容:望神、望面色、望形体、望姿态•望神1、神的概念广义——是对生命活动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的高度概括狭义——指人的意识、思维、精神、情感活动2、望神是望广义之神,指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外在表现来判断整体病情的方法。
3、神的产生及与形体的关系精气-先天(化生)/后天(滋养)-充养形体(表现与外)-神4、望神的意义:望神可以了解人体正气存亡,脏腑精血的盈亏和形体的强弱,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5、望神的要点:神情、眼神、气色和体态,其中尤应注重察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目系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神之舍)6、神的表现类型和意义1)得神(有神)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表情自然、反应灵敏、面色荣润、两目灵活明亮、语言清晰、呼吸平稳 --精充、神旺病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正常)正气未伤、精气未衰(病轻)意义:正气未伤,病轻易治,预后较好2)少神(神气不足)表现:精神不振、面色少华、两目无神、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病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意义:素体虚弱,病情较轻,病后恢复3)失神(无神)①正虚失神(多见)表现:精神萎靡、面色晦暗无华、两目呆滞、反应迟钝、呼吸微弱、喘促无力,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精亏、神衰)病机:精气大伤,脏腑衰败意义:久病重病,预后较差②邪盛失神表现:神昏谵语、烦躁不安,或壮热神昏、呼吸气粗,或猝然昏倒、双手紧握、牙关紧闭病机:邪气亢盛,扰乱心神,或邪阻气闭,或肝风夹痰,上蒙清窍意义:急性危重病4)假神表现:久病重病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好、两目转亮、语音高亢、食欲大增,想见亲人病机:脏腑精气极度衰弱,正气将绝,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绝。
意义:临终,回光返照,残灯复明5)神乱①神志不宁:表现:烦躁不安,失眠惊悸,多言喜动(易于激动兴奋)病机:多由里热炽盛、阴虚火旺,心神所扰所致,常见于情志或食积化火、外感热病或久病阴亏之人②癫:表现:神情呆滞、神情淡漠,或哭笑无常,不敢独处,或喃喃自语,应答错乱,妄见妄闻病机:多由情志内伤,气郁痰凝,蒙蔽心神,或先天不足,脑神虚损,渐积而发(文痴)③狂:表现:狂躁乱动、打人毁物、言行越常、叫骂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病机:多由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生痰,痰火扰乱心神,或心肝火盛④痫:表现:猝然昏倒、四肢抽搐,目睛上视、口吐涎沫,醒后如常病机:多由脏器失调,肝风夹痰,或颅脑外伤,或胎气不足•望色1、面部色诊的原理及意义(1)气血外荣: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故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
中医学望诊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望诊的名词解释
中医学望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体态、面色、舌苔、舌脉等特征,以及听诊、闻诊等方法,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病机。
下面是一些涉及到望诊的名词解释:
1. 脉诊:中医中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的脏腑状况、气血运行及病情变化等。
2. 面色:观察患者的面部肤色,如红色、苍白、黄色等,以及局部的色斑、斑点、黄疸等,以判断患者的气血状况和疾病表现。
3. 舌相:观察患者的舌象,如舌色、舌形、舌苔的颜色、形态及厚薄等,以获取有关患者的病机、病理变化以及脏腑功能情况的信息。
4. 口唇色泽:观察患者的唇色,如红润、苍白、发青等,以及口唇的湿润度,可了解到患者的气血、体液等方面的情况。
5. 目诊: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神、眼球、巩膜、晶状体等部位的变化,如发黄、充血、眼底出血等,来判断患者的肝经、心经、肾经等脏腑的功能和病变情况。
望诊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四诊之一,有助于中医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中医治疗。
望诊名词解释
望诊:中医诊断的基础一、望诊的基本概念望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的外部表现,包括面色、舌苔、眼底、脉象等,来推断患者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在中医学中,望诊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也是中医特色之一。
二、望诊的方法望诊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望面色:面色是患者身体状态的重要反映。
正常面色应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
如果面色出现异常,如苍白、潮红、青紫、发黄等,都可能表示患者身体出现问题。
2.望舌苔:舌苔是胃气上行所化,是反映患者胃气和降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舌苔应为薄白苔,如果舌苔出现异常,如厚腻、剥脱、地图舌等,都可能表示患者胃气不和或虚弱。
3.望眼底:眼底是反映患者肝肾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眼底应为红黄隐隐,如果眼底出现异常,如出血、渗出、水肿等,都可能表示患者肝肾出现问题。
4.望脉象:脉象是反映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
正常脉象应为从容缓和,节律均匀。
如果脉象出现异常,如过快、过慢、有力、无力等,都可能表示患者身体出现问题。
三、望诊的要点望诊的要点包括以下几点:1.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如是否出现苦笑、双目无神等。
2.注意观察患者的口腔、鼻腔、耳朵等外部器官,如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异味等。
3.注意观察患者的衣着、服饰、鞋袜等,如是否整洁、得体等。
四、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望诊是中医诊断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第一步。
通过望诊,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后续的问诊和切诊提供依据。
同时,望诊也是中医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眼底等外部表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五、结论望诊是中医诊断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的第一步。
通过望诊,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为后续的问诊和切诊提供依据。
同时,望诊也是中医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舌苔、眼底等外部表现,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中医诊法知识点总结
中医诊法知识点总结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医疗的基础。
它是利用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运用四诊合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的观察和分析,从而达到诊断疾病,判明病因病机,制定治疗方案的目的。
中医诊法包含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和辨证施治等内容。
下面将对每种诊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望诊望诊是中医诊法中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它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目珠、肢体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望诊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气色、脉象、体形、肌肤、眼底、舌苔、舌质、舌体、舌根、舌尖等,以确定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察觉患者的病因和症状。
1. 面色:中医上认为,面色可以反映人体的气血状况,而不同的面色对应着不同的病症。
比如,面色红润可能代表气血旺盛,而面色苍白则可能代表气血不足。
2. 舌象:舌象是中医诊断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察对象,在望诊中,观察患者的舌质、舌苔、舌体等可以得知许多信息。
比如,舌色红润可能代表气血旺盛,舌苔厚腻可能代表有湿热之邪。
3. 眼底:眼底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式,而中医也有观察眼底的诊法,眼底的虚实阴阳可以对疾病做出初步判断。
4. 肢体:观察患者肢体颜色、变形、皮肤状态等情况,也可以得到相关的诊断信息。
综上所述,望诊是中医诊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眼底、肢体等来判断患者的气血情况和病因病机。
二、闻诊闻诊是中医诊法的一种重要诊断方式,它通过医生的听力判断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腹鸣等情况,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
1. 声音:根据声音的高低、洪沉、轻重来判断患者的气血情况,因为喉音的产生依赖于肺胃的功能,所以通过听声音可以了解患者的肺胃功能情况。
2. 呼吸:听患者的呼吸声音及频率、深浅、急缓,可了解患者的呼吸道情况和气息运行。
3. 咳嗽:根据患者咳嗽的声音和频率,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是气滞欲呕,还是有痰等症状。
4. 腹鸣:根据腹部的声音可以判断患者的肝、脾、肾功能状况。
中医学基础诊法望诊
糖尿病的望诊要点
症状表现
糖尿病患者通常面色黄胖,舌质红降,舌苔黄腻或干燥无苔。观察患者的眼睛,可以发 现其可能存在瞳孔缩小、眼球干涩的情况。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
症状。
注意事项
糖尿病的望诊需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同时,糖尿病可导致 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因此对患者全身情况的观察也是望诊的重要
内容之一。
05 现代医学对望诊的研究与 展望
现代医学对望诊的研究
01
望诊与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结合
现代医学在诊断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如影像学、实验室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辅助望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望诊与生物信息学的结合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望诊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可以通过分析面部特征
、肤色等生物信息,揭示身体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风险。
注意观察排泄物的颜色、质地、气味 等特征,以及量的多少,以辅助诊断 。
03 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望神
01
02
03
04
望神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通 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眼神
来判断病情。
正常的神态应该是双目明亮、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思维清
晰。
如果患者出现精神萎靡、眼神 呆滞、思维迟钝等症状,可能 表示病情较重或正气虚弱。
02 望诊的方法与技巧
整体望诊
观察患者的整体状态:包括精神 状态、面色、形体、姿态等,以 判断患者的体质、病情和预后。
注意患者全身皮肤颜色、光泽、 弹性等变化,以及斑疹、痣等异
常表现。
观察患者的眼神、眼睑、眼球等 眼部情况,以及眉毛、口唇、牙 齿等面部特征,以判断脏腑功能
望诊的基本内容
望诊的基本内容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搏等表现来判断病情。
下面将介绍望诊的基本内容。
一、面色观察面色是人体内脏功能和气血状况的外显表现,通过观察面色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面色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面色红润可能表示气血充盛。
二、舌苔观察舌苔是反映人体内脏功能和疾病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程度等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内蕴,而舌苔白腻可能表示寒湿阻滞。
三、脉搏观察脉搏是反映人体脏腑功能和病情的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脉搏的搏动力度、频率、节律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脉搏弦细可能表示气血不足,而脉搏沉迟可能表示寒湿内阻。
四、面部特征观察除了面色外,观察面部的其他特征也有助于判断疾病。
如面部出现皮疹可能表示风热病变,面部出现水肿可能表示湿气内停。
五、体态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态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体态消瘦可能表示气血不足,体态肥胖可能表示湿热蕴结。
六、言语观察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验。
如患者声音低沉可能表示气虚,患者言语多短促可能表示气短。
七、情绪观察情绪是人体内脏功能和疾病状况的重要反映。
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如患者情绪烦躁可能表示肝火旺盛,患者情绪低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
以上就是望诊的基本内容,通过观察面色、舌苔、脉搏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情。
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以上内容有助于读者对望诊的基本内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中医基础学--望诊
诊法是指中医收集临床资料,诊察 疾病的基本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 诊切诊四个方面,简称四诊。
望诊的内容
• 望神 • 望色 • 望形态 • 望头颈五官 • 望皮肤 • 望舌 • 望分泌物及排泄物 • 望小儿指纹
• 望神的重点是神情、眼神、气色等,眼 神最为重要。
• 望神包括有神、少神、无神、假神。
• 排泄物及分泌物色白清稀者多为寒证、虚 证;色黄黏稠者多属热证、实证。
• 望指纹适用于3岁以内小儿,小儿食指络第三节为命关,合称 三关。
望色主要是观察面部色泽,分病色和常色,病色 所反映的主病、病位、病性及病机如下:
•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 黄色:主虚证、湿证 • 赤色:主热证 •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
• 望舌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正常的 舌象可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
• 舌尖反应心肺的病变,舌边反应肝胆的病 变,舌中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反应肾的 病变
望舌色
•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 • 红舌:主热证 • 绛舌:外感热病者为邪热已深入营血,内
伤杂病者多属阴虚火旺。 • 紫舌:主瘀血、热证、寒证
望舌形主要观察舌质的老、嫩、胖大、瘦 薄、裂纹、齿痕、芒刺等变化。
望舌态包括观察舌质的强硬、痿软、震颤、 歪斜、吐弄
望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里证、 热证;灰苔主里热甚或里寒甚;黑苔主里 热极证或里寒极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态:歪斜
舌形:老、嫩、胖大、瘦小 齿痕、芒刺、裂纹
舌神
舌苔
苔色:白、黄、 灰、黑
苔形:全偏、 剥、镜面
苔质:薄厚、 润燥、腐腻
望小儿指纹
▪ 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 内容:观察指纹长短,颜色,浮沉三个方面。 ▪ 部位:分风、气、命三关。 ▪ 望小儿指纹临床意义:
▪ 浮沉分表里, ▪ 红紫辨寒热, ▪ 淡滞定虚实, ▪ 三关测轻重。
局部望诊
▪ 望头面: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
头眼歪斜——中风
▪ 望五官(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
▪ 望皮肤
痤疮
望毛发
望排出物
▪ 1、望痰涎涕唾 ▪ 2、望呕吐物 ▪ 3、望大便 ▪ 4、望小便
舌 诊
舌的部位、正常舌象
1. 舌的部位: 正常舌象: 淡红源自, 薄白苔。舌质舌色:淡白、红、绛、青紫
中医学基础 诊法望诊
四诊定义
通过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收集反 映于人体体表的疾病体征资料,以推 测人体疾病的病势、病程、病位的一 种中医学诊断方法。是辨证论治的依 据。
第一节 望 诊
望诊
全身望诊 局部望诊 望排出物 望小儿指纹
舌诊
全身望诊
望神 望色 望形体 望姿态
望神
▪ 目光、神情、气色、体态 ▪ 有神,少神,失神,假神
望色
▪ 常色: 微黄透着红, 明润泛光泽。 包括主色和客色。
病色
青色:主寒、痛、惊风、血瘀等证,
赤色:主热;火热内盛,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
白色:主虚、寒、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症、水饮证、淤血证
望形体
1、肥胖—痰湿体质 干瘦—多火体质
2、体强 体弱
望姿态
▪ 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 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